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行上师开示:打坐开任督二脉的原理

打坐开任督二脉的原理

实际上过午不食,加上适当的运动量,就不需要辟谷(师父指主动辟谷的行为)。在佛门里边为什么很少听说“ 辟谷 ” 这个词呢?因为很多人长期过午不食,再加上静坐、跑香,他就完全不需要 “ 辟谷 ” 了。

当修到一定程度,胃气充满了以后,就不需要食物了(有的是短期不吃,也有的长期不吃。)我们五脏六腑的元气,都是通过胃产生的。大家都知道,我们从嘴里吃进的食物,首先是贮存到了胃里面,通过胃的研磨、胃液的消化,再输送到小肠,营养在小肠被吸收以后,再输送到各个器官里面去,糟粕就被排出了体外。五脏六腑通过吸收营养产生元气,同时又有排泄的功能。

静坐的人,或者有些意志比较薄弱 —— 暗示性强 —— 的人,通过别人的诱导(譬如说 “ 气满了不思食 ”这句话对他产生了心理暗示),就由心理影响生理,他就可以不吃饭也不觉得饿。

也有的人是的的确确生理的元气充满了以后,他不需要外来的食物来补充营养,体内贮存的能量已经足够身体受用了。就像有些动物在冬眠以前,有一两个月吃得非常多,就是为了让身体蓄积能量。一到了冬天,它就封口了,就不吃了,把体内贮存的能量拿出来供身体消耗。

为什么一个冬天不吃不喝而能够维持生命呢?就是因为体内贮存了足够的能量供身体消耗。正好一个冬天过去了,体内贮存的能量也消耗得差不多了。春回大地、阳气开始上升的时候,冬眠的动物也开始苏醒了,要吃东西了。

我们 “ 人 ”,不管你修行不修行,每年也都会有一个月吃食物不香。如果你是修炼的人,出现辟谷往往都是在这一个月里面。就我个人来讲,每年农历的六月吃饭就不香。在我闭关修炼期间,都是在这一个月当中不吃不喝,每天照样打坐。还有一些体力强壮,胃功能比较好的人,在辟谷期间照样干体力活,但是这样的人很少。这一个月把体内贮存的能量消耗完了以后,身体就又开始接受外来的食物了。

过去修炼的人,在这个阶段往往功力会大大增长。因为食物是属于阴性的东西,你吃得越多,越容易昏沉、打不起精神。也就是说你不吃食物,或者少吃食物的时候,体内的阳气相对来讲比较足。既然是阳气,它就往上升,而不是往下沉。

所以过去很多开悟的人,都是在辟谷期间的凌晨开悟的。也就是两点以后,过了子时。因为这个时间大地的阳气是从下往上升的,我们体内的能量也是从下往上升的。道家和密宗讲的 “ 开顶 ”,也大都是在这个时辰。其余的时间也会有,但是很少。因为其余的时间,体内的能量都是从上往下走。

就像莲花开放的时候都是在清晨。早晨我们起床以后,发现莲花都开了!为什么中午以后,到了傍晚,莲花苞就都关闭了呢?因为午时一过,能量往下走了,莲花苞就关闭了。等到子时一过,能量又往上走了,莲花苞又全都打开了。

我们人体生理的机能运转与自然界的植物是一模一样的。道教里面讲:“精满不思淫、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这里所讲的“精”,是指人体的精力。我们通常讲的“某某人精力特别充沛”,就是指这个“精”。

越是精力衰弱的人(或者讲身体虚弱的人),他的欲望越重。为什么呢?因为他的精力(或者说元气)不充足,体内就有足够的空间让它来流动,它就会乱串。而当一个人精力充沛的时候,它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力量,越是充满越不容易走动,所以他的欲望很少产生。它既然是一个完整的能量体,就不仅不会往下走,还会往上升。因为我们身体里边有一种力量,它本身就是来自宇宙里面,所以它很容易和宇宙的力量相应、沟通、相吸。可是我们往往由于体内的能量消耗太多,没办法往上升,只能够往下沉。

当你修炼到一定程度,体内的能量往上升的时候,它自然而然就和宇宙的力量紧紧地吸在一起。因为体内的这股力量本身就是来自宇宙里面的一部分。因此它很容易又被吸上去,回到源头。可是我们现在很少有人能够把生理上的能量修充足,而且还能够保证它不外漏,如果你能够做到的话,这股能量就会转过头来,从下往上升。问题是很少有人做得到,常人不是能量不足,就是充足了以后也会漏掉。

如果你能够把这股能量修充足,而且不让它漏掉,它就会呈圆形(督脉上升,任脉下降呈圆形,又从中脉往上升)往上升。这个时候你就不要再在地面上打坐了,可以跑到山顶上,或者跑到屋顶上,总之离地面越高越好!因为地面有一种吸引力。

既然地面有吸引力,那么树枝为什么又会往上长而不向着地面长呢?

这就说明宇宙虚空同样有吸引力。所以当一个人的精力足了,保持不漏的话,它就往上升变成气。这个气不是呼吸之气,是元气。在道教里面,中国的古文字写作“炁”,当一个人没有欲望的时候,精就变成了气。狭义的欲望,指的是男女之间的性欲;广义的欲望,指的是人的“贪、嗔、痴、慢、疑”,例如人的种种抱负,都可以列到欲望之列。因为你有了种种欲望(包括广义的、狭义的欲望),就没有办法保持先天的元气,它就会变成后天的“精”。有了精,你的欲望就会更强烈,就要漏掉。所以佛教里面的“六通”,有一通叫做“漏尽通”。佛在《楞严经》里讲过,漏尽不证,要想成佛,无有是处,犹如煮沙欲其成饭!不可能的事情。就算是你通过某种手段达到了不漏,但是你还得能够让这股力量回过头来往上升,升到中间变成“气”。你如果降伏了这股气,让它继续往上,升到头顶就变成“光”。在下边是精、在中间是气、在头顶就是神,或者叫做光。
就像一杯水,遇到冷空气就变成冰,中等的温度就是水,遇到高温就变成水蒸气,或者变成一股烟、一束光。这就是为什么修行层次高的人,头顶上会有光。他把下边的能量,由精变成气,把气变成神光散发出去了,既然我们人体可以通过五谷杂粮吸收能量,再把体内的能量释放出去,也就能够把宇宙的能量吸收进来。但是你必须达到全身八万四千毛孔都张开了以后,才能吸收外边的能量,既然能够吸收外边的能量,也就意味着你体内的能量可以(通过八万四千毛孔)释放出去!

明和在香港拜访这位上师时和上师握过手,感觉非常的温暖和柔软,修行有成就的人的确和普通人是不一样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跟修行高的人坐在一起,会感到他身体的火力特别旺,感到他身体发热;也会感觉到自己很清醒、头脑更活跃了。因为他的能量场比较大,可以影响对方。就像一团大的火焰,我们一靠近它,就会感觉到身体发热;或者是走到一个冰山旁边,我们的身体就会发冷。这都是能量影响到对方的一种现象。

所谓的“加持力”,譬如这个人修行很高,他身体的能量场比较大,他摸一摸你,就能改变你体内的能量场。甚至他用过的东西:杯子、筷子、碗、衣服上都有他的能量。你一碰到他的东西,就能改变你自身的能量场。这就是佛教里面千百年来讲的所谓的“加持力”!实际上秘密说穿了,也就是能量场的作用。“能量”是现代科学的用语,过去没有“能量”之说。科学越发达,越能证明宗教里面讲的是真,中医的针灸、按摩过去都是按照“子午流注”来治疗的。因为在子时,我们人体的能量全部要归源。这个时候你就不要工作、不要劳动了,最好要休息。如果这个时候你不休息,集中精神去做一件事情,体内的能量就很难回到它的源头。“源头”一是指丹田,二是指身体的各个脏器。身体工作了一天,到了子时是要休息的时候了。当我们这个时辰休息,气血全部回到五脏里,补充了以后(五脏吃饱了),过了子时,能量又要从五脏里面分布到身体的每个角落,又开始工作了。

过去的修行人,尤其是年青人,通常在子时都还在用功,也就是说在这个时辰容易降伏身体的能量。身体虚弱的人、精力不充沛的人,在子时通常就要休息。为什么男同志在清晨的时候,会明显地表现出很强的欲望呢?因为这个时候生理的能量都走到了下边。在这个时候你必须起来修炼,你通过一种方法修炼,能量就上来了;你不修炼,能量就一直停在下面。



我们体内的能量,在头上是“神”,在中间叫做“气”,在下面就变成“精”。修炼了以后,就由精变成气,由气变成神;你如果不修炼,有欲望,就由神变成气,由气变成精,有精就有欲望。也就是说精、气、神它是一个东西。譬如“水”,你可以把它变成“冰”,也可以变成水蒸气,变成一种雾状散发掉了。水蒸气就是水,就是冰;冰就是水,就是水蒸气,三者是一,不是三。

为什么古人要把它分成精、气、神呢?

它在我们体内确实是一种东西,但是它走到不同的层次,就变成不同的形象。如果你没有欲望的话,身体里面就有用不完的元气;如果你体力不消耗,欲望又没有的话,身体里就有用不完的神光。

如果你这个人很能干活的话,你体内的“神光”也少,“精力”也少,但是你的体力比较大。如果你不动脑筋,也不干体力活,你体内的“精力”就特别旺盛,通常容易产生生理的欲望。为什么过去祖师爷们都是半天干活,半天修炼,而且在修炼之前,都要运动——跑香。通过跑香把身体跑热,把下半身的能量输送到上半身来。下半身没有能量存在,就不容易有欲望出现。我们人体有周期性的生理变化,就是由于我们有欲望,才会有这些现象。一个修炼成就的人,功力很深的人,他就没有生理上的周期性变化。这也就是佛经上面讲的“马阴藏相”。道教里面讲的“斩赤龙、降白虎”就是这个意思。修行成就的人,没有后天的生理反应。

我们之所以有后天的生理反应,是因为有欲望了以后,神光就变成了气,由气变成了精,有精就要漏。如果你没有后天的欲望,就会保持先天的精、先天的气、先天的元神。它在身体里面是转的,你有欲望了,它就从上面转到下面;你如果没有欲望,它就从下面转到上面,由上面出去了。

我们现在不管他哪一派怎么说,但是他们有一点是共同的,也就是说他们都非常重视“中脉”。无论你是想“开悟成佛”,还是想“得道成仙”,都必须要中脉畅通!

为什么必须要中脉畅通呢?

这个中脉就是我们人体的中枢、中轴,相当于一支莲花的莲杆。我们头顶这朵莲花要想开放,必须要莲杆吸足了养份,不断地往上输送。日夜地输送,这个莲花苞胀得满满的、胀足了,莲花一下子就打开了,才出去了!



这就是我们的头,这串小念珠就是我们的中脉,下边的穗子就是我们的男、女生殖器。你有了欲望,这个能量就冲不上去,就要从下面漏掉;你有了精力,又没有欲望,精力充足以后,这个能量就从这个中脉往上输送,输送给你的头脑了。能量顺着中脉不断往上输送,自然就达到“还精补脑”,脑袋也会鼓鼓的、圆圆的。能量冲到脑袋这个莲苞上,这个莲苞胀得鼓鼓的、满满的,胀得没办法了,“啪”就打开了!能量足了,就冲出去了。大家看这个苹果,后边有个蒂把,前面有个凹,中间有个中枢(即苹果核),我们人体跟这个苹果一模一样。我们头顶有个“旋儿”,相当于苹果把儿;下边的会阴穴——生殖器与**之间,相当于苹果前面的凹;我们的中脉,就相当于苹果的中轴部位。

上面的苹果蒂把是和大树连接的部位。没有这个蒂把儿,苹果就回不到大树上。我们人体就是一个完整的苹果,你要修到如何让落到地上的苹果再回到苹果树上去。因为这个苹果原本就是从树上掉下来的,所以我们有足够的理由让它再回到树上去。
宇宙就是一棵苹果树,我们每个人就是一只从树上掉落下来的苹果。为什么会掉落下来呢?因为地球的吸引力太大了,苹果熟了、能量足了,就降落下来了。但是我们没有做到能量足了,再反弹上去。那么这个“修炼”,就是要把体内足了的能量从背后面升上来,再从前面沉下去,再从中脉回上来。一回上来,这只苹果自然还会回到树上,又和宇宙同一体了。这个能量足了以后,先从后边(督脉)上来,升到头顶以后,再从前边下来。经过眉间、鼻梁、下巴、下到胸口(顺着任脉),到了这个三江口(即会阴穴)。密宗、道家叫做“三江口”、“生我之门,死我之户”,意思是说我们生是从这里生,死也是因这里而死。

降伏了三江口,你就超越了生死!你降伏不了,生也是从这里生、死也是从这里死!你降伏住了,这个能量从前边降下来,就再也不走后脊背了。因为它已经走了一个圆、阴阳交合已经走完了,它就直接开始进入中脉了。当能量进入中脉的时候,整个人都没有力气了,因为能量不在肌肉里面了,而是进入中脉了。这个时候的修行人,会感觉到要死死不了,要活活不了!

当进入中脉以后,你继续修炼,这个时候就需要“保养”了,不要讲话,整天闭着眼睛,总之“开口神气散,意动火功寒”。你动个念头,这个能量就出去了;你一开口说话、一做事、一考虑问题能量就全部消耗了。就不进入中脉了,还会往下走。

这个时候你如果做到六根关闭,眼、耳、鼻、舌、身、意都不起作用了,能量分分秒秒都在增长、增长,往上走、往上走(示意)。走到头顶上了,可是头顶又打不开,你眼睛闭上了,里面又放光、又炸雷、又头痛、眩晕、呕吐!因为能量出不去,在里面搞得天旋地转!

