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找工作的过程(转自上交BBS) 上交所互动易

本人基本情况:交大电院2004春季入学博士
天天混水源,前paper版斑竹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

3004年3月~2006年6月完成导师项目科研任务和小论文发表要求(4篇英文sci journal, 1篇英文eijournal,3篇ei 会议)

2006年7月~2006年9月

得到导师同意准时毕业的口谕后,着手准备求职。
第一步:咨询已经毕业的师兄、师姐,详细了解他们求职过程中的是如何定位的?基本确定了自己的求职意向为公司研发部门+高校,求职原则为“全面撒网、重点培养”。注:当时确定的公司的求职意愿顺序:1、欧美外企;2、日韩外企;3;国内大公司、台企

高校意愿顺序为:1、上海985高校 2、上海211高校3、上海一般高校;4、其他地方高校(放在最后是因为一直不想离开上海,汗)
第二步:准备求职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巧。因为高校所看重的是发表的小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这个时候已经不能够在有大的突破,努力意义不大,遂放弃。公司研发部门所需要的是专业知识+编程基础知识+英文口语,专业知识方面自己感觉马马虎虎,编程基础知识因为放下时间已久,故决定好好重新温习一遍,当时主要看的书籍有《数据结构》、《c++primer》、《windows程序设计》、《深入浅出MFC》和《VC技术内幕》等。英文口语方面主要是想增强自己的英文听、说能力,这段时间选择性地学习了ftp上面的《求职英文》+《新概念英语》,感觉效果不错。自己写了一份可长可短的英文自我介绍,每天睡觉前将其熟读一遍。

第三步:准备简历,这部分是我准备最不理想的地方,当时的想法是想尽量把它写详细,因此我的第一份简历整理出来并发给以前毕业的师兄、师姐看时,他们马上就提出了很多的修改意见,于是大改,主要遵循的原则是言简意赅、突出项目经验,后来的求职过程证明了这么做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因此大家在求职准备时,可以多咨询一下以前毕业师兄、师姐的意见,毕竟前人的经验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2006年10月
1、十一长假回来以后,发现有些外企就开始了他们的年度招聘计划,在朋友的建议下将应届生网址设为默认主页,在中华英才网上注册、填写自己的简历,最后将它收入收藏夹。接下来在学校job网进行登记,进行招聘信息查询(交大这方面确实做得不错),这段时间开始招聘的公司一般为一些比较牛的外企,工作意向一般不是研发,学历要求一般是本科和硕士,我投了不少简历,实践证明应者寥寥。不过这段时间抽空把大论文写好了第一章和第二章,这个月也算没有白浪费,:)
2、中旬在同学的帮助下,联系了华师大一位教授,于是给他发了一份简历,表明了希望加入他实验室的做教师的意愿,他很快回信邀请过去谈谈,经过一个下午的交流后,他说会向学校尽量争取我加入他实验室,并让我回去等进一步消息。
注:求职高校意向的同学不妨直接和老师联系,往往有很大的作用。
2006年11月
1、上旬接到第一个interview的邀请,荷兰的一家公司。在预定时间穿上正装急匆匆赶到陆家嘴。公司规模不大,里面的人不多,hr和我进行简短交流后,直接把我领到一个办公室,接待我的是一位老外,四十岁左右,很友好地帮我要了一杯咖啡,接着让我自我介绍了一下,大约5分钟。介绍完毕,开始进行问答式闲聊,主要询问了我简历上的一些内容,还有对他们公司的了解,大约20分钟以后,对我说很高兴和我进行了一次愉快的对话,让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让我回去等下一步通知,就这样我的第一次外企求职面试结束了,自我感觉马马虎虎,开始的时候有点紧张,后来慢慢调整了一下,后面回答就比较自然。注:大家以后求职的话一定不要紧张,进办公室之前多做几个深呼吸吧。:)
2、中旬,经过师兄的推荐,接到了他所在公司的面试邀请,一家日本500强企业的中国研发中心,面试时发现三个面试官都是交大校友,因为都是校友而且是推荐的人,所以面试进行很顺利,让回来等第二轮面试通知。注:在我求职过程中发现,很多公司都有好多交大的,还有师兄、师姐和熟人的推荐有时候很有帮助,但是如果录用了,后来不去还是不好的,我后面没有去这个公司,虽然推荐的师兄不说什么,但总是感觉不好,很对不起他。

