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总本论坛武术万维网 诸师兄关于深圳张老爷子道空功掌 的 葛老爷子

汇总本论坛诸师兄关于深圳张老爷子道空功(掌)的讲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14 11:55:4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享到:
0

声明:我所贴的都是本论坛与深圳张老爷子接触过的师兄们的帖子精华,由于分散到各个贴中,爱好者看着不方便,我把它们汇集起来,这些师兄是逸征保健、bitsweet、whw等人,由于时间仓促有落下的师兄请见谅,还有相关的好贴请大家后面补上,谢谢!!!
我听朋友介绍深圳老爷子在武术万维网内功的视频太神奇了,于是我就打开网站看,开始我
以为是在耍魔术玩技巧,更是以为是师徒和托的表演。以怀疑的心态看完了“单刀上山东”和“南下拜访
老爷子”的两个视频后,在脑海里琢磨了几天,后来经多方证实参加表演的练家在这以前都不认识老爷子
。我在思考真有其高人吗?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种种猜测的心情迫使我非要见到这位老人不可。经多方
打听终于在一天晚上有缘见到了这位老人。第一眼就使我感到振撼,哪有76岁啊!老人的谈话中是那样的
亲切、和蔼、风趣、幽默、直爽和豪放,我和我的拳友越听越觉得云里来雾里去,好像听天书一样,根本
听不懂。于是就迫不及待地要与老爷子试力摸劲,见证真假,再说多都没有用,让结果说话。我和我的拳
友也是习武多年(意拳、大成拳、少林拳、形意、太极、气功也练了十几年)也算有点功底。我用双手抓
紧他的双臂,老爷子像走路一样双手轻浮在我的衣服上,我就好像被一股具大的力振动双脚离地后退几米
,根本不知这力从何而来,感觉不到力点在哪里?只是好像一个具大的水浪打在我身上,不由自主的向后
跌到,也看不到他身上有任何形体的身动,他就像平常走路一样飘到我身上,连试了几次,次次如此!我
的拳友也试多次都是有同样的效果。这简直太神奇了。从古到今任何推人不外乎归为两类:第一种就是先
化再借力打力和技巧,第二种就是硬打硬冲比蛮力。而老爷子在发力过程种看不到有任何身形在动,就像
平常走路样到你身边你就会不由自主地向后跌到。我问这原理是什么?老爷子说:“地球是不讲政治的,
如果你是杀人犯(坏人)你只要方法得当,它也会给你好的回报,如果你是劳动模范(好人)如果方法不
对,你也一样得不到好的回报。如果你的重量是80公斤,你就像80公斤的水袋子自然地放在地面上,没有
任何的人为压力,突然一瞬间袋子破裂这80公斤的水就立刻向四面八方渗透到地下,同时地面在这瞬间冒
出80公斤水的能量碰到你你就倒,而感觉不到任何的力点。这与现在形上的六面力是有区别的。但是这原
理不是能用语言和文字就能表达清楚的,越是表达清楚就越不是那么回事,一定要从自然规律的角度去感
悟其中的奥秘妙”。 通过与老爷子试力和交谈我以前的怀疑心态已完全消除,剩下的只是对这位习
武60多年的76岁老人的尊重和赞叹!从心里祝福他老人家身体健康,快快乐乐!老爷子的内功在当今很难
见到,大部分见到的都是师徒的表演和双方的顶牛。他的武学新论不仅对中国武术甚至乃至于世界武术的
发展和创新都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爱武术的同仁们我们不仿借鉴老爷子的武学思路想想吧!一个崭新
的武学思维模式将会有一个美丽的艳阳天。中国功夫在民间,他将永远站在世界的最前列。(老爷子临走
时一再强调不要再宣传他了,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人,但是我认为他老人家的这一瑰宝是值得我们去研
究和思考的)
深圳老爷子功夫之我见.rar
2011-10-31 12:07:51 上传
下载次数: 69
从理论上,老爷子强调的,是上虚下实。虚要虚到松、散、通、空;实要实到落地生根,根要生到地下去
,从而得到大地反弹力,形成内力“发射器”。松、散、通、空的每个字都是有讲究的,比方说散,老爷
子就沾水滴在床单上,让我看如何去散。松、散、通、空怎么学上身?哪里去找?向自然学,从自然里找
。[/SIZE][/COLOR]
[/SIZE][/COLOR]
发力的过程,说简单了,就是身上全部空掉,如失重,如踩空楼梯。体重力进地以后,散开,有了深度与
广度,就会反弹上来,形于手,力就发出去了。就这么简单。但这个过程,你这么一想,也就做不出那个
味了。[/SIZE][/COLOR]
[/SIZE][/COLOR]
如砸胯,发力时,内家拳多少都有这么一下,但你要做出形来了,想出执着了,就发不出内力了。
[/SIZE][/COLOR]
[/SIZE][/COLOR]
最难找的,是“空”的状态。进入空的状态以后,内容还是那些内容,但据老爷子讲,平时感觉呼吸就在
脚底面上。发力时,就是脚底阴阳那么一下,身体是空掉的,外表是不显形的,一想,力就发出去了。还
有,那一想,想的并不是发力,想着发力,就发不出力了。[/SIZE][/COLOR]
[/SIZE][/COLOR]
平时训练,还是以磨脚站桩为主,身上要全部空掉,脚底要生根。老爷子要求站桩时,不能走神,不能发
呆,要清醒,不能当自己是在站桩。把桩当回事,出来的东西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老爷子常说,我让你这
么练,结果你练成这个样子,就错了。不开悟,练不出内家拳。[/SIZE][/COLOR]
[/SIZE][/COLOR]
老爷子说,王芗斋就是我这样的,而不是一辈子都这样。说着,做了一个推拉试力。我渐渐明白,由武入
道,是怎么一回事了。[/SIZE][/COLOR]
[/SIZE][/COLOR]
老爷子想开一家武馆,也邀请我去,可我却俗务缠身。论功夫,我在老爷子教过的弟子里,定是最差的。
老爷子新近一个弟子,才学了一年,就能打人如挂画了。他天天在老爷子身边,人有悟性。武馆有香港老
板投资,中、洋弟子都有,目前正在筹划中。建议有兴趣的朋友,现在就去,因为现在还是免费的。

