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何处“高山流水觅知音”

汉阳古琴台资料图片

---古琴声从幽婉的旋律中溢出,空旷而落寞,伯牙面对钟子期墓摔琴,琴碎,音绝。从此,《高山流水》成千古绝唱。
武汉:何处“高山流水觅知音”

一提到“知音”一词,人们马上就会想到流传至今的千古名曲《高山》与《流水》,还自然会想到那个家喻户晓的伯牙与子期的传说。
“知音”一词最早见于《礼记·乐记》云:“审声以知音,审间以知乐”,“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可见“知音”原只是阐述音乐之词。而赋予“知音”文化内涵的则是发生在湖北古汉阳县那段动人的传说故事。
据吕不韦《吕氏春秋.本味篇》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时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在《列子·汤问》中亦有相同记载,只不过却无伯牙因钟子期离世而从此不再鼓琴的内容。稍后,西汉的《韩诗外传》、《淮南子》、《说苑》,东汉的《风俗通义》、《琴操》、《乐府解题》等等众多古籍纷纷援引。特别是明代冯梦龙所编小说《警世通言》开卷第一篇是《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使“知音”故事更加大众化,以致人尽皆知,成为流传最广的“武汉故事”。而伯牙与子期相会的地方,也成为后人寻觅的精神圣地。
值得一提的是,1967年,国际天文学会将水星上的15座环形山之一命名为伯牙山,用以纪念《高山流水》琴曲的原创者伯牙。1977年8月20日,美国“旅行者”号宇宙飞船将中国古琴艺术中的经典曲目《高山流水》带入太空、以寻求地球人类的“知音”,据说保存期长达十亿年。据考《高山流水》现存曲谱为明朱权《神奇秘谱》,云:“《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至宋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可知伯牙的《高山流水》琴曲并没有流传于世,虽然再也无从领略伯牙所弹之曲的绝妙之处,但后人仿作《高山流水》因为有了那段佳话为底蕴,完全是“心向往之”,所折射出重情、守信的人生哲理,几千年来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元素之一,因而这个佳话得以广为流传。换言之,这个故事背后的寓意是人生遇合的美妙,及人生不遇的缺憾。所以千百年来引起无数人的共鸣当在情理之中了。
作为“知音”故事的发生地,武汉市汉阳区和蔡甸区(二者均属古汉阳县)留下了众多的地名及传说可佐证。如钟家村、琴台村、集贤村等。其中今蔡甸区传为“高山流水遇知音”发源地,因蔡甸街办马鞍山南凤凰嘴上有钟子期墓。据清康熙《汉阳府志》载,“县治西五十里马鞍山,相传是钟子期的故居”。民国时期的《新辑汉阳识略》亦载有“在县治西五十里马鞍山集贤村有钟子期宅,山南有钟子期墓并有碑。”1982年重修了钟子期墓与知音亭,2008年钟子期墓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当地还保存着一块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的残碑,上刻“楚隐贤钟期字子期墓”(藏区博物馆)。2007年“伯牙与子期的传说”被列为湖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至于琴断口据《汉阳县地名志·名胜古迹篇》载:“凤凰嘴,古名凤头渡。”推测凤凰嘴有可能是伯牙摔琴谢知音之处。遗憾的是,由于汉江北移,当初的江边早就变成陆地了,伯牙泛舟的汉水变成了南湖。2005年南湖改名知音湖,今湖畔知音文化园马鞍山矗有伯牙与子期的雕像。
而今汉阳区古琴台据传始建于南朝宋,南宋董史《皇宋书录》中有“琴台在北宋时已有之”的记载,当时的琴台应在蔡甸区汉水边一个叫平塘渡的地方。明时有人感于马鞍山附近琴台处地偏僻,于是在汉阳县城北面筑台,命名为“琴台”。这从明崇祯年间周圣楷《楚宝》一书中也有汉阳琴台记载可推测。现月湖边的古琴台是清嘉庆时湖广总督毕沅主持建造的,据清汪中在《汉上琴台之铭》记:“自汉阳北出二里,有丘焉,其广十亩,东对大别,左界汉水,石堤亘其前,月湖周其外,方志以为伯牙鼓琴,钟期听之,盖在此云。居人筑馆其上,伯牙名之曰琴台。”1957年曾修缮,为武汉著名名胜之一。
置身于古琴台,耳边幽幽传来古老的琴声,仿佛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就发生在身旁。从这个意义上说,琴台就是心灵寄托,琴台就是心台,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有了这样的理念,琴台建在何处,又有何妨!不过探寻“知音”文化,只游古琴台,而不去子期墓、集贤村、马鞍山,显然是不完整的,也不能完整的领略“高山流水觅知音”这一千古典故内涵。为此蔡甸区着力打造的知音湖旅游度假区位于蔡甸、大集二街办境内,规划面积1185.65公顷,由“知音故里”、“情深谊长”、“在水一方”三个主题和18个景点组成。复建钟子期故居、古村落和老街,恢复上下集贤村、修缮钟子期墓、古石牌坊等。