这个时候,就要靠一种方法。当你掌握了方法以后,下边的能量就继续往上补充,补充到了一定程度,莲花苞(头)承受不了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譬如说你摔了个跟头,或者受到了惊吓的时候,这个莲花苞“啪”打开了!豁然顿悟了。虚云老和尚就是在禅堂里打禅七期间,护七的人倒茶时溅到了手上,烫着手,杯子掉到地上“哗”地碎了。虚云和尚天天都是处在那种定中,突然受到这个刺激,一下子就开悟了!当下就连着说出两首悟道偈:“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烫着手,打破杯,家破人亡语难开,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

身体是个房子(家),“家破了,人出去了,语言难以形容!”虚云和尚从此以后就不打坐了,就出去弘法了。这就是虚云老和尚开悟的经过。

为什么那么多人都被声音惊得“激灵”了一下子,只有虚云和尚他开悟了呢?因为他的能量已经达到了头顶,已经快破了,所以“激灵”一下,他开悟了,他破了。别人下边可能还没有能量,而他已经差不多了,就是这个道理。在过去有很多这种情况,被石头砸了一下,摔了个跟头,一个声音的刺激,开悟了。古时候的祖师,把身体的中脉(脊柱)比做“竹根”,指的就是我们生理的构造。这都是一些术语、行话,你不是这个“行”里的人,说了你也不懂、你还会毁谤,你是这个行里的人,也不需要表达,自然会明白。这也就是为什么过去禅宗里的人都不讲。因为你不懂,讲了你会毁谤。人就是这样,他越是不懂的人,越是敢发言、敢毁谤;越是懂了的人,行内的人呢,就不说话。所以“语言”是在没办法的情况下才使用的,如果彼此能心领神会,就不需要语言了。
你看那些得道的人,很少说话,彼此眼神一看就了解了。如果还不了解,就不讲话。因为心灵就沟通不了,语言更没办法沟通!可是现在的人恰恰相反,心灵沟通不了,不断地用语言沟通;语言沟通不了,还不断地做手势来辅助沟通!而人家那些得道的人哪,手势也不做,语言也不说,眼睛一看就明白了。语言是下策,手势是下下策,心灵沟通才是上策!为什么无**的人他们不通过语言、不通过形象就可以沟通呢?因为他们长期住在深沉的禅定里面,是用一种真意在沟通。

我们的头是圆形的,上面有眼、耳、鼻、舌四个地方可以漏掉,我们头上还有一个先天的通道,就是婴儿时期顶骨未长合缝的“囟门”,又叫“顶门”。小孩子在哭叫的时候这个地方还会动,一岁左右就闭合了。这个地方就是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一个通道。

大家看上面那个莲花苞,它没有开的时候花瓣一层包着一层,花苞的顶端有一个开口。能量不足的时候,它不开,等到能量不断地输送,充足了,它就会慢慢、慢慢打开。如果花苞没有这个先天的裂缝,它能量足了的时候,它就有可能从花苞的其它地方打开,不一定都在顶端打开。

学佛的人都知道,人死了以后,头顶发热——神识从头顶出去,往生极乐世界。既然是这样,我们学佛的人为什么还让人家把意识守在下丹田、守在什么中丹田?本来把意识放在头顶是正确的,你把意识调到下丹田,临终时神识从肚脐眼儿出去——进入饿鬼道!你生前如果习惯性地把意识放在头顶,你临终的时候,意识就很容易从头顶出去,不就和三界以外相应了吗?!



有许多人驼背,就是因为他体内的能量不足,当他体内的能量足了,进入了中脉以后,腰杆自然就挺直了。所以说你有没有“道”,看你的腰杆、看你的头盖骨就可以知道,听你说话的声音就可以知道!你如果中气不足——中脉里面没有能量,说话的声音像太监一样;如果你中气足——能量在中脉里边,发出的声音像从海底发出一样,在空中嗡嗡响!

大慧杲禅师说:你得道没得道,往我面前一站,不用讲话;你修行处在哪个层次,你一开口,我一听就知道。他讲得丝毫不错!因为你有一分的功夫,生理上就会有一分的表现;有两分的功夫,生理上就有两分的表现。

我们的脊梁骨是一个一个椎体连接起来的,中间是一个空管,充满了骨髓,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精力。如果骨髓足的话,它就不断地往上输送、输送……,再加上你不断地修炼,它凝聚、凝聚、凝聚得多了,就从头上出去了!

这是一支莲花(示意),下边是藕,你如果把这个莲花杆割一刀,会是一种什么情况呢?浆液马上就流出来了。第二天这朵荷花就枯萎了,或者不生长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修行人要节欲,不要夫妻生活的道理。

为什么叫“花开见佛悟无生”?因为本身就有这个东西,我们不需要修炼,只需要把能量蓄积足了以后,把它送上去,就看见了。我们身体的生理构造,就相当于一套完整的火箭发射装置。我们的四大——身体,就是个发射架子,中脉就是发射通道,体内的精、气、神就是火箭发射之前堆放的、发射时点燃的火药。当传给你们一种微妙的方法,把体内的精、气、神点燃,也就是把“火药”点燃。火药一燃烧,火箭头“呼——”一下子就被送到太空中去了!我们体内的这个“火箭头”,叫做“自性”也好、“智慧”也好、“灵魂”也好,或者叫做我们的“本性”也好,在这里我们不讨论它的名字。总之,不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古人,还是今人;道教还是佛教,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是人还是动物,都有这个“火箭头”,都有这个灵气,都有不生不灭的这个东西!

问题是你是否凝聚足了体内的能量,还要能够把它点燃。能量燃烧,才能把这个“火箭头”通过发射架子送到空中去。火箭头飞到了空中,它就不再需要能量(火药)了,它就循着轨道自己运行了。当我们的灵体出去了以后,飞到太空就和太空相应了,就掉不下来了,在空中转了。想到哪里就可以到哪里!我们现在是需要燃烧体内的精、气、神把“火箭头”送上去,送上去以后,就不再需要体内的精、气、神了。我们冲出去的这个东西,本来就是从虚空中下来的,《八识规矩颂》里讲:“去后来先做主公”,意思是说来的时候,是它最先来的;走的时候,是它最后走的。我们投胎时是它最先来,我们死的时候是它最后走。

它走到哪里去了呢?因为这个东西本身就曾经是从上面下来的,所以只要是开过顶、出去过的人,它一脱离身体出去,上面就有力量和它相应成一体了。密宗讲的,这个时候就不需要禁欲了。在没有开顶之前,就需要禁欲。

禁欲的目的,就是为了能量的积蓄。蓄足了,通过“宝瓶气”、“拙火定”把它燃烧,把那个先天的无形无相的东西(或者叫有形有相,因为它看不见,但可以感受到)给送出去。送出去以后,你就不需要禁欲了,因为它已经上去过了,就和上面的力量相应了。

为什么要静心?为什么要六根关闭?就是要凝聚能量。现在我们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使能量充足,可是我们往往都是充足了以后又都漏掉了!你如果不想让它漏掉,就必须要通过一种方法,使它进入先天的轨道。任、督二脉就是先天的轨道。密宗讲左脉、中脉、右脉,道家讲前(任)、中、后(督),但是他们都承认、重视这个中脉。最重要的就是这个中脉,它是中枢。就像一只苹果,前面有个凹,后边有个蒂把,中间的中枢把二者连接,犹如人的中脉。为什么很多高层次的宗教,在修炼时都要盘腿打坐呢?因为盘腿打坐,手脚不动,小腿、大腿压住了,不消耗能量,等到腿发麻、发热,能量就往上走,体内的能量就不会下沉,就把体内的能量送上去了,人的生理就容易打开了。四禅八定修完了就不需要执著打坐了,就可以每天出去晃晃悠悠、游山逛景了,但是还需要静心。既然是静心,就不一定只有盘腿才叫做静心。你干任何事情,只要是心静下来,六根关闭,能量就会不断地往上输送!

“观照”,就是把你的意念放在一个地方,为什么要有“观照”,就是为了集中思想;思想一集中,体内的能量就集中,不容易外露。譬如说你的意念放在头顶,身体的能量自然由下而上到头顶;你如果把意念放在丹田,能量就跑到丹田。道家修这个丹田,下丹田修100天就不能够再修了,就挪到中丹田;中丹田修100天,就挪到上丹田;上丹田修100天,就破壳(头顶)出去了!可是我们现在的人呢,根本不懂,所以他一辈子都守这个下丹田。也有个别人他知道上丹田重要,他一辈子守这个上丹田。实际上每个丹田只修100天,修圆满了,马上就从下丹田到中丹田,又从中丹田到上丹田了。道教里面守这个下丹田,是为了凝聚能量。底气足了以后,就叫它上升,挪到第二个台阶;第二个台阶足了,挪到第三个台阶。三个100天,差不多是一年的时间,一年的时间就可以出去了。“出神入画”,“神”可以出去了,“入画”了,入了这个虚空,虚空是一幅画,宇宙是一幅画。

第二年他完全就是训练出去——进来、出去——进来,第三年就起用了。所以一个真正得真传的人,三年足够成功了!如果再笨一点的人,还可以再来第二个三年。如果不懂方法,三十年也没有用!所以说“得法归来好修道”,你不得法,归来也没有用啊!“得法归来好修道”,如果没有“法”这一说,就不存在过去有“求法、传法、得法、证法”这一说!所谓的“无法为法,无门为门”,是指成就的人,已经没有法、没有门了!说入定就入定,说走掉就走掉,不需要借助某一个方法。他已经达到无法为法,无门为门了!而我们一个初学的人,就算是有法我们还修不好,何况我们还没有法!每天只能够诵诵经、拜拜佛、打打坐。甚至我们连诵经、拜佛都懒得搞了,

我们男、女的生理构造(指主要经、脉)一模一样,丝毫没有差别!不管是现在的人,还是古时候的人,丝毫没有差别!就是说每个人的任脉、督脉、中脉(或者说左脉、中脉、右脉),都长得一模一样。为什么前几天我讲对治昏沉的方法时,说要把下巴压到胸前呢?就是为了锻炼中间这个中枢、中脉。你一刺激,一畅通,就把能量输送给头脑了。能量一输送上去,它就不缺氧了,不昏沉了。还有一种控制妄念的方法,你把这个中脉控制住,像水管一样,一折弯,头脑马上就入定了,就不会散乱了,就是这个道理。但是这些都是需要有些方法的,

我们佛门里睡觉为什么要“吉祥卧”?尤其是男同志在这方面是受用无穷的,而且感受也是最多的。人在吉祥卧的时候,就把三条脉的会聚点——三江口——给折起来了,一折起来,人就不会有欲望了,就不容易漏了。而且吉祥卧,你一折起来能量就往头上走了。吉祥卧是右侧卧。正确的姿势是把手枕起来,大拇指放在耳朵后边,其余四指放在太阳穴的地方。把手当枕头,但并没把耳朵盖起来。当你修到一定程度就不是这样做了,就换一种方式了,就把大拇指塞住耳朵睡觉了。但很少有人能达到这个境界。左手就自然放在身上。但是左手有左手的用处,左、右手都有用。现在我们是“身转心”,你有心没有力量,心有余力不足,你有心也没有用,能量上不来。

埃及的金字塔,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首,金字塔中的石块蕴藏着一套相互有内在联系的数字、尺寸、重量、角度、温度、方位、几何题,与地球上的子午线、地球与月亮及太阳的距离有着神奇的吻合,更多的神奇的东西,人还不能领悟宇宙信息的密码。

有一个国家按照金字塔的大小、高低,用玻璃做了一个相似的金字塔模型。一段时间以后,在金字塔的周围形成一种似云如雾的东西。让人感到神奇,但又不得其解。

加利福尼亚有一个商人按照金字塔的形状,按照比例做了许多小的金字塔。在他的金字塔模型里,牧草幼苗长得快,病人疼痛感减轻,伤口愈合迅速,放的刀具会变的锋利,食品会保鲜,鲜花会开的持久。
罗马尼亚利用金字塔形状的装置为水杀菌。在金字塔形状的建筑中,爱哭闹的儿童会很快平静下来,病人睡眠安稳,妇女经期出血减少,人会头脑清醒,性功能会得到改善。

这是人知道的,人不知道的有待将来去了解;不理解的有待将来去研究和证实。其实个别神奇的金字塔本来就是上几次文明高度发达时留下来的建筑。是天人合一的建筑体现和功效表现。


以下摘录些点滴献给伟大的大自然:

达摩老祖讲:“若不见性,能说十二部经教,尽是魔说,不懂我说之意,宣我说之法,即是谤佛。”整个十二部经教尽是先祖们的修行体验记录,单从字面理解,三世诸佛都喊冤枉,若能深入禅定才能理解诸佛妙心。

思想观念没有转变,心性因此提升不上去,故不能和高层次的众生沟通,在思想方面突破得越多,放下的越多,心性方面提升得也就越快。要先把自己头脑里面装的一些不好的概念倒干净后,佛菩萨的力量才会进来。否则佛菩萨的力量也被复杂的头脑抵触在门外。

每层空间里都有它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倘若你超越了这层空间,就不会被这一层的空间和时间限制于你,所谓的超越三界,也就是超越每一层天的空间和时间,超越了时空,也就超越了三界,超越了因果。超越后没有因果报应,是针对超越者而言,但没有超越的人犹如还在大海中(因果的层次)作业,仍然还是被因果制约,所做的一切都还是要受果报。

人越是使用头脑,越是依赖物质,也就越离不开这层空间,而内在的功能也就越退化,倘若不及时醒悟修炼,最后也就完全消失,不仅不能返回上去,而且还会往下一层空间堕落为畜生或鬼,它们醒悟后修炼为人体,最少也得千年以上,而人体这一世直接就可以修炼到超越三界成为佛。

修炼的人要存正念,不可贪小神通,否则无形众生就会附体,隐态中的精灵鬼怪不会无缘无故地附体,也即所谓的不请不会来,来了以后,它给你鬼通来换取你的阳气,把你的阳气盗尽,人死为归,它有了阳气便可为人。

常人所讲的悟并非是彻悟,而是在道理上的一些知解,还是头脑的范围。彻悟者乃是指的在理事上穷到了源头,得到了根本智,犹如得到水的源头,从此再也不会饥渴,心灵中有了深沉的满足。倘若是理论上的顿悟,也即古人讲的,大悟十八回,小悟无数次,还得从功夫上老老实实地做起。

真修禅的人,世人根本无法理解,外忘世界,内忘身心,行无伴侣,人情断绝,泯灭人我,若能如是身能安闲,心能入道,故此禅者给世人的感觉则是冷酷无情,心无众生。殊不知,不如是又怎能入道成道返回人间度众生呢?