人就后跌到了。随后有个拳友练了大成拳十多年也与老爷子试手,同样来不及反应就被击出。我们不得不
服。老爷子你这也太快了吧!这是什么招法?老爷子回答说:“你们知道人有三只脚吗?人的两只脚是祸
根不是真根,两只脚阴阳变化的空间里那才是真根。”老爷子这解释我们感到一片芒然!尽管听不懂他的
这一新武学理论但是老爷子功夫到底能不能打这答案已经给出!我们由衷地感到中国还有这样的功夫而感
到骄傲和自豪,希望老爷子这宝贵财富能得到继承和发展。
[B][EM16]对“发力”的体会和理解(实话实说)[/SIZE][/B]
[B][/SIZE][/B]
[B]有的师兄希望我能谈谈发力时的感受。我也希望能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所见,所闻,体会和理解。但
又担心因文字上组织不当而导致误解。因而,决定采用叙事的方法,分段叙述,希望对大家有点帮助。(
但声明这只是我个人的理解,如有错误,以师傅(深圳老爷子)的解释为准)。同时欢迎各位新老前辈,
各位师兄弟们的评论,指正。[/SIZE][/B]
[B][/SIZE][/B]
[B]第一次看老爷子发力[/SIZE][/B]
[B][/SIZE][/B]
[B]记得第一次看“老爷子”发力的时候,是在我跟随老爷子练功约三个月左右,老爷子说我站桩时放松
“松”的好,很高兴。就叫我去感受一下他的发力。他让一位师兄背靠墙站着,(离墙约一尺远)师兄两
手用力抓住老爷子的上臂,老爷子的右手掌对着师兄的左胸约一寸左右,左手轻放在师兄的右臂上。老爷
子说,“这时我若用力,就同他僵住了,我也没他的力大,推不动他。”“我现在不用力,我不用力,他
的力也就用不上了。”这时,只见老爷子微微一晃,我还没反应过来,就见师兄“轰”的一声,整个人都
贴在了墙上。当时的声音很大,就像是那堵墙是空心的。我检查了一下那是一堵实心砖墙,(这是一幢新
建的仿古式办公用的平房。)而我们站的地方又刚好是房外山墙的拐角处,应该是最结实的地方。那位师
兄比老爷子高出半个头,年龄也刚三十出头,膀大腰圆,练过多年的拳脚。半年多以前开始跟老爷子练站
桩。我担心地问他有没有受伤,他有点不好意思的摇摇头。(恐怕挂墙表演他也已不是第一次了。)老爷
子说,“再来一次,你们都好好的体会体会”。这一次,师兄晃了晃肩臂,把马步跨的大了点,身体重心
也向下坐了一点。看样子是想和老爷子对抗一下了。老爷子看我很担心师兄受伤,就让我把右手掌挡在他
的手掌与师兄的左胸之间。紧接着就又是“轰”的一声,整个墙都被震得“翁翁”作响。(好在早晨上班
的时间还没到,不然可能就要惹麻烦啦。)这次师兄似乎是有点“发蒙”了。但奇怪的是老爷子的手并没
有碰到我挡在前面的手掌,我的手掌当然也没有碰到师兄的前胸。那师兄又怎么会突然间贴在了墙上呢?

这一次,在老爷子发力时,我很注意的观察了老爷子的动作。发现,老爷子的前脚(老爷子站的是丁八步
。)微微前移了一个脚掌左右。而整个上身除了有点前倾外几乎保持不动。老爷子说,“这就是从脚下反
弹上来的整体力。”
老爷子问我想不想试试,我说我站桩还没有站好,还需要体验体验磨脚的奥秘。现在不敢领教。。。。。
。。。
从那以后,我的眼前总是浮现出那一幕,这对我的震撼太大了。在此之前,我总是认为,打在人身上的力
必须是集中在一个点上,不是一拳就是一脚,一掌。这就连那些武侠小说,电影里也都是这样描述的。怎
么可能手都没碰到人就飞了呢?.....(待续)[/SIZE][/B]
[B](接上)我便开始模仿和研究老爷子所说的发力原则和技巧(这时的研究应该说是带有一点自作聪明
的“瞎琢磨”)。由于过去有点基础,加上站桩已使我感觉到了有点脚力(那时站桩,每天早晨最少是一
个半小时以上,而且是风雨无阻)。我便将“发力”的动作分解成蹬地(前脚上跨半步),扭腰,出拳(
掌),三步。然后将动作加快和连贯起来,感觉到力量是突然大增(这当然是在老爷子不在时悄悄进行的
)。但还是被老爷子发现了。老爷子说,这样都错了,要求我必须把以前所学的统统的忘掉,否则就入不
了这个门。老爷子说,首先是磨脚,磨脚有正磨,反磨,前后和单脚的区分,磨脚能感受到“六面力”和
“旋转力”。你得先把这个练上身。然后是甩胯,这要从砸胯开始。只有把这些都练好了,才能练出“整
体力”来。这些话,老爷子反反复复不知说过多少遍了,大意基本上都是如此。老爷子也做过无数次的示
范,每一个动作都反复的演示。也许真是吾辈天生愚钝,也许是受以前所学的影响。对老爷子所讲的,感
觉总是“似懂非懂”的,真好像是一会在“云里”,一会在“雾里”。但随着站桩和磨脚时间的推移,感
觉身上“劲”是在聚集,一些前辈练功文章里所描述的“试力”等感觉也都有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老爷子又叫我去体验他的发力,这时我已自信是总结出了那位师兄的“经验教训”。因
而很高兴的接受了。我们又来到了那堵墙前。
老爷子要我摆出那位师兄的架势,我当时认为,师兄“吃亏”就吃在他用了七、八分左右的力来对抗,老
爷子刚好是“借力打力”,我反过来也给他来个不用力,看你如何。老爷子瞪了我一眼,连说了两句“用
点力”。我便“狡猾的”只在手上加了点力,手臂,身体,腿胯等部位全部放松,用站桩的要领,一直“
松”到脚底。同时,集中注意力,盯住老爷子的脚。。。
只见老爷子的脚一动,就听“轰”的一声,我就像是被一股巨大气力托起,贴在了墙上。我觉得很奇怪,
当时的感觉,有点像飞机颠簸时,和高速电梯下降时,会感到的那种“失重”的感觉。霎那间大脑里一片
空白,整个身体失去了支撑。我本是要卸掉老爷子的力,但我的力却一下子不知道哪里去了,全都卸了。

