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宗教简介: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截止到2009年底,穆斯林总人数是15.7亿,分布在204个国家和地区,占全世界的23%。“伊斯兰”系阿拉伯语音译,原意为“顺从”、“和平”,指顺从和信仰创造宇宙的独一无二的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两世的和平与安宁。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统称为“穆斯林”(意为“顺从者”)。
起初伊斯兰作为一个民族的宗教,接着作为一个封建帝国的精神源泉,然后又作为一种宗教、文化和政治的力量,一种人们生活的方式,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地发展着,乃至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伊斯兰教由阿拉伯地区性单一民族的宗教发展成世界性的多民族信仰的宗教,是阿拉伯伊斯兰国家通过不断对外扩张、经商交往、文化交流、向世界各地派出传教师等多种途径而得到广泛传播的结果。
一、伊斯兰教创始人及创教过程
公元570年,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伊斯兰教称为“正道的复兴者”)出生在沙特阿拉伯麦加城古来什部落哈希姆家族。出生前父亲亡故,6岁时母亲病故。由他的祖父(部落酋长)和叔父(继任部落酋长)先后抚养。他是文盲。童年替人放牧,12岁开始随叔父外出经商,对当时阿拉伯半岛的社会状况及多神教、犹太教和基督教等宗教状况有较深的了解。25岁时受雇于麦加40岁的富孀赫蒂彻,不久与其结婚。婚后他常到麦加郊区希拉山洞中静思,思索宇宙的奥秘与人生存的价值。
公元610年,穆罕默德在希拉山洞内独自深思时,接到了安拉通过天使传达的启示,命令他作为人间的使者,传播伊斯兰教。
公元612年末,他开始公开号召麦加居民放弃偶像崇拜,归顺并敬畏独一的安拉,止恶从善,宣称伊斯兰教的自古以来的正统宗教,他自己是该教的最后一位使者。他主张限制高利贷、买卖公平、施济平民、善待孤儿、解放奴隶、制止血亲复仇、实现和平与安宁,吸引了一批当地人的归顺。
公元622年,穆罕默德圣人应麦地那人的邀请,令信徒分批秘密迁往麦地那,他本人也与挚友艾卜·伯克尔躲过敌人的追捕,于是年9月24日到达麦地那,在伊斯兰教史上把此年称为“伟大的迁徙之年”。后把此年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在麦地那,他首先制定了一项与各氏族集团共同遵守的公约。藉以巩固各氏族的团结;接着建立了一个以伊斯兰教信仰为共同基础的政教合一的穆斯林政权,并陆续确立伊斯兰教的各种典章制度。
公元630年,由于麦加人违约,穆罕默德便率领十万大军夺取麦加城,并迅速清除了“克尔白”殿内一切偶像,将“克尔白”定为伊斯兰教的朝拜中心。
公元631年,阿拉伯半岛各部落纷纷派代表团到麦地那表示愿意接受伊斯兰教,到此,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公元632年,先知穆罕默德率领大批穆斯林从麦地那到麦加朝觐。(史称“辞别朝觐”)同年6月6日(伊斯兰教历11年3月12日)。这位伟大的先知在麦地那与世长辞。
