遯 天下有山,遯,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遯”即遁,虽表现为退避忍让,但其实是凛然不可侵犯。 若在心里已认定其为“小人”,则再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也会很成问题。“惹不起,躲得起”至多算作“亡羊补牢”吧,不过能做到这点应该也是相当不错了。 遯,亨,小利贞。 避让当然需要足够的空间。坚持不肯面对的话,只能有限的保护自己,还需炼就坚硬的外壳,最好不要总以此法处理事情。 在有限的条件下,经常会“注定无处可逃”的。 初六遯尾厉,勿用有攸往。 落在最后,失去方向。最好是原地待命,不要贸然行动。 不知何去何从时,就什么也别做。 六二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 牢固志向,不再为任何外物所动摇。 只要求作出的是自己的选择。 九三系遯,有疾厉,畜臣妾吉。 如同被疾病所累,无法抽身。只有慢慢积聚可以帮助自己摆脱困境的力量。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九四好遯,君子吉,小人否。 君子隐退是因为德行、操守不愿为世俗所累,小人逃避多因恐惧、失利,或者沽名钓誉。所以虽然都是“好遯”,却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人要是只吸风饮露就能生存,谁知道会不会变得和昆虫或微生物一样?说凡尘俗事和害怕承担责任究竟要怎样才能分清? 九五嘉遯,贞吉。 功成身退,以明心志。 似乎成绩才是清闲的资本。 上九肥遯,无不利。 来去随心,自在畅快。 我不认为一厢情愿、不受控制会是好事,实际上也不可能做到。 有阶级就会有压迫,不管是“不恶而严”,还是“用晦而明”,只要不失去人性;但凡还有更好的方法,谁也不想去窝窝囊囊的“走为上”,故只是“遯,享,小利贞”;“遯尾厉”,还是犹豫不决;“执之用黄牛之革”,走出去,就要坚定不移;“系遯”,仍然不免矛盾、彷徨;“好遯”,不是不想有所作为,只是不愿受制于人,甚至助纣为虐;“嘉遯”,想享受,也得先付出;“肥遯”,只是一种向往,还需不造成伤害。在特定的环境之下,确属无奈之举,但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滋味,也只有自己才能够品尝出来。 “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就是小人的标准写照,极端的自私必然是造就品行上的低劣,但是否完全丧失良知,也不能仅凭主观去加以判断。如果心存美好,那么所有会让我们感觉不好的事情都应尽力不要去做,这当然也包括在对待那些令我们不快、反感、压抑、痛苦等等难以忍受的事、物之上,甚至更能映射出内心的光明:对“仇”尚能如此,对“亲”就更不会错了。这也应该是通向美好最基本的认识和条件,对“近”一套,对“远”又是另一套,只会造成人格上的分裂。我们当然不能一概否定逃避,但一定能够探寻出更好的道路以供选择,哪怕要为此牺牲所有的利益。而也正因为具备了这样一份理智与情感,我们才可能去爱、去尊重身边的一切。 “远小人,不恶而严”倒更象是拒绝。“小利贞”,不能解决大问题。“遯尾厉”,磨磨蹭蹭,似乎并不想跑。“执之用黄牛之革”,看来不走是不行了。“系遯”,还是有所顾恋。“好遯”,应是君子之志。“嘉遯”,不可授人以柄。“肥遯”,梦想而已。 “远小人,不恶而严”也算是一种相当不错的态度吧,只可惜和“遯”不挨着。就算是为了“遯”好,想为其挽回一点颜面。但逃就是逃,哪儿来的什么“严”呢?哪怕是主动躲避,那样子也得装得象一点才行,怎么可以“严”呢?在敌强我弱又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为避免全军覆没,不就得撤退?比如长征,最后胜利地突破了敌人的重重封锁,成功实现了有生力量的大转移,逃就逃呗,又有什么可丢人的呢?游击战说的不就是这个道理吗?老想用一些虚套来掩饰自己的窘迫,却总是适得其反,又何必呢。对“小人”,关键要看有什么样的控制手段,不在于故作姿态!您说呢? “小利贞”并没有责备的意思,却一语道破了“遯”的局限性。在大是大非面前也总是选择逃避,这怎么行呢?弱小的食草动物没有与食肉动物相抗衡的条件,自然要锻炼各种免受伤害的本领。可如果只自己落荒而逃,竟弃幼小于不顾,哪儿会允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皇帝什么的一声令下,想也不想便放弃抵抗,引颈就戮,这是以智慧自诩的人所应该做的吗?打过打不过的是一回事,不试试怎么知道?只停留在胆怯的“本能”里,这样的人生没有意义!逼迫、愚弄,使人困在奴性里而不自知,这样的思 想文化必须果断舍弃!没有什么可以商量的余地。 “遯尾厉”。断后是很危险的,而这里还有勉勉强强、极不情愿的意思。以此行事,那结果当然也就可想而知了。说走的一声,就绝不可再有牵挂,再留下任何尾巴!这不但不属于无情,相反地,正是因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谁不留恋有着深情厚意的亲人、土地?可在不得不“逃离”时,一定要树立起更加坚定的信念才好!其它什么都可以舍弃,却必须明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更何况还有“无产者在这次革命中失去的只是枷锁,他们得到的将是整个世界”这么一说呢。过于计较个人的得失,超过了对理想的追求,怎能做出义无反顾的举动呢?不必奢望。“执之用黄牛之革”指的就是务必要拿定主意。一如既往地贪图享乐、放纵本能,别人说什么也听不进去,不予理会,这看似也很执着,执着于物质私欲,但其实正说明毫无做人应有的主见!