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哉,唐诗!》系列之五——边塞诗派 边塞诗

《壮哉,唐诗!》系列之五——边塞诗派 边塞诗

《壮哉,唐诗》系列之五——边塞诗派


初唐自陈子昂之后,唐诗开始走上关注社会、关注现实、格调高昂、诗风强劲的健康道路,开启了盛唐诗歌发展的新格局。

盛唐的诗歌是个什么样子呢?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一、“旗亭画壁”

那是唐玄宗开元年间,有一天,长安城中雪花飘飘洒洒,阵阵寒气侵人肌肤。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相邀来至旗亭,想饮酒听曲,消闲遣兴。旗亭就是酒楼,那里有许多歌女乐工,他们把当时流行的诗歌谱曲歌唱,为顾客助兴。

王昌龄等三位诗人上得楼来,选了个干净的座位坐下,歌女们的演唱尚未开始。王昌龄笑着对高适和王之涣说:“我等三人在写诗方面都有些名气,但平日总分不出高下优劣来。今天我们不妨悄悄观察歌女的演唱,看看谁的诗被她们选作歌辞;被她们唱得多的,自然是第一名啰!”高适、王之涣拍着手连叫“好,好,好!”

不一会儿,一位歌女手执红牙拍板,轻展歌喉,唱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声音清越,感情真挚。王昌龄击掌而笑,说道:“这是我的诗!”说着,伸出手来,用指甲在墙上画了一道横线,作了个记号。

酒过一巡,又一位歌女出场,三人同声说道:“听听这一位唱谁的诗。”只见那歌女轻舒红袖,微启樱唇,唱道:“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曲调婉转,情意缠绵。高适听了,哈哈大笑,也用指甲在墙壁上画了一道杠,说:“我的绝句一首!”

又过了一会儿,第三位歌女出来,只见她载歌载舞,款款而歌:“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一听,对着王之涣说:“听见了吗?我的绝句又一首。”说着在墙壁上画了第二道,画完又笑。

高适也对着王之涣微微颔首。接着摇了摇头,似乎在说:“只有老兄的诗没有人唱呢。”王之涣脸都涨红了,把酒杯往桌上重重地一顿,说:“这般乐工都是潦倒之徒,这些歌女也只会唱‘下里巴人’,他们哪里懂得‘阳春白雪’!俗不可耐,俗不可耐!”说完指了指乐队中一位最漂亮的、尚未出过场的歌女,对王昌龄、高适说:“等到这位女子上场时,她如果不唱我的诗,我就终生不再与你们争高低了!假如她唱的是我的诗,那你们可得要作 揖行礼,拜我为师哦。”王昌龄、高适满口答应,大家静候那位美丽的女子出场歌唱。

酒过三巡,那最漂亮的歌女出场了,只见她头发梳成双鬟,亭亭玉立,风姿绰约,开口歌唱,如凤鸣莺啼。她唱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一下,王之涣可高兴了,他站起身来,仰头喝干了杯中酒,指着王昌龄、高适说:“怎么样?二位村夫俗子,俺王之涣没说错吧,只有这样的女子才配唱我的诗!”说完,三人都笑了,又一连干了几大杯。

这便是有名的典故——“旗亭画壁”。


二、盛唐气象

盛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年)——代宗大历初(766年)

盛唐诗歌,是唐诗繁荣的顶峰。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在中国诗史上堪称第一流的诗人:张九龄、孟浩然、王维、贺知章、储光羲、王昌龄、高适、岑参、李白、李颀、常建、杜甫等。

这一时期又以“安史之乱”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诗歌的特点是:散发着强烈的浪漫气息,追求进步的政治理想,抒发昂扬的胸襟抱负,表达热烈的爱国激情。诗作气象浑穆,感情强烈,情调激昂,语言纯美,集中反映了时代的进取精神,被称作“盛唐气象”。

“安史之乱”以后的诗歌依然带着盛唐气魄,以杜甫为代表的一批诗人,敢于正视渗淡的人生和动乱的时代,为国家的安危、人民的疾苦而大声疾呼,洋溢着积极乐观的精神。

盛唐诗风是壮美的,一些政治抒情诗是如此,即使是写景的诗也是如此。

像脍炙人口的李白《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如此壮观,如此惊天动地,大家不要以为只是个性浪漫的李白才有此诗,其实不然,在当时,即使最不浪漫的人写出来也是如此。

以孟浩然为例。他是当时的大隐士,但他的隐居与东晋时期的陶渊明不同,他是为了“隐居”出大名气,好让皇上“请”他出去做官。结果未能如愿。于是四十岁入长安应进士试不第,王维曾邀入内署:“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床下?’诏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新唐书·孟浩然传》)

