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桐桐妈育儿手记 破解成长中的18个行为现象一 (二 张思莱育儿手记

一、大脾气

典型表现:稍微不顺心就大哭大闹、大吵大叫,甚至摔东西、撒泼打滚,而且很难平息,有时候还会持续很长时间,很难劝阻。

成因:如果可以排除先天神经类型的原因,孩子的大脾气往往是伴随着自我意识发展而来的。对于那些语言能力还比较局限的孩子来说,脾气一般起因于有了需求主张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当养护者无法及时满足这种需要甚至无视这种需要时,小脾气便被引爆了;对于那些已经有一定语言表达能力的孩子来说,脾气则可能起因于惊恐、孤独或不被赞赏的负面情绪。

对策:

1、父母首先要意识到发脾气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比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千万不要把孩子容易发脾气视为家庭教育的失败,而且根据美国亲子沟通专家帕蒂的提法,发脾气其实是孩子的心理康复机制之一,借助这个过程,孩子将发泄掉许多不良情绪,比如沮丧和无助感。所以不要轻易用强制的办法终止这一过程。

2、没有无缘无故的脾气,当孩子发脾气时,家长还应学会查找脾气背后的原因,比如,是否忽略了孩子的某项需求?是否自己处理冲突的方式让孩子产生了不公平感?孩子是否遇到了什么学习障碍?如此等等,这类追问更容易帮自己对症下药,而孩子也将从父母善解人意的处理方式中学会设身处地,得到成长。

3、学会接纳孩子的脾气固然重要,但如果还没有足够的耐心处理孩子的脾气,就不要硬撑着,可以让其他家人帮着留心脾气风暴中的孩子的安全,自己到另一个房间冷静一下,离开之前可以跟孩子解释一下,比如“妈妈感到自己的脑袋都快爆炸了,看来妈妈需要冷静一下”之类的,但千万不要说些“再哭就不喜欢你了”、“哭够了再来找我”之类的话,我们可以让孩子看到自己耐性的极限,但不能否定孩子的情绪,给孩子的痛苦雪上加霜。

二、爱打人

典型表现:

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动辄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甚至在不明原因的情况下上去就打人。

成因:

孩子出现打人行为,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有如下几种:(1)交往技能不发展,遇到问题时不懂得艺术地解决问题,便简单地采取了打人的策略。特别是在多次动手打人都能达到预期效果后,就更容易认为“打人”是他左右这个世界的有力武器,自然就会频繁借助它的威力了。(2)安全感不巩固,遇到非常态的环境,就容易紧张,进而通过打人来先发制人、自我保护。(3)教养方式不当。如果养护者在教育过程经常采取暴力方式,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消极影响,一来孩子可能会习得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二来受到责打的孩子可能把不良情绪发泄在其他人身上。

对策:

1、适时进行交往技能的教育,引导他通过非暴力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并及时鼓励孩子的正确行为。

2、培养孩子的安全感,鉴于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需要专门撰文论述,不拟在这里展开。

3、利用孩子善于模仿的心理特点,给他讲一些正面的故事,为他树立一个榜样原型供他模仿。同时停止打骂的教育方式,对宝宝的交往圈子最好有个控制,少让他和一些爱动手的孩子来往。

4、对于已经具有一定语言能力的的孩子,可以诱导他说出打人的原因,对症下药,及时处理,逐个“击灭”。

三、好胜心强

典型表现:

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凡事都要争第一,达不到目的就灰心丧气甚至耍小性子。

成因:

孩子在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会逐渐喜欢在有意无意的横向比较中确认自己的本事和价值,这就是竞争意识的来源。所以,“好胜心”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来说,应该说是一种本能,未必具有道德层面的意义。

当然,孩子喜欢争强好胜,还可能是因为家长不经意间给了他们这样的暗示,即孩子表现好了就高兴,表现不好了就不高兴,以成败论犒赏,久而久之,就让孩子形成了一定错觉:爸爸妈妈只喜欢强胜的我,如果输给了别人,他们就可能不喜欢我了。于是便出现了为了讨爸爸妈妈欢心而好胜的行为。

