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的上等根器,需具备八种品质
法王如意宝
现在的修行人很多都在说:我已经得了无上大法,怎么还没开悟?过去的人开悟怎么就那么快?问题就出在:根基不成熟上。我们成就佛道必须具有优良的根器,这就叫做“品质”。比如,要造就真金、美玉,必须要有好的材料。也就是说,首先要开采到上好的玉石做原料,再经过反复地打磨、切磋、雕琢,才能成为美玉。如果材料不行,再怎么加工也没办法成品。
修行没有进步,其实这就是因为没打好基础。你去看看自己的心上,还存在多少障碍?这些障碍在被清除之前,你的气脉上面,必定有很多染污的气。现在,这些都没有调整过来,以至于心上面连一个相对稳定、喜悦、清净的状态都没有。所以,现在必须要看清楚,自己目前处在什么阶段,要切切实实地在基础的做人上面,修好。
我们成就佛道必须具有优良的根器,这就叫做“品质”。比如,要造就真金、美玉,必须要有好的材料,也就是说,首先要开采到上好的玉石做原料,再经过反复地打磨、切磋、雕琢,才能成为美玉。如果材料不行,再怎么加工也没办法成品。
就像古语中所说:“朽木不可雕也”。因为不是好材料。所以,暂时没办法塑造。因此,现在不是急于求成之时。所谓“欲速则不达”,而是必须使自己具备修道的根器,也就是首先需要完善自己的品德。
在这里,法王讲到了人品贤善的八项要求:一、心善;二、少谄;三、少诳;四、温良;五、虑远;六、稳重;七、量大;八、识广。
要成就佛果,必须要具有修解脱道、修菩萨道、修密乘道的种性,而这个种性无非就是指你心上的品质。也就是指:心善、心直、心温、心远、心稳、心大、心广。当你这个人的秉赋已经有了这些美德时,再结合各种佛法的修持,就能够顺利地成就道果功德。也就是有了这个如真金、美玉般的人品后,加上修法的锻造,就决定会有大的成就。
我们只要对于这些品质一项一项地进行考察,就会发现,这的确跟我们修行的成败息息相关。如果你已经具备那些素质,你就堪受各种正法。就像是一个器皿,器的容量大,它纳受的也就多;器的质地坚固,它使用的时间也会长久;器足够开放,它就能够不断地容纳……所以,古人也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成办事业,工具必须足够锐利,也就是所依必须要好。
要想在世间法方面,成就一种不朽的功勋,一种伟大的事业,仰仗的就是这千古难得的人品。如果你依靠这贤善的人品趋入佛法,那就会具有强大的造就力、吸收力和开发力等。因此,当人的根器成熟时,一旦与佛法接触,就能很快地获得成就。
当今时代,有许多人虽然学佛时间很长,可是却不见有多大的成就,问题就出在根基不成熟上。而过去的大德,比如:六祖,从没读过书,一字不识,在广东边方地带,以卖柴为生,孝养老母。但他的成就极快,仅仅依靠两个半卷的《金刚经》就成为了一代祖师。
我们可以观察历史上成就的大德,就会发现他们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过去所说的:有真儒,才有真佛。在世间,是忠臣孝子。出家,就是高僧祖师。这就是因为他的品质已经成熟,用在世间,他能做忠臣、良相,用在出世间就可以成为祖师、高僧。也就是说,当你的心上具足这八种品德时,就已经有了成就佛法的基本素质。
在菩提心的教授引导中,也是反复强调:菩提心是无边广大菩萨万行的一个根本支点,整个大乘佛道唯一由菩提心来支撑。所以,最开始不必要在其他法上下很多功夫。首先把菩提心的刀磨锋利,再去砍的时候就会非常便利、快捷了。如果这把刀不锋利,效率就会很低,是什么都砍不动的。同样的道理,人品素养一旦完备,就会跟佛法非常的相近。那个东西一来了之后,就会毫无障碍地出现“点铁成金”之效,顿时能使你的心升华,在道位上迅速升进。过去汉地由于有“儒、道”两家的深厚基础,佛法传入之时,人们已经具备“舍生取义、慷慨成仁”等的优良品德,念念为天下着想,他有这样的心量。所以,当接触到大乘佛法之时,就很容易得以升华,成为菩萨。
