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说白阿莹 白阿莹讲座

作家评说白阿莹



作家评说白阿莹 白阿莹讲座


【作家简介】白阿莹,1955年4月生,陕西铜川人,1972年12月参加工作,工学硕士,高级经济师。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11年1月当选为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从1979年开始文学创作,在国家级和省级文学刊物发表一百多万字的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和剧本,多篇作品被收入各类文学选集和中学生课外读本。出版有小说集、报告文学集、散文集、长篇电视剧和歌剧等作品。其中散文集《俄罗斯日记》获第三届冰心散文奖;报告文学《中国9910行动》获第三届徐迟报告文学优秀奖;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获国家文华大奖特别奖和优秀编剧奖。

散文杂谈】

秋天的金佛山

  

来到重庆的南川是在黑蒙蒙的晚上,待懒懒的阳光照进居住的山庄,满眼的绿色便扑进眼帘了。门外是一面让绿覆盖的山坡,那绿浓得有些深邃,厚厚绒绒,铺天盖地,多少有些神秘的味道。偶有一群白鹤被什么惊扰起来,满天都是轻盈的翅膀,盘旋一会儿,又沉进绿色里不见踪影了。山脚有条静静的小路,悠闲地伸进大山的腰部,带给人们朦朦胧胧的遐想。我们坐着游览车被一阵风吹到一座小桥前,以为到了目的地,却抬头见四个隶书石刻“碧潭幽谷”。

  原来才抵达金佛山的山门。只是这金佛山好像名不见经传嘛,但我们经不住朋友执着的蛊惑,将信将疑地踏上了朝拜的小路。这上山的道路是一条木板铺就的精致小路,行人游走其上,抬头是绿,旁边花红,脚下溪水,便有不一样的感觉在细胞里荡漾了。看来这座被称为金佛山的胜地,一定有着阅读不尽的经卷与传奇。然而那木板铺就的小路实在是匠心独具,弯弯曲曲地在山间徘徊着,遇石抬高,遇水架桥,遇树却就镶在路上了,游人绕过别有一番味道,都会沉进鲜鲜的绿色里忘乎所以的,这种用心呵护自然的点点滴滴,不由得使大家对奇巧而又亲和的创意肃然起敬。

  走过一二里,木板路边会冒出一个纯木制的小凉亭,民风淳厚,古朴自然,与小路与大山浑然一体,真似一处梦幻般的世外桃源呢。突然有人放嗓呼啸一声,只听那满山的树叶哗哗地动起来,我们有些惊诧地朝山上望去,那树枝却摇得越发欢了,似乎里边埋伏着千军万马。忽然有只猴子跳进凉亭里,转眼工夫那凉亭的顶篷围栏以及路边的树丛里就聚集了数以百计的猴子。平时大家只在公园里见过猴子,待在静谧空灵的深山里见到与人类模样最为近似的小动物,心里不免有些忐忑。而且那大猴小猴也齐刷刷地把目光投向我们,更有甚者几只大猴就挡在我们前行的路上。有人掏出花生远远地扔过去,猴子们便“哗”一下拥过去几只,抢到者连皮带壳塞进嘴里咀嚼起来,其它的猴子便又眼巴巴地盯住我们手中的袋子聚拢过来。渐渐地我们也勇敢起来,手捏着花生伸出去逗那些猴子,猴子便用小爪子快捷地抓过去,敏捷地剥掉外壳,把仁放进嘴里嚼得津津有味。有人看到山坡上有个小猴子胆怯地望着我们不敢下来,便把袋子全扔上去了,却不成想被藏在树丛里的大猴子飞身跃起给接住了。小猴气得上蹿下跳,引得众多猴子虎视眈眈。而这金佛山上的猴子居然是通性情的,那大猴马上把袋子里的花生分给小猴一二颗,一场眼看就要发生的“战斗”瓦解了。

  摆脱猴子的纠缠,我们沿着木板小路继续向上,终于到达了首座山顶,发现路边密丛丛的乔木灌木忽然变成了竹子。而且那一望无际的竹林只有半人高,却密得伸不进脚去,有风吹来那竹林便绿绿地抖动起来,犹如一片嫩绿的锦缎,从山顶一直铺到山下。有人兴奋地扑进竹林里,只露出一张灿烂的笑脸,可把人性本来的天真融进大自然里了。这时朋友告诉我们,那山上的竹子可有特色呢,看上去是圆的,摸着却是方的。

  匆匆登上前往高峰的缆车,大家刚刚悬到空中,立刻被山上奇异的景色吸引了。本来我们在山间看到的是满眼的绿色,而在缆车上看那远远近近的层峦叠嶂,居然呈现出层林尽染五彩纷呈的景象。有一层是鲜红如火的枫林,犹如飘扬激荡的旗帜,似被艺术家们铺到山上演绎着永远的神圣;还有一层金灿灿的丛林,像是由收获的果实堆集成的,似在等待远方的客人们去享受。这般如霞的灿烂,比我们在任何一处地方见到的秋色都动人,心中便弥漫开辉煌的感受。美丽的金佛山啊,我们几乎忍不住想跳下缆车,扑进那红彤彤黄澄澄的山坡上去享受一番了。我们对如此巧夺天工的艳丽激动得不能自已,不停地在那“咔嚓咔嚓”,期待着能把这美景收进自家的小屋里。

  脚下曲曲弯弯的木板路又把我们带到一片林地,这里的景色又让我们感到惊诧。本来这儿的喀斯特地貌是起伏的山形,漫山遍野地铺着数不胜数的植被。但这片山坡却是奇特极了,平缓的坡上居然生长出一片浩大的石林,这儿的石林呈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几乎每块石头上面都顶着一棵棵迎风招展的小树,浑然一体,和谐生动。这些生动的石林每一尊都被南川人冠以了极为形象的诠释,当然少不了母子与老人,棋友与舞蹈。

