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参加了一位老师的丧礼。
为了调和哀乐造成的凝重气氛,工作人员轻声播放的背景音乐是《天空之城》,久石让为宫崎骏电影创作的主题曲。
事后想,有些与老师有关的歌曲广为人知,懂得利用的话也不至于去东洋找背景音乐了。
凯迪上曾有热帖“那些年,我们一起听过的歌——属于60后的记忆”,其中有人提到《亲爱的老师你在想什么》,响应者众,但没人能记下完整的歌词。就算用百度搜,也没有一字不差的。
百度上有人跟帖说“你说的名字不对,那首歌叫《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被嗤之以鼻。因为跟帖者明显是八十年代新一辈,完全不知道人家在说什么。
这首歌之所以没人能记完整,而且知道的人很少,仅局限于60后的那几届,即刚好在77年读小学的几届,是因为它传播的时间很短。后来不说是禁播,但也不让放了,所以没流传下去。
之所以不让放,是因为它出现得太早,旧痕迹还很多,迅速不合时宜。那几年真是动荡,过一天什么都变了。
只有同龄人对它感兴趣,我完全没想到,因为我也曾跟帖,就有中原的坛友来联系,后来还整理出完整的歌词传给我。
这大概是目前为止网上最标准的歌词,因为它是根据歌曲原声记录下来的。
据坛友说,自己费了不少神才搜索到这首歌,也不知是谁那么有心,从密纹唱片转为电子格式,传到不知哪个网上角落。后来传给我一份,这样我也能重温35年前的昙花一现了。
《亲爱的老师你在想什么》:
静静的校园里灯光闪烁,
我们的老师还在辛勤地工作,
作业簿上留下微笑的目光,
亲爱的老师,亲爱的 老师,
你在想什么?你在想什么……
看着一张张的批判稿,
你想起斗争的烈火,
在那批修的战场上,
你和我们发出炮弹颗颗。
我们要永远向资产阶级进攻,进攻,
时刻把阶级斗争牢记心窝,牢记心窝!
看着一道道练习题,
你想起生动的一课,
面对祖国的寄托,
你讲述着每道高山大河。
我们为杷祖国建设得更美丽,更美丽,
从小要把知识宝库来探索,把宝库来探索。
看着一篇篇劳动日记,
你想起沸腾的生活,
在那绿油油的水田里,
你和我们种下青青稻禾。
我们要在三大革命中锻炼,锻炼,
从小必须与工农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
静静的校园里灯光闪烁,
我们的老师还在辛勤地工作。
作业簿上留下微笑的目光,
亲爱的老师,亲爱的老师,
你想的是——
忠诚党的教育路线,
培养红色接班人,
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跟着华主席,
奔向共产主义美好前程!
这是文革刚结束亟需提高教师地位的时代背景下出台的歌曲,因为太快手,还得坚持阶级斗争为纲,所以老师的首要任务是教学生写批判稿。为什么提反修不提反帝(美)?因为和苏联还闹着,但尼克松已经访华,两国正准备建交呢。
表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态,就开始写作业,讲探索知识,其实这才是当时最想表达的意思,却被低调地隐藏在第二段。所谓顾左右而言他,所谓口不对心,本国文化一直有这含蓄的传统,欲获真知靠琢磨,靠领会。不过参禅也是乐趣,已成宝贵遗产。
但光讲读书总觉底气不足,接着马上说劳动,和工农相结合。
最后表决心的“跟着华主席”,让这首歌带上了致命的速朽基因,人事一变就没法唱了。
如果不是有人上传了原声,这歌词恐怕永远没人能记全。歌曲里为了容纳所有能保证政治正确的概念,各段文字并不整齐,造成传唱困难,所以在当年的传唱度就不高,小孩没法掌握那么多诘屈聱牙的名词和不工整的节奏。
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60后记得它呢?因为它的旋律好听。以前都是听大批判的革命歌曲,突然来一首温柔的,优美的,就被打动了。
顺便查了后来流传的《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
老师的房间彻夜明亮
每当我轻轻走过您窗前
明亮的灯光照耀我心房
啊,每当想起您
敬爱的好老师
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
培育新一代辛勤的园丁
今天深夜啊灯光仍在亮
呕心沥血您在写教材
高大的身影映在您窗上
啊,每当想起你您
敬爱的好老师
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
新长征路上老师立新功
一群群接班人茁壮成长
肩负祖国希望奔向四方
您总是含泪深情凝望
啊,每当想起你您
敬爱的好老师
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
这首歌应该是用来填补前一首“过时”后出现的空白,但却没法摆脱前者的窠臼,还是静静的深夜,还是老师的窗前。不过,为了显示与前一首有别,用了“高大的身影”,暗示说的是男老师。虽然前一首没明说是女老师,但当时所有的宣传画画的都是女老师,而且一律中年,齐耳短发,文革中正是最受罪的年纪。
“新长征路上”的说法,也带有当时的鲜明特点。
后来又有王洁实的《我爱米兰》:
老师窗前有一盆米兰
小小的黄花藏在绿叶间
它不是为了争春才开花
默默的把芳香洒满人心田
啊 米兰 啊 米兰
像我们敬爱的老师
像我们敬爱的老师
我爱 我爱 老师 老师
就像爱米兰
老师窗前有一盆米兰
小小的黄花朴素又明朗
它不是为了赞扬才开花
悄悄的用青春把祖国装点
啊 米兰 啊 米兰
像我们敬爱的老师
像我们敬爱的老师
我爱 我爱 老师 老师
就像爱米兰
我爱 我爱 老师 老师
就像爱米兰
我爱 我爱 老师 老师
就像爱米兰
啦啦啦啦
这首歌一直让我觉得很怪异,“我爱老师就像爱米兰”,表面上是尊师重教,却因找不到合适的表达方式,喻体不明,乱唱一气,反而让人觉得轻贱。
还有就是,依然在老师窗前徘徊,想象力贫乏,思路之窄已无可救药。
最初,这扇总有灯光照耀的玻璃窗是专属周总理的,后来根据议题的重要性挪到了老师的桌前,算是历史性的突破。但老师为何总得半夜加班?为何总是把书桌放到窗前?为何总住平房?学生晚上为何不睡觉老去偷窥老师?疑点太多。
不过,米兰之歌终于有了点小资情趣,不像以前声称要“永远向资产阶级进攻”,而养花养鱼就曾被视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
最新的教师之歌就是《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原唱级别高于是歌曲流传广。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
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
说上一句话语惊天动地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才知道那间教室
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才知道那块黑板
写下的是真理
擦去的是功利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秘
让所有的难题成了乐趣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有力
你总喜欢把我们高高举起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才知道那支粉笔
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才知道那个讲台
举起的是别人
奉献的是自己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我就成了你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我就成了你
我就成了你
看歌曲MV,这首歌似乎是为扶助贫困生而作的,又似乎是在清退代课老师的背景下出台的。要学生表态长大后也做老师,而且是做辛苦的那类老师,才能让大家都得到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