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十一大院 中国航天科技十一院

个人整理,比较老了,仅供参考

请阅览:《中国航天研究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dbd1060100nf4y.html

中国航天一院

【基本情况】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始建于1957年11月16日,隶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任研究院第一任院长。

近50年来,在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和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亲切关怀,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英明领导,在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委、集团公司正确领导,在全国各部门、各行业的大力协同下,研究院人发扬航天传统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经过几代人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努力,实现了运载火箭技术的大突破,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开辟了中国航天发展新纪元;加强了我国国防力量,提高了国家综合国力,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为我国航天事业跃居世界先进行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开发利用宇宙空间,造福全人类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作为我国最大的运载火箭研制实体,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下属11个研究所、1个研究发展中心、2个试制生产工厂,现有职工22000余名,其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8000余名,先后有20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在研究院工作过。1978年以来,研究院共获得3351项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其中有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目前,研究院研制的长征系列火箭,可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和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各种卫星,火箭总体技术性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截止目前,研究院共进行70余次发射,将70余个航天器成功送入地球轨道,其中包括28颗国外卫星和四艘无人飞船、两艘载人飞船,为11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发射服务。研究院生产的运载火箭从1997年至今连续46次发射成功。

在出色完成科研生产任务的同时,研究院坚持“军品立院、民品富院、创新兴院”的方针,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民品研制队伍,将航天高科技转向民用,开发了数百种民用产品,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研究院正朝气蓬勃地向国际化一流公司迈进!

【企业宗旨与文化】

企业发展目标: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

企业发展方针:出成果、出人才,求成功、求富裕。

企业文化:永不停步、永攀高峰、永保成功、永创一流

【福利待遇】新毕业本科生月薪1500-3000元;新毕业研究生月薪2500-5000元

【需求专业】 (本科以上学历)

自动控制、系统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通信工程、汽车工程、流体传动与控制、临床医学、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力学、空间飞行器设计、会计学、金属材料、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及应用、机械设计及制造、火箭发动机制造工程、焊接、光电子技术、工业自动化、工程热物理、工程力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电子仪器及测量技术、电子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弹道工程.

【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高地

通信信箱∶北京9200信箱2分箱

邮政编码∶100076

联系电话∶010-68381458

传 真: 010-68757502

联 系 人∶张凤山

电子邮箱∶ZHAOPIN@calt.COM

单位网址∶WWW.CALT.COM.CN

中国航天二院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简称中国航天二院)是集科研、开发、试验、生产为一体,以电子、光学、机械、声学专业为基础,以系统工程和自动控制为主导,以飞行器、雷达、计算机、精密机械、无线电测量、仿真技术、目标环境与特性为特色,具有雄厚技术实力和整体优势的综合性研究院。拥有一个民用产业集团公司(航天长峰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简称“中国航天二院”)创建于1957年11月16日,其前身是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历经50年的建设,二院已从飞行器系统控制系统专业技术研究院发展成为集开发、研制、生产、试验和服务为一体,具有雄厚技术实力和整体优势的综合性研究院。研究院下设10个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专业技术研究所和3个总装厂、1个综合加工厂以及8个保障服务单位、一个民用产业集团公司,现有在职职工15000余人。

经过50年的发展,二院培养造就了一支高水平的航天科技人才队伍。现有工程技术人员8000余人,其中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2000余人,拥有“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院士在内的两院院士7人和一大批国家突出贡献的专家;1979年以来,二院共获得国家和部级科技进步奖2000多项。

作为国家唯一的全空域防御技术研究院,二院不仅承担多种类型飞行器系统的总体、控制、制导、探测、跟踪、动力及地面系统的设计与生产,还承担空间高科技产品的研制。二院以系统总体技术、体系研究和系统集成技术为主导,以微电子、光电子、机电技术为基础,在飞行器总体、精确制导、雷达探测、目标特性及目标识别、仿真技术、计算机、地面设备与发射技术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二院现已建成导弹控制系统仿真、目标与环境电磁散射辐射特性、目标与环境光学特征、毫米波亚毫米波制导、计量与校准技术等5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以及攻防对抗、引战配合、电磁兼容等一大批航天系统重点实验室。建立了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柔性设计制造数字一体化集成环境及完善的计量测试、电磁兼容、元器件可靠性试验检测、软件评测等基础保障条件,并形成了批量生产能力。

