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一本书去旅行》如何写? 带书去旅行手抄报

作文《带一本书去旅行》如何写? (2012-6-17 8:57:00)王跃平

《带一本书去旅行》如何写?

今年南京市的中考作文题是“带一本书去旅行”,题目及要求如下:

暑假,我们可以放下课本,背起行囊,行走四方,过一种别样的生活——读自己爱读的书,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努力实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愿望。请以“带一本书去旅行”为题写一篇作文。

如何才能写好这篇作文呢?

一、揣摩命题旨意

南京是文化名城,一直倡导读书,倡导广泛阅读、潜心读书。每年“世界读书日”都会举办相应的活动,主张要真阅读、深阅读,同学们到底真读了还是假读,大家读了什么书,读得怎样……“带一本书去旅行”这道作文题是一种倡导,是一种呼唤,也是一块试金石,是一场“读书现形记”,从你的作文中可以看出你的读书态度,看出你的读书经历,看出你的读书收获。

二、思考审题关键

“带一本书去旅行”这个题目是个偏正短语,中心语是“去旅行”,修饰语是“带一本书”,它限制旅行的方式。连起来看就是:怎么去旅行呢?带一本书去;为什么要带书去呢?读书可以丰富旅行的经历,旅行可以印证读书的感悟,可以为读书创设别样的情境,带来特别的心境。

《带一本书去旅行》如何写? 带书去旅行手抄报

题目中的“书”和“旅行”两个词很关键,作文写得好不好跟这两个词的理解准确不准确有关;提示语也很重要,不能视而不见,有人说“提示语”是双刃剑,既是提示又是限制。根据提示语中“放下课本,背起行囊”“读自己爱读的书,去自己想去的地方”等来看,“书”应该是指实实在在的书;“旅行”也应该是指实实在在的旅行。另外,还要注意“旅行”与“旅游”是不同的,“旅行”的范围应该更广,“旅游”是“旅行”中的一种。

二、追求文字“高度”

追求“高度”就是要让文章有意思、有意义,即文章要有一定的情、理、趣。

带一本书去旅行,带一本什么样的书会影响文章的“高度”。它是一本旅游地图(指南),还是一本消遣杂志,还是一本有份量的书?从命题旨意看,应该是第三种更好,如龙应台的《目送》、曹雪芹的《红楼梦》、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等。

带一本书去旅行,是一次怎样的旅行也会影响文字的“高度”。它是一次纯粹消遣散心的旅行,还是一次有明确目标的旅行,如寻觅历史的踪迹,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或者是为了对书本知识进行实地验证,获得真知。

带本什么样的书旅行?收获怎样的风景?带本书去旅行,让旅行不一样,让人生不一样。如果作文能做到角度独特、新颖,能够感染人、感动人,使人心服口服、眼前一亮,那就更好了。

四、进行规范写作

要写好这个作文,首先要选择自己比较擅长的文体,有的同学擅长议论文,有的同学擅长记叙文,有的同学喜欢写散文……无论选择哪种文体,都应该注意规范地写作,不能写成“四不像”的文章。

议论文,应该以议论为主,阐述带一本书去旅行的好处,如读书使旅行更有情趣,读书使旅行更有收获等,也可以谈旅行对读书的好处,还可以用两到三个分论点支撑中心论点;记叙文,可以叙述自己的一次真实的带一本书旅行的经历,要交代带什么样的书,到哪里旅行;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可以围绕一个中心选择几个片段,一线串珠,表现带一本书去旅行的感受与收获。

五、请您评改

下面是几位学生的作文提纲或大概内容,请您评改。

1.带一本书去旅行(大纲)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何不带一本书去旅行?