老爷子看着我那莫名其妙的样子,就说,再来一次,你再体会体会。我这才回过神来,我想,可能是上次
我没有“松”好,便立刻调整姿势,将弓步的跨度缩小,兩膝微屈,臀部下坐,两脚磨实,站稳。。。。
接下来发生的也许就不用说了。。。但我这一次才是真的“吃亏了”。。。(待续)[/B][/SIZE]
[B](接前)应该说明的一点是,由于我在随老爷子练功的师兄弟中,年龄算是比较大的。因而,老爷子
对我也是比较观照的。这一次也许是老爷子“手下留情”,也可能与我的放松有关,我只是感觉浑身“震
”了一下,并不像是撞在墙壁上,反而像是摔在了一张比较硬的弹簧床垫上。也就是说,身体的周围像是
有一层气垫在保护着。因而身体如不触及尖锐锋利的物体,是不会受伤的。(也可能离墙不远才是主要的
原因。)但由于我这次的“自作聪明”,反而使我真的是“受伤了”。。。
原因是这样地,由于我的不用力,手臂没有挺直,老爷子的右手几乎贴到了我的左胸前,在老爷子发力时
,我清楚的感觉到他的手指头点到了我的左胸上方。虽然老爷子是无意识的,但我当时就感觉振了一下。
回家后马上检查,并没有发现红肿紫淤的现象,但两天后却感到隐隐作痛。调治了半个多月,痛感和不适
才消失(这恐怕和我的放松也有一定的关系)。。。
这次的体验,给我感受体会最重要的有两点;
首先是老爷子的“力”是怎么来的?
这个“力”肯定是已经完全超出了基本意义上“拳”和“掌”的力。(比通常“拳”“掌”上发出来的力
要大几倍到十几倍。)老爷子的力也根本就不是从“掌”上发出来的。那么这个被称为“整体力”的巨大
“气浪”又是怎样的到了我的身上,并把我给贴在了墙上呢??
其实,要解开这个谜并不困难。老爷子曾经说过,这个“整体力”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能发,只要有一个
支点就能发力。不论是站着,坐着还是躺着都能发力。同时是身体的每一个部位也都能发力。(不论是身
体的哪一个部位接触到对方的肢体,都能将力传给对方。)老爷子说,这个练好了,别人来打你,你不动
,打你的人却倒了。老爷子也就是通过我抓在他臂膀上的两只手将这股巨大的“气浪”传导给我,并将我
托起,贴在了墙上。(北方管这叫“发人”,南方人不一定熟悉这个说法。)
老爷子说,通过发力人的调整,控制,也能将这股“力”集中在一个点上打出去。同样,也可以使这股力
“留”在对方的身体里。(这可是有点恐怖噢。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第二点就是我的体会了。
我只能说,这股力的速度快,能量大,无法抵御。先看“速度快”,当时我已经是注意力高度集中了,老
爷子的脚一动,我就像是“被控制”了,根本就没有反映的时间。再说“能量大”,这几乎是找不到合适
的词语来形容,还是称其为“无形的气浪”吧。被这个气浪一冲,人就像是飘了起来,没有了支点,气力
也就散了。“无法抵御”又怎么说呢?这是因为先他用力,所受到的反力就越大(师兄的教训)。不用力
来对他也不行(这里只有一点不同的是,老爷子在对我发力时步子是跨的大了点,这也许是我这个受力点
太软的缘故吧。)。再就是几乎不可能与他同时发力。(曾有一位师兄试过,想与老爷子同时发力,他盯
住老爷子的脚,感觉到老爷子一动,他就一跳。感觉到老爷子一动,他就一跳。看着很有意思,呵呵。我
认为说他在干扰老爷子发力可能更确切些。)
但是,确实是有一种最有效的对付办法。。哈哈。。那就是躲开,说“脱离接触”更确切些。。。。至于
说“隔空打人”,我认为,这也有一个力点需要对接上的问题,不是肢体上的,也需要是意识上的。不过
现在还没有人试过,将来会不会有人试试,就不知道了。。呵呵。。。。。[/B][/SIZE]
[/SIZE]
[B]我的这篇“拙文”是为了响应bitsweet师兄的“二访深圳老爷子”佳作(向他表示敬意。),也是为
了“印证”我的上一个贴子“出手没有手,全凭脚上走。”。同时也算简单回答了“出拳速度”“站桩,
磨脚”等的问题。如那位朋友还有疑问,请发信息给我。[/B][/SIZE]
[/SIZE]
[/SIZE]
[B](好了,就说这么多了,如果大家认为还有点参考的价值,那咱们以后再抽时间聊点别的。如果认为
没什么意义,那就让这个贴子沉下去吧,我也就只有这么点水平啦。。呵呵。。)[/B][/SIZE]


激情116792 贡献1 威望3459 注册时间2006-10-12积分241244串个门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2#
发表于 2008-9-26 23:48:47 |只看该作者
re:還是有接觸點的呢,有接觸點就能找到對方的...
)深圳老爺子---张厚武(2008-01-03 12:00:48)转载▼标签: 杂谈 分类: 大成拳(意拳)-拳师轶闻

