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对孩子的影响
孩子做错事,逮着就是一通猛打,家长都知道这么做,可能让孩子更叛逆、更自卑,甚至心灵扭曲。未成年犯罪越来严重。据调查未成年人在犯罪前,当他们出现某些不良行为时,受到父母打骂常常不可避免。家庭暴力给他们带来的不仅是皮肉之苦,更多的是心灵的创伤和行为的扭曲。调查结果表明,在家庭中父母经常打骂孩子,带给孩子的是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一是加剧了不良行为的产生。当问及未成年犯“家里人对你怎么样”,选择“经常打骂”的有16.1%。相关分析表明,被家里人“经常打骂”的孩子,有不良行为的比例高于没有选择被“经常打骂”的孩子。事实上,打骂孩子不仅没有制止反而加剧了孩子的不良行为。
二是加剧了亲子冲突。父母打骂孩子的直接后果,不仅使未成年的孩子承受皮肉之痛,更严重的问题是使他们的心灵受到伤害,对父母产生排斥心理,并成为“离家出走”的直接原因。调查表明,未成年犯离家出走,有一半以上与父母打骂和责备有关.。
三是经常在父母的打骂中生活的孩子,极易产生不良的性格特征。调查中,当问及未成年犯“你认为自己性格有何特点”与“家里人对你怎样”,两组数据的相关分析表明,在家里被“经常打骂”的孩子不良性格特点最为明显。性格暴躁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内在动因,而父母的打骂则是未成年人不良性格产生的重要根源。
四是父母的暴力行为成为孩子的攻击性示范。儿童具有强烈的模仿他人行为的倾向,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他们是年幼的孩子最早模仿的主要对象,而且父母在孩子心目中越是重要、权威性越强,孩子模仿得越起劲。孩子长期受到父母打骂,就会模仿父母的惩罚性行为,学会粗暴、打斗、残酷,并照父母的这种示范来攻击别人。
别用表情暴力虐待孩子
现在都是一家一个孩子,心疼还来不及,谁能忍心虐待自己的孩子?”昨日,记者就虐待儿童的问题随机采访了几位家长,大家都表示,现在除了家长患有精神疾病等少数情况外,虐待儿童的情况应该非常少见了。然而,有关专家的观点却与这样的看法大相径庭。
据陕西省防止虐待与忽视儿童协会会长、儿童虐待防治中心负责人焦富勇教授介绍,目前联合国已经把虐待、艾滋病、战争、生存条件欠佳和失学列为威胁儿童健康成长的五大首要因素,世界上每天就有540名儿童死于虐待。在我国,虐待儿童的事件也越来越多,据全国妇联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74.1%的儿童在成长期曾受到不同程度的虐待,防治儿童虐待已经成为一项非常迫切的社会工作。
-别用“表情暴力”虐待你的孩子
据焦富勇介绍,虐待儿童的范畴有身体虐待、情感虐待、忽视虐待及性虐待四种,其中以情感虐待和忽视虐待最为常见,却又最不易被发现。
焦富勇指出,情感虐待是指监护人不能给儿童提供一个适宜的成长环境,而且还经常有一些对儿童心理健康和发展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行为,如过分限制孩子的行动、自由,诋毁、嘲讽、威胁和恐吓、歧视、排斥以及其它类型的语言或行为。大家往往以为孩子小不知道什么,其实儿童的情感非常敏感,据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婴儿在2个月大的时候就能分辨出成人的表情是高兴还是厌恶。他说,情感虐待不仅可能来自父母、亲戚,还可能来自学校的老师、同学。
忽视虐待则是指父母或监护人在完全具备能力的情况下,没有为儿童的健康、教育、心理发育、营养和安全等方面提供应有的帮助,出现这种“冷暴力”在我国家庭中的比例已经达到28%。这是因为一些家长光顾着忙自己的事业疏忽了对孩子的精神关爱和情感沟通,导致小孩心理发育出现了偏差;而更多的家长则是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强迫小孩参加五花八门的“兴趣班”,忽视了孩子对玩耍及与同龄人交往的需求,这样也可能导致小孩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失常或变态,且往往还会在孩子的心理上留下难以愈合的创伤,使其学习能力下降,难以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厌学、离家出走甚至自残、自杀。由此可以看出,这种“冷暴力”虐待带给儿童的伤害绝不亚于身体虐待。
-家长期望值太高也能导致虐待
在我们这个以独生子女家庭为主体的社会中,虐待儿童事件还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分析其原因,焦富勇说,首要原因就是受“打是亲、骂是爱”、“棍棒下面出孝子”的传统文化影响,相当一部分家长仍然笃信着“不打不成器”的“教子圣经”,随意打骂、体罚孩子,而孩子所受的不单单是皮肉之苦,更是对其自尊心的打击,成年后很有可能成为有暴力倾向的人。根据国外的调查结果显示,少年时经历过父母体罚的频率与他们日后酗酒、自杀、抑郁的几率成正比。其次,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父母在工作上遭受到重大挫折,如失业、收入减少等,孩子很可能会成为父母的出气筒。第三,越来越多的离异家庭、单亲家庭,未婚生子又弃之不养等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虐待儿童事件的增多。
-免费救治机构在陕受冷遇
虐待不仅会影响儿童生长发育,而且这种心理阴影很可能会伴随其一生,因此除了对受虐儿童的身体损伤进行医学救治之外,对其心理和情感损伤也应当给予耐心、细致的治疗和关怀。2006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出资在陕西成立了陕西省防止虐待与忽视儿童协会、儿童虐待防治中心。这是中国大陆唯一一家全部免费救治受虐儿童的机构,但出乎组织者意料的是,前来接受救治的儿童却寥寥无几,该中心设立一年半的时间,只有100例左右受虐儿童前来救治,平均每月救助人数不到6人。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局面呢?