修要真修,悟要彻悟,不可做一个知解的修行人,要解行合一,更要把修行融入生活中、工作中,佛法离开生活也就无立锥之地,也就没有意义了。

顺其自然是大悟后的行径,凡夫顺其自然必然堕落。初修者一定是逆流才有希望成功,悟后的圣人一切都是顺其自然。圣人无心即是佛,凡夫无心则是落在空上,死后沦为畜生。

一个修行人平时若能尽力做到不把空和有、是与非、好与坏、成与败、苦与乐、解脱与束缚看得那么重,分得那么清的话,在修行上也就象个样子了,太在意这些就是给自己设置一道无形的枷锁,制造一些额外的痛苦。

多数修行人整天都在追求--有神通,有境界,有智慧,你那个“我执”没有消除掉,又如何会有神通,有智慧呢?惟有透过我执的消失,才会有某种在的出现,有是“真空”后的有,往往当“空”出现时,几乎每一个人都不敢面对它,人从无始以来,都是被有支撑着,一旦有消失,人就会发疯,空的境界比有的境界更可怕,空是种死亡,死去你的我执,死去你的存在,试问:你都不存在了,你还愿意活吗?人最渴望的便是我、我、我,希望别人心中有我,重视我。“无我”就是“真我”的存在,也即另外一个原本的我开始出现。

之所以对人类是那么恐惧,是因为你从一个已知的世界,将要进入一个未知的世界。倘若生前能脱离躯壳进入一个未知的世界,那么临死的时候,死亡对于你来讲,已是变成了已知数。临终那一刹那的欲望将会决定你来生的去向,或者说:“临终那一点的记忆将决定你来生的去向。平时静心入定就是对死亡的训练,死亡跟入定没有什么差别,它们都是很清醒的从这个已知的世界进入另外一个已知的世界。

入定(死亡)是达到佛国的一道门,是放弃这个世界进入另外一个世界的开始。那个永远不朽的东西是最喜欢死亡,惟有借助死亡它才是最自由的。死亡对于生命来讲不是终点,而是这一阶段的结束和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开始。只有当一个人,生前全然地生活过,那么在临终的时候才不会留恋这个世界,否则还会留恋这个世界。内在的佛性(本来面目),它不需要你再去拜神拜鬼,更不需要你去拜佛,所需要这一切的,是你的头脑,因为你没有找到你的佛性,你是一个傻瓜蛋,所以才会以为你会死。当你透过觉知和醒悟将会了知没有人会真正地死亡。身体的死亡和生命的死亡是截然不同的,身体的死亡在百年之内谁也逃不掉,死亡是最民主的,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乞丐农夫,都要经历死亡。生命的死亡,不是遇到意外事故,几乎是不会死亡的,如飞机爆炸,其死者的灵体是魂飞魄散,将再也无法投胎。


如何静坐

万行上师 讲述



打坐的时候,背要向前倾一点,不要倾太多,有这么一点点就行了。感觉到重量不是落在尾巴骨上,而是落在两条腿上——胯骨上或膝盖上。脊柱是拉直的、微微地向前倾一点点。脖子微微低一点点,肩膀一定要沉下去。稍微带一点点意念让脖子往上拔,肩膀往下塌。可能刚开始有点不习惯,你做上几次以后就习惯了。

  你采用这个姿势在吸气的时候,很容易把气吸进丹田。你会感觉到从鼻孔到丹田像一个通道一样,微微地一吸,气就沉到了丹田。当气沉到丹田不动了,不乱跑了,妄念也就起不来了。同时,前面的气沉下去,后面督脉的力量就容易往上升。当督脉往上升这个过程完成以后,就直接从中脉往上升了。你前面往下沉得越厉害,中脉的力量往上冲得也越厉害。  这么一来,你坐在这个地方,很容易把身体空掉,即使是身体空不掉,也会感到身体整个像一个通道,就像是一根很粗壮的水管一样,上下都是畅通的。气沉入丹田,杂念才会少,才容易把身体坐忘。也就是“身体空掉了”。

  过去禅堂里面坐香的时候,每个人的腿上横着一个禅板,两只手不是叠放在腿上,而是手掌朝下压在禅板上,这样一来,胸脯自然就挺起来了。两个肩膀塌下去,这样一挺就是一天!时间久了、中气自然就足了。中气一足,整个人的声音和体形都会改变。在禅堂里面如够能够用上功,坐得好的话,整个人的脸上都放光,说起话来,声音真的就像洪钟一样,在空中嗡嗡响!  你们的坐姿都不正确!后背的脊柱微微地向前倾一点点。当把这个姿势调正确了以后,再放松。虚云老和尚有一本《开示录》,第一页是他老人家身穿海青、脖子上挂着念珠的一张照片。你们用心去看这张照片,老和尚是一种什么气质?给人的感觉非常放松、非常安详。你看他的两个肩膀全部塌下去了,这样的人他身心已经沉下去了,转变了色身,所以他不会激动  一个人的肩膀如果是平的,这种人,我们说他能够当将军!他的气没有沉下去,火特别大,火力特别足。他可以勇冠三军,可以征服别人,但他征服不了自己。要想征服自己,首先这股气要沉下去,只有这股气沉下去以后,才能降伏自己。

  你们打坐的姿势,只有顿汉的有一点点像,其余的人都还差得远!身子往前倾一点点,背还是直的,只是脖子往前压一点点。这个感觉要自己慢慢去捕捉它、慢慢去感受它。当你用鼻孔一吸气,这股气直达丹田,你感觉到前面——吸气的途径——是一个畅通的通道。呼气时,丹田的气又通过这个通道呼出去。通过这种深呼深吸的方法,就可以把体内的二氧化碳给呼出去,把氧气储存进来。  把姿势调正确了,心态才会平稳,上身的重量一定不是整个都落在臀部,而是落在胯关节和膝盖上,尾巴骨下面是空的。实际上正常人的脊柱有三个弯曲:“颈曲”向前弯、“胸曲”向后弯、“腰曲”又向前弯,形成一个S形,因此到骶尾部就有点向后翘,有点类似“翘尾巴”的味道。而尾骨尖又有点向前弯,正好形成臀部向后撅的姿势。如果你打坐的姿势正好符合这个生理构造的姿势,生理上的这股力量在背后就很容易由下往上升起来,如果你的坐姿不符合这个生理构造的姿势(随便自然地盘,或垂直的坐姿),也许你当时感觉到很舒服,时间稍久一点,你就坐不住了。因为它阻碍了身体里面的这股气。

你如果采用很正规的姿势盘腿打坐,刚开始可能会扳得难受,等过了一段时间,这个姿势你习惯了以后,你一坐,身体里面是畅通的。  我们这个小居士(一位九岁的小朋友),他打坐的姿势非常标准。他往这儿一坐,腰杆笔直,两个肩都沉下去了,他已经打了好几年的坐了。就这个九岁的小孩,如果出了家,他绝对是一代高僧啊!像模像样的。不管他内在有没有这个东西,他外表该有的都已经有了。也可以说正因为他内在有这个东西,他外表才会显现出来。内在没有,外表是显现不出来的。

  “境界”,一方面来自于生理,另一方面来自于心理。严格讲,生理这方面不叫做“境界”,只能叫做“生理反应”。当身心反应完了以后,在和虚空中灵界的众生衔接的时候,才可以谈得上是“境界”!因为它已经不是身心的反应了。在过去道家和密宗、印度的瑜伽术,他们视生理上这股力量修出来后为非常高的境界,视作是悟道的一个消息。

  这股力量出现,人的身心绝对会起变化。乃至于人的整个思想都会变!因为身心是分不开的,所以生理上的构造变了,心理(思想)一定会变。就像虚云老和尚、台湾广钦老和尚,那都绝对是过来人,成就了的人。

  大家会问:这股力量为什么不出现,它到哪里去了呢?都从我们的六根门头漏掉了!就是说太散乱了、都漏掉了。你耳朵爱听,从耳朵漏掉、眼睛爱看,从眼睛漏掉;嘴巴爱讲,从嘴巴漏掉。包括鼻根、意根,你只要是动了念头,都漏掉了。

  你把六根门头都关闭了以后,在身体上最多不到一百天,就能够捕捉到这股力量。身体一旦得到这股力量,可以说要多长的寿命就可以多长!可是有了这股力量,并不证明就已经是得道了。然而要得道,必须要先把这股力量修出来!

  这股力量我以前讲过,它是我们体内的一种“燃烧物”。譬如说火箭在发射的时候,它是通过下面储存的足够的火药,在燃烧时产生足够的热量,把火箭输送到太空中去。生理上的这股力量,在我们人体内就如同火箭下面的火药的作用。如果没有火箭下面的火药、火箭头是没办法飞到太空中去的。  当我们体内的力量被唤醒后,你会感觉到从头顶到会阴穴,整个中间就像一根灯棒管一样,是通的,亮晶晶的。头盖骨都会鼓出来!在这个过程当中,头痛、头麻、发胀、眩晕、呕吐,都是必然反应。要想功夫不失掉,就得让身心这股力量不外漏。佛门里面不是有个“漏尽通”吗?意思是说有漏之因已经尽了,不再漏了。小的方面是指身心不漏,大的方面是指证得了“三界无漏”。  如果不把生理搞清楚、搞通,功夫根本用不上路。为什么有的人声音特别洪亮,而有的人的声音特别微细、微弱呢?这些都是问号,我们平时有谁会注意这些呢?略知一点的说(声音洪亮)这是中气足。所谓的“中气足”,一是指他先天的体质,二是他后天慢慢修来的。

  这股力量不由下往上升,你想即身成就是不可能的,只能等到临命终时靠佛接引,靠我们的信力、愿力去往生,在活着的时候能去极乐世界,绝无可能!实际上佛经上讲“往生西方净土”,不仅仅是指死了以后往生,在活着的时候,就要能够离开我们这个“躯壳”,到西方净土去游玩、到另外一个时空去观光!

  活着的时候出不去,临终的时候出去,就又变成“中阴身”了。如果你的“中阴身”还能够记得佛号,也就是说记得念佛,也有可能往生,有可能中阴身会即刻成就。如果你中阴身迷失了,它就会在空中游荡,成为所谓的“孤魂野鬼”!

  如果你生前就能够出去,在你临终、咽气前就可以离开身体。想着自己的身体空掉了,变成一枝盛开的莲花,头就是个莲花苞,脖子和脊柱就是莲花杆。莲花杆是一个畅通的通道。这从理论上讲,既不神奇、也不迷信,它是非常符合生理科学的。

  实际上我们的老祖宗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把“生理”这门学科研究得非常通透了。他们认为:修行,开悟成佛,就是把大、小周天,也就是任、督二脉、中脉、奇经八脉打通,就是成佛了。这种说法虽然不很正确,但并不是没有道理。因为你整个身体的脉络畅通了以后,人坐在这个地方就是和天地宇宙融为一体。所谓的通灵、上天堂、下地狱,这些都不在话下!
万行上师开示:打坐开任督二脉的原理

训练我们正确的打坐姿势,可以面朝着墙壁,脚尖对着墙壁,人蹲下去再站起来,这样反复下去上来、下去上来,你把这个姿势练熟了以后,再盘腿打坐,脊柱的姿势自然是符合要求的。

  如果说你的心态与佛相应,而身体离道还很远很远的话,你不把这个色身转变掉的话,你的心态随时都会波动。“业力”,一方面是生理引起的,还有一部分是心理里面带来的。你只有通过修身体把后天的业力转化掉,然后才能够渗透到心理里面把先天的业力再消除掉。肉身是这一生得到的,法身是原本具有的。道教的经典对“身体”这方面讲得非常多,在修身方面要比佛家讲得更清楚。

  象道师问:观香时脑子一阵昏暗,一阵明亮;香火头一会儿好像移开了,一会儿又回到香上了;又好像有些别的景象;好像睡着了,还没睡着。您说这算不算昏沉?

  师:不算昏沉。你们都看过《西游记》的电视剧,孙悟空的眼睛看到妖精时,射出两道光来,就如同照妖镜一样,妖精立刻就现形了!虽然它是一种比喻,但是真正成就了的人就是这么回事。实际上这种光是一种常寂无相之光,电视剧为了让观众看得清楚明白,用有形有相的光表现出来。真正修炼成就了的人,他是一种无相的光。你看什么物体,你的眼睛里就有一种无形相的光射在被看的物体上面,类似一个手电筒,一束光射在对方身上。

  当你在观香的时候,内在的这股力量就慢慢、慢慢产生;当你在打妄想或者昏沉的时候,内在这种光会突然关闭,或者是突然减弱。因此,你在看这个香火头的时候,就有了你刚才所说的这种情况。也就是说你刚才在打妄想,里面的“灯光 ”在减弱或者突然关掉了,等你一提神,内在这股光又马上打开了,又对住焦点了。

  这种情况过一段时间,你很快耳朵里面就有声音了。为什么会有声音呢?是因为生理的力量在往上升。过去道家里面把这叫做“得道的消息”。也就是说快接近道了。快得“道”了。耳朵里面会有“龙吟虎啸”,左耳朵为龙,右耳朵为虎,耳朵里面会出现声音。要从佛家来讲,这离道还远得很,但是从道家、印度瑜伽术来看,已经很了不起了。

  你眼睛“看”,那么内在的力量就会透过眼睛这个窗户,象手电筒一样,把光线(能量)给射出去,所以说眼睛看多了,也是一种内在力量的外漏。你可以通过闭关的形式把眼、耳、鼻、舌、身,这五根切断掉,但是你没有办法把意根切断掉。也就是说你的念头、散乱心无法断掉。等你走出山洞,前五根会变本加厉地活动(散乱),把你在山洞里得到的一点“功夫”全部给消耗掉。不能降伏意根,你这堂功课算是白做了!所以说你必须一上来就把意根降伏住。

  你看“狮子”肚子里面那个小和尚,这两天又在浮动了。身体里面这股气一点也没有沉下去、太躁动了。我晚上去看他的时候,他一直在唉声叹气、长吁短叹。最初来的时候,他的心态非常平稳,跟他说话他都懒得回答,因为他的气沉下去了,说话会感到很累,而现在他的气憋在胸腔一带,往上冲,他不说话、不叹气,不舒服。因为叹气可以把胸部的气呼出去,所以会感到舒服些。

  如果他会对治的话,第一就是通过活动,第二就是通过呼气,就把胸部的气给呼出去了。实际上你往外呼气,呼得越厉害,当吸气的时候,就会往下沉得越深。你里面的力量不排出来,外面的力量也进不去。

  伟杰来了没有?你记不记得你说过这个小和尚“能闭(关)一个月就不错了”?本来人家是要闭三年,甚至更久的,像他这种心态我们要给他打打气啊,你总觉得他闭一个月就不错了。像他这个年龄,正是冲劲十足的时候。不论男女,你一过了三十岁,这股冲劲就没有了。人就是在二十来岁这个年龄段冲劲是最大的。回忆起我在二十岁以前,根本就不知道累、不知道疲劳,那个劲啊,根本就用不完!一过了三十岁以后,就感觉到会累了、会疲劳了。

过去很多修行人都是从小修,一鼓作气把功夫冲上来以后,就可以告一段落。但也有许多有根器的人,五、六十岁出家,也一样修行成就。小孩子跟成人的区别是:小孩子的心态波动大,上去得快,也容易下来;中老年人呢,他上得慢,一旦上去就不会下来,因为心态比较稳定

  问:上师,如果有人在境界中知道从哪里来,以后到哪里去,以后该怎么走?

  师:如果你真的是实实在在证到了这个境界,你足以达到“无师智”了,你足以知道前面的路怎么走下去,你的情况足以说明你这个境界不是你修行来的,其实是你幻想来的,渴望、想象来的。(答:我没想象、也没心思。)

  如果你这种情况再出现,就让“门”一直打开,你就顺着门出去。慢慢捕捉你是怎么找到门的、门又是怎么慢慢开的?既然门能够慢慢开,既然你说门曾经好似开过,那么你就从门缝里学着进进出出。

  对于这种情况我借用曹山禅师的一句话:他的徒弟有一次问他:“师傅,碰到了屋顶怎么办?”曹山禅师是过来人,经历过这个境界,他徒弟是已经达到了这个境界还没经历过。师傅一听马上回答他:“冲出去!”徒弟一听立刻就明白了。就象你刚才讲的情况,如果你真的达到了这个境界,我一说“从门缝里走出去”,你马上就知道该怎么做了——从门缝里走出去!(居士答:……)

  不,你这不是我刚才所讲的境界,你这是属于《楞严经》里所讲的五十种阴魔中的“受阴”。你如果读过《楞严经》,你就知道是怎么一种情况了。这也是一种妄想,也是一个过程。“妄想”它也是一种力量,如果没有一点点力量,你是妄想不起来的。会不会妨碍修道呢?你执著它就妨碍;你不执著它就不妨碍。(居士:……)都是妄想!

