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材料作文如何审题 寓言类材料作文审题

给材料作文如何审题

源自 高考作文


给材料作文如何审题 寓言类材料作文审题

给材料作文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材料寓含观点,需要多角度抽象立意的;另一种是材料作为写作的情境,展开联想、想像的。前者审题难度较大,须对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其材料除显而易见的表层意义外,往往蕴含着许多深层内涵,并由此可以开掘出多方位、多角度的议论点。这类材料作文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确立论点,(但)在审题时,一定要选择最适合自己发挥的论题,或自己肚中最有材料的论题,写起来会得心应手。

题目1:阅读下面一篇寓言,根据要求作文。

山坡上有一具大树的残干,据说树龄有400多年。当初它只是一株树苗,经历了无数次风霜雨雪的摧残,曾14次被闪电击中,然而却顽强地成了一棵巨树。可是后来飞来一群小虫,用微小而不停止的攻击结束了大树的生命。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2)字数不少于700字。

题目2:根据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例文】

一株树苗,在漫长的生命历程中,不惧炸雷疾电,不畏风霜雨雪,顽强长成巨树,阅尽400年自然枯荣、人间沧桑,最后却被一群小虫摧毁。这给人们怎样的警示呢?

小虫毁巨树,蚁穴溃大堤,“祸患常积于忽微”。对于影响全局的“小事”,万万不可掉以轻心。一群小虫,以其微不足道的却不停的攻击,可让巨树毙命;一个小小的“蚁穴”,形成渗透,造成管涌,可使大堤坍塌。

1998年,百年不遇的洪水,冲击着长江大堤。因为一个“蚁穴”,在措手不及间酿成灾祸。九江被惊涛撕裂的防洪墙,其险情由一股手指粗细的涌水开始,5分钟后就冲出一个六七米宽的大洞,喷出6米高的浊流,20分钟后,千里长堤由此断裂。幸经抗洪军民奋力拼搏,才没有酿成大祸。要堵住大堤的缺口,所付出的人力物力财力等代价是可想而知的。如果汛前发现并及时堵住一小穴,就可以避免这惨重的损失。

在与洪魔拼搏中,江主席发出了“严防死守”的命令。防,起了关键作用。几百万双眼睛在严密巡查,是大堤安全度汛的保证。万众一心共抗水患,成为当今国感人至深的壮阔场面,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颂歌,显示了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

“严防不息”,是人类自我保护,战胜洪水的智慧结晶。战国时魏相白圭重视防洪,他筑堤防,仔细巡查,发现小小的蚂蚁洞,立即堵塞,防微杜渐。白圭“以防为主”,使魏国远离洪灾。韩非子便由白圭的巡堤,总结出“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的千古警示。

进入了21世纪,中国人民正在创造新的辉煌。今天,“小虫毁树”、“蚁穴溃堤”的警示意义,不只在于“小虫”之毁树、“蚁穴”之溃堤,更在于要根治侵蚀社会主义大树的害虫,堵塞危及社会主义大厦的洞穴。惩治腐败,保护社会主义大厦万代稳固。

本文由话题引出“对于影响全局的‘小事’,万万不可掉以轻心”的论点,以抗洪抢险的现实事例和“严防不怠”的历史经验进行论证,文末拓展升华,深化主题,颇有现实意义。论据确凿,论证严密,无懈可击。

【例文】

一只雄心勃勃的蜗牛,最初好高骛远,立下“鸿鹄之志”,既而又自惭形秽,不思进取,最终一事无成,老死荒野。从寓言中我们可以得知:做人首先要有自知之明,立下适当的志向,然后从点滴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取得成功。

古人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确,人贵有自知之明。试想,倘若一个人不能自知,目空一切,心比天高,又岂会虚心进取?就更不用奢谈成功了。古代邹忌注重自省自知,认为自己不如城北徐公美,倘若当时搞个什么类似评选“天下第一美男子”的活动,他是断然不会去自讨没趣的,可以说他是能自知的智者。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蜗牛吧,倘若它当初选择爬上一棵大树看清晨第一缕阳光,或者选择爬到一条小溪边,与小虾、水蛭联欢,又岂会令计划胎死腹中?自知固然重要,实干更不能忽视。即使能自知,却又自卑自惭,像蜗牛一样再也不思进取,也是不能获得成功的。范晔说:“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其实,我们的社会不乏立志适当、通过努力最终走向成功的人。掏粪工人时传祥,他觉得自己既然做不成参天大树,便甘心做一棵碧绿的小草,不怕脏、不怕累,脚踏实地闯出了一片新天地,赢得了世人的尊敬;普通战士雷锋,觉得自己不能做一台发动机,便甘愿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人们默默地奉献着,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

我们高三学生正值人生的重要时期,更应有自知之明,立下切合自己实际的志向,而后朝着自己所定的目标,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这样,胜利的女神终究会向我们微笑的。由此看来,“自知”其实并不难,难的是“自知”之后,不轻视小目标,脚踏实地、努力去实现自己并不怎么“惊天动地”的人生理想。如果在“自知”之后一蹶不振,万念俱灰,就会像寓言中的蜗牛一样,“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人可以甘于平凡,但不应甘于平庸。努力吧!既然不能“惊天动地”,为何不脚踏实地?力所能及的人生目标加上坚持不懈的奋斗,就一定会使我们走向成功。

从“自知”和“实干”两个方面来把握成功的要素,立意全面而准确;采用“总——分——总”的模式,结构严谨。

学后训练

1.1997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

阅读下列三个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1:小新背双腿瘫痪的同学小牧到1千米外的学校上学,从小学五年级到现在高中一年级,一背就是6年1000多个日子。

材料2:某杂志社作调查:“你对同学最赞赏的品质是什么?”调查结果,排在第一位的是“乐于助人”。

材料3:某单位在一些青少年中作不记名问卷调查:“你如果遇到别人碰上麻烦事时会怎样对待?”回答“悄悄走开”的人不少。

根据“材料2”和“材料3”,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

(1)把“材料2”和“材料3”结合起来思考,是否要结合“材料1”,自由决定。

(2)不少于600字。

2.材料作文审题示例。

(1)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在美国阿拉斯加温利钦自然保护区,为保护区内的鹿群,人们射杀了狼。十几年后,鹿群从4000只发展到40000只,但它们体态笨拙,没有了昔日的灵秀,并且因为体质衰弱,开始大批死亡。人们只好把狼再请回来,鹿又开始四散奔逃,但却恢复了昔日的勃勃生机。

分析:

材料内容前后是因果关系。应该立足材料所述事物的“果”去追溯事物的“因”,然后就其“因”立意,联系现实生活中的某一方面展开议论。消灭了狼,鹿无忧无虑,饱食终日,数量大增。人们似乎达到了保护鹿的目的,但鹿没有了天敌,也就消除了生存的压力,于是导致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

联系实际,我们不难想到人类的生活。如果像材料中的鹿群那样,没有生存的压力,人的意志就会消沉,精神就会空虚。可见,竞争是促进发展的重要条件。正如古人所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题目:《压力与动力》《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竞争与发展》

(2)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爱因斯坦曾说:“用一个大圆圈代表我所学的知识,但是圆圈之外是那么多空白,对我来说就意味着无知,而且圆圈越大,它的圆圈就越长,它与外界空白接触面也就越大。由此可见,我感到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呢。”

分析:

这是一篇寓意性材料,爱因斯坦以圆圈为喻,形象说明已知与未知的关系。圈内为已知,圈外为未知,知之愈多圆圈愈大,圆圈愈大则与外界接触面愈大,意味着无知处愈多,由这一基本意思可以从不同角度去领悟寓意,从求知的角度启迪我们“学,然后知不足”、“学习是永无止境的”,从做人的角度则是告诉我们“谦虚,是博学的基础”、“人生在于不断的追求”等。由这些寓意可以联想到自己的思想与学习实际,则可以确定“圆圈说”的比喻意义,并展开议论说理。

题目:《学,然后知不足》《学海无涯 知识无限》

(3)奥运会有一句名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加。”结合你的认识,谈谈这句话的现实意义。字数700字。

分析:

这句名言,由一个并列的复句构成,“不是……而是……”,内容的重心在后者,相比于“胜利”,“参加”显然更重要。试想没有“参加”,哪里来的“胜利”?但“参加”就一定会“胜利”吗?未必,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放弃则永远不会取得“胜利”。因此,“参加”是重要的前提,失败并不可怕,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就会不断进步,就有可能成功。而且,从世界和平的角度来看,奥运会是一条友谊的纽带,连接起五大洲的人民,这更体现了重在“参加”的奥运精神。

(4)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俄国作家果戈理在自己的作品发表之前,有先请别人提意见的习惯。有一次,他写好一个剧本,把当时最有名的诗人茹科夫斯基请来。一吃完午饭,他就开始朗读自己的新作。年迈的茹科夫斯基有睡午觉的习惯,听着听着,不觉打起盹来。过一会儿,诗人睁开眼睛时,果戈理对他说:“你看,华西里·安德烈维奇,我希望听到你的意见,而你的瞌睡就是最好的批评。”说着,就把剧本投入火中。

分析:

这则材料有两个人物的行为,可以从这两个方面立意。从果戈理的角度,我们应当肯定他这种谦虚的态度,也可以赞扬他对自己的作品精益求精的认真做法;从茹科夫斯基的角度,则要提倡一种负责精神。因为这则材料中的主体人物是果戈理,而由此可以联想到果戈理之成为世界著名作家的原因。所以,最恰当的角度应当在前者。推而广之,我们的工作、学习都需要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

题目:《要有“精品”意识》

(5)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①鲁迅说:“无论什么事,如果不断收集材料,积之1年,总可成一学者。”

②歌德在谈到积累材料时曾经说过:“一个人在年轻时积累了许多银币和铜币,年岁愈大,这些钱币的价值也愈高。到了最后,他年轻时的财产在面前块块都变成了纯金。”

③一位历史学教授对他的学生说:“如果你收集两万张卡片,就可以在历史界成为权威。”

分析:

写提供多则材料的议论文,不仅要注意材料的共性,有时还要注意材料的个性。这三则材料的共性是一目了然的,那就是都说明了“治学要注意积累”。如果仅着眼于这一共性,写起来就思路闭塞,感到无话可说,没办法只得堆砌一些事例。这就需要进一步挖掘材料的个性。

试将三则材料作一番分析比较:鲁迅强调积累要长期坚持;歌德强调积累大有价值,而决不是徒耗时光和精力;历史学教授强调多积广积。这样,就能围绕“治学要注意积累”这一中心论点,提出三个分论点,从三个不同的方面,层层分析,步步推进,使文章内容显得充分扎实且比较深刻。同时,三则材料都能顾及,各有用场。

(6)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字数800字。

①日本的幼儿园要求孩子,即使在寒冬也要穿一条短裤跑步。美国托儿所里,几个月的孩子就自己托着奶瓶喝奶;幼儿园里,两岁的孩子全部自己使用刀叉吃饭,教师可以耐心地打扫,但绝不会喂饭。

②在我国,冬天里孩子们的衣服远远厚于大人;三四岁的孩子,许多还得大人喂饭。

分析:

这种题型,给出多则材料,要求从不同内容的材料中提炼观点,通过求同思维发现其共同点,或者通过求异发现其独特性。上述两则材料具有对比性,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两种观念支配下的幼儿教育问题,中国父母的观念是尽好作父母的责任,为子女考虑得周到细致,在他们看来,外国父母的作法近乎残忍,不足为训,但日本、美国的父母则是另外一种观念:从小培养自立精神,是对他的一生负责。比较两种观念,联系21世纪人才的实际,用科学的精神分析材料,可以得出下列观点:《爱的真谛》《良好的素质要从小培养》。

梳理出写作角度,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角度

——关于新材料作文的观点提炼

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沿着“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发展轨迹逐步演变,其开放程度也呈逐渐递增。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话题作文,一直被人们看好。不过,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看,套作、仿作甚至抄袭之作也不断增多;“四不象”的作文,只重词藻不注重内容的作文,开始蔓延。高考作文命题,如何既突出开放性,又加强限制性,是高考作文命题值得思考的问题。

令人欣慰的是,2006年全国高考试题的甲、乙卷,在作文命题方面又有了悄然的变化: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这种材料作文,不限文体,它不同于以往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材料作文,也不同于有明确话题的话题作文,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形式,我们姑且把它叫做新材料(或后话题)作文,题目中所供“材料既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符合题意的终极范围。”(余闻《2006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可见,正确审读材料,是作文立意的关键。那么,如何审题立意呢?

一、从抓关键句入手。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对话句、结语句),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如:

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读这则材料,就要注意贝利先后两次回答“下一个”时所处的情景,要抓住最关键的句子“下一个!”思考,初露锋芒说“下一个”,表现了他的不满现状;而第二次是在踢进了一千多个球,成为举世闻名的球王之后说的,这就更表现了他的永远进取,奋斗拼搏的精神。抓住这一点立意即可。

二、从分析原因入手。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

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当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呀!”[2006年全国卷(乙卷)]

乌鸦为什么抓山羊失败?因为它不顾自身条件(身子太轻,爪子不如老鹰锋利),盲目模仿老鹰,哪有不失败之理?从原因入手,可立意为:盲目模仿别人,就如东施效颦,难免遭致失败。当然,也可从小孩称赞乌鸦“它也很可爱啊!”分析原因立意。因为它不甘心做一只普通的乌鸦,它要超越,它敢于挑战,勇气可嘉!从此处立意,更容易写出新意。

三、从作者情感倾向入手。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

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它们提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妙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材料中的情感倾向十分明显。“好事之徒”、“趋之若鹜”等词贬斥之情溢于言表。对想接上断臂在做法持否定态度,对断臂维纳斯持赞赏态度。据此可立意为:应顺其自然,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如果不注意分析情感倾向,立意为:坚持就是胜利或攻书莫畏难。就明显偏离题意。

四、从辨明关系入手。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如:

美国阿拉斯加州涅利斯自然保护区内,曾发生过引狼逐鹿的故事。原先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当地的狼消灭了,于是,鹿没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十几年后,鹿群由四百只发展到四万只。然而鹿的体态愚笨,失去了昔日的灵秀。植物也因鹿的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了。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于是人们再次把狼请进来,鹿有奋力奔跑了,保护区恢复了昔日的勃勃生机。

从材料中看,鹿和狼的关系,鹿和周围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狼和鹿共处,相克相生,才能保证它们不失本性,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据此可立意为:生态平衡是自然界的规律,人类亦如此,自然规律不可违。从鹿和周围自然生活环境的关系看,鹿没有了狼这样的天敌,生活太安逸、舒适,于是体态愚笨;后来又有了狼的介入,鹿因躲避狼的捕食而奋力奔跑,终于又恢复了生机。可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总之,根据材料写作文,审题立意,不能偏离材料自行确定立意,而要全面仔细地阅读材料,从材料出发选择立意的角度。不能另搞一套。上面的几中方法不是孤立运用,而是相互联系、综合使用的。每则材料都可从多个角度分析立意,然后再选择构思作文。

学后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记得在做生物实验时,把一只青蛙放在装有沸水的杯子时,青蛙马上跳出来,但把一只青蛙放在另一个温水的杯子中,并慢慢加热至沸腾,青蛙刚开始时会很舒适地在杯中游来游去,直到它发现太热时,已失去力量跳不出来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提示:放进沸水 ——跳出;慢慢加温——死了。据此,可立意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活就是这样。对来自外界的剧烈侵犯,人们易觉察,易保持高度警惕,特别小心谨慎,反之,当它以潜在的形式存在时,表现为不易觉察的渐变,人们易松懈、麻痹、放松警惕。本材料的题旨是,警惕软刀子杀人,当心平地跌跟斗,要有危机感等。联系实际,如警惕糖衣炮弹,防微杜渐,时时勿忘加强自身修养等。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萤火虫是肉食小甲虫,它的食物是蜗牛。蜗牛一旦有什么危险,就把头缩进硬壳里,很多天敌拿它无可奈何。小巧、柔弱和笨拙的萤火虫如何对付它呢?萤火虫的头顶有一对颚,那东西细得像头发,很尖利。萤火虫捉蜗牛时,先用颚在蜗牛身上轻轻敲打,而蜗牛根本不把萤火虫放在眼里,甚至觉得被敲打几下如同按摩一样很舒服。萤火虫的敲打,是向它注射一种毒液。蜗牛在毫无警觉中被麻痹,直到失去知觉。当蜗牛被毒倒后,萤火虫再注射另一种液体,使蜗牛的肉变成流质,然后用管状的嘴喝掉。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提示:从蜗牛角度看:贪图安逸享乐必酿成苦果;越是看似不堪一击的对手,越是不可掉以轻心。从萤火虫角度看:某些短处,有时恰是成功的利器。

眉眼盈盈送香来

—关于给材料作文为议论文的开头

应试写作,也是时间的竞赛。据在人大附中对某些考生的调查,考生用于作文的平均时间仅仅40分钟左右。在此时间内要完成一大一小近千字的作文,实非易事!对某些考生来说,如果按平时作文那样迟迟不动笔,那么时间上无法保证完成作文,纵然腹内有上好文章,又有何用?

