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光悦鸟性 月出惊山鸟

山光悦鸟性 月出惊山鸟

山光悦鸟性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这是常建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两句。山光水色、深潭倒影的自然景色,使飞鸟怡然、人心空灵。一切浊世尘念,仿佛都可以在这恬静的自然景色中得到净化。“山光悦鸟性”,体现了鸟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也衬托了环境的宁静、优美。

《世界保护益鸟公约》规定,每年的4月1日为“国际爱鸟日”。 爱鸟不仅仅是因为它们可爱,爱鸟其实也是在为我们的生存环境创造和谐。

我们的先人,有许多爱鸟的范例。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北宋名士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喜欢养鹤、植梅。他常常架着小舟,泛游西湖。有客人来,童仆就把鹤放出去,林逋见鹤便知家里有客,就棹舟而归。林逋植梅畜鹤,终身未娶。他把鹤当做儿子,梅当做妻子。留下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梅妻鹤子”佳话。

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鸟。陆游在他的《鸟啼》诗中有这样的描述:“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五月鸣鸦舅,苗稚忧草茂。人言农家苦,望晴复望雨。”我们从他的诗里似乎看到了四时的鸟,伴随在我们度过了四时的季节。鸟为大自然增添了色彩,“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绿、青、白,四种颜色和谐搭配,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很难想像一个没有鸟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欧阳修在他的“画眉鸟”中写道“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我们的先人早就提醒我们,爱鸟就应把它放归自然,而不是锁在笼中。唐.韩偓有一首叫翠碧鸟的诗“天长水远网罗稀,保得重重翠碧衣。挟弹小儿多害物,劝君莫近市朝飞。”他劝鸟“莫近市朝飞”,实际是在劝人类不要伤害鸟。白居更是一个爱鸟的典范,他在题为《鸟》的诗中写道:“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三春鸟,它在巢中盼母归。”在这里,我们看到诗人把鸟的生命和人的生命,放在了“一般骨肉一般皮”的同样高度。

现在,爱护鸟、保护环境,已经成了我们的共识。城里的树多了,鸟也回来了。每天清晨出去散步,总会看到许多不知名的鸟,叽叽喳喳的穿梭跳跃于树枝之间。其中喜鹊的叫声最为响亮,它把巢搭在高高的电线杆上,一出小区就能看到它们。天天朝着你叫,好像专门在为你传达喜讯。这让我想起童年家门口的那颗老树,花喜鹊把窝搭在上面,一开门就听到它的鸣叫。小伙伴们用弹弓瞄着它们,因为树太高了,总也打不着。也常常看见那黄嘴的小雏鸟,把嘴张得大大的,在等着鸟妈妈把虫子塞进它们嘴里。

现在除了喜鹊,经常听到的还有鹁鸪的鸣叫。鹁鸪鸟[]在乡下是常见的鸟,在城里却不多见。一次偶然,在小区里听到了它的叫声。因为它叫声的频率很高,所以声音也传得远。它在那里,在公园灌木丛中,在行道树的绿离下,抑或就在小区的绿化带内。虽然我从来没有可见过它们,但几乎每天我都能听到它的叫声。我知道它们就在我们的周围。鸟回来了,什么我们的环境的确有了很大的改善。2011.4.1.


家门口的鸟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52080.html

更多阅读

根据古诗编故事:《鸟鸣涧》

根据古诗编故事:《鸟鸣涧》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春天的夜晚,我坐在一棵小树下,歇歇脚。一阵微风掠过桂花林,一些星星点点白色的花瓣被带到我的身边,落在我的头上、脚上,有的还在空中飞舞着,不

2014驾驶证扣分新规9月出炉了! 2016驾驶证扣分新规

2014驾驶证扣分新规9月出炉了!司机朋友们,注意啦!2014驾驶证扣分新规出炉了,想想你那只有12分的驾照,还够扣么?今天给各位朋友讲讲整理好的“驾照新规”扣分细则。赶紧分享给周围开车朋友看看吧。以下4种违规 扣1分①

我在学习中得到快乐

长垣一中 13级1班 赵松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题记在距今两千多年的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以学习为乐的观点,没错,在现实的生活中学习带给了我很多快乐。古诗早晨,我与常建一起入古寺,陶醉在“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后禅

《题破山寺后禅院》鉴赏复习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1、这首山水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答:这首诗描绘了禅院幽静、脱俗、自由、没有人世烦恼的景象。2、颈联“山光悦鸟

声明:《山光悦鸟性 月出惊山鸟》为网友隐世佳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