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婷和她的《致橡树》 舒婷的致橡树

舒婷和她的《致橡树》 舒婷的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三十多年前,著名诗人舒婷写了《致橡树》。这首诗影响了一代人的爱情观,被收录进中学语文教材,至今脍灸人口。

《致橡树》以“凌霄花”、“痴情的鸟儿”等为喻,否定了“虚荣型”“依附型”“牺牲型”这三种世俗爱情观,呼唤女性爱的权利,塑造了崭新的爱情观:既平等独立,又心灵相通;既尊重对方存在,又珍视自我价值。

《致橡树》无论是语言的表达,还是描述具体的事物,全诗都充满了想象。整首诗中,“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这句话最值得欣赏。因为,这种沟通是默默的,相互的,是沟通的更高层次。

舒婷,1952年生于福建石码镇,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工人。1977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

舒婷创作《致橡树》是在1977年,一个在中国很动荡很封闭很落后的年代。那一年的某一个晚上,舒婷与一位老诗人在鼓浪屿上散步。老诗人抱怨说,自己一生遇到的女人不少,但漂亮的就不温柔;温柔的又没有文化;温柔又有文化的却不漂亮。他抱怨自己没有找到完美的女人。

有感于此,舒婷当晚就写了这首诗,取名《橡树》。

诗中的橡树形象来源于日本电影《狐狸的故事》,电影中那棵在四季中以不同形象出现的橡树,让她觉得“像刀,像剑,也像戟”。而她居住的鼓浪屿岛上无处不在的木棉,其硕大的花朵“噗”的一声,掉落在地上,很像沉重的叹息。

《橡树》写完后,那位老诗人刚好要到北京,就把这首诗带到北京给艾青看。艾青非常喜欢,将其抄在本子上。常到艾青家陪他散步的诗人北岛看了这首诗后,写了一封信给舒婷,信中建议她最好将题目改成《致橡树》,还说这也是艾青的意思。

当时北岛与人创办了一个民间刊物《今天》。那首被改名《致橡树》的诗,就出现在这份油印刊物的创刊号上,作者就是“舒婷”。随后,《致橡树》被贴在北京西单的民主墙上。因为有了影响,1977年4月号的《诗刊》将这首诗直接从民主墙上揭下来刊发。

舒婷在《致橡树》中的最伟大创举在于,她把分别来自于东西方的两个不同意象——橡树和木棉奇妙地组合在了一起。而在舒婷之前,个人的泪珠是不能写成诗的,因而,舒婷在诗中的叹息,在某种意义上成了一种解禁的信号。

虽然,《致橡树》在许多专家学者看来艺术上还比较幼稚,但,这并不妨碍舒婷从灯泡厂的一名普通女工,变成一个到处签名、受人尊敬的诗人。

诗歌发表后,很多年轻人把《致橡树》作为情书相送,还作为结婚留念。在许多婚礼上,新娘都会朗诵这首诗,表达对爱情的理念。很多女孩把舒婷当做“橡树苗圃”,希望能在舒婷那儿找到木棉的橡树。许多全国知名大学的学生甚至研究生给舒婷写信,诉说爱情的不幸。有一位播音员痛苦地说,“为什么我还没有找到属于我自己的橡树?”每当读到这些痛苦的书信,舒婷觉得自己真是“作孽”:自己年轻时信手写下的理想,竟让这些“高贵的木棉”为追寻诗中美好的爱情,而错过尘世间最珍贵的爱情。

“因为诗很浪漫,生活就没有浪漫了。”舒婷说。

后来专写散文的舒婷,曾在一篇文字中回忆自己的爱情:她与先生住在鼓浪屿的同一条街上。她写完《神女峰》,从三峡归来,研究朦胧诗的先生找到她,神交多年的两人由此牵手。

舒婷是在三峡的游船上写下的《神女峰》,诗中她劝导至今还未找到橡树的木棉们: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链接:《致橡树》全文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52181.html

更多阅读

周璇和她的母亲 周璇的歌

讲一个熟悉又陌生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大家熟悉,已故著名电影演员周璇,陌生的则是她的身世,她的妈妈。我们常州应当为曾生育了一个华人世界著名影星高兴?自豪?叹息?愧疚?或者什么也不是,因为周璇自己都不知道她的生母在何方(周璇一直以为自己是常

臻臻和她的《一片红叶》 一片红叶 石评梅

臻臻和她的《一片红叶》臻臻是我哥们善艺的女儿,是个小精灵,人见人爱。第一次和臻臻相熟是2005年的夏天,高三组织到九寨沟旅游,臻臻一路上和我们打笑玩闹,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快乐。我在《坐车》那篇文章里写过我们一路唱歌的情景,其中写到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反思 小猫学本领 教学反思

教授完《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我静心思考,有以下几点体会。《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是一篇略读课文,是一个十分有趣的儿童故事,它的情节曲折有趣,但课文内容较长。在这节课中,我主要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因为学生比较少默读,所以我要求学生围

回忆 歌手方芳和她的《摇太阳》 摇太阳方芳年轻时照片

【回忆】歌手方芳和她的《摇太阳》如果现在再说回忆十年前的生活,可能对于今天要回忆的故事来说有点晚了,因为今天我们要回忆的是90年代中期的故事,比如那时候喜欢看的《中国音乐电视》栏目,因为每次在那里都能听到一些有别于民族音乐

声明:《舒婷和她的《致橡树》 舒婷的致橡树》为网友一步踏尽一树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