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之死 是谁杀死了萧何

第四回举荐良将出本意招纳贤才非真心

萧何打发走了邱生,一连几个晚上都睡不着觉,他整天神经紧张,心惊肉跳。

萧何已经年过五十,他在沛县当了二十多年的文书,没见过大世面。跟着刘邦起兵的这十多年里,他一直在后边看城守地,给前线补充人马、输送粮食给养,做的都是后勤工作。那一阵子,可说是竞心尽力、没有半点杂念。有几次,刘邦在前方打了败仗,还派人回来慰问他。有人告诉他:这不是刘邦要表彰他做得好,而是对他不放心,派人来查看。萧何并没有在意,他觉得自己一不图钱财,二不图当官,只想帮助刘邦把仗打赢。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他把家里的财产都变卖了充当军饷,还把家族子弟都送到刘邦那里去当兵。等到刘邦的军队攻陷秦朝的都城咸阳时,萧何是从他多年当文书的职业习惯出发,意识到法律和政策对于管理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才着手做了一些这方面的准备。当叔孙通提出要招儒士制定上朝的礼仪时,他还仅仅是为了争宠才提出要向全国发榜招贤。而且,他还有点责怪自己把这事做晚了。

但是,就在萧何把榜文发出去不久,有一天,刘邦在朝上问他:“你知不知道韩信最近都在干些什么?他一直不来上朝,是不是装病?”萧何心里这一惊,张着嘴半天说不出话。他知道刘邦还在掂记着韩信,这种掂记可不是关心,是想收拾,不置于死地不罢休。

谁都知道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

韩信年轻的时候很落魄,他被人欺负的曾钻过小屠夫的卡巴裆。他投军先到项羽那儿,始终得不到重用。他就偷偷地跑了,穿山越岭,走了一条没人知道的小路,从陈仓那儿来到刘邦这儿。

那时,刘邦的势力还很弱,没法和项羽抗衡。所以,才被项羽给撵到关中。

刘邦为了防备项羽的军队来进攻,听了张良的建议,烧毁了汉中通往外地的唯一的一条栈道。

谁知,韩信来到这儿,刘邦也瞧不起他。虽然萧何几次推荐 他,但刘邦始终没有重用。韩信看到在这里也无法发挥自己的才能,就很失望的走了。

萧何听说韩信走了,心里非常着急,他和韩信交谈过几次,特别是看到韩信自制了一种象棋,以楚河汉界相隔,两国的将、士、象、车、马、炮、兵卒,在9条纵线、10条横线的交差点上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显神通,萧何就知道韩信是个难得的将才,只有他才能打败项羽,所以,他来不及告诉汉王,带着两匹马,立刻去追赶韩信。

萧何快马加鞭,跑了一上午,问路人韩信就在前面二十多里,他顾不得休息,又催马追下去。

天黑的时候,萧何又从路人的口中知道韩信离他已有三四十里。他已是又渴又饿,又累又乏。他骑的那匹马也浑身汗水,直劲儿打响鼻儿,前蹄刨着地,一步也不愿往前走了。

这时候,一轮圆圆的月亮升起来了,皎洁的银辉洒了一地。

萧何之死 是谁杀死了萧何

萧何担心韩信连夜走远,第二天就会追不上了,于是,他扔掉那匹累乏了的马,换上另一匹,借着月光,催马追去。

到了后半夜,翻过一座土山,下到半山腰,看见山下有一条大河,河水在月光下闪烁着明亮的鳞光,韩信正牵着马在河边徘徊。

萧何紧加几鞭,一边跑一边喊:“韩将军,快站住!”到了跟前翻身下马,一把抓住韩信的手,“哈哈”地喘着粗气说:“韩将军,你怎么不告诉我一声就走了呢?让我追的好苦!”

韩信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丞相,你不该来追我!”

萧何说:“我是真心拿你当朋友,你要走也该和我商量一下。”

韩信抬头看着月亮,眼里闪出了泪光,说:“我这一辈子也忘不了丞相的知遇之恩,可汉王他……”

萧何用马鞭戳着地,顿着脚说:“这回,你跟我回去,汉王要是还不重用你,我就跟你一起走!”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韩信只好跟着萧何回去了。

第三天回到南郑,萧何让韩信在丞相府里等着,他急匆地去见刘邦。

刘邦这会儿正着急呢,这些日子,手底下的人,连兵带将,天天都有逃跑的。他见了萧何,劈头盖脸地说:“你怎么好几天没有影儿,是不是也跑了?”

萧何说:“我怎么能跑呢!”

刘邦说:“那你不跑,这几天你干什么去了?”

萧何说:“我是去追赶韩信去了。”

刘邦说:“跑了那么些有名的人你都不去追,偏去追他干什么?”