所以,我们首先必须要知道这八项品德为什么如此重要?它们与后面修法的关系是什么?这样心里明白后,就能够按照人品的要求,时时刻刻培养、完善,建立好做人的基础。也就是所谓的“人成,即佛成”,在做人上能够成功,那么学佛确实是非常稳当的。不论你修什么法都很容易成就,这就是因为根器已经成熟。
下面我们对这八种品质一项项的进行分析:
第一、心善
如果具有心地善良的品质,那么,修大乘法就会非常快。比如:自他平等、自他相换、自轻他重的菩提心,他只需要扩大、提升,就能很快修上去。因为在他世间做人的时候,已经养成了这种利益别人、贤善的品性。也就是他已经拥有很深厚的善根,很纯熟的善种性,只是范围较小而已。但他已经训练好利益别人的心,无论是对于自己的父母、兄弟,还是同学、同事,包括在他身边各种各样的人,他都知道怎么发自内心的用善心去帮助别人,他愿意把好的给他人,自己吃亏;他是以他人的安乐而欢喜,以他人受痛苦而难过……这样的根性很契合大乘道。所以,他一入到大乘道,善根就像遇到甘露一般,在短时间内得以成熟。
第二、少谄
如果具有少谄、少诳的德行,也就是无论对任何人、任何事,都是秉着一颗正直的心,不会为了骗取名利,作各种虚伪、狡诈的心态、语言、行为。
由于他的秉性上面,已经有了正直,谄诳的心很少。当然,要说绝对没有是不可能的。因为凡夫毕竟有我执,还会在乎自己的面子,这样在不经意之间也会矫饰、掩饰,也会偶尔表现出这样、那样的一些行为,这是在所难免的。但是,他这方面的习气很薄。相比而言,正直的善根就很强。
所以,他在学佛之前,就具备正直的品德,当一学到佛法的时候,他就很容易跟真如相应。也就是像《维摩诘经》中说的那样:“直心是道场。”平时“心如弦直”,就像一张弓的弦一样,没有弯弯曲曲的地方。意思是他的心很单纯,从来不会脑子里转三个弯再跟别人说话,或者要去揣摩别人的心理,然后特意做出某种表情、动作来迎合对方。
如果我们心里谄曲比较少,心就很正直,这样,在法的相应上,也就会很直。禅宗有个婆子,以“蓦直去”为导师,就是深得佛法的精髓。所以,心地正直,容易相应真如;心地谄诳,则难以入道。
其实,人的心态、行为和气脉等都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在一念一行上,就能看得出你是什么气氛,到了什么程度。若是还没到那个程度,即使你得受再大的法也难起作用。而到了那个程度,一点就燃烧了。
谄诳心很重的人,心里有很多委婉曲折,围绕心轮外的脉,纠缠得就很多,这样就会非常难解开。在那种心态的控制下,与甚深的佛法根本就是格格不入的。
所以,真正的大成就者都能够观机,知道你火候有没有成熟。当你火候已经很成熟的时候,也就是说你的人品已经修得非常好,内在的德行非常充实、光辉。这时候,再学任何佛法都非常快,样样都堪能。比如:让他受戒,他能守持清净;让他修行,他能昼夜勤恳;让他祈祷佛菩萨,他很精诚,很快能得到感应……所以,在方方面面他都能与上上的法相应。
比如说,修道成仙的吕洞宾被称为“纯阳子”,因为他的心已经修到了纯阳的地步,没有一点阴暗。他在道家,就是个仙才,修到了道家最高的果位。后来,他到黄龙禅师面前。经黄龙禅师一指点,他就开悟了。
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修道上最关键的问题。意思是说,我们往往忽略了前面的基础。也就是说:你不要妄想一步登天,一步就什么都跨越过去了。就像是常常讲的三个半包子的故事,必需要吃完前三个包子。到最后半个的时候,才能吃饱。你不能说,我只要吃最后半个包子,就能饱。
