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五中高50级语文导学案
编号: 课题:六国论
授课时间: 所导 课 时: 课时
教案制作: 李永授课人:
【教学(学习)目标】
1、能够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能够独立翻译文中重点语句。
2、积累掌握“以、而、之”三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积累和掌握“亡、道、得”等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3、了解相关文学文化知识,梳理文章行文思路,学习论说文的写法。感知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并实践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运用对比论证、逐层论证的方法。
4、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领会作者以史为鉴,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导学学案】
一、知人论世,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咏苏洵
当年苏老泉,年已二十七。方知需用功,发奋读书籍。并同儿与女,思究圣人语。寒窗多少年,青丝根根白。父子同进京,三人皆中举。皇城咸震惊,争诵苏洵名。读书从不晚,辛勤为第一。
2、作者简介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右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2篇,《权书》10篇,《衡论》10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
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故称他为“老苏”,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权书》。《权书》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本文是其中的第8篇。
3、解题
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4、六国与秦的有关史实
(1)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
前290年韩割武遂予秦。前280 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 。前275年魏割温予秦。 前273年魏割南阳予秦。
(2)秦灭六国时间表
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赵、灭燕前221年灭齐
(3)六国抗秦大事年表
前269年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秦兵解去。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河外。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被赵将李牧击退。前232年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
5、写作时代背景
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收归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北宋建国往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60余次,败多胜少,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这样“陪邻”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6、写作动机
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他主张“尚威”,破苟且之心和怠惰之气,激发天下人的进取心,使宋王朝振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借鉴历史兴替,讽喻当今得失。写《六国论》实际上是借古讽今,指责宋王朝的屈辱政策。
二、朗读文章,熟读文章,背诵默写文中名句。
1、高考中曾经考过的名句,请背诵文章后,默写。
【04北京卷】
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苏洵《六国论》:“悲夫!有如此之势,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
【06浙江卷】(同07上海卷)
思厥先祖父, , ,以有尺寸之地(苏洵《六国论》)
【08上海卷】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苏洵《六国论》)
【08山东卷】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苏洵《六国论》)
2、朗读课文,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赂秦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小则获邑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无厌草芥下咽与嬴而不助五国也洎牧以谗诛革灭殆尽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悲夫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苟以天下之大
三、疏通字句,初步读懂文意。
3、近年来曾经直接考过的知识点,请把涉及课文中的虚词,解释一下。
(09年山东高考第十小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C.为鼓以与百姓为戍
洎牧以谗诛
(07年山东高考第十小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D.以母忧去职
不赂者以赂者丧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实词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其实百倍
诸侯之所亡
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暴霜露
子孙视之不甚惜
举以予人,如弃草弃
暴秦之欲无厌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以地事秦
此言得之
终继五国迁灭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
始有远略
始速祸焉
李牧连却之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可谓智力孤危
战败而亡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刺客不行
则胜负之数
或未易量
礼天下之奇才
并力西向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5、试译下列句子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6、初步解读文本
(1)苏洵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2)请逐段概括段意,梳理行文思路。
(3)苏洵从此角度分析论述六国灭亡的原因的目的是什么?