3、从日本企业回来后接到华师大12月初进行面试的通知,让准备一个ppt。
注:很多高校应聘都要求要一个ppt,大家如果应聘教师的话不防先做好,主要突出自己的教育背景、政治面貌、课题简介,发表论文和专利等。
4、11月18号参加了东华大学研究生专场招聘会,去了以后很失望,觉得这个招聘会没有什么好公司,带了十份简历,觉得不投又对不起实验室的打印机,于是投了几个大学(厦门大学、中南大学、哈工大、还有上海的几个大学)
注:这个招聘会很差,每年举行一次,个人认为根本不要去参加,没什么好单位算了,还挤了一身汗。不过可以感受一下招聘会的气氛,呵呵呵
5、在我对荷兰公司感觉没有希望的时候,收到了他们final面的通知,这次接待我的是一个50岁左右的女老外,经过简短的对话后,她突然问我期望薪水,当时头一下就懵了,脱口而出10000rmb/m,她微笑着说他们公司提供很有竞争力的薪水,让我放心,然后说公司7月份才在中国成立分公司并且还未开展业务,所以过去的话主要不是技术,要先培训做管理,主要是和供货商进行通讯联系等事务,问我对这个position是否感兴趣,在得到我肯定的回答以后,她说会马上向荷兰那边打报告,让我回去等通知。
注:外企的整个招聘环境很nice,对人很尊重,大家主要是要熟悉整个流程,英文口语很重要。
6、接到韩国三星研究中心的面试通知,他们面试先英文,后中文,感觉挺简单,很顺利面试完,自我感觉还不错。
注:有时候自我感觉不错不一定是好兆头,哈哈哈
7、下旬接到了浙江工业大学的offer,希望我近期给他们答复,因为离开上海的意愿不大,因此我把它放弃了。注:当时太草率了,虽然后面还有很多机会。
8、边找工作边写大论文,进展到第五章了,很顺利。
2006年12月
1、月初做好了一个教师求职的ppt后,赶到华师大进行我的第一次教师面试,去了以后发现一共来了15个应聘者,有一个是交大博后,2个交大博士(包括我),还有北大、武大、浙大、中科院,一下子就感觉到教师职业竞争是如此的激烈,匆匆做完ppt的presentation后回到学校,那个时候有点后悔草率放弃浙江工业大学。
注:进好高校的竞争还是很激烈的,听清华、北大的讲他们学校出来的去北京的一般高校都挺难得,所以很多人都到上海高校来找工作,大家以后要有心理准备。
2、参加了光大会展中心长江三角洲师资招聘会,投了一些高校,其中有一个上海电机学院,回来一问才知道就在我们学校附近,汗,很快收到这个学校的回音,去参加他们的面试,到了那里发现学校好小,故放弃了。
注:这个招聘会有上海的高校,大家可以参加一下。
3、中旬收到荷兰公司的offer信,薪水也不错,税前12000rmb/m,一看很兴奋,匆匆拿起协议书准备去签,突然同学告知如果公司成立不到一年不能办理上海户口,急忙打电话咨询学校就业中心和公司hr,得到肯定答复后相当郁闷,经过激烈思想准备后把这个offer放弃了。
注: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上海户口制度可怕的一面。大家应聘的时候要问清楚。
4、期间收到华东理工要求做博后才有可能进入他们学校任教的email后,放弃了。
注:很多高校现在都要求先做博后,大家三思而后行吧。
5、自我感觉韩国三星面试不错,但是还是收到了它的拒信,真是不能接受现实,连续郁闷了好几天,感觉对信心打击很大。
谈谈我找工作的过程(转自上交BBS) 上交所互动易
6、中旬收到日本公司第二轮面试的通知,稍作准备后赶过去面试,面试官是一个日本人,这个日本人的英文发音很不标准,听起来很吃力,不过总体感觉还好。接着问期望薪水,我还是说10000rmb/m,他说他们公司是替我交四金的(也就是说四金部分公司和我个人的都是公司交),所以如果录用的话会给9000rmb/m,接着说让我回去等消息。一个星期后,给了我offer并通知过去签协议,因为还要和家里商量,最后以协议书还没拿到拖着。注:这个公司还是很不错的,待遇也还马马虎虎。很多公司都会问期望薪水,大家准备好如何回答好吧,我感觉我回答得很生硬。
7、下旬收到同济大学人事处的信,说一个老师和我研究方向很相近并对我很感兴趣,如果我还没有确定工作的话可以过去和那个老师见见面,于是我花了2个半小时赶到同济大学嘉定校区,经过简短交流后,发现研究方向确实很一致,于是回来等消息。注:上海的985高校可能只有同济和华师大可能能进应届博士了,以后事态如何演变就不知道了。
8、下旬还参加了上海海事大学和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面试或试讲。
9、大论文也全部写完,其间进行了预答辩,并把论文送出去盲审。
2007年1月:
1、上旬先收到华师大同意接收的offer,并让我准备体检单和四六级等相应材料。急忙准备材料交上去了。
2、中旬收到上海海事大学和第二工业大学offer,因为有了华师大的offer,就把他们放弃了。
3、中旬接到同济大学的offer,并让准备相应的材料。
4、后来还接到哈工大和厦门大学面谈的通知,因为不在上海没有去参加。
自己很想去那个日本外企的,家里面比较倾向选择同济大学,经过和家里慎重商量,我最后选择了同济大学。整个求职工作结束。

