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果敢人负面性格形成之祸因 腐烂国度 负面性格

浅析果敢人负面性格形成之祸因

作者:王子瑜

(题外话)敬告果敢同胞:如果您没有直面自己缺点的勇气,没有接纳事实的胸怀,奉劝各位同胞还是莫读此文为妙,以免怒火中烧、心中不快。笔者撰写此文时,仅根据所见所闻及所思,直抒胸臆,绝无针对某人实施口诛笔伐之意。但愿此文能帮助果敢的师长们在对后辈进行教育时,提供某种程度的参考作用。

2000年之前,在果敢地区种植、贩售鸦片是“合法”的“正当生意”。正是由于这一特殊的历史原因,让果敢民族与毒品经济扯上了“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缠不清关系。当时的果敢人仅仅把种植罂粟,买卖鸦片当作合理正当的营生,因此,在当地人根深蒂固的观念里不存在鸦片是“毒品”,买卖鸦片是“贩毒”的概念,更不会由此而产生一丝一毫的负罪感。鸦片在果敢人民眼里,只不过是一种畅销的商品,而种植罂粟也仅仅是果敢人民司空见惯的普通农作物。就像那些以宰杀牲畜为营生的屠夫们,杀猪宰羊只是他们的工作,在他们心里根本就不会存有一丁点“犯杀戒”的心理负担。“生存环境决定人的道德选择,经济类型的差异会直接影响道德伦理的差异,而每一种经济体制都有自己的道德基础,或至少有自己的道德含义”。基于上述理论,笔者身为果敢民族中的一员,不得不慎重追问:“果敢民族在毒品经济中的道德基础又是什么呢?”马克思认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是从他们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那么,长期经营鸦片生意的果敢人民从他们的经济关系中吸取到的道德观念又是什么呢?于是笔者带着以上两个沉重的疑问,展开了“果敢民族性格形成”的探索。

果敢人民的“原罪”

随着毒品泛滥对文明社会造成的巨大伤害日益加剧,鸦片被各国律法定为违禁品。当经营和种植鸦片由合法变为不合法的营生时,果敢民族便开始背负一个沉重的罪名,并被外界视为“恶民”或“贱民”,受到国际社会的道德谴责。曾经以盛产优质鸦片而名扬四方的“麻粟坝”,随着世道游戏规则的转变,一夕间沦为媒体聚焦的“毒源区”,并被媒体人冠以“北金三角”的称号而臭名昭著。许多不负责任的媒体人为吸引眼球以讹传讹争相撰写各种报道,果敢就这样不断被那些从未踏足过果敢地区的人给妖魔化。于是乎,所有在果敢这块土地上成长的孩子,一出生就背负着这份由历史和地理因素造成的“原罪”,长期被外界歧视。

历史上长期以鸦片经济为主的果敢地区,自1998年之后开始引入博彩业,而这份游离在法律与道德边缘的特殊行业却在禁种罂粟后一跃成为果敢地区的支柱性行业。在“赌博”和“毒品”这两种特殊经济模式的影响下,果敢人民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金三角思维模式”和“金三角生存法则”,并约定俗成的遵守着这种特殊的生存法则。不管你有没有从事过罂粟种植或经营过鸦片生意,也不论你是否在赌桌上有过输赢,凡是长期生活在金三角地区的人,就必然或多或少受到“金三角思维模式”的影响,而这也正是社会风气影响人类品格的残酷性,其穿透力与杀伤力不亚于毒雾弹的侵袭,整个受袭地区休想有谁能幸免于难。