穆罕默德一生曾娶过12个妻子,其中除个别人系处女外,余均为已婚妇女,有的是为教牺牲的穆斯林的遗孀,有的则是在战争中被俘沦为奴隶的异教徒孀妇。穆罕默德除595年25岁时与其发妻赫蒂彻的结合外,他在620年以后的一系列婚姻,均系由当时阿拉伯社会、政治、人道、宗教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所促成,同他关于改革社会的一系列主张,诸如提高妇女社会地位、保护孤儿及其财产、释放奴隶等,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二、伊斯兰教主要经典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唯一的根本经典,共有114章,6236节,大致可分为麦加章和麦地那章两部分,为了在斋月诵读方便分为30本。它是穆罕默德在23年的传教过程中陆续宣布的“安拉启示”的汇集。真主在历史上不断派先知传达旨意,穆罕默德圣人是最后一位先知(封印的先知),其口述的《古兰经》是真主最后的旨意,顺从真主的旨意就是穆斯林,在末日降临时亚伯拉罕诸教教徒上天堂,不信主的下地狱。
伊斯兰教认为《古兰经》是安拉神圣的语言,是真主通过天仙令穆罕默德圣人传达给人类的永久法典。它是伊斯兰教信仰和教义的最高准则,是伊斯兰教法的渊源和立法的首要依据,是穆斯林社会生活、宗教生活和道德行为的准绳,也是伊斯兰教各学科和各派别学说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古兰经》是阿拉伯有史以来第一部用阿拉伯文书写的典籍。
三、伊斯兰教的教义
伊斯兰教教义由基本信仰、宗教义务、遵守善行三部分组成。基本信仰指信安拉、信天使、信经典、信先知、信后世、信前定;宗教义务指穆斯林必须完成的五项宗教功课(念“清真言”、礼拜、斋戒、天课、朝觐);遵守善行指穆斯林必须遵守的穆罕默德圣人按《古兰经》指导规定的道德行为规范。
四、穆罕默德四大弟子
穆罕默德逝世后,由他的最亲近的门弟子艾布·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阿里先后继承他的事业,称“哈里发”(意为安拉使者的继承人)。四大哈里发执政的30年间,对伊斯兰教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1、艾布·伯克尔(大融合时代):执政期间,平息了各地武装叛乱,征服了变节者,重新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巩固了麦地那政权。同时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开始对外征战和扩张。
2、欧麦尔(纪元时代):执政期间,乘波斯、拜占庭连年战争力量削弱之机,先后征服了叙利亚、巴勒斯坦、伊拉克、波斯、埃及等地,并采取凡归信伊斯兰教者免交人丁税的政策,吸引被征服地的居民多改奉伊斯兰教,使伊斯兰教发展成世界多民族信仰的宗教。他初步确立了国家的行政管理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土地制度和年俸分配制度。他还制定了伊斯兰教历,以622年7月16日作为纪年元旦,以纪念穆罕默德由麦加迁徙麦地那这一重要历史事件。
3、奥斯曼(开拓时代):执政期间,继续西进征服北非,攻占伯尔克、的黎波里、迦太基;在东部征服亚美尼亚,重新平定了波斯和呼罗珊地区的叛乱,远征军在中亚到达巴尔赫、喀布尔和伽色尼,并促使这些地区的众多居民改奉子伊斯兰教。为统一伊斯兰教思想、指导宗教活动和立法,在艾布·伯克尔时所辑录的《古兰经》原抄本的基础上,经再次搜集、反复对照、核订和考证、编纂成奥斯曼定本《古兰经》,为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向世界的传播提供了经典依据。
4、阿里(内乱时代):执政期间,因伊斯兰教上层领导集团争夺哈里发权位的斗争进一步激化,导致了穆斯林之间的内战,发生了骆驼之战、隋芬之战和纳赫拉万战役,出现了彼此对立的政治派别,此后,伊斯兰教在政治和宗教思想上陷于分裂。661年,阿里被刺后,四大哈里发时期结束,继之而起的是以家族掌权的王朝时代。阿里被什叶派穆斯林视为第一代伊玛目,其夫人法蒂玛被视为“圣母”。
五、伊斯兰教五大杰出女性
1、赫蒂彻:穆罕默德的原配夫人,麦加富孀,第一个虔诚的穆斯林。40岁时嫁给25岁的雇工穆罕默德。从物质和精神上给穆罕默德以极大的支持,并以其家族的威望护卫他免遭麦加多神教徒迫害。他们伉俪甚笃,共生有两男四女。赫蒂彻于620年65岁时病逝于麦加,使穆罕默德终生怀念不已。穆罕默德称她为“信士之母”。