  朋友没有回答我们,领我们穿过一片滑草场,来到一座深山古刹前。大家顿时有了精神,不由得一阵紧走。大院里面居然藏着一个狭长的山洞,我们只好鱼贯而入。而那洞狭窄得只能容两人侧身而过,头上还不时有欲坠未坠的石头悬吊在那儿,稍不小心就会碰破额头,更有洞壁里的水珠会突然滴进脖子里,使人不由得生发出一丝丝的怯意来。只是大家走了很久也不见四大金刚,心里不免嘀咕起来,这么狭长个山洞会有与大山相媲美的神龛可供吗?突然,隐隐看见幽幽的灯光在深处闪闪烁烁,大家快步走过去,顿时惊得目瞪口呆了!山洞居然变得宽阔了,足以比得上两三个足球场,远处还真有座大佛向人们播洒着慈善的微笑。那大佛的脚下居然是一面清澈见底的小湖,更把佛的形象映在静谧的水里了。沿那洞中的湖面朝前走,陡然露出一个宏大而豁亮的洞口,我们急切地跑上去,竟然是在一面山的腰间,下面居然是几百米深的悬崖峭壁,若不是有石栏围上,谁上去都会吓得晕乎的。

  下山的路上,朋友一笑,指着那起起伏伏的山脉说,我们讲的金佛山是这儿整个一架山呀。我们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浩浩山莽间一尊睡佛安详的形象,一抹晚霞正好穿过一层层的祥云飘下来,隐隐约约那金灿灿的袈裟也飘曳起来,引那点点白鹤轻盈地飞过佛面向上盘旋,真似一幅天地辉映祥瑞升腾的图景,使得四面的群山都低下头来膜拜了。

华清池断想

    华清池是一个让历史的尘埃拥堵得喘不过气的皇家林园,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枝一叶都浸透着难以释怀的悠久回声。所以踏入这间貌似华丽雍容的庭院,尽管雕梁画栋鲜艳,垂柳繁花茂盛,心里却总想搜寻曲径小桥上纷乱的历史脚步,总想窥视飞檐斗拱里隐藏的历史谜底。    好像这里是一处催生浪漫演绎爱情的福地,人们到这里游历最感兴趣的是,周幽王当年在园林后山的敌台上燃起烽火时,褒姒那惊讶的笑容持续了多久;蒋介石歇卧垂柳深处的五间厅时,宋美龄如果随从在侧中国近代史该如何演绎;但是最能挑逗起人们探幽心理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牵手的那一场感天动地的爱情传奇,所以这里的殿堂与画廊都营造得格外温馨,这里的池水与花草都能讲述那位皇帝在天宝年间“缔造”的故事。从此以后的文人墨客也都喜欢紧紧抓住点滴线索津津乐道,白居易感情柔美的《长恨歌》更使这段情爱成为历史经典。所以华清池是展现爱情传奇的宝地,任何一位对爱情有幻想的才子佳人都会钟情于这里的绿草和亭台,以至于有位至今还很活跃的画家勾勒了一幅唐明皇华贵出巡的水墨画,被竖立于庭院显要的位置,引得游人们走到这里就想拍照留念。更有拓展者将《长恨歌》创造成实景演出,使得这片夜间沉寂森然的园林,日落以后也能看到明皇与贵妃阳刚与婀娜的对舞,而人们摩肩接踵汇集到这里的唯一情趣,大概聚焦的仍是那一段经久不衰情意缠绵的魅力。    倘若走进那间被偶然开掘出来的“贵妃池”,墨玉的水池,莲花的造型,尽管昔日的奢华已经荡然无存,但仍旧会发现水滑凝脂在香雾弥漫中若隐若现,更给了人们娇弱无力缠绵悱恻的感觉,也把这桩情爱推到了登峰造极的状态。毫无疑问,那位雄才大略的天之骄子,在华清池被拖进春歌肤软的氛围里已是浑身酥软,似乎想抽身拔腿梳理朝政已是不易了。其实,人们可能不知,那位缔造了“不朽”爱情的唐明皇,在华清池留下最多痕迹的应该是横溢的才气和宏大的魄力,可怜他的这一切抱负都被安史之乱的马蹄践踏得朦朦胧胧支离破碎了。    拍遍华清池畔的栏杆,岁月真的是这样无情啊!    长叹一口气吧,如果走到华清池的灰墙边细细体味,似乎可以依稀听闻唐明皇当年在华清池外韬光养晦卧薪尝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剪灭妄想接续女皇之梦的韦夫人集团。接着又以摧枯拉朽之势把影响唐明皇施展抱负的太平公主集团定格进历史的瞬间。显然,如果没有这两次英勇果敢的行动,兴庆湖畔的李三郎想登基执政绝无可能,想把大唐王朝带进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开元盛世”就只能是痴心幻想了,然而那些被岁月磨去锋芒的刀光剑影似乎在华清池畔已经了无踪影了。其实在这香风熏暖的华清池畔,依然留有唐明皇励精图治批阅奏章的朝天阁遗址,似乎可以感觉到开元年间的天子在孤灯下批阅的奏章已堆满书案,独步徘徊的身影依旧在墙壁间如影随形,只是现今的人们对千年之前政治与经济的大手笔已是索然无味了。人们对当年唐明皇批准的租庸调制使得国库民舍粟米充栋更是丧失了甜腻的感觉。    而且那间被旅游纪念品充塞的九龙殿,似乎还可以感受到唐明皇吟诵诗词大赋的节奏,这位大唐天子实在是被自己营造的辉煌影响了,人们对那些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已经无暇眷顾,想博得几声喝彩几无可能了。当然如果说这只是一代天骄趋风附雅的应景之作,历史上有这般能耐的君王为数不少。但是,能够注释先秦经典,敢将《礼记》中的《月令》改为《时令》,将《周易》中的“颇”改为“陂”,更把亲注的《道德经》赏赐群臣修身养性。如此种种枯燥而繁琐的书案考据,恐怕就不是心血来潮的风雅之作了,这些成就纵使放在今天的高等学府,也能因此而戴上经学大师头衔的。    令今更为惊叹的是,在华清池畔枯燥的考据之外,唐明皇居然执着于音乐的钻研,一支支带有西域风情与皇家风范的羯鼓曲在这儿奏响,至今尚存的曲牌目录竟有二十一首之多,随之李隆基先生头戴面具腰挂羯鼓,舒腕弹指敏捷灵动,身手矫健有若神助,嫔妃臣仆为之惊叹,连专业艺人也自叹弗如。而最为令人震惊的是唐明皇那年踏访三乡驿,耳畔漾起悠扬而澎湃的旋律,真真有如天籁之音,便创下中国唐代音乐的巅峰之作《霓裳羽衣曲》。唐明皇亲自组织宫女嫔妃予以排演,这位大唐天子把最优秀的舞蹈曲艺人才汇集于华清池畔,谓之梨园。舞技超群的杨贵妃又伴着神奇的旋律,编创出如梦如幻的霓裳羽衣舞,这让皇室贵胄们如醉如痴,也让文人墨客追梦不已。遗憾的是那宏大辉煌的曲律形象没能流传下来,人们只能从白居易的《长恨歌》里体会那“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的艺术形象了。所以从此以后,无论是红透南北的大腕剧团,还是混迹乡间的草台戏班,都在后台供奉着唐明皇的神像,翻烂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哪位君王享有如此尊荣啊。    这位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唐明皇,无疑是将中国封建王朝的政治、经济、艺术推到极致的一代天骄。然而也正是这位君王的才情超然,从而澎湃了自身的劣根性,狂妄自大藐视天下,执迷于华清池的春歌肤软,放纵镇守边塞的节度使权力膨胀,从而酿成了大唐王朝最具悲剧性的“安史之乱”,也使恢弘的时代一蹶不振,转入了万劫不复的下行轨道,这让多少喜好考据历史旧案的学者们长吁短叹悲悯嘘然。    是的,那华清池的香雾迷离了一代天骄的双眼,也熏软了威风八面的“天可汗”的筋骨,似乎仅仅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段爱情传奇。而那掩映着垂柳和亭榭的华清池水,居然平静得对昔日的豪迈与浪漫毫无感觉,居然只是默默地注视着人们对那段历史的搜寻和追问……

