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上:1.土仪器测出大灾难,提前6小时预报。据说,测量海城大地震的仪器设备极其简陋,只有一台六四型烟熏式地震仪,一台水氡分析仪,还有4种自己安装的测震设备。海城建立了地震观测站。1973年1月1日正式投入观测。姜成田还记下笔记:1975年1月8日晚,天阴沉沉,对面不见人,而且还有硫磺味……1975年1月15日,海城首次出现小震活动。2月1日至2月4日,先后发生20余次小震,地震观测站的土地电(用来观测岩石电阻率变化的仪器)可记录实跳信号,经观测,2月3日晚和2月4日一早分别发生4.3级和4.7级的有感地震。人们从梦中惊醒,个别百姓家倒了烟囱,房掉瓦。
宏观上:县地震办也在当天接到群众反映,有黄鼠狼搬家、大牲畜跳圈逃跑、老鼠发呆不怕人及井水上涨、变味、有响声等现象。特别是当时正值隆冬,人们发现几百条蛇停止冬眠,爬出洞穴,冻僵在雪地里。有的蛇前半身冻僵,后半身还在往外拱。这一不个常理现象更加引起人们的警觉,即地震前兆。
国际地震界专家现场观测认为:1975年2月4日海城大地震的发生,摧毁了当时海城90%的建筑,如果这次地震没有被准确预报,群众未能从住处尽快撤出,地震造成的伤亡人数至少在10万人以上,而实际死亡人数只有1000多人。
同时1974年海城也发生7.3级地震,人们警觉性也相对高些,对一些信息的收集分析态度发生了变化,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因而在决策时相对的迅速些。
正是 由于这个准确的预报,为中国地震预测预报工作积累的一定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