中国航天三院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中国航天三院)成立于1961年9月1日,是我国研发设计和生产航天及军用飞行器的高技术科研企业。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航天三院),总部地处北京,成立于1961年9月1日,是我国唯一的集研究、设计、试制和批生产为一体的飞航式导弹研究院。

四十多年来,航天三院发扬“航天精神”和“飞航精神”,走出了一条“仿制-改型-自行设计-创新”、“基本型、系列化”、“三步棋”、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发展飞航导弹事业的成功之路,发展迅速,成就瞩目。先后研制了近程、中程、远程的多系列、多型号、多平台的数十种导弹武器,取得国家级和部级科研成果1100多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航天三院下设门类齐全、专业配套、自成体系的研究所、总装厂等科研生产机构和服务保障单位,不但拥有雄厚的资产和良好的设施,在飞航导弹技术的主要领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而且造就了一大批一流的航天技术专家、管理专家和优秀的技术工人。目前,全院有在职职工11000多人,其中科技人员7000多人,拥有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级专家十余人,省部级专家百人。

航天三院倾力于中国飞航导弹事业的发展,竭诚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国民经济发展和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服务。

航天三院诚聘有志青年与我们共铸飞航伟业。在这里,您将拥有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置身于广阔的发展空间,在飞航事业的舞台上,尽情挥洒您的青春和才智!

中国航天四院

【基本情况】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又名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地处陕西省西安市,始建于1962年,是我国最大的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研制、生产和试验的专业研究院,是国家重点国防科研单位,也是“十五”、“十一五”期间国防科工委重点统筹规划建设单位之一。

第四研究院下属6个研究所、2个试制生产工厂,在职职工近9000人,拥有1名国际宇航院院士,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4名国家级专家,56名省部级专家,7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5名集团公司学术技术带头人,165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一大批高级科技人才。

第四研究院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被国家人事部批准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现有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博士生招生和学位授予权,有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工程力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应用化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六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有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40多名。四院与美、俄、英、法、日等十多个国家建立了广泛的科技交流和合作关系,并有计划的派遣出国进修人员及访问学者。

第四研究院在固体火箭发动机总体设计、喷管研制和检测、大型复合材料壳体、复合固体推进剂、大型发动机装药和固体发动机各项试验测试等技术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建院40多年来,四院为我国宇航、战略、战术型号研制成功70多种固体火箭发动机,有1000多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地球静止通讯卫星远地点发动机和返回式遥感卫星用返回式制动发动机分别荣获国家金质奖和银质奖。四院研制的“神舟号”载人飞船逃逸发动机圆满完成飞行使命,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

第四研究院发挥航天高科技优势,民品产业也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在航天技术和平利用、复合材料、机械电子、精细化工等领域形成了支柱,并开发出一百多种产品,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伴随着固体事业的壮大,职工物质文化生活逐步提高。四院被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生活小区被授予陕西文明小区示范点。人心顺畅,事业兴旺,生活温馨,全院职工正在为实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研究院的目标而开拓进取,努力拼搏。

【福利待遇】

来院博士生试用期月薪4000-5000元,硕士生2500-3000元,本科生1200-1500元,试用期满后按岗取薪。

【需求专业】

火箭发动机、导弹设计、导弹控制、工程力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焊接、化工机械、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粉末冶金、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精细化工、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火工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无损检测、精密仪器、电机、自动控制、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工业工程、市场营销、会计学等。

