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
——听钱文忠教授解读弟子规有感
今年暑假,我用了近二十天时间观看了央视百家讲坛热播的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解读弟子规节目。通过央视百家讲坛这个平台,博学多才、出口成章的钱文忠教授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并深受大家的喜爱,对他扎实、深厚的国学功底感到无比钦佩。在二十四集的解读弟子规中,通过他风趣幽默、通俗易懂的讲解,把原本枯燥的弟子规讲的娓娓动听,一个个中国传统经典故事信手拈来,让观众听得津津有味,兴趣盎然,既增长了文化知识,又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钱文忠教授对弟子规的解读犹如那一缕缕和煦的春风拂过脸颊,又如一丝丝甘甜的细雨滋润心田。让我们穿越遥远时空,面对古代先贤教诲倍感温暖和亲切,悄无声息中精神世界得到净化。
钱教授说一个社会,如果人民道德水平高,行为规范好,懂规矩、守规矩意识强,这个社会的矛盾和犯罪就会减少,生活就会更加和谐。钱教授讲了一个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故事:在北京平谷区金海湖派出所有一位非常优秀的所长,叫耿国艳。耿所长在平谷区当了二十多年警察,平时特别关注辖区内发生的青少年案件,但他觉得仅仅靠日常的这些治安管理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就在业余时间主动承担起给辖区十几所中小学讲法治课的任务。有一次,耿所长也不知道从哪里见到一本古书,打开一看,突然发现,自己在上法治课时绞尽脑汁想总结出来的话,全都在这部书里,这部书就是《弟子规》。从此以后,耿所长在给学生上法制课时就开始尝试着讲《弟子规》。这一讲不得了,每次听课的人数,少则七八百,多则一两千。时间久了,耿所长发现,很多家长也陪着孩子静静地坐在下面听他讲《弟子规》。有一天,耿所长讲课中随口吟诵了一两句《弟子规》中的话,结果发现全场几百个孩子都跟着他朗诵起来,没想到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从此之后,耿所长意识到,对那些因为不懂规矩而造成的过错、违法、犯罪行为,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让他们从小养成一种守规矩、守规范、懂道理的习惯。
弟子规不仅对孩子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效果明显,同时对大人行为规范的教育和约束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钱教授还是继续兴致勃勃地叙述耿国艳所长的故事:在耿所长辖区的金海湖畔有一个村庄叫中心村,中心村里面有两位街坊常年闹矛盾,而且这个矛盾历史悠久,平均每年要大打出手七八次。屡次调解,屡次处罚,但依然没有效果。有一次,耿所长又去调解,调解到最后,随口说了句:“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这句话出自《弟子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但凡是人,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要相互关爱。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同一片大地上,何必为了一点小事,彼此反目成仇呢?耿所长没想到,就这十二个字,四句话,彻底消解了这对街坊多年的积怨。从此往后,他们俩成了模范街坊,相互关爱,再也没有打过架,再也没有闹到派出所来。
我们反观今天的教育,很多人都做着舍本逐末的事情。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否有较大的提高这个“末”,却忽视了孩子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这个“本”。教育的本末颠倒导致青少年在成长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对长辈失去孝心和恭敬心,公然顶撞长辈、甚至和长辈大打出手;对学校校纪校规熟视无睹、我行我素,对老师的批评教育置若罔闻;意志力薄弱,遇到小小的挫折动辄离家出走、跳楼自杀。很多家长都很迷茫,现在的孩子怎么了?衣食无缺,条件优越的他们逆反心理那么强,心灵脆弱不堪一击。其实造成孩子种种心理或社会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我们对孩子教育片面性和功利性,“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观念在中国父母思想中已根深蒂固。许多家长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死死盯住他们的学习成绩、在成绩方面的要求对孩子没有让步的余地。对孩子唯一可以让步的恰恰是对他们行为规范的要求,熟不知这恰恰是我们教育失败的根本原因。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人如果不懂规矩,将会遇到许多麻烦和困难。《弟子规》毫无疑问就是我们先民留下的文化遗产,就是我们培养孩子尊重规矩、遵守规矩、在社会公认的规范下健康成长的良好资源。我们要以上面所提到的耿所长为榜样,对弟子规学以致用,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构建和谐社会尽自己的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