应试作文,必须争分夺秒,“下笔千言,倚马可待”。在正确审题立意的前提下,下笔要快,时间容不得在动笔之前反反复复思量怎样开头,所以,学会一些好的开头方法,以备应试时迅速择优而用,是十分必要的。

什么样的开头是好的开头呢?

我国元代乔梦符说,文章的开头要像“凤头”。这种说法形象地说出好的开头应具备的两个特点——短小、漂亮。短小,便于让读者了解论点或论题,从而把握全文主旨;漂亮,才能吸引读者。正如明代谢榛所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爆竹之起爆,何等干脆利落!不可拖泥带水,拖沓冗长。爆竹是吸引人的,把人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过去,好的文章开头,也应如此。

那么,好的开头究竟有哪些标准呢?

第一,要明。

好的开头,要一下子让读者知道你要说什么,也就是让读者了解你的论点或论题。白居易说:“首句标其目”,主张开宗明义。李涂在《文章精义》里说:“文字起句发意最好。”总之,要让读者知道你在谈哪方面的问题,开篇知其旨意。

第二,要美。

只有美,才能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文章开头的美,主要指技巧美,如“设悬念”、“用典故”、“引名言”、“摆问题”、“亮靶子”、“反弹法”等等。形式美是内容美的保证,二者相辅相成。切不可低估文章开头形式美、技巧美的作用,有了这种美,才能先声夺人,吸引人看你的文章。在这个意义上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第三,要简。

简洁是明朗的保证。有的考生在写给材料作文时,好把原材料复述一下,这就太罗嗦了。既要从原材料说起,又不能复述原材料,怎么办?办法有两个:一个是对原材料“一言以蔽之”;另一个是选取原材料中一句有代表性的话,让读者知道原材料大致是个什么意思就行了,千万不要较多地引述原材料。

下面,介绍一些好的开头方法。古人云“先规矩而后巧”,有的开头方法不妨在套用中逐渐掌握,在今后写作实践中,“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为了便于记忆,把它凝缩为8个字,再押上韵。这8个字是:

顺,逆;引,喻;释,比;问,记。

下边分别略作说明。

(一)顺

直截了当地摆出观点

例一:

育民小学举办游泳训练班,用科学理论指导学生进行游泳训练,取得显著成绩。这,又一次极好地证明了理论对实践有指导意义这个真理。

例二:

60年前的今天,鼓舞全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奋起反击日寇入侵的,不是别的,正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60年后的今天,鼓舞我们在“四化”道路上高歌猛进,凭实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还是中华民族不甘落后、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由此,我大声疾呼: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例三:

中学六年的学习生活,给了我许多弥足珍贵的宝贵经验和深刻教训,其中之一是:失败后要不怕失败,正视失败,不懈努力,才可反败为胜。

这种开头的好处是既简洁平实,便于掌握,又开宗明义,一语破的。

(二)逆

先论他端,陡然一转,亮出正论。

例一:

我们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确如此。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如果没有科学的、正确的理论作指导,那我们的行动将是盲目,就不能称之为实践。

例二:

吝啬,曾被艺术大师巴尔扎克用来形容葛朗台一类人物,世人不愿与之“结缘”。

然而,生活中也有另一种被人不理解而戏称为“吝啬鬼”的人,与之“结缘”的,恰恰是有所作为的人。

例如我国文学泰斗茅盾先生,就是一个典型的“吝啬于己”,即“慷慨于人”的人。

例三:

小姑娘一句“每朵花下面都有刺”的话,使我陷入了沉思。

是的,“每朵花下都有刺。”人生,那是无与伦比的生命之花。但人生又无时无地不存在着烦恼,正如那花下的根尖刺。但有刺又何尝不是好事呢?对花来说,刺是它的保护神,使花得以防御外界的侵害。对人来说,苦难是人生的老师,苦去才会甘来。

这种开头方法的好处是既可巧出新意,又可避免偏颇。

(三)引

引名言打头。

例一:伟大导师列宁曾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翻开中国的近代史,的确如此。

例二:“我用咖啡匙子量走了我的生命。”这是美国诗人艾略特早期诗作中的名言。用它描摹某些习惯的恶毒,这是很恰当的。有些习惯实际就是积久的惰性,它不啻于民众的鸦片。

例三:宋代理学家朱熹曾有这样一首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子讲的是他的读书体验。拿来一本书,作者的观点、思想一目了然,这就是所谓“清如许”,作者平时不停地读书、思考、探究,这就是所谓“活水来”。没有“活水来”就没有“清如许”,所以,一定要“搞活”。

世事皆如此。......

这种开头方法的好处是加强论述的权威性,先声夺人。

(四)喻

用比喻开头。

例一:

小鸟要飞翔在蓝天,需要有一对翅膀;实践要发挥它的巨大作用,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就是实践的翅膀。

育民小学举办了游泳训练班,经过一年的训练,在A县小学生游泳比赛中获团体冠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实践要飞翔,离不开理论这一对翅膀。

例二:

茫茫大海上,一船正劈风斩浪而行。目的地:彼岸。靠什么才能不迷失方向?指南针。

人生征途,遥不可知。人生目标的追求,如何才能不迷路?理论,尤其是科学理论的指导。

例三:

一块砖,一片瓦,微不足道,但是,千块砖,万片瓦,就能建起社会主义的宏伟大厦。一棵树,微乎其微,但是,千木成林,就能起到吸烟滞尘、防风固沙、美化环境等改变气候条件的作用。由此,我想到了改变社会风气这个问题。

这种开头方法的好处是:借助形象帮助说理,生动活泼,增强吸引力。

(五)释

阐释题目含义破题,引出正论。

例一:

“习惯”一词可谓尽人皆知。小至个人、家庭、村落,大至民族、国家,都有各自的习惯。习,常习也;常习则惯,惯则成自然。自然之理当然无可厚非,对自然之理倘要怀疑甚至于否定,那么,被斥为“异端邪说”,也是顺乎天理人情的了。囿于既定之规,于是就沉默,生活于“雷池”禁区之内不敢越出半步,于是几百年几千年,不再创新,不再奋进。这种消极的落后的习惯已成为阻碍华夏进步、中华振兴的阻力。

例二:

习惯,就是多年形成的行为特点或倾向。

中国人的习惯可不少,既包括行为上的习惯,又包括思想上的习惯。比如说,我们曾习惯于凭本供应副食品,习惯于东西不涨价,习惯于在长工资、升级时论资排辈,习惯于按领导下达的指令去生产商品……

例三:

《毁树容易种树难》给人以哲理性的启示,种树是难啊,要择树种,要辛勤培养,才能长成参天大树。然而对毁树者来说,却是一件极容易的事,或者随意折断嫩枝,使其不能正常生长,或者在树干上予以致命的一刀,即使不死,也得几经春雨,才能恢复生机。

这种开头方法的好处是通过诠释概念来挖掘其深意,明确论述的方向。

(六)比

通过对比来阐明事理。

例一:

一个女歌星扭动腰肢在台上忸怩作态唱上一曲,所得酬金如天女散花一样从天而至。而一名科技界的女教授,辛苦大半生,累计工资还不及女歌星一曲所得。女教授不会扭动腰肢,她手里拿的是厚厚的讲义。为了表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人们给她胸前别上鲜花一小朵。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不要体现在劳动报酬上,引起了人们的争论。

例二:

一位孔繁森,光芒四射,人们提起他的名字,总是与伟大、光明、进步联系在一起。

一位王宝森,臭名昭著,人们提起他的名字,总是与贪婪、黑暗、丑陋联系在一起。

两个人都走完了人生。但一个永存,一个早已被人唾弃。

人生的价值,在两人的鲜明对比中,不是已经显现出来了吗?

例三:

一株刚出土的小苗在阳光雨露中茁壮成长,最后成为参天大树,这在自然界是很平常的事。但假如你把这株小苗放在暗室中,用电风扇猛吹,给它浇墨水,喷农药,三天之内它要不死,那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为什么二者之间有这么大的差别?很明显,是环境不同造成的。

人也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里,环境不同,人便不同,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种开头方法的好处是通过对比,帮助人们判断是非曲直,从而有力地支持论点。

(七)问

通过自问自答,引出观点或引入议论。

例一:

听到育民小学在A县举行的游泳比赛中获得了团体冠军之后,我不禁沉思起来。他们为什么会夺得冠军?仅仅是因为那里湖泊多、条件好吗?恐怕未必。那是为什么呢?他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有严格的理论指导和扎实的训练。于是我悟出了一个道理:理论是实践的指南。

例二:

细品某君睡吊床、嚼苹果的漫画,颇生感慨。这幅漫画启发人们思考,怎样才是爱孩子?而晚辈该怎样自强自立?

如果在家长的荫庇下,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丧失了自强的斗志,那么这种“爱”,只能造就庸才。

例三:

怎样看待得与失呢?关键要看为什么得,为什么失,如果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牺牲一些个人利益,这样的“失”是值得的。相反,为了追求个人利益,不惜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这种“得”的代价,是遭人鄙视和唾骂!

这种开头方法的好处是引人注意,发人深思。

(八)记

摆出问题或者论据先行。

例一:

不知何时,在充满生气与活力的校园中,一度兴起了“孤独”热。于是,再不见三五成群欢笑而过的人群,到处是低头沉思孤独徘徊的身影。就连白色的文化衫上,也印上了“别理我,烦着呢”……

诸位“孤独的朋友”,你恐怕不懂得真正的孤独,否则,你就不会脱离火热的生活而去作茧自缚了。

例二:

教室里,一群高中毕业生热烈地辩论着成才的问题。有的说:“逆境更能成才,如居里夫人、爱迪生……。”有的认为:顺境容易成才。有的同学认为,成才的关键在于“机遇”。陈景润如果没有遇上慧眼识珠的华罗庚,他就成不了大科学家。还有的同学认为只要努力读书,把书读好,就能成才。这时,另有一个同学却举出汪精卫的例子,说没有爱国心,书读得再好,也不能成才。

我认为,他们的说法、认识都具有片面性,只看到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对内因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成才的关键在于自己的主观努力,充分利用外界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所谓“顺境”、“逆境”、“机遇”,都是外因,成才的关键在于内因。

例三:

英国哲学家罗素来中国讲学的时候,给听讲的莘莘学子出了一道题:2+2=?一时间,全场寂静,满座哑然。

其实,这本是一道连小学生也能回答的问题,但听众们万料不到答案会如此简单,所以竟无一人作答。人们迷信权威,往往丧失自我主张,肩膀上要长着自己的脑袋,放开眼光,运用脑髓,自己来想。

这种开头方法的好处是生动活泼,吸引读者。

有好的开头,再按正常的写作思路去展开,你会写出好作文的。平时要注意积累些名人名言和事例论据,考试时要善于运用自己手头所收集的材料,化陈旧为神奇。

论据的使用与论证的角度(议论文写作指导之三)

宁远一中语文组雷国琼

掌握并熟练运用以下几个论据使用的原则:

一、论据要充实(三个以上的事例)

二、事例宜高度概括而不宜拖沓冗长

1、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2、瞧瞧历史吧!我们的老祖宗归有光八次落第,于是有了《项脊轩志》这样的隽永文章;英国的大将军威灵顿七败七战,于是有了永垂千古的美名;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于是有了“苦心人,天不负”这样的豪气壮语!

3、于是,筚路蓝缕中,有着许由对王位禅让的拒绝;群雄逐鹿中,有着关云长对上马金下马银的拒绝;魏晋风骨中,有着陶渊明对五斗米俸禄的拒绝。

三、事例宜多维组合不宜单向重复。

1、正反例结合。

A.如来佛祖抛除私欲,性格沉稳,终修成正果,普渡众生;诸葛孔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终运筹帷幄,功成名就。有了私欲,心中自然无法沉稳下来,遇事则慌,处事则乱。霸王以一己私欲,赶走亚父,气走韩信,终被困垓下,遗憾千古,长使英雄泪满襟。霸王之败,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则必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

B.张志和渴求隐逸,而在桃花流水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林黛玉在冷雨敲窗之时倍感寄人篱下的凄凉,便觉秋窗秋雨秋不尽了,风雨却还要助凄凉;刘禹锡心胸开阔,众人悲秋,他却从排云而上的白鹤中品出了诗情,欢歌“秋日胜春朝”……

2、不同时空事例组合。

文中常用“纵贯历史长河”“古今中外”等字句。也可用现实生活中日常现象作为论据来写以强化论证效果。

诚信是买东西忘记带钱时,老板仍将货物塞在你手中送你出门时的轻轻一笑。诚信是在一连串失败后,朋友们主动伸出的那一双双温热的手。诚信是为徘徊在路边的陌生人指路后,看到他脸上的粲然一笑。诚信可以是从前百年老店里赊帐的帐单,也可以是今天人们手中的信用卡。

3、详略事例组合。

四、事例宜叙议结合不宜简单罗列。

例: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

1.可在事例前

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用优美的语言送走了友人,达到了友情的沟通。李白《蜀道难》一文中劝说友人归来的语言精辟,达到了友情的沟通。从李白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可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友人便从言语中感受到友人的关怀,沟通也便到了心坎。沟通并不像白居易说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它需要语言为它传达彼此的关切。友情的沟通,需要语言的钥匙。

2.可在事例后

我们要向岳飞学习,他训练的岳家军,行军迅猛,杀敌勇武,这与他的公正无私是分不开的,儿子岳云,犯军规违纪按军法处置,不因他是自己的儿子而有所偏颇,于是全军上下,无人不服,无人不赞,因此,岳家军才使金军闻风丧胆,才使得北宋得以保全,岳飞的精神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3.可从内容方面分析,也可从意义方面评说。

梵高看见了风。他在向日葵田地中懒散地躺着,纠结于一个难解的疑问与痛苦:耗尽心血的画作,竟是一幅也无人理解,一幅也卖不出去!对于一个把艺术当生命的人来说,无人欣赏自己的艺术好比无人重视自己的生命,这是一种被轻视、被鄙视的痛苦!这是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挫折!

