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女孩Griet来到画家扬寄居的岳母的家中当女佣,后来成为画家存世不到40幅作品中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的画中人。
Griet从小看着父亲在瓷板上作画,父亲是工匠,女孩到画家做女佣就随身带着父亲画的一块瓷板,第一次看到画家的作品,就意识到了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她被震撼了,尽管以往从父亲那里受到过不少的熏陶与影响,但父亲的是手艺,不是艺术。
采买的集市上,屠户的儿子,一个同样年轻聪明可爱的男孩喜欢上了女孩Griet,几经交往,Griet接受了屠户的儿子,并介绍给了自己的父母。纯净的爱慕在两个年轻人间自然萌生,尽管Griet将少女的初吻给了男孩,女孩还是守着一点底线,这底线就是一直被白色帽子遮盖下的头发,她只告诉男孩头发是棕色的。大概这头发长得什么样是不可以轻易示人的,大抵于中国女人不可以被男人看到的脚,或者是不可以被男人触碰的腰身。
随后的日子里,女佣Griet被画家慢慢征服,因为他能够创造出令她如此惊叹的艺术作品,同时对画家也有着强烈的敬畏,这敬畏的产生不仅仅是因为极富感染力的画作,更因为女孩只是一个女佣,画家毕竟曾跻身上流社会,是她的主人,她们分属两个悬殊的阶级。
画家被阳光中擦窗女孩散发出的少女圣洁的美所吸引,激发了新的创作灵感,继而被这年轻干净的美迷恋,成为画 中的模特,也令女佣Griet惊喜,画家的岳母洞察了这一切,但她没有任何的阻止,而是导引着事情的发展。
女佣Griet成为画家画中的模特,画家的创作不是一番风顺,当扬意识到问题出自Griet的帽子,令她去掉帽子展现头发时,女孩拒绝了,因为头发是她珍惜的小小底线,不可以示人,包括这个她已在精神上倾慕的画家,但是杨坚持,Griet还是妥协了,因为她已经在精神上被画家彻底征服了,她愿意为扬,牺牲对头发的珍惜。
牺牲没有完结,杨坚持女佣Griet带上自己妻子的首饰,一对珍珠耳环,再度选择牺牲后,Griet让扬亲手给自己扎了耳洞,她流泪了。此时的牺牲已经难以界定是精神上还是肉体的奉献,也许是两者之间的,一定是甚于将头发示人的。
片中的岳母也是令人印象深刻,这个女人有着男性的理智,始终适当的掌控影响着全局,掌控全局的同时也有些无奈,体现在她对女佣的一句话中“you'rea fly in his web,we allare.”,只是这句话里的“他”是指谁呢?画家还是画家的赞助人?画家恃才自傲、恣肆任性,全家人的生计指望他的画作,指望他能灵感再现,指望他尽量缩短创作间歇的不应期,所以这个“他”首先是指画家,其次是画家的赞助人VanRuijven,因为画家的画作指望赞助人来推介,何况赞助人也对女孩Griet有不轨图谋,也许书中或剧本已经说的很明白,不用猜,只是没有也没有必要去看书或剧本。
画作完成后,女佣Griet知道画家是遥不可及的,两人有着难以跨越的阶级之隔,就像珍珠耳环于她,期盼拥有,但很遥远。屠户的儿子很是聪明,于是导演或作者借着男孩的语言,表达了男孩与女孩的共识,“时刻保持清醒”、“千万别给玷污了”、“我们自己的生活,Griet,要自己来掌握”。女佣Griet,女孩葛丽叶,离开了画家的家,离开了画家。
片尾送珍珠耳环给Griet女孩的人是谁?是画家的妻子么?有可能,因为耳环经女佣戴过,不如送给女佣了事;是画家的岳母吗?有可能,因为老妇人统掌全局,一是可以了却自己女儿日后看见耳环而生的烦心,二是对女佣激发画家女婿创作灵感的补偿;是画家吗?从女孩看到耳环时的细微表情看,更像是画家或者说女孩更期望是画家送的,因为她内心没有决然的斩断与画家的联系,看到耳环,她,有一丝的慰藉,她,有小小的知足。
sakanon2012.2.26
附: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油画:
1665 Jan Vermeer即“扬·弗美尔”,被称为荷兰黄金时代最杰出的画家,与伦勃朗齐名。
同名电影:《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fs8nv2ByyJ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