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幼不学的下一句

小孩子不努力学习,这是很不应该的。如果一个人在小的时候不读书学习,那么到老的时候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人生一世,即使能活上百岁,那又能有多久呢?童年时代,纯洁无瑕、无忧无虑,如同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春天。但春光易逝,一转眼便到了炎热的夏季,就像人的充满激情的青春岁月,但也掺杂着不少躁动。秋天来了,“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飞”,萧条而凄凉,紧接着便是寒风肆虐的冬天了,万物凋零,树木枯槁。秋冬时节就像人的中老年阶段,事务繁杂,但力不从心。春、夏、秋、冬四季循环往复,这是大自然的规律;童年、青年、中年、老年,这是人生的规律。只是大自然的春天还会再来,而人生的大好春光却如东逝水一去不复返。

古人认为,一生之中最好的学习阶段是童年时期,就是13岁以前。人降生到世上,要经过婴儿期、幼儿期、少儿期,加起来有13年,这是基础教育阶段,人必须接受13年的基础教育,才能在社会上独立。错过了这个黄金阶段,不是说不能学习,而是事倍功半。若在这段岁月里,终日闲游,自暴自弃,不读诗书,不听教诲……如此这般,辜负大好时光,到了老年最终只能成为一个庸俗之辈,后悔就已经晚了。就像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写的那首留芳千古的《劝学》诗所云:“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立志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它的意思是:年少时不知道及早地勤奋学习,到白发苍苍的老年时,后悔没学到知识,再想读书就太晚了。因此,人在少年时期,必读书向学,通达古今,明知义理,方能成为有用之材。同时做父母的也应明白,孩子少年时期求学这件事,不可缓慢,尤其不可忽视!

历史上凡成大功、立大业和在社会各方面有卓越或较高成就的人,少年时期都有笃志好学的品质。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幼不学的下一句

汉代著名经学家和政治家匡衡,自幼家境贫寒,但他勤奋好学,不为家贫所误。为挣钱糊口,他白天必须多干活,只有晚上才能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灯,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非常惋惜这白白被浪费的时间。而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灯,把屋子照得通亮。一天,匡衡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灯,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灯,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但并没有因为邻居家嘲讽而丧失读书的信心,反而更坚定了决心,发誓一定要把书读好,学有所成。有一天晚上,匡衡正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烛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一些,他就借着“偷”来的邻居家微弱 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从此,“凿壁偷光”的故事流传了下来。

“洛阳纸贵”这个成语讲的是西晋文学家左思的故事。左思小时广交游,曾学书、学琴,都学无成就,他知道自己天资并不出众,便下定决心,发奋学习。后来,他果然写出了优美的文章,尤其以辞藻壮丽获得称赞。据史书记载,他写文章非常认真,曾用一年时间来写《洛阳赋》,后来又用10年时间来写《三都赋》。为写《三都赋》,他整天苦心构思,在走廊里、庭院中,都挂着纸和笔,每当想出好的文句,就立即记下来。这篇杰作写成后,深得著名学者及权威人士的赞誉,很快流传开来。文士、书生及官家子弟,争先抄录,竟使洛阳纸价大涨。“洛阳纸贵”的成语由此而来。

有见识、有智慧的父母都肯让小孩子在黑发年少之时去吃苦,磨练他的意志,以期长大后成大器、挑重担,免得到了孩子白发衰迈之时,悔之已晚。偏爱、私爱不是爱孩子之道,只能给他本人乃至家族带来灾难。孔子说:“爱之能勿劳乎?”(《论语•宪问》)意思是说:果真爱你的孩子,就要让他劳苦,让他知道人生的艰难困苦,否则你的爱就会变成了害。

1、匡衡(生卒年不详),字稚圭,东海兰陵(今浙江苍山县鲁城乡)人,西汉著名的经学家和政治家,以解《诗经》著称,元帝时位至丞相。匡衡幼年时,家道贫穷,但勤奋好学。《西京杂记》说:“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凿壁偷光”的典故也由此而来。

2、左思(生卒年不详),字太冲,临淄(今山东淄博)人,西晋文学家。左思出身寒微,其貌不扬,然而才华出众。《三都赋》与《咏史》是其代表作。《晋书·左思传》载,他曾以10年时间写出《三都赋》,“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53956.html

更多阅读

声明:《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幼不学的下一句》为网友荒漠野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