固体火箭技术发展迅猛,前景广阔。四院真诚地欢迎莘莘学子前来施展自己的才华。

【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西安市灞桥区田王街特字1号

通信地址:西安市1 20号信箱专业人才处邮政编码:710025

E-mail:syrsc@sohu.com联系人:赵阳

联系电话:029-83602814传真:029-83601412

中国航天第四研究院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始建于1962年,在西安建成我国最大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生产基地。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现有设计部(研发中心)、研究所、工厂及其它生产、生活配套单位16个,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成功研制了70多种固体火箭发动机,在我国成功发射的60余颗卫星中,有40多颗运用了我院研制的固体发动机。

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始建于1962年7月1日,是我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基础理论研究、设计、研制、生产和各种试验基地,同时承担该领域内国家重大预先研究课题,是国家重点国防科研单位,也是“十五”、“十一五”期间国防科工委重点统筹规划建设单位之一。目前,该院共有在岗职工7000多人,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000余人,其中,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人,中科院院士1人,国家级专家5人,省部级专家40多人,研究员140多人。自成立以来,该院凭借雄厚的技术、人才力量,先进的设备,以及完整的固体发动机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能力,已经成功地为我国战略战术导弹和宇航事业研制提供了80多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由四院提供动力装置的我国新型远程战略导弹飞行试验三战连胜,强了国威,壮了军威;四院参与研制的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试验飞船六次遨游太空,六次胜利凯旋,圆了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的飞天梦。在我国成功发射的卫星中,有40多颗应用了四院研制的固体发动机。其中地球静止轨道通讯卫星远地点发动机和返回式遥感卫星用返回式制动发动机分别荣获国家质量金奖和银奖殊荣。在40余年的科学研究和试验工作中,该院已有1000余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国家级奖励60多项,特等奖4项,6项国家发明奖,34项国防科技进步奖。

在为强军强国的擎天神剑送去强大动力的同时,四院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了众多的优质高科技产品,经济总收入由2001年的不足10亿元跃升至2005年的24亿元,经济总量逐年增长,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在物质文明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四院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同时被国家授予“全国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全院有五个单位、五名个人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劳模殊荣;四院也因在国庆阅兵装备工程和载人航天工程等多项重大工程表彰中受到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隆重嘉奖;四院党委近年来多次被授予陕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2005年被国资委授予中央企业先进党委;连续两任党委书记荣获全国先进思想政治工作者殊荣……

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未来,四院锁定“国内一流、国际知名”航天高科技公司的目标,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为动力,以市场需求为牵引,以科学管理为手段,加快改革和结构调整;搭建实现持续发展的创新体系和平台;以固体动力产品和技术为核心业务,以主导民品、优势民品为主营业务,做精做优军品,做强做大民品;以人为本,努力夯实人才基础,用一流的产品、一流的业绩,打造规模与速度、质量与内涵发展的“旗舰”,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贡献,再写航天固体动力事业新的辉煌!

中国航天五院

【基本情况】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是我国最早从事卫星研制的高科技单位,也是目前国内最具实力的卫星、飞船主要研制基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于1968年2月,1970年成功发射了中国航天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开创了中国探索外层空间的新纪元。2003年10月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载人飞行获得圆满成功,树立了中国航天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2005年10月17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又圆满完成了二人多天的飞行试验任务,谱写了我国航天史上又一壮丽的诗篇。

研究院下设9个专业研究所、1个专业工厂、3个院本部实体部及事业部,建立了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分系统研制生产、总装测试、环境试验、地面设备及应用、服务保障系统等配套完整的研制生产体系,技术设备一流,科研设施完善。

研究院科研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中国科学院及工程院院士8人,国际宇航院院士6人、通讯院士1人、国家级专家15人,省、部级专家75人。先后与美国、法国、俄罗斯、德国、巴西等国家的多家著名宇航公司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拥有博士生、硕士生导师近300人,设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四个博士点和17个硕士点,自主培养的研究生已超过1000人。此外,选派大批优秀人才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培训,青年人目前已成为空间事业的中坚力量。