2、阿伊莎:穆罕默德续妻,艾布·伯克尔之幼女。穆罕默德原配夫人赫蒂彻病逝不久,其得力助手艾布·伯克尔将9岁的其幼女阿伊莎许配给穆罕默德为续妻。由于她聪明机敏,且勤奋好学,深受穆罕默德宠爱。阿伊莎毕生传述了大量有关宗教信仰、制度、礼仪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圣训。被穆斯林尊称“圣妻”。
3、法第玛:穆罕默德与赫蒂彻之女,第四任哈里发阿里之妻。端庄贞淑,道德高尚,故深受穆斯林妇女的敬仰。由于阿里被什叶派穆斯林视为第一代伊玛目,因此其夫人法蒂玛被视为“圣母”。
4、玛丽亚:圣母玛利亚,耶稣的母亲。大多数基督教徒和穆斯林认为,玛利亚还是处女时受圣灵感应而怀孕。玛利亚的未婚夫名叫约瑟。玛利亚是上帝特别为诞生耶稣而派到人间的,所以她是无罪之身,不同于其他凡人。天主教也因此认为她升天後成为中保圣人,可以代人祈求赦罪。
5、阿西叶:公元前13世纪埃及法老之妻。其夫极端仇视以色列人,强令屠杀所有以色列男婴。穆萨(《圣经》中的摩西)诞生后,其母因怕被查觉,便将其装在箱内投入大河顺水漂流,后为人所获送入宫中,被阿西叶收养。在穆萨成长的过程中,曾多次保护他免遭法老的迫害。法老侦知妻子已在暗中归信穆萨后,便对她施以酷刑:钉手足,在胸膛上置以巨石,放在烈日之下曝晒。但阿西叶信仰坚定,毫不动摇,祈求安拉为她在天园里建一住室,拯救她脱离法老及其不义的民众。
六、伊斯兰教主要教派
伊斯兰教主要分为逊尼和什叶两大派系。逊尼派被认为是主流派别,又被称为正统派,分布在大多数伊斯兰国家,人数约占全世界穆斯林的85%以上,中国穆斯林也大多是逊尼派;什叶派的信徒主要分布伊朗,还存在于其它一些国家和地区,比如伊拉克等国。
两派的分别主要在于对于穆圣继承人的合法性的承认上。按什叶派的观点,只有穆圣的女婿兼堂弟阿里及其直系后裔(即穆罕默德·哈希姆家族)才是合法的继承人,而逊尼派则认为哈里发只是信徒的领袖,穆圣的宗教领导人的身份的继承者,无论是谁,只要信仰虔诚,都可以担任哈里发(即安拉使者的继承人)。也就承认艾布·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前3任哈里发的合法性。
不管是逊尼派、还是什叶派,都是穆斯林兄弟。他们都信仰同一部《古兰经》、遵圣训、都是诚信真主独一、承认穆罕默德圣人是真主派给人类的最后一位使者。并认同真主的独一、全知、全能、本然自立、无始无终、无重量、无动静、无匹敌、不占据时空、无形无相、公正、是宇宙最高的完美实在。
七、伊斯兰教主要节日
1、斋月:伊斯兰教历九月。据说,真主安拉就是在这个月将《古兰经》降于邻近的天上,并把经文陆续从天上降给穆罕默德。因此,斋月是最尊贵的月份,倍受穆斯林的重视。伊斯兰教法规定,9岁以上的女性和12岁以上的男性穆斯林,每年斋月(九月)都要封斋一个月。“见月儿封斋,见月儿开斋”。也就是说,从这个月的新月出来到下月的新月出来的一个月(30天)时间里,穆斯林都要封斋。在封斋期间每日两餐,大约在日出前1小时和日落后1小时进餐,白天禁止吃喝和性行为。不说脏话,不背谈他人,不干坏事,大家都要和睦相处,团结友爱。通过斋戒使人们尝到了饥饿和干渴的痛苦,用忆苦思甜的方法,磨炼意志,坚定信心,体会人生创业的艰难,鼓励人们用勤劳和智慧创造财富,教育子女做一个勤劳、善良、正直和守法的穆斯林。斋戒的意义有三,即“省过”、“节欲”、“清心”。
2、开斋节:伊斯兰教历10月1日。中国新疆地区称肉孜节。开斋节始于伊斯兰教纪元第2年。伊斯兰教法规定,伊斯兰教历每年9月为斋戒月。凡成年健康的穆斯林都应全月封斋,即每日从拂晓前至日落,禁止饮食和房事等。封斋第29日傍晚如见新月,次日即为开斋节;如不见,则再封一日,共为30日,第二日为开斋节,庆祝一个月的斋功圆满完成。是日,穆斯林男女都要沐浴净身,点香,穿新衣戴新帽,打扫房屋,整理宅院,到清真寺参加会礼,听阿訇宣讲教义。作完礼拜后,给亡故的亲友走坟。家家炸油香、搓馓子、喝盖碗茶等,有的还要宰鸡、羊。烹制本民族本地区独具风味的佳肴美馔。关于节日的来源,据伊斯兰教经典记载,伊斯兰教初创时,穆罕默德在斋月满时,进行沐浴,然后身着洁净的服装,率穆斯林步行到郊外矿野举行会礼,并散发开斋捐表示赎罪。后相沿成俗。