万維網上一網友的一段深圳意拳高人際遇:
BITSWEET利用此次出差廣州的機會,專程去深圳拜訪了張工。老爺子武功之高,實出人意料。在見到張工
前,對張工的所有瞭解局限於GOODLI2001網友的貼子介紹。
走前並沒有抱太大的希望,後來竟也就訪到了。凡事無巧不成書,講究來講究去就一個“緣”字。
張工在單位是高級工程師,材料力學出身,68歲。武林圈內尊稱其為“老爺子”!老爺子是王斌魁先生的
親傳弟子,功力驚人,平易近人,頗豪爽。
老爺子瞧了瞧我擺好的樁,聽了聽體會後,給了一句話:“渾身上下沒一處對的”,又歎氣說,目前意拳
、大成門內百分之八九十的人練的都是錯的。這話初聽上去很讓人懷疑的,可老爺子不多講,請試手。
實話說,平常見60歲以上的人上公車我是一定讓座的。當時有點猶疑不定。手一搭上,發現不對了----老
爺子竟泰山般紋絲不動。再加力時,老爺子鼓舞著說:使全力!於是全身撲上去,還是紋絲不動,身形都
不變的!老爺子並不讓力,也不發力,只是那樣子站著,反正弄不動。
站著擺開步子也還罷了,老爺子坐在椅子上並無二致。我兩隻手拉住老爺子的一隻手腕,拉開馬步,後面
我弟抱我的腰,一起使力,老爺子不動分毫。過會,老爺子說,親親嘴,手一收,我和我弟兩人就飛身撲
上去了。我們兩個加起來怎麼也得兩百四十斤吧。
跟老爺子試力氣很讓人氣妥。他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你一點阻止的餘地都沒有。老爺子想撓撓耳朵,我把
渾身的體重壓上老爺子一隻手腕,無法阻止他撓耳朵,反被老爺子舉得腳離了地,他沒事一般照撓他的耳
朵。
老爺子穿透力打得輕巧而透骨。隨手一擺,旁邊我弟看著也就是手指滑過我手臂,可感覺如同骨折(骨折
過的人一定知道那滋味,鑽心的疼)。打在胸上,整個上半身裏裏外外刺疼難忍。當時想,老爺子這麼隨
意的一下,就要命如此,真加點力,胸背骨頭會斷成節節的。很恐怖的想法。老天看顧BITSWEET,老爺子
還算喜歡我的那股咬牙往上沖的傻勁。
能被打,嘗到那被打的感覺,是很幸福的。很多東西說一百句,聽不懂,挨一下,明白了。當天回去捲起
袖子,兩條手臂上佈滿暴起的血棱,胸口隱隱的疼,很有成就感。
老爺子的大弟子(該是大師兄吧)就沒我這麼幸運嘍。大師兄當年見老爺子前本有一身好功夫,結果自然
比較慘一些,呵呵,手腕下手臂部的肌肉被老爺子手指根打了一下,塌下去核桃大一塊,再也長不起來。
有些書上講的東西,理解起來很費勁,出手試一下,就很明白。舉個例子,原來怎麼都不懂大家講的“炸
力無斷續”是什麼(老爺子也沒提什麼炸力),現在體會是這樣的:衝擊鑽見過吧,做過工程、裝修過房
子的人多半用過那東西。老爺子身子向前走來,你去堵,結果就象碰到衝擊鑽上,受到的是高頻、強勁而
不斷的打擊。
老爺子 把我整翻到花壇裏,玩似的。一百多斤的人,在老爺子身邊如同一片秋葉般,飛來飛去。沒錯,不
知旁人看上去怎麼樣的,自己感覺在飛。以前同練太極的試過手,他們會借你的力,老爺子不借,就跟沒
你似的。老爺子不講拳,講道。說道字,是走足上面一個頭,練的就是這個。
深圳之行,收穫豐厚。在此感謝GOODLI2001(不知是否記錯)。老爺子一向低調,從不宣傳自己,沒有
GOODLI2001的介紹,不可能見到老爺子。老爺子猜不出GOODLI2001是哪一位,期望現身一見。若GOOD朋友
有空來西安玩,定設宴款待

有些我也講不清。從椅子上推拉老老子,開始我也是坐著的,想著是因為老爺子體重重于我,地面磨擦力
大於我,所以動來動去都是我。可老爺子笑說不對,然後把腿抬起來放到另一張椅子上,結果動的還是我
。後來乾脆站起來向斜上拉、我和我弟兩人合起來一起拉,都不行。
老爺子講,因為他是松的,而我們是緊的。確實,當時換我弟去拉時,旁邊一個北京意拳的朋友讓我去摸
老爺子的胳膊,是松的。
站著衝撞老爺子不動,這點也不好從力學角度去解釋。理論上,不論我衝量多小,都可引起老爺子的加速
度產生,晃動是必然的。
我想,最可能的科學解釋是這樣的,老爺子體內並非剛體,也非流體。所以不能用純剛體或純流體力學去
分析。人體材料又是活的,普通的材料力學也不頂用。老爺子體內是成百上千個有彈性、互相咬合、高速
運動的齒輪,支撐互為,力道上去時,分解成什麼樣,就太複雜了。
老爺子強調落地生根,並不是單指腳,任何地方落地都可生根。所以才坐在椅子上讓我去試感覺。
關於練法的不同,不是不想講,而是所知很少,老爺子只教了今年一年的訓練內容。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講出來,大家一評,我又沒能力回貼評論,沒得給老爺子摸黑。不是不講,是不敢講。
老爺子對時下意拳門人的批評,主要是下盤虛,上盤僵,把本能練沒了。老爺子給我調樁,並不是調姿勢
,而是反復舉例講感覺,如什麼是松,把感覺落實到我身上而已。
私下的感想:沒有對錯,只有達到一定功力所需時間長短不同,不同階段也有不同的訓練重點。我水準不
行,不敢妄言,也不敢說別人的東西是錯的。位址留了、電話也留了,有心人還是抽兩天時間去拜訪一下
的好。老爺子講緣份,緣份感覺來了,什麼都會說的,並不保守。老爺子教我的東西,怕是針對我的不足
來的,不一定有普遍意義。感覺上身了,會和大家慢慢交流。平時大家對我的幫助很大,感激還來不及呢
,不會藏著什麼的。

