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清宪的领导实践看领导力本质
(目录)
一、导语
二、五大核心竞争力建构独特领导风格
(一)思想力
1、战略思维
2、系统思维
3、理论思维
(二)创新力
1、创造一种资源
2、提出一种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3、创新一种观念、理念
(三)学习力
1、学习重在牢固确立“三观”
2、坚持学习的精神
3、榜样示范的标杆效应
(四)信念力
1、对理想信念的坚守
2、对正确事情咬定不放松的坚定品质
(五)领导力
1、清醒的职责意识
2、正确的角色定位
3、善于抓事物的本质
4、反对尾巴主义、经验主义、事物主义
三、六大创新亮点彰显领导城市实践成效
(一)确立建设区域性次经济中心的发展思路,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二)实施“依托山西、对接上海、融入中原”的开放战略,谋求对外开放新发展
(三)创新“定位、规划、设计、建设”的城市建设理念,大手笔打造国际花园城市
(四)遵循“错位发展、差异竞争、优势互补”的基本原则,着力推进七大非资源主导产业集群化发展
(五)突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互动的科学方法,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六)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核心立场,全面提升民生社会事业发展水平
四、四点感悟体现城市领导者理性思考
(一)领导干部求真务实需要具备四种能力
1、学习能力
2、调研能力
3、决策能力
4、落实能力
(二)作为城市领导者要敢于和善于从更高层面来谋
划创意发展
(三)城市领导者要学会且始终坚持因地制宜抓重点
1、解放思想
2、产业转型
3、城市建设
(四)作为一个领导者,要始终保持“正念”,正直正派,无论顺境逆境
五、透过个案看领导力本质
从王清宪的领导实践看领导力本质
王学琦
在中国地方领导人群体中,市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是主政一个城市的行政首长。特别是地级市,因其上对省级政府,下接区县政府,是中国城市体系中极重要的政府层级,地级市长也因此吸引着社会的关注度。位于山西省太行山南麓城市——晋城,现任市长王清宪是一位很有特色的市长,他从中央新闻单位调山西工作,先后任省政府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政府秘书长,2011年1月到晋城担任这个重要的资源型城市市长。担任市长两年来,他以开放的思维、卓越的远见、创新的胆略,推动着城市领导的创新实践,形成一套极具特色的城市领导创新实践体系。
近年来,晋城市以其独特魅力和耀眼风姿吸引着世人的目光,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世界投资中国中小魅力城市”、“中国吸引华商投资最佳城市”、“山西省环保模范城市”等诸多殊荣。晋城已成为山西乃至中西部地区最具竞争实力、最具发展活力、最具投资潜力、最适宜人居的城市。特别是近两年来,晋城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利用晋城地处中部崛起、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中原经济区三大政策交汇点的历史机遇,围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这一主线,走“以煤为基、多元发展”之路,实施大开放战略、非资源类产业集群化发展战略、以“一区六园”为载体的园区集聚发展战略、以县域经济和大县城建设为抓手的强县战略,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对外合作交流,以项目建设为切入点,全力推进招商引资,谱写了晋城开放合作、科学发展新篇章。2012年11月,晋城荣膺联合国资源环境委员会“国际花园城市”称号,成为全国第六个获此殊荣的城市,这是全球公认的“绿色奥斯卡”大奖,是世界城市建设领域的最高荣誉。晋城的崛起和巨变,彰显出晋城市领导者的卓越领导力,市长王清宪就是晋城市政府领导创新的主推手。
让我们一起走近王清宪市长,走进他创新实践的园地,领略一位创新型领导者博大的内心世界,感受他卓越的领导力,见证晋城这座太行明珠之城嬗变的奇迹,共同思考关于更多领导和领导力的话题。
五大核心竞争力建构独特领导风格
王清宪就任晋城市长两年多来,展现了他作为城市领导者的独特领导力。通过深入调研,认真剖析,他身上散发的独特领导风格可初步综合归纳为“五力”。
思想力。在王清宪市长身上体现的非常明显,无论是什么层次的被领导者与他接触、交谈,都能从他睿智而富于哲理的明事析理中把握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他的思想力是他个人素质的体现。哲学学士、法学硕士、经济学博士,而且有着近三十年丰富的不同行业、不同区域工作的经历。经济学家顾准说,要像一把冷冰冰的解剖刀那样去解剖这个社会的经济关系。他就是用新闻记者的视角、哲学的思维、经济学家的思想、法学工作者的严谨、政治家的魄力来观察、研究、思考、实践晋城,来解剖晋城的经济社会关系。他的思想力集中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战略思维。体现的是一种洞察力和预见力。面对错综杂复的局面,他能站到更高的层面进行战略思维,在更大空间更高层次创意谋划发展晋城。他提出了把晋城建设成为具有产业辐射带动力的区域性次经济中心,着力建设四大产业:以金融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中心、以富士康为主的高科技中心、以城区为主的商贸物流中心、以王莽岭为主的区域性休闲旅游渡假康复中心。很有远见!远见,就是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把握和对未来趋势的预测,就是在合适的时机作出正确的决断。战略目标定位决定着未来发展方向!这正是他战略思维的体现,是他知识、眼界、智慧、见识、胆气、担当的集中体现。二是系统思维。他更多的是从事物的联系出发,运用系统思维方式来认识和解决问题。比如城市建设和产业互动,新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配套、品质提升结合,运用的都是系统思维,统筹的方法。在建设晋城花园头水系工程中,他把老百姓走近水亲近水的生活环境改善、防洪泄洪功能配套和开发旅游结合起来,产生了1+1>2的综合效应,投资效益大大提升。从中体现的是他系统思维的倍增效应、放大效应。三是理论思维。他强调,对于做实际工作的领导者重要的是要实践联系理论。他说:“理论联系实际是指理论工作者要深入基层,我们的干部到党校学习是要实践联系理论,建立一个坐标,找准自己的位置,把实践联系到理论的层面去思考、反思,找到规律性的东西”。武器的批判不能代替批判的武器。对此,他十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善于把实践经验提到理论的高度,进行实践基础之上的理性思考。在解读“求真务实”时,他说,“真”是指事物的规律性,“实”是事物的本质,从认识论讲是务实求真,但实际工作却要求人们先掌握规律,再用规律指导去务“实”,结合实际,针对性解决问题。否则,不懂“真”而只求“实”,最后“务实”就成了“误事”。他的新思路都是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的新思路。他说,在做每一项事情时,要先弄清这件事的实质、要务,弄清楚其中的规律,在科学思想指导下,运用科学方法,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城镇化建设,大家都知道不应是路宽了、楼高了,但其中的实质问题却很少有人给讲清楚。他对此有着系统而深刻的认识。他说,城镇化的着眼点是要解决农村问题,核心是如何使土地实现规模化生产,就是要按照中央的要求,依法、有偿、自愿推进土地集约节约化经营。城镇化的目标有两个,一是产业或经济目标,要使涉农产业享受到产业平均利润率,至少不能低于10%;二是农村人的问题,要保证农民享受到社会平均福利水平。一部分农民进城务工,就给他解决户口、社保,引导他通过卖掉经营权或入股分红的方式转让土地;留在村里的农民,通过入股或受顾于公司拿工资。此时必然带来村庄结构的调整,边远小村、空壳村要向中心镇集中,围绕中心镇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集中发展养老院、义务教育、搞好中心卫生院,集中才能保障提供公共服务。很多领导干部听了他深刻的分析,明白了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大家说,直到此时,才真正打通了“脑路”。他告诫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低头走路,更要抬头看路。只有明白了事物或工作本身蕴藏的道理,才能采取针对性措施把问题解决好,把事情办好。他的思想超前,思维层次高,有些思想完全颠覆了长期以来在人们头脑中固化的观念。比如,“眼高手低”,以往是用来形容一个说得好但干不好的人。但他却说:就应该是眼高手低,如果你看都看不到、想都想不到,如何能做到?有些事未必能做到,但必须要看到。“手比眼高的只能是瞎子”。他这种思维方式引发了大家深刻的思考。正是这种思维方式使他无论是总结工作,还是分析问题,都能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能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赋予具体实践以理论上的深刻解读。