一些拙劣的经验:

(1)在校时总抱怨学校毕业要求高,其实发现在找高校工作的时候,小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还是很有优势的,所以有时候坏事也会变好事。

(2)好的简历是成功求职的关键,这方面希望大家花点时间准备吧。

(3)excellent的oralEnglish能力是进入外企的敲门砖,大家一定要临时抱一下佛脚。

(4)面试外企之前,一定要把这个公司相关的介绍熟记一遍,不要到时候人家问你这个公司相关背景都回答不上。记得应聘公司一定要穿正装,清爽、利索。应聘学校推荐穿休闲一点,这个时候穿正装反倒显得突兀

(5)最重要的是要自信,即使不是很懂的东西,也要说了解一些,千万不要说什么都不懂,这样会留下很差的印象。(可以回来补充一些相关背景知识)

(6)交大博士在上海高校求职还是很有竞争力的,但是出了上海就不一定了 ,私底下听招聘的老师说在同等好的高校情况下,会优先考虑交大的。在杭州地区的高校的话是优先选择浙江大学的,到了南京,我们可能还比不过南理工的,个人感觉地方保护主义还是存在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55599.html

更多阅读

找工作的方法 找工作的方法技巧

找工作的方法——简介 每年都有大批的大学生要投入社会,面对僧多粥少的局面,怎样让我们首选获得一份好的工作,接下来跟着梁小编去闯荡职场。找工作的方法——工具/原料简历 找工作的方法——方法/步骤

世上找工作最快的方法 找工作的具体步骤方法

回答三个问题,轻松找到工作一场金融风暴从太平洋彼岸刮到中国之后,一些诸如:减员,降薪,倒闭,失业潮等各种让人头痛的词频繁的出现在报刊网络上。其中最热的又莫过关于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大家听到看到的都是难,很难,难上加难。面对这样的现实,焦

声明:《谈谈我找工作的过程(转自上交BBS) 上交所互动易》为网友理想很丰满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