4.可从正面议论,也可从反面评说。

A.“老当亦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可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然而直面挫折,他却能达人知命,笑看人生。试想,如果没有王勃开朗阔达的胸襟,哪能有他吟放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绝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浪漫诗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顺的挫折后,他沉寂了吗?消沉了吗?没有。“长安市上酒家眠,”笑对痛苦,面对挫折他拂袖而去,遍访名山,终于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

由此看来,面对挫折,我们不应过分地沉迷于痛苦失意的阴影中不能自拔;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整日浸泡在悲伤痛苦的泥陷中越陷越深;面对挫折,我们不应长期颓废不振而迷失眼前的方向。遭遇挫折,缩小痛苦,才是明智的选择。相反,若一味沉迷于挫折的痛苦中,结果将不堪设想。

  刘备面对失去二弟的挫折,因兄弟之情无法释怀,放大痛苦,结果在痛苦中做出错误决定,贸然出兵伐吴,落得“白帝托孤”的千古悲剧。可悲可悲!

B.相信自己,是对自己的充分肯定,是对自己能力的赞同。一个连自己都不相信的人,又能相信谁呢?当自己有着清醒理智的认识时,就应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中国女排主教练陈忠和在当初改组女排时压力很大,任务很重,许多人劝他以“保险”为好。然而他力排众议。相信自己,起用冯坤等新将,最终改组成功,夺回了失去17年的奖杯。假如当初他采纳别人建议,那金牌奖杯还有谁拿?正是在关键的时刻相信自己,陈忠和取得了骄人战绩。

C.凡事都有限度,“过犹不及”。我们在相信自己时,也要相信别人。这是由事物的多变性与自我局限性决定的。很多时候,我们的目光被禁锢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鼠目寸光”而又“自以为是”。这时别人多角度的观察、评价更具客观真实性,我们要相信别人。唐太宗接纳魏征等人的进谏,于是有了开明盛世;朱元璋接受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的建议,于是也国泰民安。相反,那顽固的马谡置王平忠言于不顾,自认为“熟读兵书”,结果痛失街亭,丢掉性命。别人的意见有时是好的,有时则不是,我们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是明智之举。

掌握常用论证方法,灵活选取论证角度:

同学们在写作议论文时,常走入“观点+材料”的误区,认为有了事实,就能自然地证明观点了,其实不然。有了论点和论据,还须进行论证,阐述论点与论证的内在联系,使论点统领论椐,论据支撑论点,这样才能使你的文章水乳交融,浑然一体,更具说服力。如果缺少论证或论证不充分,文章的论点与论据就油水分离,无法产生使人信服的力量。

经常用到的“论证”分析的具体方法有如下几种:

1.因果分析法:

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了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

——分析饿人不食嗟来之食的原因。具体有两个方面:一是施舍者的态度,吆喝一声“喂,来吃!”,是如此蛮横和冷漠!另一个是施舍的目的,吃他的饭就要乖乖地听命于他,可见其目的之卑劣!这是对饿人人格的极大侮辱,因而饿人“宁可饿死”,也不食嗟来之食。至此,文章水到渠成亮出了观点:“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极具说服力!

这样的分析就是因果分析。我们写作时可以用因果关系复句来表达。关联词语有“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或者单用“因为”“所以”“因此”等皆可。如《想和做》中“人类能够这样劳动,能够一面做,一面想,所以文化能够不断进步。”

2.条件分析法:

《勤能补拙》,“由此可见,一个天资笨拙的人,只要勤勤恳恳,做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就能变得聪明起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对其条件进行的分析,用的是条件关系复句。其关联词是:只要……就……。我们还可以用“只有……才……”、“无论……都……”等句式来分析条件。

3.假设分析法:

《想和做》中有这样一段话:“除了学习功课以外,做种种课外活动,也要把想和做联结起来。例如开会,演说,办壁报,组织班会和学术团体,这些实际的行动,如果光凭一腔热情,埋头苦干,不根据已有的成绩和经验,想想怎样才能把这些事情做得更好,更有效果,那么结果常常会劳而无功。”

这段是从危害的角度来进行假设分析的。关联词语是:如果……那么……,其他句式还有“如果……就……”“假使……那么……”等。

4.对比分析法:

《想和做》:“人在劳动中不断地动脑筋,想办法,才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做这件事为什么目的,有什么意义,有什么缺点,才渐渐想出节省劳力,提高效率的方法。人类能够这样劳动,能够一面做,一面想,所以文化能够不断进步。要不,今天的人类就只能像几万年以前的人类一样,过着最原始最简单的生活了。”

此段是从意义和危害两个方面进行正反分析的。正面用的是因果分析,反面用的是假设分析。由此可见,一段分析可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这样可使分析更全面,更深入,富有思辩性,令人信服!

另外还有比喻分析法,如鲁迅的《拿来主义》,大家可以自行研究,这里就不再多做介绍了。

变换论证角度,一材多用

同一材料,从不同角度入手分析,能够论证不同的观点。善于变换角度,巧妙点化,就能做到一材多用,使自己有限的材料产生无穷的力量。

请看下面几段文字,三个事例可以反复使用,用在不同的文章中,论证不同的观点。

面对挫折

人的一生如同在大海中航行的一艘帆船,无论在多平静的海域,总会有起起伏伏,总会遇到风浪的打击。

对人生中不可避免的挫折,选择勇气,还是选择退缩?

退一步,消极地沉浸在挫折带来的苦难中,你也许会被风浪淹没,而勇敢一些,积极地迎难而上,与困难斗争,也许风浪过后是无限美好的天空。

巴尔扎克在自己的手杖上写着:“我能战胜一切挫折。”也许正是这种坚毅的品格,也使巴尔扎克成为举世闻名的大文豪,也许正是这种坚强的信念也使他的作品能永垂青史。

挫折并不可怕,重要的是你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

西西弗斯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他每天做着辛苦却永远也无法完成的工作。而当人们看到他时,他却并没有传说中的凄苦模样,而是捉了只蝴蝶在快乐地玩赏。

上帝给了他世间最大的挫折,但并没有剥夺他积极、乐观的权利。面对人生中的挫折,你依然可以拥有一份笑看风清云淡的心境。

在巨大的不幸面前,曹雪芹注满腔心血于《红楼梦》,写出了这本传世不朽的经典;在巨大的困难面前,张海迪用惊人的毅力学完了多种语言,为社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巨大的挫折面前,奥斯特罗夫斯基用手摸索着,完成了伟大的《钢铁是怎么炼成的》。

面对挫折,他们选择了勇敢,选择了坚毅,也就选择了成功。

当海伦•凯勒在黑暗中、在无声的世界里学会了写字学会了生活,用她充满爱的心写成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你怎能不为她由衷感动?

当司马迁受刑后在监牢中面对四壁写出了传世巨著《史记》时,你怎能不为他心生感叹?

当牛顿的科学手稿被火烧光,而他又从头整理,得出震撼物理学界的“三大定律”时,你怎能不为他肃然起敬?

挫折,不是失败的理由,只有在大风大浪中依然扬帆勇往直前的小船,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谈“高度”

当一位登山运动员在6400的高度悠然下山时,还很干脆地回答:“6400米的高度,是我登山能够攀登到的最高处。”有人为他没能再攀高一点以跨过6500米的登山死亡线而感到惋惜,我也为他感到惋惜。

我们都有过跑长跑的经验,当长跑跑到一定的时候,身子会感到特别的不舒服,整个人就像面临死亡似的难受。可是一旦越过了极限,跑起来就不那么难受了。这就是“高度”,一个考验人的意志和力量的“高度”。你跨不过这一“高度”,你就只能是一个普通人,而一旦你越过了这一“高度”,说不定你或许就成了伟人。

整整写了三年却没有发表一个字,反而欠了一脖子债,这可以算是一个一般人难以逾越的“高度”。可是巴尔扎克却跨越了这一“高度”。巴尔扎克在自己的手杖上写着:“我能战胜一切挫折。”也许正是他具有这种坚毅的品格,才使他跨越这一“高度”,成为举世闻名的大文豪,也使他的作品永垂青史的吧?

西西弗斯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他每天做着辛苦却永远也无法完成的工作。在一般人看来,他遇到了一个一般人难以逾越的“高度”,他该感到万分的痛苦。可他却跨越了这一“高度”,当人们看到他时,他正捉了只蝴蝶在快乐地玩赏。

曹雪芹晚年生活没有着落,连饭都吃不饱,在一般人看来他该为生活奔波,首先解决温饱问题,哪还有闲工夫搞什么小说创作,可曹雪芹却跨越了生活艰难的“高度”,注满腔心血于《红楼梦》,写出了这本传世不朽的经典;张海迪身子三分之二瘫痪,行动极为不便,在一般人看来,她该每天靠别人帮助来维持生活,能活一天是一天,哪还学什么外语!学了外语也不可能出国或当翻译。可张海迪却不仅不需要别人照顾,反而用惊人的毅力学完了比常人更多的语种,为社会作出了贡献;奥斯特罗夫斯基整天躺在床上,什么都看不到,什么都做不了,连到外面晒太阳都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可他照样用手摸索着,完成了伟大的《钢铁是怎么炼成的》,这就是因为他跨越了一般人难以想象的“高度”的缘故。

每个人都会遇到“高度”,你越过了“高度”,那么你离成功也就不远了。愿你不要被你面前的“高度”吓倒,做一个勇于超越自己的极限的英雄!

面对诱惑

人生时时面临诸多诱惑,权重的地位是诱惑,利多的职业是诱惑,光环般的荣誉是诱惑,畅欢的娱乐是诱惑,甚至漂亮的时装、可口美味都是诱惑……面对这些诱惑,我们该怎么办?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充满诱惑的世界,如果你抵挡不住诱惑,你就会成为诱惑的奴隶,被诱惑淹没;如果你勇于抗拒诱惑,保持自我,你就能做好自己的事,成就自己的功业。

做律师是一个赚钱而体面的工作,巴尔扎克的父亲让巴尔扎克学律师,可巴尔扎克抵挡住了名和利的诱惑,宁可蜗居在租来的房子里,靠借钱度日,也不改变自己的志向。也许正是这种拒绝诱惑的坚毅品格,才使他成为举世闻名的大文豪,才使他的作品能永垂青史。

曹雪芹曾经生活在豪华富贵的家庭,过贯了锦衣玉食的日子,可到了晚年,家庭发生巨大变故,变得常常连饭都吃不上。他该去参加科考(凭他的才华应该可以考上),他该去当官(凭他祖父辈在官场的关系完全可以当上),可他却抵抗住了这些诱惑,而潜心于自己的文学创作,终于写出了《红楼梦》这本传世不朽的经典著作。

司马迁完全可以像其他官宦一样,皇上让他说什么他就说什么,皇上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不忤逆,不坚持,这样就可以高官厚禄,万世无忧。但司马迁不为高官厚禄所动,该说则说,该逆就逆,结果遭受宫刑。但宫刑又怎样?受了刑后的司马迁照样在监牢中面对四壁写出了传世巨著《史记》。

西西弗斯禁受住了神仙生活的诱惑,所以他能每天乐观地推石头;海伦•凯勒禁受住了诱惑,所以她用三天时间要去看的是对她有恩的人和人类历史的文明。

相反的,如果禁受不起外界的诱惑,就难以保持自我,难以做好自己的工作。曾经为科学事业作出贡献的牛顿,本可以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由于晚年没能经受住神学的诱惑,结果放弃他研究了大半辈子的科学,却一头掉进了神学的陷阱,最后白白浪费了几十年时间而一无所成。

我们生活的时代更是一个充满诱惑的时代,网络游戏会诱惑你,网上聊天会诱惑你,歌星影星会诱惑你,淫秽读物会诱惑你,色情场所会诱惑你,名牌商品会诱惑你,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会诱惑你……如果你不能以顽强的意志保持自我,今天受这个诱惑,明天受那样诱惑,你哪还有时间和精力来学习文化知识?

所以我们要勇于保持自我,勇于抵抗诱惑。

上面三个论题,“面对挫折”、“谈高度”、“面对诱惑”,同时运用巴尔扎克、曹雪芹、西西弗斯三个人的事例,只要你紧紧围绕观点对事例进行分析,善于点化,就能一材多用,产生良好的论证效果。

议论文写作失败原因试解

——关于议论文写作注意点

托尔斯泰曾这样讲:幸福的家庭有太多的相似,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事实上,这句话还能套用在作文上,也就是说,好的成功的写作有着太多的相似,而不成功的失败的写作又各有各的原因。

  下面从三个方面对失败的议论文写作的原因进行解剖分析。

  一、论(观)点不正确,不合情理

  文“议论”的是“理”。这个“理”要条例人们认识的实际,生活的实际,要有科学性。这个“理”本身就得正确,“站”得住,这样才能使人信服。否则,就很难使人相信。

  【例1】

  抛开规定看道德

  德是人们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本身就是一种“规定”。抛开“规定”,这道德怎么看?所以说这个论点自身就不符合实际。论起来,自是南辕北辙,越扯越远。

  【例2】

  “因为你在痛苦时还会想到,我并不是最痛苦的那一个。一个人,成就的事业越大,他所面对的痛苦也就是会越大。”

  作者的本意是谈在你痛苦时,你应想到还有比你更痛苦的人,这样,你就会觉得自己的痛苦其实并算不了什么,从而能减轻痛苦的感受。这个提法不错。可是后面一句,将事业的大小与痛苦的大小说成正比关系,这就值得推敲了。显然的是,事业与痛苦,并不存在这样的一种正比关系。

  二、观点和材料脱节

  观点需要材料(论据)来论证,材料为证明论点而来。有人形容两者之间的关系,说:观点要从材料中来,到材料中去。显然,这么讲比较形象。在实际的议论文写作中,观点不能从材料中来,也就是说材料不能证明论点的情形,不少。也可以这么讲的就是:观点和材料脱节是议论文写作失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例3】

  “罗马教会的十字架上绑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底下雄雄烈火无情吞噬着他的躯体。但他大声喊道:‘火可以将我烧死,但不能毁灭真理。后人会了解我的价值!’这位老者就是为真理献出生命的天文学家布鲁诺。历史早已验证了这位老人的话。他经历痛苦取得的价值是使真理在世上永生。”

  确乎,布鲁诺被火烧死是一种“痛苦”,可是,这种痛苦的价值更多地在于能说明愚味的可怕,在于说明人类认识真理的不易,而不在于说明“使真理在世上永生”。

  【例4】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牧师把一张地图从一本书上撕下并撕成碎片,让他不听话的儿子重新拼好。不过,出乎他意料的是他儿子仅用几分钟就完成了。其原因是他的儿子拼的不是地图本身,而是地图背面人的照片。因此有了他儿子这样的一句话:我想如果一个人是正确的,他的世界也就会是正确的。这个故事给予我一个很大的启示就是只有学会改变自己,才能改变你周围的一切。”

  就材料本身而言,与“启示”中“改变”相关的内容也就仅儿子改变拼图方法这一点,可从这一点上就能得到如此的“启示”吗?不能。要想得到启示,那就得把故事进行重新叙述。

  三、没有引申材料

  在失败的议论文写作中,还可以经常见到的一种就是“材料+论点”或“论点+材料”式的简单“拼盘制作”,材料是材料,论点是论点,两者就摆在那,至于两者之间的联系,只字不提。