创新力。在王清宪市长身上,我们见证了他旺盛的创新力。创新力源于洞见力。他的创新力集中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创造一种资源。他常常拿要素的组合来阐释“创新”。爱因斯坦说:“创新就是发现新的组合”。作为一个创新型领导,他高瞻远瞩,在更大的空间、更广的视野,创意策划发展晋城。不仅是把本地区所拥有的要素进行优化配合,更重要的是他能不断的把本地区没有的要素从外边引进来,重新组合,形成了几何级数倍增的创新效应。这种有中生有、无中生有的创新力极大地带动了晋城地区的观念创新、思想创新、工作方式创新、发展方式创新。他的这种创新印证了美国管理大师德鲁克的“创新就是创造一种资源”的见解。只有当创新精神、创新观念、创新冲动物化为资本、技术、资源时,创新才能被落实、认可和被检验。二是提出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他在不同领域的探索和追求累积的相当多的知识,使他可以在相关与不相关的信息中,提炼出不一样的东西,能不断提出新的思路,而且使这种创新的思路符合未来的变化趋势和发展水平。比如,在对接上海的招商引资中,他选择了工业联合会、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嘉定区政府三个对接点,实现了有效对接,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招商效果。三是创新一种理念、观念。他的创新力往往表现为对工作层面的理性思考,能不断总结、提炼、创造出新的理念、观念。比如他通过大规模的招商引资,不断探索总结招商引资的新模式,提出了用开放的眼界、开放的思维、开放的工作方法,谋划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行业为战线、中介为桥梁、社会广参与的招商引资大格局”。再如,在城市建设上,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城市气质定位、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城市建设管理“四位一体”的城市建设新理念,而且用其指导实践,在短时间内就使晋城的城市品质有了新的提升。王清宪市长在实践上的观念创新,表明“没有创新的观念,就没有开拓性的实践”,印证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观念创新不是一种主观追求,而有着客观的必然性,实现理念创新,并不只是灵机勃发,而是有客观规律可以遵循”。实践表明,基于这种实践的观念创新,又为创新提供了检验标准,可以通过实践在逻辑上加以验证和论识,坚持正确的,修正错误的,可以保证观念创新在实践层面取得最有效的结果。剖析王清宪市长旺盛的创新力,滥觞于扎实的多学科理论功底,面向实践、面向群众的求实精神,辩证思维的方式方法,善于借鉴的学习心态。
学习力。学习是一种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学习力是对新知识、新理念、新思想、新技术的接收能力。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在7.29讲话中强调:“热不热爱学习,善不善于学习,已经成为衡量干部的重要尺度;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工作业态”。这种学习力,在王清宪市长身上鲜明的体现为三点:一是学习重在牢固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他说:人们的行为,只要问三个“为什么”,就问到了世界观上。“三观”不是虚的,它是支撑一个人正确思维、正确行动的思想内核,是人生的导航仪,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思考,才能不断巩固和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正确的价值判断。二是坚持学习的精神。他始终使自己处于学习的状态,2012年在中央学校学习了四个月,现在还在读长江商学院。他的行为表明:学无止境。他在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学习工作,学习已经成为他的工作方式。只有不断进取、忘我工作、勤于学习的人,才特别珍惜时间。2013年1月5日召开的晋城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让大家看到了震撼的一幕:在选举计票的间隙,大会秘书处组织了文艺节目,舞台前一位接一位戏曲演唱者为场下的代表们表演节目,不时赢来热烈的掌声,在演唱者的身后,只有市长一人稳座在第一排聚精会神地修改着厚厚的文稿。时间对他来说太宝贵了,即使会议的间隙、噪杂的舞台,他都不会放过。据知情人讲,王清宪市长所作的重要报告、讲话,都是他一字一句改过的,是他实践的概括、理性的思考、思想的升华、风格的体现,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严密的逻辑性,富含睿智的语言,总是充满着激情,一看就知道不是写材料的写出来的。这种在工作中思考,在思考中工作,正是他的工作方式、领导方式。这使他始终能站在理论的高度思考问题,面对错综复杂的问题,既能拨开迷雾看到本质,又能找到针对性操作性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三是形成了榜样示范的标杆效应。他坚持“学习理论、总结经验、研究工作”这一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工作方法,在更高层次促进工作大发展。他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要把学习作为一种工作方法,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学习不能延长一个人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增加一个人生命的宽度。他就是终身学习理念的践行者。社会上有一种不好的习惯,不学习的人鄙视学习的人,泛起了新的“学习无用论”。他在网上看到大家针对“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跟的帖子,一些网友说“埋头苦干就行了,学习是务虚”。对此他专门写文章来论述“实干”。他说,“实干”是相对于“不干”、“虚干”、“蛮干”。不干不作为,空谈误国;虚干,急功近利,花拳绣腿,图虚名,劳民伤财,不为一个地区的长远打基础,只顾眼前利益,也是误事误国。危害更大的是“蛮干”,这种人也想干事,但不掌握规律,靠蛮劲,是“三拍”干部。“用心”的“瞎干”比“不干”违害更大,更误国。要坚决反对无所作为的“不干”,坚决反对华而不实的“虚干”,坚决反对违背规律的“蛮干”。他大力倡导在规律指导之下、在开阔的视野、科学路径前提下的苦干实干,这才能兴邦。为此,他大力推动大规模的干部培训,为对接上海招商引资的需要,在他的倡导和支持下,全市1000余名处级领导干部赴上海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培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研究工作掌握规律,开阔视野开放思路,放开思想放开手脚,极大地推动了干部的思想解放。让大家感受到了学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真正使大家认识到:只有打开思想的大门,才能打开发展的大门。学习力就是工作力、发展力。
