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卫灵公·12章)
此章的两句话已是中国人的格言。有一种说法,“虑”在孔子时代还只有“打算”、“谋划”的意义,后来才有时也作为“忧”的同义词。所以杨伯峻、李泽厚、傅佩荣都将这里的“虑”字翻译为“考虑”。后句的“忧”字,三人分别译作“忧患”、“忧愁”、“烦恼”,其间的差别显然无伤大雅。因此,这格言的现代版就是:“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杨译)这也就是对于本章的传统理解。
人们常引用这句话来提醒人:要把眼光放长远一点,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如此体认本章的主旨,对人一生行事,特别是处理大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曾经想,这也许就是人与动物的区别所在:动物只有“此刻”,人还有“过去”,更有“将来”,孔子很懂得这一点,这就是他作为“先知”的智慧。——对这一章,李零只说了一句话:“‘远’和‘近’可以是时间上的,也可以是空间上的。”持传统理解的注家,显然只认为是“时间上的”,指出“可以是空间上的”,则属李先生的智慧了。
但上述传统理解仅仅是因为它的“非常有用性”才得到了人们的公认,其实禁不起推敲,稍加分析就会发现它颇不切合实际:人无“远虑”一定就有“近忧”吗?恐怕每个人都会根据自身经验回答说:未必;从事理上说,真是这样的话,人就会被实际生活教训得“常怀远虑”了,世上就没有急功近利的人了,就无须孔子来做这个教诲了。因为“远水不解近渴”是个更其明显的事实真理,人倾向于急功近利是有其必然性的,急功近利者更必是因为常被他的“近喜近乐”冲昏头脑,才坚持地主张急功近利,亦即总是“无远虑”的。牛泽群先生说得更好:“无远虑,则忧患至于未来,而非近也,更非必也。有远虑,则防患于未然,则未必不宁招当前忧患以替长远之大忧患也。”(《论语札记》423页)另一方面,依传统理解,此章是教人要用“有远虑”来防止“生近忧”,这明显预设了“人有忧总是不好的”,可这同孔子倡导的人生态度并不一致。孔子不仅说过“君子忧道不忧贫”,还自我介绍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3章》),这不说明他时常处在“有近忧”的状态中吗?把他这话当作他的一般教诲,不等于说,人只有常怀像他这样的忧患意识(李泽厚说,这一章表达了中国人的“忧患意识”),才能不断有所进步吗?既如此,他怎么会又一般地叫人“去近忧”呢?——孔子确实也说过“仁者不忧”、“君子不忧不惧”,但那个“忧”字明显是指的贪心不足者的“忧”,是“不快乐”的意思,同这里说的“忧”不是一个概念。
就是因为感到传统理解有上述的“说不通”,我在《我读论语》中想通过追加下面这样的说明,来对它加以修补:“必须明确,本章不是就处理某一个问题、一件事情而言,而是针对人整个一生的行事作教诲。就处理某一件事情来说,情况可能相反,‘无远虑’,即急功近利,未必不能获得眼前的功利和满足,但孔子这是说:你当前遇到的麻烦、发生的患难,是你过去应该设想到的,如果当时想到了,采取了必要的预防措施,现在就不会发生这种麻烦和灾难了,所以,任何‘近忧’其实是你当初没有‘远虑’的结果。因此,人如果时时、事事都有‘远虑’,为处置将来的偶然事变做了准备,那就一生都是自由的,任何时候都会感到应付裕如,毫不犯愁了。”
但后来、今天,我的认识“转向”了:人们对此章作传统理解,显是因为把此章看作是“人(若)无……(则)必有……”结构的条件复句,既然达致的理解说不通,那就说明原文两句话其实不是这种关系。那么是什么关系呢?这一问,使我“豁然开朗”起来。原来,后句中同前句“无”字对应的,不是“有”字,而是“必”字。就是说,此章的“无”字乃是“无友不如己者”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说的“无”(见《学而篇》第8章和第14章),同“毋”,表示禁止,“不要”的意思;所以后句中与之呼应的乃是“必”字, 而且这个“必”字不是“必然、必定”义,而是“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的“必”(见《学而·10章》),“一定要”的意思。所以此章其实是个并列复句,两句话之间是转折关系,主旨是说:人无须“远虑”,但一定要“有近忧”(《说文》:“虑,谋思也”,“忧,愁也”;《墨子·亲士》:“非士无与虑国”),说白了就是:不要老是无谓地考虑自己以后(“远”)将会如何,但务必切实地操心自己现在(“近”)表现得怎样。毫无疑问,这里预设了“一个人光辉的未来是他锲而不舍地努力奋斗的结果”,即把这当做了不言而喻的“人生公理”,因此,用“尽管耕耘,不问收获”这句套话来概括本章主旨,大概不会有错。
我这新解同传统理解简直“针锋相对”,可我自信不仅同样对人“有用”,从训诂和事理逻辑方面说,则优越得多,如果考虑到以下几点,则更要说孔子本意必是如此,亦即这才是本章的“达诂”:①孔子说过“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1章》),“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32章》),足见不要“虑”自己是否成名和别人怎样看自己,但要常“忧”自己“执德不弘,信道不笃”,是孔子对学生、君子做教诲的一项经常性的内容。②孔子还两度说过同样意思的话:“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宪问·14章》)“君子病无能也,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卫灵公·19章》)这明显是教诲说:人应该求实切近地努力于提高自己的才能,不要老是无端担心成就不了大事业大名声,且含有“只要真努力了,就不会没收获”的暗示。我对本章的新解,不正是这意思吗?本章不就是那个意思的另一种表达吗?所以这里使用了与“患”、“病”相近相通的“虑”、“忧”二字。③孔子似乎有个用“近”字指示人自己,用“远”字指示别人的习惯,如“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句中的“近”字,就是指“自己”,《子路·16章》中说“近者悦,远者来”,也是说的“自己国家中的人高兴,别人国家中的人投奔而来”。因此,本章的“远虑”、“近忧”语带双关,分别暗含“虑别人(“不己知”)”和“忧自己(“无能”)”的意思。④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学而·4章》),其基本精神也是教人应该时刻怀有“近忧”。⑤孔子在《子罕·9章》说的“譬如为山”和“譬如平地”两个比喻,明显蕴涵长远目标能否实现,乃取决于是否做好了当前的事,因而无须“远虑”,需要的是“近忧”这种意思,故那一章可说是此章的“注脚”。
必须说明:我是因为受了牛泽群先生“《远因近因》一文的启发,才得到本章上述新解的,所以此解如果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同,荣誉属于牛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