  事实上,对于作为论据的材料而言,不仅要叙述,更要引申,要“引出”材料与论据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议论说理的目的。

  例5、

  “用一颗善良的心对待生活。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峰,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人们的好干部孔繁森……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

  在这一段里,就只是说了他们有一颗善良的心,而对他们怎样用善良的心对待生活只字不讲。而这些内容,无疑才是论证论点最需要的。

  当然,议论文写作失败的原因不只是这三个方面,还有不少方面。这里,只是三个主要方面来谈,抛砖引玉,以引起同学们对议论文写作的注意,从而不断写出成功的作品来。

议论文中论证分析的角度与方法有哪些?请举例。

议论文的举例,为的是证明观点,增加说服力。例子是否与观点吻合,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力求“鲜活”,不要“陈芝麻烂谷子”,一论“勤奋”就是“悬梁刺股囊萤映雪”,一论“发现”就是“瓦特的水壶盖”、“牛顿的苹果”,--这些,也已经是基本道理,这里就不多说了。

写议论文举例,还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不能把个人特有的经历当成人所周知的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都有自己的阅读积累,都存在于不同的环境之中(尤其是不同的教学环境之中),因此写文章举例时,就不能认为自己知道的东西别人一定知道。这种疏忽一般较多地反映在“略说”上,--因为误认为人所周知,就一笔带出,结果让人摸不着头脑。如教师甲上课说过的一件事,学生写作时不加细述,在教师甲看,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但是让教师乙看,很可能莫明所以,认作语焉不详。尤其是在运用典故时,由于个人的阅读经历的局限,如果不加说明就会形成理解上的障碍,如“这就和没买到鞋子的郑国人一样了”、“锯了竹竿进城门式的自作聪明”,是化用“郑人买履”、“鲁人锯竿”两则寓言,由于都只有一句话,让读者在理解上产生了障碍。其实,如果能稍稍加上一两句话,甚至加上几个短语,就能把例子叙述得比较清楚。

这“郑人买履”和“鲁人锯竿”是典故,尚有据可考,稍加说明便可理解,有些事例不细说清楚则根本让人不知所云。例如,“像二十四桥的设计,就显得很单调”,“袁隆平学的就不是屠龙之计”,--离开了一定的生活环境,这样简略的例子就无济于事,因为非但让人理解吃力,而且有可能产生歧义,其实这里说的“二十四桥”不是扬州瘦西湖的二十四桥,是近年南京人对新建的二十四座人行天桥的戏称;而著名农学家袁隆平(杂交水稻发明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南京师大附中校友,对南京师大附中的同学而言,他的大名可能是如雷贯耳,但是离开这个环境,读者可能一时就反应不过来了。

不但是这一类的例子,如果是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在用于举例说明时也要表述清楚,因为你注意到的,感兴趣的东西,别人不一定注意到或是感兴趣。近年以来,有些同学常在议论文中写进一些歌词,借用流行歌曲歌词,没有什么不可以,但是最好能点明是歌词,如果加上一句“有首歌中这样唱道……”,则可以让读者知道这是在引用。有位同学曾在文章中写道“一想到‘我在阳光下辛勤地劳动’,我就激动无比”,教师怎么也看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搞不懂为什么这里要加引号,也不理解这句极平淡的话为什么会让自己的学生激动成那样,后来才知道这是那个月最流行的一首台湾歌手演唱的歌曲,但不是每个学生都熟悉,而教师就更加莫名其妙了。

有鉴于此,行文举例时须要三思。

立“变通”观念,写天地文章(一)

——自身块垒与他人酒杯

裴松年

一开头,就写了一个似乎很“大气”的题,惹得人不禁要问:何谓“天地文章”?

这里借用一下太白《春夜宴桃李园序》中的文句:

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文句的意思是:阳光明媚的春天,以烟花美景召唤着我;神奇的大自然,把森罗万象的景致呈现在我们眼前。

不过,且慢!这里的“文章”,可不是今天“作品”之意,而是指错杂的色彩或花纹——青赤相配为文,赤白相配为章——这里具体指错综纷呈的景致。

“大块”者,谓大地,也谓大自然。延伸下去,则指人世间的万事万物。“文章”,意思发展成“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或泛指“著作”,其实也与其“错综纷呈”有关。所以,这里说的“天地文章”,并不是为张大气势,而是真真切切地说,只有放开眼界,拓宽作文的思维天地,“挫万物于笔端”,才能丰富自己的写作源泉。而要真正做到放开眼界,拓宽作文的思维天地,就必须树立“变通”观念。

什么是“变通”?答曰:联想想像,多向思维,激活两头,借题发挥。什么是“两头”?这是说,一头是作文题目,一头是观点和材料。

有句话说得好:“借他人之酒杯,浇自身之块垒。”何为“块垒”?郁积于心的不平之气。推而广之,内心聚积之气,骨鲠在喉之语,不吐不快之事,皆可称之“块垒”。

“借他人之酒杯,浇自身之块垒。”认真想来,天下文章皆如是也。愈是好文章,就愈是把“酒杯”用得灵活,把“块垒”挥洒得十足。这恰是我们要说的“变通”。“变通”,就是指既要激活题目,又要激活观点和材料,而这靠的是联想和想象,靠的是多向思维。

(一)

900多年前,一场并不特别的风雨,引出了一首词——《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词牌与词的内容大都无大的联系,但巧得很,这首《定风波》,词牌却与内容完全吻合。“定”者,“安”或“使安”也;“风波”者,既有自然界的,更有生活中、心理上的。

风雨并不特殊,而偏偏叫苏轼——且是被“乌台诗案”逼上了绝境的苏轼——赶上了,这就不同寻常。狂风暴雨,不就是他所面临的严酷现实吗?这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淋湿了她的全身,但却使他清醒了:巨大灾难降临,只有无所畏惧,安之若泰,才能不被它压垮。即使终生没于“烟雨”,又何惧哉?这便是“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正如前人所云:“此足征是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道眼前景,以曲笔直写胸臆”。(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

(二)

2005年,某地摸底考试,作文题是:

一只老骆驼又一次穿过了号称“死亡之海”的千里沙漠,胜利凯旋。马和驴想找这位英雄介绍经验。“其实没有什么好说的。”老骆驼说,“认准目标,耐住性子,一步一步往前走,就到达了目的地。”“就这些?”马和驴同声嚷道,“一点儿也不精彩!太令人失望了!”

——其实真理都是很简单的,就看你去不去做了。

请以“真理其实很简单”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考生甲以“一蓑烟雨任平生”为题作文,他说:

“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

千里沙漠,被称为“死亡之海”,可见自然环境的恶劣。白昼,在炎炎的烈日下,地表温度能煮熟鸡蛋;深夜,寒风凛冽,气温骤降,有时还大雪纷飞;还有成群饥饿的野狼,夜色中间双眼闪烁着绿荧荧的寒光。更不用说什么食物、水。然而,骆驼成功了,在它看来,真理其实很简单,只要做起来,认准目标,一步一个脚印。

载誉而归,老骆驼晋身“英雄”的行列,多么荣光!然而,一句“其实没有什么好说的”,却把它轻轻抹过,在老骆驼看来,只要做起来,认准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真理,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只有那份过人的“宁静”,才足以穿越“死亡之海”;只有那份清醒的“淡泊”,才足以面对成功的辉煌。

“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三)

一模考试,作文题是“渗透”。考生甲胸有成竹地写下副标题:一蓑烟雨任平生。

往事千年,一场豪雨!

雨水,浇湿了沙湖道中一行人的衣衫,让他们狼狈不堪;雨水,更浇到了那位啸雨吟风者的心头,点点滴滴,渗下去,渗下去,滴滴透骨,竟渗透了他心灵。

于是,一首《定风波》迸射而出: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好一个“一蓑烟雨任平生”!这里,消尽了先前的惶惑,消尽了昔时的无奈,更消尽了那临风悲叹的自怨自艾。

好一个“一蓑烟雨任平生”!这里,自有几分苦涩,但却更有几分自信,几分坦然,更多的是深透通彻的清醒。

千年前的这场豪雨啊,你罪莫大焉:是你,如此残酷地折磨着一个失意的落魄者——而折磨落魄者本身就是一种残酷——他刚刚从高悬的达摩克利斯剑下逃脱出来,还没有来得及定一定神;而他,却本应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啊。

千年前的这场豪雨啊,你功莫大焉:因为你造就了一次重大的转折,可以说,这也是中国文化史的一大转折——一个踌躇满志、一路青云,希图“济天下,报君恩”的苏轼消失了;而作为中国文化史上亘古巨人的苏轼,却从黄州大地,不,从中华大地上上站起来了!

这渗透心灵的雨,深深渗入了中华文化。

看到二模作文题“极限”,考生甲丝毫没有惊慌,几分钟的沉思,他整理好思想的碎片,想到,“乌台诗案”使苏轼遭受了空前的大劫难,他所面临的,是种种不堪忍受的屈辱,是峻法严刑的拷问,是死亡的威胁,他几乎崩溃,几次想到过自杀;被贬黄州,生活上、精神上的折磨更是接踵而至……他被无情地推入深渊,面临着人生的极限。但是,经历了艰苦的思想历程,倔强的苏轼不仅挺下来了,而且把这灾难融入了自己的生命,在黄州大地上,他又站了起来,而且站得更高,更稳。好,突破极限获新生。想到这里,考生甲又一次写下副标题:一蓑烟雨任平生……

(四)

2005年高考,作文题——说“安”。考生甲再一次加上了副标题:一蓑烟雨任平生,然后写道:

“乌台诗案”,苏轼以“讽刺新法”、“讪谤朝廷”的罪名被逮捕,受到严酷的拷问,差点儿被判死刑。经过举个月的折磨,死罪已免,活罪难饶。他被贬黄州,“责授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署公事”。说是“安置”,然而,他此番的经历,可是大大的不安。

来到黄州,他首先遇到的是生活上的种种“不安”:无处安居,只好寄寓僧寺。人在困厄中,总盼亲人在身边,也是精神上的一些安慰,而衣食困窘的苏轼,甚至害怕妻儿来到自己身边,难以养活。他的亲笔记载,都真实地反映了苏轼当时极为不安,穷愁潦倒的生活与心境。

其次,政治上、也即人生道路上的沉重打击,给他的心灵造成的切肤的伤痛,更搅得他不能“心安”。刚刚经历的一场严酷的文字狱,“几至重辟(杀头)”,这不能不使他的心灵笼罩上沉重的阴影。

政治上的失意,仕途中的挫折,人生道路的坎坷,对一个封建时代的文人,这几乎意味着断送了一切,哪里还谈得上什么前途,什么作为,什么国家社稷?哪里还谈得到一个“安”字呢?从天而降的厄运,是挑战,是考验。是消极沉沦,还是重新振作?是怨天尤人,自怨自艾,还是直面灾难,经受考验?

不是没有过彻心的苦痛,不是没有过犹豫和彷徨,不是没有过压抑和郁闷,然而,在这人生的洗礼中,在这惊涛骇浪的冲击和狂风暴雨的袭击下,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的巨人,苏轼,你,挺过去了,站起来了,你,成熟了,安然了!但是,这份安然,又使你又不能再安静下去了,终于,你那如椽的巨笔,饱蘸着浓重的墨水,不,那是饱蘸着你对人生的大彻大悟,饱蘸着几千年中华文明的积淀,挥洒出来,而且一发而不可收了。连你自己都惊异道:“新阕甚多,篇篇皆奇!”“秀句出寒饿,身穷诗乃亨!”

由于你这份安然,也由于你这不能“安静”的行动,黄州时期,竟成了你文学创作的黄金时代。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

(五)

由于苏轼多方面的巨大成就,由于他更多的人民性,由于他时时闪现着智慧光芒的睿智思想,由于他超凡脱俗的旷代才华,千年以来,他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而有口皆碑;更由于生活经历的丰富性,他常常成为人们谈话的话题及内容。自然而然,学生们在作文时,也往往喜欢用东坡事迹作话题或材料,毫不夸张地说,有作文处尽可以有东坡。这正是因为,苏轼的精神与思想,早已融入了中国的文化与历史,还在影响着我们生生不息的文化创造和传承。

有人说:“这首《定风波》,苏轼是在对人们说:‘我嘛,怎么都行。’一个陷于怎么都不行的处境的人,却能怎么都行,这个人肯定就是苏东坡!”

妙哉,斯言!

“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真正的内涵是什么?它有多么丰富?这肯定只有东坡在天之灵才能回答。

我们这里有一个比喻来谈谈看法:

一只蚂蚁,它身负重物,艰难爬行着,小小的沟沟坎坎,就是那么难以逾越,一分一寸的高度它都感觉至深;一只燕雀,可以飞过两三丈、蹿上三五尺,它飞蹿林间,几丈几尺的高度,它也能够察觉;但是,那搏击长空的雄鹰,翱翔千仞,翼触青云,背负苍天,它俯视地面,嗬!满眼是广袤的山川和平原,哪里还分得清什么沟沟坎坎、树枝树梢,什么几寸几分、几丈几尺?

东坡啊,自然,你就是那翱翔蓝天的雄鹰!在你的视野中,沟沟坎坎亦如平地,风风雨雨其奈我何,漫漫人生路上,“乌台诗案”又算得什么呢!

(六)

苏轼的一首《定风波》,本是借他人——自然界——“风雨”这个酒杯,来浇自身“乌台”这个块垒,不想成了千古绝唱。时至于今,它又被作为基本立意或主要材料,运用到4篇重要的考场作文中,却毫无牵强之嫌。其实,这还远远没有穷尽。这里,我们不妨设想,纵向来说,前几年高考作文题中,诸如全国卷“心灵的选择”、“情感与认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上海卷“面对大海”、“杂”,北京卷“规则”、“转折”、“包容”,哪一个不能把这首词和苏轼其他材料当成绝好的内容?横向来说,仅以今年高考试题为例(见表格),又有几个不能把这首词和苏轼其他材料当成绝好的内容?2003年北京高考有篇极为感人的满分作文,题为《十个海子的复活》,该文的小作者在高考复习阶段,无论面对什么作文题,都以自己热爱并熟悉的诗人海子为题材,写出了不少好文章。在“变通”这种思维方式中,我们似乎发现,原来,作文材料本身不是死的,而是活生生的,是作者把它激活了,使它焕发出勃勃的生机。苏轼是活的,“乌台诗案”是活的,《定风波》是活的,海子也是活的。

细审材料、重视提示

——关于给材料作文的审题

给材料作文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材料寓含观点,需要多角度抽象立意的;另一种是材料作为写作的情境,展开联想、想像的。前者审题难度较大,须对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其材料除显而易见的表层意义外,往往蕴含着许多深层内涵,并由此可以开掘出多方位、多角度的议论点。这类材料作文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确立论点,(但)在审题时,一定要选择最适合自己发挥的论题,或自己肚中最有材料的论题,写起来会得心应手。

题目1:阅读下面一篇寓言,根据要求作文。

山坡上有一具大树的残干,据说树龄有400多年。当初它只是一株树苗,经历了无数次风霜雨雪的摧残,曾14次被闪电击中,然而却顽强地成了一棵巨树。可是后来飞来一群小虫,用微小而不停止的攻击结束了大树的生命。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2)字数不少于700字。

题目2:根据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例文】

一株树苗,在漫长的生命历程中,不惧炸雷疾电,不畏风霜雨雪,顽强长成巨树,阅尽400年自然枯荣、人间沧桑,最后却被一群小虫摧毁。这给人们怎样的警示呢?