信念力。信念是一个人坚信某种观念的正确性并支配自己行动的个性倾向,表现为意志的坚定性,它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王清宪市长身上体现的信念力,一是对理想信念的坚守。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总闸门”。他说坚守理想能让人坚持做正确的事情,这象吃中药,虽然疗效慢,但只要坚持终将有效果。他很佩服北宋的苏东坡。自喻“拙于谋身,锐于报国”的苏东坡,是一位浪漫的天才诗人,一位耿直而执著的政治家,能把浪漫的文人情怀贯注到工作中,浪漫才情与工作热情完全融合,始终充满着激情,无论身处逆境、顺境,始终不变的是对理想和原则的坚守,不管后果如何,都坚定地做着符合自己价值观的正确事情,为后人所景仰。在王清宪市长身上表现出了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他是一位充满激情的理想主义者,他更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的负责任的领导。他要求大家学习践行周恩来同志“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脚踏实地精神相结合,高度的原则性和高度的灵活性相结合,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结合”的崇高品质。这正是他自己的从政理念。二是对正确事情“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品质。对于认准的事,他坚定坚持,这也是他自信的体现。自信来源于对事物本质认识得清、把握得准。比如在采取“错位发展、差异竞争、优势互动”的原则发展“一县一业”非资源类产业上,在坚定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上,在实施“依托山西、对接上海、融入中原”的开放战略上,都表现出“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谣言所畏、不为任何私利所惑”的坚定信念,终将使这些原本在晋城“老大难”的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和明显成效。
领导力。领导人人可当,领导就是一项工作,但领导力不是谁想拥有就能有的。领导不等于领导力,领导力的实质就是影响力。一个领导者身居要职,高高在上,有组织赋予的权力,而他很可能并没有影响力。从领导者角度说,非权力性影响力具有很强的内在性;而从被领导者角度来说,它具有很强的自觉性。在王清宪市长身上,领导力鲜明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清醒的职责意识。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始终坚持做正确的事情。比如对“为民务实清廉”的理解,他说“为民”不仅指为现在的“人民”,让他们肯定你、称赞你,还包括被称为“人民”的他们的儿子、孙子说你好。这正是他坚定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理由。产业结构调整在晋城是“老大难”,喊叫了这么多年,“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越调整越重。合理的产业结构是一座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优化产业结构则是一个负责任领导的职责。他坚定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在2011年8月召开的市五届人大八次会议上他向全市人民郑重承诺:“决不能使结构调整这个永恒的主题变成永远的难题,决不能把转型发展这个紧迫的课题当作遥远的话题,扑下身子,真抓实干,下决心走出一条符合晋城的宽广的科学发展之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以登高望远的境界,以不求有功于我,但愿庇荫后人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勇于担当,奋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掷地有声!他说:“我给晋城留下什么,不是一条路,一个地标建筑,真正我要给晋城留下七个产业集群,这就是我这个市长所做的。干这种事是最出力不讨好的,但长远来说是对晋城是好的”。他要创造的是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正如晋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孟福贵评价:“这是人民市长的担当和情怀!”二是正确的角色定位。领导者的角色定位就是引航员、指挥员、教练员、裁判员、服务员。他说,领导就是要为大家指出一条路。他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就像一位教练,帮助大家认识事物,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对接大上海的招商引资中,在提升城市品位的重点工程建设中,在指导阳城发展陶瓷产业中,随处都能体会到他这种领导风格和领导艺术。三是善于抓事物的本质。他的领导方式还体现在从“概念”出发,让人们明白事物的本质、规律和内部联系,抓住事物的本质。他说:“概念”是认识事物的最小单位,弄清了“概念”,就抓住事物了核心。在此基础上,让局长们拿方案、提措施,极大地发挥了中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促进了各项工作有力高效推进。四是大呼反对“尾巴主义”、“经验主义”、“事务主义”。他强调:领导就是要“领”要“导”,天天讨好群众不行,老跟在群众后面是尾巴主义,是不负责任!经验很宝贵,但如果经验不面对新的问题就没有价值,成了经验主义就很可怕,经验主义的领导最高能维持现状,要想开拓办不到。“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先掌握规律再去务实,但也要谨防事务主义”。这些深刻的关于“领导”的思想,如当头棒喝让那些因循守旧、过太平日子、不敢负责的领导者警醒。西方领导科学研究得出:“诚实正直、眼光长远、充满激情、能力高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领导力品质。他在晋城两年多市长生涯,让晋城人民见识了他的领导力品质,尤其是他高瞻远瞩、放远未来的独到眼光,充满激情的个人魅力,勇于担当的无畏精神,正深刻影响着晋城这片热土。
在领导实践中,王清宪倡导一种“想透、说清、干实”的领导工作方式方法。他说:作为市政府的主要领导,我要求自己对工作要做到“想透、说清、干实”。所谓“想透”,就是要吃透理论上的逻辑,把握规律性;吃透政策上的分寸,把握稳妥性;吃透兄弟地区发展的经验教训,把握借鉴性;吃透本地区的实际,把握针对性。在这样的坐标中去思考,就能保证决策的科学性与决策的效率。要避免由于思考不够,工作跟风,对工作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想透了,形成了思路,还要能够“说清”。因为工作是靠群众干的,领导者的责任是组织群众一起干。要让群众跟着你一起干,你得告诉群众干什么?为什么?怎么干?只有向群众讲清这三个问题,才能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步调一致,形成合力。从想透到说清,是一个深入浅出、把理论性政策性的东西转化成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让群众入脑入耳入心的功夫问题。对于一个领导干部来讲,“说清”是推动工作的重要能力。
想透了,说清了,才可以谈干实。就是要按照科学的思路,尊重规律,利用规律,抓好落实。抓好落实,就是让群众把工作思路化作实践的行动。
把王清宪倡导的“想透、说清、干实”的领导工作方式,放到领导科学理论下来剖析,“想透”就是决策力,“说清”就是影响力,“干实”就是执行力。有效领导力取决于领导者决策的质量、追随者对决策的认同程度和执行落实到位的程度。这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决策,那只能是南辕北辙,跑的越快离目标越远,只能是一种典型的不遵循规律的“蛮干”、“瞎干”,这比“不干”危害更大,决策的错误、失误,代价是巨大的,有时更是无可挽回的。但仅有领导者决策科学、正确、质量很高,如果决策的执行者对此不认同、不接受,缺少实施决策的积极性、主动性,没有了影响和认同,就不会有共识、有合力,各拉各的车,各吹各的调,有的力还会相互抵消,就不能产生一个方向上的合力效应。再好战略也只有通过执行才能落地落实。管理学讲:一流的决策加上三流的执行比不过一个三流的决策加上一流的执行。这是强调执行的重要。如果一流的决策,加上一流的执行,就是一个理想的结果。
这样看,“想透、说清、干实”,既是领导科学的认识论,也是领导工作的方法论,体现出的领导力就可以表达为:
领导力=决策力×影响力×执行力
它投射出的是简约、务实、有效的领导力理论。科学的理论最简单,最简单的理论最管用,最管用的理论最有生命力。它给我们的启示是,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想提升自身的领导力,必须提升决策力、影响力和执行力,三者缺一不可。如何提升呢?从“想透、说法、干实”上下功夫。“想透、说清、干实”,把抽象的领导科学理论操作化、实践化了,是理论的科学性、实践性的体现。我想,这正是王清宪倡导的领导方式方法给予我们的理论启示。