陕西省医学会会长李鸿光认为原因有三:首先,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方式已经属于虐待了,已经给孩子造成了严重伤害。其次,虐待孩子的人一般都会千方百计地掩饰自己的行为,出现生理伤害顶多也就是找个借口到一般医院治一下,而这种单纯的医学治疗并不能消除孩子内心的阴影。另外,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在西安有这么一个专门的救治机构,更不知道在这里所有的治疗费用是全免的,所以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教育孩子牢记十不要
家庭中的方方面面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及其人格的熏陶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应把培植健全人格当作家庭教育的中心,重视和加强对孩子进行良好道德的培养,戒除掉家庭教育中的会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从而有效地建构儿童的健全人格。
下面就列举了家庭教育中的“十戒”,为保证孩子能在健康的心理环境下成长,家长们不可不看呦!
1.不要瞧不起孩子
“你这么这样笨啊!”或者“你是木头人吗?”每当这类瞧不起孩子的话脱口而出时,都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削弱孩子的自我观念。
2.不要恐吓孩子
采用恐吓的方式来管教孩子,也会减弱他的自我观念。
如果父母说:“你下次再这样,就要你好看!”或者“你再打弟弟,妈妈就要狠狠揍你一顿。”每当孩子听了这些话,他们会惶恐难过,从而对父母产生一种恐惧心理。
3.不要贿赂孩子
有些父母许诺孩子,如果读书成绩好,就给买什么东西,以此将刺激作为动力,这不是个好办法。这样的贿赂会引发孩子做事的动力由内转向外。他不是为学习建立起来的良好自我观念而学习,而是为了物质奖励。这样不利于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目的性。
4.不要逼孩子答应“下次不敢了”
孩子犯了错误,妈妈气极地说:“好,现在你要答应我,你再也不敢这样了。”可不一会儿,老毛病
又犯了,妈妈觉得自己受了骗,大怒地骂道:“你答应妈妈的,怎么又不乖啦?”
妈妈该知道,要小孩许诺是没有意义的。许诺和恐吓是一对难兄难弟,对孩子不会起积极的作用。假使碰上敏感的孩子,逼他许诺反而会使他再度犯错而感到难过。即使孩子不太敏感,也会使孩子口是心非。
5.不要过度保护监督孩子
过度保护监督孩子会挫伤孩子的自我观念,削弱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因为当父母过分监督孩子的行为时,其实也是在告诉孩子:“你不能照料自己。”
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照料自己的能力不很自信。我们应该把“只要孩子自己能做,决不包办代替”当作座右铭。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孩子自己照料自己的能力。
6.不要对孩子唠叨不休
过分唠叨不休会使孩子觉得父母认为他没有理解事物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会产生厌恶不快的感觉。其实,有条理地向孩子交代事情,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7.不要强迫孩子立即盲目地服从他人 如果你硬要孩子丢开他正做着的事,听你的话做别的事,他的反应会很不乐意。父母应事先提醒孩子,等一会儿要他做什么,比如说:“小军,差不多再过十分钟,你该进来吃饭了!”同时,他们也可以允许孩子在服从命令之前有稍作抱怨的自由,比方说:“喔,妈妈,我非要现在进来吗?”