  我如果说你是观音菩萨,你是一种什么感受?(居士:……),你就直接回答我这个问题!如果我说你是小鸟投胎再来,你又是一种什么感受?(答:说什么都可以,我不在乎。)在座的没有一个人能够达到这种心态。如果我说你们在座的都是罗汉再来,你们心里都是美滋滋的,如果我说你们前世是牛、是马投胎来做人的,你马上会说:不是吧?我怎么会是牛马转世呢?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这一世能够闻到佛法并能够修学佛法,说明我们过去世中早就闻到过,所以这一世我们还能够坚持不懈地修学佛法。说明我们过去修炼过,也做过人。

  ……

  如果你们感觉到身体累,在睡觉前静坐半个小时。打坐昏沉,就是下面这股力量,也就是元气,没有上来供应给头脑,所以头脑缺氧,就会昏沉。什么时候你能够通过静坐、静坐……,下面这股力量能够上来供应给头脑使用,头脑就会清醒,但是这个时候你会感觉到杂念特别多。等到这个阶段结束了(杂念减少了),你又会感觉到要昏沉。就这样上去下来,要反复好多次。等到里面的力量足了,就不存在“上去下来”,你一坐,身体里面就像是一个通道一样,亮堂堂的。里面每一个念头产生,马上看得见。

  何为“看得见”?就像一谈到我们的父母亲,头脑里面马上会出现父母亲的形象。就是这样看到了,而且是清清楚楚地看到了。等你修到一定程度,内心产生一个念头,犹如看到母亲的形象一样,看得清清楚楚。

  看到自己母亲,不是眼睛看,勉强用佛门里的话说是“眼根”看到了,或者说是“心眼”看到了。当你心光出现以后,就是这样,内在一个念头出现马上看到。到了这个时候的人,才称得上真正的聪明,大智慧还谈不上。真正聪明的人自己的起心动念能够看得清、能够把握住。我们现在的起心动念看不清,也把握不住,所以连小聪明都达不到,只能是个糊涂虫!




怎样判断本次打坐是否有效

来自:张果老

一句话说:就是口内津液清且甜。
这是精化了气的标志。(炼精化气)
没有说明心不定。

1、人身有365个大穴,对应地球公转太阳一周。地球公转太阳一周是365天,易数以9为最大,以9归真,所以人身每个穴位应填满9口真气。一天十二时辰,一时辰六刻钟,每刻钟二十分钟,即每二十分钟为一座。人坐禅时,六根清静,心志既不散乱也不昏沉时,每一刻钟能化一口真气。当真气化生时,由督脉上行百会再下行到口腔时,会化成一口清而甜的玉液(口水),把这口玉渡咽下去,胜过服一支人参,补益身之四大五行五脏六腑,推动百脉千经。

所以,人坐禅时,心不可动,心动则气动,气动则气散,真气元气散乱了,不能上行督脉化为玉液。当心昏沉欲睡时,真气元气也化不出来。所以,如果你不懂自己坐禅时妄想有没有,多或少,你看你化的真气元气多少就知道了。如果化生的玉液多,说明你这一座是有效的,如果玉液没有,说明你不是散乱就是昏沉,白坐了,四大五行一丝也没有转,只不过是练练腿,休息休息而已。像人的思想散乱一天,那一天口都是干的。人睡觉睡一天,口也是干的。只有心既不散乱又不昏沉时,真气元气才能化生。初坐禅时,未入真定前,如果心处于不散乱又不昏沉时,一刻钟能化满满一口玉液。

2、静坐津液满口,并有清而甜之感,这说明是有效的。
(不甜,就没有化气,虽然有用处,但是不能算百日筑基的有效座。甘露也是我们做功夫到一种境界的时候,从头顶起,从脑下垂体下来的一种甘味的液体,从头顶下来。)
此时应用吞律法将津液吞入腹内。即舌顶上腭不动,将津液吮至舌根,待欲喷呛时引颈吞下。这样引吞,可直接入任脉,化为阴精,是造精之捷径,健身之妙法。

3、口水要甜,不甜就未化气。(未化气吞下也可以让身体健康,只是不能算作百日筑基要完成的三千五百座里的有效座)
南怀瑾:
“道家叫人要经常咽津液,咽津液则自然纳气,气跟着津液一直送到胃再到丹田。尤其学道的人,应经常嚼津液,咽津纳气。津液者,其成分极其复杂,各种各样的妙用多得很。但怎样才知道津液是化了气了呢?很少人提到这个问题。当气由督脉上升到达头顶,慢慢到舌头牙齿缝,甜甜的津液(不是白糖的甜,而是自然的甜味),源源而来。不要经常咽,等满口时,舌头翘起,不要像喝茶般地粗咽;要轻轻地、慢慢细细地咽,送下胃,自然气下沉,自然到达丹田。女人则沉到胃(中宫)为止。神凝气住,此即化了。津液变甜了,佛法谓之甘露,甘露未来即气未化,这是说的咽津纳气。试看满堂人打坐,还有修行很久的人,几人有这种清凉而带甜的口水?太少了,年轻人容易,咕噜咕噜的,但甜的还没有来,气未化,老年人则口里干干燥燥的。咽津纳气,久而久之,皮肤及全身都是另一番滋润了,有如温玉。咽津纳气如蒸馏水,是化学作用。精化气,气化神,乃至神还虚都是化学作用。炼精即身上后天之精变成先天之精;炼气即是由转河车,在此轨道上再蒸馏一番即是。何谓蒸馏?中学的化学课本上都有,水蒸馏后,最干净的蒸到锅盖上,由顶上一滴一滴地滴下来,于干净净的,一点杂质都没有。故炼精化气,即是将此后天之精蒸馏、提炼,化了,变成甜的津液下来,才是化了气。然后此津液配合上各种荷尔蒙,在身中若再经过一段时间“定”的酝酿,依天然规律,气脉会再起变化,此类精气所化的津液再变而为“神”,即光明。从科学知识,吾人知道,宇宙中时间空间有尽,光是无尽的,光也是遍满虚空净法界。再进一步,夜是黑光,昼是白光,超出地球外,与其他星球之间的光,又非现在所见的光。现在看到的光只是太阳反射的光波,经过虚空中许多尘垢物质后所看到的光,不是光本身的体相。”



人体打坐的神奇

从外看金字塔是神奇的,向内找,人的身体比金字塔不知要神奇多少倍。人在盘腿打坐的时候,往往要求人盘腿打坐,双腿叠加,双手放在膝盖上,叫五心朝天(两手心、两脚心、头顶百会穴)。这时,人体打坐的形状,就形成了一个典型的金字塔形状,就能采集到天体中高层空间的能量,得到天人合一的状态。长期的打坐下去,人的身体就会健康;人的思想就会宁静;人的头脑就会清醒,还能开发人的智慧,激发人的功能。眼能看到奇景,鼻能嗅到异香;耳能听到妙音;舌能尝到甘味,身体感到轻松、有漂在空中的感觉;意识通灵,清醒的意识到另外空间的存在,眼耳鼻舌身意同时感受到身临仙境的妙不可言的状态。

从道家的角度上讲

人在盘腿打坐的时候,头顶着天,接收着宇宙天体的高能量,叫开天门;会阴被坐在底下,避免能量从会阴逃出,叫闭地户;双手心、双脚心加上头顶朝上,采集吸收天体中的高能量,叫五心朝天;双腿相叠,使脚三阴、脚三阳相交,得到双腿能量的互补;双手结印,使手三阴、手三阳相接,得到双手能量的灌通;舌顶上颚,牙齿微微离缝,嘴唇闭上,使任督二脉相连,得到身体大脉的畅通,叫搭鹊桥。

从修行者的角度上看

舌头顶住上颚,嘴唇闭上,任督二脉相通,形成一个周天循环,就是我们常说的周天。一般情况下,子时、午时,人体在放松、睡眠休息的时候,才能形成周天循环,所以,养生的人注重睡子午觉,所以,把这种周天循环叫做子午周天;而修炼是人为的把两脉相接,让身体上的脉得到更大程度的畅通,保持身体的健康和精神的充沛。

双腿相叠,双腿就形成了一个三角形周天,形成一个脉络循环;双手结印,两手与头之间,也形成了一个相似的三角形周天,又形成一个脉络循环;十二正经相互连贯,就形成了人体侧面的一种循环形式。按照身体自然的循环时辰划分,这种循环,一般在卯时和酉时运转,人体自动形成循环运行,所以把这种修行方法叫做卯酉周天。

人在打坐入静、入定的情况下,身体内的五脏会和谐相生,协调相克。通过肾水往上行,心火往下降,叫水火相济,通过肝气往西行,肺液往东运,实现金木相交等等;形成人体内的一种周天循环;得到五脏五腑的相生运转、相克运行和三焦的相互贯通,形成人体内的一种周天循环,使人身体的潜能达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跳出神奇看神奇

人对金字塔的了解和对人体的理解,其实还只是停留在一知半解的认识上。人总爱用人的理论,去解释不理解的事情。解释不清楚的,人就不愿承认或不理解。跳出神奇看神奇,你会从神奇中找出养生效果不好的原因和修行上进步不快的症结。有些人陷在有为的修行和养生中,用这种方法去修行,用那种方式去养生,一开始,可能会有一些效果,有的效果还很显著。再进行下去,发现进展会很慢,一味地强行走下去,有时会适得其反。修行到一定程度,养生到一定阶段,你会发现,如果不放弃自己不好的思想、不真的行为、不善的举动、不良的习惯;你就不能把自己的业转化为德;没有明师去指导,你的心性得不到提高,你的德也转化不成功;就很难再有新的修行突破和养生进步。

有为法,如幻泡影

放下人的各种不好的想法,像金字塔那样,不去思、不去想,静静地坐在那里,带着无所求的目的去修行的时候,你就符合了道家的“道”、佛家的“法”。你的先天父母就会帮助你,让你得到你应该得到的美好的东西;你所尊崇的师尊就会把修行的种子给你,让你在吃苦中生根、坚持中开花、考验中结果,直到走向圆满,修成正果。

打坐竟然可以这么神奇!在静坐中修复生命能量

其一,静坐能够强健身体,修复身体的亚健康状态,提升五脏六腑的功能。

特别对于慢性疾病和顽固症状,如:高血压、心脏病、肾病、肺病、脑供血不足、偏头疼、身体沉重、四肢寒冷、风湿病、爱出汗、盗汗等,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静坐时思想专注在一物之上,呼吸变得平缓均匀,通过呼吸进入肺部的空气总量相对稳定,进入心脏的氧气量也相对稳定,从而利于血压的调节。静坐时,身体能量的消耗减少,心脏的耗氧量也比平时减少很多,血液循环的力量自然比平时加强了。有力的血液循环可以帮助我们净化血管中堵塞的物质,让很多“长期休眠”的血管重新恢复生命的活力。

这样的血液循环经过五脏六腑,能帮助脏腑净化积存的“负面能量”,提升脏腑的自愈功能;经过皮下,能帮助皮肤和肌肉净化“负面能量”,改善气色和肌肉的曲线。所以即便是短期的静坐,人也会感觉到那种从身体深处升起的轻松、舒适的生命能量,就像身体内部被一双温暖的大手按摩过一样。

静坐还能提升下丹田的力量,“下丹田”是生命能量的源头。静坐的过程中,由于血管的净化、身心气的调和,全身的经络得以疏通,使“气的轨道”恢复正常运转,达到固精培元的效果,元气充盈则百邪不入。

其二,静坐可以提升生命的气质,塑造健康、美丽的体态。

坚持静坐可以使一个人内在的气质沉静下来,使人在举手投足之间呈现出优雅、恬静、柔和的美感,这种气质是身体、情感、精神三种能量综合作用于生命的产物。内在的精神越柔,身体被净化的越好,情绪越稳定,外在呈现出来的气质也越美好。

特别提出的是:静坐中的双盘坐姿,可以快速地塑造美好体态。双盘被称为禅坐最稳固的坐姿,不但可以稳定身体内部杂乱的风息,更是可以快速减掉身体的赘肉,疏通堵塞的经络。练习双盘的人,很容易保持腰部、臀部、大腿和小腿部位的优美曲线,控制身体上半身与下半身的能量平衡。

其三,静坐能缓解压力,释放焦虑、紧张、烦躁、不安的情绪,使整个生命感受到平静、喜悦、自在和安心。

虽然我们经常忽略身体而空谈精神,却也很少去思考。其实,一切精神产物,包括思想、情绪、感受等等,它们都是有生理基础的,那就是我们身体的神经系统。维摩禅认为:彻底解决精神的问题,首先要从身体入手。因为所有的压力、焦虑、紧张、烦躁、不安的情绪,都是先被身体上的神经系统感知后,才被人觉察。而神经系统遍布全身各个角落,如果身体的某个部位病变或堵塞,神经系统接收到的信号也会产生变化,随即给大脑传递不利于生命健康的感受,进而产生不利于生命健康的思想和行为。

我们不稳定的情绪、思想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因缘作用”的结果。造成它的因缘不只包括外界的人事物,还包括身体这个内因,身体的神经系统是情绪和思想产生的生理基础。比如,人在愤怒的时候,给他打一针麻药,麻痹了身体的神经系统,他的愤怒情绪就会立刻消失。

静坐就好像是在按摩我们的神经系统,让这个“调皮的孩子”不再影响我们的情感和思想。在静坐过程中,我们制心一处,位于脑前区域的额叶活动会有所增强,脑细胞会开始分泌脑内啡、血清素,这些都是帮助人体神经系统放松、平静的重要元素。许多人通过十分钟的静坐,就能感受到紧张的情绪得到舒缓,烦躁的心情趋于平静。长久的静坐练习,能帮助我们培养出稳定的心灵力量。

其四,静坐能够开启内在的智慧,引导人们反省自我,觉知生命的存在,达到解脱。

静坐时并不是什么都不想,脑部的运作并没有关闭。静坐练习通常都由集中精神开始,大脑枕叶活动虽然会减弱,但脑前区域的额叶活动却增强了。额叶与人类的智力活动相关联,所以在静坐中人们经常会迸发出灵感,产生新的思路、回忆起遗忘的事情。