【福利待遇】

年薪4—8万元,保险、住房等待遇按当地标准执行。

【需求专业】

航天器总体设计、自动控制、通信工程、电子技术、无线电技术、微波与电磁场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机械制造技术、低温制冷、工程热物理、真空技术、计量测试技术、科技情报研究、力学类、光学类、材料学类及管理工程等。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北京5142信箱15分箱邮政编码:100094

联系人:张 健

网址:http://www.cast.cn

中国航天六院

【基本情况】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创建于1965年,是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中心,被誉为“中国航天动力之乡”,经过近40年的发展,已成为具备强大竞争力的航天动力高技术研究院。

航天六院下属4个研究所、2个生产厂、1个控股上市公司及职工大学、中学、小学、医院共11个单位,形成了液体火箭发动机研究、设计、生产、试验专业化分工、一体化布局的科研生产体系,建立了完整配套的动力供应、医疗卫生、后勤服务、通信、文化、教育等基础设施。成员单位中,十一所、十一所(京)为液体火箭发动机设计研究所,一六五所为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研究所,西安航天发动机厂为液体火箭发动机生产制造厂,陕西航天动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民品上市公司(证券代码600343),计量测试严加所是国防科工委陕西区域计量站第三校准实验室,西安航天中学是陕西省重点中学,西安航天小学是西安市一级一类小学,西安航天医院是二级甲等医院。

近40年来,航天六院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大力协同、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航天精神,造就了一支技术力量雄厚、经验丰富、作风顽强的高科技人才队伍。现有职工6500余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1名,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5,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48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58名;具有高级职称人员630余名,中级职称1000余名。拥有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可招收博士研究生,并被国家人事部批准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航天六院为我过大型液体火箭配套液体火箭发动机50余种,研制的发动机获得国家优质产品金奖、银奖,被原航天总公司授予“优质常规液体火箭发动机”、首批“航天标志产品”等称号,参加了包括第一颗外星、神州号飞船等60多次重大发射任务,成功率一直保持100%,创造了世界航天史上的奇迹。院技术实力雄厚,在燃烧、特种泵阀、传热、特种密封等领域居于国内领先水平。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500多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3项。

在发展航天主业的同时,航天六院充分发挥航天技术优势,开发了以流体机械和机电一体化为特色的系列高技术民用产品200多种,包括特种泵系列、特种阀系列、热能工程及大型成套设备、汽车及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压力容器系列、智能仪器仪表、新型节水设备、印刷包装机械等,广泛用于消防、石油化工、交通、医药、能源、农业、印刷等行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航天六院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开发和提升人才的能力,积极为人才成长和实现个人价值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聚天下英才,做宇宙文章,航天六院诚挚欢迎各类英才的加盟,共创航天事业的辉煌。

【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宇航街

通讯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十五号信箱邮政编码:710100

联系人:左庆春电话:029-85615135

谢卫民电话:029-85206874

中国航天七院

【基本情况】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院(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是以航天为本、军民结合的大型高科技企业集团,是航天工业重要的科研生产基地,承担着国定多种航天型号产品的生产任务。依靠强大的开发、制造能力,完善、先进的工艺配套能力,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优秀的航天产品研发制造队伍,四十多年来,出色的完成了国家多种航天产品的研制生产任务,并在举世瞩目的载人航天工程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第七研究院辖有研发中心、大中型工厂、设计院、研究所、子公司、控股公司等多个单位,分布在成都、泸州、重庆等市,现有国家级及省部级专家20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68人。

第七研究院位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区域,现已建成占地面积3000余亩,集科研、工业、商贸、办公、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科技园区。“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的龙泉驿区是全国著名的水果之乡,素以“四时花不断,八节瓜果香”闻名,成渝高速公路、龙兴大道、三环路、绕城高速公路等纵横境内。

第七研究院重视学习型组织建设,重视多层次、开放型、立体化的终身教育体系,目前已与重庆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联办在职硕士研究生班。研究院坚持“以人为本”,以广阔的发展空间,灵活的用人机制,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真诚欢迎有志之士为航天事业的腾飞而奋斗,建设四川航天美好的明天!