浅析果敢人负面性格形成之祸因 腐烂国度 负面性格

复杂的经济关系造就复杂的民族性格

买卖鸦片属于“大宗生意”,资金周转不便时往往需要以赊欠方式进行交易,而烟商大老板们在交易时往往靠的也就一句话,连个字条都不打,可见其“商业道德操守”及诚信度之高。另一方面,由于从事的是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许多人养成高度的警惕性,警惕得不轻易相信任何人。果敢民族一百多年来形成的鸦片经济,让这个民族形成了特有的民族性格,他们重信诺、爱冒险、尚武力、爱权势、重财物、轻技艺、急功利、缺耐性……。马克斯·韦伯曾指出:“任何一种经济活动,如果缺乏精神动因和文化价值规范,就会变成一种单纯的物质欲望,必将成为悲剧性的历史宿命。”公元2002年底勒紧裤腰带、忍着饥饿,靠着国际人道主义援助度日完成根除罂粟种植的果敢人民,不正是这个民族“悲剧性的历史宿命”吗?然而,这出历史悲剧并没有随着禁种罂粟而终结。虽然,果敢地区已成功铲除鸦片,成为没有罂粟种植的无毒源区,但果敢民族想要彻底戒掉在鸦片经济模式下形成的精神毒瘾,却远非一朝一夕之功所能达成。要摆脱果敢人民的“金三角思维模式”,这个民族恐怕还需付出几代人的艰辛努力,或许才能成功戒除心瘾。

当年果敢的马帮商队长途跋涉南下泰国贩运鸦片,靠的是胆色和武力。而赌博活动,同样也是需要胆色和拼博的勇气,外加好运气。这也许就是果敢青年大都崇尚武力,迷信权势、拜金等价值观形成的主要根源。在毒品泛滥的时期里,靠着过人胆色和特殊的人脉关系,许多一名不文、不学无术的穷小子,能在短短数月之间就摇身一变成为身家百万的大富豪,这样的例子在金三角地区可谓屡见不鲜。而正是这些太多太多相似的致富传奇,让果敢青年对所有需要日积月累、勤俭致富的事业显得毫无耐心,他们总在想办法以最快的速度致富。也正是眼前树立的太多类似的“楷模”,让他们相信,只要照着那些前辈的老路走下去,有朝一日终能成就“大业”,富甲一方。

任何正当的行业都没有捷径可言,举凡成就一番事业,都需要智慧、勤劳、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日益精进,积少成多。虽然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每一行的状元都是经过艰苦学习,持之以恒的努力,才得以在自己选择的行业里有所成就。而许多果敢青年不仅在事业上显得缺乏耐性,在学习和对待工作态度上他们同样表现得毫无耐心。但是在等待机遇上,他们却表现出了超常的耐力。在果敢地区有许多青年选择将大部分时间消耗在悠闲而轻松的“等待机遇”和“建立人脉”中,而不是将自己的宝贵时间用来学习,提高自己的技艺或其他方面的能力。这种行为与儒家所提倡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的理念正好背道而驰。“富贵险中求”才是他们奉行的信条,他们相信“机会比知识重要,人脉比实力重要”;认为想要的一切都必须向外攫取。家家供奉“天地君亲师”牌位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果敢人,对儒家的“明哲保身”及“独善其身”二者尤其学得好。

轻视教育的心理动因

由于在果敢地区基本找不到靠学识或技术而成功或致富的人,反之,那些目不识丁的勇夫型富豪反倒不少,于是这类太多的不良示范和榜样,逐渐形成果敢青年藐视学问,鄙视技艺的习气。青少年学习文化知识的热情很弱,有很多人甚至藐视学校教育、轻视师长。很多十七八岁就退学进入博彩厅打工的果敢青年男女,并非他们没有继续上学的条件,而是社会风气让他们觉得读书无用。在果敢地区“读书无用论”颇为盛行。“百无一用是书生”几乎可以说是获得广泛共识的“真理”。当世界各国的青年被比尔盖茨、乔布斯、李彦宏、俞敏洪等靠着个人学识成为巨富的事迹所激励而奋发苦读时,果敢青年的内心里恐怕仍然供奉着“罗星汉”、“张奇夫”、“彭家声”、“鲍有祥”等等金三角风云人物的偶像牌位,幻想着,时势超英雄,忽然有朝一日风云际会,靠着过人胆识“一遇风云便化龙”来个漂亮的咸鱼大翻身,让人刮目相看。