老爺子已經不把自己的東西叫“意拳”了,或許是不願去趟渾水,總之,他自己根據練法的核心意思,起
了個名“道空掌”。
應意義兄之請,抖膽共用一二體會:
道空掌練法中,沒有試力、磨擦步等七妙法門,只剩樁一妙法門。樁的站法大同小異,心法則非常獨特。
其他東西沒有成法,全靠悟。如試力,非沒有,只是渾圓力生出來後,在樁中蠕動體認而已。推手的練法
是確定沒有的。
樁形強調松,無限制強調!
心法直指渾圓力核心。意念將身體分成兩半,以腳帶身子,180度順、逆、開、合轉起來。在加強與地面
粘著同時,將地球反彈力借上身,形成渾圓力。
老爺子稱其為“磨腳”功法,讓我先磨三年。他都磨了四十年了。我比較懶,一天站一小時的樁,多數時
間就站著舒服去了,真磨腳的時間平均不超過五分鐘。
通過練習,可明顯感覺到力量從腳底沖出,身如球打氣般吹起來。沒有放鬆的本事,一吹起來就包不住,
腳底失根。
至於“道、空、掌”,每個字都含有幾個意思。就說道吧,除了我們常講的道可道的道外,道是首字底下
一個走足,功夫來自於腳。身上松透,腳底落地生根,能借到地球反彈力,方可言入門。
我目前的水準最多就認識到上面說的這一點東西。曾請教發力,老爺子說力已經出去了,我卻沒看到。但
打到皮上,疼到骨頭裏,打到前胸,疼勁會瞬間傳導到後背。估計人說的電擊感覺,就是那個感覺。挨多
了,也不覺神密,好象本就該如此。
初學,體會淺,悟性差,大家海涵。
練到高處,目的都是那東西,不同的是手段。
當然,還有個不同。比方說爬華山,華山有東、南、西、北四峰,爬上任何一峰,都可說是上過華山了。
但爬不同的峰,可能方法不同。有的路長而平緩,對技術與悟性的要求少一點,好練一些;有的路陡而險
,技術、悟性甚至膽量都要求高一些。我沒爬上去,不知道大家講的是什麼。老爺子對其他練法的評論,
我沒有鑒別力,只相信他是對的。
磨腳的練法是老爺子自己爬上去後,發現有一條路近一點,點出來的。其實我也懷疑,沒基礎的人,對意
念是什麼都沒有體認的人,很難掌握磨腳方法。私下以為,如果能讓意帶著力動起來後,再磨腳,可迅速
體認到渾圓力。
磨腳練法是最初步的練法,磨腳,是一種心法,不是動作。意念讓腳如磨盤磨面一樣在地上180度來回轉
動,同時兩腳間距離進行開合。其他要求都一樣。轉動過程中,身體會有上升的感覺,放鬆身體,頭頂壓
住高度,則身形會向四周膨脹,感覺如小蟲被水滴罩住一樣,力以身重心為原點向所有方向脹過去,但又
被有彈性的東西(水滴)擋住出不去。磨,是練法,其他的,都是體認。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試一下,感覺
上的很快。
以前萬維上有朋友講我保守不講出來,不是的。老爺子教我東西沒收一分錢,我有什麼好保守的。當時不
知其所以然,不好講的。
如果有機會去深圳,不妨去訪一下,老爺子對有誠心的人,是一定教的。老爺子信佛法,講緣份。緣份的
感覺是雙方的。後來,老爺子來西安時,還來過我這裏,非常和藹可親的老人家。

另一則網友的回帖:
今年我在深圳的公園中認識了老爺子的一個徒弟。跟他聊了很多事情,老爺子我沒見過,不過和他的徒弟
聊天中瞭解到老爺子的功夫的確很高,人也好,磨腳功法他老人家很注重,但不知為何,他的一些徒弟認
為會傷膝蓋,老爺子後來就不怎麼說這個功法了,老爺子其實沒怎麼練過試力、推手,為啥,呵呵,沒學
到咧。但老爺子功夫到了,照樣能掛人,曾經有一個練南拳的很狂的跟老爺子說:聽說你們這門拳發人如
掛畫?說著要跟老爺子推手,老爺子一火,一搭手就把那人掛到牆上,那人順著牆掉了下來,秧了。有一
個練散打的,一次老爺子站著讓那人用小邊腿掃老爺子的腳,老爺子就一個腳前發力,一點事都沒有。練
散打的不信邪,又試了好幾次,還是老樣子。這應該就是老爺子所說的“道”、借地面力。老爺子說到借
地面力時,說就好像用腳踩沙鏟,從而使沙鏟鏟起沙土一樣。我看我師傅做發力時,和老爺子所說的也是
一樣。
曾經打算讓老爺子的徒弟帶我去拜見一下老爺子,但因工作的原因,離開了深圳,手機壞了,連老爺子的
徒弟的電話號碼也沒了,現在聯繫不上了。

re:磨脚练法是最初步的练法,磨脚,是一种心法...
磨脚练法是最初步的练法,磨脚,是一种心法,不是动作。意念让脚如磨盘磨面一样在地上180度来回转
动,同时两脚间距离进行开合。其它要求都一样。转动过程中,身体会有上升的感觉,放松身体,头顶压
住高度,则身形会向四周膨胀,感觉如小虫被水滴罩住一样,力以身重心为原点向所有方向胀过去,但又
被有弹性的东西(水滴)挡住出不去。磨,是练法,其它的,都是体认。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试一下,感觉
上的很快。
以前万维上有朋友讲我保守不讲出来,不是的。老爷子教我东西没收一分钱,我有什么好保守的。当时不
知其所以然,不好讲的。
如果有机会去深圳,不妨去访一下,老爷子对有诚心的人,是一定教的。老爷子信佛法,讲缘份。缘份的
感觉是双方的。后来,老爷子来西安时,还来过我这里,非常和蔼可亲的老人家。

