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尊》铭文曰:“唯王囗囗,宅于成周。复禀武王礼福自天。在四月丙戌,王诰宗小子于京室,曰:‘昔在尔考公氏,克逨文王,肆文王受兹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呜呼!尔有虽小子无识,视于公氏,有爵于天,彻命。敬享哉!’唯王恭德裕天,训我不敏。王咸诰何:赐贝卅朋,用作庾公宝尊彝。唯王五祀”。
文中囗囗处,是这样的两个金文原文(截自《何尊》拓本):
这是在铭文诠释中争议较大的两个字。争议纷纭的原因是这两个金文字在金文中仅此一例。而恰恰是这样两个字在解读《何尊》铭文中起了关键的作用。
《何尊》是成王五年的祭祀用尊,该尊在祭祀时已经存在,所以才有“用作庾公宝尊彝”一说。在祭祀完毕后何尊被赏赐给了庾公的后代用于庾公的祭祀宝鼎。铭文中“唯王囗囗,宅于成周”中的囗囗两字,涉及究竟是成周新邑的使用还是成周新邑始建的年代。据《尚书大传》载,周公于摄政五年开始营建成周洛邑。但是究竟建了几年才完工?成王有没有迁往洛邑定都?如果迁了,他是在哪一年迁往洛邑的?这些目前依然未知。
如果“唯王五祀”是成王下令开始建设成周,那么成王迁成周就是成王五年以后的事情;如果“唯王五祀”是成王迁往成周的日期,那么,这个《何尊》就是为了此次搬迁成周而祭祀告诉武王。因为在洛汭建设西周王朝的东都是武王未竟的遗志:
《史记》武“王曰……‘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三塗,北望嶽鄙,顧詹有河,粤詹洛、伊,毋远天室。’營周居于雒邑而後去。”
所以,从《何尊》铭文中“唯王囗囗,宅于成周。复禀武王礼福自天。”的相关内容看应该是成王初迁成周而祭告武王迁邑之事。并且告诉周王:“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我将在新的都邑成周,管理我的人民。但是恰恰是《何尊》铭文中这样两个关键字使我们不得其解。所以,这样两个字的本义就成了诠释《何尊》记载的相关历史事实的当务之急。这样两个金文字的本义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第一个字和甲骨文的依字非常相像。我在《破译3》中已经考证了甲骨文依字的本义是晚商剖腹产过程中剖开胎盘看见里面的胎儿时的情景。右下多出的一瞥是连接胎盘和母体的脐带(金文中做了美化的改动)。所以这个字有新生的本义。如果衣中没有孩子,则是甲骨文衣,晚商甲骨文中衣殷相通,都是新生的本义。总之,即使这个金文字在金文中的本义不是很精确,但是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给这个金文字划定一个本义范围:新生。
第二个字的学术意见异彩纷呈。我这里不想一一枚举各家的本字。让我们一步到位,直奔主题。这个金文字左边上部是一双手,呈爪状。表明它们正试图抓住某个东西。左边的下部是另一双手,呈拱状。表明它们正托着一样东西。这两双手要搬运的是什么?这个金文字左边中间是一个田字或者一个且字。如果是田字,表明迁址;如果是且字,表明迁邑,即迁移宗庙。在“宗子维城”的西周初期,迁宗庙意味着迁都。
这个金文字的右边对于理解这个字的本义已经不重要了。但我还是略加分析一下:
右边的上部是两个口子,表示宫邑。下部字迹不是很清楚,似为甲骨文夨字。
《說文》“吴。姓也。亦郡也。一曰吴,大言也。从夨口”徐铉注曰:“大言,故夨口,以出聲。”大言就是王的命令的意思。
所以这第二个金文字的本义可能含有周成王下令迁都的意思。
再看汉瓕中的一个旁证:汉瓕的遷(即迁)右半部分和上面金文中的左半部分是基本相同的:从双爪、双手、从田。汉瓕的遷字是从金文继承而来的。我们可以用它来反正上面第二个金文字有迁徙的本义。
所以这两个金文字是:依遷。其中金文遷可能还含有周王下令的本义,即周成王下令迁都。
因此,考证后的《何尊》铭文的全文如下:
铭曰:“唯王依遷,宅于成周。复禀武王礼福自天。在四月丙戌,王诰宗小子于京室,曰:‘昔在尔考公氏,克逨文王,肆文王受兹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呜呼!尔有虽小子无识,视于公氏,有爵于天,彻命。敬享哉!’唯王恭德裕天,训我不敏。王咸诰何:赐贝卅朋,用作庾公宝尊彝。唯王五祀”。
这是周成王在成王五年下令由丰镐旧京迁往成周洛邑。并作何尊祭祀并告诉周武王。因为建设成周洛邑是周武王的既定国策,也是武王未竟的事业。成王告诉武王:我已经在中国建都了,我将在这里继续治理我的人民。祭祀完毕后,周成王赏赐给何贝卅朋,并将何尊作为今后祭祀庾公的宝尊。这一年是周成王五年。
《何尊》铭文可以证明:洛邑始建于周公摄政五年,历时七年建成。七年后是成王五年,成王在这一年下令迁都成周洛邑。
【注】《何尊》铭文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现象。全文一共用了四个于字。于字在甲骨文金文中的有两种表示方法。《何尊》铭文中的四个金文于字采用的均为后一种表示。同大、小盂鼎铭文中的盂(于下从皿)字也不是同一个字。金文铭文在铸鼎铸尊时应该是采用最简化的方法。但是在《何尊》《大盂鼎》《小盂鼎》铭文中都采用了避简就繁的做法,令人不解。同时也说明于的两种表示方法以及盂字都只能用在特定语境中,进一步说明它们是三个不同的甲骨文字和金文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