王清宪市长身上所具有的这“五力”,分布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正如一颗五角星的五个角,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领导力品质体系。学习力、信念力是★底座的两角,是基础,是源泉;思想力、创新力是★两翼的两角,体现的是外在能力;★的顶角代表了领导力,共同构成了熠熠生辉的五角星,展现出来的就是他具有鲜明个性特色、让人感到有深度有能力有水平的领导形象,是一个充满着激情、睿智、学识见识胆识于一身的魅力型领导者。这五种力都是再生性资源,越使用生长得越多越快,而且这五力是互生共融,互相影响,体现出来的都是正能量。从他身上不仅体现着弥足珍贵的卓越的领导力,让被领导者不断获得新的成长,同时,富有特色的科学领导力品质也必然为他开拓一个更大的空间和舞台。这是符合事物发展趋势的预测和判断。
六大创新亮点彰显领导城市实践成效
晋城是1985年市管县体制改革试点中由小晋城市升格为省辖市的一座新城,下辖一区一市四县一个开发区,国土面积9490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230万。市级城市建城区面积4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仅35万,城市功能还不够完善,经济总量仅占全国0.19%。产业结构以煤炭产业为主,“一煤独大”是制约晋城经济发展的症结。虽然经过近30年努力,取得了很快的发展,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但与先进的“一流城市”比较还有很大差距。如何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清醒的自信来定位和发展晋城,时间倒回到2011年1月,是摆在新任代市长王清宪面前的重大课题。两年多来,他在这片土地上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描绘着美丽的画卷,活力晋城、美丽晋城、和谐晋城正在他的领导下焕发着勃勃生机。
确立建设区域性次经济中心的发展思路,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王清宪市长说:晋城有独特的发展优势,有很多优势元素,比如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还有很好的发展基础优势。但我到晋城之后看到了产业转型的压力。晋城的产业结构并不比全省平均水平好,全省经济结构中,煤焦电冶四大产业占到工业总量的85%,而晋城的煤电冶化四大产业,仅煤炭就占到工业总量的83%,“一煤独大”的水平比全省水平还高。对晋城来讲,核心问题是产业转型,转型的核心问题是摆脱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尤其是对煤炭的过度依赖。不管什么产业附着在煤炭上,就是没有转型,比如煤化工,就要提高附加值,但是在晋城不能把煤化工看成转型项目。他强调产业转型最重要的标准是资源类产业总量占比逐年下降,非资源类产业总量占比逐年增长。晋城的产业结构近20年来,煤炭占GDP比重每年增长1个百分点,这就是在调整中不断加重畸形。
面对严峻的产业结构问题,他以开放为突破口,在更大的空间、更高的层面,优化配置晋城的资源。他紧紧抓住晋城处于中部崛起、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中原经济区三大国家战略的交汇点的独特优势;紧紧抓住晋城周边两小时经济圈内分布有13个省辖城市、6000多万人口,覆盖了河南、河北、山西三省,如此密集的城市群,如此密集的人口,这是晋城的区位新优势;紧紧抓住晋城地处三省交界,目前高速公路在全省密度最大,率先实现了县县通高速,一个半小时之内可到达三个机场,构成了晋城的交通优势;紧紧抓住晋城独特的旅游人文资源等发展环境优势,提出了在太原、郑州两个省会之间加快建设具有产业辐射带动力的区域性次经济中心。
这个次经济中心包括四大产业:一是以金融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二是以富士康为依托的高科技中心,富士康已经在晋城投资100亿元,2011年签约计划用5到10年时间投资1000亿元,建设中国精密制造之都。三是以城区为核心的商贸物流中心,着力打造货全、货名、货廉、货便的商贸物流中心。四是建设区域性休闲旅游渡假康复中心。这就是他对晋城未来的战略定位和战略目标。战略目标和定位决定着未来发展的方向。经济学理论认为,产业转型是世界性难题。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像晋城这样一个以煤为主,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多年来积重难返。分析原因,困难固然很大,但“越调越重”,何故?不是不能,而是不为也。
王清宪市长咬定调产不放松,立根原在责任感。正是这种登高望远的境界,正是这种“不求有功于我,但愿庇荫后人”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铸就了他勇于担当,奋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宏大实践。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以煤为基”进一步深化,煤、气、电、化等资源型产业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变化最大的是非资源类产业的不断培育壮大。高新技术方面,重点培育了以富士康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以及已有一定基础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装备制造业方面,金鼎煤机金匠园加快建设,福川制铁项目一期建成投产,二期正在建设。商贸物流业方面,加快推进大型物流园区和商贸市场建设,一批大型项目开工建设。在文化旅游业方面,通过现代文化旅游业态,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大力培育沁河古堡、太行云顶、城郊休闲、蟒河山水、历山生态、丹河文化六大龙头景区,建立旅游集散、购物、会展、演艺、接待五大要素中心,依托晋城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央视黄金时段“晋善晋美、尽在晋城”旅游形象宣传,大大提升了晋城旅游市场的吸引力,有力拉动了游客人次、旅游收入增长,2012年全市旅游总收入、接待入境旅游者、国内旅游收入增幅等指标全部排名全省第一。晋城经济发展质量好,人气旺,展现了美好发展前景。
实施“依托山西、对接上海、融入中原”的开放战略,谋求对外开放新发展。王清宪市长强调,转型跨越的核心问题是招商引资,招商引资主要是解决投资问题,它既是转型问题,又是跨越问题。招来资金投到非资源类产业上,就是转型;招商资金的规模越大,转型项目越多,转型能力越大,跨越的步伐就越快。他提出以开放促转型、以开放促发展、以开放促跨越,并实施“依托山西、对接上海、融入中原”的扩大对外开放战略,再掀招商引资新高潮。依托山西,就是要在山西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用足用活综改试验区的各项政策;对接上海,就是用上海发展的元素为我所用,全面对接上海的理念、资金、人才、技术;融入中原就是把中原作为产业的大市场,让中原的人到晋城来消费。他清醒地认识到中原是晋城产业的大市场,是晋城新产业发展的重要产业配套环境,是晋城未来发展的新的增长空间。招商引资要突破传统思维方式,他提出了定向招商的理念,就是紧紧叮住一个发展元素很全的发达地区,这个地区,他选择了上海。在如何下手招商上,他多次告诫大家,要把上海耕耘成招商引资的一块熟地,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深耕细作,施肥浇水,才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以此把晋城打造成上海产业转移的一块飞地。对接上海不能对接一次,而是持续不断的人与人交往,不仅是招商关系而是朋友关系、亲戚关系、利益关系,要从资金、技术、管理、理念、人才等方面进行对接。在具体方法上,他选择了三个对接点:一是上海工业联合会,上海大的工业企业都是它的会员;二是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上海现代服务业大的企业都是它的会员,会长是原上海市副市长;三是上海嘉定区政府,该区是上海制造业基地,上汽集团就在嘉定,制造业在那里成本越来越高。他采取相对运动的方法,互相走动的方法,真诚的把上海商人请到晋城来。第一批来了60多家企业,第二批来了20多家企业。