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影片《铁腕校长》中看美国基础教育的特点 铁腕校长 1987

1989年出品的电影《铁腕校长》,留给我与《放牛班春天》不一样的感动。克拉克更为极端,心肠更硬,更凶,更狠。尽管他们性格、处世原则迥异,但同为人师,他们对学生都毫无保留地贡献了自己的爱,都能靠“非常手段”创造神话。动情之余,也能带给我们未来的准教师一点勇气、希望和慰藉。当然,这是从个人的“情”的角度来看,如果从当前学习的这门课程的“理”的角度来看,那么这部电影初步和直观地向我们反映出当时美国基础教育的特点。

一、当时美国基础教育的背景

1.教育种族隔离的影子仍然存在;

黑人奴隶制度废除后,美国却在住房、教育、就业和运输等方面走上了种族隔离的道路。在1954年的布朗控诉托布卡教育委员会一案中,美国最高法院废除在公立学校实行的种族隔离制度,这是美国民权运动的一次重大胜利。之前有过类似的案件,但都以败诉结局,因为法官的依据是“隔离但是平等”。随后民权运动取得巨大成功,上世纪70年代以来,法律上的隔离已经基本消除,但事实上的隔离仍在继续。

很多白人家长害怕自己的孩子受到黑人孩子不良习气的影响,害怕在学校内发生种族冲突,害怕白人学校的良好校风被黑人孩子破坏,不会把孩子送到黑人聚居的学校。而黑人虽然享受了同白人平等的政府教育投资,但是他们在心理上感觉到了白人的歧视,有时更是整个国家与社会对他们的种族歧视,这种感觉会对黑人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甚至于让他们自暴自弃。所以在这所学校中吸毒、贩毒、打架、斗殴、抢劫、强奸如此猖獗,也可以看作是学生们对社会一种消极而悲观的反抗。

东区中学是人们眼中的“垃圾学校”,以黑人为主,有少量的白人,正如克拉克在片中所说的那些白人学生是被白人抛弃了,才不得不到这所学校。可见当时教育种族隔离的影子仍然挥散不去。不过从片中可以看到,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中仍有一部分人都为保留东区中学而努力。克拉克随处可闻的“激励”之词和学生考试之前的那段场景,不免使人对黑人那种民主意识的蓬发和自强自立的决心而动容。我非常喜欢克拉克的那句:“如果你不成功,不要怪罪你的父母,也不要怪罪白人,要怪罪的是你,你必须对自己负责任”。当然还有一群为学生无怨无悔付出的老师,正如副校长所言:“我和一半员工之所以没离开这所学校,唯一的原因是,这里的孩子需要我们。我要你知道,很多老师留在这里,是因为他们关心这些孩子,关心这所学校,关心这场战斗,他们和你并肩作战,和你一样日夜操劳,他们是孩子们生活的一部分。”有这样一部分人执着地努力着,可见消除事实上的隔离只是时间上的问题,这场战争终会胜利。

2.基础教育的改革

克拉克在学校实行的“铁腕”政策,其实是与当时美国80年代的教育改革息息相关的。

70年代初期进行的“生计教育运动”,由于片面实行个别化教学,使教育走向了无政府状态,学生严重缺乏读、写、算等基础知识。在这种情况下,1976年美国教育界要求“返回到基础”:学科结构运动中编写的新教材有些被重新启用,选修课大大压缩;对学生实行严格的管理和加强纪律教育。这就是所谓的“恢复基础运动”。而进入80年代,美国在前二次改革的基础上,在全国又掀起了一场全面的教育改革浪潮。其规模之大,涉及面之广,胜过以往历次改革。而克拉克在东区中学实行的“铁腕政策”,无不体现了这次改革的具体内容。这在后文将具体阐述。