缅共时期的果敢人大多以英勇善战闻名,从中产生了一批军中骨干,这无疑给果敢民族长了志气。而这批经过战火洗礼的果敢人,后来也在果敢民族事业或缅华社会中发挥着一定的影响。缅共战争年代锻造了一批果敢英雄人物,却也埋下了果敢人民重武轻文的祸根。

果敢地区和平近二十年,几乎没有培养出任何领域的专业人才,有条件把孩子送往外国求学的人家其实并不少,但这些人家的孩子能读完大学的却仅占百分之一二。其实这些如凤毛麟角的几位果敢大学生,那也是因为个别聪明的家长从小就不让孩子生活在果敢地区。严格说来,这些后来显得“出类拔萃”的果敢才俊,实际上并没有在果敢地区成长,换言之,他们并没有受到金三角这个特殊环境的影响。

重财轻智的病根

果敢地区以功利为价值取向的人非常普遍,那些从小就将父辈致富之道尽收眼底的果敢富二代,从潜意里就已认定:“发财与读书和学问毫不相干”,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想发财,关系远比知识重要”。因此,无论父母怎么劝说他们要好好学习都没有用。许多人还未成年就急着要步入社会发大财。那些富二代们从小就拥有比一般人家孩子多很多的零花钱,他们比一般孩子更懂得享受与摆阔,同时,也比一般孩子需要更多的钱去消费,对物质的贪欲也比一般孩子更大。许多果敢青年的观念里“埋头苦干”同等于傻瓜行为。他们大都喜欢与人攀比,常常有人会做出超越自身经济能力的高消费行为,下意识地用消费品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

在不健康的经济环境下,很难培育出健康的人格。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免不了会受其所在社会环境和经济模式的影响,除了受毒品经济的影响之外,果敢人受博彩经济的影响也非常巨大。果敢地区自引入博彩业以来,许多在博彩经济模式下成长起来的果敢青年,便自觉不自觉地养成了一种机会主义和拜金主义的价值观。2003年之后,这种价值观更是迅速流行开来,“普及”山寨农村,所到之处,势不可挡。这种强势的价值观几乎将果敢民族原本纯朴、勤劳、节俭的优良传统价值观给腐蚀殆尽。自2005年起,果敢乡村几乎有90%未婚少女都进入博彩厅打工,从这个现象中即可看出这股拜金狂潮流行的汹涌程度。

为何果敢人的气度不够大?

生活在缅中边界的果敢民族,由于受身份证件的制约,行动受限,许多果敢人民无法在缅甸或中国境内自由往来,这让他们倍感身在夹缝中求生存的艰难与辛酸,也正是由于其活动范围的狭小,以至于他们的胸襟和眼界都不够广阔和高远。

1989年的和平初期,果敢人的狂傲与粗野在缅甸掸邦几乎是被公认的。按果敢人自己的话说:“当时,无人不敬我们果敢老大哥三分!”也许是因为家中暗室里存放着一屋子的钱、腰里别着手枪的缘故吧。又许是因为在山沟沟里待得太久,忽然跳出井的青蛙,心里仍然只想着井盖大的天,依旧习惯性地把自己当老大,其他人全都没放在眼里。他们在外人面前大都表现得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然而,又由于身无一技之长,肚里墨水枯竭,头脑中存货馈乏,他们的内心往往又无比自卑。强烈的心理落差表现在他们的行为上时,就是暴躁易怒、猜忌多疑、傲慢无礼。很多人只知道以金钱衡量万物,表现得极为浮躁、奢侈。通过关系的运营和机遇的垂青,很多迅速“白手起家”的果敢青年,总误以为自己口袋里的那点钱完全是因为自己拥有某种非凡才能而获得,然而,他们内心里又很清楚,除了钱他们几乎贫穷得一无所有。有些人发了点小财、过上好日子仅仅不过十几二十年却把自己当贵族。而有些人年纪轻轻,却不思进取,甘愿当别人的奴仆,安于做一个依附他人的寄生虫。

什么是阻碍果敢青年进步的精神桎梏?