试论黄土画派

我记得有哪位艺术前辈说过,中国的画坛如果说三足鼎立的话,那两足在哪里姑且不论,但有一足在陕西是毫无疑问的。然而那年我在京参观了国家重大题材等美术展览,感觉中国画坛已经出现群雄逐鹿的局面了。但陕西美术事业的成就是众所周知的,而陕西的美术事业过去所以能够给人们以这样深刻的认知,显然是活跃在这块厚重的文化土壤上的美术家们用他们的笔墨创造出了独具风格的绘画流派,他们的作品以其鲜明的特征给这个艺术门类带来了崭新的气象。

  笔者认为,黄土画派是当前美术界和理论界应该珍视的艺术成就。这个画派当和长安画派都是具有陕西特色的艺术丰碑。首先笔者申明,我不认为黄土画派是2004年4月黄土画派研究会成立而发端的。一个艺术流派的形成往往不是有意而为之,往往是众多在艺术道路的探索上艺术家们出现了某种共同特质,而被人们总结和概括出来的。发轫于陕西的黄土画派应该是出现了刘文西的《祖孙四代》、杨晓阳的《黄河艄公》、郭全忠的《万语千言》、王有政的《悄悄话》等一系列风格相似的优秀作品而在中国画坛悄然崛起的,特别是到了上世纪末以来,以刘文西为代表的一批具有相同或相近艺术气质的画家,以极具人文情怀的视角,用笔墨绘出了时代的美丽质感,浓墨重彩地创作了一大批以表现人民群众的生活为主题的优秀作品,使得中国画坛风生水起,也使得黄土画派逐渐形成了自己比较鲜明的艺术特征,在中国画坛上独树一帜。黄土画派的旗手是刘文西不容置疑,他以《祖孙四代》为代表的数百幅倾注心力创作的作品,在黄土画派里独领风骚独占鳌头。杨晓阳、郭全忠、王有政等人的扛鼎之作,为这个画派增添了最为精彩的力作。一个领域是否繁荣,是否成就斐然,不是汇总有一批风格相似的平庸作品,而是能否出现流派纷呈百花争艳的繁荣局面。所以黄土画派的悄然崛起,并日益被人们所接受和认知,正是陕西这方黄土地上美术事业繁荣发展的标志。这里笔者要指出的是,黄土画派不是以是否加入黄土画派研究会为标志,而是以他们的艺术追求和特征来归类的。尽管黄土画派的这些中坚力量在绘画艺术发展的道路上,艺术追求和个性特质存在着或微或显的差异,尽管黄土画派的主力画家在后来的追求中与黄土画派的特质和理念渐行渐远,比如杨晓阳、郭全忠现在和以前的画作风格变异很大,取得了写意而又抽象的艺术成就。但这都不能否认在中国的黄土高原上,至今活跃着一批以描写黄土地上人们的酸甜苦辣为对象的绘画艺术家,成为中国绘画领域二十世纪以来一道弥足珍贵而又格外鲜亮的风景。

  令人遗憾的是,人们对黄土画派的认识还是朦胧的模糊的,那么这个在当今中国画坛上大旗高擎的黄土画派究竟有着怎样的特征呢?

  其一,黄土画派致力于通过生活体验发现和寻找创作灵感。正是由于他们在深入生活的过程中,不断地有所艺术的发现和斩获,为他们的艺术生涯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鲜思维,使得他们的创作始终保持着大众喜爱的审美情趣。所以黄土画派崇拜黄土地,几乎把黄土地作为了他们的精神图腾,认真细致地把握着描绘着黄土地上的欢乐与艰难。当今有很多艺术家对深入生活已不屑一顾,喜欢钻在“小氛围”里雕琢修炼,在笔墨技法上揣摩钻研,尽管这些艺术家的创作也会得到社会和市场的某种认同,却较少能够抒写出反映时代脉搏的作品来,当然也就很难画出大气象大笔墨的雄浑力作来。这里必须强调,长安画派的主力画家也坚持这一点,那些艺术大师们即使是在乌云压顶的情况下,依然深入生活倾心创作,但黄土画派显然强调得更彻底,执行得更坚决。