3、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亦称宰牲节。是穆斯林举行会礼、宰牲献主,是伊斯兰教朝觐议事之一。据传说,古代先知易卜拉欣(《圣经》中的亚伯拉罕)晚年得子伊斯玛仪,当其子13岁时,真主安拉“启示”易卜拉欣宰子奉献。易卜拉欣谨尊不违,儿子也毅然从命。当父子正要在米那山谷执行“启示”时,天使吉卜利勒奉真主之命送来一只绵羊,作为伊斯玛仪的替身。据说此日是阿拉伯太阴历的12月10日。阿拉伯人为纪念易卜拉欣父子为安拉牺牲的精神,便在此日宰牲。迁徙第二年,穆罕默德将此日定为古尔邦节。凡朝觐者都要在米那山谷宰牲(羊、牛、骆驼)。未参加朝觐的穆斯林要到清真寺参加会礼、宰牲。
4、圣纪:伊斯兰教历3月12日。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诞辰。据传,穆罕默德诞生在阿拉伯教历象年(约当公元570)3月12日。穆罕默德逝世300多年之后(约公元10世纪),什叶派的法蒂玛王朝首先在埃及举行圣诞纪念。12世纪时,伊拉克国王穆孜菲尔·艾卜·赛义德下令在伊斯兰教历每年3月12日庆祝圣诞。嗣后,庆祝活动逐渐扩展到其它伊斯兰国家,延续至今。穆罕默德于教历11年3月12日(即公元632年6月8日)逝世,与其诞生的月、日相同,因而将生日与忌日合并纪念,故称“圣纪”。
5、盖德尔夜:伊斯兰教历9月27日。意为前定、高贵之夜。据伊斯兰教传述,真主在此夜始降古兰经文。按照多数学者的意见,认为应在斋月的第27夜,是极为贵重的一夜。故伊斯兰教鼓励穆斯林在此夜多行善功,以期获得真主的千倍厚赏。该夜,清真寺张灯结彩,举行礼拜、诵经、赞主、赞圣,发表劝善演说等。穆斯林沐浴佩香,参加庆祝活动,通常彻夜不眠,直至拂晓。
6、白拉提节:伊斯兰教历8月1日至15日。“白拉提”为阿拉伯 语,意为赦免。传说凡是8月15日夜晚,诚心悔罪求饶者,均可受到赦免,因为纪录人类善恶的天仙,这一晚将换用新文卷来纪录,因此此夜又称“换文卷夜”。穆斯林多在该夜念经、礼拜、祈祷、施舍,沐浴更衣,白天封斋,以求安拉恩赐和赦免。这个机会倍受穆斯林的重视,以至于从8月1日就开始了准备工作:各家备上糖果、点心,并在8月1日早晨—15日下午期间,择日请阿訇到家中念诵白拉提经。
7、登霄节:伊斯兰教历7月27日。“登霄”是阿拉伯语的意译,原意为“阶梯”。传说,伊斯兰教历7月27日夜晚,穆罕默德在大天仙哲布拉伊的陪同下,在麦加的禁寺乘骑布拉格仙马(疑似飞碟),一夜抵达远在1200公里之外的耶路撒冷的远寺,在一块岩石上登霄,遨游了七重天。在每一层天看到古代先知和乐园的情景。黎明前安然回到麦加。后来,穆斯林在这天夜间举行会礼,视为“登霄节”。登霄节不是所有的穆斯林都过,主要是一些笃信伊斯兰教的回族穆斯林参加。
8、法蒂玛纪念会:伊斯兰教历6月中旬。是为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之女法蒂玛诞辰和忌日所举行的纪念活动。法蒂玛生于伊斯兰教历象年35年(约公元605年)6月20日,殁于伊斯兰教历11年(约公元632年)6月15日。她被奉为穆斯林妇女的典范,受到普遍的尊重。公元11世纪末,以她的名字命名的什叶派法蒂玛王朝首次在埃及庆祝了她的诞辰。以后逐步发展成为纪念日,庆祝形式以什叶派最为隆重。现在,不少国家的穆斯林妇女常于其忌日举行纪念。纪念仪式一般在清真寺举行,主要由妇女操办,请阿訇念经,作祈祷词,讲述法蒂玛的生平事迹和懿行等。
八、伊斯兰教主要圣地