觉由不觉,即觉无觉


105楼手上的珠子是老爷子的吧。我用的是一根树枝。
老爷子的训练方法确实别具一格,长功快,不过,私下感觉,出来的东西,并没有脱离传统内家拳的境界
。劲力一上身,清清楚楚的浑圆力嘛,说六面力也成。相信形意练出来了,也是那个劲,意拳也是那个劲
。老爷子高级阶段的东西,与形意的暗劲应无区别,就是有形有意都是假的那个东西。老爷子讲的很多话
,都为了去掉我们身上的那个“有形有意”。至于另起一个名字,感觉是有点生分似的。不过只要老爷子
高兴,就随他。
汇总本论坛(武术万维网)诸师兄关于深圳张老爷子道空功(掌)的 葛老爷子
还有,提醒自学磨脚的朋友,磨脚是用松下去的劲磨的,不要用拙力。如果没有脚底力量反弹上身的感觉
,就是用拙力了。当然,开始可引导着做旋转、开合,认个路,但不可一直这样练下去,有人曾伤到膝盖
骨。
练对时,从脚底松上来,初学的,松到腰胯时,会有明显的上升感,如原子弹爆炸那蘑菇云样,力量一层
叠一层、一波又一波地向上涌出来。如果头仰,上升的力会顺脖梗冲上来,把头冲直,喉头会压下来。到
头顶前,从头四周把力量散出去,同时,全身会如打足气的球,很有力,很高大,但也要把气散出去,向
周围空间漫延出去。高度压住,把弹起的力量压住,脚底才会有根。这感觉出来时,你会很明白知道,这
,就是六面力。熟练了,一松,一转,力顺腿就上来了。松下去的力与反弹上升的力,交融相错而过,膨
胀而出,很美妙的体验。
这就是入门的全部内容,如果松不来,一定练不出。越松,内劲越强,如易筋经中的大筋挑起的筋劲。这
不是后面要要的东西,可没有这,走不到后面去。
当然,还有个不同。比方说爬华山,华山有东、南、西、北四峰,爬上任何一峰,都可说是上过华山了。
但爬不同的峰,可能方法不同。有的路长而平缓,对技术与悟性的要求少一点,好练一些;有的路陡而险
,技术、悟性甚至胆量都要求高一些。我没爬上去,不知道大家讲的是什么。老爷子对其他练法的评论,
我没有鉴别力,只相信他是对的。
磨脚的练法是老爷子自己爬上去后,发现有一条路近一点,点出来的。其实我也怀疑,没基础的人,对意
念是什么都没有体认的人,很难掌握磨脚方法。私下以为,如果能让意带着力动起来后,再磨脚,可迅速
体认到浑圆力。
应意义兄之请,抖胆共享一二体会:
道空掌练法中,没有试力、磨擦步等七妙法门,只剩桩一妙法门。桩的站法大同小异,心法则非常独特。
其它东西没有成法,全靠悟。如试力,非没有,只是浑圆力生出来后,在桩中蠕动体认而已。推手的练法
是确定没有的。
桩形强调松,无限制强调!
心法直指浑圆力核心。意念将身体分成两半,以脚带身子,180度顺、逆、开、合转起来。在加强与地面
粘着同时,将地球反弹力借上身,形成浑圆力。
老爷子称其为“磨脚”功法,让我先磨三年。他都磨了四十年了。我比较懒,一天站一小时的桩,多数时
间就站着舒服去了,真磨脚的时间平均不超过五分钟。
通过练习,可明显感觉到力量从脚底冲出,身如球打气般吹起来。没有放松的本事,一吹起来就包不住,
脚底失根。
至于“道、空、掌”,每个字都含有几个意思。就说道吧,除了我们常讲的道可道的道外,道是首字底下
一个走足,功夫来自于脚。身上松透,脚底落地生根,能借到地球反弹力,方可言入门。
我目前的水平最多就认识到上面说的这一点东西。曾请教发力,老爷子说力已经出去了,我却没看到。但
打到皮上,疼到骨头里,打到前胸,疼劲会瞬间传导到后背。估计人说的电击感觉,就是那个感觉。挨多
了,也不觉神密,好象本就该如此。
初学,体会浅,悟性差,大家海涵。
练到高处,目的都是那东西,不同的是手段。
从理论上,老爷子强调的,是上虚下实。虚要虚到松、散、通、空;实要实到落地生根,根要生到地下去
,从而得到大地反弹力,形成内力“发射器”。松、散、通、空的每个字都是有讲究的,比方说散,老爷
子就沾水滴在床单上,让我看如何去散。松、散、通、空怎么学上身?哪里去找?向自然学,从自然里找
。[/SIZE][/COLOR]
[/SIZE][/COLOR]
发力的过程,说简单了,就是身上全部空掉,如失重,如踩空楼梯。体重力进地以后,散开,有了深度与
广度,就会反弹上来,形于手,力就发出去了。就这么简单。但这个过程,你这么一想,也就做不出那个
味了。[/SIZE][/COLOR]
[/SIZE][/COLOR]
如砸胯,发力时,内家拳多少都有这么一下,但你要做出形来了,想出执着了,就发不出内力了。
[/SIZE][/COLOR]
[/SIZE][/COLOR]
最难找的,是“空”的状态。进入空的状态以后,内容还是那些内容,但据老爷子讲,平时感觉呼吸就在
脚底面上。发力时,就是脚底阴阳那么一下,身体是空掉的,外表是不显形的,一想,力就发出去了。还
有,那一想,想的并不是发力,想着发力,就发不出力了。[/SIZE][/COLOR]
[/SIZE][/COLOR]
平时训练,还是以磨脚站桩为主,身上要全部空掉,脚底要生根。老爷子要求站桩时,不能走神,不能发
呆,要清醒,不能当自己是在站桩。把桩当回事,出来的东西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老爷子常说,我让你这
么练,结果你练成这个样子,就错了。不开悟,练不出内家拳。[/SIZE][/COLOR]
[/SIZE][/COLOR]
老爷子说,王芗斋就是我这样的,而不是一辈子都这样。说着,做了一个推拉试力。我渐渐明白,由武入
道,是怎么一回事了。[/SIZE][/COLOR]
[/SIZE][/COLOR]
老爷子想开一家武馆,也邀请我去,可我却俗务缠身。论功夫,我在老爷子教过的弟子里,定是最差的。
老爷子新近一个弟子,才学了一年,就能打人如挂画了。他天天在老爷子身边,人有悟性。武馆有香港老
板投资,中、洋弟子都有,目前正在筹划中。建议有兴趣的朋友,现在就去,因为现在还是免费的。
[/SIZE][/COLOR]
re:还有,提醒自学磨脚的朋友,磨脚是用松下去...
还有,提醒自学磨脚的朋友,磨脚是用松下去的劲磨的,不要用拙力。如果没有脚底力量反弹上身的感觉
,就是用拙力了。当然,开始可引导着做旋转、开合,认个路,但不可一直这样练下去,有人曾伤到膝盖
骨。
练对时,从脚底松上来,初学的,松到腰胯时,会有明显的上升感,如原子弹爆炸那蘑菇云样,力量一层
叠一层、一波又一波地向上涌出来。如果头仰,上升的力会顺脖梗冲上来,把头冲直,喉头会压下来。到
头顶前,从头四周把力量散出去,同时,全身会如打足气的球,很有力,很高大,但也要把气散出去,向
周围空间漫延出去。高度压住,把弹起的力量压住,脚底才会有根。这感觉出来时,你会很明白知道,这
,就是六面力。熟练了,一松,一转,力顺腿就上来了。松下去的力与反弹上升的力,交融相错而过,膨
胀而出,很美妙的体验。
这就是入门的全部内容,如果松不来,一定练不出。越松,内劲越强,如易筋经中的大筋挑起的筋劲。这
不是后面要要的东西,可没有这,走不到后面去。
磨脚的好处,对初学者来讲,就是一步浑圆。要领掌握后,可直接体验到意拳的核心----浑圆力,而不需
要分段进行上、下、左、右的试力,再综合起来。 上下左右的练法,在综合阶段,是需要极高悟性的,
不是人人可以练出来。这点,练出来的人,对它的难度会知道的非常清楚。磨脚,应该是目前最快的找到
浑圆力的方法,并且,磨脚的练法,避免了上下左右争力求浑圆过程中极容易出现的偏差,就是僵力的出
现。练僵了,背道而驰,而不自知。另外,上下左右的练法,没有明师日夜提携,很容易出现格斗中有前