所以说,你首先要在人品上,尽可能地修圆满。你在这方面越是得力,趋入到佛法中,进展的就越快。就像刚才的比喻所说的那样,刀一定要磨快,也就是你的根器要好,等到工具磨好,再用的时候,就可以“快刀斩乱麻”了。
所以,为什么一定要有前面的基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把前面的基础培养好了,那么他一放上去,他就起作用了,就像是水已经到了九十多度,再加热一下,它就能沸腾了。而你如果还是一块冰,那就要不断地加温。
再回过来讲一点:
“谄诳”,就是在名利心的驱使下,由愚痴和贪心相结合,造成的心理扭曲。
现在,我们就是要通过严格辨别,在“义”和“利”上能分得清楚,在因果律上非常严明,才能杜绝谄诳之心。作为一个学大乘佛法的人,要想出离世俗、修菩提心,获得自在,成为圣贤,更应当要重“义”。因为大乘道上的一切所行,唯是利他,这样只有亲“义”才能与法相合,与道相应。但若是名利心很强,那就没办法与大乘佛法相合了。
因为学习大乘佛法,到了一定的阶段,需要为了利益众生而舍弃自己的妻子儿女、头目脑髓等的一切,在在处处都是以众生的利益为主,担负的就是普度众生成佛的重任。完全是出于一种无条件的奉献,而不可以去违背菩萨戒。一切菩萨戒的中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心就是为了普度一切众生到达究竟的佛果而誓愿成佛。
所以,要想从普通人的心升华到菩提心上,一定要有上上的善根做基础。因为菩提心是一种极为伟大、无私的心,完全是以悲心救世的心。而如果自己心上,自私自利的气氛太重,为了捞名利去做各种虚假的手段,念念追求就是“我”的利益、“我”的面子等等,这样的心已经完全局限在一种我执、名利的污浊气氛里,怎么可能跟这个高尚、纯洁、无私的菩提心靠拢呢?不必说菩提心,就连与出离心接近一点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出离心就是要看空这一切,要从这个世俗的圈子里跳出来。
大家要知道,首先一定是要把自己内在的德行修圆满。如果自己在德行上都有亏欠,就像是一个裂开的容器,怎么可能装狮子乳呢?所以一开始就必须把这个容器补完整、补牢固,你才可能承受佛法的甘露。你缺一项德,就代表你心的容器上已经出现一个裂缝,而在这些裂缝中,有些裂得大,有些裂得小,有的具有缺口,有的存在污垢。所以,现在就是要把人品修好,成为一个好根器,这是最重要的。
过去古人跟我们现在不一样。他们在学佛之前,就有相当好的儒家、道家的基础,所以一转入佛门,就能很快成就。比如说,过去的人在世间学的是圣贤之道,是所谓的“孔、孟、老、庄”,而我们现在学的是数、理、化,是音、体、美,全是这些外在的知识,自己心上的素质就很薄弱了,有很多品德上的欠缺。
所以,大家一定要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迫切性。现在很多人都是30多岁才开始学佛。在此之前,不仅没怎么培养好的品质,反倒是熏染了各种各样恶劣的习性。比如:自私自利、好吃懒做,浮躁、轻慢、狂傲,个人主义等等,所以,内在深处有的就是竞争心、虚荣心、狡诈心、放逸心、散乱心等,这些都是心中的毒素。
有了一种不好的品性,在身心气脉上就会相应的出现一种不好的现象,这样的心念起得越多,你的气脉就会越乱,要调整好的难度就越大,要开发出本性的功德更是难上加难了。
现在的修行人很多都在说:我已经得了无上大法,怎么还不开悟?过去的人开悟怎么就那么快?
其实,这就是因为没打好基础,你去看看自己的心上还存在多少障碍,这些障碍在被清除之前,你的气脉上面必定有很多染污的气。现在这些都没有调整过来,以至于心上面连一个相对稳定、喜悦、清净的状态都没有。所以,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