1、麦加: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地。是沙特阿拉伯西边麦加省的省会。公元570年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出生于此地。麦加是伊斯兰教最神圣的城市,拥有圣寺(即禁寺)和克尔白神庙(即“天房”)。克尔白神庙是穆斯林每天朝拜的方向,是每个穆斯林在一生中必须试图朝圣的宗教中心。传统认为克尔白神庙是亚伯拉罕所建造的立方体石造圣堂。克尔白神庙和圣寺四周划为禁地,规定非穆斯林不准进入,禁地内不准狩猎杀生、斗殴和一切邪恶异端行为,因此,圣寺有了“禁寺”之称。
2、麦地那:伊斯兰教第二大圣地。是沙特阿拉伯是麦地那地区的首府。距麦加以北400公里。公元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加受当地人排挤而避往麦地那,并在当地成立最早的伊斯兰教政权,麦地那成为穆斯林国家的第一个首都。穆罕默德和四大哈里发时代为伊斯兰教政治、宗教活动中心,在伊斯兰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城内古迹众多,最著名的有穆罕默德亲自督建的先知清真寺,寺内有穆罕默德陵墓。1924年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掌控几个世纪的麦地那,被伊本·沙特占领,他后来成为沙特阿拉伯的第一位国王。
3、耶路撒冷:伊斯兰教第三大圣地。以色列最大城市。“耶路撒冷”的意思是“和平之城”。耶路撒冷同时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亚伯拉罕宗教的圣地。自从公元前10世纪,所罗门圣殿在耶路撒冷建成,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教信仰的中心和最神圣的城市,昔日圣殿的遗迹西墙(哭墙),仍是犹太教最神圣的所在。基督徒也相当重视耶路撒冷,因为根据《圣经》记载,这里是耶稣受难、埋葬、复活、升天的地点。伊斯兰教也将耶路撒冷列为麦加、麦地那之后的第三圣地,以纪念穆罕默德的夜行登霄,并在圣殿山上建造了2座清真寺——阿克萨清真寺和圆顶清真寺来纪念这一圣事。
耶路撒冷老城划为4个区:东部为穆斯林区,包括著名的神庙区,圆顶清真寺和阿克萨清真寺(传说穆罕默德夜行登霄之处),清真寺与哭墙相邻,建在犹太教圣殿的遗址上,因此成为犹太人与穆斯林冲突最为激烈的地区。南部为犹太教区,著名的哭墙就位于这个区,是犹太教最神圣的地方。东北部为基督教区,著名的耶稣殉难教堂就位于这个区。西南部为亚美尼亚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由联合国托管。在联合国的决议中,耶路撒冷被分割到巴勒斯坦,所以以色列在建国时定都特拉维夫。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占领西耶路撒冷。1950年,耶路撒冷成为以色列的首都。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占领了整个耶路撒冷。1980年,以色列国会立法确定耶路撒冷是该国“永远的和不可分割的首都”。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国宣布定都于此。大多数国家和联合国都不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认为该市的最终地位尚未确定,有待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双方谈判决定。多数国家都将大使馆设在特拉维夫。在21世纪,耶路撒冷仍然是巴以冲突的中心。
4、凯鲁万:北非的穆斯林相信,突尼斯的凯鲁万是第四个圣城,它在北非的地位是任何其他城市所不能比拟的。很多人也相信,去凯鲁万朝拜七次,等于去麦加朝圣一次。
公元667年,穆罕默德的族人奥格巴率领一支骑兵纵队,从利比亚的地中海岸出发平定南部沙漠和费赞地区的部落叛乱,巩固了阿拉伯人在这片土地上的统治。奥格巴于是被任命为北非地区的总督。公元670年,奥格巴在沙漠里修建了一座新城市,就是凯鲁万。围绕凯鲁万的修建,有一个与水源有关的传说,而这个传说可谓与麦加的圣泉渗渗泉的传说一脉相承。