3.教育的民主性

一方面是社会团体体积极参与学校工作。从影片中可以直接看到的是家长对教育的参与日益直接和广泛,家长团体不但对学校的一些事务具有发言权和参与权,而且家长代表还可以通过抗议和反对的方式向学校和州政府施压,这同国内家长总是被动地参与学校活动截然不同。而家长代表的背后是众多力量强大的社会团体在支持,它们的积极参与使得美国教育行政管理才得以向民主化、法制化、专业化方向完善。虽然片中家教会及其支持力量一直在制造麻烦,但从其出发点而言,并非完全为私利,也有出于对学生人身安全和个体发展的考虑,并包含对克拉克一些过于专制的作风的不满,倘若真的是遇上一个大恶的校长,家教会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另一方面是高度自主的办学体制。从影片中可以看到的是联邦政府将行政管理权交给州政府,州政府将行政管理权交给学校,由校长对学校负责,以便促进教育质量与效益的提高。所以克拉克能全权负责全校事务、与家教会沟通以及开除不尽职的教师都与这种权力下放有关。这种制度有利避免了政府行政对学校教育的过度干涉,但它也不能走向极端,否则校长的权力就会无限扩大,所以家长的监督与之相辅相成,以维护美国教育的民主性。这是非常值得我国基础教育借鉴的,

二、克拉克的“铁腕政策”

克拉克的“铁腕政策”,是如何具体体现美国教育改革的具体内容

从影片《铁腕校长》中看美国基础教育的特点 铁腕校长 1987

1.加强道德教育,整顿校纪校风。

美国公立学校纪律松弛,违法乱纪事件常常发生,这一切都是因为社会风气不良、学生道德败坏造成的。1978年,国会委托国立教育研究所对公立学校的暴力事件和破坏行为进行了调查。该研究所发表了题为《暴力学校——安全学校》的报告。该报告指出,美国有6000多所公立学校存在学生违法犯罪情况。洛杉矾、纽约、底特律、芝加哥、旧金山等大城市的公立学校,学生拉帮结伙、打群架的现象时有发生。据调查统计,1977年至1978年间,洛杉矾学区每周都有I名学生在结伙打斗中丧生。在上述几个城市中,约有760—2700个学生帮派组织,参加帮派的学生多达2800—8100人。这些人走向社会后将成为社会不安定的因素。联邦及各州认识到要减少和根除违法犯罪案件,必须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而克拉克“铁腕政策”的重中之重,就是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和整顿东区中学的校纪校风。

1)刚一上任,克拉克实行的重要举措就是第一次的全体学生大会上,开除了一群学生暴力团伙,之后为了防止学生和老师遭到了犯罪团伙的袭击,克拉克让人给进入学校的各个门上了锁,虽然似乎破坏了学校自由的氛围,遭到一些师生的质疑,还受到消防部门的指责,最后还成为克拉克被捕的直接原因,但从效果来看,它是非常直接和有效的,抵制了犯罪团伙的入侵,为整顿校园风气创造了良好的客观环境。“开除300人,是一场挽救另外2700名学生的战争”。

2)克拉克对唱校歌的要求几乎到了苛刻的地步。学生因为唱不好校歌而别罚,白人音乐老师因为对校歌的忽视而被辞退,校歌为何如此重要?我记得他说过:“试着让学生唱校歌——不会。他们说这所学校死了,就像建校舍所用的的这片墓地。但我们还有东区中学的灵魂。什么是灵魂?灵魂是不死的精神。希望你们成为我的灵魂。要向认定我们失败的成见挑战,让我们的学校获得新生”。没错,因为校歌就是学校的灵魂,在激励学生成长、凝聚学校精神、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校歌名存实亡了,东区中学也就死了。所以,要改变东区中学每名学生的精神面貌,首先就要让他们接受校歌的洗礼。但是,克拉克并不是古板和愚昧的,包子夫人对校歌的改造,无疑更能生动地展现学生的风貌,所以面对这样完美的校歌,克拉克校长怎会拒绝呢?

3)为保障学校的安全,政府和社会授权给校长控制学生的权力,所以克拉克才能一手拿扩音喇叭,一拿手棒球棒,严格地规定学生在学校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并对其错误进行严格处罚,在看此片前,我从来没想到原来美国的校长也可以这么严格。其成就是不可小视的,小胖子不再吸毒,坏习惯也改变了;课堂秩序变好了,校园暴力和犯罪也几乎绝迹。或许有人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没有自由,还记得克拉克说的话吗?“把饭厅里的栏杆拆掉:你们把学生当动物看待, 他们自然就变得像动物”。他没有限制学生的自由,只是在教会他们应当如何有尊严的自由。