对策:

1、认识到好胜行为在某个年龄阶段的合理性,在坦然接受的同时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孩子的好胜心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2、日常生活中跟孩子互动时,时刻检点自己的行为反应,不要过分在意他们的输赢,否则就可能“逼”出一个好胜的孩子。

3、如果孩子已经出现了过分好胜的习惯,正确的做法并不是禁止孩子竞争,而是让孩子明白失败了并不是一无是处,比如,孩子和别人玩“扳手劲”失败了,您可以这样安慰他,“虽然你的手劲不如XX大,但跳的比他高啊!”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不可能事事都比别人做得好,只要自己努力了,不论成败,自己都是父母最爱的那个小孩。

4、日常生活中,父母还可以有意创造一些教育契机,比如,在跟孩子比赛时故意输掉,然后学着孩子 的样子生气地罢工并说些“输了,不玩了,真没劲”的话,如果孩子反过来恳求继续玩,则在继续玩的时候赢她,观察她输了之后的反应,如果她输了就像平时一样不开心甚至罢工,就引导孩子反思刚才自己输了罢工时她作为赢家的所思所想,并借机给她讲胜败乃兵家常事的道理。如果孩子输了能够做到继续努力,就借机表扬她“输得气”的勇气,然后,家长在接下来的游戏中故意让她赢,进一步引导她体验“输了并不可怕,只要不放弃努力,就可能成功”的道理。孩子在同伴交往或阅读绘本、观看碟片的过程中也可以随机渗入相应的教育。久而久之,孩子就渐渐明白了最重要的游戏或交往本身的快乐,而非谁强谁弱这个结果。

5、必要时,家长甚至可以淡化对孩子成功成绩的反应,强化对其“输得起”之行为的肯定,当然,这要把握一个度,不要矫枉过正,否则,孩子果真一点竞争意识都没有了,也未必是件好事。

四、不收拾玩具(归位意识较差)

典型表现:

玩具玩完后满地狼藉也不管,或者就地一扔就干别的事情去了。

成因:

孩子不爱收拾玩具与归位意识发展不力有关,再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秩序感。

对策:

归位习惯的背后是良好的秩序感,但对于3岁之前的孩子来说,秩序感的发展还不会很充分,所以家有这个年龄宝宝的家长不要期望值过高,3岁之后的孩子,随着秩序敏感的加强,就有可能以归位为乐了。但孩子不会天然发展出归位意识,需要父母做如下方面的引导:

1、注意言传身教,养成用过的东西及时归位的习惯,并及时通过语言强化这样做的道理,一来这样可以唤起孩子的秩序感,二来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示范,因为孩子是“偷学大师”。

2、多给孩子看一些带相关情节的绘本或碟片,比如《巧虎》,比如《收起来》,引导孩子向故事里的小主人公学习。

3、如果不管大人想什么办法孩子都不配合归位,则可以引入强制措施,比如孩子玩喜欢的玩具的时候,不及时归位就把这个玩具“没收”,让他们体验不及时归位带来的负面结果,而且,给孩子制定的归位规则就要执行到底,一旦破坏就果断地给孩子“惩罚”,不破例,不让孩子心存侥幸。另外,家里玩具太多有时候也会让孩子随便乱扔,可以把孩子不大用的玩具收起来,就留几个常用的在外面,这样孩子就知道珍惜了。

五、不知轻重的“狠话”

典型表现:

喜欢说一些很厉害、很难听的话,比如,“我要把你从楼上踢下去”、“你真是个大笨蛋”、“我要掐死你”之类的。

成因:

套用敏感期的理论,这种“狠话”就是孙瑞雪老师所谓的“诅咒式语言”,一般发生在语言敏感期的某个阶段,而且,由于孩子说这类话的初衷时体验语言的力量,大人越是重视她这种表达,反应越剧烈,她用的越来劲。

当然,狠话也可能是模仿来的。如果孩子的成长环境中经常出现这类语言,则善于模仿的孩子便可能“偷学”过来。

对策建议:

1、孩子说狠话时,家长不妨以冷处理为主,当做没听见,当他们发现这种语言其实没有产生什么力量时,就没有继续的动力了。

2、为孩子提供健康的语言环境,让孩子无从模仿。

六、顽皮淘气

典型表现:

喜欢捣鬼搞怪,且以成功引起他人注意为乐。

成因:

孩子喜欢调皮捣蛋可能有如下几个原因:(1)体验自己的力量。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孩子渐渐意识到自己和别人是有关系的,自己的言行可能会引起别人不同的情绪反应,在这个过程中,她体验到自己的力量,进而喜欢上通过捣鬼左右别人的情绪。(2)自我发泄。孩子的大动作技能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之后,喜欢到处探索,交往意识也日渐加强,但由于活动和交往空间的限制,这些意愿通常难以得到满足,在旺盛的精力还没有更理性的宣泄渠道之前,捣乱、搞鬼当然成为一种选择。(3)引起大人注意。有时候孩子淘气则是因为情感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想借此引起大人注意,进而获得关爱。

对策建议:

1、认识到淘气是这个年龄段正常的行为表现,不给孩子乱贴“多动症”、“皮的要死”之类的标签,以免让孩子受到负面的心理暗示。

【转载桐桐妈育儿手记】破解成长中的18个行为现象(一)(二) 张思莱育儿手记

2、耐心分析孩子淘气背后的原因,对症下药,比如,如果是因为情感需求的缺失,就给予更多的关爱,如果是因为旺盛精力无处发泄,就多带孩子出去走走,给孩子找个玩伴,让孩子更妥当地释放自己的能量。

3、当孩子通过淘气来试探我们的行为反应的时候,我们也要及时表明自己的态度,借机帮他们调整行为底线。比如,当孩子拿着插头玩耍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妥善制止,平静地把孩子抱开,告诉他们插头是用来通电的,不是用来玩的,并进行更安全的防护。

4、淘气有时候也为密切亲子关系提供契机,所以有时候我们也不妨放下大人的架势,同正在淘气的孩子闹作一团,则亲子之爱很可能在这种没有“年龄界限”的打闹中得到提升。

5、当孩子在淘气中表现出一定的创意时,我们还可以因势利导,将孩子淘气的能量导向更理性的轨道,比如,当孩子把布娃娃扔的到处都是时,我们不妨蹲下来抱起布娃娃,温柔地哄她睡觉,或许,受到感染的孩子也会因此跑过来,跟我们玩起“过家家”的游戏呢。(待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53022.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王东京:关于党校教学改革与管理的几个问题

2014-07-04 21:22:17|分类:干部教育培训新视|举报|字号订阅本文转载自灿烂的阳光《王东京:关于党校教学改革与管理的几个问题》这个讲题对我来说有点大,也很难讲。说实话,我之前在经济学部做教员,从综合层面对教学改革与管理研究得不多,

韩师解惑 如何看待成长中的挫折? 正确看待挫折

作者:韩德强 时间:2014年7月22日编者按:成长过程中总是会有种种的困惑,尤其对于理想主义者来说,面对一个暂时很强大的现实的物质世界时,可能产生不知所措的迷茫。如何坚定信念让精神去克服对接现实的过程中产生的挫折和迷茫,是我们每个追求

转 桐桐妈育儿手记-我的孩子性子慢 张思莱育儿手记下载

Q:请教你几个问题:MM上小学以后,老师认为她太文静,不太爱表达,最重要的是太慢,他爸性子就慢,没有时间观念,相比之下,就我稍好一些呢,怎么办呢?MM昨天写字就因为太慢,其它同学都把作业交给老师了,她没写完,没交作业,写完以后,老师已

成长中的绅士 泰剧绅士的成长01中字

在巽--寮集训的空间常常是两点一线之间,每天车接车送,学员们鱼贯进出的时候,总有一个身影,胳膊扶着车门默默地等候同伴的平安出入,然后轻轻合上,跟司机师傅微笑着道谢,作别。也许这只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举动,但是遇着这样的人,你不禁

声明:《转载桐桐妈育儿手记 破解成长中的18个行为现象一 (二 张思莱育儿手记》为网友沉默的目击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