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在新阅读的初高中群里,分享了纽伯瑞文学奖作品《星期三的战争》: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本非常好看的成长小说《星期三的战争》,这本书是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银奖作品,美国图书馆协会“年度最佳青少年图书”,入选纽约公共图书馆“100大好书”。
《星期三的战争》2007年美国首版,现在依然是美国亚马逊的畅销书。它特别适合步入青春期的孩子阅读,甚至老师、家长,我们这些大人阅读起来,依然能被感动,并引发所有人对人性、爱、家庭、社会等多重思考。
一名成人读者在看过本书后,评论说“有种作品是在情节进展中渐入佳境的,愈品愈滋味鲜美甘醇,直至最后,调动起每个味觉神经,阅读快感极致巅峰,并产生一种想迫不及待与人分享的冲动。《星期三的战争》正是一个绝佳的例证。”
我自己在读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感觉,上一秒忍俊不禁,下一秒泪水盈眶,完全跟随作者高超的文笔和情节安排。
所以说,真正优秀的儿童文学,以及青少年文学,从来都只有年龄底限的阅读限制,而没有上限。
故事发生在一九六七年越战期间,纽约州长岛的一个小镇。
主人公霍林·胡佛是个刚升入七年级的学生,每个星期三的下午对他来讲,都是一场灾难。因为星期三,班上有一半同学要去犹太教堂学习希伯来文,另一半要到天主教堂参加教义问答。而霍林是班上唯一一名长老会教徒,哪儿也不去,只能跟他的老师贝克夫人一起待在教室里。所以,他觉得贝克夫人超级恨他。
“恨”的表现在于,在开学头一个多月里,贝克夫人让霍林负责把学校所有教室的黑板擦拍干净;接着,贝克夫人又使出了致命的绝招——每周三下午读莎士比亚。于是,旷日持久的战争开始了……
美国首版精装本的封面,黑板效果的底色上粉笔画出了一笔画,一个男孩和莎士比亚面对面。
这本书出版后,在青少年读者中掀起了阅读莎士比亚的狂潮。相信您在读完这本书之后,也会有一读莎士比亚的冲动。
在中国的学校里,一提起名著之类,学生往往会给它们贴上枯燥乏味的标签。同样地,《星期三的战争》中写到,霍林觉得“老师之所以教莎士比亚,就是为了把学生折磨得郁闷至死。”而贝克夫人的解释是:“威廉·莎士比亚的戏剧,敞开你真实的灵魂,就永远不会感到无聊。”
这本书的章节是按月份来排的,从九月到次年六月,正好是一个学年。霍林从十月开始读莎士比亚,每个月一部,共读了7部。在阅读的过程中,随着霍林对莎士比亚的理解逐渐深入,我们也看到了霍林心灵的成长。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以为这本书就是讲一个男孩读莎士比亚的事。然而,这正是我作为读者和编辑特别佩服作者之处。
这本书之所以特别推荐给步入青春期的孩子阅读,是因为书中几乎囊括了少年在学校和家庭中遭遇的种种问题——师生对抗、与父母间的代沟、高年级坏学生的威胁、明星崇拜、懵懂的爱情、青春的迷茫、出走的叛逆……还有,故事发生的年代是越战期间,内容甚至还包括了对真正的战争的思考。
种种这些青春的躁动都由阅读莎士比亚的戏剧这条“战争”主线一一带出,不得不佩服作者写作技巧的高超。每一部莎士比亚的戏剧都能和霍林的个人生活有所关联,因为这样的关联,才使得霍林更理解文学;也因为霍林理解了文学,也就更理解了生活。这样的互动可以说是最美好的阅读境界。
在贝克老师的要求下,霍林一共读了7部莎士比亚戏剧,分别是《威尼斯商人》《暴风雨》《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恺撒大帝》《哈姆雷特》《无事生非》。讲一个例子。
二月初,贝克夫人让霍林读《罗密欧与朱丽叶》,霍林用三个晚上读完,第一感觉是“愚蠢”。
贝克夫人:“你觉得它‘愚蠢’的原因是什么?”
霍林:“因为他们根本就不应该那样做。”
贝克夫人:“不应该爱上彼此?”
霍林:“最后那些部分。”
贝克夫人:“药水和匕首。”
霍林:“对。他们根本就不该那样做。”
贝克夫人:“那他们应该怎样做呢?”
霍林:“一起去曼多亚。”(曼多亚,剧中他们要安身的城市)
贝克夫人:“那他们的父母呢?”