带一本书去旅行能让人感受历史的变迁。在我丰富的暑假行程中,第一站是日本。我希望带上《千里行日本》,书中当年的“里日本”现在已成为发达的旅游地。我想拿着那本书,站在作者曾经驻足的土地上,感受历史的变迁。

带一本书去旅行能让人触碰真实的历史。第二站是美国,我希望带上《飘》,书中南北方强烈的对立与现实中现在许多南方人家仍挂着南方军旗帜(从朋友口中得知)让我惊讶。我想拿上此书,站在某个种植园外,闭目想想,乱世佳人生活的年代到底有着怎样一幅历史画卷。

带上一本书去旅行,感受书本与现实或巨大或细微的变化与差异,想一想书是一个人写的,历史是全人类共同创造的。

2.带一本书去旅行

一本好书,就像是一份人生的行李。带一本书去旅行,不仅是一路感官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升华。

带一本《朱自清散文选集》游览金陵。小时候,一家人去秦淮河畔旅行。花红柳绿,行人如织,夜色中的秦淮河也这番热闹。玩至兴起,一家人便登上沿河的游船,让荡漾的水波将我们摇醉。水声潺潺,稍一伸手便可触及船边瓦红色的桨,河岸上的晚风夹着水雾拂来一脸清凉;灯影朦朦,眼前只是红的、黄的光晕,躺在妈妈的怀里,耳畔远远传来画舫的歌声。这一刻,不正是朱自清笔下的桨声灯影中的秦淮河么!

三年前,小升初失利的我背着包独自走到浦口车站,只为逃避父母烦人的唠叨。火车鸣着笛呼啸而过,一节节消失在远方橘黄色的地平线上。此刻的世界似乎在离我远去,内心的苦涩只能由我一个人咀嚼。我用脚尖踢着铁路旁滚落的石子,泪在风中滴落下来,好酸,好痛。“回家吧,儿子。”一个熟悉的声音蓦地从身后响起。我不想回头,尽管我知道此刻他的心一定比我更痛。“回家吧。三年后,还有中考等着你呢,儿子。”夕阳下,父亲的身影紧紧抱住我,久久抱着我。影子被拉得好长,触及到铁道的另一边,触及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这是一个父亲的背影。一个爱的背影。

带一本唐诗宋词游览神州大地。在吐鲁番盆地,我感受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绮丽;在西双版纳,我沉吟那“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的冷落凄清;甚至在一个不起眼的农家乐里,我都发现过“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喜悦。

朋友,有多久没有放下包袱,与自己的心灵做一次对话了?让我们轻装上阵,带一本书去旅行!

3.带一本书去旅行

“啊!”一阵大浪伴随我的尖叫声扑面袭来,救生圈不受控制的向前冲去。还没等我习惯于水的冰凉以及位置的改变,又一大浪扑面而来将我一下子卷入水中,海水的微咸与苦涩溢入口中。我努力地从水中探出头来,试着站稳,迎接下一浪的冲袭。火辣辣的阳光,照的我头晕,但并不妨碍我迎接下一浪的信心和勇气。这一次去海边冲浪的旅行,我带了一本书,它叫勇敢。

耳边是呼啸而去的风声,我坐在马背上忽上忽下,随着马的步伐颠簸着。一个多小时在马背上,一边承受马奔驰时内心的紧张,一边享受一望无际的草原风光,不过对于一个四个小时的骑马旅程来说这只是一个开始。内蒙古草原所特有的烈日,使我浑身乏力,双目发黑,再加上马奔跑时的迅速,双手因出汗的打滑,我险些从马背上跌落。一瞬间出了的冷汗,使我定下心神,抓紧扶手。当四个小时后,我从马背上下来时,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但内心却因为坚持骑完全程而充满自豪,这一次骑马的旅行,我带了一本书,它叫坚持。

远处是巍峨挺拔的雪山,烈日的照耀下仿佛在展现我不会融化的宣言。近些,是一片金灿灿的油菜花。耀眼的黄色花朵,似一张厚厚的地毯,充满生机与活力。近处,湛蓝的青海湖在微风和阳光 的照射下,波光粼粼,似一个清秀美丽的少女,不施脂粉,静静的,纯纯的,使我陶醉。青蓝不一的颜色在湖边到湖中心慢慢渐变。我站在船上,享受湖水的微波,放眼欣赏眼前的美景。

这一次在青海湖上漂游的旅行,我带了一本书,它叫欣赏。

无论是在海边与风浪勇敢地搏击,无论是在骑马时努力坚持跑完全程,无论是在清秀的湖上驻足欣赏,这样的旅行所带来的快乐又有谁能体会?