附:知音湖旅游度假区
位于武汉市蔡甸区蔡甸街、大集街境内。由后官湖、三角湖、南湖、百镰湖等湖泊构成的水系,水体面积30平方千米,原名为南湖,2005年更名为知音湖,为较近地质时期因地体沉降积水而形成的溺水性湖泊,马鞍山为蚀余残丘。在知音湖之滨马鞍山麓,保留有春秋时期贤人钟子期的坟冢,传说中的“伯牙遇子期相结为知音”的故事就发生于此。度假区位于知音湖的北岸,为三面环水的半岛形状,面积11平方千米,建有多个度假村。

知识链接
子期墓与知音亭(蔡甸区)
位于蔡甸区马鞍山南麓的凤凰嘴上,二者合一而建。1988年重建。知音亭为水泥结构仿木建筑,由四根圆柱支撑的歇山式飞檐回环亭顶,碑亭中央直立着高2米,宽1.3米的重刻青石碑碣,正面镌刻“楚隐贤钟子期之墓”八个篆书大字,背面为重修碑记。碑记为著名历史学家张舜徽撰写。字为鄂籍书法家王遐举所书,书体为隶书。据考,“楚隐贤钟子期墓”残碑系光绪十五年(1889年)所立。残碑现藏于蔡甸区博物馆内,隐约可见“光绪十五年□□汉阳知府华□□”等字样。1980年重修,墓高1.3米,直径4.7米,依山傍水,矮山护冢。1987年,又按原碑文重新立碑,碑高1.5米,宽0.7米,正面镌刻着“楚隐贤钟子期之墓”,背面为重修碑记。知音亭约修建于明朝。因明代嘉靖年间,曾任兵部尚书的戴金曾写过一副题为知音亭的对联:亭载知音佳话;典羞势利小人。
古琴台(汉阳区)
位于汉阳龟山西麓、月湖南侧。传楚国大夫俞伯牙鼓琴于此,为隐士钟子期所闻,结成知音,后人筑台纪念,又名伯牙台。始建于南朝宋,占地15亩,有门楼、琴台、碑廊、“印心石屋”照壁、大殿等建筑。进大门,主体建筑是一栋半檐歇山顶式前加抱厦的殿堂,面宽三间,四周回廊,砖木架屋,釉瓦盖顶,彩画精丽,金碧辉煌。檐下匾额上书“高山流水”四字。堂前有汉白玉筑成方形石台,传为伯牙抚琴遗址。台的中央刻有北宋书法家米芾所书“琴台”二字的方碑,四周石栏,饰以浮雕(伯牙鼓琴形象),镌刻十分精美。古琴台茶院,迎门是置于黄瓦红柱内的清道光皇帝御书“印心石屋”照壁。用阴阳笔法刻镌而成,远看凸突而出,近看凹陷而入。还有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湖北督粮道宋湘一束竹叶代笔,题诗壁上,其字酣畅淋漓,大气磅礴,历来深受书法家所尝识。古琴台北临月湖,湖景相映,景色秀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51690.html

更多阅读

武汉:中国最大的城中湖汤逊湖

据2014年《武汉湖泊志》载:武汉市共有166个湖泊(中心城区有湖泊40个,远城区有湖泊126个)。其中汤逊湖占地面积约47.6平方千米,超越东湖成为中国第一大城中湖泊。一直以来,武汉市城区的东湖水域面积达33.9平方千米,举世公认为中国最大的城中

电影点评 《道士下山》影评:何处可安下

搜道士下山[url=]道士下山[/url] 信息:中国/123分钟/2015年7月3日上映   导演:陈凯歌 主演:王宝强官网搜王宝强[url=]王宝强[/url] / 郭富城官网搜郭富城[url=]郭富城[/url] / 张震 /林志玲官网搜林志玲[url=]林志玲[/url] 类型:武侠/

武汉古琴台 武汉古琴台开放时间

武汉 古琴台高山流水遇知音,千年流传下来的故事就发生在汉阳这个地方。一早坐车在古琴台站下车,大概是清明小长假了,街道上人较多。古琴台在月湖边,远远望去,景致也不错。景致不错沿湖边路往古琴台走。沿湖路到古琴台大门口,因为来得早,

实拍 崛起的中部城市武汉:一个巨大的建筑工地

武汉,湖北省的省会,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武汉战略地位重要,历来有九省通衢之称,是我国铁路、水路的综合枢纽。武汉不仅是我国重要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仅次于北京、上海而屈居全国第三的科研教育基地,2013年全市在校大学生和研究

声明:《武汉:何处“高山流水觅知音”》为网友邮差病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