  黄土画派这个鲜明的特征,就是特别强调深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努力向生活学习,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艺术养分和素材,并将此作为艺术创作的必须要务而予以坚持和垂范。我们看到作为黄土画派旗手的刘文西从踏上黄土地的那一年起,就执着于在陕北的黄土高原开掘艺术源泉,从生活中发现和提炼美,从生活中撷取精彩的瞬间,艺术地再现于笔墨之下。从1958年到2011年的53年间,刘文西先后90多次深入到陕北的田间地头,将画笔瞄准了辛勤劳作的百姓们,也艺术地再现了领袖与群众亲密相融的事迹。正是由于黄土地里厚重而又丰实的滋养,使得刘文西一生致力于表现黄土地上的“陕北人”,创作了数以百计的鸿篇巨制,即使到了晚年依然执着于创作表现“陕北人”的百米长卷,从现在已经完成的七十三米的长卷里就可以想见最终的作品必然会以其精湛的笔墨和豪迈的气场雄立于中国美术史册的显著位置。同时,每年黄土画派研究会把深入生活采风作为艺术创作的必然途径,深入大江南北、田间地头,从生活中采撷美丽和深沉,创作了一大批反映黄土地上劳动者的优秀篇章,引起了艺术界强烈的赞许。纵观中国当代画坛,能够如此脚踏实地贯彻《讲话》精神,几十年如一日地把深入生活作为艺术实践的旗帜的,似乎在黄土地上滋根发芽茁壮成长的陕西画家的表现最为突出了。

  其二,黄土画派致力于表现黄土地上圣洁的形象和生活。艺术家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艺术实践,形成了具有个性的绘画语言,可以鞭笞丑恶,弘扬善良和正义;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和认识把生活中的美好提炼概括出来,给人以阳光灿烂的艺术享受,使人获得直接的美的感受。显然黄土画派正是后一种艺术追求的实践者,应该说也是对长安画派的继承和发展。众所周知,长安画派提倡表现现实生活,创造性地将百姓的生活与欣欣向荣的社会发展通过笔墨表述出来,赵望云、石鲁、何海霞等都有一大批这样的力作存世。但是黄土画派重点描写的是人物,是努力把黄土地上生活劳作的人物的真情美感提炼出来,这是黄土画派与长安画派的一个较为鲜明的差异。在黄土画派的画家笔下,没有描绘和放大黄土人的彷徨、苦闷、撕裂和绝望,而是在用心在体会去描绘艰苦中的快乐,奋斗中的幸福,追求和表现得极其纯粹和干净,几乎所有的尺幅都洋溢着豪迈的朝气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都张扬着一种发自内心的甜腻,几乎每一尺幅每个人物都是新中国新生活的礼赞。

  特别是进入新时期以后,当阶级斗争的硝烟逐渐褪去,当世界各地美术流派带来的各种现象纷至沓来,相当一批艺术家由于饱受昔日的磨难,喜欢追寻和挖掘生活的变异,热衷于反映人世的彷徨与苦闷,这当然无可厚非,也因此涌现出了一批卓有成就的画家。但黄土画派没有追随这些思潮,始终脚踏实地将画笔瞄向黄土地上劳动和生活的老百姓,礼赞他们的生活和笑容,张扬他们顽强奋斗的精神与斗志,让人们在他们的创作面前得到会心的微笑,享受他们创造的这些人物所营造的美好。而且这个“美”是任何一个不经历美术专业熏陶就可以直接体会到。这一特点在刘文西史诗般的巨幅画卷《陕北人》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其中的每个章节、每个人物、每处细节,逼真而又自然,使陕北人丰收的喜悦和豪爽的性格跃然纸上,望之兴叹,心旷神怡,幸福和甜美萦绕脑际久久挥之不去,不由地对老画家倾其十余年的精力和才气创作的这一艺术巨制肃然起敬。黄土画派的又一员主将王有政的创作,尽管在表现形式上与刘文西小有差异,但在描写的内容上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阅读王有政的画作,张张幅幅也都是以挖掘美丽表现幸福为主题,揭示的是人间的纯情与质朴,表现的是没有杂念,也没有彷徨,更没有邪恶的幸福百态。那幅《悄悄话》把个黄土崖下的老人与小孙女会神的交流表现得细腻而又真挚,任何心存善良的人都会在这篇作品面前受到童真般纯洁的洗礼,我想这就是艺术的魅力吧。而且我甚至想,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纷乱面前,王有政的作品更能给人带来没有矫情没有虚幻,更能体现人性真情和大美的精神享受,当今的美术界应当给予应有的重视和评价。

其三,黄土画派致力于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通结合。这是一个并不新鲜的命题,曾经在一段时间成为文艺创作必须遵循的法则,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这一创作手法的认识似乎随着一种痛苦的回忆而被人们束之高阁,甚至被人们淡忘。但毋庸讳言,在强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今天,我们依然应该给这种创作方式应有的尊重和地位。如果我们说长安画派更多的是现实主义创作的话,那么黄土画派则是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实践者,而且这种创作方式在表现现实题材方面需要更为精妙的驾驭题材的能力。长安画派的作品描画的人物是为整个画面服务的,是山水中的人物,是一种大美的情趣和意境,当然这也是伟大的,因为是长安画派率先用中国画的笔墨来表现现实生活,开中国美术史的一代画风,也因此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不容争辩的重要位置。而黄土画派的画家们创作的作品,全力表现的是黄土地上的黄土人,应该说他们的笔墨和技法基本上是写实的,当然也有借鉴和创新,但他们的作品都是现实题材,让今天的人们可以在观赏之中感觉似曾相近相识,也必然可以产生自己现实的审美判断。从现实中挖掘真善美,实现了这个画派独具一格的美学特征,也必然成就其在中国美术史上的位置。且从刘文西、王有政等画家的作品中,以及杨晓阳、郭全忠早期的作品中,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首先,黄土画派致力于用笔墨表现现实生活。黄土画派的画家们没有钟情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塑造,而是把视角对准现实社会,刻画的都是现实的人物;也没有照相似的表现现实生活,而是特别注意从生活的某一个瞬间和侧面来表现人物真实的内心世界。那位被刘文西创作的“陕北老汉”,脸上的道道皱纹表现了曾经走过的坎坷岁月,而手握的那根烟袋又颇为细致地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满足和对未来的希冀,而以这个形象为代表的众多百姓生动地再现于画家史诗般的作品《陕北人》长卷中,必然成为陕北一个标志性的形象而存活于人们的记忆中,也必然会使之登顶中国美术二十一世纪的高峰。还有黄土画派的主力画家杨晓阳出手不凡,他善于在惯常的题材中挖掘极具历史穿透力的主题,其驾驭宏大题材的能力跃然纸上,其笔墨既娴熟老辣又沉稳潇洒,在黄土画派众多的画家中脱颖而出。那幅《黄河艄公》把摇橹人奋勇前行的风貌极有力度地突显出来,这是早年黄河岸边一个常见的题材,作者将之艺术地再现于画幅,其角度和笔墨都极具创新之感,站到作品前面人们耳边震响的是雄浑铿锵的号子声,感受的是黄土地迸发出来的力量和成功,当成为画家跻身中国优秀美术家行列的扛鼎之作。而实力雄厚的郭全忠创作的《万语千言》,也应该是黄土画派极其显赫的画作了,尽管画家后来的创作道路与黄土画派的创作理念发生分歧,但这幅作品所表现的艺术成就,却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画家用现实主义的手法艺术地摄取了周总理回延安见到当年的老熟人千言万语说不尽道不完的情形,可能他们在回忆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艰难岁月,可能他们在述说现实生活的欣慰和难堪,也可能他们在憧憬明年的收成,不论周总理还是陕北老汉都以极其投入的神态凝结了曾经的历史片段,使这幅作品成为中国美术史上的辉煌篇章。