霍林:“忽略掉。”
“我觉得生活没有那么简单。他们是经历坎坷的情侣,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必须去做已经安排好的事情。因此这部悲剧才如此美丽动人。”
看到了吗?美丽动人的悲剧又来了。为什么这不是愚蠢无知呢?
上面是霍林初看《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感想。
霍林和他的女同学玛丽莲·李互有好感。而霍林家和玛丽莲家同是搞建筑设计的,是商业竞争对手。他约玛丽莲·李一起过情人节,一起去看《罗密欧与朱丽叶》这出戏。在浪漫的氛围中,两个人谈起了对各自的父亲。玛丽莲说父亲追求古典风格的建筑,除了“古典”,他嘴里再也说不出别的词。霍林则说父亲追求现代风格的,并把父亲对卡米洛中学的设计画给玛丽莲看。殊不知,卡米洛中学设计竞标就是在这两家展开的。结果,玛丽莲的父亲抄袭了霍林父亲现代化的设计方案,虽然霍林父亲提出疑义,最终也取得了合同,但整个过程不是那么让人愉快。
经过此事,霍林在交给贝克夫人的读后感中写道:“在《罗密欧与朱丽叶》里,莎士比亚表达的所谓人生启迪,就是对你相信的东西,最好还是小心点。……如果罗密欧没有遇见朱丽叶,他应该还好端端地或者。可因为他命运坎坷,所以遇到了她,又因为她想出来一些计划却不告诉他,才使他最终喝下毒药并失去了生命,这一课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下面摘抄书中内容:
全都拜玛丽莲·李所赐。如果她没做那些事,我永远也不会领悟到莎士比亚隐藏在《罗密欧与朱丽叶》背后的深意,以及人生启迪。
我把读后感交上去后,贝克夫人读了两遍。“那么说,”她慢慢地说,“你觉得最后朱丽叶刺死自己是正确的吗?”
“是的。”我说。
“我明白了。”她说着把读后感插进文件夹里,摆在了讲桌上。
但和朱丽叶不同的是,玛丽莲·李没有把自己刺死。事实上,那天下午她在学校门口等我,站在一堆被踩得快要化掉的融冰旁边。
“不是我的错。”她说。
“你不是该去圣埃德伯特教堂吗?”
“我只是把你的画给他看了看,因为它很棒。我根本不知道他会用同样的设计。”
“那当然了,玛丽莲·李。”
“是真的。”她说。
“好吧,是真的。随便你怎么说吧,玛丽莲·李。你把我老爸的设计都告诉了他。所有的一切。几天后,他就画出一张一模一样的学校设计图。你和这件事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我没说我和这件事没关系,”玛丽莲·李说,“我是说我不知道他用了同样的设计。”
“你这墨镜戴得真好,玛丽莲·李。别人看不到你的眼睛时, 说谎就更容易了。”
过了很久,玛丽莲·李摘下眼镜,朝我头顶上扔了过去。
我想她是要扔到我头上的。
然后她转身离开了——我终于明白她为什么要戴墨镜。
我捡起眼镜,装进兜里。
那天夜里,我一次又一次地看见眼镜朝头上飞来,还有玛丽莲·李的一双红眼睛。一次又一次地出现。
第二天,玛丽莲·李没来上学。我一直盯着她空空的课桌。
午休时间,我在图书馆重新写了一份《罗密欧与朱丽叶》的 读后感。第一句是这么写的:
在《罗密欧与朱丽叶》里,莎士比亚表达的所谓人生启迪,就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就像蒙太古家族和朱丽叶一样,是不可兼得的。
而最后一句是这样的:
如果罗密欧没有遇到朱丽叶,也许他们俩都还活着,可他们为什么而活这个问题,便是莎士比亚要我们来解答的。
即便是大人,在看过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如果不多加思考与体会,感觉恐怕也会像霍林初看时的感受一样——“愚蠢”。贝克夫人要求霍林一遍遍地重读,每一部莎士比亚霍林都读了不止一次,然后讨论,贝克夫人没有强迫霍林去接受自己的任何观点,只是发问,引导他不停地思考,由第一眼直白的反应到深入的体会,霍林实现了自我成长。
书中有多处贝克夫人以及霍林的精彩感悟。
比如谈到《威尼斯商人》里的夏洛克,
霍林说:“他不完全是个恶棍。他就像……想成为他自己的人。”
贝克夫人问:“可他为什么成不了?”