人不能用意识来控制自己的行为就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只为满足人类动物性需要的文化就是极端低俗的文化!不管你再怎么鼓吹、传播!就算是什么天朝的政府,若一方面假模假式地扫黄、赌、毒,一方面却肆意宣扬什么金钱至上、什么《舌尖上的中国》,那它归根到底就只是场笑话!对自己的未来,我们更需要“执之用黄牛之革”! “系遯”与“遯尾”的性质相似,只不过有人搀扶,没有掉队罢了。既对现实极度不满,却又不知道真正的原因或找不到解决的办法;不甘心扬长而去,又不愿随波逐流。这样的生活真是太累、太辛苦了!如果我是这个故事的主角,有没有人愿意帮助我?还是熟视无睹、置若罔闻?亦或仅以金钱来定:有钱好说,没钱拉倒;钱多多帮,钱少少帮呢?什么样的社会也都会有各式各样的问题,但剥削阶级向来唯利是图,就只会放任自流的!不愿做奴隶的人们!逃避永远不会成为出路!团结一心,我们就一定拥有无坚不摧的力量! “好遯”常被“小人”用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嘴上说着对隐逸田园的羡慕,两只手却时刻不肯放松对金钱与权力的攫取!由自私自利的价值观所构成的上层建筑也必然腐朽、堕落,当然为“君子”所厌弃;可为人民服务的组织,人民不起来守护好它怎么行呢?人民要真正当家作主,首先必须破除的就是“等级观念”!这是迈向人类文明最困难,也最关键的一步!需要我们每个人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直至生命的结束!当我们的文化经典里再不推崇象“好遯,君子吉,小人否”这样的观点时,人类才算是真正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嘉遯”还是含有一定的辩证思维的,只不过用错了地方。这就如同宋江捉高俅,其实想的仍旧是投降!志不在此,什么都甭做也就是了,又何苦劳神费力呢?难道就不会让人误以为这样很开心吗?“侮辱”了童贯这种人,又怎么与之同朝为官,实现光宗耀祖的梦想呢?象“嘉遯”这样的论调,实在是误人子弟!由于恐惧才一味退缩;同样是因为害怕被责罚,才极力寻找一个能全身而退的台阶!说的难听一点儿,“前怕狼,后怕虎”、“既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的扭曲心理,才会滋生出“嘉遯”这么样一个怪胎!可以译为“非常漂亮完美的溃逃”,您不认为它有病么?现在的媒体多有类似的胡言乱语,倒也见怪不怪了。“肥遯”是一种绝对的自由。封建专制下握有最高统治权的皇帝也会受到束缚,妄图胡作非为只能让自己迅速灭亡,管他是谁!什么责任都不愿意去承担,整天惦记着轻松享受、随心所欲!虽然选择的是逃避,看来也并没有伤害到他人,但大家说说看,这样做会是什么效果?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决不仅仅是什么娇情不娇情的事儿,这关系到人类的思想、人类的社会、人类的文明!如果“肥遯”只能让我们在空想中逆来顺受,那它无论看上去有多么美丽,我们也要亲手将它埋葬!这种精神毒品的危害可是不止一个民族,一两代人就会算了的!认真想想吧! “遯”,其实说的就是避世。在自私自利的剥削制度下,这倒似乎可以算得上是一种较为高尚的行为吧,最起码不应该被指责。但俗语说的好:开弓没有回头箭。哪儿由得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呢?不反抗,剥削就不会停止,就将永远存在下去!对“遯”的赞美实在是要不得!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和毛主席的一首《七律》,请大家比较、品评。 归园田居 七 律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和郭沫若同志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一九六一年十一月十七日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50400.html
更多阅读
读《水浒传之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感想株洲六零一中英文小学 四年级 275班唐古拉指导老师:邱霞这篇文章简单描述了:一天,鲁智深在菜园子的一个空地上,抡起铁禅杖,在
原文地址:读《妞妞》有感(佟迪)作者:会计系党支部读《妞妞》有感上周,我读完了这本不是很厚的一本书——《妞妞》。刚接触到这本书时,因为书名的缘故,并不对这本书有很强的阅读兴趣,但是翻开正文第一部分,我便对它有一种难以控制的情绪。这
《西游记》里的世界是妖魔鬼怪和尚道士的世界,几位主角除猪八戒之外都是摒除凡心一心向道的,所以《西游记》中没有爱情。新版电视剧本着无JQ不成剧情的原则,深挖了《西游记》里奎木狼和百花羞的故事,把奎木狼塑造成了“情圣”的形象。估
骄兵必败——读《三国演义》之《火烧赤壁》有感株洲六O一中英文小学 五年级 275班 向司晴指导老师 邱霞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之《火烧赤
读《闲话中国人》有感老公给我买了一系列易中天的作品,读过《品三国》后,我又拿起了《闲话中国人》阅读,我想知道,做为厦门大学教授的易中天,是如何品读中国人的。我以为,易中天会写一本官样文章的正书,从学术角度把中国人抽象化,理论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