  其次,黄土画派致力于用笔墨高于生活地概括现实。应该说黄土画派的作品更多地具有理想主义的色彩,表达的是画家内心唯美主义和英雄主义的追求,这也是黄土画派极为优秀的特质。所以每幅作品都强烈地渗透着画家崇高的理想和美好的追求,画家笔下的人物实质上都是画家理想的化身,几乎可以说黄土画派是美术领域的精神殉道者。在具体的创作中,黄土画派的画家们不是照相式地描写生活,而是把现实生活中美的瞬间突出与夸张出来,集中于尺幅之中,让人更强烈地感受到画家所要揭示的主题思想和艺术境界。特别是刘文西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创作的一批红色记忆的画作,突出地表现了这一特点。那幅表现领袖与百姓水乳交融的鸿篇巨制《沟里人》,把黄土人对领袖的深厚感情形象地概括在画作之中,实质上反映的是画家对领袖的崇敬和爱戴,使之成为那个时期最具影响力的巅峰之作。几乎黄土画派的作品也都有这个特征,一方面用现实主义手法表现的是现实生活,一方面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对现实进行艺术提炼和概括,把画家们要表达的主题强烈而突出地展示出来。所以黄土画派的力作都能够以震撼的感受把人带入一种美好的境界,使人的精神受到陶冶。我们看到刘文西的《祖孙四代》、《陕北人》长卷,杨晓阳的《黄河艄公》、《黄河的歌》,王有政的《悄悄话》、《母亲》,郭全忠的《万语千言》几乎都是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手法相结合而创造的优秀作品,我们在生活中在照片里绝对找不到这样的瞬间和稿样,但艺术家们却用心灵的笔墨给创造出来了,而这些作品与长安画派的风格差异就格外地显著了,所以我们要欢呼和继承长安画派的艺术遗产,也要大张旗鼓地张扬和鼓呼长安精神的发展和黄土画派的艺术成就,为中国画坛的繁荣,为陕西美术事业的发展摇旗呐喊。(2011年10月20日匆匆于秦岭脚下)

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

1. 故事梗概

时间:从前。

地点:陕北。

人物:虎子——21岁,绿林好汉,与青青青梅竹马,对爱刻骨铭心。

青青——18岁,米脂的俊女子,性格温柔而又开朗。

石娃——20岁,绥德的石匠,民间歌手,性格率真而又倔强。

牛娃——22岁,酒坊的伙计,爱慕青青已久,性格软弱而又执着。

青青娘——52岁,青青的母亲,纯朴的米脂妇女。

老羊倌——50岁,牧羊老人,喜好牧羊唱歌。

梁婆子——年龄不详,村里的媒婆子,能言善辩。

翠翠——年龄不详,村里的女歌手,诙谐而又善良。

师爷、男娃、女娃。后生、兄弟、女子、媒婆、碎娃等若干。

第一幕〔“黄河神曲”幽远而热烈,久久在空中回荡。〔阳光慢慢地透过来,一道黄土高坡,一条黄河,展现出妩媚的风采。〔裹着肚兜儿的一群光屁股碎娃,从黄土黄河中一耸一耸摇摇摆摆地钻出来。(唱)天上有个神神,地上有个人人。神神照着人人,人人想着亲亲。〔在这群碎娃中还有一位女娃,一对天真的男娃女娃走了出来。〔“黄河神曲”在继续。你到黄河边干甚来?我看你来嘛。那你做我的婆姨好吗?好啊!那你甚会儿娶我呀?等你长大了我就娶你。那我甚会儿才能长大呀?明天,明天你就长大了!那我把手帕送给你,可不要明天丢了......

2. 创作杂谈

我始终说我是文学圈的“票友”,这不仅因为这么多年来我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尝试了不少体裁的创作,而且我始终公务在身忙得筋疲力尽,即使在业余时间也不能全身心投入。眼下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十个月内三度晋京赢得了一点喝彩,似乎完全是一个偶然。那是五六年前了,我在省上一个部门分管文艺工作,奉命抓几部反映地域人文精神的大制作。邀请导演陈薪伊来看了几部正在打磨的剧本,还极有兴致地把作曲家赵季平、作家高建群和红柯、演员王向荣和宣传文化部门的头头脑脑们叫到丈八沟倾听意见,然而没想到陈导断然拒绝了与我们的合作,可想这顿饭吃得是多么郁闷。吃到最后赵季平说起三十年前曾和我一起参加过省上的青年文艺创作会,还住在一间房里。陈薪伊便对我说:你要能写个本子我们可以合作一把。我当时感觉这多少有些嘲弄的意味。而陈薪伊却认真地提出,如果你们陕西要搞这个戏的话,这个戏可以是陕北元素的集成,但人物和情节不能有《兰花花》《三十里铺》《王贵与李香香》等等在民间已经流传的艺术形象的影子,要搞成一个全新的样式,全新的人物,全新的故事。我觉得这多少是个玩笑。然而那天晚上我奇怪地在夜里三点多钟就醒了,脑海里不由地翻腾起有关陕北的故事。