一年多来,对接上海取得重大进展,与上海工业企业联合会达成合作意向项目11个;与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对接,在旅游客源、工业设计、轻工产品、市场开拓等方面取得进展,合作开发建设晋城金村规划5平方公里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规划已经专家组论证;组团参加了“2012年上海嘉定科博会”,与嘉定区政府签订了共建承接嘉定产业转移晋城基地合作协议,签约项目16个,投资总额83.8亿元。2011年以来,晋城各县、市直机关部门和企业先后有20批次500余人赴上海对200多个需要向外转移的项目和企业进行了考察对接,1100多名县处级干部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分期到上海学习培训。上海及长三角地区来晋城考察30多批500余人。与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共签约项目48个,总投资314.83亿元,其中开工落地项目25个,落地资金172.35亿元。与此同时,积极对接富士康,主动对接华润,全面对接晋煤。2012年全面招商引资项目实际到位资金561亿元,而且全部是非资源类产业项目,占到全年固定资产投资656亿元的85.5%。在全省考核中,晋城固定资产投资率增幅从2012年4月开始一直位居全省十一城市之首,而历史上这项指标晋城最好排过第五名。从中能看到晋城在转型跨越中高质量的成效。招商引资项目投资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大提升。国内生产总值从2010年的730亿元到2011年的895亿,2012年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11.6亿元,同比增长11.0%,其中招商引资项目完成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全市财政总收入从2010年的150亿元到2012年的213.5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2010年的55.5亿元到2012年的82.9亿元,标志着财政收入已步入基础稳固、发展平稳的新阶段。
在招商引资中,他坚持用开放的眼界、开放的思想、开放的工作方法,谋划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行业为战线、中介为桥梁、社会广参与的招商引资大格局。围绕七大非资源类产业集群,重点推进区域性定向招商、专业招商和集群式招商,进一步提高了招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看了晋城项目落地情况,感慨地说:“小小晋城敢对接上海,而且还取得了实质性效果,表现了一种开放的勇气和决心,也是开放的智慧”。这也是省委书记对一个小市市长主导的招商引资能给予的高度评价。
王清宪市长清醒地认识到,支撑现阶段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是投资。他在多种会议上强调,要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投资增长率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在市人大召开的会议上,他建议人大加大对政府投资增长率的监督,在刚刚闭幕的山西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审议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他建议省人大常委会强化对政府投资增长的监督力度,加快推进既有质量、又有效益的转型跨越发展。他用自己的思想、理念、方式方法,推动了晋城这一内陆城市开放发展的步伐。正是他坚定不移、持之以恒的推动,晋城干部群众多年来在煤炭资源依赖的桎捁中才逐渐变得开放。开放的大门一旦打开,必将给晋城未来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创新“定位、规划、设计、建设”的城市建设理念,大手笔打造国际花园城市。在城市建设上,他反对摊大饼式的发展。他说,城市,是先有“市”后有“城”,要靠市场、靠产业为城市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城”要为“市”服务。面对晋城实际,他清醒地认识到,拉大空间,没有土地,同时也给人以圈地的感觉。在城市发展上,他力主“拓展空间”,围绕产业设计发展城市。
他创造性的提出了城市建设“四位一体”理念。要建设发展城市,首先是城市的文化品质定位,或叫气质定位。北京就是千年古都、皇家气派,上海就是商贸城市,商业氛围浓厚,杭州就是休闲之都。他给晋城的定位是“方便、温馨、开放、现代”,“方便”就是管理者要以方便的管理理念履职,使城市处处方便群众;“温馨”,就是一种和谐、安全、亲和的文化氛围,带给人以发自心底的认同感、家园感、归属感;“开放”既是经济理念的内在品质,又是城市中的人兼容并蓄的包容心态和进取向外的精神风貌;“现代”,是一个城市的整体文化品位与格调,意味着效率、节奏、活力、秩序。方便、温馨的城市就是一个宜居城市,开放、现代的城市就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只有既宜居又有活力的城市,才是一个幸福的城市。第二个层次是城市规划,就是要围绕文化品质定位来制定城市的中长期规划、近期规划,制定各方面的专业规划。第三个层次是城市设计,要体现城市文化定位的文化格调,把每一条街、每一条路、每一座建筑都设计出特色。第四个层次,才是施工建设和管理。两年多来,他紧紧抓住城镇化这一扩大内需,支撑经济增长为最大引挚,提出在更高层次、更大空间对城市进行顶层设计,把城市改造与新产业发展结合,与提升城市品位和功能结合,与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结合。他立足打造区域性次经济中心城市目标,围绕“方便、温馨、开放、现代”的城市理念和格调,遵循“分片开发、共建共享”的思路,高起点、高标准、快节奏强力推进城市建设,加大民生事业和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实施了城市道路、街巷改造、集中供热、城市水系、园林绿地、文化场馆等一大批城建重点工程,掀起了新一轮城市建设新高潮,进一步拓展了城市空间,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品位。他大力推进旧城改造,注重把城市的提升与产业发展结合,和产业发展形成互动,把土地的利用率提高、产业发展新空间与城品质功能发展结合起来,着力把晋城打造成山西省的会展中心。按照“四角拓展提升,城中道路连通”的思路,大力推进主城区建设,2013年计划总投资100亿元,发展西北角生活性服务业、东南角城市综合体、西南角金匠工业园区、东北角花园头河水系工程,把旧城改造和新城拓展相结合,进一步展现“晋善晋美、尽在晋城”,国际花园城市的新风彩。
他大力实施城镇化“四位一体”战略。进一步明确了中心城市、县城、产业集聚区和中心城镇化推进中的功能定位,加快建设美丽晋城。在形象形式的外在美上,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一核一圈三群”的城镇框架体系,加快城市拓展、改造、提质步伐,把晋城建成全省特色城镇化体系中的“金左脚”。在功能结构的内在美上,在提升城市、城镇服务功能上下功夫,让城乡广大群众宜居宜业,让老百姓生活更方便、更有保障,生态环境更优美。
遵循“错位发展、差异竞争、优势互补”的基本原则,着力推进七大非资源主导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晋城的无烟煤占全国的1/4,有着巨大的资源优势。但近年来随着一些城市因资源枯竭而致城衰,给晋城敲响了警钟。更为严重的是,多年来资源依赖及煤炭产业对其他产业发展形成的挤压效应,制约了干部群众调整结构的积极性,调整产业结构这一重要的课题始终停留在口号上。
王清宪市长着力在县域经济特色发展上突出主体功能定位。突出运用集群化的产业发展手段,促进非资源类产业发展壮大。他提出了一个原则,即全市经济一盘棋,各县(市、区)要根据既有的工业基础优势和资源禀赋,确定一个非资源型的产业集群化发展目标。他要求各县除了煤电冶化等四大产业之外,依托各县现有产业基础,突出特色、错位发展,优势互动、差异竞争,以集群化理念培育壮大一到两个非煤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七大产业集群,形成产业的横向配套与纵向产业链延伸。通过几年的发展,真正使这些产业成为我市的主导产业,使转型真正体现在产业发展上,体现在非资源类产业占GDP比重上。