我们来看看孟浩然山水诗

其一,《彭蠡湖中望庐山》(节选)

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

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

黯黮凝黛色,峥嵘当曙空。

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

……

其中写庐山“势压九江”、“峥嵘当空”,写瀑布“日上香炉”、“绚烂如虹”,也足与太白之诗媲美,“亦为高唱”。

其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高秋八月,正是秋水浩淼的季节,洞庭湖水势滔滔,茫茫一片,那气势简直要包融天地、涵孕太空。南楚大地,云梦二泽,弥漫着洞庭湖的濛濛水气;古老的岳州城,被洞庭波涛摇撼着、激荡着,大有山崩海啸之势。

面对如此浩瀚宽阔的湖面,诗人惊呼“欲济无舟楫”,没有舟、桨,怎能渡过这茫茫八百里洞庭?可是,倘若端坐不动,不思进取,又愧对这圣明的时代。无奈之中,诗人慨叹:“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眼看着别人垂钓,收获颇丰,真令人羡慕不已啊!

孟夫子的用心,明眼人一听便知。他羡慕别人仕途通畅,他希望有人能给他一条船、一支桨,这样,他就能在波涛汹涌的宦海中去拼搏一番。这正是仁人志士的胸怀,也正是盛唐的时代气象。然而,仅仅羡慕别人的好运是于己无补的,生活中总会有机遇,关键在善于把握,毕竟“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啊!

三、“未得报恩不得归”——李颀《古意》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须如蝟毛磔。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得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能歌舞。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古代的男人,有的仕途干进,以求高官显宦、衣锦还乡;

有的窗前吟哦,以求诗赋华美,藏之名山;

有的往来商旅,以求财源茂盛,富甲天下。

李颀这首诗却歌咏了一位好男儿骑骏马,执宝刀,奋战沙场,用自己的生命来“赌胜”,用血和汗来为自己挣得荣誉。

诗的前一半维妙维肖地勾画出一位勇猛刚强的边塞英雄形象:“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杀人莫敢前,须如蝟毛磔。”

诗的后一半笔锋一转,用极为细致的笔触刻划人物内心的情思:“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得归”,这是将士们的决心。但是,不能归家,并不意味着不想归家。对故乡、对亲人的深切怀念之情,与为国戍边的责任感交织在将士们心中。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能歌舞。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诗的开头是金戈铁马、慷慨悲歌,这里却突然介入一位妙龄女子,军营誓师酒宴上,她那轻曼的舞姿,悠扬的笛声,正以女性的温柔触动了血性男儿心中最脆弱的地方,他们竟然泣不成声了!

可以想见,结局会是“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为了保卫“小妇”,为了保卫家乡,为了保卫祖国!

爱国与思亲,英雄与美女,刚强与柔婉,在这首诗中显得如此谐和……


四、“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参的边塞诗

最能代表盛唐诗风的当数边塞诗派

所谓边塞诗派,以描写边塞军事斗争生活为题材。

其作品或者歌颂正义战争,表达爱国热情;

或者表现慷慨从戎与久戍思乡的矛盾;

或者揭露军中将帅玩寇轻敌,而士卒戍边辛苦;

或者怨刺朝廷统治者对戍边将士的漠不关心;

或者描写边疆塞外奇异的风光景物,大多表现出强烈的思想性和独特的艺术性。

文学史上习惯于把这些诗称作边塞诗,把这一诗派称作边塞诗派。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王之涣、李颀、王翰、崔颢等。

在边塞诗人中,以岑参的诗最为奇特,所谓意奇、语奇、人亦奇,且诗风豪迈,热情洋溢,富有浪漫色彩。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岑参的浪漫在于他对边塞生活充满热情,再苦再累的经历,在他的笔下依然富有乐趣和豪情;再荒凉、冷寂的事物,在他的笔下依然显得美丽而充满生机。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首诗写行军的艰苦,丝毫不影响“车师西门伫献捷”的必胜信念。

又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诗中体现出盛唐人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功名观,是值得今人思考的。马背上取功名、马蹄下赌胜负,总比在麻将桌上、游戏室里博胜负,境界高很多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50233.html

更多阅读

经典老电影系列之五《三进山城》拍摄往事 三进山城

本报独家策划本报记者 彭立昭 文/部分摄影经典老电影系列之五梁音 张凤翔 讲述《三进山城》拍摄往事一部部经典电影扣人心弦,一个个英雄人物可歌可泣。经典影片《三进山城》是1965年出品的,至今50年了。当年该片上映后,就受到了影迷的

声明:《《壮哉,唐诗!》系列之五——边塞诗派 边塞诗》为网友她们似懂非懂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