许多到过陕北的人都说,那里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你看那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历尽艰险内忧外患,号称两万人的队伍已经疲惫不堪,可红旗一插到陕北的黄河畔便摧枯拉朽捷报频传,偌大的一个中国就呼啦啦解放了了你看多少年来人们的印象里陕北就是风沙弥漫的黄土高坡,可退耕还林没几年,满眼里便是绿了,而且绿得苍翠绿得可人;你看那陕北多少朝代都是发配充军的贫瘠之地,老百姓值得炫耀的财富就是白羊肚手巾羊皮袄,忽然地下冒出了“金元宝”,那叫一个富啊,富得全世界都眼红了;你看那陕北的乡音十里不同,却隐含着江南的韵节,无疑是历史上武士文官们驻守边关的痕迹,不由地会让人对这片曾经烽火映天的战场与连绵的兵营遐想无限;你看那陕北的风土人情更是交融了农耕与草原的情绪,就连过年人家玩得都是“转九曲”、“吊山灯”、“烧煤垛”,那彪悍那大气让皇城根下的人惊得目瞪口呆;你看那至今生活在记忆中的杨家将就在那里演绎,几乎摧毁了大明王朝200年基业的李自成就从那里成长,更有秦直道横卧在荒漠上至今还可看到走向,而且那大夏的国都垛口还遗迹犹存,还在那里用裸露的身躯顽强地述说着历史的沧桑。是啊,陕北已经发生和正发生的每一段故事都够文人骚客们钻石一辈子了。

我想我是否应该去表现陕北人的性格。陕北人的血脉里永远流淌着火、流淌着辣,就连人们讳莫如深的偷情约会在老乡们嘴里都很自由很随意地称之为“串门子”。奥,那几天报纸上就在追踪报道着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在乡间公路上驾驶着汽车活生生上演了一场令人惊诧的现代版抢婚大戏!

就是这个今日陕北的故事让我突然有了感觉,不由地翻身下床匆匆疾书,一口气用了四个多小时,把宾馆里可怜巴巴的几张信笺正反两面都写了个满,草就了六七千字的故事大纲。出乎预料,早餐桌上我把故事一讲出来,陈薪伊就对赵季平说,就是它了,这个故事有戏,咱们三个合作一把!拿来这部戏反反复复修改了十多遍,但人物故事的基本脉络始终没有脱离那天晚上的构思。

不但如此,陈薪伊还给我开列了一个长长的曹禺等老剧作家的经典剧目,让我阅读,还跑到上海图书馆借了一部分威廉·阿契尔的《剧作法》寄给我。这些著作大部分我曾经读过,但这一次阅读可能是临阵磨刀的缘故,给人一种如饥似渴的感受。我以有意观摩了陕西久演不衰的几台剧目,便躲进雁塔路上一间小屋进入了创作。坦率地说,我并没有一开始就想要表现一种大美大爱的崇高主题,只是想写一个令人回肠荡气的爱情故事,想把鲜活的陕北姑娘后生的形象树立到舞台上。为了少走弯路,我把那草就的提纲按戏剧的要求分为五幕,将原来的提纲扩充到一万多字,把戏剧情节用叙述语言细细地表现出来。当我忐忑不安地寄给导演和作曲,陈薪伊戏谑地说,她去算了一卦,这部戏能成。赵季平更是激动,反复催促我往下走。应该说,是他们的首肯才让我对这部戏坚定了信心。

然而,人物和故事清晰以后,这部戏最大的问题是要创作一大批反映人物思想活动的歌词。导演和作曲一致要求这歌词必须以陕北民歌元素为特征。实话说,我对陕北民歌的惊讶,缘于当年一位从北京到西安挂职的北大才子从陕北考察归来的感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地说,这陕北民歌绝对是世界级文化遗产。从此我格外留意这方水土,还操持了十大陕北民歌手的选拔赛。但我对陕北民歌的神韵并未领悟,这次为了创作这部秧歌剧,我找来了《绥德文库》中三大本民歌卷和三秦出版社出版的两大本陕北民歌集,几乎近一尺厚了。我把那每一页歌词都读了一遍,似乎体会到了信天游的韵律和风格,但是铺开纸来还是不知道从哪里下笔。赵季平鼓励我到乡间去走走,那里会有取之不尽的素材。然而当我几度走进陕北,想在陕北这块沟壑纵横的土地上挖掘点儿什么的时候,发现这儿老乡们口里的信天游真叫一个绝,唱情唱爱唱得地老天荒,那细腻那缠绵那豪迈,几乎让每一部文史均衡教科书为之赞叹。而且几乎每一个陕北人都会来几道,那曲调那故事几乎每一首都让人击节鼓掌。尤其流传在村头巷尾的酸曲,更是别有一番魅力,感情表达得更准确更生动更诙谐。这极大地调动了我的文学储备。

开始,在剧中我还选择了一些陕北民歌的经典唱段,但被导演和作曲坚决给枪毙了,他们要求我绝对不能偷懒,除了原生态的唱段外,尽可能地不要借用老歌,这部戏从音乐到歌词都应该是新的。如此激励下,有几段歌词我走投无路甚至还找了位熟稔陕北民歌的朋友予以协助,但始终找不到感觉。记得全剧最后一段歌词,应该是画龙点晴之笔,从开始到排演我都不满意,后来在宝鸡出差时突然来了灵感,早饭前一会儿的功夫就写出来了。那天音乐家们已经在北京的录音棚开始合声了,我将新歌词用手机发过去,很快便传来他们的叫好声。后来我们去榆林看彩排,当晚赵季平对我说,青青和石娃在出场和高潮时候,应各加一个类似咏叹调的大唱段,让我不要超过一周赶出来,然而第二天我就在早餐桌上递给他几页歌词,他看了后连连说:“你是个铮人!”这其实都得益于之前的学习和采风。

实话说,我开始拿出的五幕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为了凸现陕北特色,我努力把收集到的陕北风俗转九曲、吊天灯、放河灯、扭秧歌、烧煤垛等等都集中到故事中去了,期望这一方舞台能是一个民粹的大集成。甚至为了使人物性格更鲜明,我在餐馆在村舍收集了上百个陕北人的名字。然而真正的创作过程并没有我收集名字那么顺利,大腕们的艺术追求更有差异。坦率地说,有些意见我也感到郁闷,几次都想到了放弃,是制片薛宝忠的鼓励,使我一遍遍地鼓起勇气提笔润色。似乎是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我忍痛删掉了原来的第二幕,导演又做了一些局部调整,终于使这部平面的剧本站立到了舞台上。

