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那两个经典至极的长镜头,不过电影中许多一闪而过的短镜头如墙上的涂鸦、屏幕上的广告、报纸上的新闻等也颇令人回味(还记得片中那个虽然断了一条腿的但依旧威武十足的大卫雕像么?)。但是不管是长或是短,建立在这些震撼画面镜头之下的故事剧本才是真正的幕后英雄。一个优秀的故事剧本是成就经典镜头的必要不充分条件,而充分条件当然是导演自身的功底能力,但说到底这个能力可以发挥到几成,绝大部分还是在于故事剧本。一个好的电影首先应该是一个好的故事,否则就会失去绝大部分的价值。
另一方面本片那极具现实感的画面风格也相当令人回味,我想如果不告诉年代,你是难以想象这会是未来世界——肮脏的道路、颓废的楼房、晦暗的天空。所以这种视觉效果带来的不仅仅是眼球上的冲击,它无疑更能震撼人的心灵从而引发更深刻的反思。而这种现实感来自科幻的镜像也更具有警示意义,科幻永远是反转的现实,现实是科幻不变的根基和源泉。(《人类之子》改编自英国“推理小说第一夫人”P·D·詹姆斯1992年的同名科幻小说。) 一个隐藏的重要的背景设定
《人类之子》的科幻大背景设定是人类丧失了生殖繁衍能力,不过片中还有一个隐藏起来的背景设定,那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能够决绝人类种族延续问题的程度。这个看似无关紧要的设定是相当重要的,实际上正是这个设定才从根本上决定了故事的发展脉络,繁殖能力的丧失说到底只是一个“问题”而已,关键是没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最根本致命的。
笔者的思路是这样的:试想,09年到27年,18年也不短啊,随着这个数字的增大而方程式却一直无解,一方面,人类灭绝的概率在逐渐增大,人心会变得越来越不稳定,这是主观因素;另一方面,从客观因素考虑,由于人类的存在及其活动所产生的国家、政府、制度、规则等所有社会性的东西都会随着人类灭绝概率的增大而变得越来越没有存在的必要,社会的瓦解反过来又会加剧人心的不稳定;在这两方面的影响下,发生暴动骚乱成为必然,这又再一次加剧了人心的不稳和社会的瓦解,这种恶性循环的持续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存需求心态,那就是在这个乱世中力求自身活着的个体需求已经超越了种族繁衍的整体需求。
在根本性需求转变的情况下,电影所呈现的故事其实都算合情合理了,当各大城市相继崩溃,当恐怖性爆炸屡见不鲜,当未来看不到希望,当绝望成为常客,这个时候连自己的小命能否保住都是个问题,何谈繁衍后代这个人类大计?所以出现不计其数的移民以及为移民权利奋斗的“恐怖”组织也不难理解了,而这个组织的篡位者密谋利用新生婴儿作为暴动起义的砝码就更不用解释了。
然而希望总是存在的,你只是没有看到,所以你又会更加绝望。当伴随着婴儿的啼哭,人们纷纷停下厮杀去驻足聆听祈祷,这寂静却又充斥着哭声的短暂和平就是那全人类憧憬的希望。当小船孤零零的漂泊在迷茫无尽的大海之中,纵然希望如雾霭一般虚无缥缈,但它依旧永存。
另一个末日
看到这可能有人会说,如果科学技术再发达点就好了,这样子或许就是另外一个美好的故事了(对啊,就像那童话故事,从此公主和王子过着幸福的日子,从此“亚当”和“夏娃”过着幸福的生活,OMG),恩恩,不错的创意,可惜还是落后了,因为早有人写过这个话题了,而且是在30年之前——1977年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迟暮鸟语》。(《迟暮鸟语》的故事简介:地球环境渐渐恶化,最后演化成为前所未有的灾难。政府垮台,经济崩溃,最可怕的是,人类逐渐丧失了繁殖能力。种族的灭亡迫在眉睫。一小群具有远见卓识的人制定了克隆计划,这是延续种族的最后希望。他们成功了。但是,克隆产品却不完全符合预期。他们具备前人没有的许多天赋,从种种迹象上看,他们似乎远超于前人的“新人类”。他们自己也这么想。但是,新人类的未来却潜伏着可怕的危机。)
实际上不论是《人类之子》还是《迟暮鸟语》,虽然背景相似故事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内涵主题,那就是个体与整体的关系问题。《人类之子》中男主人公以前也曾参加各种暴动游行,为所谓的人权而奋斗奔走,但后来渐渐厌倦,特别是自己孩子的死让他不再关心这些争斗,他甚至对世界上最年轻的人都根本不在乎(他是怎么说的?“最年轻的讨厌鬼!”早死早超生吧,别在这添乱了),更别说什么科学家为人类大计所进行的秘密活动了。但却也正是他一步步带领着黑人孕妇躲避重重危险,并最终看到了明日号,有人说克里夫·欧文演绎的是另一种个人英雄主义,但我也愿意说这是一种整体主义。有意思的是主人公的名字Theo在希腊语中的意思是“神”、“上帝”,这种个人光环和普度众生的隐喻再明显不过了。应该说正是一次次的死亡在改变着男主人公的心理和行为,孩子死了,老婆死了,爸妈死了,最后自己也死了,个人个体的死亡消逝成就的是人类整体的生存繁衍希望,可以说《人类之子》从某一方面讲的就像是人性中整体观念丧失继而重新回归的故事。与此相反,《迟暮鸟语》倒是一个人性中个体观念丧失继而重新回归的故事,有兴趣的自可读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