4.带一本书去旅行

我带着《目送》,和妈妈去乡下旅行。

没有城市的喧闹,没有补课的烦恼,没有庸俗的人群,这儿,是清静,是纯朴;这儿,像《目送》,是干净,是安宁。

无目的走,牵着妈妈的手,一言不发。看人,看景。我腿长,步子快,妈妈与我相反。她为了迎合我的步子,一路快走,刚开始还能坚持,后来,我听到了她喘息的声音,而我的心那么平静。终于,她扯着我的手,讨好般地说:“你慢点行吗?我好累啊!”

这一刻,我突然想到了在来这路上翻阅的《目送》。龙应台的母亲也老了,她似乎同我妈妈一样,时光磨去了她们的棱角,对我对龙应台是满满的信任与依赖。带《目送》去旅行,我发现母亲一点点变老,对我的爱却一点点增加。

母亲终究是老了,步伐愈发像老太婆,说话的声音比平时大好多倍。我拉着妈妈继续走。一个女人悄无声息地走在我们前面。她,不漂亮,黑色的皮肤,肥大的身材,脏旧的衣服。妈妈像见到外星人似的,突然抓住我,一脸兴奋地向那个离我们并不算远的女人指去,几乎要破音地说:“快看呐!那女人的屁股好肥啊!”我连忙按下妈妈伸出的手,低声跟她说:“嘘!小声点!人家会听到!”

这一瞬,我突然有前所未有的尴尬。

后来,我和妈妈停靠在树下休息。我打开书包,捧起我心爱的《目送》,翻着。不知是否是巧合,还是人老的通病。龙应台的母亲原来也曾和我妈妈妈一样,不管会不会被人听到,手指一指,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原来,龙应台也曾如我一样,这样尴尬着。

带《目送》去旅行,我发现自己对妈妈的行为嫌弃的,尴尬着,而我是她女儿,我不该。

母亲终究是老了,但子女也应多关心她,教她在什么场合做什么事,如同当初教育我们一样。

带一本《目送》去旅行,我想我会更加关爱我的妈妈。永不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49554.html

更多阅读

0205-《其中一個是妹妹》田口一、CUTEG簽名會 签名会

裝扮可愛又天然呆的心乃枝、傲嬌又孩子氣的雅,以及古靈晶怪的芽依3位Coser在讀友會開場時帶來舞蹈表演,讓老師們開心又感動。輕小說的「妹妹風潮」從連續兩場簽名會即可看出,《其中一個是妹妹》描述跨國企業繼承人和五個

赏析刘亮程《对一朵花微笑》 对一朵花微笑

赏析刘亮程《对一朵花微笑》作者的这篇文章是十分有味道的,无论是从写作手法,抑或是从作者所想要表达的主旨思想来讲。首先是作者的写作手法。本文最突出的一点就是采用了大量的拟人手法。“一个人脑中的奇怪想法

《带一本书去巴黎》 林达的书

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林达是一对美籍华人夫妇的笔名。这本书第一篇就是跟书同名的文章,写了作者临去巴黎前,在书架里抽出一本雨果的《九三年》同行,然后回忆拥有这本书的经历,也回忆了

《种一片太阳花》教学反思 种一片太阳花课堂实录

《种一片太阳花》是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课文,写的是住在机关四合院里的“劳动者们”种太阳花的事。文章虽然短小,却很生动地反映了自然界生物对人们精神的抚慰和灵魂的启迪,寄寓了作者独特的感受。上课时,我引导学生按照“为什么要种

声明:《《带一本书去旅行》如何写? 带书去旅行手抄报》为网友深爱诗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