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正骨疗法
1976年4月9日,国家邮政部门发行T.12《医疗卫生科学新成就》特种邮票1套4枚,其中第4枚为“中西医结合小夹板治疗骨折”(见图)。“小夹板治疗骨折”简称“正骨”。
中医正骨疗法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编号Ⅸ-6,中国中医科学院等单位申报。
中医正骨疗法是指治疗骨折、脱位及关节损伤的整复手法。早见于宋代洪迈《夷坚志》,清代吴谦《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分作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八法,后在此基础————上又发展为手摸心会、拔伸牵引、旋转屈伸、端提挤按、摇摆触碰、按摩推拿、夹挤分骨、折顶回旋等法。古代正骨器具有通木、腰柱、披肩、竹帘、杉篱等,后经改进用各种质料制成不同形式的小夹板等。我国多地有不同的正骨疗法,如北京护国寺中医医院的宫廷正骨、朝阳的罗氏正骨法,上海的石氏伤科疗法,河南洛阳、广东深圳的平乐郭氏正骨法,山西高平的武氏正骨疗法,浙江富阳的张氏骨伤疗法、台州的章氏骨伤疗法,福建福州的林氏骨伤疗法,辽宁海城的苏氏正骨,山东新泰的孟氏正骨疗法,湖南新邵的孙氏正骨术等。
中医正骨疗法经长期实践,形成独特的治疗方法,“小夹板固定”为中国首创,后在许多国家推广,堪称中国传统医学的伟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