痞
痞 病证名
①指胸腹部痞满,按之不痛的证候。见《素问·五常政论》。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
又云:“但满而不痛者,此痞。……宜半夏泻心汤。”
《医学原理·痞满门》:
“痞之为患,乃胸中之气不得通泰之谓。……内觉痞闷,外无胀急之形。”又云:“大抵
,古方多用枳实、黄连为君,详其气血虚实加减。”
《赤水玄珠》:“刘宗厚曰:痞之为病,由阴伏阳蓄,气上不运而成,处心下,位中央,(月真)满痞塞,皆土之病也。胀满有轻重之分,痞则内觉痞闷,而外无胀急之形;……人所论皆指误下而致之,亦有不因误下而然者,如中气虚弱,不能运化精微,则为痞;饮食痰积不能施化则为痞;湿热太盛,土乘心下则为痞。”
痞满----------证名。多指胸腔部痞塞满闷,而外无胀急之形。《素问·五常政大论》:“卑监之纪,其病留满痞塞。”亦为土郁(脾郁)之常见症候。《景岳全书·伤寒典》:“若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满,……乃表邪传至胸中,未入于脏,此其将入未入犹兼乎表,是即半表半里之证,只宜以小柴胡汤之属加枳壳之类治之。”其治法,龚廷贤《寿世保元》主张“调中,补气血,消痞清热,攻补兼施。”《杂病源流犀烛·肿胀源流》:“痞满,脾病也。本由脾气虚,及气郁不能运行,心下痞塞(月真)满,故有中气不足、不能运化而成者,有食积而成者,有痰结而成者,有湿热太甚而成者。虚则补其中气,宜调中益气汤;实则消食,宜资生丸;豁痰宜豁痰汤;除湿宜二陈汤加猪苓、泽泻;有湿热清热,宜当归拈痛汤而消导之,亦不可用峻剂,致伤元气。”参见痞、气痞、痰痞、实痞、虚痞等条。
心下痞满
临床有气痞、痰痞、虚痞、实痞等多痞证。
②指胸腹部有癖块的病证,属积聚类。
《临证指南医案·痞》徐灵胎评:“痞有二义。
痞结成形之痞,是病胸膈痞满。
是症痞结之痞,即积聚之类,另立门亦可。”
《杂病源流犀烛》:“痞者,闭也。痞必有块,块 则有形,总在皮里膜外,其源皆由伤于饮食。”
参见有关积聚诸条。
虚痞---- 病证名。指无物无滞的痞证。由饮食伤中,劳倦过度,或脏腑阴阳亏损,气机斡旋无力所致。
《景岳全书·杂证谟》:“痞者,痞寒不开之谓。”
“凡有邪有滞而痞者,实痞也;无物无滞而痞者,虚痞也。”其症似觉胀闷又不甚胀闷,不知饥食。
常伴有中气短怯,大便溏泄,胸腹喜暖畏寒等症。治以培补温运。
脾胃虚衰,嗳腐吞酸者,用异功散或香砂六君子汤;心脾两虚,气失通畅者,用归脾汤或治中汤;中焦虚寒,温运无力者,温胃饮或理中汤;脾肾阳虚者,用六味回阳饮等方。
参见痞有关条。
心下痞满-----证名胸脘部痞塞胀满的症候。见《脾胃论》卷下。因气滞郁结所致,治用木香化滞汤、散滞气汤等。参见痞、心下痞等条。
痞饮------古病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胸腹痞满由于水饮内停所致。在胸部者,兼有胸闷或局部疼痛,多有咳逆上气;在腹部者,常兼见肠鸣漉漉,腹胀满等症。参见积饮、痰饮条。
痞块-----病名。 ①泛指腹内肿块。《丹溪心法·积聚痞块》:“痞块在中为痰饮,在右为食(一云“痰”),积在左为血块,气不能作块成聚,块乃有形之物也,痰与食积、死血而成也。”《杂病广要·积聚》:“大抵积块者,皆因一物为之根,而血涎裹之,乃成形如杯如盘,按之坚硬也。食积败血,脾胃有之,痰涎之积,左右皆有之。” ②指肝积。周之干谓:“痞块,肝积也。肝经湿热之气,聚而成也。”参见肝积条。 ③指癥瘕。见《东医宝鉴·积聚》)癥有定位,按之不能移动;瘕则或聚或散,或上或下,或左或右,亦多在腹腔。参见癥瘕、积聚条。又当前临床所见之肝脾肿大,亦属痞块类疾病,可用鳖甲煎丸,或滋水清肝饮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