要求孩子立即而又盲目地服从,对抚育出独立而自我调节的人,这种主法是无效的。
8.不要纵容孩子过分
纵容孩子并不利于孩子本身。因为孩子迟早要长大成-年-人,要走上社会,有些在家里行得通的事,到外面就很难说了。
因此,纵容孩子只会剥夺孩子的潜在能力的发展机会,阻碍他成为能干、独立、能自我调节的人。
9.不要用不一致的规矩管教孩子
有些父母凭自己的喜怒随意设立规矩,同样的行为有时遭罚,有时由他去。这样会使孩子感到迷惑。
孩子需要你用一套一致、可信、可靠的规矩来教你用一套一致、可信、可靠的规矩来教育他。 10.不要订不适合孩子年龄的规矩 假如你希望一个两岁的孩子同五岁的孩子一样循规蹈矩,只会使他自觉无能。
因为你期望于他的,是他的年龄不可能达到的行为水平。这时他的自我观念有极坏的影响。
家庭教育与孩子的个性发展
家庭中心人物的父母对孩子的教和养持什么态度,直接影响着孩子性格的形成和身心的健康发展。在批评中长大的孩子,喜欢责难他人;在诚实中长大的孩子,勇于奋斗;在嘲笑中长大的孩子,个性羞怯;在羞辱中长大的孩子,充满了罪恶感;在宽容中长大的孩子,懂得容忍;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深具自信;在称赞中长大的孩子,懂得感谢;在公正中长大的孩子,极富正义;在接纳和友谊中长大的孩子,不但爱人,也爱世界。
成长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作为一种启蒙教育、基础教育,基本任务就是为孩子的良好个性健康发展奠定最初的基础,全面提高孩子的基本素质。家庭教育环境是影响青少年成长的主导因素。对孩子成长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也就是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的互动,如果父母不重视这一点的话,孩子可能连好多基本的生活能力都学不会。作为家庭中心人物的父母对孩子的教和养持什么态度,直接影响着孩子性格的形成和身心的健康发展。
首先,我们来看看发生在我们身边极其普通的案例:在省某机关单位工作的朱先生,他有一个聪明勤奋的儿子,今年小学毕业。多年来,他从没有呵斥过孩子,更没打过一下,也没有娇惯过,而是靠自身的影响,引导孩子吃苦勤奋。其孩子获得各种荣誉证书:有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奖证书;有英语奥林匹克竞赛获奖证书;有三好学生证书;有优秀班干部证书;还有钢琴九级证书……他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靠的就是家长的“亲子教育”。据来自公检司法部门的统计信息表明,在犯罪的未成年人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倾向:父母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不管不问;经常打骂孩子,带给孩子一系列负面影响;父母职责履行不当,放弃对孩子的抚养教育责任,孩子缺少家庭的保护;自以为是“为了孩子好”的所作所为,往往违背了孩子的意愿和儿童的成长规律……
按照政府公务员、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企业高级白领、蓝领、普通工人、下岗职工家庭、教师、个体户、农民等为顺序,调查了他们对孩子的关心取向,结果发现:在学校各方面表现都不错的孩子的家长对孩子关心的内容大致相同,即:孝敬父母长辈、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搞好智力开发、激发潜能、学好功课,积极参加锻炼、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引导适当消费、吃饱穿好,但不铺张。
媒体刊发有关未成年人的问题报道,大部分是离家出走、沉迷网吧、偷盗抢劫、杀人强奸、厌学辍学、家庭暴力等,从中可以看出端倪,那就是孩子不良行为的产生和加剧,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父母性格、行为和观念的影响。未成年人具有强烈的模仿他人行为的倾向,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他们是年幼的孩子最早模仿的主要对象,而且父母在孩子心目中越是重要、权威性越强,孩子模仿得越起劲。孩子长期受到父母打骂,就会模仿父母的惩罚性行为,学会粗暴、打斗、残酷,并在社会上按照父母的这种示范来攻击别人。
在我国,家长对孩子施以暴力的恶果早被人们清楚地认识到了,但是多年来,依然屡禁不止。而且,随着父母对子女期望值的攀升,对子女管教的“重视”,以及孩子的反抗意识增强等原因,有愈演愈烈之势。尽管一些法律文件也规定了儿童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身体自由权等基本权利,但非到打孩子致死、致伤、致残即触犯刑律的情况,父母很难受到法律的制约。因此,当务之急,矫治孩子的不良行为,必须从改变父母的教育方式入手。
现在的未成年人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的过分溺爱和教育方式的不当,导致他们从小娇生惯养,吃不了苦,经不起挫折,普遍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坚韧不拔、吃苦耐劳、诚实善良等传统美德。在批评中长大的孩子,喜欢责难他人;在诚实中长大的孩子,勇于奋斗;在嘲笑中长大的孩子,个性羞怯;在羞辱中长大的孩子,充满了罪恶感;在宽容中长大的孩子,懂得容忍;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深具自信;在称赞中长大的孩子,懂得感谢;在公正中长大的孩子,极富正义;在接纳和友谊中长大的孩子,不但爱人,也爱世界。心理研究会专家认为:目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由于大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期望值过高,训斥多于鼓励,教训多于理解,压制强于疏导,导致未成年人易产生情绪和人格障碍。其次,父母离婚、分居、再婚现象的增多,也使未成年人心理极易产生波动,蒙上阴影。另外,两代人之间缺乏理解也是一个原因。在青少年时期,人的自我意识日益成熟,在观念与行动上都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还没有完全成熟,有其特定的心理特征,家长若没有依此去深入了解,是很难理解这一代孩子的。你一摆出长辈姿态进行说教,他们就不爱听了,虽然出发点是好的,却往往事与愿违。