淄博五中高50级语文教学案
编号: 课题:六国论
授课时间: 所导 课 时: 两课时
教案制作: 李永授课人:
【教学(学习)目标】
1、能够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能够独立翻译文中重点语句。
2、积累掌握“以、而、之”三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积累和掌握“亡、道、得”等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3、了解相关文学文化知识,梳理文章行文思路,学习论说文的写法。感知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并实践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运用对比论证、逐层论证的方法。
4、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领会作者以史为鉴,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战国七雄,论富有,秦国比不上齐国;论兵力,秦国比不上赵国;论疆域辽阔,秦国比不上楚国。可是,最后六国却全部被秦国一一灭掉。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们来看一下,苏洵对此的论述。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检查导学案、反馈学生质疑
1、课前抽查学生完成导学案情况
2、学生课前板演“导学案”中“三3、4”部分
3、多媒体展示,订正落实读音(“导学案”中“二1”部分),让学生大声齐声朗读。
四、研习课文,逐段分析文意,点释语言知识。
1、研习第一段
(1)思考第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小组讨论,点名发言,点拨归纳。
明确: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从两个方面,“六国破灭,弊在赂秦”“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论述,提挈下文,总贯全篇。
(2)解释语段中加点字,翻译划线句子。独立思考,点名完成,讨论归纳,校正。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梳理如下: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2、研习第二段
(1)用土地贿赂秦国的诸侯国是那几个国家?点名回答,明确:韩、魏、楚
(2)苏洵认为贿赂秦国的诸侯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点名回答,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思考:苏洵是如何来论证这一观点的?小组讨论,中心发言。
明确:提示运用分层梳理,分析概括的方法,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
l秦之得与诸侯之失
贿赂而失或受贿而得 | 与战胜而得或战败而亡比较 | |
秦之得 |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 其实百倍 |
韩、魏、楚之失 | 小则失邑,大则失城 | 其实百倍 |
l诸侯对待土地的态度
如何对待土地 | 目的 | 结果 | |
先祖父 | 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 ||
(诸侯)子孙 | 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 得一夕安寝 | 秦兵又至 |
l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l引证: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4)解释语段中加点字,翻译划线句子。组内合作学习,质疑,校正。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梳理如下: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3、研习第三段
(1)苏洵认为不贿赂秦国的诸侯灭亡的原因是分别是什么?点名回答。
明确:
齐国与嬴而不助五国,五国既丧,不能独完。
燕国以荆卿为计,而速祸
赵国良将李牧以谗诛,用武不终
(2)解释语段中加点字,翻译划线句子。独立思考,点名完成,讨论归纳,校正。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梳理如下: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4、研习第四、五段
(1)苏洵认为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是什么?(点名回答)他为什么这么说?(小组讨论分析)
明确:
a、“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反面假设)
b、一语双关,似乎批评六国的“为国者”,其实告诫北宋的“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2)第四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由上文的评析历史,转入下文的讽谏当朝统治者。
(3)第四段已经总结了六国破灭的历史教训,那第五段是否多余?为什么?讨论分析
明确:借古讽今“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4)解释语段中加点字,翻译划线句子。独立思考,点名完成,讨论归纳,校正。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梳理如下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五、作业
1、熟读并背诵全文
2、整理课堂笔记,重点落实重点语句翻译。
3、梳理、辨析、归纳文中重点虚词“以、而、之”三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辨析、积累和掌握文中“亡、道、得”等实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其他的文言现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
1、检查朗读背诵。点名检查。
2、检查重点语句翻译。学生课前板演。
二、归纳总结文中重点文言知识,小组内交流解决,质疑,班内校正。
(一)重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以:
1.秦以攻取之外( 介词,用,凭 )
2.以有尺寸之地(连词,相当于“而”,才,)
3.举以予人( 介词,把)
4.以地事秦( 介词,用)
5、苟以天下之大(介词,凭借)
而:
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连词,表承接)
2.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连词,表示转折,可是)
3.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连词,表承接,就)
4.与嬴而不助五国也(连词,表并列)
5.二败而三胜(连词,表并列)
之:
1.较秦之所得(助词,的)
2.以有尺寸之地(助词,的)
4.子孙视之不甚惜(代词,土地)
5.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助词,的 )
6.奉之弥繁,侵之愈急(代词,前一个,指奉秦之物,后一个指赂秦各国。)
7.此言得之(代词,指代上面的道理)
8. 苟以天下之大(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二)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一词多义)
亡:
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动词,失去(土地)
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动词,灭亡
3.追亡逐北,伏尸百万名词,逃亡的军队
道:
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名词,原因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名词,道义,仁政。
3、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
5、道芷阳间行动词,取道
6、有碑仆道,其文漫灭名词,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