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附子细辛汤的妙用转帖 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妙用

大黄附子细辛汤的妙用


生大黄15,细辛10,制附片15,三副。


大黄附子细辛汤的妙用转帖 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妙用

偏痛,不论左右,凡胸胁至腰,痛者宜用之。一切痛,不论内外,皆可用之。凡顽固偏僻兼挟之积,皆阴阳错杂,非常例所拘,附子与大黄为伍,所治皆非常之证。又用此方治腰脚拘急痛甚,两脚挛急不能起,昼夜呻吟,配合芍药甘草汤二三日,痛全安。又用此方治膝肿毒,鹤膝风,而左脐下拘急尤甚,按之则引左脚而痛,初用此方加甘草二三日,后用四逆散加良姜,牡蛎,刘寄奴而愈。此方治牙痛灵妙,并治一切痛,不论内外,莫不捷效。又有家传治牙痛方,即是此方加石膏,煎取汁,随漱随咽,顷刻笑颜。并屡用治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及脑血管意外,效亦甚佳。此方寒热并用,力峻效捷,所治皆非寻常之疾,乃《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辛咸除滞之剂也,其所治之偏痛,当为顽积所致也。《金匮要略》云:“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大黄虽为苦寒之品,但配伍附子、细辛辛散大热之品,则制其寒性存其走泄之性。三味协力,共成温散寒凝,苦辛通降之剂。寒实积滞所致的便秘,在非温不能散其寒、非下不能去其实的情况下,使用本方最为恰当。1.临床以便秘腹痛,手足不温,苔白腻,脉弦紧为证治要点。2.以本方加减治疗胆绞痛、 胆囊术后综合征、慢性痢疾、尿毒症等属寒积者,常获良效。《成方便读》:“胁下偏痛,发热,其脉弦紧,此阴寒成聚,偏着一处,虽有发热,亦是阳气被郁所致。是以非温不能散其寒,非下不能去其积,故以附子、细辛之辛热善走者搜散之,而后大黄得以行其积也。”《金鉴》引张璐:大黄附子汤,为寒热互结,刚柔并济之和剂。近世但知寒下一途,绝不知有温下一法。盖暴感之热结而以寒下,久积之寒结亦可寒下乎?大黄附子汤用细辛佐附子,以攻胁下寒结,即兼大黄之寒以导之。寒热合用,温攻兼施,此圣法昭然,不可思议者也。《温病条辨》:附子温里通阳,细辛暖水脏而散寒湿之邪;肝胆无出路,故用大黄,借胃腑以为出路也。大黄之苦,合附子、细辛之辛,苦与辛合,能降能通,通则不痛也。周扬俊《金匮玉函二注》卷10:“此寒邪之在中、下二焦也。胁下属厥阴之部分,于此偏痛,必有所积,积而至于发热,其为实可知也。及视其脉不滑数而紧弦,洵为阴脉,果是阴邪结于阴位矣。且紧属痛,固因寒而痛;弦为实,亦因寒而实。故非下则实不去,非温则寒不开。然肝肾同一治也,厥阴之实,系少阴之寒而实,苟不大用附子之热,可独用大黄之寒乎?入细辛者,通少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49992.html

更多阅读

大黄的作用与功效 甘草的功效和作用

大黄的作用与功效——简介大黄是多种蓼科大黄属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称,也是中药材的名称。在中国地区的文献里,“大黄”指的往往是马蹄大黄。在中国,大黄主要作药用,但在欧洲及中东,他们的大黄往往指另外几个作食用的大黄属品种,茎红色。气清

中药:黄药子、海蛤壳、海浮石、瓦楞子、礞石

黄药子Huang yao zi《滇南本草》为薯蓣科植物黄独Dioscorea bulbiferaL.的块茎。主产于湖北、湖南、江苏等地。秋冬两季采挖。除去根叶及须根,洗净,切片晒干生用。【性能】苦,寒。有毒。归肺、肝经。【功效】化痰散结消瘿,清热解毒。 【

大黄与芒硝的作用与区别 大黄芒硝散的副作用

大黄与芒硝都是攻下药,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搞不清两者之间的区别,只好稀里糊涂地照本宣科地用。 大黄的作用非常多、也非常大,可以概括为“破症瘕积聚”、“推陈致新”。大黄配活血的药可以活血破瘀、配热药可以驱寒、配寒药可以除热泻

香港维多利亚港的大黄鸭死了图) 香港维多利亚港

5月2日,一只高达16.5米的巨型“大黄鸭”游到香港维多利亚港,它的出现令香港一时间沸腾起来,不仅引来各路粉丝前往一睹风采,也成为网络热点,网友们智慧博发,制造了不少笑话段子。众多明星也纷纷捧场,刘德华、彭浩翔、杜汶泽、余文乐、万绮雯

一年后再看《大和抚子》。总论。 机动战舰大和抚子

国庆长假,我却要连续上班11天。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为了消除每天上班后的疲劳。决定重温一遍拍摄于世纪之交,也就是9年前的日剧《大和抚子》。其实家里面的碟片,小说,杂志都有很多存货等待我去消化。时间对我而言,是永远都不够用的

声明:《大黄附子细辛汤的妙用转帖 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妙用》为网友宁负苍天不负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