心理学上讲,人类最大的爱的需求就是无条件的爱,就是一种我们常常形容的母亲对子女的爱的表现。人在小时候,透过爱抚、拥抱、摇动,孩子很容易体会到被爱。但在长大的过程中,孩子开始有自己的意见与看法,有自己的朋友与世界,有自己的喜好与语言。这时候嘘寒问暖,也能使他们知道父母爱他们。但是能让他们体会到父母无条件的爱,就需要聆听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被了解、被接纳,青少年尤其需要被聆听、被了解,若父母能了解他们,一定对他们有很多的帮助。
每个人都需要成就一些事情,然后自信心、自尊心才会建立起来。孩子尤其需要被鼓励与诱导,自己独立地完成某些事情。这个成就的需求与独立自主的需求有很大的相关性。应该放手让孩子们去做一些事情,不要怕他们会失败而代替他们或给予太多的指导。“放心”是很大的要素。
同处一样的环境中,为什么大多数孩子能够健康成长,而有的孩子却走上歧途?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生长的家庭环境不同,父母的个性与教养方式对孩子个性发展的影响。不同个性特点的人对孩子的教育有着不同的态度。根据父母的教养行为特点,现代家庭中普遍存在民主型、专制型、忽视型溺爱型四种类型教和养。
民主型的父母,往往采用的是说理和诱导的形式进行教和养,多会给孩子设立恰当的目标,坚持要求孩子努力去达到这些目标,并对孩子提供一定的帮助;能耐心倾听孩子的观点,鼓励孩子参与家庭决策等。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民主型父母能表现出更多的关爱,这是一种理性的、严格、民主、耐心的爱和教育方式,在生活上会积极支持孩子的自主活动,束缚限制不多,能够促使孩子较好地锻炼独立生活能力,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是马上帮助他,而抓住机会启发他们动脑筋想办法,以此来调动孩子的思维积极性。当孩子做错事时或解决不了问题时,不是一味地批评孩子,而是在批评的同时,给予信任的目光和语言,使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有信心,下次我会做得更好!这些孩子中父母主张少让他们“独食”“独玩”“独占”“独立性”的情况下,逐渐形成自立自强的处性品质,以使他们更容量适应未来的社会。在这种方式下成长的孩子表现出更多的是自信,有较好的自控能力,乐观积极、勤奋好学,学习成绩较好。
相反专制的家长,对孩子又过分严格,专制型父母对孩子要求严厉,通常提出很高的行为标准,这些要求和标准有时甚至不近情理。孩子出现稍许的抵触,父母就会采取体罚或其它惩罚对孩子进行管制,孩子没有自己的权利。这种教育方式实质是满足了成人的需要,忽视和抑制了孩子的想象力与独立性。这种方式下成长的孩子,虽在学校中表现较好,但性格较内向,不敢大胆积极的展示自我,表现出焦虑、退缩等负面情绪和行为。大家知道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孩子最在意大人对自己的评价。他们听到大人怎样说自己,就会对自己产生一些印象,认为自己是怎样的孩子,这些大人对熟识的行为和努力常常表示不满意,甚至于当着别人的孩子作比较,给孩子一种否定自己的暗示,使孩子产自卑感,缺乏自信心,这种专制冷漠型的家庭因素,使孩子唯诺诺缺乏独立性与主动性。
那么溺爱型家庭因素在孩子性格形式中起怎样的作用?这类父母对孩子常常怀有过多的期望与爱,但很少对孩子提出要求或施加控制,在生活上对孩子百般呵护,让孩子在家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家长不知道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要有一个从生疏到熟悉,再由熟练到自觉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就必须反复练习,而家长常以孩子年龄小忽略了这些,对孩子的事一味包办,这样就使得孩子一遇到困难,就依赖父母解决,没有独立性,长期如此孩子就散失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另一方面这些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往往百依百顺,欺同伴、执拗、任性,唯我独尊的坏习惯。这一教育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对父母表现出无尽的需求和很强的依赖性,自我控制尤其差,在任务前缺乏恒心和毅力,表现不成熟的特征。男孩子表现的更为突出。
忽视型父母:这样的家庭比较少,一般是父母忙于生意没有过多的时间关注孩子,他们没有对孩子提出行为标准的要求,对孩子的成长更多的是提供食品衣物等物质条件,而对孩子的情感与心理要求缺乏关心。这是一种对孩子情感生活剥夺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态度更多的是一种无奈或漠视,或者说是一种变相的放弃。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对学校生活少有兴趣,学习成绩和自控能力较差,出现的问题会更多些。
做为家长,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个性发展不同的影响,注意到孩子成长过种中所必须的关心和爱护,遵循教育规律:
理解孩子是教育好孩子的前提。父母只有理解了孩子的生理、心理需要,理解了孩子个性发展的年龄特征和发展过程,才能正确评价哪些是孩子个性的优势、哪些是劣势。才能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来因材施教。理解孩子不仅仅指理解孩子的日常生活,以及一些外显的情感和个性表现,而是要了解孩子的发展之序,认识孩子的发展之势,理解孩子个性的成因与可能出现的结果,从而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理解还包括对不同年龄孩子个性发展特点和规律的了解,自觉采取符合孩子年龄特征的个性化教育方法。
