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工程,它“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其影响中华民族历史之巨,任何其他古代文化遗产无可伦比。现在,对长城及长城文化的研究日益深入,范围也愈加广泛,长城的起源也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根据考古学的资料,对长城起源问题做一考察,以期推动这一重要问题的研究。
一
要研究长城的起源,首先要认识长城产生的地理环境因素与社会文化背景。第一,中国古代的长城,除极少数外,绝大多数都位于今天的陇西、宁夏、陕北、晋北、冀北、内蒙古南部、辽宁北部,这是一个大体呈东西走向的地带,考古学界称之为“长城地带”或“内蒙古长城地带”。所以,长城,它首先是一个地理概念。长城不只是一条线或几条线,而应该视为一个地带,它大体在北纬40~44线范围之间。这个地带,自古以来就是气候变化敏感、多种经济类型交错、多种民族成分杂聚、多种文化交汇的地带。这个地带特殊的地理环境,正是长城产生的自然条件。
第二,长城是中国古代一条特殊的分界线,即历代长城基本上都是不同时期农业文化与牧业文化的分界线。长城修建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防止北方游牧民族南侵对农耕民族造成破坏而修筑的;不同历史时期的长城,虽然线路南北有所摆动,但基本上都修建在这两种民族和两种文化的接触地带。这两种经济类型和两种文化矛盾与对立是长城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研究两种经济类型和两种文化的起源与最初发生矛盾的历史,只有依靠长城地带考古学的资料。
二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长城地带考古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基本搞清了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谱系,尤为重要的是,在内蒙古赤峰地区,发现了距今约4000年的以石城址群组成的一种防御设施,这一发现为研究长城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这些石城址主要分布在赤峰以北的阴河、英金河两岸的山冈上,以河北岸为多。石城多建于山冈南坡,坡面地势较为平坦或平缓。城墙则建在周边地势较高处。石城址的分布相当密集,有些地方城址之间相距只有200~300米,而且是成群分布。考古工作者在从西到东140余公里的范围内,共发现43座石城址,可以明显地分出3组。每组都有1~3座规模较大的石城址,可能是这一组石城群的中心,每座面积都在2.2~3.8万平方米之间;其他的城址一般面积为1~2万平方米,小的面积只有0.3~0.8万平方米。
因城墙皆随山势建造,所以城址的平面形状多不规整,有圆形的、有椭圆形的,也有略似方形或三角形的。有的城址是2座甚至3座城址相连而成。这些城址往往不是四周都建城墙,在陡峭岩壁边或临沟壑的一面,一般都未发现城墙的痕迹,只是在缓坡和较为平坦的地方才建造城墙。为了增强防御能力,在有些城址的墙外还发现有壕沟;有些还建筑平行的两道墙,两墙之间也有壕沟。城墙的结构发现有两种:一种是全用石块垒砌的,这种发现较多。另一种是中间筑土,内外两侧垒砌石块。在许多石城址的城墙外侧,还发现一些突出于城墙外的半圆形的石块垒砌的建筑,它们分布的间距不一,有的4~20米,有的25~50米,往往在城墙转弯处有这类石建筑,且形制较大。它们酷似后世城墙上的“马面”。城址内大都发现有石砌的房屋基址,有圆形的,也有方形圆角的。在许多城址中,这些房址排列有序,在坡面的同一高度自下而上分层排列。大型房址都是选择在城中地势开阔、位置较高的地方,反映了居住者的显要地位。
考古工作者对43座石城址做了详细的考察,在每座城址内都无例外地采集到夏家店下层文化的遗物或堆积;并选择两座同时含有下家店下层文化和下家店上层文化两种文化堆积的城址进行了发掘,结果确认:英金河、阴河流域的石城址的文化性质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是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建筑并使用的(徐光冀:《赤峰英金河、阴河流域的石城遗址》,《中国考古学研究》,文物出版社1986)。
夏家店下层文化属于长城地带青铜时代早期的一种文化,其绝对年代,距今约为4300年至3600年,大约相当于中原地区的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岗商文化的阶段。其分布范 围北自西喇木伦河,南至燕山山地;东起医巫闾山,西到河北张家口一带。这种石筑城堡在夏家店下层文化分布范围的其他地区,如内蒙古敖汉、辽宁朝阳等地,也有发现。初步估计,这种石城堡在内蒙古东南部和辽西北部分布数量达几千座。尤为引人关注的是,这些石筑城堡群,在许多地段的分布都与战国秦汉长城相重合。
三
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堡群的发现,引起了许多考古学家的重视,最早将这些城堡群与长城联系起来的是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20世纪80年代,他在论述燕山南北长城地带考古学文化时,曾多次提到这些城堡群,称之为“原始长城”、“长城雏形”、“类似‘长城’的小堡垒群”、“四千年长城原型”。1985年10月,他在辽宁兴城作《辽西古文化古城古国——试论当前考古工作重点和大课题》的著名讲演时,曾深刻指出:“夏家店下层文化一个突出特征是:村落密集分布在河谷地带,几乎都有防御设施、大小城堡遗址构成有机的组合群体,赤峰英金河两岸岗丘上发现东西排列的小城堡带,与战国秦汉长城大致平行,发人深思。这种‘原始长城’与大小城堡组合群、村村设防相结合的体系,它意味着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结构?处于哪一个社会发展阶段?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南北关系?后来的长城的性质是否也可以从中得到启示?”