这部戏能达到今天的状态,多少有些意外。我庆幸在这台戏的成长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善良的朋友,我也庆幸我背靠的是陕北这方神奇的沃土。

【作家评说】

肖云儒:阿莹的《俄罗斯日记》

  作家阿莹的散文集《俄罗斯日记》,最近荣获了全国奖——冰心散文奖。我读这部作品时,又一次印证、强化和拓展了多年来的这一感受,阿莹写的是游历俄罗斯的日记,“俄罗斯—前苏联”对于三四十年前的中国和五十岁以上的中国人,不是一般的旅游目的地,而是非同小可的一段人生经历和民族记忆。她完全不同于库克岛和不丹,给予我们的是对异国风情的猎奇。也完全不同于埃及和希腊,给予我们的是悠远的也冷却了的历史浮现。又完全不同于欧美各国,在文化风情之外,总会在先进科技、管理方法与致思方式上给我们提供一些新的坐标。“俄罗斯—前苏联”,这个长期被我们亲昵地称为“老大哥”,又长期被我们敌对地称为“苏修”的国家,在20世纪一大段历史征途上,一直和我们肩并肩或背靠背同行于这个世界。我们国家这一阶段的历史命运,处在这一阶段的许许多多中国人的个人命运,包括阿莹也包括我,“我们”的和“我”的进步发展、曲折坎坷、人生际遇、命运转折无不和“俄罗斯—前苏联”有深刻的关联。譬如没有老大哥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援建的一大批大型国有企业,就没有阿莹如此这般的人生道路和事业,也没有他那陕西人却说一口东北腔普通话的语音。我们曾经有过的单纯的青春,简单的思维,曾经有过的快乐和友谊,灾难和眼泪,还有爱、有恨、有许许多多的痛,以及一些隐隐的怀念和决绝,都无不与这位“老大哥”有点关联。我们曾经是马列主义的一母同胞,曾经有过蜜月,只是后来不容对方走了不同的路而反目成仇,再后来又适应了各自选择的路而重建“君子之交”。

  因为有了这样的背景,有了这样三个坐标上的交叉和交融,阿莹去俄罗斯,便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旅游,同时也是阿莹的人生之旅、心灵之旅,对一段亲历过的、深藏在记忆中的历史重温之旅。读《早晨的太阳》《那凝固的历史》《壮烈的阿芙乐尔》《优越的情绪》等等许多篇什,可以看到他的笔处处在写俄罗斯的昨天和今天,又处处在写自己,写自己的某一段心路,某一绺情愫,写自己曾经走过的那一段中俄之间的恩恩怨怨。客体的描绘、主体的抒发,形象、心象和情象的记忆复现,在阿莹笔下一气呵成流淌出来。他以快节奏的文字,在历史与现实中自如游走,裹挟着两个时代真实的对比,对比中的思考,思考中的慨叹,慨叹中明晰的情感倾向和某种无奈和无言,将我们带进了一个风物与情思、历史与美学的境界。

  阿莹借写俄罗斯写出了一个活脱脱的自己。阿莹的情致、气质、个性,常常了无形迹而深有意味地流贯于字里行间。从他的书写内容中当然可以读到自我,这无须说它。从他那一泻千里的倾吐中,那迭加的跳荡的句式中,那纷至沓来的联想中,那纵横捭阖的议论和鲜明率真的价值倾向中,我们是那样强烈地感受到一种青春气息,一种艺术气质,感受到一个活跃的、来劲的、精力弥满的生命。熟悉的人都会脱口而出,这不就是那个阿莹吗,百分之一百二十的阿莹!在通篇写俄罗斯的这本书里,于是便有了双重主角——一个是俄罗斯,一个是阿莹自己。

  谈到阿莹的创作,许多人会不约而同强调一点,觉得他作为一位公务员,既能够在职务工作中做出成绩,又能够几十年如一日热爱、坚持写作,创作面那么宽,涉及长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长篇电视连续剧、歌舞剧各个领域,而且成果丰厚,实在不容易。我略约感到了这些称赞中有着一个藏匿着的定位,那就是“公务员写作”“官员写作”的定位。其实我倒更愿意从纯粹文学创作的坐标上来定位阿莹。他早就是而且一直是文艺的资深信徒了。弱冠之年就是文学“粉丝”,带着几分狂热大量写作,再忙也去大学作家班进修。几十年来,他来到什么岗位,很快便有相关题材的作品推出。在国防工业战线有反映军工生活的长篇电视剧、长篇报告文学。到了宣传部,又承担了省上重点题材歌舞剧的创作任务。几十年来,身上那股子率真的生命冲动,浓烈的艺术气质,活跃的创造激情丝毫不减。一切属于文艺创作范畴内的质地和能力,在他身上都鲜明地具备着。

  阿莹从一线生产工人的岗位上起跑人生,有多年工厂生活和企业群众工作的底子造就的平民情怀。光有生活底子,没有艺术素质和艺术能力,并不能天然成就为作家。读他的作品,与他接触,你能够感到他具有许多文学创作所需要的资质。譬如具有极强的形象记忆力和感知力,说话不重逻辑条理,而以形象、场面、情绪为结点发散。譬如具有极强的形象联想力和比附力,能切肤而入抓住一些人、一些场面中有意味的信息加以铺陈(请看他对彼得堡涅瓦河大桥上集中了世界各国的石狮子,尤其是中国石狮子所作的种种联想和议论)。他还具有捕捉并改造生活细节和情感细节的能力,这使他的文章具体而微、细致鲜活。当然他更有多年工厂平民生活赋予的乐观和幽默。

  从某种意义上看阿莹更应该是一位艺术家,而且是一位在多年的积累中具备了充分创作准备的艺术家。故而若要我来说阿莹,我倒想将大家常说的话倒过来讲:不是一位公务员热爱创作而成为作家,而是一位作家出于社会责任意识而负担起了公务职责。写作使他的人生不致被在繁杂的管理和操作淹没,他的心灵借助文学浮出海面,而获得超越之后的宁静;同时,活跃的创造思维肯定会赋予公务员的他更多的人性色彩和理想色彩,使他更有工作激情和创造激情。在一个改革开放的、宽容的、重视创新的时代,他的这种气质可以成为文学创作的推力,也完全可以成为公务工作的重大推力。