尊重是人的心理需要之一。每一个个体都有尊重和被尊重的需要。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尊重的需要越来越强烈,自尊心越来越强。自尊心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个性发展的动力之一。因此家长要特别注意爱护孩子的自尊心,尊重孩子独特的个性特征,为孩子朝着适合自己所爱、所向、所能、所长的方向发展创造条件,走适合孩子个性特点的独特之路。
尊重孩子就是尊重孩子的自主权,尊重其个性、行为方式和兴趣爱好,不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价值观和兴趣,不以自己的好恶规定孩子的发展方向,不强迫孩子实现自己未曾实现的理想。但尊重孩子并不是放弃家长的责任而放任自流,而是尊重孩子生命发展过程中的独特精神,尊重孩子个性发展、成长的需要,尊重孩子的各项权利,承认孩子的人格尊严,把孩子当作发展中的独立的个体来对待。孩子是独立成长、独立体验生命全过程的个体,孩子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塑造是父母不可代替的。父母能够努力的是帮助孩子与众不同。
根据孩子们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加以调整,逐渐赋予孩子更多的自主权利和自由空间,使孩子们逐步形成独立、勇敢、好学上进、积极主动、自尊自信、认真细致、合群、谦虚律已等良好态度和意志特征。
孩子的幸福在家长手里
一、是教育,不是招数
1 孩子的幸福是家长走出教育的误区
教育从来就不只是学校的事,在以往的家长们心目中,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去受教育的,当孩子进入学校,家长的一颗心也就放了下来,因为家长认为知了书就达了理。从宋朝以来,要想改变生活出人头地,读好了书就解决了问题的观念深深地印刻在人们的脑海中。于是当孩子的表现令家长们失望的时候,传统的指责方法是“你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吗?”其实我们想一想,如果孩子不热爱学习,把学习当做任务去完成时,书真的不能读到人的肚子里去。而这个时候,家长又不能自己到学校里去帮老师,只能每天因为孩子而生气,让孩子更加厌烦学习,使学习由硬性的任务而降格到一种苦差事。有什么样的人,能为一件事情受十几甚至几十年的苦?有谁能把一件给自己带来痛苦的事情做好?如果我们家长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就知道我们该做什么了。打骂被试验了很多年都不起作用,我们还要不要继续打骂?
打骂来自打骂的惯性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这个问题相当重要。如果我们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教育,那么当一种新的教育冒出来的时候我们就不会准确判定。
近年,我国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教育方法,比如“赏识教育”“自主教育”“新课程”“经典诵读”“0岁方案”“生本课程”“杜曼教育”“蒙台梭利教育”“华德福教育”等不一而足。教育市场飞快地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我们家长能做的是在一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为自己的孩子选择一所适合于他们个性的学校。这就需要我们具备一种能力即准确的判定能力,合理地取舍与吸收。
就拿“赏识教育”来说,由于教育者急功近利,把教育当成教书而不是教人,把孩子和书都当成职业的工具。书和孩子相比,书显得要好用多了。而有个体特征和个体生命力的孩子,会出现许许多多不利于教师职业的行为和状态,这给老师的工作带来了许多的不利,也影响了老师的生计。对于那些还没有热爱孩子和热爱教育却从事了教育事业的人,他们会因为孩子的不配合而产生憎恨心,这样的心态使老师难于驾驭自己的情绪,常常将自己的不良情绪泼向造成这种情绪的孩子。所以在教学的工作中,他们对孩子不断地恶语相加,使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受到严重的损伤。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赏识教育”的观念,至少使老师醒悟到,要想达到自己及职业的目标还有另外一种更好的方式可取。这如同以前是打着“驴子”过桥,之后是拿一把草哄着“驴子”过桥。虽然对课本知识的使用方式和教授方式没有什么改变,但赏识的方式会使更多的孩子热爱学习,不再为了学习而痛苦。虽然他们没有因为知识的学习而建构起更多的作为人的内涵,但是他们的身心也许从此就要健康得多。所以说“赏识教育”在当时起到了非常大的积极作用,它改变了一批人对待孩子的态度,当时中国人是太需要这个了。
可是,在人们以为“赏识教育”是唯一的教育法宝的时候,对孩子的赏识过于偏执,因而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其实赏识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首先,父母有个心理承受的问题,比如孩子在学校出了事,老师把家长叫去训了一顿,回到家,他能不能心平气和地对孩子微笑?平等地、在不剥夺孩子尊严的情况下与孩子讨论问题?有些人做不到,会劈头盖脸,将孩子打骂一通。
有些家长说:李老师,我做不到。有这样一位母亲,她的儿子很淘气,老惹事,每次出事老师都要把她喊去告状,一回家就要打孩子。结果打成了习惯,天天打,没有一天不打。她的打骂似乎不是为了打骂,而是由于有了“打骂”这样的惯性。最后孩子干脆不学了,不喜欢任何事情。我说:你把孩子打成这样了,问题还是不能得到解决,为什么不想着换一种方式呢?她说李老师,我也不想打,我忍不住啊。我说你必须得忍住,坚决不要打孩子。等你能够做到不打孩子之后,再试着采用一下赏识的办法,比如今天老师找你告状了,你回来给你儿子说:老师说你最近表现不错,上课已经能听十分钟了。她说这哪行呀,明明老师把我叫去了,回来一见一肚子气,让我怎么做到?
