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拉文斯基指挥列宁格勒爱乐乐团演奏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和四、五合集
普列特涅夫指挥俄罗斯国家管弦乐团演奏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
柴可夫斯基是俄罗斯伟大的音乐家,他创作的B小调第六交响曲,也就是著名的命题交响曲《悲怆》。我手头现有两张德国DG公司出版的音乐CD,一张的代码为DG 419 475-2,1960年录制,列宁格勒爱乐乐团演奏,穆拉文斯基指挥;另一张的代码为DG 453 450-2,1998年为纪念DG公司百年出版的经典唱片,由普列特涅夫指挥俄罗斯国立管弦乐团(RNO)演奏。
一、两个著名的乐团
1. 列宁格勒爱乐乐团
列宁格勒爱乐乐团(现已更名为圣彼得堡爱乐乐团)是前苏联历史最悠久的交响乐团之一。十月革命期间,红军攻占冬宫后不久即开始组建。其首场音乐会于1917年11月7日举行。这家乐团最初的使命是“用音乐来教育人民”。1918年,在硝烟四起的苏俄内战期间,这家乐团演出了96场音乐会。列宁格勒爱乐乐团第一位首席指挥是谢尔盖•库塞维斯基。1920年库塞维斯基定居美国,艾米尔•高克接替了他的职务。1924年乐团的首席指挥又换成了瓦列里安•伯迪亚耶夫。两年后,作曲家里姆斯基•哥萨科夫的学生尼古拉•马尔科开始在列宁格勒爱乐乐执棒,他利用自己的威望上演了大量的现代作品,其中包括勋伯格的《古雷之歌》和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一交响曲》等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列宁格勒爱乐乐团弦乐手的座位摆放形式与西方乐团大不相同。其第一小提琴坐在指挥的左面,而第二小提琴坐在指挥的右面。大提琴位于第一小提琴之后,后面是低音提琴,中提琴被安排在大提琴和第二小提琴之间。这一点细心的音乐爱好者可以在听唱片时感受到。
2.俄罗斯国立管弦乐团(RNO)
俄罗斯国立管弦乐团RNO(RUSSIAN NATIONALORCHESTRA)的名字实在是如雷贯耳。这个乐团在1990年前苏联解体后才成立,短短十多年的时间,已经一跃成为了世界的一流乐团。这个乐团的创始人就是当今乐坛上在钢琴和指挥领域大放异彩的奇才普列特涅夫(Pletnev)。虽然挂着“国家National”的标记,其实RNO倒是一个完全“民营”的乐队,除了莫斯科市政府在演出场地的租金上给予优惠外,其它跟政府好像没什么瓜葛。乐队成立得到了乐坛泰斗罗斯特罗波维奇以及其他许多国际级大师的大力帮助,并自成立起就罗致了前苏联国内一大批其他一流乐团的顶尖高手,据说仅其小提琴声部里就有来自其他乐团的六名首席,足见该团人才济济。在普列特涅夫的率领下,RNO声誉鹊起,迅速建立了其作为俄罗斯音乐权威的国际地位,加上宣传得法,其国际地位甚至有超越老牌的圣彼得堡爱乐乐团(也就是“列宁格勒爱乐乐团”)的趋势。
二、著名指挥家
1.穆拉文斯基
叶夫根尼·亚历山德罗维奇·穆拉文斯基(Eugene Mravinsky;Евгений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Мравинский,1903年6月4日-1988年1月19日)前苏联指挥家。生于列宁格勒。21岁入列宁格勒音乐学院,随高克和谢尔巴乔夫学习指挥和作曲。1931年毕业不久即任国立列宁格勒基洛夫歌舞剧院副指挥,指挥了乌兰诺娃主演的芭蕾舞剧《睡美人》。1938年在全苏首次指挥比赛中获头奖后,即被聘为列宁格勒爱乐乐团的常任指挥达四十多年。由于他的努力,使该团成为世界屈指可数的著名乐团之一。在穆拉文斯基担任指挥的这50年里,这位传奇的指挥家将乐团带至世界领先水平,创造了传奇一般的辉煌成就,直到逝世之前,他都与这个乐团保持着亲密无间的特殊关系。
2.普列特涅夫
普列特涅夫Mikhail Pletnev1957-,全名:米哈伊尔·普列特涅夫。俄罗斯指挥家、钢琴家,(Михаи́лВаси́льевичПлетнёв),1974年就学于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钢琴。1978年获柴科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一等奖,之后,就作为优秀的钢琴家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以演奏柴科夫斯基、普罗科菲耶夫、李斯特的作品最为闻名。1990年苏联解体后,他纠集优秀的演奏家,组成俄罗斯国家管弦乐团,该团是1917年十月革命后俄罗斯诞生的第一个完全独立于任何政府和组织的乐团。1990年11月16日,普列特涅夫指挥他的乐团在莫斯科音乐学院演奏厅进行首演,1993年与DG公司签订了专属录音合同。普列特涅夫的指挥生涯是与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录制的柴科夫斯基全套交响曲与《曼弗雷德交响曲》,以一种全新的、更深入的诠释,而成为新的经典。