萧何说:“韩信跟他们不一样,你要是只想做汉王,就用不着他,你要是想成就大业,就非得他不可。你如果只想糗在这里,那我留在这里也没什么大用,我也要跟他一起走了。”

刘邦一听萧何也要走,就有点着急,忙说道:“既然你这么看重他,我就让他当个将军行了吧?”

萧何说:“不行,你既要用他,就得让他当大将,这样,才能真正地发挥他的作用。”

刘邦倒背着手,在地上转了几圈,无可奈何地说:“行,就依你中了吧?”

萧何摇摇头,加重了语气说:“不中!你要想真正重用他,就得登坛拜将!”

刘邦是在很不情愿的情况下,才让韩信当了大将。才有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垓下一战,彻底击溃项羽,使刘邦很快建立了汉朝,当上了皇帝。

可以说,没有韩信,就没有汉朝。

照理说,这样的功臣应当信任和重用才是。但是,刘邦却不这么想,韩信的本事是他的一块心病,他总是害怕韩信会谋反。所以,他在封了韩信为齐王之后,觉得韩信就是齐国人,很容易在当地发展自己的势力,就又把韩信改封为楚王,并削掉了韩信的兵权。他还派人时时刻刻地监视韩信的动向,听说项羽手下的大将钟离昧躲藏在韩信那儿,他假借巡游云梦,把韩信骗到陈城抓了起来。他本想以谋反的罪名一杀了之,可又怕证据不足,难以服众,这才把韩信又降为淮阴侯,带回京城,放在自己身边看管起来。

韩信都落到了这个地步,刘邦还没有放过他,萧何怎么能不心惊?在刘邦的眼里,萧何和韩信穿的是一条褪裤子。刘邦既然对韩信不放心,对他萧何也肯定不会放心。目前,还让他当丞相,是因为他还有可以利用的价值,一旦有了可以替换他的人,他还不是会和韩信一个下场吗?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这是韩信被抓起来时说的一句古话,萧何听了,字字像刀一样扎在心上。

就在这个时候,萧何才明白自己做了一件蠢事。他给皇上招贤纳士,这不是等于自掘坟墓吗?

既然榜文已经发下去了,各地的考生也都上来了,这件事就得接着办下去。否则,没法向皇上交差。

萧何已经想好了主意,无论如何,他都不能把真正有才华的人招上来。虽然这样做有点损,但他不能不为自己考虑。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他从一个县里的小衙役,混到如今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是做梦也想不到的事,他怎么可能轻易丢掉呢?

不用说,萧何招用的几个人都是平庸之辈,用来应付皇上的。赶到这个时候,邱生怎么能被录用呢?

说句实话,萧何真是有心把邱生留下。当年,他和韩信谈过几回话,就知道韩信是个能打江山的将才。如今,他和邱生谈过一回话,他就知道邱生是个治国的良士。邱生提出的很多的整顿朝纲、安抚百姓的见解,都让他耳目一新。他很佩服这个年青人,认为这人前途一定不可限量。他很想把邱生留在自己的身边。可是,他马上就被自己的这个想法吓了一跳。

刘邦担心韩信的本事太大,不好摆弄,才千方百计的要除掉他。那么。自己不是也担心邱生的才能超过自己吗?到那时,也会用尽心思把他除掉吗?

萧何不想这样做,那样的话,有点太歹毒了。与其除掉,不如不用。

邱生的命运就这样被注定了。

这正是:

人走时气马走膘,

雨顺风调硕李桃,

可叹书生寒窗苦,

空有经纶无禹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46232.html

更多阅读

到底是谁杀死了雍正皇帝? 雍正皇帝

文/杨泽林康熙皇帝一生有五十多个子女,雍正是康熙的第四个儿子,小的时候,康熙并不是很看好这个老四,说他性情不定,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比较的叛逆,冲动,这个断语令年幼的雍正非常的郁闷,因为康熙皇帝文治武功,在当时的大清朝,是绝对的权威,这个断

是谁助长了墨镜男的疯狂? 疯狂联盟辅助

是谁助长了墨镜男的疯狂?相关视频:http://video.sina.com.cn/p/auto/v/2011-12-08/104661596205.html在南昌街头近日发生一则交警上前制止违章行驶的摩托车男女的新闻,男的戴着一幅墨色眼镜,20多岁

水浒传之谜:是谁出卖了杨志?

20.水浒传之谜:是谁出卖了杨志?在小说《水浒传》中,杨志押送着“十万贯”金珠宝贝的生辰纲,半路上被晁盖一伙人抢了。那么,晁盖一伙人,共七个,并没有一个是专业从事情报工作的,他们又怎么会准确无误的认出杨志来呢?他们事先只知道大体的路线

声明:《萧何之死 是谁杀死了萧何》为网友偶萿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