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70年代——咬姑鸟 70年代回忆



回忆我的70年代——咬姑鸟 70年代回忆
姑鸟的学名叫灯笼果,还有超市里标写的是“美国珍珠果”的。我在深圳见过,惊喜万状。

说起来姑鸟,是北方的特产,但北方的女孩子都会觉得,那不是一种食物,是一种玩具。因为我们买来这种果实,主要是用来做成一种口哨式的玩具的。

秋天姑鸟上市,我们会买来,挑选那种又大又绿的做姑鸟,黄色的因为皮薄,不好做,我们就吃掉了,这倒是一个很合理的分配,黄的好吃就吃掉,绿的不好吃但适合做姑鸟,我们也不浪费,卖姑鸟的农民也很开心,不论绿的黄的,都卖得出去。

做姑鸟的过程好复杂,很漫长,但这也是相当考验女孩耐心的一个游戏。

首先我们掰掉姑鸟的灯笼皮,再不断的用手轻柔姑鸟,把它里面的果肉柔化,这简直是一种内功。当姑鸟肚子瘪下来的时候,我们会在家里的扫帚上拔下一根扫帚米儿,在姑鸟口上--小心的扎个眼,然后不断轻轻的挤水出来。这个过程千万小心,不能挤破姑鸟,因为我们的目的是把姑鸟瓤清干净,留下完整的姑鸟皮。

挤完汁水,然后是一颗一颗挤出姑鸟种子,最后一关就是拔塞子。啥叫拔塞子呢?就是要把姑鸟里面的纤维部分,从细小的口里拉出来,太用力吧,姑鸟就撕破了,不用力吧,这东西塞在肚子里,姑鸟吹不响,所以拔塞子是个最高级别的技术活。所以此过程和技巧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拔完塞子,姑鸟就被我们掏空了。我们把一颗完整的姑鸟皮丢进嘴巴里,小口朝外,用力咬,它会发出很好听的声音,女孩子们很会使用口腔的吸力,让它不断鼓起来。至于怎么咬,我也不能形容,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对了,那声音,我也不能形容,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52545.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我的20年流行歌曲的回忆:2000—2008网络时代之一

原文地址:我的20年流行歌曲的回忆:2000—2008网络时代之一作者:天下吾师进入新时代以来,流行乐坛开始复苏(但远远无法与极盛时期相提并论),主要表现在:歌星更多,风格更多样,创作者众多。这一时期,世俗力量参与进来,网络音乐逐渐盛行,影视歌曲衰

我的故乡在八十年代 黄金时代 豆瓣

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北岛我的故乡在八十年代“魂”在八

回忆我的70年代——霹雳舞 70年代的回忆

我们那个时代的年轻人风靡一种舞蹈:霹雳舞。霹雳舞其实就是现代摇滚,里面有一些模仿机械动作,比如模仿擦玻璃、模仿搬砖头什么的。这阵风潮来源于一个美国电影《霹雳舞》,那里面就有很多经典的霹雳舞动作,引起了一阵模仿狂潮。但是真正

声明:《回忆我的70年代——咬姑鸟 70年代回忆》为网友战场英雄袍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