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比让
科特迪瓦是我们走的第七个国家,也是时间呆的最短的一个国家。头天晚上到,第二天晚上离开。接待我们的地导是一个中国人王医生,沈阳人氏,援外后留在了这里。自己开了一个中医馆和一家中国餐馆。
在科特迪瓦我们就去了一个景点--世界文化遗产大巴萨姆。
其实,科特迪瓦目前有四个自然和文化遗产,只有大巴萨姆属于文化遗产,其余三个都是自然遗产,并且都是自然保护区和以植物为主的国家公园。
科特迪瓦过去叫象牙海岸,可想而知这里是以盛产象牙而闻名的,但是那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现在全世界都在禁止象牙贸易。现在这里最著名的是可可生产了,据说科特迪瓦的可可产量占世界的45%。也就是说我们吃的巧克力大约有一半是来自科特迪瓦,这包括吉百利还有费列罗等世界著名品牌。
大巴萨姆是一个被遗弃数十年的殖民地时期的老城。是科特迪瓦的第一个首都。也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法国殖民统治科特迪瓦的历史见证。众位弟兄都说这里是大家走过最没有意思的世界文化遗产。但是老贫农不这样认为,因为,这里虽然很破旧,但是根据照片对比依稀可以看出以往的辉煌。也可以感觉到,非洲国家虽然独立了,但是非洲人并没有充分利用好这些殖民地时期遗留下来的资源,也没有学会如何管理好这些国家资源,真可惜。这里其实是一座规划得很好的小城,按功能划分成商业区、行政区、欧洲人居住区与非洲人居住区,还有 渔村。
商业区里的银行、电影院、教堂等
行政区里的办公楼
这座小楼是法国殖民时期最早的海关,后来改为邮局,现在是大巴萨姆的博物馆,里面保存了不少殖民地时期的老照片。其中有很多来自于珍贵的上世纪初期的实寄明信片。
现在建筑物门前还有海关时期遗留下来的窄轨铁路
这是该建筑作为邮局时期的老照片
现在建筑物大门旁还留有当时寄信用的收信口(邮桶)
这座过去的办事机构(好像是法院),现在成了教堂。
这里原来是博物馆,现在是当地的美术馆。
现在房子外墙上装饰着非洲的艺术
现在建筑物内部一半是卖陶器工艺品的店铺,一半是作坊。
过去法国人住的房子,独立后被当地的非洲人占据了。但是年久失修都已经很破旧了。
据说,这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后,还进行了一些有限的修缮。
很多建筑上还可以看到一些法国式的装饰
河边的这座灯塔可是很古老了 原来这条河上的桥是白人和黑人的分界线,没有经过许可,黑人是不准过到桥这边的。
河边是原来的公园,有很多粗壮的大树,哈哈,老贫农拍树时碰巧还拍到了蜥蜴夫妇(回来整理照片才发现)它们的隐蔽性太强了,挺有意思哈。
这里还保留着殖民地时期的雕塑 其实在科特迪瓦除了大巴萨姆以外,还有一个应该去的地方,就是号称比著名的梵提冈圣彼得大教堂还要高一个“帽子”的和平圣母大教堂。科特迪瓦人认为他们的教堂才是世界最大的教堂。
可惜我们这次只游览了该国的旧首都--阿比让,而这个大教堂是在新首都--亚穆苏克罗,在网上看了很多关于这座教堂的摄影作品,看起来还是很壮观的。
科特迪瓦的城市建设还可以,地导介绍说这里的主要经济主导是黎巴嫩人。
这是阿比让主要的广场,除了纪念碑后面这栋大楼是邮局外,广场的周边街道都是商业街。
路边金色的清真寺
这里正在建的一座高架桥及高速公路,工程量很大,这可不是中国人干的,是法国人建的。据说是科特迪瓦人不相信中国人的质量,宁可相信殖民过他们的法国人。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人的悲哀,这都是中国政府缺乏远见,放任中国的小商小贩向非洲国家倾销劣质产品种下的恶果。
集市上玲琅满目的非洲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