【需求专业】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力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环境工程、经济管理类等专业。

【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四川成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航天北路

通讯地址:四川成都市818信箱1分箱人力资源部邮政编码:610100

电话:028-84808420传真:028-84808870

联 系 人:丁林 电子邮件:HR@scaic.com.cn

网址:www.scaic.com.cn(网上可投电子简历)

中国航天八院

【基本情况】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主要从事应用卫星、运载火箭、防空导弹和载人飞船的研制和生产,民用产品车用空调在国内市场上占有很高份额,在航天技术不断转为民用的过程中,复合材料、太阳能、燃气设备等又成为经济新亮点。

一流的事业,需要一流的人才。面向世界的上海航天,特向社会公开诚聘各类人才。上海航天将为你事业的成功创造条件,并为你提供优厚的薪酬。

【需求专业】

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艺、精密机械、机电一体化、电子工程、信号处理、电磁场与微波、自动控制、无线电技术、红外技术、光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半导体物理、无损检测技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复合材料与工艺、测试技术与计算仪表、焊接设备与工艺、热能工程、固体/流体/飞行力学以及行政管理、人事管理、经营管理、财务、法律等。

【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上海漕溪路222号航天大厦人事部邮编:200235

联系电话:021-64513872

网 址:www.sh.cetin.net.cn

E-mail :ht8yrs@yahoo.com.cn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第509研究所创建于1969年12月,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是集总体设计、总装、整星测试及整星大型试验于一身的“三总合一”的卫星总体研究所,是我国气象卫星的摇篮。先后成功研制并发射了3颗“长空一号”科学实验卫星、4颗“风云一号”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和2颗“风云二号”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同时能研制、发射和管理极轨气象卫星和静止气象卫星,并由此结合形成气象监测应用系统的国家之一。所现有职工600多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干部约四百多人、研究员二十余人、高工九十余人,青年人约占整个研制队伍的70%。具有硕士授予点的资格。所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是上海市“花园单位”,也是上海市文明单位。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第八设计部系八院下属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全民事业单位,地处上海西南漕河泾高新技术开发区。主要从事飞行器设计、控制与仿真技术等科学研究。拥有国内一流的制导控制、仿真、结构动态、总体分析、一体化设计与协调等技术领域的试验室和综合试验场,为全面改善总体部的研制条件,有效提高系统的集成试验能力,提升总体核心竞争能力夯实基础。在系统设计、自动控制、导航制导、微波通讯、遥测遥控、软件开发、计算机应用等具有较强实力。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简称八院)是一家承担着我国大量的航天产品研制任务的综合研究院。承担了不同航天产品的各类研制任务,形成了以应用卫星、运载火箭、战术型号为中心的三个总体所和相应的总装厂以及多家从事不同专业的专业技术研究所。(上海)

中国航天九院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九研究院(中国三江航天集团)是我国大型的航天高科技研究院,资产总额逾150亿元人民币,有员工14000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000余人,高级技术人员有700余人。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用户满意企业”、“全国企业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并多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九院主要承制国家重点航天高科技产品,承担相关高科技产品的研究试制。同时,作为国内知名的重型越野车及底盘设计与制造单位,为市场提供满足越野条件下载重运输需求的系列产品。九院积极推进军工技术向民用领域转移,研发生产的重型平板车、水上摩托艇等产品行销国内外。由九院控股的三产公司涉足金融、房地产、通信与信息服务、物流、贸易、物业管理、旅游、新农村建设等行业,形成了以房地产开发为龙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产业链”发展格局。

九院实施“靠事业留人、靠事业造就人、靠政策激励人”人文环境战略,不断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职工提供了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薪酬待遇,建立了优厚的职工住房货币化补贴、住房公积金、年金、职工意外伤害保险等福利制度,并按照国家政策建立了完备的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体系。

我们热诚欢迎各位心系国防、志在报国的莘莘学子加盟!