小虫毁巨树,蚁穴溃大堤,“祸患常积于忽微”。对于影响全局的“小事”,万万不可掉以轻心。一群小虫,以其微不足道的却不停的攻击,可让巨树毙命;一个小小的“蚁穴”,形成渗透,造成管涌,可使大堤坍塌。

1998年,百年不遇的洪水,冲击着长江大堤。因为一个“蚁穴”,在措手不及间酿成灾祸。九江被惊涛撕裂的防洪墙,其险情由一股手指粗细的涌水开始,5分钟后就冲出一个六七米宽的大洞,喷出6米高的浊流,20分钟后,千里长堤由此断裂。幸经抗洪军民奋力拼搏,才没有酿成大祸。要堵住大堤的缺口,所付出的人力物力财力等代价是可想而知的。如果汛前发现并及时堵住一小穴,就可以避免这惨重的损失。

在与洪魔拼搏中,江主席发出了“严防死守”的命令。防,起了关键作用。几百万双眼睛在严密巡查,是大堤安全度汛的保证。万众一心共抗水患,成为当今国感人至深的壮阔场面,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颂歌,显示了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

“严防不息”,是人类自我保护,战胜洪水的智慧结晶。战国时魏相白圭重视防洪,他筑堤防,仔细巡查,发现小小的蚂蚁洞,立即堵塞,防微杜渐。白圭“以防为主”,使魏国远离洪灾。韩非子便由白圭的巡堤,总结出“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的千古警示。

进入了21世纪,中国人民正在创造新的辉煌。今天,“小虫毁树”、“蚁穴溃堤”的警示意义,不只在于“小虫”之毁树、“蚁穴”之溃堤,更在于要根治侵蚀社会主义大树的害虫,堵塞危及社会主义大厦的洞穴。惩治腐败,保护社会主义大厦万代稳固。

本文由话题引出“对于影响全局的‘小事’,万万不可掉以轻心”的论点,以抗洪抢险的现实事例和“严防不怠”的历史经验进行论证,文末拓展升华,深化主题,颇有现实意义。论据确凿,论证严密,无懈可击。

【例文】

一只雄心勃勃的蜗牛,最初好高骛远,立下“鸿鹄之志”,既而又自惭形秽,不思进取,最终一事无成,老死荒野。从寓言中我们可以得知:做人首先要有自知之明,立下适当的志向,然后从点滴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取得成功。

古人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确,人贵有自知之明。试想,倘若一个人不能自知,目空一切,心比天高,又岂会虚心进取?就更不用奢谈成功了。古代邹忌注重自省自知,认为自己不如城北徐公美,倘若当时搞个什么类似评选“天下第一美男子”的活动,他是断然不会去自讨没趣的,可以说他是能自知的智者。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蜗牛吧,倘若它当初选择爬上一棵大树看清晨第一缕阳光,或者选择爬到一条小溪边,与小虾、水蛭联欢,又岂会令计划胎死腹中?自知固然重要,实干更不能忽视。即使能自知,却又自卑自惭,像蜗牛一样再也不思进取,也是不能获得成功的。范晔说:“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其实,我们的社会不乏立志适当、通过努力最终走向成功的人。掏粪工人时传祥,他觉得自己既然做不成参天大树,便甘心做一棵碧绿的小草,不怕脏、不怕累,脚踏实地闯出了一片新天地,赢得了世人的尊敬;普通战士雷锋,觉得自己不能做一台发动机,便甘愿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人们默默地奉献着,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

我们高三学生正值人生的重要时期,更应有自知之明,立下切合自己实际的志向,而后朝着自己所定的目标,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这样,胜利的女神终究会向我们微笑的。由此看来,“自知”其实并不难,难的是“自知”之后,不轻视小目标,脚踏实地、努力去实现自己并不怎么“惊天动地”的人生理想。如果在“自知”之后一蹶不振,万念俱灰,就会像寓言中的蜗牛一样,“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人可以甘于平凡,但不应甘于平庸。努力吧!既然不能“惊天动地”,为何不脚踏实地?力所能及的人生目标加上坚持不懈的奋斗,就一定会使我们走向成功。

从“自知”和“实干”两个方面来把握成功的要素,立意全面而准确;采用“总——分——总”的模式,结构严谨。

学后训练

1.1997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

阅读下列三个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1:小新背双腿瘫痪的同学小牧到1千米外的学校上学,从小学五年级到现在高中一年级,一背就是6年1000多个日子。

材料2:某杂志社作调查:“你对同学最赞赏的品质是什么?”调查结果,排在第一位的是“乐于助人”。

材料3:某单位在一些青少年中作不记名问卷调查:“你如果遇到别人碰上麻烦事时会怎样对待?”回答“悄悄走开”的人不少。

根据“材料2”和“材料3”,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

(1)把“材料2”和“材料3”结合起来思考,是否要结合“材料1”,自由决定。

(2)不少于600字。

2.材料作文审题示例。

(1)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在美国阿拉斯加温利钦自然保护区,为保护区内的鹿群,人们射杀了狼。十几年后,鹿群从4000只发展到40000只,但它们体态笨拙,没有了昔日的灵秀,并且因为体质衰弱,开始大批死亡。人们只好把狼再请回来,鹿又开始四散奔逃,但却恢复了昔日的勃勃生机。

分析:

材料内容前后是因果关系。应该立足材料所述事物的“果”去追溯事物的“因”,然后就其“因”立意,联系现实生活中的某一方面展开议论。消灭了狼,鹿无忧无虑,饱食终日,数量大增。人们似乎达到了保护鹿的目的,但鹿没有了天敌,也就消除了生存的压力,于是导致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

联系实际,我们不难想到人类的生活。如果像材料中的鹿群那样,没有生存的压力,人的意志就会消沉,精神就会空虚。可见,竞争是促进发展的重要条件。正如古人所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题目:《压力与动力》《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竞争与发展》

(2)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爱因斯坦曾说:“用一个大圆圈代表我所学的知识,但是圆圈之外是那么多空白,对我来说就意味着无知,而且圆圈越大,它的圆圈就越长,它与外界空白接触面也就越大。由此可见,我感到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呢。”

分析:

这是一篇寓意性材料,爱因斯坦以圆圈为喻,形象说明已知与未知的关系。圈内为已知,圈外为未知,知之愈多圆圈愈大,圆圈愈大则与外界接触面愈大,意味着无知处愈多,由这一基本意思可以从不同角度去领悟寓意,从求知的角度启迪我们“学,然后知不足”、“学习是永无止境的”,从做人的角度则是告诉我们“谦虚,是博学的基础”、“人生在于不断的追求”等。由这些寓意可以联想到自己的思想与学习实际,则可以确定“圆圈说”的比喻意义,并展开议论说理。

题目:《学,然后知不足》《学海无涯 知识无限》

(3)奥运会有一句名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加。”结合你的认识,谈谈这句话的现实意义。字数700字。

分析:

这句名言,由一个并列的复句构成,“不是……而是……”,内容的重心在后者,相比于“胜利”,“参加”显然更重要。试想没有“参加”,哪里来的“胜利”?但“参加”就一定会“胜利”吗?未必,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放弃则永远不会取得“胜利”。因此,“参加”是重要的前提,失败并不可怕,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就会不断进步,就有可能成功。而且,从世界和平的角度来看,奥运会是一条友谊的纽带,连接起五大洲的人民,这更体现了重在“参加”的奥运精神。

(4)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俄国作家果戈理在自己的作品发表之前,有先请别人提意见的习惯。有一次,他写好一个剧本,把当时最有名的诗人茹科夫斯基请来。一吃完午饭,他就开始朗读自己的新作。年迈的茹科夫斯基有睡午觉的习惯,听着听着,不觉打起盹来。过一会儿,诗人睁开眼睛时,果戈理对他说:“你看,华西里·安德烈维奇,我希望听到你的意见,而你的瞌睡就是最好的批评。”说着,就把剧本投入火中。

分析:

这则材料有两个人物的行为,可以从这两个方面立意。从果戈理的角度,我们应当肯定他这种谦虚的态度,也可以赞扬他对自己的作品精益求精的认真做法;从茹科夫斯基的角度,则要提倡一种负责精神。因为这则材料中的主体人物是果戈理,而由此可以联想到果戈理之成为世界著名作家的原因。所以,最恰当的角度应当在前者。推而广之,我们的工作、学习都需要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

题目:《要有“精品”意识》

(5)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①鲁迅说:“无论什么事,如果不断收集材料,积之1年,总可成一学者。”

②歌德在谈到积累材料时曾经说过:“一个人在年轻时积累了许多银币和铜币,年岁愈大,这些钱币的价值也愈高。到了最后,他年轻时的财产在面前块块都变成了纯金。”

③一位历史学教授对他的学生说:“如果你收集两万张卡片,就可以在历史界成为权威。”

分析:

写提供多则材料的议论文,不仅要注意材料的共性,有时还要注意材料的个性。这三则材料的共性是一目了然的,那就是都说明了“治学要注意积累”。如果仅着眼于这一共性,写起来就思路闭塞,感到无话可说,没办法只得堆砌一些事例。这就需要进一步挖掘材料的个性。

试将三则材料作一番分析比较:鲁迅强调积累要长期坚持;歌德强调积累大有价值,而决不是徒耗时光和精力;历史学教授强调多积广积。这样,就能围绕“治学要注意积累”这一中心论点,提出三个分论点,从三个不同的方面,层层分析,步步推进,使文章内容显得充分扎实且比较深刻。同时,三则材料都能顾及,各有用场。

(6)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字数800字。

①日本的幼儿园要求孩子,即使在寒冬也要穿一条短裤跑步。美国托儿所里,几个月的孩子就自己托着奶瓶喝奶;幼儿园里,两岁的孩子全部自己使用刀叉吃饭,教师可以耐心地打扫,但绝不会喂饭。

②在我国,冬天里孩子们的衣服远远厚于大人;三四岁的孩子,许多还得大人喂饭。

分析:

这种题型,给出多则材料,要求从不同内容的材料中提炼观点,通过求同思维发现其共同点,或者通过求异发现其独特性。上述两则材料具有对比性,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两种观念支配下的幼儿教育问题,中国父母的观念是尽好作父母的责任,为子女考虑得周到细致,在他们看来,外国父母的作法近乎残忍,不足为训,但日本、美国的父母则是另外一种观念:从小培养自立精神,是对他的一生负责。比较两种观念,联系21世纪人才的实际,用科学的精神分析材料,可以得出下列观点:《爱的真谛》《良好的素质要从小培养》。

梳理出写作角度,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角度

——关于新材料作文的观点提炼

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沿着“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发展轨迹逐步演变,其开放程度也呈逐渐递增。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话题作文,一直被人们看好。不过,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看,套作、仿作甚至抄袭之作也不断增多;“四不象”的作文,只重词藻不注重内容的作文,开始蔓延。高考作文命题,如何既突出开放性,又加强限制性,是高考作文命题值得思考的问题。

令人欣慰的是,2006年全国高考试题的甲、乙卷,在作文命题方面又有了悄然的变化: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这种材料作文,不限文体,它不同于以往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材料作文,也不同于有明确话题的话题作文,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形式,我们姑且把它叫做新材料(或后话题)作文,题目中所供“材料既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符合题意的终极范围。”(余闻《2006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可见,正确审读材料,是作文立意的关键。那么,如何审题立意呢?

一、从抓关键句入手。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对话句、结语句),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如:

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读这则材料,就要注意贝利先后两次回答“下一个”时所处的情景,要抓住最关键的句子“下一个!”思考,初露锋芒说“下一个”,表现了他的不满现状;而第二次是在踢进了一千多个球,成为举世闻名的球王之后说的,这就更表现了他的永远进取,奋斗拼搏的精神。抓住这一点立意即可。

二、从分析原因入手。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

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当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呀!”[2006年全国卷(乙卷)]

乌鸦为什么抓山羊失败?因为它不顾自身条件(身子太轻,爪子不如老鹰锋利),盲目模仿老鹰,哪有不失败之理?从原因入手,可立意为:盲目模仿别人,就如东施效颦,难免遭致失败。当然,也可从小孩称赞乌鸦“它也很可爱啊!”分析原因立意。因为它不甘心做一只普通的乌鸦,它要超越,它敢于挑战,勇气可嘉!从此处立意,更容易写出新意。

三、从作者情感倾向入手。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

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它们提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妙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材料中的情感倾向十分明显。“好事之徒”、“趋之若鹜”等词贬斥之情溢于言表。对想接上断臂在做法持否定态度,对断臂维纳斯持赞赏态度。据此可立意为:应顺其自然,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如果不注意分析情感倾向,立意为:坚持就是胜利或攻书莫畏难。就明显偏离题意。

四、从辨明关系入手。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如:

美国阿拉斯加州涅利斯自然保护区内,曾发生过引狼逐鹿的故事。原先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当地的狼消灭了,于是,鹿没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十几年后,鹿群由四百只发展到四万只。然而鹿的体态愚笨,失去了昔日的灵秀。植物也因鹿的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了。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于是人们再次把狼请进来,鹿有奋力奔跑了,保护区恢复了昔日的勃勃生机。

从材料中看,鹿和狼的关系,鹿和周围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狼和鹿共处,相克相生,才能保证它们不失本性,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据此可立意为:生态平衡是自然界的规律,人类亦如此,自然规律不可违。从鹿和周围自然生活环境的关系看,鹿没有了狼这样的天敌,生活太安逸、舒适,于是体态愚笨;后来又有了狼的介入,鹿因躲避狼的捕食而奋力奔跑,终于又恢复了生机。可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总之,根据材料写作文,审题立意,不能偏离材料自行确定立意,而要全面仔细地阅读材料,从材料出发选择立意的角度。不能另搞一套。上面的几中方法不是孤立运用,而是相互联系、综合使用的。每则材料都可从多个角度分析立意,然后再选择构思作文。

学后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记得在做生物实验时,把一只青蛙放在装有沸水的杯子时,青蛙马上跳出来,但把一只青蛙放在另一个温水的杯子中,并慢慢加热至沸腾,青蛙刚开始时会很舒适地在杯中游来游去,直到它发现太热时,已失去力量跳不出来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提示:放进沸水 ——跳出;慢慢加温——死了。据此,可立意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活就是这样。对来自外界的剧烈侵犯,人们易觉察,易保持高度警惕,特别小心谨慎,反之,当它以潜在的形式存在时,表现为不易觉察的渐变,人们易松懈、麻痹、放松警惕。本材料的题旨是,警惕软刀子杀人,当心平地跌跟斗,要有危机感等。联系实际,如警惕糖衣炮弹,防微杜渐,时时勿忘加强自身修养等。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萤火虫是肉食小甲虫,它的食物是蜗牛。蜗牛一旦有什么危险,就把头缩进硬壳里,很多天敌拿它无可奈何。小巧、柔弱和笨拙的萤火虫如何对付它呢?萤火虫的头顶有一对颚,那东西细得像头发,很尖利。萤火虫捉蜗牛时,先用颚在蜗牛身上轻轻敲打,而蜗牛根本不把萤火虫放在眼里,甚至觉得被敲打几下如同按摩一样很舒服。萤火虫的敲打,是向它注射一种毒液。蜗牛在毫无警觉中被麻痹,直到失去知觉。当蜗牛被毒倒后,萤火虫再注射另一种液体,使蜗牛的肉变成流质,然后用管状的嘴喝掉。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提示:从蜗牛角度看:贪图安逸享乐必酿成苦果;越是看似不堪一击的对手,越是不可掉以轻心。从萤火虫角度看:某些短处,有时恰是成功的利器。

眉眼盈盈送香来

—关于给材料作文为议论文的开头

应试写作,也是时间的竞赛。据在人大附中对某些考生的调查,考生用于作文的平均时间仅仅40分钟左右。在此时间内要完成一大一小近千字的作文,实非易事!对某些考生来说,如果按平时作文那样迟迟不动笔,那么时间上无法保证完成作文,纵然腹内有上好文章,又有何用?