以上内容,根据摘录自百度百科网页内容编辑。
三、作品欣赏
柴可夫斯基B小调第六交响曲,作于1893年,是一部具有主标题和乐章标题的交响曲。主标题《悲怆》是作者根据其弟弟的提议,柴可夫斯基曾经说明:“这部交响曲的构图归根到底是‘生活’。第一部分是激情、冲动、自信、渴望行动,必须简短(末乐章是‘死亡’-----崩溃的结果)。第二部分是‘爱情’,第三部分是‘失望’,第四乐章结束时‘逐渐消失’(也要简短)。”一般交响乐第一乐章都是快板、奏鸣曲式。而《悲怆》的第一乐章是柔板,不太快的快板,开头的引子是大管阴郁低沉地演绎出第一乐章的主题音型,让人感到一种在云海深处不断翻腾的力量,音乐也在不断加快的同时,这一主题被肢解,不同的乐器交替演奏,情绪转变成为焦躁不安,进而在激动情绪渐渐消退后,进入第二主题,这时的旋律表现的是痛苦中的甜蜜的回忆,有些神经质的音序曲折复杂,最后进入一个高潮,在庄严肃穆中终止。第二乐章优美的快板。这也是这部交响曲与其它交响曲不同的地方,一般交响曲的第二乐章都是柔板,比较优美的曲式。而这部交响曲的第二乐章,就是一部散发着神秘韵味而又典雅的圆舞曲。尤其是小提琴拨弦的演奏,让人感到愉悦轻快。柴可夫斯基也是一位弦乐器拨弦配器高手,在第四交响曲的第三乐章里面弦乐器完全采用拨弦方式演奏的。这部交响曲的第二乐章也是整部交响曲“悲怆”氛围中的一抹亮色,基于欢快的旋转中传达了短暂爱情的愉悦。第三乐章极活泼的快板。这个乐章里有一个意象,它在努力地行动着,由远及近,渐渐地清晰起来,乐章里面还隐藏着一个恐惧的动机,乐章的后部出现了狂怒的躁动,最终出现了极度失望的结束音响。第四乐章悲怆的柔板、行板。开始以柔婉、凄切的旋律主题演绎出来,不断上行,达到顶点,让人感到如同登山队冲顶失败一样,转而逐渐下行的乐句,带来了逐渐消亡的意象,构成的音象让人感到似乎眼前是一个吞噬所有一切的巨大黑洞,尽管在乐曲中也出现过短暂的含情脉脉的意象和再次盘旋上升的动机,很快就消逝了。接着出现了葬礼进行曲的乐句。最终,乐曲在悲戚的低音大提琴的一声慢似一声的拨弦声中黯然消逝,就觉得是一个人的脉搏渐渐消失一样。
四、版本对比
1.有关乐句间休止的不同
穆拉文斯基指挥的第一乐章分别在35-39”、1’45”-1’49”和4’26”-4’30”各有一段相同时间的休止,在6’53”-6’55”有一个较短时间休止。第四乐章4’16”-4’18”以及此后一大段乐句似断似续的印象,让人觉得那种踉踉跄跄,悲悲戚戚的意境。而普列特涅夫版的第一乐章起始42-48”则休止了6拍,我觉得这可能是指挥有意更加重了乐曲的沉寂感觉;而在2’14”-2’17”和4’47”-4’52”这两段时间休止却比较任意,并在7’19”时与穆拉文斯基版同样的乐句却未休止,这或许是由普列特涅夫指挥对作品的理解决定的。普列特涅夫版第四乐章5’13”-5’15”以及后面的一大段乐句抑扬顿挫基本与穆拉文斯基版相同,但由于速度稍慢,所以,氛围显得更沉重一些。
交响曲创作中,一个乐章内不断出现明显的休止,不多见。这应该和第一乐章的创作思想有一些联系。情绪的复杂交织,引起的冲动与意识的撞击,加入休止较有利于音乐意识的表达。
2.关于音场的位置的不同
穆拉文斯基版的第一乐章在进行到2’33”的时候,低音贝司顿弓与小提琴的急切频率形成强烈对照,很明显,低音贝司的声响发自舞台中后方偏右的位置。
而普列特涅夫版的第一乐章进行到2’57”出现的这个音响效果则明显出现在舞台中后偏左的位置,低音贝司的顿弓重音与穆拉文斯基版比较稍弱。
3.关于乐章的时长比较
穆拉文斯基指挥的版本第一乐章17’38’’,第二乐章8’04’’,第三乐章8’19’’,第四乐章9’45’’(总计时长为43’46’’);普列特涅夫挥的版本第一乐章18’49’’,第二乐章7’29’’,第三乐章8’07’’,第四乐章11’33’’(总计时长为45’58’’)。从时长比较,普列特涅夫版比穆拉文斯基版延长了2’12’’。尤其是两个版本的第四乐章明显后者要长得多。
4.两个乐团演奏结尾的不同
穆拉文斯基版的结尾几个小节是在大提琴、低音大提琴的沉重缓慢而又持续减弱中慢慢消失的,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在最后几小节里加入了低音大提琴的拨弦,就似人的脉搏一样慢慢消失。在这个乐章里,大提琴的位置感很明显,凸显该乐团的特色。而普列特涅夫版的结尾,仅使用了大提琴、低音大提琴逐渐减弱的顿弓来表现,见仁见智,本人认为这一点不如穆版。
差异是艺术的特质,也是欣赏的愉悦所在。体会差异,有利于对作品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