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雀臺》劇組的日子依然歷歷在目,對於作品甚是期盼。但對於拍戲的日子更是懷念。看見了網路上的海報,我身在臺灣,遙祝我們的新戲成功。海報中影射曹操四面楚歌的處境,情感與陰謀、明爭與暗戰一觸即發。我,曹丕更是“色·殺”的代表,覬覦伏後(伊能靜)的美色,更是對江山有著自己的謀劃。會是怎樣的一場腥風血雨,暫時還是要保密啦。
我爹——曹操(發哥)既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又是一代文風的文學家,我丕兒自然是相當的欽佩。戲裏是戲外也是,發哥拍攝之餘也不忘了用他那一身的“武藝”調節現場。給我拍攝了我的劇照,製作成冊賜予丕兒。丕兒不勝欣喜。
“朝與佳人期,日夕殊不來,嘉肴不嘗,旨酒停杯。”發哥,你還記得那個銅雀臺邊的丕兒嗎?
一點小花絮爆料完畢。言歸正傳,其實每一次的作品過後我都會思考很多。從乾隆爺到孫中山再到曹丕,每一個人物都有著他們不同的命運。歷史上的曹丕在繼承權的爭奪中戰勝了弟弟曹植,被立為王世子。曹操逝世後,曹丕逼迫漢獻帝禪位,代漢稱帝,終結了漢朝四百多年統治。改國號大魏,為魏朝的開國皇帝,也是三國時代中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在位六年,統治期間,曹魏國力進一步增加,版圖得以擴大,多次擊敗羌胡、鮮卑等族的進 犯,但曹丕三次征吳,均無功而返,西元226年,曹丕回到洛陽後一病不起,臨終前託付曹叡於曹真、司馬懿等人,終年四十歲,葬於首陽陵。
他有著自己的宿命,雖然他的生命不出彩,有讚揚有分歧,但還是兢兢業業做了很多事的。我喜歡曹丕,不僅是由於遊戲角色的風流倜儻,也不但是因為『燕歌行』的纏綿悱惻,當然更不是他在文學史上的貢獻,而是被他性格的矛盾性給徹底征服了。雖然很多事情都要去爭取,雖然很多時候應該去往前,但是低調做人,柔婉處世,這是強者的做人哲學。聰明不外露,才華不張揚,這不僅可以明哲保身,而且利於生存和進攻。至少曹丕有!
很期待《銅雀臺》,很想念劇組的大家,很盼念那個銅雀臺邊的曹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