应试作文,必须争分夺秒,“下笔千言,倚马可待”。在正确审题立意的前提下,下笔要快,时间容不得在动笔之前反反复复思量怎样开头,所以,学会一些好的开头方法,以备应试时迅速择优而用,是十分必要的。

什么样的开头是好的开头呢?

我国元代乔梦符说,文章的开头要像“凤头”。这种说法形象地说出好的开头应具备的两个特点——短小、漂亮。短小,便于让读者了解论点或论题,从而把握全文主旨;漂亮,才能吸引读者。正如明代谢榛所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爆竹之起爆,何等干脆利落!不可拖泥带水,拖沓冗长。爆竹是吸引人的,把人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过去,好的文章开头,也应如此。

那么,好的开头究竟有哪些标准呢?

第一,要明。

好的开头,要一下子让读者知道你要说什么,也就是让读者了解你的论点或论题。白居易说:“首句标其目”,主张开宗明义。李涂在《文章精义》里说:“文字起句发意最好。”总之,要让读者知道你在谈哪方面的问题,开篇知其旨意。

第二,要美。

只有美,才能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文章开头的美,主要指技巧美,如“设悬念”、“用典故”、“引名言”、“摆问题”、“亮靶子”、“反弹法”等等。形式美是内容美的保证,二者相辅相成。切不可低估文章开头形式美、技巧美的作用,有了这种美,才能先声夺人,吸引人看你的文章。在这个意义上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第三,要简。

简洁是明朗的保证。有的考生在写给材料作文时,好把原材料复述一下,这就太罗嗦了。既要从原材料说起,又不能复述原材料,怎么办?办法有两个:一个是对原材料“一言以蔽之”;另一个是选取原材料中一句有代表性的话,让读者知道原材料大致是个什么意思就行了,千万不要较多地引述原材料。

下面,介绍一些好的开头方法。古人云“先规矩而后巧”,有的开头方法不妨在套用中逐渐掌握,在今后写作实践中,“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为了便于记忆,把它凝缩为8个字,再押上韵。这8个字是:

顺,逆;引,喻;释,比;问,记。

下边分别略作说明。

(一)顺

直截了当地摆出观点

例一:

育民小学举办游泳训练班,用科学理论指导学生进行游泳训练,取得显著成绩。这,又一次极好地证明了理论对实践有指导意义这个真理。

例二:

60年前的今天,鼓舞全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奋起反击日寇入侵的,不是别的,正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60年后的今天,鼓舞我们在“四化”道路上高歌猛进,凭实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还是中华民族不甘落后、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由此,我大声疾呼: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例三:

中学六年的学习生活,给了我许多弥足珍贵的宝贵经验和深刻教训,其中之一是:失败后要不怕失败,正视失败,不懈努力,才可反败为胜。

这种开头的好处是既简洁平实,便于掌握,又开宗明义,一语破的。

(二)逆

先论他端,陡然一转,亮出正论。

例一:

我们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确如此。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如果没有科学的、正确的理论作指导,那我们的行动将是盲目,就不能称之为实践。

例二:

吝啬,曾被艺术大师巴尔扎克用来形容葛朗台一类人物,世人不愿与之“结缘”。

然而,生活中也有另一种被人不理解而戏称为“吝啬鬼”的人,与之“结缘”的,恰恰是有所作为的人。

例如我国文学泰斗茅盾先生,就是一个典型的“吝啬于己”,即“慷慨于人”的人。

例三:

小姑娘一句“每朵花下面都有刺”的话,使我陷入了沉思。

是的,“每朵花下都有刺。”人生,那是无与伦比的生命之花。但人生又无时无地不存在着烦恼,正如那花下的根尖刺。但有刺又何尝不是好事呢?对花来说,刺是它的保护神,使花得以防御外界的侵害。对人来说,苦难是人生的老师,苦去才会甘来。

这种开头方法的好处是既可巧出新意,又可避免偏颇。

(三)引

引名言打头。

例一:伟大导师列宁曾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翻开中国的近代史,的确如此。

例二:“我用咖啡匙子量走了我的生命。”这是美国诗人艾略特早期诗作中的名言。用它描摹某些习惯的恶毒,这是很恰当的。有些习惯实际就是积久的惰性,它不啻于民众的鸦片。

例三:宋代理学家朱熹曾有这样一首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子讲的是他的读书体验。拿来一本书,作者的观点、思想一目了然,这就是所谓“清如许”,作者平时不停地读书、思考、探究,这就是所谓“活水来”。没有“活水来”就没有“清如许”,所以,一定要“搞活”。

世事皆如此。......

这种开头方法的好处是加强论述的权威性,先声夺人。

(四)喻

用比喻开头。

例一:

小鸟要飞翔在蓝天,需要有一对翅膀;实践要发挥它的巨大作用,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就是实践的翅膀。

育民小学举办了游泳训练班,经过一年的训练,在A县小学生游泳比赛中获团体冠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实践要飞翔,离不开理论这一对翅膀。

例二:

茫茫大海上,一船正劈风斩浪而行。目的地:彼岸。靠什么才能不迷失方向?指南针。

人生征途,遥不可知。人生目标的追求,如何才能不迷路?理论,尤其是科学理论的指导。

例三:

一块砖,一片瓦,微不足道,但是,千块砖,万片瓦,就能建起社会主义的宏伟大厦。一棵树,微乎其微,但是,千木成林,就能起到吸烟滞尘、防风固沙、美化环境等改变气候条件的作用。由此,我想到了改变社会风气这个问题。

这种开头方法的好处是:借助形象帮助说理,生动活泼,增强吸引力。

(五)释

阐释题目含义破题,引出正论。

例一:

“习惯”一词可谓尽人皆知。小至个人、家庭、村落,大至民族、国家,都有各自的习惯。习,常习也;常习则惯,惯则成自然。自然之理当然无可厚非,对自然之理倘要怀疑甚至于否定,那么,被斥为“异端邪说”,也是顺乎天理人情的了。囿于既定之规,于是就沉默,生活于“雷池”禁区之内不敢越出半步,于是几百年几千年,不再创新,不再奋进。这种消极的落后的习惯已成为阻碍华夏进步、中华振兴的阻力。

例二:

习惯,就是多年形成的行为特点或倾向。

中国人的习惯可不少,既包括行为上的习惯,又包括思想上的习惯。比如说,我们曾习惯于凭本供应副食品,习惯于东西不涨价,习惯于在长工资、升级时论资排辈,习惯于按领导下达的指令去生产商品……

例三:

《毁树容易种树难》给人以哲理性的启示,种树是难啊,要择树种,要辛勤培养,才能长成参天大树。然而对毁树者来说,却是一件极容易的事,或者随意折断嫩枝,使其不能正常生长,或者在树干上予以致命的一刀,即使不死,也得几经春雨,才能恢复生机。

这种开头方法的好处是通过诠释概念来挖掘其深意,明确论述的方向。

(六)比

通过对比来阐明事理。

例一:

一个女歌星扭动腰肢在台上忸怩作态唱上一曲,所得酬金如天女散花一样从天而至。而一名科技界的女教授,辛苦大半生,累计工资还不及女歌星一曲所得。女教授不会扭动腰肢,她手里拿的是厚厚的讲义。为了表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人们给她胸前别上鲜花一小朵。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不要体现在劳动报酬上,引起了人们的争论。

例二:

一位孔繁森,光芒四射,人们提起他的名字,总是与伟大、光明、进步联系在一起。

一位王宝森,臭名昭著,人们提起他的名字,总是与贪婪、黑暗、丑陋联系在一起。

两个人都走完了人生。但一个永存,一个早已被人唾弃。

人生的价值,在两人的鲜明对比中,不是已经显现出来了吗?

例三:

一株刚出土的小苗在阳光雨露中茁壮成长,最后成为参天大树,这在自然界是很平常的事。但假如你把这株小苗放在暗室中,用电风扇猛吹,给它浇墨水,喷农药,三天之内它要不死,那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为什么二者之间有这么大的差别?很明显,是环境不同造成的。

人也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里,环境不同,人便不同,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种开头方法的好处是通过对比,帮助人们判断是非曲直,从而有力地支持论点。

(七)问

通过自问自答,引出观点或引入议论。

例一:

听到育民小学在A县举行的游泳比赛中获得了团体冠军之后,我不禁沉思起来。他们为什么会夺得冠军?仅仅是因为那里湖泊多、条件好吗?恐怕未必。那是为什么呢?他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有严格的理论指导和扎实的训练。于是我悟出了一个道理:理论是实践的指南。

例二:

细品某君睡吊床、嚼苹果的漫画,颇生感慨。这幅漫画启发人们思考,怎样才是爱孩子?而晚辈该怎样自强自立?

如果在家长的荫庇下,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丧失了自强的斗志,那么这种“爱”,只能造就庸才。

例三:

怎样看待得与失呢?关键要看为什么得,为什么失,如果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牺牲一些个人利益,这样的“失”是值得的。相反,为了追求个人利益,不惜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这种“得”的代价,是遭人鄙视和唾骂!

这种开头方法的好处是引人注意,发人深思。

(八)记

摆出问题或者论据先行。

例一:

不知何时,在充满生气与活力的校园中,一度兴起了“孤独”热。于是,再不见三五成群欢笑而过的人群,到处是低头沉思孤独徘徊的身影。就连白色的文化衫上,也印上了“别理我,烦着呢”……

诸位“孤独的朋友”,你恐怕不懂得真正的孤独,否则,你就不会脱离火热的生活而去作茧自缚了。

例二:

教室里,一群高中毕业生热烈地辩论着成才的问题。有的说:“逆境更能成才,如居里夫人、爱迪生……。”有的认为:顺境容易成才。有的同学认为,成才的关键在于“机遇”。陈景润如果没有遇上慧眼识珠的华罗庚,他就成不了大科学家。还有的同学认为只要努力读书,把书读好,就能成才。这时,另有一个同学却举出汪精卫的例子,说没有爱国心,书读得再好,也不能成才。

我认为,他们的说法、认识都具有片面性,只看到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对内因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成才的关键在于自己的主观努力,充分利用外界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所谓“顺境”、“逆境”、“机遇”,都是外因,成才的关键在于内因。

例三:

英国哲学家罗素来中国讲学的时候,给听讲的莘莘学子出了一道题:2+2=?一时间,全场寂静,满座哑然。

其实,这本是一道连小学生也能回答的问题,但听众们万料不到答案会如此简单,所以竟无一人作答。人们迷信权威,往往丧失自我主张,肩膀上要长着自己的脑袋,放开眼光,运用脑髓,自己来想。

这种开头方法的好处是生动活泼,吸引读者。

有好的开头,再按正常的写作思路去展开,你会写出好作文的。平时要注意积累些名人名言和事例论据,考试时要善于运用自己手头所收集的材料,化陈旧为神奇。

论据的使用与论证的角度(议论文写作指导之三)

宁远一中语文组雷国琼

掌握并熟练运用以下几个论据使用的原则:

一、论据要充实(三个以上的事例)

二、事例宜高度概括而不宜拖沓冗长

1、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2、瞧瞧历史吧!我们的老祖宗归有光八次落第,于是有了《项脊轩志》这样的隽永文章;英国的大将军威灵顿七败七战,于是有了永垂千古的美名;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于是有了“苦心人,天不负”这样的豪气壮语!

3、于是,筚路蓝缕中,有着许由对王位禅让的拒绝;群雄逐鹿中,有着关云长对上马金下马银的拒绝;魏晋风骨中,有着陶渊明对五斗米俸禄的拒绝。

三、事例宜多维组合不宜单向重复。

1、正反例结合。

A.如来佛祖抛除私欲,性格沉稳,终修成正果,普渡众生;诸葛孔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终运筹帷幄,功成名就。有了私欲,心中自然无法沉稳下来,遇事则慌,处事则乱。霸王以一己私欲,赶走亚父,气走韩信,终被困垓下,遗憾千古,长使英雄泪满襟。霸王之败,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则必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

B.张志和渴求隐逸,而在桃花流水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林黛玉在冷雨敲窗之时倍感寄人篱下的凄凉,便觉秋窗秋雨秋不尽了,风雨却还要助凄凉;刘禹锡心胸开阔,众人悲秋,他却从排云而上的白鹤中品出了诗情,欢歌“秋日胜春朝”……

2、不同时空事例组合。

文中常用“纵贯历史长河”“古今中外”等字句。也可用现实生活中日常现象作为论据来写以强化论证效果。

诚信是买东西忘记带钱时,老板仍将货物塞在你手中送你出门时的轻轻一笑。诚信是在一连串失败后,朋友们主动伸出的那一双双温热的手。诚信是为徘徊在路边的陌生人指路后,看到他脸上的粲然一笑。诚信可以是从前百年老店里赊帐的帐单,也可以是今天人们手中的信用卡。

3、详略事例组合。

四、事例宜叙议结合不宜简单罗列。

例: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

1.可在事例前

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用优美的语言送走了友人,达到了友情的沟通。李白《蜀道难》一文中劝说友人归来的语言精辟,达到了友情的沟通。从李白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可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友人便从言语中感受到友人的关怀,沟通也便到了心坎。沟通并不像白居易说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它需要语言为它传达彼此的关切。友情的沟通,需要语言的钥匙。

2.可在事例后

我们要向岳飞学习,他训练的岳家军,行军迅猛,杀敌勇武,这与他的公正无私是分不开的,儿子岳云,犯军规违纪按军法处置,不因他是自己的儿子而有所偏颇,于是全军上下,无人不服,无人不赞,因此,岳家军才使金军闻风丧胆,才使得北宋得以保全,岳飞的精神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3.可从内容方面分析,也可从意义方面评说。

梵高看见了风。他在向日葵田地中懒散地躺着,纠结于一个难解的疑问与痛苦:耗尽心血的画作,竟是一幅也无人理解,一幅也卖不出去!对于一个把艺术当生命的人来说,无人欣赏自己的艺术好比无人重视自己的生命,这是一种被轻视、被鄙视的痛苦!这是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挫折!

4.可从正面议论,也可从反面评说。

A.“老当亦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可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然而直面挫折,他却能达人知命,笑看人生。试想,如果没有王勃开朗阔达的胸襟,哪能有他吟放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绝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浪漫诗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顺的挫折后,他沉寂了吗?消沉了吗?没有。“长安市上酒家眠,”笑对痛苦,面对挫折他拂袖而去,遍访名山,终于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

由此看来,面对挫折,我们不应过分地沉迷于痛苦失意的阴影中不能自拔;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整日浸泡在悲伤痛苦的泥陷中越陷越深;面对挫折,我们不应长期颓废不振而迷失眼前的方向。遭遇挫折,缩小痛苦,才是明智的选择。相反,若一味沉迷于挫折的痛苦中,结果将不堪设想。

  刘备面对失去二弟的挫折,因兄弟之情无法释怀,放大痛苦,结果在痛苦中做出错误决定,贸然出兵伐吴,落得“白帝托孤”的千古悲剧。可悲可悲!