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共同祖先亚伯拉罕的妻子莎拉与妾哈哲尔不和,于是亚伯拉罕不得已地把哈哲尔和儿子伊斯玛仪留在麦加附近的沙漠中。小伊斯玛仪口渴极了,就用脚跟在沙上用力击捣,不久水就从他的脚下流了出来,成为所有穆斯林都熟知的渗渗泉,是去麦加朝圣的人都想去饮水的圣泉。
传说奥格巴有一天骑马时,坐骑踩到沙里的一个杯子,把杯子拿起来后,水就从那里涌了出来;而这个杯子,又正是多年前从麦加神秘失踪的那个杯子。奥格巴于是决定在这里建造一座新城。
凯鲁万从670年开始建造,671年兴建北非最古老的清真寺,人们一般称它为奥格巴清真寺。9世纪,清真寺重建,设立凯鲁万伊斯兰大学。从此凯鲁万不止是阿拉伯人在北非统治的指挥中心,还成为伊斯兰教在北非的传播中心。
九、伊斯兰教八大禁忌
1、饮食禁忌:严禁吃自死物;严禁食血液;严禁食用诵非安拉之命而宰杀的动物;禁止食用猛禽猛兽;严禁饮酒;禁止从事与酒有关的营生;禁止出席有酒的宴席;严禁服用一切麻醉品和毒品。
2、服饰禁忌:禁止男性穿戴高贵服饰;禁止妇女显露美姿和妆饰;严禁改变人类原造的矫饰行为;严禁男人佩带黄金饰物;忌讳穆斯林穿外教服饰;禁止男女模仿。
3、卫生与性生活禁忌:清洁卫生习惯;禁止在公共场所大小便;禁止用右手处理污秽的事物;禁止在礼拜时吐痰、打哈欠、吹东西;禁止吃生葱、姜、蒜后做礼拜;忌讳贪食;禁止和月经期或产妇发生性行为;禁止通奸;禁止同性恋。
4、婚姻禁忌:严禁与有相近血缘、亲缘、婚缘和乳缘关系的人结婚;严禁与外教人结婚;严禁娶有夫之妇;严禁把离婚当作儿戏。
5、丧葬禁忌:禁止喧哗;禁止在日出、日落和正午时间举行殡礼;严禁为自杀者站殡礼;严禁号啕大哭;严禁妇女参加殡礼;严禁设立灵位向亡人祷告;禁止妇女为亡人超期守制;禁止无故迁坟;禁止盼望死;禁止自杀。
6、商业禁忌:严禁重利盘剥;禁止在商品中搀假、以次充好;禁止囤积财富垄断市场;禁止缺斤少量;禁止发誓推销商品;禁止购买偷窃、抢夺来的物品;严禁出售违禁物品;禁止经商中使用欺骗手段。
7、人际交往禁忌:严禁做伪证;严禁说谎;严禁诬蔑;严禁谗言;严禁诽谤;严禁讥笑并以秽名相称;禁止恶意猜测;禁止偷窥他人隐私;禁止嫉妒;禁止妄言嘻行;禁止背后非议。
8、精神生活禁忌:严禁赌博;严禁抽签;严禁占卜、看相。
十、割礼
割礼就是割去男孩阴茎上过长的包皮,是信仰伊斯兰教各民族通行的重大人生礼仪,属于“圣行”。教法规定穆斯林男孩7岁前后须举行割礼,没有进行的成人之后也可以补还。男孩在五岁或七岁接受割礼,岁数不能是双数。时间都在春秋季,这时候伤口容易愈合。孩子的家人要为割礼举行隆重的仪式,邻里亲朋都要前来祝贺。割礼由有经验的宗教人士主持,进行庄严的祈祷,履行一整套严格的程序。亲友们还会为割礼送上一些贵重的礼物。现在有些人在医院里以做阴茎包皮环切手术来进行割礼,但是割礼是一个重要仪式,因此多数人还是以传统方式在家里进行。
十一、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
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中叶从阿拉伯传入中国,经过唐、宋、元、明、清及民国时期1300多年(618年—1949年)的传播和发展,到现在中国大约有2000多万穆斯林。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不同历史时期的称呼也有所不同。唐代称之为“大食教”,明代称之为“天方教”、“回回教”,明末至清称之为“清真教”,民国时期称之为“回教”。1956年国务院下发《关于伊斯兰教名称的通知》指出“伊斯兰教是一种国际性宗教。伊斯兰教也是国际通用的名称。”“今后对伊斯兰教一律不要使用‘回教’这个名称,应该称伊斯兰教。”此后,中国的大陆地区通行了伊斯兰教的名称,而港、澳、台地区仍一直延用“回教”的旧称。