果敢人大都信奉多神教,诸如穑老爷、关二爷、财神爷、土地公公、观音娘娘等满天神佛,以及天、地、君、亲、师等等几乎什么都信,但严格来说并没有什么虔诚的宗教信仰。如果硬要说他们信仰什么的话,恐怕就只有金钱和权力了。在那样一个人身依附现象极其严重的社会环境里,让果敢青年只信仰自己的老板,其他的一概不信。许多贫穷人家的少年,可以不拿工资只拿点老板随意打发的生活零用金,呆在一个富豪家里当家仆一当就是三五年,有些人甚至长达十几二十年,如此高度的隐忍,只为与主人培养出高度的忠诚和信任,因为从事高风险、高回报的事业,非亲信不可。可笑的是,尽管很多家仆在自己老板面前表现得毕恭毕敬,但其内心却对自己老板的所作所为、人品和才能极度轻视。由于太了解老板的发迹史、才智及德行,同时又深知自己不是个东西,所以也觉得别人都不是个东西,因此果敢人大多互相轻贱,其恶劣程度比文人相轻还严重,彼此藐视可以说是果敢人的一大特性。也许是在鄙视别人的时候,让他们找到了某种优越感吧。读过书的看不起没读过书的,城里的看不起山里的,出过国的看不起没出国的……。当然,话说回来,“轻视别人抬高自己”本是人类共有的劣根性,并非果敢人所独有,只是在果敢身上体现得更为直接或普遍。

2009年8月底,果敢战事结束后,发生大批果敢青年集体走投无路的现象。这个族群集体的迷茫,从一个侧面证明果敢教育的严重缺失。且不说很多人没有缅甸国民身份证行动受限,单单其自身知识结构和能力就足以构成他们闯天下的高墙或鸿沟,让他们难以跨越。论吃苦精神和身体素质他们不如中国农民工,论技术和学识他们不如受过正规教育的中国普通青年。因为战争被迫流落异国他乡的果敢青年,成长于博彩经济与毒品经济社会环境中的他们,一时间无法适应外界的社会体制与生存模式,他们的那一套游戏规则和生存法则,在世界其他地方都很不适应。再加上不学无术,身无一技之长,许多人在外无法独立谋生,不得已只能重返动荡不安的故乡,或再度投身军营扛起那条原本极不愿扛的枪。也许他们早已习惯人身依附,习惯于等待某个领导时不时赏几个小钱花花,习惯于等待机遇垂青不劳而获。许多人在学生时代频频转校、频频辍学;在进入社会工作时,动不动就与老板翻脸辞职不干。那些需要干完一个月才能领到一个月微薄薪资的工作,他们全都不放在眼里。上述那些果敢青年身上存在的普遍行为,或多或少反映了他们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也正是博彩经济模式下形成的特殊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正是阻碍果敢青年进步的精神桎梏。

缺乏感恩的心为何故

果敢民族是一个曾无数次被人利用、被出卖的民族。1897年满清政府将果敢划归英属缅甸。之后,英殖民者又将罂粟种植技术引入果敢,1948年缅甸国家独立,政府为了便于统治在缅华人,便将这群在果敢地区生存的汉人定义为一个新民族,取名为“果敢族”。而果敢民族最大的悲哀则是许多手持“果敢民族”缅甸国民身份证的人并没有真正把自己当作是“果敢人民”。换句话说,果敢族的身份只是他们用来当作换取缅甸国籍的跳板。有朝一日他们一旦离开果敢地区或缅甸,就不再将自己当作果敢人。也许,果敢民族被某些人利用完之后,便被彻底遗忘。据说,在缅甸持果敢族缅甸国民身份证的人约有上百万之多。在掸邦以“果”字为校名的大小华文学校就有数百所,而这些人当中,为果敢民族命运前途贡献力量者却寥寥无几,其根源恰恰在于所谓的“果敢民族后裔”拥有民族意识的人极少,而利用“果敢民族”头衔谋生存者却极多。果敢地区由于其地缘政治的特殊性,长期被强权利用、出卖、挤压,被各方势力玩弄于股掌之中的经历,最终导致果敢人民感恩心理缺失。对于别人的帮助,他们往往会将其误认为那是别人目的不纯的诱饵,或者干脆将外人的好意视为美丽陷阱。