B.相信自己,是对自己的充分肯定,是对自己能力的赞同。一个连自己都不相信的人,又能相信谁呢?当自己有着清醒理智的认识时,就应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中国女排主教练陈忠和在当初改组女排时压力很大,任务很重,许多人劝他以“保险”为好。然而他力排众议。相信自己,起用冯坤等新将,最终改组成功,夺回了失去17年的奖杯。假如当初他采纳别人建议,那金牌奖杯还有谁拿?正是在关键的时刻相信自己,陈忠和取得了骄人战绩。

C.凡事都有限度,“过犹不及”。我们在相信自己时,也要相信别人。这是由事物的多变性与自我局限性决定的。很多时候,我们的目光被禁锢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鼠目寸光”而又“自以为是”。这时别人多角度的观察、评价更具客观真实性,我们要相信别人。唐太宗接纳魏征等人的进谏,于是有了开明盛世;朱元璋接受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的建议,于是也国泰民安。相反,那顽固的马谡置王平忠言于不顾,自认为“熟读兵书”,结果痛失街亭,丢掉性命。别人的意见有时是好的,有时则不是,我们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是明智之举。

掌握常用论证方法,灵活选取论证角度:

同学们在写作议论文时,常走入“观点+材料”的误区,认为有了事实,就能自然地证明观点了,其实不然。有了论点和论据,还须进行论证,阐述论点与论证的内在联系,使论点统领论椐,论据支撑论点,这样才能使你的文章水乳交融,浑然一体,更具说服力。如果缺少论证或论证不充分,文章的论点与论据就油水分离,无法产生使人信服的力量。

经常用到的“论证”分析的具体方法有如下几种:

1.因果分析法:

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了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

——分析饿人不食嗟来之食的原因。具体有两个方面:一是施舍者的态度,吆喝一声“喂,来吃!”,是如此蛮横和冷漠!另一个是施舍的目的,吃他的饭就要乖乖地听命于他,可见其目的之卑劣!这是对饿人人格的极大侮辱,因而饿人“宁可饿死”,也不食嗟来之食。至此,文章水到渠成亮出了观点:“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极具说服力!

这样的分析就是因果分析。我们写作时可以用因果关系复句来表达。关联词语有“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或者单用“因为”“所以”“因此”等皆可。如《想和做》中“人类能够这样劳动,能够一面做,一面想,所以文化能够不断进步。”

2.条件分析法:

《勤能补拙》,“由此可见,一个天资笨拙的人,只要勤勤恳恳,做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就能变得聪明起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对其条件进行的分析,用的是条件关系复句。其关联词是:只要……就……。我们还可以用“只有……才……”、“无论……都……”等句式来分析条件。

3.假设分析法:

《想和做》中有这样一段话:“除了学习功课以外,做种种课外活动,也要把想和做联结起来。例如开会,演说,办壁报,组织班会和学术团体,这些实际的行动,如果光凭一腔热情,埋头苦干,不根据已有的成绩和经验,想想怎样才能把这些事情做得更好,更有效果,那么结果常常会劳而无功。”

这段是从危害的角度来进行假设分析的。关联词语是:如果……那么……,其他句式还有“如果……就……”“假使……那么……”等。

4.对比分析法:

《想和做》:“人在劳动中不断地动脑筋,想办法,才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做这件事为什么目的,有什么意义,有什么缺点,才渐渐想出节省劳力,提高效率的方法。人类能够这样劳动,能够一面做,一面想,所以文化能够不断进步。要不,今天的人类就只能像几万年以前的人类一样,过着最原始最简单的生活了。”

此段是从意义和危害两个方面进行正反分析的。正面用的是因果分析,反面用的是假设分析。由此可见,一段分析可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这样可使分析更全面,更深入,富有思辩性,令人信服!

另外还有比喻分析法,如鲁迅的《拿来主义》,大家可以自行研究,这里就不再多做介绍了。

变换论证角度,一材多用

同一材料,从不同角度入手分析,能够论证不同的观点。善于变换角度,巧妙点化,就能做到一材多用,使自己有限的材料产生无穷的力量。

请看下面几段文字,三个事例可以反复使用,用在不同的文章中,论证不同的观点。

面对挫折

人的一生如同在大海中航行的一艘帆船,无论在多平静的海域,总会有起起伏伏,总会遇到风浪的打击。

对人生中不可避免的挫折,选择勇气,还是选择退缩?

退一步,消极地沉浸在挫折带来的苦难中,你也许会被风浪淹没,而勇敢一些,积极地迎难而上,与困难斗争,也许风浪过后是无限美好的天空。

巴尔扎克在自己的手杖上写着:“我能战胜一切挫折。”也许正是这种坚毅的品格,也使巴尔扎克成为举世闻名的大文豪,也许正是这种坚强的信念也使他的作品能永垂青史。

挫折并不可怕,重要的是你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

西西弗斯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他每天做着辛苦却永远也无法完成的工作。而当人们看到他时,他却并没有传说中的凄苦模样,而是捉了只蝴蝶在快乐地玩赏。

上帝给了他世间最大的挫折,但并没有剥夺他积极、乐观的权利。面对人生中的挫折,你依然可以拥有一份笑看风清云淡的心境。

在巨大的不幸面前,曹雪芹注满腔心血于《红楼梦》,写出了这本传世不朽的经典;在巨大的困难面前,张海迪用惊人的毅力学完了多种语言,为社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巨大的挫折面前,奥斯特罗夫斯基用手摸索着,完成了伟大的《钢铁是怎么炼成的》。

面对挫折,他们选择了勇敢,选择了坚毅,也就选择了成功。

当海伦•凯勒在黑暗中、在无声的世界里学会了写字学会了生活,用她充满爱的心写成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你怎能不为她由衷感动?

当司马迁受刑后在监牢中面对四壁写出了传世巨著《史记》时,你怎能不为他心生感叹?

当牛顿的科学手稿被火烧光,而他又从头整理,得出震撼物理学界的“三大定律”时,你怎能不为他肃然起敬?

挫折,不是失败的理由,只有在大风大浪中依然扬帆勇往直前的小船,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谈“高度”

当一位登山运动员在6400的高度悠然下山时,还很干脆地回答:“6400米的高度,是我登山能够攀登到的最高处。”有人为他没能再攀高一点以跨过6500米的登山死亡线而感到惋惜,我也为他感到惋惜。

我们都有过跑长跑的经验,当长跑跑到一定的时候,身子会感到特别的不舒服,整个人就像面临死亡似的难受。可是一旦越过了极限,跑起来就不那么难受了。这就是“高度”,一个考验人的意志和力量的“高度”。你跨不过这一“高度”,你就只能是一个普通人,而一旦你越过了这一“高度”,说不定你或许就成了伟人。

整整写了三年却没有发表一个字,反而欠了一脖子债,这可以算是一个一般人难以逾越的“高度”。可是巴尔扎克却跨越了这一“高度”。巴尔扎克在自己的手杖上写着:“我能战胜一切挫折。”也许正是他具有这种坚毅的品格,才使他跨越这一“高度”,成为举世闻名的大文豪,也使他的作品永垂青史的吧?

西西弗斯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他每天做着辛苦却永远也无法完成的工作。在一般人看来,他遇到了一个一般人难以逾越的“高度”,他该感到万分的痛苦。可他却跨越了这一“高度”,当人们看到他时,他正捉了只蝴蝶在快乐地玩赏。

曹雪芹晚年生活没有着落,连饭都吃不饱,在一般人看来他该为生活奔波,首先解决温饱问题,哪还有闲工夫搞什么小说创作,可曹雪芹却跨越了生活艰难的“高度”,注满腔心血于《红楼梦》,写出了这本传世不朽的经典;张海迪身子三分之二瘫痪,行动极为不便,在一般人看来,她该每天靠别人帮助来维持生活,能活一天是一天,哪还学什么外语!学了外语也不可能出国或当翻译。可张海迪却不仅不需要别人照顾,反而用惊人的毅力学完了比常人更多的语种,为社会作出了贡献;奥斯特罗夫斯基整天躺在床上,什么都看不到,什么都做不了,连到外面晒太阳都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可他照样用手摸索着,完成了伟大的《钢铁是怎么炼成的》,这就是因为他跨越了一般人难以想象的“高度”的缘故。

每个人都会遇到“高度”,你越过了“高度”,那么你离成功也就不远了。愿你不要被你面前的“高度”吓倒,做一个勇于超越自己的极限的英雄!

面对诱惑

人生时时面临诸多诱惑,权重的地位是诱惑,利多的职业是诱惑,光环般的荣誉是诱惑,畅欢的娱乐是诱惑,甚至漂亮的时装、可口美味都是诱惑……面对这些诱惑,我们该怎么办?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充满诱惑的世界,如果你抵挡不住诱惑,你就会成为诱惑的奴隶,被诱惑淹没;如果你勇于抗拒诱惑,保持自我,你就能做好自己的事,成就自己的功业。

做律师是一个赚钱而体面的工作,巴尔扎克的父亲让巴尔扎克学律师,可巴尔扎克抵挡住了名和利的诱惑,宁可蜗居在租来的房子里,靠借钱度日,也不改变自己的志向。也许正是这种拒绝诱惑的坚毅品格,才使他成为举世闻名的大文豪,才使他的作品能永垂青史。

曹雪芹曾经生活在豪华富贵的家庭,过贯了锦衣玉食的日子,可到了晚年,家庭发生巨大变故,变得常常连饭都吃不上。他该去参加科考(凭他的才华应该可以考上),他该去当官(凭他祖父辈在官场的关系完全可以当上),可他却抵抗住了这些诱惑,而潜心于自己的文学创作,终于写出了《红楼梦》这本传世不朽的经典著作。

司马迁完全可以像其他官宦一样,皇上让他说什么他就说什么,皇上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不忤逆,不坚持,这样就可以高官厚禄,万世无忧。但司马迁不为高官厚禄所动,该说则说,该逆就逆,结果遭受宫刑。但宫刑又怎样?受了刑后的司马迁照样在监牢中面对四壁写出了传世巨著《史记》。

西西弗斯禁受住了神仙生活的诱惑,所以他能每天乐观地推石头;海伦•凯勒禁受住了诱惑,所以她用三天时间要去看的是对她有恩的人和人类历史的文明。

相反的,如果禁受不起外界的诱惑,就难以保持自我,难以做好自己的工作。曾经为科学事业作出贡献的牛顿,本可以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由于晚年没能经受住神学的诱惑,结果放弃他研究了大半辈子的科学,却一头掉进了神学的陷阱,最后白白浪费了几十年时间而一无所成。

我们生活的时代更是一个充满诱惑的时代,网络游戏会诱惑你,网上聊天会诱惑你,歌星影星会诱惑你,淫秽读物会诱惑你,色情场所会诱惑你,名牌商品会诱惑你,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会诱惑你……如果你不能以顽强的意志保持自我,今天受这个诱惑,明天受那样诱惑,你哪还有时间和精力来学习文化知识?

所以我们要勇于保持自我,勇于抵抗诱惑。

上面三个论题,“面对挫折”、“谈高度”、“面对诱惑”,同时运用巴尔扎克、曹雪芹、西西弗斯三个人的事例,只要你紧紧围绕观点对事例进行分析,善于点化,就能一材多用,产生良好的论证效果。

议论文写作失败原因试解

——关于议论文写作注意点

托尔斯泰曾这样讲:幸福的家庭有太多的相似,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事实上,这句话还能套用在作文上,也就是说,好的成功的写作有着太多的相似,而不成功的失败的写作又各有各的原因。

  下面从三个方面对失败的议论文写作的原因进行解剖分析。

  一、论(观)点不正确,不合情理

  文“议论”的是“理”。这个“理”要条例人们认识的实际,生活的实际,要有科学性。这个“理”本身就得正确,“站”得住,这样才能使人信服。否则,就很难使人相信。

  【例1】

  抛开规定看道德

  德是人们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本身就是一种“规定”。抛开“规定”,这道德怎么看?所以说这个论点自身就不符合实际。论起来,自是南辕北辙,越扯越远。

  【例2】

  “因为你在痛苦时还会想到,我并不是最痛苦的那一个。一个人,成就的事业越大,他所面对的痛苦也就是会越大。”

  作者的本意是谈在你痛苦时,你应想到还有比你更痛苦的人,这样,你就会觉得自己的痛苦其实并算不了什么,从而能减轻痛苦的感受。这个提法不错。可是后面一句,将事业的大小与痛苦的大小说成正比关系,这就值得推敲了。显然的是,事业与痛苦,并不存在这样的一种正比关系。

  二、观点和材料脱节

  观点需要材料(论据)来论证,材料为证明论点而来。有人形容两者之间的关系,说:观点要从材料中来,到材料中去。显然,这么讲比较形象。在实际的议论文写作中,观点不能从材料中来,也就是说材料不能证明论点的情形,不少。也可以这么讲的就是:观点和材料脱节是议论文写作失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例3】

  “罗马教会的十字架上绑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底下雄雄烈火无情吞噬着他的躯体。但他大声喊道:‘火可以将我烧死,但不能毁灭真理。后人会了解我的价值!’这位老者就是为真理献出生命的天文学家布鲁诺。历史早已验证了这位老人的话。他经历痛苦取得的价值是使真理在世上永生。”

  确乎,布鲁诺被火烧死是一种“痛苦”,可是,这种痛苦的价值更多地在于能说明愚味的可怕,在于说明人类认识真理的不易,而不在于说明“使真理在世上永生”。

  【例4】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牧师把一张地图从一本书上撕下并撕成碎片,让他不听话的儿子重新拼好。不过,出乎他意料的是他儿子仅用几分钟就完成了。其原因是他的儿子拼的不是地图本身,而是地图背面人的照片。因此有了他儿子这样的一句话:我想如果一个人是正确的,他的世界也就会是正确的。这个故事给予我一个很大的启示就是只有学会改变自己,才能改变你周围的一切。”

  就材料本身而言,与“启示”中“改变”相关的内容也就仅儿子改变拼图方法这一点,可从这一点上就能得到如此的“启示”吗?不能。要想得到启示,那就得把故事进行重新叙述。

  三、没有引申材料

  在失败的议论文写作中,还可以经常见到的一种就是“材料+论点”或“论点+材料”式的简单“拼盘制作”,材料是材料,论点是论点,两者就摆在那,至于两者之间的联系,只字不提。

  事实上,对于作为论据的材料而言,不仅要叙述,更要引申,要“引出”材料与论据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议论说理的目的。

  例5、

  “用一颗善良的心对待生活。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峰,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人们的好干部孔繁森……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

  在这一段里,就只是说了他们有一颗善良的心,而对他们怎样用善良的心对待生活只字不讲。而这些内容,无疑才是论证论点最需要的。

  当然,议论文写作失败的原因不只是这三个方面,还有不少方面。这里,只是三个主要方面来谈,抛砖引玉,以引起同学们对议论文写作的注意,从而不断写出成功的作品来。

议论文中论证分析的角度与方法有哪些?请举例。

议论文的举例,为的是证明观点,增加说服力。例子是否与观点吻合,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力求“鲜活”,不要“陈芝麻烂谷子”,一论“勤奋”就是“悬梁刺股囊萤映雪”,一论“发现”就是“瓦特的水壶盖”、“牛顿的苹果”,--这些,也已经是基本道理,这里就不多说了。

