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 (罗12:19)
廉泉和让水都是河流的名称。廉泉又名廉水,在今之陕西省境,发源于陕西南郑县的巴岭山,向北流,至廉水镇和汗水会合。让水又名逊水, 是廉水的支流,也在陕西省境。
「廉泉让水」的出处,是根据南宋时代的一个故事。梁州人范柏年有一次晋谒宋明帝,请示关于办理朝政的事。宋明帝和范柏年在谈话时,偶然说及广州的贪泉,明帝于是问范柏年的家乡有没有这种名称怪异的河流。范柏年说梁州没有贪泉,只有廉泉和让水。范柏年对明帝说的虽是实情,但隐含着另外一种意思,表示梁州的人不贪心,操守很廉洁,而且具有礼让的君子风度。由于范柏年这一句话,后人便用「廉泉让水」来比喻廉洁和礼让的人。
【灵训】

当我们一提到让步,总会给人一种怯懦、卑屈、软弱的感觉,因此,退让的功课是一般人极难学的功课。然而,在日常生活中,退让是不可少的。试想,当两人发生争执之时,若是各不相让,争执便要升级,甚或演变成仇恨。今天,社会扰攘不安,世界烽火不息,乃因世人囿于私利而各不相让所致。
其实,一些好争闹,为利益,甚至为意气寸步不让的人,大多是胸襟狭隘目光如豆之辈。若把眼光放远一点,高瞻远瞩,心地自然宽广,便会觉得不值得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特别是基督徒,深知神的恩典够我们用,我们若是退让一步,耶和华会给我们宽广之地,足以补偿所失掉的而有余。旧约中的以撒,其退让精神,即留给我们很好的风范。当基拉耳的牧人与以撒的牧人为水井争执时,以撒一再退让之后,不但基拉耳人不再与他为敌,而且神也喜悦他,给他更宽阔之地,且更加昌盛,(参:创世记第26章)。可见退让并不吃亏,且是和睦与蒙福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