长久的静坐会使头脑变得清晰、敏锐。由于静坐方法的不同,产生的开启智慧、反省自我的功效也不同。有的静坐方法从“止”入手,训练心静止在一物之上,这样的方法能够培养出生命的“定力”。有的静坐方法从“观”入手,训练心的觉察力和敏锐度,这样的方法能够成就“观慧”。还有的静坐方法运用“思维”,如同《瑜伽经》的许多冥想方法,将人与太阳、天空、自然、空间等通过冥想联接在一起,感受人与整个存在世界的合一。这些方法都能够引导人内省、开启智慧,觉察到自我生命与存在世界的关系。

了解清楚静坐的功效,会帮助我们升起对静坐的信心。只要我们坚持每日去坐,这些效果自然就会显现。



打通经络的各种现象


打通经脉的方法可分两种:一是引导真气来打通经脉,但必须要有明师在旁指教方可,这对于练功的大众来讲不现实。二是作不引导。在本篇的修习禅定过程中,作者即选择了不引导法,只要修习者一心一意把意念放在呼吸上,达到“止”的境界。体内气机开始启动而产生“真气”流动,但修习者切记不要理会这真气的动向,顺其自然,更不可去导引它,否则影响练功的效果。密宗气脉学以三脉七轮为主,所谓三脉是指左脉,中脉,右脉。但以中脉为主,中脉的位置以男子而言,是由海底——会阴穴。即肛门之前,睾丸之后的地方。一直上贯头顶,即发际以上四指处。以女子而言,是由海底——子宫底部,一直上贯头顶发际以上四指。这条脉络即是中脉。在中脉的左边,由左睾丸上去,紧挨中脉至头的顶部,这条脉络即是左脉。在中脉的右边,由右睾丸上去,紧挨中脉至头的顶部,这条脉络即是右脉。这三条脉络合称三脉。至于七轮名称是:梵穴轮,顶轮,眉间轮,喉轮,心轮,脐轮,海底轮。它们并非真有七个轮盘,而是部位的代号,分别分布于头顶发际以上四指{梵轮},头顶中央部位{顶轮},鼻子以上两眉中间{眉间轮},喉头部位{喉轮},心口部位{心轮},肚脐部位{脐轮},会阴部位{海底轮}。综合以上共称三脉七轮。道家养生气脉学,总称奇经八脉。先由督脉介绍,督脉是人体后背的尾椎底部开始,沿脊椎而上,经后脑勺部位上去,称为督脉。任脉是由人体内海底开始,经肚脐处,心口处,喉头处而上,称为任脉。任脉在前,督脉在后。这两脉之中分别都有三关,即道家所讲的前三关与后三关。在任脉的前三关是:下丹田,膻中穴,十二重楼。在督脉的后三关是:尾闾穴,夹脊穴,玉枕穴。以上称为任督二脉。其他横于腰际的带脉,还有冲脉,再加上阳跷脉,阴跷脉,阳维脉,阴维脉。统称奇经八脉。为何人体是一样,道家与佛家对人体经脉称谓却不同?作者为此在本篇里加以说明,是为方便修习禅定者,能够全面了解人体气脉学。其实在道家的道书中,他们把人体经脉与气脉的种种变化,统统都用隐语,术语。关于隐语及术语的意思,在古时是秘不外传。比如,道书中的:“左青龙,右白虎”。就是佛门密宗的左右脉。“前朱雀,后玄武”指的是人体经脉学的任脉与督脉。“大周天”是指气通左右二脉。“河车运转任督二脉”就是小周天。虽说佛家与道家经脉学称谓不同,各有千秋。但站在经脉学的立场来讲,实际是殊途同归。 修习禅定与气通督脉当修习禅定达到了基本上可以把心念拴在呼吸上,其他妄念也基本降服,这时的大脑中非常静,已到初步定境。继而,修习者会觉察到在自个的会阴部开始,有一股时热,时胀的气流,起于会阴,循后背脊柱向上,经脑颠顶部沿头额而下行至鼻柱,修习者切勿惊恐,这是气通督脉的象征。另外,在气通督脉的过程中,修习者身体的强弱也会出现不同的征兆,在此,作者把体弱者与体强者出现的征兆,详细说明,使修习者无后顾之忧,循序勤加用功。{一}体弱者的征兆:这是指体弱有病或年岁老,还有病根隐伏体内而未察觉者。当这些修习者练至气行督脉时,则会感觉背部胀疼,甚至有背部痉挛现象,而且后背一片冰冷。有了上述情形,修习者首先要明确知道:这并非修习禅定出了毛病,这是证明自己生理上有病,或者是潜伏体内疾病的反应,更值得庆幸的是若不经过修习禅定的测验,还不会提前知道体内有病。另方面,修习者知道自己有病,包括肺病,胃病,肝脏病,心脏病等等内脏疾病。这皆是修习禅定而发出自我治疗疾病的功效。无论修习者知道或不知道体内疾病的大或小,只要有坚定的信心,不懈的修习禅定,就能够自我治疗,很快病症消失,而渐入佳境。中国著名的气功家蒋维乔大师,他在没有练气功之前,早已患非常严重的肺病,后来开始修习静功,体内宿疾逐渐消失,以至成为我国著名的气功家。所以说:“有病方知身是苦,健时多向乱中忙”。{二}身体健康者的征兆:到了这个阶段也会出现背痛或肩部痛,但是背部发热,象有股东西在活动,只是很难往上动的感觉,这即是道家所说“河车”运转到夹脊穴这一关,是气通督脉的过程与现象。望修习者认清。这也是阳气到达“还阳穴”的现象,此时,一定放松心念,守住呼吸,不要把注意力集中背部,只管专心修习安般,其他痛楚的现象一概不理,那这股气就会豁然松弛,打通夹脊穴,进入心境开朗,精神充沛超出常人的境界。 气通玉枕穴(后脑)当修习者的气机打通夹脊穴这一关后,这股气便循督脉线上行至头部的后脑——玉枕穴。从中国传统的医学观念,“头为诸阳之首”。所以作用最大,它与大小脑神经,间脑,以及脑下垂体等组织密切相关。人体头部有三大要穴:玉枕,前脑,间脑。作者依气脉的顺序来先分析讲明玉枕穴。等到气机通过了腰部,背部后,便自然而然升到后脑,当这无质无形的气机到达玉枕穴的时候,修习者在坐中就会感觉神志不太清明,昏昏沉沉,似睡非睡的状态。或者在昏昏迷迷中看见事物与景象,在这阶段,修习者要保持健全的修习禅定的理论。就是保持一知:守住呼吸,不理会这些现象,即会黑暗来临,就有破晓天亮。气机到达后脑,可说是修习者在禅定方面向前迈进非常大的一步,但在这阶段,也是很复杂而又麻烦的阶段。值得欣喜的是,气通玉枕这一关,便可打通中枢神经与大脑神经部分的气脉。而入佳境。麻烦的是,打通了玉枕穴,前脑与间脑在将通而又未通之时,在这阶段,修习者的脑神经受到气机的影响,而会出现幻觉或幻象,有时预测小事也灵验,因此以为已得神通。其实这只是心力的本身,的确具有灵验的感应功能。这些小的感应只不过是修习禅定初始的验证,并不是真正出现特异功能,此时,对大事情并不会灵验,因为定力还不够的缘故。修习者到此时的境界后,千万不要得少为足,沾沾自喜。在修习禅定过程中,无论出现任何景象与验证,要统统不予理会,否则会被修习中的假象,幻象所蒙蔽而功败垂成,须加倍努力,待气机通过间脑,便会心境豁然开朗。 气通前脑气通后脑玉枕穴以后,气机移至前脑,此时的现象反应,不如在后脑时复杂,它的反应,便是前额左右两边太阳穴发胀,感觉眉心与鼻根之处,有鼓胀或轻微刺痛的感受,但原先杂念纷纷的情形,到了这个阶段,基本上没有了,较之过去发生在生理与心理的痛楚感受,也相对减少了。至于幻觉,在这个阶段还是有的,未发生之事,也能提前知道,修习者须认清这并非是天眼通,这只是修习禅定的一点小利益而已。千万不要去执着它。其实这是心念之力与脑波的摩擦而发出暂时的现象。另一种现象是练功者在练功过程中,指的是正在打坐时,便会闻到檀香气味,以及别的各种香味,这是练功者内脏的正常体香,,换句话说,若是功夫不到这个程度,是不会闻到的,是为修习禅定的功效。 气通间脑气机通过了前脑这一关,修习者要放松头部的感受,继续守住呼吸,这股气机就会自然的回转于大脑和小脑之间,称为间脑。继而上冲到头顶中央{泥洹宫},密宗称为梵穴轮。世俗的练功者以为这已打通督脉,其实,并不尽然,这是初步打开了中枢神经。气通间脑之时,在头的顶部有胀满感觉,就象有物体压在上面,这是间脑没有打通的缘故。修习者对这些现象不要理会,更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头部,只坚守呼吸,浑身放松而听其自然。继而,修习者就会感到头顶中心,发出一股清凉如水,异常舒适而下沁心脾之感,这股清凉甘甜的津液下降,由舌尖接住而下咽。在七支坐姿中,要求舌抵上颚,即起到这非常重要的作用。此时下降的津液至香至甜,香是清香,甜并不是糖之甜味,可说形容不出来。中国道家所说的:“醍醐灌顶,甘露洒须弥”,“玉液琼浆”。就是指这下降的津液,修习者须知:这下降的津液,并非是平常口中的唾液。道家认为此下降的津液,是返老还童的长生之酒,虽言过于神秘,但的确它能起到祛病延年的功效。此时,不食而不会感到饥饿或服气能够辟谷。总之,在修习禅定过程中,气机已通达了腰部{尾闾穴},肩背{夹脊穴},头顶{泥洹宫},眉间{印堂穴},后脑{玉枕穴},以及前脑,间脑。到此时,可以说已经打通了督脉,修习禅定的路已经迈了一大步,切不要得少为足,再接再厉,等待气机下降,再打通任脉。 对任脉的认识任脉包括了五脏六腑,它的中心在人体的中宫,在医学上也称中宫,主要器官就是胃脘,即是胃部。按阴阳八卦的理念,它是五行{金木水火土}的“土府”。所谓“四象五行皆籍土,九宫八卦不离壬”。就是这理论的依据暂且不谈,但脾胃对人体的健康长寿,至关重要,无论大小疾病发生,第一警告就是胃口不开,食欲发生问题。这是任何人都体会过的。打通任脉是在打通督脉之后,如果任脉打通,中脉也就通了。无论佛教,道教,还有别的宗派,有句常言“一脉通而百脉通”。即是指任脉而言。任脉一通,紧接而来便是轻安现象,也就是能够入定的前奏。之后才能“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人体的巨大能量便会显现出来。所以,无论修习任何功法,都不能心急,况且很多的修气功,修气脉,修功夫者。都拿着些皮毛再练,整个修气脉的系统还没搞清楚,甭说开发自身潜能,就健康而言,都会有问题。道家还有个名词叫“焚修,炼师”。这也表明,作为练功者,想出成就,就必须苦修,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气通任脉,就是中宫气通了,就体会到充实之谓美的感受。孟子所说:“浩然之气,充塞于天地之间”。就是这个阶段,而也是真真实实的境界。佛家密宗中讲:喉轮至心轮部位打通之人,就可以无妄念。也是这个阶段。 气通任脉及其象征道家养生修习者气通督脉之后,在努力上进,到达肠胃有气泡滚动,鸣荡的声音,经过这一征兆,就有食欲大增的情形。但也不可贪图口腹之欲而过分吃饱。其次在“中宫”胃部有了这些现象,可能在同一时期,会有打嗳气等现象。关于嗳气,这是胃气上行,将要气通食道管{十二重楼}的象征,修习者要任其自由,等到十二重楼的气机冲开以后,便头脑清新,胸怀舒畅。而且由头顶降到唾腺所流出的津液,滑滑自来,充满口腔。在西藏,内蒙一带,修习密宗的弟子,对于修习者有了以上打嗳气的人,会生起恭敬礼拜之心,他们皆以为修气已有相当成就之人。在这阶段的另一种现象是大便频繁,犹如泻痢的情形,会持续十天左右。修习者须明知:一个平常人,若有了大便频繁,甚至有泻痢的情形,那必然是胃病或肠炎之类的疾病,毫无疑议,它给予的感受是痛苦的。但是如果是修习禅定,在气通任脉之时,发生大泻现象,它毫无痛苦的感受,反而内脏有一种特别舒服的感觉,等泻到后来,会便出一些黑色的黏液,这是多年来影响肠胃健康的积滞物,平常人是无法清理的。以上的现象过后,就会出现胸口俨然有物堵塞,但吐又吐不出,忽然咳嗽带有浑浊灰暗色的浓痰,这是气通十二重楼的现象。此时,胃气通过十二重楼,喉结部分便内缩,舌尖自然上翘,继而整个舌头贴紧了上颚封住喉头,这种现象,道家称为上鹊桥而凳天梯。修习者继续努力,这股气会自然进入下丹田{气海穴},此时,胸间“膻中穴”部位,就会豁然开朗。甚至能听到心脏部位,有劈啪开裂的声音。佛家所形容的“意解心开”,则是这个阶段的现象。这股进入下丹田的气,才是真正的气归丹田!殊不知,真正气归丹田是人体内气机启动,打通督脉后,进而打通任脉,才为气归丹田。否则,真有“迷头认影,自落痴狂”之嫌。到此,可以说修习者的静定功夫,已相当深了,但还不能真正入定,须待得轻安后,继而就能入定。轻安的发起修习者达到了上述的气机反应,持续努力,在短时间内,归于下丹田的气机又开始下移到会阴,性腺部位,继而打通阳跷脉,阴跷脉,阳维脉,阴维脉。气机畅通四肢。作者在此详细的加以说明:气机由海底{会阴}启动下行,循两大腿的大脉管而足下行,一直到达脚心,此时,盘腿而坐的酸麻胀通的感受已完全没有了,体内的每一根神经,每一个细胞,都会发生暖,软,轻,乐的快感,非但不想下座休息,反而喜欢盘腿久坐,贪图其中的快乐而进入轻安舒适的妙境。在此定境中,气机会再循督脉路线,上冲腰背,畅通左右两肩,从而到达两手的指尖与手心。修习者这时全身柔软舒适,柔若无骨的感觉。继而,平常身体存在的感受也消失了,进入了定的境界。有如老子所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即此境界。修习内丹功的学人,经过几多辛勤苦练,到此为止,无论男女老幼,体力强弱,秉赋异同等等关系,各人练功的变化,虽因人而异,但不会离开篇中各节所述的现象。到达此阶段,就是道家所讲“练精化气”的成就,也是能够“入定”的成就。可以说是非常大的成就,因为有了这成就,则能顺利达到自身功能的显现。修习禅定及功能显现当修习者已得能够入定的定境后,只要开始练功则身心清净,舒适,绝不会有妄念或身上不适,此时,甚至连呼吸也觉察不到了,也用不着再坚守呼吸。修禅定的安般守意{守呼吸},是修习者在没有达到入定的时候,来排除妄念及体内感受的作用。比如,一个人要过河,就乘船到了河对岸,而用不着把船背在身上走道。守呼吸即同这只船,起到协助作用。修习者在定境中,外在的呼吸极其微弱,但小腹里面则出现内呼吸,就是小腹内出现翕和现象。大脑静到极点,生机活泼,体内阳气周流全身,无论体内以前患有任何疾病,此时都消失得无影无踪,而且百病不染,即使老年人也定会鹤发童颜,身强力壮,至于延年益寿,已并非高攀。修习者继续住于定中,不用太久时间,体内的巨大能量,就会显现出来。这些能量即是特异功能。比如:天眼洞开,未卜先知。等等。所谓天眼,并非另长一眼,而是肉眼的本身,起了另一种功能,得眼通之人,与普通人一模一样,但他能看多重世界,任何物体皆挡不住视线。这些令普通人看来,似是神话,其实非也,当一个人的生命功能,充沛到极点,也就是精,气,神充沛到极点,人的生理,心理就能超越一切物理的障碍。虽说入定能够显发特异功能,但修习者须牢记戒德,否则,悔之晚矣。总之,显现功能是自身能量的放射,修习者要保持已拥有的能量,持续用功,便于日后智慧大开,这才是修习禅定的最终目标。


