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最喜欢的歌曲
两年前,我发表了一篇博文,题目叫《学生最喜欢的歌曲》,现在我所任教的班级学生已经毕业离校了,一个失败的尝试令我悟出许多道理,我可以这样说,当年我所不知道的现在我已经相对了解,我知道学生最喜欢什么歌曲,最喜欢什么人了。
最初只是一个小作文,学生作文我认真评过讲过,学生作文所写的《我最喜欢的歌曲》,我一首 一首地听,在网上找链接,在教室里播放。不少学生告诉我,其实他们只是为了完成一篇作文的任务,他们所写的所谓“最喜欢的歌曲”未必自己最喜欢,有些是曾经喜欢过的,有些是网上他人说“最喜欢”而自己人云亦云的,有些作文本身就是别人的作品的一部分抄袭。
学生究竟喜欢什么歌曲呢?我对这个问题比作文本身更重视。看来越是貌似有教学经验,越是与学生容易形成代沟。老师与学生的距离天生就有,但不能越来越远。怎么办?走近学生,或者说让学生走近老师。
为什么学生不真实告诉老师自己喜欢的歌曲?反思之余,唯一的选择就是:走近学生。
因为把作文当作业,把作业当任务。学生完成作业天经地义,与老师交流歌曲倒在其次。如果淡化一下任务怎么样?上学就是为了学习,学习就是为了考试,考试就是为了分数,如果仅仅限于这个层面的交流,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就异化了。歌曲是用来唱的,作为语文教师,当然可以加上文字的、文学的与艺术的分析讲解。唱歌就是唱歌,把你唱的歌唱出来,让老师听听。如果给学生足够的环境气氛,学生能课堂上就能唱出歌来。
唱歌很随便,但学生唱歌似乎不是很随便的事儿,在学校尤其如此。你可以一路唱歌到学校去,去歌颂党和政府对下一代的关怀,你可以在歌咏比赛时节一展歌喉与风采,让学校留住你青春的表象。但坐在教室里,却总是“我想唱歌不能唱”,作文如果一味看内容,保不准是语文老师的一个陷阱,学生听歌唱歌偷偷进行,生怕犯了校规校纪,学习越来越严肃,校园越来越单调,所以学生们唱的歌哪能跟老师交流。他们不敢。除非有老师引他们唱(老师先唱),老师请他们唱(请唱个歌活跃一下课堂气氛?),老师罚他们唱(迟到者打瞌睡者唱歌唱歌),互教互学评比推荐(谁唱得最好?)唱歌问题解决了,听歌就是小菜一碟,不在话下了。
唱出流行性,唱出青春的味道。其实每一代人都有自己喜欢的歌曲。往往是藏在心底,轻易并不说出,关键时刻一哼就出来的。老师与学生喜欢的歌曲肯定不同,但老师有责任与义务喜欢学生,同时也必须含有喜欢学生所喜欢有歌曲的含义。学生有时不喜欢唱老师指定的歌曲,却很容易喜欢同学所哼唱的调调。走近学生,熟悉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和心灵,与青春共鸣,渐渐地,随着流行走,老师也会喜欢学生喜欢的歌曲。沿着青春去,一样的心跳律动,你会发现不一样的青春,进而发现自己。学生与老师融为一体,打成一片。这时就发现,学生喜欢的歌曲,其实并不是因为自己对歌曲有实质性的艺术嗜好,而是歌曲与学生的青春期萌动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是青春的美好赋予青春时候歌曲的美好。哪些歌,我们曾经共同唱过,哪些歌,我们曾经共同听过,那时的我们本身就是一首歌,一首师生和谐之歌。哪些歌,总有一天地成为经典。最后,老师喜欢的歌曲,与学生喜欢的歌曲,会凝成同一首歌。
因为我们爱学生,所以也爱那首歌。因为我们相互喜欢,所以我们喜欢同一首歌。走近学生,听他们唱起青春之歌,老师永远不会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