后没左右,有左右没上下的情况,违背意拳宗旨。注意啊,我没说上下左右的练法练不出来,而是对悟性
要求高,需要时间长。。。。。。。bitsweet 师兄的这段话是说的比较清楚,明白的。
其实,所谓的“磨脚”,我认为只因为是“老爷子”这样称呼,因而跟老爷子学的人也就这样说啦。。呵
呵。。但是这个“磨脚”并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规意义上的“脚”与地面或某个部位的“磨擦”。我认
为,称之为“蠕动”似乎更确切一点。言语中不太容易讲清楚,我就按我的理解,做一个不一定恰当的比
例:这就像是“蚕蛹”在变“蛾”的前夕,在“蚕茧”中的“蠕动”。
呵呵,不好意思,只能如此了。能否体会和理解其中的奥秘,就看“悟性”了。。。
楼主可能是没有站过桩,站桩的奥秘和益趣是只有坚持站桩的人才能真正的体会到。一般来说,若能坚持
一年,整个人从体力,气势等方面都会得到很大的改善。特别是在精气神方面变化最大。你会感到精力旺
盛,气血充盈。浑身似乎是有使不完的劲。这首先对养生,健身有很大的益处。。呵呵。。。
支持,这里的资料丰富程度与研究、交流气氛是最好的。会慢慢好起来。
磨脚功法,老爷子是肯定的。我练的不行,不多说。但能伤到膝盖就奇怪了。磨脚是一种意念,是站桩中
的一种意念。如果磨脚能伤到膝盖,那抱球就会伤到手肘了。过年时,打电话问过,老爷子对磨脚功法是
肯定的。应该是没练对造成的。站桩站错了不也会站断了腰?
听说老爷子的功夫又进了一层,只是没时间去深圳。一晃三年过去了,期望尽早与老爷子见面,很多东西
,电话里已经说不清了。
了“bitsweet”师兄的“二访深圳老爷子”的帖子,感触很深,就此也谈谈我的理解:
“出手没有手,全凭脚上走。”
这是老爷子在指导我们练功,发力时常挂在最边上的一句话。
老爷子常说:“力从脚起,身上和手上都不能用力。用力就错。”“王芗斋把这比作是‘空中旗,水中鱼
’”。
这些话,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是没法理解的。从常理上来说,要出拳就必须先收拳。要发力,也就应该先
聚力。但老爷子的奥妙却刚好是相反。
通过一段时间的“站桩”“磨脚”,才慢慢的感觉到,并不是不需要“收缩、聚力”,而是因站桩和磨脚
使“气力下沉”,并已养成了习惯。这时的力早已‘收聚’在了脚上。
所以,脚一动,力就有了,再通过“砸胯”将力反了上来。老爷子称这为“地球的反弹力”。这反弹力可
确实是比‘收拳再打出’的力要大几倍,十几倍。
其中最令人惊奇的是,发力时不需要准备时间。上身几乎不动,突然发力,速度极快。而且,在手臂和手
掌部位感觉不到力量。
我以为,这就是真正“内力”、“功力”。这就是“出手没有手,全凭脚上走。
对站桩确实是有不少的争论。
比如,老爷子主张放松,磨脚。而王安平则主张苦练。
我曾有幸同王安平大师探讨过站桩要领。王安平认为不需要磨脚,只要刻苦训练,潜心钻研,就能开悟。
王安平本身就是苦练了十几年后才突然悟出了其中的真谛,进而创立了“浑圆功”,成为了一代宗师。
老爷子对站桩的要求是“放松,要完全的松透,只有彻底的松下来,才能将气血沉下去。”磨脚也必须是
在放松的状态下进行。老爷子的方法比较容易出成果,这是因为磨脚和发力比较容易结合。
当然,站桩是需要循序渐进,劳逸结合的。中医理论认为,久站是会伤筋骨的。
长时间僵直的站立也可能会造成腿脚部位瘀血肿胀和脑部的供血不足。
但还没有证据证明会因站立而造成脏腑移
什么是磨脚?为什么要磨脚?
bitsweet 师兄是这样理解的:
磨脚的好处,对初学者来讲,就是一步浑圆。要领掌握后,可直接体验到意拳的核心----浑圆力,而不需
要分段进行上、下、左、右的试力,再综合起来。 上下左右的练法,在综合阶段,是需要极高悟性的,
不是人人可以练出来。这点,练出来的人,对它的难度会知道的非常清楚。磨脚,应该是目前最快的找到
浑圆力的方法,并且,磨脚的练法,避免了上下左右争力求浑圆过程中极容易出现的偏差,就是僵力的出
现。练僵了,背道而驰,而不自知。另外,上下左右的练法,没有明师日夜提携,很容易出现格斗中有前
后没左右,有左右没上下的情况,违背意拳宗旨。注意啊,我没说上下左右的练法练不出来,而是对悟性
要求高,需要时间长。。。。。。。bitsweet 师兄的这段话是说的比较清楚,明白的。
————————————————————————————————————————————
其实,所谓的“磨脚”,我认为只因为是“老爷子”这样称呼,因而跟老爷子学的人也就这样说啦。。呵
呵。。但是这个“磨脚”并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规意义上的“脚”与地面或某个部位的“磨擦”。我认
为,称之为“蠕动”似乎更确切一点。言语中不太容易讲清楚,我就按我的理解,做一个不一定恰当的比
例:这就像是“蚕蛹”在变“蛾”的前夕,在“蚕茧”中的“蠕动”。
呵呵,不好意思,只能如此了。能否体会和理解其中的奥秘,就看“悟性”了。。。
我认为,练功者还是应在师傅的指导下练习的比较好,同时还要避免“急功近利”和强求“速成”。这样
很容易产生误解。
比如,有的师兄弟为求速成,尽快的掌握,提升磨脚的技艺和功力,便用力扭拧,结果使膝盖部位受伤。
这实际上是错误的理解了磨脚要领和动作要求。特别是初学者,开始时是会感到有点拧力,也会有点别扭
。但决不能因此为求适应而加大力度。磨脚首先是必须放松,以下带上。(即以脚掌部位的“扭动”来带
动脚跟和胫腿部位并传导至胯部)。而不能反过来。(用腿脚的拧力来带动脚部)。否则,不但可能会造
成腿部,膝关节,跟腱等部位的扭,拉伤,而且还感觉不到“力”的传导和“蠕动”。(当然,一般情况
下是不会受伤的,要防止的是长时间的不正确姿势所造成的劳损)。(注: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体会和理解
。)
对有些因种种原因而看书或通过“函授”练功的师兄弟们就要特别的注意了,遇到问题要及时的与师傅和
师兄弟们保持联系。特别是对文字的理解上不能凭“想当然”,更不能靠“似懂非懂”来解释。自古习武
,练功之人多有内伤,这种内伤除部分是因打斗造成的之外,绝大多数是在习练过程中自己造成的。
目前在中医学界有一种新理论认为“万病始于瘀”。就是说,当人体出现“气瘀”,“血瘀”和其他原因
造成的“滞淤”时,如未能及时疏通,就会在体内产生“病灶”。平时不易注意,一旦受到某种原因的影
响,就会“爆发”或“并发”出来,危害甚大。(我本人是非常赞同这种医学理论的。)
因而,自古以来,习武练功之人多倡导“养生之道”。希望各位师兄弟们能够理解,并请各自珍重。。。
[B][EM16]对“发力”的体会和理解(实话实说)[/SIZE][/B]
[B][/SIZE][/B]
[B]有的师兄希望我能谈谈发力时的感受。我也希望能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所见,所闻,体会和理解。但
又担心因文字上组织不当而导致误解。因而,决定采用叙事的方法,分段叙述,希望对大家有点帮助。(
但声明这只是我个人的理解,如有错误,以师傅(深圳老爷子)的解释为准)。同时欢迎各位新老前辈,
各位师兄弟们的评论,指正。[/SIZE][/B]
[B][/SIZE][/B]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51587.html

