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9纪录片《南海一号》 cctv9纪录片大全

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文物局联手打造的三集纪录片于12月2日至4日在央视纪录片频道播出。该纪录片将展示“南海1号”从1987年中英联合打捞队偶然发现到201年开始大规模探查20多年的历史。

《南海1号》打造央视首部原创高清纪录片

纪录片《南海Ⅰ号》首次全面、细致地展现了南宋商船“南海Ⅰ号”的打捞过程,以及这条沉船背后的故事,《南海Ⅰ号》的总制片人、总导演、纪录频道总监刘文表示,“‘南海Ⅰ号’作为一艘沉没于中国南海的南宋商船,承载着巨大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2007年很多观众通过电视直播看到中国成功打捞了这条沉船,但是大家对这一切背后的很多百转千回的故事并不知晓。”

CCTV9纪录片《南海一号》 cctv9纪录片大全

刘文还称,南海Ⅰ号的打捞过程中几次面临险境的状况,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所有的文物都会损坏。整个打捞团队顶着巨大压力,一次次地根据现场条件的变化调整策略,这个过程起伏跌宕,极具戏剧性,但又完全真实。

据悉,《南海Ⅰ号》是央视纪录频道首部推出的原创高清重点项目,集结了央视纪录片创作的精锐力量,团队所有人员均参与过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故宫》、《大国崛起》、《颐和园》、《香港十年》的创作。该片的中、英文版将会登陆央视纪录频道国内版、国际版以及央视的其他相关频道,在海内外播出。

首次展示中国水下考古事业

《南海Ⅰ号》不仅是央视首部原创高清纪录片,同时也首次将“打捞沉船”放到了中国水下考古事业发展的脉络上。据悉,中国是水下文物遗产的富矿,但在“南海Ⅰ号”之前,国内却没有大规模的水下考古活动,这一原因也在《南海Ⅰ号》中进行了深度揭秘。

除了以影像化、故事化的方式揭示了水下考古这一行业,在中国从无到有再到迅速发展的过程外,影片的拍摄手法也另辟蹊径。该片执行总导演李侠说:“在‘南海Ⅰ号’的沉没地——广东阳江上下川海域,我们邀请中国水下考古队最资深的水下摄影师进行水下摄影,再现当时水下考古的情景。通过这些影像,观众可以感知水下考古队员对‘南海Ⅰ号’进行水下考古的场面。

《南海1号》九大亮点

亮点一:第一次全面揭示了中国水下考古这一行业的成长历程。

纪录片《南海1号》通过采访倡议 者、决策者、事件亲历者,生动刻画出这一行业怎样从面对国际海上盗宝者觊觎中国领海内的沉船宝藏的无奈,直到今天在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所赢得巨大国际声誉的华丽转身。

亮点二:第一次用科学实证和多维影像展示了对“南海1号”沉船的整体打捞。

《南海1号》为观众展现出一个熟悉却又十分新鲜的打捞过程,从而让观众真正理解这次被载入打捞史的工程的来龙去脉。

亮点三:第一次完整还原了对这条沉船几次探查的故事和过程。

通过纪实再现和亲历者的回忆,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还原了这条沉船一步步走到今天的足迹。

亮点四:第一次全面展示了“南海1号”目前出水的各种珍贵的、不同种类的文物。

亮点五:以福建德化窑为切入点,第一次以民窑的视角诠释举世闻名的中国瓷器。

观众对中国瓷器的了解都聚焦在官、哥、汝、定、均等著名窑口之上,还有青花、景德镇等热点名词。纪录片以福建德化窑为主要表现内容,除了展现德化窑的特点和价值,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窑口表现中国的外销瓷。

因为有了外销瓷,中国瓷器才名扬世界。外销瓷大都是民窑生产,个体价值很难与官窑媲美,然而,这其中的规模、产量却是极其惊人。在宋代,因为有了外销瓷的市场,中国也许有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业流水线、有着世界上最早的标准化生产、有着世界上最早的行业标准、有着世界上最早的集装箱运输。