霍林:“因为他们不允许。他们只让他按既定的路走,他被束缚住了。除了现在的样子外,他成不了任何人。”
贝克夫人:“所以,这部戏剧叫作悲剧。”
而《威尼斯商人》被认为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的喜剧之一。这无疑是作者的特别解读。
再比如,关于喜剧,贝克夫人的解释是:“喜剧就是,戏里的角色都敢于相信,他们会有幸福的结局。”
处处智慧。这就是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力量。它们在潜移默化地影响读者,改变他们的气质。
《星期三 的战争》细节描写相当生动精彩,对提高写作能力很有帮助。
我们来看几处:
贝克夫人了解到星期三下午她要陪着霍林在一起后,霍林的观察反应:
“贝克夫人狠狠地瞪着我,好像翻了个白眼。就在那一刻,我明白了她恨我。那种表情在她脸上蔓延开来,就像太阳在瞬间消失,要等到明年六月才会再次升起一样。”
同一章节,还是贝克夫人的表情,作者又用了另外一个比喻:
“她的脸一直板得像总统山,表情丝毫不变。当一个人心存恶念时,往往就会表现出这副模样。”
贝克夫人的表情也有变化,比如这次,霍林发现:
“她竟微笑地看着我。我不仅又担心起来。她就像故事里的大恶魔,猛然间发现了一个完美的计划,可以轻而易举地把全世界、全人类玩弄于股掌之中。”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星期三的战争》也做的非常成功。比如,霍林的父亲,胡佛设计协会的负责人,一个关心生意胜过家庭孩子的男人。
小说开始,霍林便认定贝克夫人恨他。
“爸,贝克夫人恨我入骨。”
“你做什么了?”
“什么也没做。她就是恨我。”
“没有人会无缘无故恨你入骨的。你到底做什么了?”
“什么也没做。”
“她是叫贝蒂·贝克吗?”
“大概吧。”
“就是贝克家族的那个贝蒂·贝克?”
看到了吧,这就是我所说的基因。他们完全不明白你讲话的重点在哪儿。
“可能是吧。”我说。
“就是经营贝克运动商城的贝克家族?”
“爸,她恨我入骨。”
“贝克运动商城正要挑选一位设计师来设计他们的新大厦,在最终竞争的三家一流高手中,胡佛设计协会也占有一席。”
“爸……”
“霍林,你的所作所为可能会让贝克夫人恨你入骨,那么贝克 家族的其他成员也就会讨厌胡佛这个姓氏,然后贝克运动商城就会选择其他设计师,这样胡佛设计协会的生意就泡汤了,我们就会破产,全国若干家信贷机构就会派人过来,站在咱家门廊里,抱着一大堆写满法律术语的文件——全都是坏消息——于是胡佛设计协会就不存在了,我退休后你也别想继承我的事业了。”
这就是老胡佛的逻辑,谈到任何事,都会七转八拐地关联上他的生意。在作者幽默的笔触里,我们看到了如“威尼斯商人”一样的胡佛先生。这样看来,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霍林还是非常需要莎士比亚作品的滋养的。
最后,我要隆重推出《星期三的战争》作者——加里·施密特。
他是美国著名儿童文学家,曾两度荣获纽伯瑞儿童文学奖,现任密歇根州凯尔文大学教授。2004年,《鲸眼》获得纽伯瑞文学奖,并被美国图书馆协会、《学校图书馆期刊》评为年度好书。2005年,《第一个男孩》入围马克·吐温奖。2008年,《星期三的战争》再度摘得纽伯瑞文学奖,不仅在青少年中掀起阅读莎士比亚的狂潮,更被许多成年读者誉为“最喜爱的书”。他的作品诙谐幽默,温情感人,又不流于肤浅,将深刻的人生寓于妙趣横生的故事里,使无数青少年读者爱上了阅读,并从中认识了世界和自我。
我能分享的只是这部小说的一少部分,它的好读和魅力远不止我说的,它所反映的主题我也不能一一说到。豆瓣网的一位读者thingking这样评价:
“本书英文标题中的Wars使用复数也许另有深意:霍林与贝克夫人之间的“战争”,霍林与高年级同学之间的争斗,两个建筑设计事务所之间的竞争,美国和苏联的冷战,美国和越南之间的战争,嬉皮士以及其他爱好和平的人们与约翰逊政府的对抗,年轻人与成年人之间的观念之战,追求自我和追逐名利两种价值观的碰撞,以及爱与恨之间的战争。如果说冲突是一部戏剧不可或缺的元素,那么这部作品已经将这一元素发挥到极高的水平。
我相信孩子们需要这样的文学作品,来引导他们理解成长、理解周围的人、理解自己的时代与社会,以及理解爱。”
小说的最后,一个学年结束了,玛丽莲·李对霍林说:“你看起来不太一样了。”我也衷心希望,每一个开始阅读的孩子、大人,能看起来不太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