这段精辟的论述对我们研究长城的起源深有启发,如果我们把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城堡群与后来的长城作一比较,确实可以发现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首先,它们都是一种人工建筑的带状防御设施,而且都做东西分布,有些地段的城堡群与战国、秦汉长城重合,防御的都是来自北方的敌人。
其次,二者修筑的方法基本相同,都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有的地段以石筑,有的地段以土石杂筑,还有的地段不筑墙,而以陡峭的山岩或沟壑为墙;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石城堡群有的修成内外两道墙,两墙之间是壕沟,明代辽东长城多有此做法。另外,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址墙外侧的半圆形建筑与汉代以后的长城外侧的马面极为相似。
第三,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石城堡带是以成组的城堡呈链条式分布于山脊上,起到防御作用的,虽然与后世的大部分长城形制有别,但与汉代以烽隧组成的长城相似。
综上,可以看出,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堡带与长城有很多相同或相似之处,因此,把它看作长城的雏形或原始长城,是完全正确的。
历史文献记载,中国最早的长城是楚国修筑的列城:“楚盛周衰,(庄公)控霸南土,欲争强中国,多筑列城于北方,以逼华夏,故号此城为万城,或作方字”(《春秋·成公十五年》)。这里所说的“列城”或“万城”,就是`由一系列防御性城堡组成的防御设施,类似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石城堡带。虽然它们之间因时代相隔太远,还不能说前者直接来源于后者,但是,说长城的起源与夏家店下层文化这种“原始长城”有直接关系,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也就是说,长城应当起源于4000年前这种由一系列防御性小城堡组成的防御设施。
四
在赤峰和辽西地区的夏家店下层文化中,出现这种原始长城是有深刻的地理环境因素和历史文化背景的。“自从更新世中期现代季风格局形成以后,中国北方便出现了一条北起大兴安岭西麓呼伦贝尔,向西南延伸,经内蒙古东南、冀北、晋北至额尔多斯和陕北的从半湿润区向干旱区过渡的狭长地带。这一地带是中国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地区之一,也就是历史上形成的农牧交错的内蒙古长城地带”(田广金:《内蒙古长城地带诸考古学文化与邻境同期文化相互影响规律的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1993年1、2期)。在距今8000~3500年间,赤峰和辽西地区正值全新世高温期,当时的温和湿润的气候环境很适合人类生存。另外,据《禹贡》记载,从燕山以北到内蒙南侧一带都是“白壤”(冀州“厥土惟白壤”),这是一种比黄土更松软的白沙土,很适宜农耕。因此,这里成为农业文明发生最早的地区之一。兴隆洼文化距今8000年,已经有了原始农业;到了距今6000~5000年的红山文化时期,已经有了比较发达的农业,进入了古国时代,出现了文明的曙光,其社会发展甚至领先于中原地区。到了距今4300~3600年的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进入了铜器时代,农业进一步深耕细作,并出现了以早期石城为中心的群体,标志着社会已经发展到方国林立的时代。根据考古普查资料,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在一些地区的分布,甚至超过了现代的村落;表明这个时期人口和社会都在急剧发展。
但是,由于红山文化和夏家店下层文化以来,人口的逐年增长和土地的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环境的明显变化,西辽河流域开始由农耕为主向游牧为主转变。这一过程从红山文化时期即已开始,红山文化在西喇木伦河南北皆有分布,但在其晚期,西喇木伦河以北已经出现了农业成分少而畜牧业成分多的富河文化。到了距今4000年以后,农业较发达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只分布于西喇木伦河以南。至距今3500年时,由于全球气候变冷,这一带气候逐渐转为低温干燥,引起自然环境进一步改变,森林退缩,草原面积扩大(孔昭宸等《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距今8000~2400年间环境考古学的初步研究》,《环境考古研究》(第一期),科学出版社,1991年7月)。其后不久,在西喇木伦河以北,即出现了农业生产水平较低,畜牧业发达的夏家店上层文化。两种文化的碰撞自然不可避免;而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群带这种大规模防御设施的构筑,正是这种矛盾的反映。这两种经济类型和两种文化的南北并存,正是长城产生的根本原因。以后,随着气候的进一步趋冷,农耕文化逐步南徙,北方的“戎、胡”等游牧民族形成,并不断南侵,战国以后,秦、燕、赵等国遂修长城以拒胡,开启了长城两千年的漫长历史。
总之,长城是中国历史上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是近四千年以来,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长期对立并存的结果。这两大文化在长城地带碰撞交融的过程,正是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也是中国文化形成与不断发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