果敢人为什么不团结

果敢民族的性格就像这个民族的“出生”一样急躁。“特殊人格的本质,是人的社会特质,不能割裂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毒品经济与博彩经济的影响下,许多果敢青壮年大都有个股子“暴虎冯河”之勇,而极少有“精卫填海”之志。他们声音大,表情狠,行为张狂,因为他们信奉的是“狭路相逢勇者胜”江湖法则。赌博场上输赢成败立见分晓的行为模式,让他们形成了“尚勇”的性格。毒品交易中的暴利,让他们敢于以身试法,敢于偏向虎山行。因为他们深知“成则鸡犬升天”,风光无限,故而衍生出“与其贫困度日,不如放胆一博”的指导思想。赌桌上的不确定性,让他们养成了很重的侥幸心理和投机行为。博彩经济加上毒品经济最终形成了果敢人尚勇、善变,急躁的性格。

果敢人有句方言叫做:“不信干神”,大概可解释为“不信这个邪”。当果敢人咬牙切齿从口中吐出“不信干神”这四个字时,即表明其一往无前,九死未悔的决心。从好的方面来说这是一种“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的气概,从坏的方面看,这是一句“鱼死网破,同归于尽”的狠话。然而,无数果敢人仅仅就因一时之气愤,而火冒三丈,一把怒火就将一世的英名给焚烧掉。

当果敢民族一次又一次因各种理由发生内讧而手足相残、同室操戈,作为果敢民族的一员,我们不禁垂泪扣问内心:“果敢人,你为什么不团结?”。

不团结的原因有很多种,诸如: 容不下他人,把别人的活路堵死,于是有人狗急跳墙——这是一种不团结的祸根;

看不得别人过得好,犯眼红病,于是有人成了众矢之的——这是一种不团结的病因;

为一已一家之私利,而不顾他人死活,于是有人打着“打土豪、分田地”的旗号闹革命——这是一种不团结的行为;

无论不团结的因素到底有多少,但团结的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在集体利益面前无条件牺牲个人利益的精神”,果敢民族缺的就是这种奉献精神或牺牲。没有自我牺牲精神,要求绝对公平,这才是不团结的源头。目光短浅、心胸狭窄、自私自利、不顾大局、斤斤计较、有仇必报……也许这些只是果敢人不团结的原因之一吧!但是,如果只知道一味要求别人团结在自己的利益周围,而不肯给那些与自己打江山的难兄难弟分上一杯羹,团结只能是一块画在纸上永远无法充饥的大饼。

脾气火爆的果敢民族,很多时候仅仅为了逞一时之快,泄一时之恨,而置民族大义和人民利益于不顾。果敢人历来不缺为食亡的鸟、为财死的人,亦不缺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不缺想当几天玉皇大帝的孙大圣,缺的是敢用身体堵枪口的黄继光、敢拿身体炸碉堡的董存瑞。舍己为人或为了顾全大局牺牲自己的历史故事每个民族都有,好莱坞电影中塑造英雄时常用的桥段就是“某人会为了拯救更多的人而慷慨就义”,这样的影片无异是带有某种程度教育任务的,同时也是一种美国精神和价值观的输出。也许,果敢人不团结的病根就是心胸狭窄。历来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果敢人,艰难的生存环境不仅挤压着他们的生存空间,同时也将他们的心胸给压扁了,让他们变得短视和度量偏小。

“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一旦形成,它便表现为人们在政治生活中具有普遍意义的习惯、思维方式和心理特征,成为民族的共性,在生活行为方式上变成传统化和固定化。”心理特征因其形成过程和变动过程都较为缓慢,所以也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和保守性。果敢有史以来就是以小农经济意识为主导的地区,靠着个人和家族成员的勤劳与勇敢,就能够很好地生存,包括后来的鸦片经济与博彩经济也是强调孤胆英雄,果敢人从来就对“同在一条船上”这个比喻团结的词理解得不太透彻,因为他们不像沿海地区的人为了防洪和出海必须紧密团结在一起,也不像其他部落民族那样,族中人员必须团结一心才能抵御外族的入侵。因此,许多人缺乏组织性和纪律性。果敢也没有巨大的天灾威胁迫使其必须拧成一条绳共同面对困境。