因为数量的巨大,在大英博物馆,对德化窑生产的瓷器甚至有着一个专有名词“中国白”。

亮点六:纪录片通过文物、文献勾连今天中国沿海百姓的现实生活,第一次揭示了中国人千百年来和大海之间的紧密联系。

亮点七:第一次通过水下再现摄影的手法,真实展现了中国水下考古队员对这条沉船水下考古的场景和细节故事。可以说是中国第一部大量使用水下再现摄影的纪录片。

亮点八:第一次全景展现20多年来,许多为“南海1号”做出贡献的幕后人员。

通过他们,我们能够知道“南海一带有2000多条沉船”这一说法的由来;我们能够知道第一位下水找到“南海1号”的潜水员在海底的奇妙遭遇;我们能够知道第一位接触到“南海1号”文物的文博专家的感受;我们能够知道“南海1号”的外销瓷出自哪个古窑的遗址……

亮点九:纪录片通过大量的三维动画技术,结合实地考察、拍摄和考古资料,全景展现了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发地泉州的古城风韵、逼真再现了宋代福船建造的场景、生动形象地阐述了“南海1号”打捞过程中的困难和危险。

《南海1号》分集介绍

第一集:南海沉船

以发现“南海1号”沉船、探查“南海1号”沉船的细节故事为主体,以新中国水下考古事业从无到有、到不断发展壮大的相关人物、事件为历史脉络,展现1985年到2001年底,中国水下考古事业起步以及发展,“南海1号”的发现和探查的故事。同时以中国文化遗产,特别是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为宏观背景,力求表现出具体时间和时代发展之间的丝丝关联。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b2x8Ecrb19Y/

第二集:历史密码

以“南海1号”沉船出水的文物探秘为故事主体,以此关联今天我们已经发现、研究的文化遗存,同时在传承至今的人们的生活习俗中探寻历史的真相。以海上丝绸之路、中华民族的海洋文化为宏观背景,力求表现出中国历史发展因海洋而繁盛的内涵,呼唤观众对海洋的热情和关注。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UmrjoUsdmyY/

第三集:浮出水面

以2002年到2007年底打捞“南海1号”沉船从方案论证到具体实施为故事主体,以此关联世界范围内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情况,同时通过表现“南海1号”发掘、保护这一系列故事,引发人们对“南海1号”不断的热情、对水下文化遗产持续的关注。以中国对水下文化遗产从发掘到保护这一理念的提升为宏观背景,力求表现出中国政府对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视和责任,以及带来巨大的国际影响。

“南海1号”,这是一个需要几代人才能完全解开的谜团。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ehKbrQ7tje0/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53909.html

更多阅读

电视剧《天字一号》故事原型 张国福为原型的电视剧

电视剧《天字一号》故事原型最近热播的反特电视剧《天字一号》,取材于“炮击天安门”阴谋案和老电影《国庆十点钟》。更多的改编线索,来自于国庆十点钟。编剧比较大胆,把“炮击天安门”阴谋案的素材也用上了。这是一个经典的侦破案件

纪录片《西藏一年》 藏地一年纪录片

《西藏一年》这个纪录片曾被一些中国年轻的网民用“电驴”等工具下载过,就像他们下载美国很多流行的电视连续剧一样,还有志愿者主动翻译出了中文字幕。●《西藏一年》为何得到不同立场各方的认可?●《西藏一年》是怎样拍摄出来的?●《西

南海一号,八百年南宋宝藏沉船 沉船宝藏

“南海一号”的整体打捞,曾是中国考古史上的一件大事。一艘八百年前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的南宋沉船;一艘长30.4米、宽9.8米、高4米的现存最大宋代沉船;一艘发现了20年,打捞预算2.3亿元人民币的昂贵沉船;一艘文物可能超过八万件,

声明:《CCTV9纪录片《南海一号》 cctv9纪录片大全》为网友何必在一起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