静坐入定方法:禅修的十个层次

1.入禅定的条件­

修禅定的方法有很多种。按照我们佛教的禅定修法,不管修哪一种禅定,都要进入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这样渐进地修上去。要入定,就要具备一些因缘,就是当时要离五盖。所谓五盖是:昏沉、掉悔、嗔、疑,还有贪欲。当这些烦恼没有现前的时候,如果修法正确,都有机会入定。如果有这些烦恼在的话,就很难入定。除了烦恼的因缘之外,我们身体上有某些障碍,也会影响我们入定。 ­

初禅的觉受­

要入定,首先要有入定前的一些觉受。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身心都很舒适,修法又很正确,那么,他要入定之前会产生轻安的现象。即全身非常舒服,一般人的感觉是全身轻飘飘。初学禅定的人,在入定前会有轻安现象:有些人会觉得身体越来越大,甚至整个身体都在膨胀,大到他会觉得充满这个世间;有人会觉得身体越来越小,或身体浮起来。这些都是轻安的现象,这种现象过后,就会产生很快乐的感受,这都是入初禅前轻安的觉受。在禅定里,初禅、二禅、三禅都有不同的快乐感受,到了四禅就没有乐受了。 ­

入定的人一定会觉得全身很舒服很快乐,这快乐的感觉会使他身上原有的病痛等不舒服感消失。另外,当他入定的时候,呼吸一定是非常均匀、非常舒适的,呼吸一定会变得微细。我们可以从这些现象,分辨出入定的一些情形。根据经典说,入初禅会生起觉、观、喜、乐、定五件事,称为初禅五支,初学者入定时是分不清楚这五支的,所以初学者不必先理会初禅五支,以免分心。初学者可以从心念集中了、呼吸变微细了、身体非常舒服了,以这些现象来确定自己已经入定了。另外,初入定的人往往有一种感觉,就是他从非常舒服的感觉中出来之后,会觉得忽然脚酸、麻、痛了;但是,在他出来之前却不知道痛。为什么呢?因为初禅只有乐受没有苦受,所以,你静坐到心念很平静身体非常舒服的时候,一旦休息就感觉全身疼痛,这表示休息前你入了初禅。这是很多修禅定的人都有的经验。但是有些人不但不明白为何麻、痛,还会否定自己已经入定了呢!原因是被那些讲经教的老师误导了。那些法师不明白入定是怎么回事,将入定讲得很难很难,甚至于听到你修禅定,他就会说小心着魔。其实四禅八定,不是佛教专有的,外道也会的。为什么我们佛教一讲起禅定,就怕会修出问题呢?原因是没有正确地去认识初禅到四禅是什么。­

入定不是等待机会­

刚才说,入定过程有呼吸的变化,心念的变化,还有身体感觉受乐的变化。许多人不懂得怎样利用这些变化来认识入定的道路。所以,都是先安坐,然后继续坐、坐、坐,时间久了,他不知不觉地进入定里面了。到底什么时候入、怎么入,他不知道。这样的修行人往往认为必需坐得很久很久,总之,坐久了就一定会入定。其实坐久久而入定,就是不懂如何入定,他不知什么时候入了定?也不知自己怎么入。 ­

懂得怎么静坐修定的人,要懂得如何入定与出定。不懂修禅定的人,即使入了定了也不知道是入了定,就那样在那里傻等。很多出家人都能进入初禅、二禅、三禅,甚至有的出家人修到了四禅。他们的静坐经验是什么呢?原来每一次他坐下来时,总想体验他上一次静坐的觉受,然后就等、等、等时间到了,他所期待的体验又出来了,就如此入定了。大多数的出家人都是这样的,期待上一次静坐的体验而入定,这就是他不懂得如何入定,就不信一瞬间也能入定。为什么他不懂呢?原来很多人忽略了入定的过程,由于不观察入定过程最重要的讯息,只好等待所体验过定中的舒服感觉,当那体验出现时他才认为:哎呀,我又在定里面了。这说明他没有观察入定的过程,所以,他每次都不知不觉地入禅定。 ­

2.入定最重要三事:心细、息细、乐受 ­

在这次的禅定学习里,要学习认识入定的过程。其实,过程很简单。为什么说很简单呢?因为在禅定里面,有快乐的感受,呼吸很细,心念也很微细。就凭这三件事情,我们可以这样说:当你入定时,呼吸一定是从粗变细、心念从粗变细、身体从没有乐受变成有乐受。就是说,入定的过程中,至少有三件重要的事情在变,你要小心观察它变化的过程。 ­

如何观察出入定时的三事变化?­

要什么时候观察这三件事呢?当你静坐时,一旦觉得呼吸很细,没有杂念,心念很平静,全身有乐受出现时,你不要留恋在里面,要快点退出来。为什么要如此呢?因为当你发现身体快乐,心念变细,呼吸变细的时候,你就能在退出时观察它的变化。你会发现,心念变粗,呼吸变粗,快乐的感受在退。当乐受完全退时,你就快点再度集中,先想我要再度入定,然后再度集中于修法。如此,你一定有能力再回到原来的觉受。也就是说,你刚刚从初禅下来,你一定有能力再回到初禅。你再度集中的当时,就快点注意观察三件事的变化,呼吸变细,心念变细,还有乐受又出现了。这是非常重要的三件事,因为这过程就是入定的道路。所以要你去观察心念怎么从粗变细,呼吸怎么从粗变细,怎样从没有乐受变得有乐受。这就是你自己要去认识的道路,什么时候观察此三件事?时机(火候)就是当呼吸很细,没有杂念,心念很平静,全身有乐受时。 ­

每次一静坐,你就要想:啊,我现在就要入定了!初学者一般是做不到的。你必须坐一段时间,坐到乐受快出来了、没有杂念了、心念微细了、呼吸微细了,这时候快点退出来。一退出来了你就想:啊,我现在就要入定了!这时你一定办得到。在入定过程要观察三件事在变化:心念、呼吸和乐受。­

重复练习出入定过程­

这样小心重复观察入定三件事情:心念、呼吸和乐受,你就会懂得原来入定过程是这么回事。必须重复训练,上去,下来。再上去,再下来,做越多次越好。以后,你就会越来越快地入定。一般人不懂得重复训练入定,只会贪着乐受而住在定中的乐受而不想出来,一直呆,呆到定力退了才出来,如此修定者能入定却不懂怎么入。所以,任何人初入禅定,千万不要一入了定就不出来。应该是一进去就快点出来,然后,再快点进去快点出来。一直重复做,做到你很熟练了,很清楚如何入定后,才来加强定力,所谓加强定力就是进去了不要马上出来。在练习加强定力时,要在定里多久呢?初学者入初禅千万不要太久,五分钟就好了。在里面呆五分钟就要出来,但是不要下座,然后再进去五分钟后出来。为什么呢?因为在初禅里呆得太久,心念可能会更细而离开初禅。甚至于深入到更高禅定,呼吸更细,心念更细,也更快乐。于是你对初禅心念的粗细混乱不清。也就是说练习加强初禅定力时,他在入初禅半小时内,要出入定六次。这样不但修了半小时的初禅,而且懂得出懂得进。当每次出入定五分钟做得很熟悉,很有把握了,你就去入定十分钟或者十五分钟。十五分钟有把握了,你就去坐一小时。就这样地加强定力。当你觉得这个定很稳固了,然后才能设法进入另外一个禅定。这就是所谓入定的技巧。 ­

3.解除入定的障碍­

刚才说修禅定有一些障碍。一个是五盖的烦恼,另外是身体的某些障碍。­

气脉阻塞——造成身上的疼痛 ­

关于身体的障碍,一个在胸前,一个在后背。在静坐的时候,身体里会有气的运转。就是说,当你精神专注在你所观的境时,你必然会全身放松。身体一放松,你身体的气就会运转起来。气功师会说是在练气功。其实不是,我们在专注修定。但是因为你的心专注在一个境里面,对身体不理会,你的身体就会放松,身上的气就会运转起来。当它运转的时候,如果你身上有一些气脉阻塞,气运转到那里就会疼痛。于是禅定就修不好。一般受寒的阻塞都在后背,一般呼吸或心理的问题会造成前胸阻塞。忧郁、劳心、嗔心等就会感觉胸口闷。还有一个就是胃的部位,有些人胃寒,他坐到一定时候就会打嗝。 ­

当你静坐到身上气感发动时候,若身上有疼痛,而不是酸痛,表示你静坐坐的好。为何说好?原因是身上有病痛,你平时不知道,你静坐的时候,气要打通病灶而痛。你要去处理病痛,如果你不去处理,气就会干扰你。如果你不去处理它而每天坚持坐,慢慢的也会自动打通,但是要花很长的时间。如果你们发现任何的疼痛,都要将它处理掉,不要认为出现病痛是老师教错,或者是修错。过去在静坐时若受到惊吓,以后每次静坐就会胸前痛,你要找医生或者气功师帮你调理,以免继续干扰静坐。要记得,在静坐的时若受惊吓,不要立刻就睁眼动身。应该静下来,吞口水或者将气引到丹田,过后找人处理。­

背后有几个部位,就是会阴、命门、肺腧、大椎、玉枕等。静坐时会有气通过这些脉轮穴位,如果这几个部位阻塞会造成一种冷热现象。一个是在肚脐背后的命门冷,会导致腿冷麻。还有胸口背后的肺腧穴一旦受寒,就会冷疼。感冒的时候,大椎往往会冷痛阻塞。如果是大椎阻塞,你静坐的时候,会觉得背后很热很热,但颈项以上凉凉的,这是气不能上来的缘故。如果是脑后的玉枕阻塞,你会觉得整个颈项发烧,头重重的。这也是气不通、阻塞。有这种现象,你一定要去处理它。处理不了,只要长久地坐,虽然被困扰一个时期,最终它也会通。当气自动调理过去造成的病灶而痛,说明你静坐有进步,所以说坐久出现痛是好事,不明白的人就会因痛打退堂鼓。 ­

头上留气——久了造成头痛 ­

大多数人静坐几天后太阳穴和眉心这一带痛胀,这是静坐时不小心造成的。为什么呢?因为静坐时气会升到头上,很多人没有觉察有气留在头上就休息了,一次留一点点,用功几天后,就会疼痛。情况严重时,嘴唇裂,舌头生疮,睡不着,虚火上升。这些都是气留在头上造成虚火病气。好多出家人都遇到这方面的问题,自己被气干扰成病,对修炼时的气无知而修成“虚火外道”,却骂气功是外道。 ­

所以,每次静坐之后,头上某些部位会有气,你如果有把握处理这些气的话,可以用任何方法处理,处理气的阻塞是不分佛道或外道的,外道有好办法也可以采用。不然的话,最好循古人的规矩,静坐完了之后,先搓热手掌,以爪梳头、以掌洗脸、以指按摩身体手脚。按摩的时候要注意,不要立刻睁开眼睛。按摩完了之后,才能睁开眼睛。 ­

按摩就是让你将积在头上或身上的气疏散掉。另外有些人,静坐完了就去睡觉,这是要不得的。这样容易造成头疼。如果这些问题你都懂得处理,你就不会被气干扰。不然,你静坐到最后,你会因周身不舒服而心灰意冷。 ­

静坐到了一定时候,敏感的人都会发现有气在运转,大多数人都经验过太阳穴会发涨。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我们修心养性会产生清净的气,贪嗔淫欲会产生污浊的气,清净的气向头上升,越清净的气升得越高。污浊的气往下降,越污浊的气降的越低,最高到头顶百会穴,最低到小腹下的会阴穴。所以当心念清净到接近初禅的时候,你身上清净的气就会升到眉毛的这个水平。是一个水平,不是眉心一点。 ­

你每次静坐完了,一定要让这些气降下来。有些人很敏感,他会知道,有些人不敏感就不知道。不敏感的人静坐之后,要好好的按摩,以避免气留在头上。如果你用按摩处理不了,就要做一些观想,观想气慢慢地从头上降下来。你可以用手掌心面对自己的头慢慢地慢慢地向下拉。向胸前中间拉,拉到丹田,重复做这个动作。如果还是不行的话,你可以拍打来处理留在头上的气,用空心掌拍打。拍后会觉得你头上的气粘在手上,要将它甩掉。如果这些你都懂得处理,要进禅定是不难的。有些人已经坐很久了,虽然没有什么杂念了,总是不能入定,没有乐受。为什么呢?多数原因是身体有病,造成心无力集中,于是没办法入定。因为禅定是很强的心力集中,如果心力集中达不到相当强度,就没办法入定。也就是说你的心力无法集中到所需要的能量,所以,身体比较虚弱的人,静坐前就要吃一些补气的药。­

4.静坐的气场­

很多人有这样的经验,他到某个地方很容易就心静下来了。总觉得到这个地方静坐很快就入定了。其实是那个地方的气场很好,对他有帮助。虽然外在的气场对修行有帮助,但是,靠外在的气场,不如靠自己本身的气场,就是长期静坐后,你也会形成本身的气场。至于气虚的人,要吃一些补气的药来加强,他的静坐才会进步;身体健康的人就少吃补为妙。 ­

你静坐的场所不要整天换来换去,如果你在家里,最好每天在同一个座位坐,你会在此座位上形成一个气场。以后你再回到同一个座位,就很快能够定下来,这是环境的影响。还有,你周围的同学坐得好的,靠近他你会沾光。就是说,他的气场对你有帮助,而你的气场对他会有干扰。如果他的气场很强,你对他的干扰就会很微小,没什么影响。如果他本身的气场不是很强的话,你的气干扰了他,敏感的人就会心烦了。有病者的气场,会干扰身边的同修者,所以,当你觉得坐在这个位置非常不舒服,可能换个位子就好了。 ­