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全市上下在发展七大产业集群上,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为加快推进非煤主导产业集群化发展,2012年市财政拿出6000万元扶持资金,首次进行竞争性分配,促进了县域经济错位发展、差异竞争、优势互动的良好势头。开发区重点发展电子高新技术集群,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光通迅连接器、光学镜头和精密刀具等三个世界第一的生产基地,成为富士康集团最核心产品的制造基地。城区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2011年以来新上商贸物流业项目10个,总投资50多亿元。有十个中国一线品牌的商贸企业已经在晋城投资开工建设,如香港豪德集团、华润万家、沃尔玛、家乐福等。泽州县大力发展铸造产业集群,积极推进全国铸造产业交易中心建设,努力打造全国最大的铸造业集散地。高平市集群化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以上海嘉定签约项目为主导,合作建设新能源科技创新园。阳城县重点发展陶瓷主导产业,2011年引进7个企业,2012年已全部建成投产,陶瓷产业销售收入达到了100亿元。陵川县全力打造中原地区影响力的休闲旅游健康渡假中心。落地开工了一批精品旅游项目,推动了旅游业集团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沁水县努力打造华北地区最有特色,以“一彩三松”为主的苗木花卉基地。成功引资16亿元,建设2.3万亩上海枫彩集团苗木培育基地项目。
各个非煤主导产业的快速壮大,必将尽快形成横向配套、纵向延伸的产业集群效应,晋城将成为山西省域真正的新兴产业重要支撑基地。
突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互动的科学方法,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王清宪市长在2012年9月16日《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三化”同步实质是互动》一文,研究思考“三化”内在关系,指导实践协同推进“三化”建设。他深刻分析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内在关系,指出“三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课题,是一个整体,是一个逻辑线条上的不同环节。“三化”问题的实质是实现城乡统筹问题,是实现工业与农业统筹的问题,是实现经济与社会统筹的问题。其本质是“三化”互动,在互动中实现同步,在互动中实现统筹,在互动中实现协调。基本方法就是“工业园区化、园区社区化、社区城镇化”。具体路径就是户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社会服务配套,针对工业园区用工需要加强农民工培训,引导农民工入园。确定入园农民的城市身份,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增强他们对自己城市身份的自我认同感和对城市的归宿感。引导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转让土地,鼓励和支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现代化。思路清晰,工作明确。
积极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发展。市里确定了六个工业园区,在这些园区规划面积内,大力发展工业和城镇化协同推进。市政府出台了加快园区建设的意见,从政策、土地、户籍等多个方面为园区发展提供支持,有力地推动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互动发展。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城镇化联合发展。做大做强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新建“一村一品”特色专业村200个、特色镇10个,加快培育农业行业领军企业。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完善征地补偿机制,采取多种措施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引导农民本着“有偿、依法、自愿”原则流转土地,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为农业 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打下最重要基础。大力推动村庄的合理撤并,以中心镇为重点,围绕中心镇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吸引农村人口向中心镇集聚,向新型农村社区集中,促进大多数社区居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推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全市10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加快推进,进一步加快了中心镇发展水平,提升了新农村建设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核心立场,全面提升民生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以人为本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要真真切切地体现在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上,这是衡量一个社会共建共享程度的重要标尺。民生事业是领导干部的良心工程,老百姓心中有杆秤,谁为民办事,谁心里装着老百姓,真正把老百姓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老百姓就会把他牢记在心里。艾青老人曾深情地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怎一个“爱”字了得!这份爱深深的融入在王清宪市长的血脉里,体现在改善民生的工作中。他曾感慨地说:“看到设计45人的教室里坐了90个学生,后边桌子紧贴着前排孩子的腰,每一排都侧身坐着,当时是5月(2011年),教室里已经很闷热了,我看了后心里很痛”。教育牵挂着每一个家庭,事关国家、民族的前途和未来。他自己就是国家教育发展的受益者,发展教育在他心中有着不一样的情结。两年多来,他为晋城教育做了三件大事。一是建校,2012年投资8.19亿元新建了中等专业学校、凤城中学、秀水苑学校、汇仟小学等4所学校,有效缓解了市区义务教育班容量过大的问题。二是配车,投资2000多万元,为全市农村寄宿制学校配备76辆校车并交付使用,走在全省前面。三是助学,筹资1000万元为贫困学生助学,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普通高中免学费教育,扩大了优质高中指标分配比例,使更多的孩子从“能上学”实现了“上好学”。
民生问题狭义讲就是教育、医疗与社会保障。在医疗卫生方面,他坚持又好又快又省的思路,与晋煤集团合作建设晋城大医院。投资6亿多元,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置,建设两级远程医疗会诊平台和医疗卫生信息平台,使全市人民能够不出晋城就享受到全国一流的医疗诊断服务。在社会保障方面,实施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推出了大额医疗补助,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等补充办法,启动实施了新型农保制度试点,扩大社会保障全覆盖面,提高了城乡居民养老、医疗报销比例和额度,各项社会保障标准均居全省前列。突破传统的“解困”思维模式,把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把保障性安居工程推向中心镇,改善老百姓的住房条件,让农村住房城市化,市区经济适用住房获得“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大力实施创业就业工作,千方百计创造就业岗位,2012年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创业先进城市”。编制了全市普惠性社会福利和服务体系建设方案,与省民政厅合作共建民政事业综合改革发展示范区,大力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确保晋城社会福利水平在全省位居前列,让全市人民尤其是那些弱势群体更有尊严地生活,更幸福地生活。
四点感悟体现城市领导者理性思考