更多阅读

关于引体向上:如何做出你的第一个引体向上

关于引体向上:如何做出你的第一个引体向上——简介也许你能轻松地做上三五十个俯卧撑,也许你仰卧起坐的记录破了百,也许你能平推上百斤的重量,却颓丧地发现,自己连半个引体向上都拉不上去。引体向上的起点很高。它需要你从一开始就对抗

转载 关于索尼A7系列你需要知道的补全 索尼a7Ⅱ

原文地址:关于索尼A7系列你需要知道的(补全)作者:滕飞ET在之前的《给A7买个单反当备机》、《索尼E卡口镜头如何选?》、《在海洋馆里拍摄》等文章中,ET分享了与A7有关的一些知识和使用感受。各位朋友给予了很高的关注,同时也提出了许多问题

关于《我与胡子宏唱反调》的反调上 胡子宏生命日记全部

关于《我与胡子宏唱反调》的反调(上)衡水好友郭俊禹的一篇《我与胡子宏唱反调》,引起了我的思考。老郭发这篇文字前,曾经征求了我的意见。我读后,没觉得有何不可。本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所谓殊途同归,逮住耗子是好

关于《杨三姐告状》里里外外的故事 杨三姐告状评剧

关于《杨三姐告状》里里外外的故事评戏《杨三姐告状》,是根据民国时期,在滦县发生的实事改编的。现在要说是发生在滦县的事儿,有些不对。有知道详情的朋友,会问:杨三姐和高占英是滦南县人,故事也发生在滦南县,和滦县有何关系?此问在理,可

声明:《汇总本论坛武术万维网 诸师兄关于深圳张老爷子道空功掌 的 葛老爷子》为网友王权在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