追溯果敢历史,不论是意图谋权篡位的土司族裔杨文泰,还是欲自立为王的黄大龙;不论是甘做缅政府马前卒企图掌控果敢的罗星汉,还是在缅甸共人民军中成长壮大继而夺取果敢军政大权的彭家声;以及欲依靠缅军夺回果敢土司宝座的杨振业;不管是借助佤联军兵力驱逐彭家声的杨茂良,还是后来依附缅军政府取代彭家声的白所成等等,细数果敢风流人物无一不是凭借外部力量成就自己短暂的辉煌。换言之,曾经叱咤风云的果敢“大人物”们,几乎都是以“联外压内”起家,从来没有“团结兴业”的案例。再加上“宁为鸡口不为牛后”,“大王轮流做”等观念,“出卖”与“背叛”这两个关键词,往往在非常时期被很多人当作成就“霸业”的法宝。于是,这世上也就有了一次又一次的惨痛教训而不知悔改的果敢民族。也许,对某些短视的人物来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才是他们永世信奉的真理。果敢民族因历史上屡屡发生大大小小的“内斗”事件而被外界讥为“一盘散沙”或“不团结的民族”,这是果敢民族的耻辱,每个果敢人都应引以为戒。

笔者认为,果敢要改变这不团结的劣根性,只有在每所果敢学校都开设“团结课”,即德育课,从幼儿班就开始加强团结观和民族意识教育。“社会环境如果没有规范化的长期思想政治工作等宣传教育,人们的道德修养、思想认识便无法达到广泛明确、深刻,持久一致的效果。”地方政府和民间团体等社会各界力量应在意识形态上,加强关于理想人格、正确价值观的理论建设。积极着手建设精神文明,大量出版精神修养方面的书籍刊物,组织社会各界群众采取多种方式学习。

很多果敢人知道他们进可做缅甸人,退可做中国人(汉人或华人),“果敢人”或“果敢民族”只是他们临时的身份、短暂的寓所和前进的跳板,谈不上什么民族情感和民族未来。身为果敢人,应该清醒意识到,果敢民族的诞生就像人类的诞生一样,并非由他自己的意愿所决定。尽管有些人一厢情愿地把自己当作没有国籍的“中国人”,也有人不惜数典忘祖把自己变为满口缅语、一身缅装的缅甸人。但不管这些人愿不愿意把自己当作果敢人,他始终改变不了他是果敢人的事实。果敢人只有承认自己是果敢人这一事实,然后才会致力为果敢这个民族的未来寻求出路。但愿果敢青年能立足现实,立足自身,胸怀缅甸,放眼世界,在快速发展变化的国际社会中,不断完善自身的学识和人格修养,以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和求真务实的精神风貌,为果敢民族服务,进而开创果敢民族灿烂光明的前程。

果敢民族的另一个族群

果敢地区曾是某些人心中的“天堂”,同时也是另一些人眼中的“人间地狱”。笔者曾在果敢老街生活足足十年,大多数时间都躲在自己的象牙塔里过着隐士般的生活,不涉赌、不沾毒,不参政、不经商,不交际、不应酬,在果敢地区资产是零,上无片瓦、下无寸土,仅相当于一个符号似的存在着,靠着九年如一日不加半分的微薄薪金度日,因而自认得以跳出“金三角思维模式”之外进行独立思考,保全一个旁观者的姿态看果敢世态炎凉和风云变幻。撰写此文的初衷是想做一些探讨性的浅显分析,希望能在某种程度上促进果敢青年人格的全面健康发展,决非在搞标签化批判。文中所谓的“果敢民族”仅仅限于那些长期生活在果敢这块土地上的果敢人,另一群在下缅甸成长的果敢族青年并不包括在内。在缅政府统辖区下生活的果敢人,因政治、社会环境的不同,他们逐渐形成另外一种独有的果敢民族性格,与留在果敢本土的果敢人有诸多不同之处。