王清宪市长到晋城两年多来,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在晋城这块土地上践行着他“人民市长为人民”的责任感、使命感,很多的思想、理念从他提出到实践检验直至变成全市人民的共识,其间经历的不理解、甚至还有一些曲折过程很是复杂。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了他的创新思想同时,也更激发了他实践创新的激情和热情。宝贵的履职经历使他对当好一名城市领导者有着更深、更多的理性思考。下面原汁原味记录了他四点思考。
领导干部求真务实需要具备四种能力。求真务实是我党的优良作风,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是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党带领人民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求真,就是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发现和寻找其内在的本质和规律;务实,就是从事物特有的内在属性、规律和本质出发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不拘泥于既有经验、理论等条条框框的限制和束缚,注重实际,讲求实效。求真务实既是作风问题,又是能力问题。领导干部求真务实需要学习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决策能力和落实能力。学习能力是求真务实的思维之基。提高学习能力关键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重视学习,二是要善于学习。领导干部学习的基本原则是学以致用,主要是战略思维的学习,新理论、新理念的学习,新政策、新知识、新经验的学习,同时在学习中内省自己,在学习中开阔胸怀,对工作的追求少几份功利浮燥,多几份价值的充实。调查研究能力是谋求真务实成事之道。要既调查又研究,否则只调查不研究就提不出对策,只研究不调查就可能脱离实际。做好调查研究,一要选好调研题目,二要能听进真话,了解到真相;三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四要有研究的能力,五要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与对策;六要注重调研成果的转化,更好地推动问题的解决。决策能力是架求真务实通达之桥。好的思路只有通过决策之桥才能通达目的之岸。从政领导的决策能力主要表现在对全局的判断能力与驾驭能力,民主化和科学化决策能力,风险决策的胆识。决策的过程往往是决策者经受考验的过程,既有对知识、能力的考验,也有对品格、境界的考验,只有把科学的认知能力与坚强的党性原则统一起来,做到既正确把握客观规律,又敢于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甚至不惜承担必要的风险,才能作出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正确决策。落实能力是求真务实果实之本。落实是决策付诸行动,进而取得预期效果的实践过程。落实效果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要提高对事物内在规律与本质联系的把握水平及对工作摆布的合理性、科学性,二是要讲究落实方法,通过权责分明,监督检查,抓落实方法的创新,善于抓典型,强化工作指导思想,有效推动工作落实。三是形成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既要有端正的工作指导思想,要把个人成长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联系起来,既做好眼前工作,也要做好打基础长远性工作,又要敢于抓落实,在困难和矛盾面前不畏惧、不退缩,敢碰硬敢攻坚,能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从而保证工作的顺利推进。
作为城市领导者要敢于和善于从更高层面来谋划创意发展。作为领导者,就是要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重要的是能看到事物未来发展的趋势和走向,能为大家指出一条正确的路。在这方面,毛泽东是我们的榜样,在红军遭到重大挫折,革命处于低潮,困难的时期,他能运用唯物辨证法,科学分析国内政治形势和敌对力量对比,批判夸大革命力量的盲动主义和看不到革命力量发展的悲观思想,充分估计了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在中国革命中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这是中国革命的正确选择。作为一个城市领导者就是要用世界思维、战略眼光,要敢于和善于从更高层面、更大空间来创意谋划城市未来的科学发展,用战略来构思发展蓝图,用正确有效的战术执行把蓝图变成现实。要在更高层次上体现领导力,要“领”,要“导”,必须站在队伍前列,引导团队,有方向感,有主意,有定见。要做思想统驭的高手。站得高、看得远、想得透、说得清,能给大家理清思路,深化认识,让大家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领导不是与下属比能干,而是要为下属谋划该干什么,告诉大家为什么干这个,怎样能干好。运用领导科学和管理科学,进行科学领导和科学管理,既能竖对梯子,又能让人顺着梯子爬上去;既能为大家指出一条出路,又能带领大家走通这条路。始终保证领导者自己做正确的事情,又能指导属下正确地做事。这是领导者的首要职责。
城市领导者要学会并且始终坚持因地制宜抓重点。作为一个城市的主要领导者,要从繁杂事务中解放出来,必须掌握要事优先的决策原则和方法,始终保证自己做重要的事情。在晋城担任市长,重点抓了三件事情。一是抓思想解放。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让广大干部群众从长期以来的煤炭依赖的定势思维中解放出来,不停歇地推动思想解放,打开思想的大门,继而打开发展的大门。开放水平决定发展水平,制约我们最大的因素是开放不足,要不断增强开放的自信,培育开放的主体,提高开放的素质,营造开放的氛围,提升开放的境界和水平。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实践,进一步增强了全市上下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的自觉意识和自信心。二是抓产业转型。产业是一座城市发展的经济支撑。我们要求的是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速度,要求的是在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中实现增长。构建一个优化的产业结构是一座城市未来持续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加快形成一批非资源类的新型支柱产业是为晋城购下的“绩优股”,将为晋城未来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三是抓城市建设。按照“定位、规划、设计、建设”四位一体的城市发展理念,把晋城打造成“方便、温馨、开放、现代”的宜居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让晋城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日子。这是一个城市领导者最高的追求,我愿为此付出全部的心血和智慧。
作为一个领导者,要始终保持“正念”,正直正派,无论顺境逆境。“正念”是一种哲学和实践,能帮助领导者在风暴中保持冷静,做到思维清晰,有创造力,以保证能正确睿智地作出决策,保持领导力的专注和可靠。毛泽东读《资治通鉴》时同孟锦云谈话说:“《通鉴》是一部经得住再读的好书,有人说,搞政治,离不开历史知识;还有人说,搞政治离不开权术,离不开阴谋;甚至还有人说,搞政治就是捣鬼。我想送给这些人一句话:不过不是我说的,我是借花献佛,即是鲁迅先生说的: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