通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路45号人力资源部

招聘热线:027-83562075、83562076、83562066(传真)

13886132126、13397179282

联 系 人:杨先生

邮编:430023

网址:www.cssg.com.cn

E-MAIL:jyrczp@mail.cssg.com.cn

中国航天十院

【基本情况】

航天十院经国防科工委批准,于2001年7月28日在北京成立。总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设有管理部门、设计中心、研发中心和总装制造部,院下属3个企业和多个民品公司。通过重组,航天十院力求实现研发集约化和生产专业化,提高整体技术实力,瞄准专业技术领域内的世界先进水平,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更好地为国防建设与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航天十院总资产约11亿元,现有在职职工5200余人。主要从事各类导航仪器、制导设备、惯性系统与仪表、光电产品、电机电器、精密仪器仪表以及计算机软硬件产品与技术的开发、制造与销售业务。拥有“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博士学位授予点与博士后流动站,以及精密仪器、电机等多个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点。20年来共培养出博士后、博士和硕士上百人。现有部级以上专家7人,近300人具有高级技术职务、近500人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40年来,各所属单位在中国的航天工业发展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研制的产品共参加了国防系统、运载火箭与“神舟”号载人飞船等领域的飞行试验数百次,取得国家级科技成果26项、部级以上成果414项。航天十院以可靠的质量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广大合作伙伴及用户的支持与信赖,用户和合作伙伴遍及国内26个省、市、自治区和10多个国家。

航天十院正在朝着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三个方面努力探索,希望能够闯出一条新路子、走在同行前列。

【企业文化】

航天十院的发展目标是:“建设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宗旨是:“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经营理念是:“高起点、高效率、高科技”。

【福利待遇】

航天十院采取“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的方式,对2001年及以后录用的高校毕业生实行新的薪酬管理办法,并在研发中心实行特区管理模式。

【联系方式】

电话:010-82521785-8010

E-mail:crux5@163.com

中国航天十一院

【基本情况】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院(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是中国第一个空气动力研究与试验中心,可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并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研究生导师中有中科院院士2名,另有国家级和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术技术带头人21名,有4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运用CFD技术,对飞行器气动综合技术的研究在气动特性预测和外形设计、高超声速技术、动态气动特性、气动热和气动物理等领域成绩显著。拥有技术先进、配套齐全的亚、跨、超、高超声速风洞、电弧加热器和电弧风洞等专用地面试验设备二十余座,解决了我国自行研制的,包括“神舟”系列飞船在内的,各种运载火箭、返回式卫星、再入飞行器、战略和战术武器以及飞机等大量的关键技术问题。

利用空气动力技术,在环保领域的锅炉烟气除尘脱硫项目,已打开了广阔的市场;在航空领域的特种飞行器,已经取得了技术优势和市场份额;在船舶领域的全垫升气垫船,荣获国家“火炬计划”金奖;对传感器的研制、开发已广泛应用于全国各地。

【人才环境】

通过派往国外和自己培养等途径,造就了一大批流体力学专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研究生部设有研究生入学、课程、论文奖学金,研究生会定期举办学术交流及文体活动。还与俄罗斯、美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日本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学术交流、讲学、进修和技术贸易合作。与重点高校合作开办工程硕士、工程博士研究生班,经常举办专题讲座。

十分注重青年人的培养和使用,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不拘一格选人、用人,对中青年优秀人才委以重任,培养提拔青年到领导和关键技术岗位工作。对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破格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提供出国进修、访问、考察机会。工作成绩突出的青年科技骨干还享有特殊津贴及其它奖励。

为员工提供单元住房及配有家具的青年单身公寓,职工的普遍收入水平高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并享有带薪休假等充分而优厚的福利待遇。作为环境优雅的“北京市花园式单位”,有良好的办公条件和生活条件。航天事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给从业人员提供了充实、稳定、舒适、文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这里是放飞梦想的蓝天,这里是实现梦想的沃土!更加壮丽的航天事业期待着青年才俊共同创建!