我说你用你的方式不但没有效果,反而给孩子造成了其它的问题,你的孩子已经陷在泥潭里了。你是把他往上拉呢,还是往下踹?她说往上拉。我说好,那就从现在起,至少不要再打孩子了。
惯性来自心中的蒙昧
这位妈妈身体很好,红胖红胖的,胳膊那么粗,经常笑嘻嘻的。我就想:这么快乐的一位妈妈怎么忍心打孩子呢?如果说她的打骂来自打骂的惯性,这个“惯性”又从何而来呢?来自她的内心,心中的蒙昧,教育的误区。
她告诉我孩子一天不打都不行。老师经常告状,孩子上课从来不听讲,她气得不行,就打,送到我这里不是为学画,是专门让我调毛病的。孩子一开始干脆不进教室,在外面荡来荡去,无聊得不得了,拿几个珠子弹来弹去。我也过去跟他一起弹珠子玩,他说:你玩得没意思,我不跟你玩。他特别讨厌成人。
在我跟孩子的妈妈那次谈话之后,过了一个星期,她又来找我,说李老师,我都一个星期没打儿子了,他怎么还没变好?我说你坚持四个月不打孩子看看有没有作用?你不打,四个月之后你的孩子才能出现变化,比如说,开始撒娇、胡闹……当出现这些症状时才算有救。你回去,坚持不要打。
又过了一个星期,我正在做家长咨询,看见她气势汹汹地上楼,一头就往教室里冲,我说停下停下,你干什么?她说谁谁谁的女儿说我儿子在教室里不画画,光玩。我说你儿子以前连教室都不进,现在终于坐在教室里了,你难道看不到这一点吗?你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她说哎,我听了实在气得不行,想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儿。我说你回去,而且,你儿子回家之后不许问他这件事。
后来,有一次家长沙龙之后,她对我说:李老师,你让我别打儿子,我一天到晚忍着,憋得难受。我说你把你身体吃得这么好,好像专门为了打儿子的,要是我天天这么打早累倒了。你知道这个世界上谁能救你儿子吗?只有你了。是由我来监督你去救他。你还是听我的,别再打了。当时好多家长在场,都说:你就听李老师的吧。
我说得一点都不过分,她的儿子完全麻木了,打完了还那样,她不解恨,就用毛衣针戳。
这位妈妈看了“赏识教育”的书,也听了我的讲座,所有的道理都能明白,就是做不到。
即便解决了父母心理承受的问题,赏识依然很难,因为正确的赏识更需要智慧,高度的智慧,这是赏识教育的另一大难点。智慧要是不够,就会赏识出一个问题孩子。
蒙昧制造不良的后果
那时,我们也大力给家长推荐“赏识教育”的书。可是一年之后,却出现了一批这样的孩子:他们的爱好和注意力不是集中在他们正在做的事情上,而是集中在将要获得的奖励和赞扬上,以至于到最后如果孩子认为自己将要做的事情不能获得赞赏,就不敢再做那件事。
其实过度的赏识也害了一批孩子。有位父亲看了“赏识教育”的书,结果呢,他6岁的孩子开始出问题了,老师在上面讲课,无论讲什么他都在下面说你讲的都是狗屁,其它孩子回答问题他也说狗屁。
赏识必须成为孩子继续往下走的道路坐标,其内容要有具体所指,避免笼统的夸奖,帮助孩子发现做得好的地方,或将孩子没有信心的地方提出来进行恰当的赏识。
比如,孩子有一天早晨扫了院子,但院子扫得并不干净。有几种赏识方式,一种是“太棒了,你真棒!”这样说孩子会笼统地觉得自己扫的院子和自己现在的这个模样以及自己目前的姿势都很棒,他不知道如果要重复获得这种赞赏该朝哪个方向努力。如果他确定自己干活的姿势是被你夸奖的原因,他可能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把注意力都摆在做出一个了不起的姿势上。由于太专注于摆那个姿势,他的心和注意力早就偏离了做这个事情本身。所以我们发现在孩子不需要赏识的时候千万不要去赏识他,这样就避免了把他从本我的状态中拉出来,否则对孩子的发展是不利的。
第二种说法是“哇,院子扫得真干净!”这样,孩子就会认为你撒谎。如果他认可了你的这种赞扬,那他就会降低自己做这件事情的标准,以后做其它的事情和扫院子都只做到将就即可。
第三种赏识方式是“我看到你扫了院子”,让孩子知道他所做的事情是被别人所接纳的,而且这件事情是一件建设性的事情。孩子就会继续再去做这件事情,在重复的实践中,在成人恰当的指导下,他会努力地把这件事情做得更好。
再比如,孩子写了10个字,你说:你这6个字写得真不错。这样孩子就会用6个写得好的字与4个写得不好的字进行比较,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如果说:呀,你今天写得真是不错,而不说哪几个字不错,孩子就会以为所有的字都写得不错。你要是每次都这样说,时间一长,你的孩子就觉得自己永远都对,觉得别人都不如自己,容不得半点批评。
而且,赏识不能不分场合、事件、轻重。孩子做的好得地方我们赏识他,做得不好呢?我们怎么办?这才是关键。
一个好的方法,使用它的人如果没有脱离蒙昧状态,必定会制造不良的后果。