领导者要始终坚守自己的理想,坚守自己的道德情操,坚守自己的价值判断,“有所不为,无所不容”。像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朋党论》中所言:君子之朋,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作为城市的领导者,只有开阔眼界谋事、公道正派行事、夙夜在公做事,坚守职责、守土有责、恪尽职守,才能为这座城市的发展不断注入正能量。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在全市上下形成自觉转型、全面转型、深度转型的生动局面,形成绿色发展、循环发展、跨越发展的喜人势头,呈现出政通人和、团结向上、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当前,晋城正处于转型跨越的关键时期,既有千载难逢的有利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困难。如何走好这关键时期的关键道路,需要我们上下同欲,共克时艰,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战略,坚持建设区域性次经济中心的发展思路,坚持“依托山西、对接上海、融入中原”的开放战略,坚持“错位发展、差异竞争、优势互补”原则集群化发展非资源类产业,坚持“三化”互动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坚持创新城市发展理念建设“方便、温馨、开放、现代”的活力之城、宜居之城、幸福之城。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坚守正确理念、坚定发展信心、坚持苦干实干,晋城就一定能够在“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科学发展新路、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赢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透过个案看领导力本质
关于领导力,让我们先听听大师们的高见: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说:“领导力不是头衔、特权、职位和金钱,而是责任”。美国前总统杜鲁门的桌子上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责任止与此”。变革领导力专家约翰·科特定义领导力是“动员群众成大事”。学习型组织倡导者彼德·圣吉说,领导者就是学习者,领导力就是学习力。领导力大师诺尔·谛奇说,领导力是转变他人的思维方式、激发行动,并以此来成就事业的能力。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说,领导者是能够让其他人做事而不用强迫他们的人。领导力专家凯文·卡什曼说:“领导力就是能够创造的真实的影响力。”有领导力机构给出了八种领导力品质
:诚信、远见、激情、胜任、谦卑、冒险精神、责任心、创造力。这些品质具有普世价值。
西方管理学理论认为,领导者权力从来源上分为五种:法定权力、奖赏性权力、惩罚性权力、知识(专家)权力、参照权力。前三种权力是外界给予的,是权力核心,后两种权力则是基于领导者内在的品德和素质。
下面再从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的本源上找一找。领导科学揭示领导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反映领导工作的共性;领导艺术揭示领导活动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反映领导工作的个性。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共同统一于领导活动中,共同构成了领导学的主要内容。成功有效的领导,必然是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的完美结合。离开领导科学,领导艺术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没有领导艺术,领导就会陷入教条主义僵化模式,失去活力。两者相互依存,同时又相互促进。这告诉我们,领导力就在“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的完美结合”上。
那么,领导力到底是什么呢?我理解,领导力就是名词领导通过一系列的动词领导活动产生的效果。
权力不等于领导力。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曾说:“你不能用打击他人脑袋的方式来领导,那是攻击,不是领导。”
领导力就是判断力。判断力包括思想、观念、视野、分析等。准确判断力是领导者挑战现状、共启愿景的基础,也是吸引下属的源泉。
领导力就是专业能力。专业主义精神是领导力的重要源泉。一个最清楚知道应该做什么的人,往往最容易获得他人的服从。专家在特定领域具有权威的话语权,对特定问题有着超越常人的理解和认识,这就是专家权力的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就告诫大家要成为行家里手,成为内行领导。
领导力就是权力影响力。实施领导的过程就是善于发挥影响力的过程。包括权力影响力和人格影响力。权力代表着资格和能力。没有权力就不能合法支配资源。权力大小决定你成就事业的资源大小。有了权力,还要有高尚的理想,要把权力当作为人民服务的手段和平台,不能把权力当作目标,当作结果。权力来源于组织,代表了权力的合法性。但合法的权力并不必然产生权威。
领导力就是品格魅力。一名优秀的领导还必须有人格影响力,这是基于自己修养形成的群众威望。影响力的基础来源于领导者本身的品质和素质。孙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把领军人物的品格视为领导的重要条件——智、信、仁、勇、严。智者不惑,无信不立,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严以律己。好领导让人爱戴,使下级建立对未来信心和希望;大事讲原则,小事讲灵活;敢于拍板,勇于承担责任;熟悉业务,能够创新;以身作则,严格自律;民主集中,气氛和谐。思路清、决策稳、办事公、立身正。有品格和素质的人,不论有权无权,是领导还是非领导,他的影响力都是永恒的。人格是软实力,令人爱戴;合法的权力是硬实力,令人恐惧。恐惧+爱戴就产生权威,产生影响力。
领导力就是思想力。
领导力就是信念力。
领导力就是学习力。
领导力就是创新力。
领导力就是协调力。
领导力就是行动力。
有人说,中国社会是一个领导缺乏而管理泛滥的社会。很多领导者越看越像管理者,因为他就不知道怎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的称职的领导者。人们看重的只是怎样当上领导,当上大领导,怎样当好领导恰恰被很多“领导者”忽略了。导致社会盲目崇拜权力(当然还有文化原因,中国是一个“高权力距离的国家”,长期的集权统治等),崇拜那些独断专行、蛮横无理、高举着权力之棒到处挥舞的领导,认为这才是“领导”。这既是这些“领导者”的悲哀,也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悲哀。其实,靠性格发挥领导力只是三流领导,二流领导靠制度领导,一流领导靠文化领导。要说给领导分层次,最早给领导者划分等级的是老子。《道德径》第十七章: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美国领导力大师约翰·麦克斯韦尔在《领导力的5个层次》把领导者分为五个层次:
职位型领导——靠权力领导,人们追随你是因为他们非听你不可;
认同型领导——靠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领导,人们追随你是因为他们愿意听你的;
生产型领导——靠成果领导,人们追随你是因为你对组织所做出的贡献;
立人型领导——靠复制即把追随者培养成领导,人们追随你是因为你对他们所付出的;
巅峰型领导——靠尊重进行领导,人们追随你是因为你是谁和你所代表的东西。你已成为一面旗帜,一种精神。
从王清宪市长的领导实践中,我们分明看到了他身上体现出来的宝贵的领导力品质,这是弥足珍贵的稀有资源!这些领导力品质,我只在领导力的著作中,在名人传记的人物身上从文字上感受过。有这样的城市领导者主政,是这座城市的幸运。
领导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知道不等于做到,做到也不等于做好了。只有通过掌握领导科学理论、领导工作规律,改变思维模式,进而改变行为模式,持之以恒,才能不断提高领导水平。作为领导者有提高自身领导力的责任。被誉为“世纪经理人”、“全球第一CEO”的前通用电气董事长杰克·韦尔奇说:“在你成为领导以前,成功只同自己的成长有关。当你成为领导以后,成功都同别人的成长有关。”诚哉斯言!
领导力是一种特殊生产力,直接决定中国未来的前途和走向。中国要走向世界,实现中国梦,迫切需要这种领导力。让我们每一个领导者都能不断学习、领悟、掌握领导科学和领导规律,不断提升领导力,成为一名合格的称职的优秀的乃至于卓越的领导者,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引领者、领跑人。这是目标和要求,更是责任和担当,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后记:本文成稿时,王清宪市长已调任运城任市长。愿王清宪市长的领导力在河东大地生花结果,影响更多的领导者,造福更多的人!
(2013年3月1日修改于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