5.修定时间的长短­

修禅定一座要坐多久?不一定非要坚持坐完一枝香,为什么呢?如果你没有昏沉、掉举、散乱,你就必须坚持。如果你有很严重的昏沉、掉举、散乱,那么,你就要自己去衡量时间。如果开始十五分钟坐得很好,过后昏沉、掉举、散乱,每次都如此,我劝你不要坚持。应该怎么做呢?就是坐走交叉修。因为静坐开始的五分钟你坐得很好,十五分钟以后的效率就差了。那么,你就坐十分钟,经行十五分钟,然后再坐十五分钟,再经行十五分钟。如果你这样修,也就是说四个十五分钟里,你都能正念清楚的,那样修行就很有效果。如果说,你坐了十五分钟之后,因为精神不好,心无法集中地坚持到一小时,那是浪费时间。不要听人家说,硬要坐完一柱香就是好事,不见得啊!每个人都不一样,如果你今天精神很不好,睡眠不足,或其它原因造成疲劳,那么,我劝你快去睡觉。如果不是烦恼而是精神疲劳,睡饱了再来坐效果会更好。 ­

入定是否入得越久越好呢?不一定!如果你要深入禅定,就必须坐得越久越好。如果不是,千万不要坐得太久。为什么?禅定坐久了,会贪。贪什么呢?就是他每次一进去就不想出来。一旦你入定就不想出来,这就是贪。因此,修禅定时,在入定之前最好先规定出定的时间。假如你要进初禅,你就自我规定:现在我要入一小时的初禅。这样,你入定后坚持一小时之内,不要上更高的定,也不要下。如果我现在要在入初禅十五分钟,那么十五分钟后一定要出来。­

6.修禅定有三种自在 ­

就是入定自在、出定自在和在定自在。 ­

什么叫入定自在?入定自在就是任何时候我想入哪个定,就能够入哪个定,这叫入定自在。比如我要进初禅,就一口气之间进初禅。我要进三禅就一口气之间进三禅,这叫“入定自在”。如何是“在定不自在”呢?如果我要留在初禅,心念老是要溜上二、三禅,结果自动到了三禅,这是你的初禅在定不自在。什么叫在定自在呢?如果我要入二十分钟,我进去出来,就是二十分钟,这叫在定自在。如果我说进去二十分钟,一小时了才出来,就是贪着禅定。明白了吗?就是说,你入定前,要定下我现在要入定多久,然后到那个时间出来就不是贪。如果你要二十分钟,结果是一小时才出定,就是贪。明白吗?也就是说你不自在。出定自在就是坐禅的人想出定,一想出来就出来了。身心就恢复到入定之前的状况。不要以为一睁开眼睛出定,就能身心恢复常态。如果你出定后会觉得头发涨,被气锁住,很不舒服,这是出定还不够自在。所以,修定有所谓的出入定自在和在定自在。当你们熟悉了各种禅定之后,你每次入定之前,最好给自己预设一个时间。­

7.禅定差别­

近行定与安止定的差别­

刚才说道,禅定有一、二、三、四禅,我用登楼比喻,一、二、三、四禅就是心集中的能量高低。犹如你上一幢楼,上一楼、二楼、三楼、四楼,表示说一禅、二禅、三禅、四禅,那是不同的高低的集中力,也就是心的能量。当你的心念达到入禅定之前的集中力,称为未到地,或叫做近行定,有初禅的近行定、二禅近行定。近行定是什么意思呢?近行定好象你上楼梯到某一层,因为还未进房间,你可以继续往上爬,也可以爬下来。入根本定也叫安止定,进入根本定好像进了房间,你就不能上下爬了。在近行定能上也能下,在安止定不能上也不能下。初禅近行定是心念的集中力达到了初禅的水平,不等于你当时进入初禅,所以上到初禅近行定,不等于进入初禅安止定。当你进入初禅,会有进入的感觉,整个人沉入在里面。这时若要上下,就必须从初禅出来,你就会有从里面出来的感觉。就是说进去和出来犹如进出房间,上去和下来犹如上下楼梯,是不一样的。 ­

禅定之间的觉受差别处­

初禅与二禅最大的差别是:初禅的心态有觉有观,很容易被声音干扰。初禅的人听到声音,心就乱了,所以佛说声音是初禅的刺。二禅的心态无觉无观,声音的影响,你都如如不动。­

三禅和二禅的差别是:在三禅,你会觉得身体不存在了。但是,感觉头还在,觉得全身很快乐,却不知道身体在哪里。到了三禅呼吸很微弱,有些人会觉得呼吸困难,主要是呼吸不正常及胸口有毛病而造成的障碍,一般是忧郁、易怒及紧张的烦恼造成气结檀中穴。有些人到了三禅心脏会跳快。为什么呢?因为,三禅的呼吸很微细。那些心没有力的人会觉得心脏负担不了,会跳得快一点。这样,他就应该在三禅多呆,慢慢地适应,最好是吃补心气的药。­

上四禅,呼吸就要停止了。有些人会呼吸停止不了。他就只能留在四禅近行定,无法进四禅。你如果深入四禅,外面的声音是都听不到的,那是最好的四禅。如果一个人在四禅里面,听不到声音以后,这个人就可以进一步修第五个定。如果你只修到四禅近行定,还会听到声音,就没有能力进入第五个定。­

禅定越高,定力越强,心念越细,呼吸越细,感受越快乐。但是,从三禅进入四禅有一个很明显的现象,那就是一旦你从三禅进入四禅,快乐就会立即消失,完全没有乐受——舍受。如果你们有经验过四禅,就会知道叫舍念,就是没有造作的平等心,四禅的心不造作,而且非常清净——念清净。­

8.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如果从初禅到四禅,你都弄清楚了,以后不管你修密宗、禅宗,任何修法,你都可以用禅定来判断自己的心。修禅定好象是磨刀一样,切东西的效率,要看那刀磨得有多锋利,修行时心的效率就是入定有多快。如果今天你坐下来,连初禅都上不了,然而却要修大威德金刚、或者修大圆满、或者修禅宗,这样修任何法门都修不好的。你应该知道自己是以散乱的心来修。明白吗?但是,如果今天你能进到四禅,那今天修任何法门都很有效,因为你清楚今天的心力,是以清净的心来修行。也就是说,不管你修佛教任何法门,用不同的粗细的心力来修行,得到的功效是不一样的。四禅的清净心,是修道人要去争取到的。所以,如果你的心无法平静就去参禅,你只是在胡思乱想,如此参话头打禅七,是胡打,变成烦恼纠缠不清的“缠七”。

为什么呢?心都不能安定下来,烦恼一大堆,是烦恼在参缠,还以为是参禅。修任何法门最终是要修慧要觉悟,而修慧之前要有定力。佛法说有慧没有定叫狂慧,狂慧的人烦恼很多,还说自己比他人有智慧。因此,把禅定掌握好的人,再去修炼任何法门,都是有所帮助的。如果一个人他不认识到定是慧的基础,定力不足就去修行高深法门,那么,他根本不懂自己用什么心去修。我在这里再次强调:一定要修好禅定。

禅修的十个层次,你修到几层

1、一坐不起
开始自动功转入静功,在禅修中已能初步一坐不起而入静入禅,初步转入无念境界,恬淡虚无,实是外静内动,形静神动,念静意动,肉静灵动;从内动出壳,从阳神出壳,朝灵魂出壳的大标修行。

2、二目无光
天目已开,(天目开,肉眼自然就无光了)天耳随之而开,天窗、百会、天门也开始随之启动。这时作为小宇宙的人开始与天地人三界信息沟通,初悟气、佛、道、灵,尤其德为何物,顿悟出现。一悟如梦初醒,再悟则天地明。

3、三餐不进
这时辟谷以食气为主,直接吸收天地宇宙能量、大自然之精华。三通已成,心静灵纯,超凡脱俗,大有仙风道骨风貌神采,俨如不食人间烟火的地上神仙。这时由于六根未尽,因果未清,仍应静修,不宜偏激出山。倒是应该深悟功德,精修德功,确保肉身逐渐明净,灵魂渐趋与佛光容为一体,纯阳透明。

4、四肢无力
开始全面进入意念力的实际应用间段;一但念力强盛,体力必然日衰,四肢肌力退化;灵力,法力,佛力大振,心想事成,何必动手。这时的修佛者必然从举步为艰中走进意念力,灵力,法力,佛力应用的随心所欲阶段,这时的修佛方式已是以佛力发功,以德带功,以德修功了。

5、五官不用
这叫全息感知,叫超五官功能。因修佛者已不怎么使用五官个了,这是潜能全面开发的结果,修佛者已全面开智开慧,用天人感应的灵性感知和沟通天地人三界,接收宇宙信息,从而出现他心通。天地通,通灵通,佛通,阴通,天通,道通,直至出现灵魂出壳的神灵通,能隐飞行,灵魂出游。

6、六神无主
元神,即灵魂自主。灵魂自控肉身,密码自悟,六神意识让位给元神,无意识,称为六神无主,不主事了,转成灵体的灵性感知了。这时的修佛者能真正的顺其自然,跟着感觉走,去处理人间事务和生前矛盾,逐步了结因果孽债,做到六根渐净,阴德日丰,渐渐走向六通岸。

7、七窍出游
灵魂常常出壳,元神随便游天,恍兮惚兮,大悟若痴,大智若愚,超越灵界,沟通阴阳。先是三魂出游,七魄留守,接着是念住、脉住、息住,即不呼吸,脉不跳,不想凡间事的活死尸状态,整个灵魂出游天外。这时尚属于躯壳存俗,灵体游仙。如修佛者想回归坐化,即可能出现身体不腐等观。

8、八方通融
全方位了解万物皆有灵的佛教生命理论,运用佛理法则,自控阴性功能,飞越灵性世界。上天入地,自由神游太空,登月通天,无所不去。这时意念力已发展成为超高级灵力,性力,神力。 初步掌握虚化实化的原理和技术, 操控空中抓物,性力致动,超越时空障碍,意念力、隐飞行等特异功能已不在话下。反正是做到“阴阳转化随意,虚实交变可行”,
即万象可控,八方通融。

9、九成非人
人味不足,仙风已成。这时衣食住行初步解诀,不依赖于社会的物质供应,生老病死已基本悟通。“自由王国任君走,逍遥自在学神仙;灵人随气过佛界,度人用德度凡人”。一般来说,这类修佛者已成为归隐的灵人了,你找他不行,他却可以随时找你,他会类似穿墙破壁的虚化技术,来无踪去无影。

10、十足神通

踏入通天路,从灵人到仙人,成为地球上三维半超级智慧生灵,等待起飞进入四维太阳人行列。对于修佛者来说,死的形式一般会是虹化光化,直至虚化灵体带着虚化了的肉体,以光速或者超光速隐飞离开人间而去,真是十足神通了。这是人间修佛的极顶目标,可以悟一远古的伏曦、嫦娥们这些地仙神人就是到了这一极顶十段之后,功德圆满而成仙佛。



莲花生法门的静功
万行上师讲述

上师:今天动功就不介绍了,只介绍莲花生法门的静功。我接的法是临济宗的法脉,也就是禅宗的法,这是我第一个师父的法门。道教的法门我修过两个,西藏密宗的法我也修了两个,还修了印度瑜伽的法。虽然这些法在手法上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是每一个法里面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最后都回归到心态上来。首先一上座,单盘也好,双盘也好,散盘也好,都是先调姿势。如果姿势不正确,就会堵塞身体的经络,气脉就会不畅通,能量就上不来,所谓的三脉七轮就打不开,大脑就缺氧,人就会昏沉。无论采用哪一种盘腿的姿势,首先都要把臀部往后撅一点点,身体坐的姿势不是垂直的,而是斜直,是往前面倾直,也就是说尾巴骨是悬空的。为什么在佛教界里面很多人越是老修行,越是面黄肌瘦,活着像个死人一样,有气无力?就是因为能量没有上来。如果你是垂直坐的话,重量压在尾巴骨上,气血就上不来;如果身体往前面倾一点点,这样尾巴骨就悬空了,当前面一放松,气一沉,人体的能量就从背后上来了,头顶就放光了。姿势就是这么调的。调完了姿势就调呼吸,调完了呼吸再调意识,这是禅宗里面的三调。调呼吸是采用深呼深吸的方式,也就是气功界所说的“吐故纳新”,通过快速的吐故纳新,大脑有了充足的氧,就不会缺氧,不缺氧,就会放光。首先肚子要先瘪掉,所以第一口一定要先呼气,千万不要先吸气,把肚子里的气呼干净,把肚子呼瘪,能瘪到什么程度就瘪到什么程度,肚子瘪了之后,嘴巴一合,鼻孔一吸,肚子就鼓起来了,然后再用嘴巴把气呼出去,呼出去之后,鼻子一吸,肚子又鼓了……就用这样的呼吸方法。如果你掌握了这种方法,三到五口气就足够了;如果没有掌握这个方法,就是做一百遍也没有。但是刚开始要从数量达到质量,所以要多做;掌握了之后,三到五口气就够了。调完了呼吸之后,呼吸畅通了,身体自然就放松了,两个肩就垂下来。如果手比较长,比较热,能量比较足的人,手就这样放(手掌向上摊开,分别放于两膝之上);如果手比较短,或身体比较虚弱的人,就这样放(手掌向下摊开,放于两膝之上)。一般两手是结金刚降魔印放于前面,这样比较持久。接着第三是调意识,把意识放在眉间。为什么要放在眉间?因为这样能关闭六根,也就是关闭我们人体的六个大门。关闭六根方能破无明。我们现在眼睛一闭,眼前一片黑暗,这就叫做无明。六根一关,能量不漏掉,眼前的无明才能突破。禅宗有一句话:关闭六根之门,方能破无明,了生死。把意识放在眉间,很轻松自然地往前面看。看的力度应该多大呢?就像我们用肉眼看东西一样,很轻松自然地从眉间这个地方往前看,同时观想自己的囟门像花苞一样一下绽开,身体空掉,不去管它。为什么这个地方叫做“囟门”呢?“囟门”这个词是对小孩来讲的。大家都知道小孩子一说话,囟门就关闭了。小孩子之所以不会说话,就是囟门没有合住,能量跑掉了,没有力气说话,当上面的囟门一关闭,嘴巴就开始说话了。如果你的形象思维比较好的话,可以观想自己的整个身体是一支立着的莲花。如果你用形象思维观想不出来,那是因为你散乱,那么与其坐在那个地方散乱,不如找一件事情给它做,因为做一件事,它就不会胡思乱想了,也就是禅宗所说的“以一念代万念”,这一念就把一万个念头给吃掉了。所以根据这种情况,古人就创造了很多法门,比如念佛、念咒、观想、背诵经文等等,都是为了对治散乱的心。针对这种情况,古人设置了三字明。大家都知道三字明就是“嗡、嘎、吽”,在念三字明的时候,头不能抬起来,而是垂视前面一米远的地方,视线和身体正好保持垂直,身体是斜直、倾直的;但头也不能太低,如果太低的话,脖子会压抑。最好是视线落在前面一米远的地方,这是最标准的。念三字明的时候是先吸气,一吸气,肚子就鼓了,然后就念“嗡……”。吸气的时候不念,呼气的时候念。接着第二个念“噶……”,把肚子念瘪。在念的时候,你的注意力和观想仍然放在头部,这一点(囟门)和梵穴轮是相通的,实际上就是一个轮。最后念第三个字“吽……”。念“嗡”和“吽”时,舌头都是往上抬,不能耷下来。当舌头往上一抬,口腔就封闭掉,气流就通过咽喉里的气管往上走了。念三字明的时候,整个力量是往上升,往高处升的,不像阴气的力量那样往下走,阳性的力量是往上升的。静坐的时候,与其坐着打妄想,不如一直念三字明。如果念到没有妄想了,念着,念着,不知道自己在念了,就一直保持这种定境和观想的画面不动;如果这个定境的画面破坏了,说明你有妄想,有杂念了,马上开始重念,再观想。念着,念着,没有妄想了,就不需要再念了,还保持那个观想的画面,从眉间轻松自然地看着前面,上面兼顾着观想莲花开。

