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又名横吹、横笛。宋朝以后,成为伴奏戏曲的重要乐器。传统的笛子,竹制,有六个按音孔,一个吹孔和一个膜孔。吹奏时,由竹管内空气柱的震动而发音。而常用音域有两个八度。笛音清脆、高亢、透明而圆润,独奏、合奏均具特色,表现力丰富,故深受人们喜爱。笛子种类主要分两种,因为这两种笛子分别为昆曲和梆子戏的主要伴奏乐器,所以习惯上称为「曲笛」和「梆笛」。
巴乌 :在我国许多少数民族民间,都有以物代言,以歌传情的传统,因此某些对象及音乐,差不多成了一些民族的第二语言,其中用民族乐器演奏的音乐旋律,就是一种最常见的表达方式,而在所有使用的乐器中唯有巴乌,无论在音色上,还是在感情的表达上,都能表露出它独具一格的丰采,因此有人称巴乌为「会说话的乐器」。巴乌是一种几个民族共有的乐器,尤其在云南的彝、哈尼、傣族、佤、布朗等民族民间流传最为广泛。由于民族的不同,各民族对巴乌的称呼也有不同的称谓,如乌勒、苗笛、各比、毕姑,一般称为「巴乌」或「把乌」。巴乌是一种气鸣乐器簧振类,其发生的方式是气流首先激发起簧舌振动,簧舌再促使管内空气柱受迫振动。民间流传的巴乌是在一根竹管上开八个音孔(前七后一),在吹口处装一铜质簧片,能吹奏九个音;其音色优雅、柔和动听,具有浓厚的音响特色,深受广大听众喜爱。但由于其音域狭窄,表现上受到限制;多年来,许多人都曾对它进行过改革,一九七六年,根据簧管乐器的发音原理,对簧片和发音主体管进行研究,经过多次改革试验,结果做到了既保持了巴乌原有的音色,又扩大其音域和音量的目的。改革后的巴乌由原始八个音孔发九个音扩大到十二个音孔发十五个音,即两个完整的八度。特别在高音部份作了改进,同时也吸收了西洋管弦乐器的某些优点,在管壁上增加了四个闭管键子,在簧片吹口处亦加上了嘴托,起到保护簧片和发音灵敏的作用。在演奏方面保持了传统的演奏方法和技巧,音域的扩展有也丰富了乐器的表现力。改革后的巴乌,除了保持竹制外,亦有使用塑料制或红木制的。而巴乌的规格亦有高、中、低音三种,一般是粗管巴乌及细管巴乌;有的竖管巴乌的管尾加上了呈喇叭状的牛角。
葫芦丝,又称“葫芦箫”,傣语称“筚郎叨”(“筚”为傣语吹管乐器的泛称。“郎”为直吹之意,“叨”即葫芦),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传于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中。其音色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极富表现力,深受人们的喜爱。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舞台都能听到葫芦丝演奏的美丽音乐。葫芦丝可分为高、中、低音三种类型,常用的调为b、B、 C、D等调。
葫芦丝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这种乐器用半截小葫芦作为音箱,以三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并排插在葫芦的竹管下端,嵌有铜质筑片,中间较长的一根竹管开七孔。吹奏时口吹葫芦细端,指按中间竹管的音孔,在奏出旋律的同时,左右两根竹管同时发出固定的单音,与旋律构成和音。其音乐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极富表现力,深受云南人民的喜爱,无论民音,还是专业舞台都能听到它演奏的优美的声音。近年来在国内外也颇受瞩目。一些葫芦丝乐器与现代电子乐器合奏,亦能体现两种乐器的完美结合,呈现了古典与现代结合的亲切婉转,温馨醉人的全新感受。
傣族人民多才多艺,能歌善舞。在节日里,不论是在江中划龙舟或是在江边放“高升”(用竹筒制作的土火箭),还是在广场上“赶摆”或是在竹楼里饮酒欢宴,都可以听到动人的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