伊斯兰教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明显地呈现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唐代传入到元中叶为初传时期,伊斯兰教随着我国人民和阿拉伯人民经济文化的交流而传入,它在来华并侨居我国的商人、传教士、工匠、军士等以及他们在我国繁衍的后代中广泛传播;第二阶段从元中叶起至清代止,伊斯兰教随着回回民族的形成,逐渐与中国固有文化融合,成为带有中国特色的宗教,是演变发展时期;从20世纪初起,伊斯兰教进入稳定发展的第三阶段。
为发扬伊斯兰教优良传统,团结各民族的穆斯林,1953年5月11日,在北京成立了中国穆斯林全国性的宗教团体——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积极开展全国性的宗教活动,加强同各国穆斯林的友好联系。1955年,在北京建立了中国伊斯兰经学院。2001年4月23日,中国伊斯兰教教务指导委员会在北京成立。该委员会为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的专门委员会,由爱国爱教、德高望重、代表中国伊斯兰教最高宗教学识和经学水平的大阿訇、大毛拉组成。
伊斯兰教主要分为逊尼派和什叶派两大宗派,中国主要是逊尼派。在回族、维吾尔族、塔塔尔族、柯尔克孜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等少数民族绝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并对这些民族的形成及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过深刻影响。中国穆斯林大多数聚居在古丝绸之路上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以及甘肃、青海等省,其他各省、市也有少量分布。
目前,我国与伊斯兰教有关的自治区域主要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甘肃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甘肃东乡族自治县,甘肃积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河北大厂回族自治县,河北孟村回族自治县,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自治县,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
==================================================================================================
真主安拉(阿拉伯文)
伊斯兰教教徽
真主安拉的99个尊名
世界上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分布图
麦加圣寺及克尔白圣殿(天房)俯瞰
克尔白圣殿(天房)远眺
克尔白圣殿(天房)近观
安拉
黄金版《古兰经》
开斋念辞
清真寺
==================================================================================================
世界三大宗教简介:佛教
世界三大宗教简介:基督教
世界三大宗教简介:伊斯兰教
世界三大宗教对比表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渊源和冲突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之间的关系
犹太教简介
关于耶稣的争论
十字军东征
麦加朝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