由于流离失所身无长物,下缅甸的果敢人比较注重储蓄,同时也致力于提高自身社会竞争力,力求有所专精的业务知识或手艺,以确保自己能够在不太公平的政治环境中,凭借自己的一身本领很好地生存下去。又因慑于军政府的淫威,大多练就一身高超的“忍术”。定居在下缅甸的果敢人往往行事低调,不张扬、不露富,甚至喜欢装穷,怕出大名,怕惹是非。他们成立了各种社团以求自行处理民事纠纷,尽量不去惊动缅甸国家政府机关,以免被贪污成风的政府官员敲诈或压榨。即便如此,果敢族群仍存在分裂现象,从他们成立的“腊戌的果敢文化会”,“瓦城的果敢同乡会”等社团,可见果敢人喜欢各自为政,不团结的劣根性仍然存在。

下缅甸的果敢人对果敢境内的政治纷争和经济建设几乎漠不关心,只是把它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似乎,果敢仅仅就是一个他们曾经生活过的地区,果敢的发展成败与他们毫无关联。虽然这个群体也成立了自己的政党——缅甸掸邦果敢民主党,但并没有发挥一个政党应有的作用。随着新的民族性格形成,他们对果敢土地上的果敢人逐渐没有了民族认同感,如果不是“果敢民族”这个词在缅甸能获得一定的政治待遇,恐怕这些下缅甸的果敢人,只愿把自己称作“汉人”或“华人”。或许,果敢仅仅是他们曾经路过的地方,一块跳板而已,不足以再引起他们的一丝关注。果敢民族并非实质意义上的一个民族,而是政治博弈中催生出来的民族,然而,这个民族却不懂政治,也不不关心政治,也许这就是果敢民族最大的悲哀吧!而果敢民族最最最大的悲哀莫过于那些自诩为果敢精英或被认为是果敢精英的人只想独善其身,缺乏雄心壮志,也没有兼济天下的胸怀。

在缅甸社会风气的影响下,移居下缅甸的果敢人从饮食、服饰、行为举止、到语言习惯都发生了一定改变,但由于自幼受到中华文化的滋养,他们得以较完善地保持着汉民族的风俗传统。他们非常重视汉民族风俗传统,诸如清明节、中秋节、春节,乃至每一个儿女的婚礼,都会尽力操办得风风光光、热热闹闹,除了中元节(果敢人习称七月半)之外,果敢人的每一个节日,每一场家族活动,都喜欢呼朋唤友到家中小聚。每一次活动,都起到了凝聚家族亲情与加深故交情谊的效果,许多缅族、傣族或其他民族朋友,都曾受邀参加果敢人举行的各种家族风俗活动,而这些具有普世价值的节日与活动,也获得其他民族广泛认同。

出生在下缅甸的果敢人与土生土长的果敢人相比,前者重技艺和学识,后者重胆色和权势;前者好文,后者好武;前者市侩,后者直率;前者怯懦,后者勇猛……。真可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虽同为果敢人,却因住地不同而习性迥异。其间各有长短,无所谓孰优敦劣。但愿所有果敢同胞能清醒认识到环境给自身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并进而在意识里加强警觉,谨防沦为环境塑造下的劣等“产品”。

后记:

自2009年“果敢事件后”,许多果敢家长对待教育的观念开始发生较大的转变。据了解,09年之后把孩子送往中国或其他地区求学的人家数量猛增,而且开始涌现出一批果敢年轻大学生。事实上在此之前,优秀的果敢青年并非没有,而“出污泥而不染”亦不乏其人,只是就总体而言,对教育的重视度仍差强人意。如果这批90后大学生学成之后,没有像诗人笔下那忘恩负义的梁上燕“引上树庭枝,举翅不回顾”的话,那么,毫无疑问,他们将是支撑果敢民族崛起的栋梁。