写议论文举例,还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不能把个人特有的经历当成人所周知的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都有自己的阅读积累,都存在于不同的环境之中(尤其是不同的教学环境之中),因此写文章举例时,就不能认为自己知道的东西别人一定知道。这种疏忽一般较多地反映在“略说”上,--因为误认为人所周知,就一笔带出,结果让人摸不着头脑。如教师甲上课说过的一件事,学生写作时不加细述,在教师甲看,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但是让教师乙看,很可能莫明所以,认作语焉不详。尤其是在运用典故时,由于个人的阅读经历的局限,如果不加说明就会形成理解上的障碍,如“这就和没买到鞋子的郑国人一样了”、“锯了竹竿进城门式的自作聪明”,是化用“郑人买履”、“鲁人锯竿”两则寓言,由于都只有一句话,让读者在理解上产生了障碍。其实,如果能稍稍加上一两句话,甚至加上几个短语,就能把例子叙述得比较清楚。

这“郑人买履”和“鲁人锯竿”是典故,尚有据可考,稍加说明便可理解,有些事例不细说清楚则根本让人不知所云。例如,“像二十四桥的设计,就显得很单调”,“袁隆平学的就不是屠龙之计”,--离开了一定的生活环境,这样简略的例子就无济于事,因为非但让人理解吃力,而且有可能产生歧义,其实这里说的“二十四桥”不是扬州瘦西湖的二十四桥,是近年南京人对新建的二十四座人行天桥的戏称;而著名农学家袁隆平(杂交水稻发明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南京师大附中校友,对南京师大附中的同学而言,他的大名可能是如雷贯耳,但是离开这个环境,读者可能一时就反应不过来了。

不但是这一类的例子,如果是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在用于举例说明时也要表述清楚,因为你注意到的,感兴趣的东西,别人不一定注意到或是感兴趣。近年以来,有些同学常在议论文中写进一些歌词,借用流行歌曲歌词,没有什么不可以,但是最好能点明是歌词,如果加上一句“有首歌中这样唱道……”,则可以让读者知道这是在引用。有位同学曾在文章中写道“一想到‘我在阳光下辛勤地劳动’,我就激动无比”,教师怎么也看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搞不懂为什么这里要加引号,也不理解这句极平淡的话为什么会让自己的学生激动成那样,后来才知道这是那个月最流行的一首台湾歌手演唱的歌曲,但不是每个学生都熟悉,而教师就更加莫名其妙了。

有鉴于此,行文举例时须要三思。

立“变通”观念,写天地文章(一)

——自身块垒与他人酒杯

裴松年

一开头,就写了一个似乎很“大气”的题,惹得人不禁要问:何谓“天地文章”?

这里借用一下太白《春夜宴桃李园序》中的文句:

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文句的意思是:阳光明媚的春天,以烟花美景召唤着我;神奇的大自然,把森罗万象的景致呈现在我们眼前。

不过,且慢!这里的“文章”,可不是今天“作品”之意,而是指错杂的色彩或花纹——青赤相配为文,赤白相配为章——这里具体指错综纷呈的景致。

“大块”者,谓大地,也谓大自然。延伸下去,则指人世间的万事万物。“文章”,意思发展成“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或泛指“著作”,其实也与其“错综纷呈”有关。所以,这里说的“天地文章”,并不是为张大气势,而是真真切切地说,只有放开眼界,拓宽作文的思维天地,“挫万物于笔端”,才能丰富自己的写作源泉。而要真正做到放开眼界,拓宽作文的思维天地,就必须树立“变通”观念。

什么是“变通”?答曰:联想想像,多向思维,激活两头,借题发挥。什么是“两头”?这是说,一头是作文题目,一头是观点和材料。

有句话说得好:“借他人之酒杯,浇自身之块垒。”何为“块垒”?郁积于心的不平之气。推而广之,内心聚积之气,骨鲠在喉之语,不吐不快之事,皆可称之“块垒”。

“借他人之酒杯,浇自身之块垒。”认真想来,天下文章皆如是也。愈是好文章,就愈是把“酒杯”用得灵活,把“块垒”挥洒得十足。这恰是我们要说的“变通”。“变通”,就是指既要激活题目,又要激活观点和材料,而这靠的是联想和想象,靠的是多向思维。

(一)

900多年前,一场并不特别的风雨,引出了一首词——《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词牌与词的内容大都无大的联系,但巧得很,这首《定风波》,词牌却与内容完全吻合。“定”者,“安”或“使安”也;“风波”者,既有自然界的,更有生活中、心理上的。

风雨并不特殊,而偏偏叫苏轼——且是被“乌台诗案”逼上了绝境的苏轼——赶上了,这就不同寻常。狂风暴雨,不就是他所面临的严酷现实吗?这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淋湿了她的全身,但却使他清醒了:巨大灾难降临,只有无所畏惧,安之若泰,才能不被它压垮。即使终生没于“烟雨”,又何惧哉?这便是“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正如前人所云:“此足征是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道眼前景,以曲笔直写胸臆”。(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

(二)

2005年,某地摸底考试,作文题是:

一只老骆驼又一次穿过了号称“死亡之海”的千里沙漠,胜利凯旋。马和驴想找这位英雄介绍经验。“其实没有什么好说的。”老骆驼说,“认准目标,耐住性子,一步一步往前走,就到达了目的地。”“就这些?”马和驴同声嚷道,“一点儿也不精彩!太令人失望了!”

——其实真理都是很简单的,就看你去不去做了。

请以“真理其实很简单”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考生甲以“一蓑烟雨任平生”为题作文,他说:

“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

千里沙漠,被称为“死亡之海”,可见自然环境的恶劣。白昼,在炎炎的烈日下,地表温度能煮熟鸡蛋;深夜,寒风凛冽,气温骤降,有时还大雪纷飞;还有成群饥饿的野狼,夜色中间双眼闪烁着绿荧荧的寒光。更不用说什么食物、水。然而,骆驼成功了,在它看来,真理其实很简单,只要做起来,认准目标,一步一个脚印。

载誉而归,老骆驼晋身“英雄”的行列,多么荣光!然而,一句“其实没有什么好说的”,却把它轻轻抹过,在老骆驼看来,只要做起来,认准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真理,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只有那份过人的“宁静”,才足以穿越“死亡之海”;只有那份清醒的“淡泊”,才足以面对成功的辉煌。

“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三)

一模考试,作文题是“渗透”。考生甲胸有成竹地写下副标题:一蓑烟雨任平生。

往事千年,一场豪雨!

雨水,浇湿了沙湖道中一行人的衣衫,让他们狼狈不堪;雨水,更浇到了那位啸雨吟风者的心头,点点滴滴,渗下去,渗下去,滴滴透骨,竟渗透了他心灵。

于是,一首《定风波》迸射而出: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好一个“一蓑烟雨任平生”!这里,消尽了先前的惶惑,消尽了昔时的无奈,更消尽了那临风悲叹的自怨自艾。

好一个“一蓑烟雨任平生”!这里,自有几分苦涩,但却更有几分自信,几分坦然,更多的是深透通彻的清醒。

千年前的这场豪雨啊,你罪莫大焉:是你,如此残酷地折磨着一个失意的落魄者——而折磨落魄者本身就是一种残酷——他刚刚从高悬的达摩克利斯剑下逃脱出来,还没有来得及定一定神;而他,却本应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啊。

千年前的这场豪雨啊,你功莫大焉:因为你造就了一次重大的转折,可以说,这也是中国文化史的一大转折——一个踌躇满志、一路青云,希图“济天下,报君恩”的苏轼消失了;而作为中国文化史上亘古巨人的苏轼,却从黄州大地,不,从中华大地上上站起来了!

这渗透心灵的雨,深深渗入了中华文化。

看到二模作文题“极限”,考生甲丝毫没有惊慌,几分钟的沉思,他整理好思想的碎片,想到,“乌台诗案”使苏轼遭受了空前的大劫难,他所面临的,是种种不堪忍受的屈辱,是峻法严刑的拷问,是死亡的威胁,他几乎崩溃,几次想到过自杀;被贬黄州,生活上、精神上的折磨更是接踵而至……他被无情地推入深渊,面临着人生的极限。但是,经历了艰苦的思想历程,倔强的苏轼不仅挺下来了,而且把这灾难融入了自己的生命,在黄州大地上,他又站了起来,而且站得更高,更稳。好,突破极限获新生。想到这里,考生甲又一次写下副标题:一蓑烟雨任平生……

(四)

2005年高考,作文题——说“安”。考生甲再一次加上了副标题:一蓑烟雨任平生,然后写道:

“乌台诗案”,苏轼以“讽刺新法”、“讪谤朝廷”的罪名被逮捕,受到严酷的拷问,差点儿被判死刑。经过举个月的折磨,死罪已免,活罪难饶。他被贬黄州,“责授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署公事”。说是“安置”,然而,他此番的经历,可是大大的不安。

来到黄州,他首先遇到的是生活上的种种“不安”:无处安居,只好寄寓僧寺。人在困厄中,总盼亲人在身边,也是精神上的一些安慰,而衣食困窘的苏轼,甚至害怕妻儿来到自己身边,难以养活。他的亲笔记载,都真实地反映了苏轼当时极为不安,穷愁潦倒的生活与心境。

其次,政治上、也即人生道路上的沉重打击,给他的心灵造成的切肤的伤痛,更搅得他不能“心安”。刚刚经历的一场严酷的文字狱,“几至重辟(杀头)”,这不能不使他的心灵笼罩上沉重的阴影。

政治上的失意,仕途中的挫折,人生道路的坎坷,对一个封建时代的文人,这几乎意味着断送了一切,哪里还谈得上什么前途,什么作为,什么国家社稷?哪里还谈得到一个“安”字呢?从天而降的厄运,是挑战,是考验。是消极沉沦,还是重新振作?是怨天尤人,自怨自艾,还是直面灾难,经受考验?

不是没有过彻心的苦痛,不是没有过犹豫和彷徨,不是没有过压抑和郁闷,然而,在这人生的洗礼中,在这惊涛骇浪的冲击和狂风暴雨的袭击下,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的巨人,苏轼,你,挺过去了,站起来了,你,成熟了,安然了!但是,这份安然,又使你又不能再安静下去了,终于,你那如椽的巨笔,饱蘸着浓重的墨水,不,那是饱蘸着你对人生的大彻大悟,饱蘸着几千年中华文明的积淀,挥洒出来,而且一发而不可收了。连你自己都惊异道:“新阕甚多,篇篇皆奇!”“秀句出寒饿,身穷诗乃亨!”

由于你这份安然,也由于你这不能“安静”的行动,黄州时期,竟成了你文学创作的黄金时代。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

(五)

由于苏轼多方面的巨大成就,由于他更多的人民性,由于他时时闪现着智慧光芒的睿智思想,由于他超凡脱俗的旷代才华,千年以来,他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而有口皆碑;更由于生活经历的丰富性,他常常成为人们谈话的话题及内容。自然而然,学生们在作文时,也往往喜欢用东坡事迹作话题或材料,毫不夸张地说,有作文处尽可以有东坡。这正是因为,苏轼的精神与思想,早已融入了中国的文化与历史,还在影响着我们生生不息的文化创造和传承。

有人说:“这首《定风波》,苏轼是在对人们说:‘我嘛,怎么都行。’一个陷于怎么都不行的处境的人,却能怎么都行,这个人肯定就是苏东坡!”

妙哉,斯言!

“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真正的内涵是什么?它有多么丰富?这肯定只有东坡在天之灵才能回答。

我们这里有一个比喻来谈谈看法:

一只蚂蚁,它身负重物,艰难爬行着,小小的沟沟坎坎,就是那么难以逾越,一分一寸的高度它都感觉至深;一只燕雀,可以飞过两三丈、蹿上三五尺,它飞蹿林间,几丈几尺的高度,它也能够察觉;但是,那搏击长空的雄鹰,翱翔千仞,翼触青云,背负苍天,它俯视地面,嗬!满眼是广袤的山川和平原,哪里还分得清什么沟沟坎坎、树枝树梢,什么几寸几分、几丈几尺?

东坡啊,自然,你就是那翱翔蓝天的雄鹰!在你的视野中,沟沟坎坎亦如平地,风风雨雨其奈我何,漫漫人生路上,“乌台诗案”又算得什么呢!

(六)

苏轼的一首《定风波》,本是借他人——自然界——“风雨”这个酒杯,来浇自身“乌台”这个块垒,不想成了千古绝唱。时至于今,它又被作为基本立意或主要材料,运用到4篇重要的考场作文中,却毫无牵强之嫌。其实,这还远远没有穷尽。这里,我们不妨设想,纵向来说,前几年高考作文题中,诸如全国卷“心灵的选择”、“情感与认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上海卷“面对大海”、“杂”,北京卷“规则”、“转折”、“包容”,哪一个不能把这首词和苏轼其他材料当成绝好的内容?横向来说,仅以今年高考试题为例(见表格),又有几个不能把这首词和苏轼其他材料当成绝好的内容?2003年北京高考有篇极为感人的满分作文,题为《十个海子的复活》,该文的小作者在高考复习阶段,无论面对什么作文题,都以自己热爱并熟悉的诗人海子为题材,写出了不少好文章。在“变通”这种思维方式中,我们似乎发现,原来,作文材料本身不是死的,而是活生生的,是作者把它激活了,使它焕发出勃勃的生机。苏轼是活的,“乌台诗案”是活的,《定风波》是活的,海子也是活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50182.html

更多阅读

给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与材料

给材料作文,就是先提供作文材料,然后依据所给材料,按要求作文。给材料作文有以下几种形式:(1)缩写;(2)扩写;(3)改写;(4)看图作文。一、缩写:缩写就是在保留文章原意的前提下,把较长的文章压缩成较短的文章,文章的大意不变。怎样缩写呢?1、读懂原文。所

留一份沉默给自己 留一份宽容给你作文

沉默是一种境界,是一种面对厄运处惊不变的坦然和镇定,是一种无所畏惧的宁静和自信. 留一份沉默给自己.诺大的世界,终究有一块地方是属于你的,没有哪一个人能代替你特定的生命位置.留一份沉默给自己,即使有人在说你坏话,你也大可不

如何给 无文件 如何编辑pdf文件

如何给cpu风扇加油[原文地址]前几天,电脑开机,怎么响声不对劲啊,好像是风扇摩擦的声音,好在只一小会儿,声音就没有了,一连两三天,每次打开都这样,约一分钟,电脑打开后,就恢复正常了。电脑天天这样响,心里真不舒服.怎么办才好呢?我就从网上找相关

如何做淘宝类目排名优化 淘宝类目排名优化

我想根据我的个人经验和大家分享三个观点;1丶选择细分类目的几个核心要素是什么?2丶细分类目怎么定位?3丶不活动少推广如何做到类目第一?选择细分类目的几个核心要素是什么?我认为小类目需要遵循的4个核心要素:1丶产品年份性不强,季

寓言类材料作文及范文 创造奇迹的作文

寓言类材料作文及范文作者:谷风冀雨1.读下列文字,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有一天,狼发现山脚下有一个洞,各种动物由此通过。狼非常高兴,它想,守住山洞就可以捕获各种猎物。于是,它堵上洞的另一端,单等动物们来送死。第一天,来了一只羊,狼追

声明:《给材料作文如何审题 寓言类材料作文审题》为网友踏骨征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