2.提高教师素质,重建教师队伍。

美国人普遍认为,教育改革的成败,教师是关键,没有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教育质量就不可能提高。在克拉克身上,我们看到,他不仅特别注重学生的纪律,也注重老师的纪律和工作态度。他认为白人音乐教师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她对莫扎特的热情对于解决学校的问题毫无帮助、毫无意义。“莫扎特对于一群连工作都找不到的孩子有什么用?”所以开除她;于此相对比的是,应唱校歌时走动的达奈尔老师也被开除了,而最后又回来了,为什么?因为上头的施压?不是,而是克拉克意识到,他确实是位好老师,学校不能失去这样的老师。克拉克让副校长主动并且亲自去取成绩单;对包子夫人改造校歌的肯定;对迟到的欧莫利先生以及全体老师不尽职的训斥,都表现出他要提高教师素质,建立强大教师队伍的决心。

3.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创造力的培养。

美国基础教育实行全州统考,严格升留级制度。按照相关规定,高中通过基本技能考试必须达到75%,否则年底学校被州政府接管,但东区中学的合格率仅为38%。为了保证通过统考,克拉克要求全体教员加班,帮助差生补课,并增加学习日,延长学习时间。在影片一系列快镜头切换中,我看到的是他们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及质疑精神。

4.尊重教育对象,注重对学生的个人指导,促进全面发展

影片中,克拉克注重对学生的个人指导,进行家访,关系学生的学校和生活,并鼓励学生自行解决问题。比如,有一女生想学汽车修理,克拉克马上写条子让她换课程。有一女生孩子病了,在校道打电话不通,他让学生到保安办公室打电话;为肯尼莎母亲解决工作问题;与肯尼莎及其母亲一起想办法解决其怀孕事件等等。很多时候,他对属下是严厉的,但对学生却是慈爱和关怀备至,并善于调解学生与同伴或家长的冲突。

当然,这位铁腕校长也同样注重团队精神和善于接手批评,所以在考试动员会上,他才会说“我们风雨同行,我们荣辱与共。由于一位好朋友的帮助,我明白了这点”。

三、总结

影片最后律师对克拉克说:“你在这所学校所做的一切,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孩子们的眼睛闪耀着以前从来没见过的光芒。”但我想,如果没有美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真的仅仅是靠克拉克个人及其战友的努力就能创造奇迹吗?通过将影片和理论相结合,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美国基础教育的特点,进一步思考,或许能对我国教育发展带来一些启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46065.html

更多阅读

再看韩剧经典《人鱼小姐》 类似人鱼小姐的韩剧

再看韩剧《人鱼小姐》经典就是经典,韩剧《人鱼小姐》是2002年的作品,在前我通过中央电视台的转播和几元一张的碟片已看过二遍。云南归来,从柜里翻出来再次“扫描”,看了头几集后欲罢不能,竟连着看了一个多星期,今天上午看最后的第124集,看

盘点中国十大谍战影片《东风雨》气势磅礴(图) 气势磅礴

盘点:中国半世纪十大谍战影片 《东风雨》气势磅礴独占鳌头◎新浪原创独家策划文字/潇彧谍战,似乎随着电视剧《潜伏》的《风声》云起,使得2009年的影视看点多了份“斗智斗勇”的局面产生,当我们看到影片《秋喜》中依依不舍的哀怨多愁的

《红楼梦》中最隐晦的性描写 红楼梦人物描写

《红楼梦》中最隐晦的性描写《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中举世公认的巅峰之作,从其反映的精神内容和生活画面来看,它既是中国文化的厚积结晶,也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书中,曹雪芹妙笔生花,辗转腾挪,写到了爱与恨、生与死的交织,写到了真与假

浮华艳影背后的幻灭——评美国影片《午夜牛郎》 午夜牛郎电影

浮华艳影背后的幻灭——评美国影片《午夜牛郎》摘要:好莱坞新电影的代表作之一的《午夜牛郎》成为多元电影文化中的一支鲜艳的奇葩,是一部迥异类型电影、娱乐电影的现实主义力作,它形象鲜明生动,视角独特,手法朴实,表演真实,主题深刻,揭示

从《挑战主持人》里走出的主持人 挑战主持人 李思思

9月1日起,央视三套全新改版,实行新的节目编排,五档节目惨遭淘汰,其中2000年开播的《挑战主持人》是被淘汰的节目中开播时间最长的,10年来为央视选拔了不少优秀的主持人,让我们看看都有哪些名嘴是从《挑战主持人》走出来的。尉迟琳嘉尉迟琳

声明:《从影片《铁腕校长》中看美国基础教育的特点 铁腕校长 1987》为网友法海我不爱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