三字明是最传统、最古老的一个咒语。念咒语就是靠念的时候身体产生的气流和音波把人体的梵穴轮打开。按道家的理论,人体有七轮:海底轮、脐轮、心轮、喉轮、眉轮、顶轮、梵穴轮。我们走的时候,神识就是从梵穴轮上去的,所以佛教里面有一个不变的观点:神识从头顶出去,就通往佛国,和佛国相应;从嘴巴出去,和天道相应;从胸部心轮出去,和人道相应;从肚脐眼出去,和恶鬼相应;从生殖器出去,和畜生相应;从脚下出去,和地狱相应。所以禅宗的基本理念就是关闭六根方能破无明,了生死。眼睛以下是三界以内,所以我们的整个意识都不允许放在眉间以下,而要放在眉间上,以眉间为分界线,放在眉间就相当于放在头顶上,它们是同一个通道。一个人活着的时候习惯性地把意识放在头顶上,那么临终的时候,神识自然就从头顶上出去了。你生前意识放在哪里,临终的时候,你的灵体就从哪里出去。如果你生前把意识放在丹田或者中丹田或者脚下,临终的时候,你的灵体就从这几个地方出去,进入三恶道。既然你认识到这个观点,为什么生前不把你的意识放在眉间或头顶上呢?

同时为什么要打坐呢?大家都知道打坐的时候,从脚开始麻,然后是小腿、大腿、腰,一直往上麻。为什么会麻呢?就是能量从下面开始不断地往上涨满,能量满到哪里,就麻到哪里,痛到哪里,一直满到头部,顶门就破开,也就是莲花苞打开,能量就出去了。这个门古人把它叫做和天地精神相往来的通道。这个门打开,我们佛教讲“开顶”。开什么顶呢?为什么不说开嘴巴而说开顶呢?顶轮的穴位不打开,神识就只有等到死了以后才能出去,但死的时候神识就不是从头顶上出去了,而是生前你的爱好在哪里,就从哪里出去。比如说你爱吃,临终的时候神识就从嘴巴出去;生前把意识放在胸腔,也就是中丹田,神识就从中丹田出去,进入人道;生前喜欢守住下丹田的人,神识就从肚脐眼出去,进入饿鬼道;生前欲望重的人,死了以后神识就进入畜生道。

打坐的时候,腰杆子一挺,肩膀往下一塌,深呼深吸几口气,当呼吸调节好,就把意识放在眉间,观想头顶莲花开。但是在观想的过程当中,可能头会感觉眩晕,或者会头痛,那都说明你体内的能量上来了,才有这种征兆,道家把这个称为“龙吟虎啸”。什么叫做“龙吟虎啸”?人体左边属于气体,右边属于液体,在打坐的时候,左边的气体很容易升上来,所以左边很容易有声音;右边是液体,液体不容易升上来。道教把左耳的声音叫做“龙吟”,右耳的声音叫做“虎啸”。道教有坐禅用的耳塞,坐禅的时候用耳塞把耳朵堵上,耳朵一堵上,能量就从鼻孔出来了。为什么从鼻子出来呢?因为顶门没有打开,气出不去。所以道教的人在修炼的时候,用手把两个鼻孔捏住,头猛地往后一仰,手一放,鼻子一吸,把气送上头顶。但是现在的人欲望过重,能量根本上不来,能量不要说是升到头顶了,连胸腔都达不到。如果达到胸腔,说话的声音就会很有磁性。现在俗人的能量都从眼、耳、鼻、舌、身、意六个大门消耗掉,漏掉了,能量根本凝聚不起来,也就不存在道家所说的“龙吟虎啸”了。但是一个真正实修的人一定会经过这个阶段。当出现“龙吟虎啸”这种声音的时候,接着鼻子里面就会流出鼻水,这种鼻水绝对不是鼻涕,而是我们人体的精气神,也就是六根的液体上来了。到了这个时候,道家的人就会用两个耳塞把耳朵一堵,把鼻子一捏,一放,吸气,然后观想。这时候就要加重观想头顶的莲花苞打开,当莲花苞打开以后,灵体就冲出去了。灵体冲出去之后,就要保任,就要修炼这个东西了。如果这个东西没有修出来,你炼什么东西呢?前面所做的一切都是修身体,打基础,都是为了把这个东西找到,然后把它送出去。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火箭发射的通道,人体的精气神就是火箭下面的火药,而我们的脊柱就是火箭发射的架子,当你一打火,把下面的火药点燃了以后,人体的能量就迅速地燃烧,我们的灵体,也就是火箭发射的箭头就顺着这个架子“呼呼”地往上冲,加上上面一观想,顶门自然就打开,灵体就出去了。修行人为什么一定要禁欲?因为一纵欲,下面的火药燃烧不够,火箭就升不上去,顶开完了以后禁不禁欲就不是很重要了。如果你不会打火,也就是不会念三字明,火打不着,或者打的力度不够,你中脉里面的能量也升不上去。念三字明就是打火。你在做所有这一切之前,上面的观想必须已经训练好了。这个力量一部分是从下面往上推,一部分是从上面往上拔,所以观想非常重要。所有的能量都储存在我们的脊柱里面。你们在家人有夫妻生活,能量从哪里来?就是从脊柱里面抽出来的;那么我们出家人从来没有性生活,能量都到哪里去了呢?都凝聚在脊柱里面了。所以出家人个个都是大脑袋,脑门非常鼓,就是因为能量蓄满了,冲上来了。为什么出家人修炼的时候,眼睛一闭,前面就会放光呢?

肚脐眼以下属于精,精属于液体;肚脐眼到咽喉以下属于气体;咽喉到顶轮属于光体。它们三者就相当于冰、水和水蒸气,三者本身就是一个东西,只是在不同的阶段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精气神用物理的道理来讲就相当于热、力、光。一杯水遇到冷空气就变成了冰,遇到高温一蒸发就变成了水蒸气。而在我们人体里面也同样,经过长期打坐,念咒语和观想,精气神就变成了热、力、光。为什么一个打坐的人头顶会有光呢?因为他禁欲,再通过修炼,就把能量变成了一种神光。你要关闭一道门,就必须打开一道门;你关掉下面的门,就必须打开上面的门。如果上面的门不打开,又把下面的门封闭掉,人一定会变态。凡夫下面的门是打开的,所以上面的门不会打开;修行人下面的门一定是封闭的,所以上面的门必须打开,上面的门不打开,火箭的箭头输送不到太空,当我们的顶门一打开,灵体就出去了。这个灵体为什么能够出去呢?因为它本身就来自于宇宙。关于它,佛教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去后来先做主公”,也就是说它是我们人体里面最后走,最先来的。如果我们这个灵体不是宇宙的一部分,无论你怎么修,也不会上去和宇宙融为一体,之所以能和宇宙融为一体,就是因为它原本就是宇宙的一部分。为什么我们要回归宇宙呢?我们本来就是来自宇宙的一滴水,现在我们所做的工作只不过是让这滴水又回去而已。为什么我们能够和宇宙相应呢?因为我们里面的成分和宇宙的成分是一模一样的,只是我们的身体把它禁锢起来,把它包裹住了。就像春节那天晚上我拿的那个导具一样,我们把它套了一层又一层,一共套了七层,它们分别代表眼、耳、鼻、舌、身、意,加上第七末那耶识,套七层就表示我们给自己套上了种种概念,再加上我们的我执太重了,所以不能够解脱。所以修行人不能有社会上的任何嗜好,你的嗜好越多,你就把自己套得越多,你的灵体就出不去。佛教里面把我们的灵体叫做“本来面目”。什么是本来面目啊?最初来的东西找不到,你如何回归啊?如何让你的“本来面目”体现出来呢?

在火箭往上升的时候,整个上半身都会像要爆炸一样,尤其是年轻人,如果不懂得去调理的话,牙齿、眼睛都会红肿,耳朵会“呼呼”地叫,道家叫做“龙吟”和“虎啸”,你会听到什么鼓声、钟声等等,那都是里面的气血在冲撞的声音。佛教讲四禅八定,通过这种身理反应就知道你处在哪个禅定当中。你的身理反应,你的身心净化到哪个程度,你这个人修行好不好,看你这张脸就知道。如果你脸上一股浊气,那怎么能说明你的内心很纯净、很净化呢?出家人有几分功夫都体现在脸上、脑门上。出家人的脑袋怎么可能是干瘪的呢?脑袋干瘪就是能量从下面漏掉了。为什么闭关到一定程度一定要禁语,不说话呢?因为话一说多,能量就从嘴巴出去,顶门就打不开了。所以当能量升到头顶的时候一定要禁语,不说话。如果能量还没有升到头上的时候,你说话不会有影响,相反,还有利于把能量提升上来;如果这个时候不说话,能量会压在下面上不来。能量还没有升到脖子的时候,你说话有利于把它拔上来;能量一旦升到头上了,再说话,等于把能量重新拉下来,从嘴巴里释放出去,你就不可能开顶。这就是为什么修禅的人一定要禁语的原因。当能量升到头上的时候,为什么要闭关?闭关就是用强迫的手段关掉,切断我们的前五根:眼、耳、鼻、舌、身,但你的意识关不掉,也就是你的思想关不掉,前面的五识全部都可以关掉。当五根一关闭,眼睛不看了,不消耗能量了;嘴巴不讲话,不消耗能量了;舌头不吃东西,也不消耗能量,这时候能量就迅速凝聚了,最多一个礼拜就把能量给蓄足了。当能量一具足,它一定会进行一次大的突破,从头顶往上冲,再配合你念咒语,就是三字明的最后一个“吽”字,它就冲出去了。如果你念三字明的时候,舌头往下耷拉,口腔里面是空的,上面有空间,气就不往上走了;如果你的舌头往上抬,上面没有空间,空间挪到舌头下面,气就往上走了。我不知道这个表达你们听懂了没有?舌头一定要往上抬,气就从头顶上出去了。就那么一点点的气就决定了你的生死。比如念“吽”字,舌头往上抬,力量一下就上来。这时候不能过于抬头,也不能过于低头,要保持脊柱畅通。念的时候,你可以把舌头往下耷拉试一试,气都在嘴巴里面不往上走;如果舌头一抬,气一下就从头上出去了。就这么微妙。当力量上来的时候,鼻子根部一定会挺拔。过去开悟的人没有一个是塌鼻子的。塌鼻子,就像断桥一样,能量衔接不上。随着你功力的增长,通过气流的振动,鼻子就会挺起来。对社会上的人来讲,鼻梁垂直,精力就非常充沛;对修道的人来讲,鼻梁垂直说明他的能量全部在头上,没有从下面漏掉。能量在头上的话,通过念咒语,一观想,它就从头上出去了。如果你不念咒语也可以,就是像密宗一样,一定要加强观想,观想头顶开了,上面站着一尊佛。观想的时候,你的心,也就是你的思想意识放在脚底,你的能量就在脚底;你的心放在胸腔,你的能量就到胸腔;你的心放在头顶,你的能量全部到头顶上……总之,你的心放在哪里,你身体的能量就到哪里。很多出家人还把思想放在脚下,观想脚底下,这样意识、能量都跑到脚底去了,死了以后神识从脚底下出去,不就进入地狱了吗?既然你认可这个观点,为什么打坐的时候还把思想放在脚下呢?既然知道神识从头上出去是超越三界,和佛道相应,为什么生前不把意识放在头顶上呢?你们看很多佛像头上有一个小佛像,小佛像上面又有一个小佛像,再上面还有个小佛像。尤其是密宗有很多这样的画像,都是头上生头,头上再生头。道教也有很多类似的画像,也是头顶上有一个小人,小人的顶上又有一个小人,再上面还有个小人,这就叫做化身,这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这个肉身只会化一次像,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所谓的千百亿化身都是这个本来面目化出来的,我们这个肉身是不会千百亿化身的。一个本来面目就可以千百亿化身,那么千百亿化身是靠什么而来的呢?是靠我们体内的精气神。体内的精气神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宇宙里面来的。我们体内的精气神本来就是从宇宙里面飞进来的,在宇宙混沌初开的时候,只有光和音,它既不是液体也不是气体,而是一种混沌体,也可以说既是液体,又是气体,它来的时候是混沌而来,走的时候也是混沌而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47781.html

更多阅读

万行上师《心法十论》 万行教师人才网

心法一:论明师大彻大悟的人就是一位彻底地平凡的人,正是因为平凡,才使其成为一位神秘莫测的人。平凡的人抛弃了所有不平凡的抱负,完全满足于现状,享受现有的生活,他没有什么想达成,做任何事都没有动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对于彻底平凡的人来讲

降伏其心之一释万行上师 释万行

自 序万行所在的广东省翁源县东华寺,乃是六祖惠能隐修过的地方。万行有幸在此闭关进修三年,无时不以磨练心志、光大佛法自勉自励。佛学思想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广大。万行早在中学时代,即为其深深吸引。特别是皈依佛门进入佛学院之后,有机

大威德之光--热罗上师的偈诵 赞佛偈唱诵寺院板

精通因明学的格西赛唐瓦请求热罗上师到他家,进行了款待,供献了一百两黄金和其他许多礼品之后,跪在热罗上师面前说:“我过去学了很多空口理论和辨术,没有实际修炼成就,这次就请上师开恩赐教修心真法。”热罗上师对他唱道:虽精通经典理论,若不

声明:《万行上师开示:打坐开任督二脉的原理》为网友花言巧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