如果我们家长连需要赏识的事情都认不清,怎么做到正确地赏识呢?人们一般都将赏识当成了只有正面这一种方式,这是对赏识的误解。赏识,既可正着来,也可以反着来,既可赏识他的优点,也可以从他的缺点中找到赏识的契机。赏识是个无底洞,可以把它发展,广泛化地运用。当一位妈妈跟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做题时故意把题做错,从而调动起孩子学习的兴趣,这也算赏识。
示弱是一种很好的赏识方法。当一个孩子发现成人竟然错的时候,他会很激动的。我给5岁的孩子进行人体结构知识的输入时,故意画一个没有脖子和身子的人,四肢直接长在头上,我说看,这是老师的自画像!孩子兴奋得不得了,说老师,你没画脖子。他们一下便对人体结构发生了兴趣。
示弱不但是一种很好的赏识方法,而且,还要专门赏识孩子弱的地方。比如我的儿子,停学之前,他在班里搞人际关系不行,老受同学欺负。后来上了学,我就特别害怕旧剧重演。我跟他讲:妈妈觉得你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很有办法,这一点甚至比爸爸都厉害,你爸爸一到生人圈子里,总是不能很快与别人融合到一起,你肯定能让周围的人跟你成为朋友的。没多长时间,他告诉我,说连班里最坏的同学都来找他聊天。
上帝安排的音乐
使用正面的赏识,成人也需要专门地注意孩子发展的每一个细节,找到那个可帮助孩子的点,以一当十。
有个名叫王双喜的孩子,11岁了,被父母折腾得糊涂到什么都听不懂、什么都不感兴趣的程度,根本不会使用自己的大脑,就像手一直被绳子绑着,从来没有使用过一样。有次课是“奇怪的香水瓶”,非常有意思,其它的孩子都能创造出独特的香水瓶,什么吸盘香水瓶呀,什么多功能香水瓶呀等等,王双喜竟然一点反应都没有,他在纸上连一根线条都画不出来。
到了叙述的时候,每一个孩子都迫不及待,等不及了。因为这种时候最能表现自己了……比如那个吸盘香水瓶,你还没注意,叭的一下就吸到你的鼻子上了;喷气香水瓶,如果不小心按错了按钮,就会喷出一股臭气。孩子们一个个上来,滔滔不绝,他呢,无论怎么劝就是不动窝。劝到最后,干脆伏到桌子上,把脸埋在胳膊里面。
这个孩子是我们想的办法最多,下的工夫最大的一个孩子,几个月都没有大的改变,直到最后有一次,班里搞时装设计与模特大赛。孩子排成队,一个挨一个轮着上,轮到他了,我们都担心他不上,可能氛围的缘故,他竟然把一件衣服勒到裤腰里头,慢腾腾地上去了。他走得慢,正巧赶上慢节奏音乐,是那种轻轻的、柔柔的、懒洋洋的音乐。他的姿势呢,就像被谁打了一顿马上就要倒下去了似的,两腿叉开,脚慢慢地蹭着,仿佛刚尿了裤子,跟音乐非常协调,正好合上那种节拍,好像那音乐就是专门为他创造的一样。
现在想起来,要是他碰上的不是这段音乐,而是一段很快、很激烈的音乐呢?肯定是另一种结果。
可是那天,真好像是天意,他正好碰上这样一个机缘。磁带走到那儿正好就是这段音乐,就像上帝安排好了似的。
当时,我给任课的老师挤了一下眼睛,对方马上心领神会,就说:哇,王双喜终于放开胆子了,他的表演太棒了,我们应该为他的勇敢精神鼓掌!哗,一通掌声,一下把他的自信心找了回来。
当然,正面的赏识一定要在点子上面,要是王双喜那天碰上一段快节奏音乐,动作没有做好,要是你说他做得很棒,给他鼓掌,他会认为你是在故意赏识他,反而让他更加自卑。我们有过这样的教训,有次课设计香水瓶,他什么都没画,没办法,任课老师帮他画了,我不知道。我去的时候所有的画已经贴在黑板上面,我一幅挨一幅看,看到那幅画时心里很吃惊,随口说了句呀,王双喜今天画得真棒。班里有个孩子大喊:是老师帮他画的!王双喜一下趴在画板上,再也没有抬头。
模特大赛下来,王双喜一下子放开了,开始往孩子中间钻,甚至还跟同学打架,放学时,一声不吭地帮着老师收拾教室。他的妈妈也一下子满脸阳光灿烂,孩子的学习也开始好转,画画也自信了,以前他是一笔都不画的,也不思考。
记得有一次我问:王双喜,老师问你,有一头毛驴过河,身上驮着一袋盐,不小心掉进水里,上来以后感觉变轻了,为什么?他一脸茫然,答不上来。旁边有个老师提醒,说王双喜,驴身上驮的是盐,不是糖。他这才明白过来,说可能是盐化在水里了。我又问:后来,这头驴又要过河,这回驮的是棉花,也掉进水里,上来感觉变重了,这是为什么?他想呀想呀,最终没有想出来。
像王双喜这种孩子,一放开,往往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因为他在治疗他的创伤,在自我修复。除了打架,见了所有的老师都要往身上靠,那么大一个男孩,坐在老师腿上,让抱着,他觉得中心的老师都应该对他好,如果哪个老师不够重视他,他就会闹情绪。我们管这种情况叫做心理修复,孩子的心理伤痕是从这种情况开始走向愈合的。
现在,他已经和其它孩子一样了,不再需要单独的关注。
你今天真酷
赏识本来是教育的基本手段,为什么在中国被作为一个问题专门提了出来呢?