囿于笔者学识浅薄,社会调研不足,部分观点难免有失偏颇。文中个别段落存在以偏概全之嫌,希望读者切莫断章取义。若有不慎冒犯之处,敬请同胞们海涵!这不是一篇“讨人欢心”的文章,因为它冷酷地揭露了一些果敢人身上的性格缺陷。但即使因此招来一些报复性的辱骂和诋毁,笔者也要将此文公诸于世,如果这是一剂猛药的话,就让它再苦一点又何妨?恭维的话就人外人说去吧,批判的狠话还是得由自己人来讲。文学最基本的精神是“批判精神”,笔者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自幼喜欢舞文弄墨,却缺乏批判现实的勇气。关于本文,与其说果敢读者没有勇气接受,莫如说笔者没有勇气发表。愿通过此文与果敢才俊进行思想交流,并期待国内外关注果敢的有识之士能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供果敢民族领导或政党参考。同时也希望果敢民族的各界领导人能够客观地认清自己所领导的是一群什么样的人民。祝愿果敢民族历经磨难之后,奋起革新,走向自强,走向光荣!

附:果敢民族简介

网络上有很多关于果敢民族的介绍,笔者所作的介绍或许是画蛇添足吧。果敢民族是指历史上生活在果敢地区的华裔,果敢位于缅甸掸邦北部中缅边陲,毗邻中国云南省,与云南的龙陵、镇康、孟定接壤。地理面积约2700平方公里(如果包括江西的勐固则为5200多平方公里),人口约30多万(包括迁移至缅甸各地生活的果敢人)。满清时期的果敢为大清帝国辖下的一个世袭土司,属于中国领土。1897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殖民者签订不平等条约,果敢成了英属印缅的领地。1947独立后的缅甸政府为了便于统治果敢地区的华人,将生活在果敢的华裔定为缅甸的一个少数民族——果敢族。于是这世界就这样迅速地戏剧性地多出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少数民族。

1989年脱离缅共人民军的果敢领导集体成立“缅甸掸邦民族民主同盟军”,因其为缅甸武装停战有功,被缅甸军政府授予“缅甸掸邦第一特区”并承认同盟军的合法性。于是就有了这支令华人世界瞩目的以华裔为主体的民族武装。2009年8月的“果敢事件”引起广大海内外华人华侨对果敢这个汉民族分支的高度关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46720.html

更多阅读

《霍比特人:五军之战》看完后一些自己想法

关于《五军之战》的一些想法:《霍比特人:五军之战》下档前刷了5次,每次刷都能听到对这部作品的一些不解之声。经过5次之后,发现了很多可以解释这些问题的细节,在这里说一说,并结合一些内容谈一谈PJ在这些细节中用了什么“梗”?另外关于导

人在职场系列之:切勿过河拆桥自断后路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我的联系方式:szzjb99@163.com人在职场系列之:切勿过河拆桥自断后路文/周家兵在劳资双方论坛上,企业老板倒出苦衷,由于现在人员流动大,过河拆桥的事情在职场上比比

满族人的性格特点 汉族为什么不报复满族

以下是俄国人类学奠基者、通古斯研究权威史禄国(他的俄文全名为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希罗科戈罗夫)在其代表作《北方通古斯的社会组织》一书和前苏联学者B·阿尔先尼耶夫在《林中人—乌德赫》一书中对通古斯——满洲人的性格品质描

《人再囧途之泰囧》最终票房是多少? 人再囧途之泰囧下载

《人再囧途之泰囧》(英语:Lost in Thailand)简称“泰囧”,光线影业出品,由徐峥担任编剧和导演并联合王宝强、黄渤共同主演的喜剧电影,于2012年12月12日在中国大陆上映。是继2010年徐峥和王宝强在《人在囧途》取得成功后的又一喜剧片。截止

B型血人的性格特点 - a型血女人的性格

型血人的性格特点 根据血型与性格研究者多年的研究发现,B型血人的性格在很多方面都是与A型血人的性格完全相反的,这与B型血人体内所含的凝集素与A型血的凝集素完全相反不无关系。在B型血人的统计中,大多数B型血的人都表现出活泼、

声明:《浅析果敢人负面性格形成之祸因 腐烂国度 负面性格》为网友警察说不许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