【需求专业】

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飞行器设计、飞行器制导与控制、通讯技术、测控技术、电子工程、软件工程、电气工程、机械工程、无损检测、化工设备与机械等。

【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云岗西路17号

通信信箱:北京市7201信箱7分箱邮编:100074

联系人:李冬电话:010-88539457

电子信箱:701rjc@suhu.com


中国航天十一大院

中国航天院

又称

隶属单位

所在地

备注

一院

中国运载火箭

技术研究院

科技

北京

我国最大的运载火箭研制实体

二院

中国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院

科工

北京

国家唯一的全空域防御技术研究院;飞行器;集开发、研制、生产、试验和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院

三院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

科工

北京

我国唯一的集研究、设计、试制和批生产为一体的飞航式导弹研究院

四院

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

科技

西安

我国最大的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研制、生产和试验的专业研究院

五院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科技

北京

国内最具实力的卫星、飞船主要研制基地

六院

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

科技

西安

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中心,被誉为“中国航天动力之乡”,具备强大竞争力的航天动力高技术研究院

七院

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

科技

成都

航天工业重要的科研生产基地,承担着国定多种航天型号产品的生产任务。

八院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科技

上海

应用卫星、运载火箭、防空导弹和载人飞船的研制和生产

九院

中国三江航天集团

科工

武汉

承制国家重点航天高科技产品,承担相关高科技产品的研究试制

十院

中国航天

电子技术

研究院

科技

北京

主要从事各类导航仪器、制导设备、惯性系统与仪表、光电产品、电机电器、精密仪器仪表以及计算机软硬件产品与技术的开发、制造与销售业务

十一院

航天空气

动力技术

研究院

科技

北京

中国第一个空气动力研究与试验中心

个人整理,比较老了,仅供参考

请阅览:《中国航天研究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dbd1060100nf4y.html

=================================
中国航天十一大院 中国航天科技十一院
【铁男:http://blog.sina.com.cn/hyqbupt】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46704.html

更多阅读

中国乳胶漆十大品牌排名 中国壁纸品牌十大排名

中国乳胶漆十大品牌排名——简介墙面漆,是家庭装修中一个特殊的主材。据了解,在一般家庭装修中,油漆的支出只占整个装修费用的5%左右,但它却占整个装修面积的80%以上,100%决定着居室整体装修的效果。而且,其质量好坏还会直接影响到家人的

缅王疆括流亡中国去世七十年祭 缅怀亲人去世的诗词

旧文重发缅王疆括流亡中国去世七十年祭兼怀必雨老师缅末代王孙-召莽洒-班都拉-疆括召莽洒-意为皇太子;班都拉-缅军名帅-意为高德;疆括方为其名疆括之父美克雅,是贡榜王朝第九任国王曼东王的长子,他和末代缅王锡袍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20、绝命中国的“二十一条” 中国绝命毒师

作者:陈兆军《百年风雨路:1911—2011》http://www.rongshuxia.com/book/5372169.html绝命中国的“二十一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以对德参战为名抢占中国青岛。中国政府多次要求日本撤兵。日本不但不撤兵而且还得寸进尺竟然

最新中国卫浴十大品牌排名 全国十大卫浴排名

关键词:中国卫浴十大品牌 卫浴十大品牌 卫浴知名品牌 十大工程卫浴品牌 卫浴 品牌中国卫浴十大品牌总榜单:申鹭达 申鹭达卫浴、科勒 科勒卫浴、澳斯曼 澳斯曼卫浴、恒洁 恒洁卫浴、 申鹭达 科勒、 金牌卫浴、箭牌 箭牌卫浴、TOTO 卫浴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下属8大上市公司 中国航天万源国际集团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是中国十大军工集团之一。2006年,作为唯一一家军工企业,集团公司被列入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试点单位,并在2008年获得了“创新型企业”称号;日前已有8家上市公司: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118中国东方红卫星

声明:《中国航天十一大院 中国航天科技十一院》为网友尐样贼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