这是因为我们没有这样的传统,我们的传统是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成人害怕赏识会让孩子骄傲,变坏。我们从不把骄傲与自信、自主这些联系在一起。我看过一部外国影片,里面有个7岁小男孩,爱上了面包师的女儿。那个姑娘已经20多岁了。为了能见到她,每天放学都要到面包店买一个面包。有一个镜头,男孩在走进面包店之前,将两块糖塞到嘴里,使两个腮帮子鼓起来,再戴上一副大人的墨镜,做出很酷的样子,可笑极了。但是面包师的女儿丝毫没有嘲笑,很平静地说:噢,你今天真酷,晚上请我吃饭吧?男孩学着大人的样子说:没有时间。姑娘就说:噢,求你了,求求你了。小男孩拿出大男人的架势,说:行吧。
一个卖面包的姑娘,不是个教育家,连教师都不是,却知道在这种状态下该怎么做,根本没有任何吃惊与嘲笑的意思,这也是一种赏识是吧?
有一次,这个姑娘到男孩家开的餐厅送面包,男孩前去打招呼,发现姑娘眼睛哭得又红又肿。他问怎么啦,姑娘不吭声,放下面包走了。这时,有个人说:肯定是和她男朋友闹矛盾了。小男孩着急地说:我是她的第一男朋友!我将来要跟她结婚!他的妈妈,这时候走过来,说:先去洗澡,把耳朵洗干净,结婚还早呢。
在发达国家里,似乎每个人都知道孩子是怎么一回事,该怎么做,这就是传统。要是我们遇到这种事情会怎么样?好一点的,会嘲笑一通,把能表示好笑的表情全做出来。差一点的,就会大吃一惊,继而严厉地训斥:怎么这么小就想这种事情?啊?
其实,孩子从4岁就开始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的探索时期。在探索人与人的关系的早期,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最近的观察对象是有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由于经历了结婚这样的事情而使他们住在一个家里永远不分开。儿童将缔结良好关系这样的行为与结婚这样的词配起对来。在配对的早期,他们因为不能够准确地把与这个词相关的内容与词正确对应,形成固定的有关结婚的概念,所以,他们就经历了一个“试误”的过程: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他们要跟他们认为可亲的任何一个人结婚。
如果我们知道了这是人类发展必然要经历的一个探索过程,就不会对此大惊小怪,或者当成笑料去谈论它,而是像尊重大自然那样去尊重孩子的这一自然发展过程,不去唤醒孩子,避免使孩子发现自己探索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并为此感到羞愧或自卑。
我们所说的教育上先进的国家,是因为他们这样正确地看待人类发展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孩子的父母、父母的父母,再往上的祖辈就已经开始尊重儿童的这种现象,习得正确的对待这种现象的方式,并作为传统传承了下来。这些父母也许不知道为什么要平静认真地对待孩子这些可笑的错误,但他们却能正确地对待,因为他们不知道还有训斥和嘲笑的方式,他们的父母没有给他们训斥和嘲笑的传统。
如果我们的父母给我们的传统是不好的,那么为了我们自己的孩子能够获得良好的发展,我们就要去研究和学习别人好的传统和习惯,不至于再听到这种话就会吓坏,觉得孩子是不是出了毛病。曾经有个笑话:儿子对父亲说,他将来要跟奶奶结婚,父亲很生气,说:你怎么能跟我的妈妈结婚呢?儿子反问:你能跟我的妈妈结婚,我怎么就不能跟你的妈妈结婚?知道了这些,我们就再也不会将这样的话当成笑话而大惊小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