  当然话说回来,人的时间是一个相对恒定的常数,繁忙的公务给他以丰富的生活素材与心灵素材,却又占有了他大量的、主要的生命与时间。他一直是在生命指缝漏下的一点点时间里写作的,即兴和急就造成的弊端,那种“毛边”式的粗疏也就难免了。

陈忠实:再读阿莹

  和作家朋友谋面聚首,常会说到各自读的很有兴趣的新书,这是自然到几乎无意识的事,既在释放阅读获得的新鲜启示和快感,也在有意无意地向对方推介。我由此获益匪浅,得知刚刚出版了一部哪位大家的翻译作品,或是国内文坛冒出来某位新星的超凡脱俗的新作,便成为我阅读的选择。今年遇到这种场合,有朋友问我,你看过《俄罗斯日记》?不等我回答,对方便 说出他的感动,阿莹部长真是个作家。还是等不得我作出反应,他紧接着辩证关于阿莹是个真作家的理由,这本《俄罗斯日记》写得很不一般。他列举了几本作为“一般”出访异国的游记,不过是些浮面的见闻录记,缺乏稍微一点历史人文的独立感受,文字也缺失了优美和情趣。阿莹恰是在这些文本参照之下,见出“很不一般”的独俏的风姿来。到这时他才问我读没读过这本书,感觉如何?显然是要印证他的阅读感受。我说我读过了。确实“很不一般”。这部《俄罗斯日记》甚至令我颇为不解,短短的半月左右时间,阿莹竟然把眼看着的和感触着的俄罗斯写成一本近十万字的书,可以看出历史上的俄罗斯和现实里的俄罗斯,还有中间夹着一段的苏联,作者目光所触笔下所系,尽是一个中国作家特殊的也是独有的历史性感受,一条河一幢建筑一个展馆,让我感受到从沙皇时代到列宁和赫鲁晓夫时代,再到普京时代所遗存和所呈现的历史印痕,透见一个民族从精神到心理的颠覆和重构的运动过程,真是非一般的游山玩水赏景观奇之作。朋友见他的观点得到呼应,我俩便都有“英雄所见略同”的快慰。这本书已出版两三年了,之所以到今年才引发如此不同凡响的阅读反应,我想在于《文化艺术报》的连载,扩大了与读者的接触面。这种纯粹个人间阅读感受的交流,不是某种场合上的捧场,更不属于看人的眉高眼低的评论,固而应当是真实的可靠的,借此机会传达给作者阿莹,添一分自信。让我更惊讶的是读了陕北歌舞剧剧本《米脂婆姨绥德汉》。

  陕北是一块盛产又盛行民歌的天地,看是愤世的和咏叹生活的民歌,生动准确到令人一遍成记;尤其是表白男女情爱的民歌,不仅一遍成记,而且经久不忘。陕北民歌走出陕北走出陕西走向全国,本来属于交流障碍的方言却不构成局限,并为中国南北审美情趣差异很大的各方人群都乐于欣赏,确凿是一个奇迹,足以见出陕北民歌独禀的气质。随着陕北民歌的广泛传播,米脂出美女绥德出俊汉的佳话也流传到各地。榆林地区要搞一部民歌舞剧,把遍地流传的几成经典的爱情故事升华为一部代表性作品,无疑是适时而又适宜的富于创造性的思路。去年弄出来一部剧本,邀集西安多位评论家讨论,我也参加了,意见纷纭却都中肯,涉及到剧本的基础性意见,要修改提高,几乎是脱胎换骨的难题。提罢意见和看法后各人回各家了,不知剧作者该费多大劲才能整出新的剧本来。确实意料不及的是,今年夏天遇见阿莹,说他写成了《米脂婆姨绥德汉》歌舞剧本,让我看看。原来,那次讨论会后,他竟动了写这个剧本的念头,而且一挥而成了。

  舞剧塑造了一个米脂的貂蝉青青,长得漂亮自不必说,却不是弄得吕布昏头晕脑的那个貂蝉,而是爽快泼辣透亮开朗的乡间民女。在她周围,紧盯着三个性格各异却独有一架俊骨的年青汉子,展开了痴情的追逐,戏剧冲突和冲突中的情趣十分抓人。同样在这冲突中,把三个迥然不同的青年的个性演绎得十分生动鲜明。当这场爱的追求激烈到不可开交时,我真不知如何归属,如何收场,达不到爱的追求目的的虎子会发生什么暴烈行为,因为按他的性情和当时的生活位置,很容易让人作出这种猜断。我的这种猜断无疑是最愚笨的庸常的思路,剧作家总是以超凡脱俗的构想出奇制胜,制造惊心动魄的戏剧效果,给观众以始料不及的心灵冲击。阿莹在这里完成了堪称绝妙的一笔,虎子把青青和石娃送进了拜婚结亲的福地,不仅观者的我料想不到,乡间参与婚礼的乡亲也惊诧不已,尤其是拜婚双方也如同梦里相逢。我读到这里,不由噢呀一声慨叹,一个顶天立地仗义不蛊的虎子的形象挺拔起来,透出耀眼的心灵之光。没有说教也没有表白,惊心动魄的一幕就发生在人物最合理的性格行为之必然,让读者的我在这一刻充分回嚼人物的魅力。阿莹完成了一种美的心灵的揭示,也完成了一个陕北汉子的形象塑造。

  这部歌舞剧的唱词也是几近完善的。阿莹穿插了大量的陕北民歌歌词,这些歌词是经了不知多少年的传唱和不断的锤炼而完成了经典化过程;这些歌词又经过了不知多少年和多少人的传唱,又完成了一个扬弃和筛选的过程;留下来被当代人有滋有味歌唱着的,无疑都是最具生命活力和艺术魅力的唱段。这些经典歌词被剧作家穿插在唱段里,不仅具备原生态的魅力,而且进入了具体的人物对象的心理,也进入具体的情节推进过程中人物的情感波浪之中,把一种泛化的情感变成活生生和单指的人物情感,不仅如鲜活的血液注入人物,而且因人物的具体化而使这些歌词顿添活力,这也是我始料不及的艺术效果。阿莹自己创作的唱词,紧紧把握着人物的个性,紧紧切脉着人物在不同情景下的心灵情感,准确而又鲜活;依着陕北民歌的格律和语言习惯,多是生活化的民间表达方式,几乎让我分辨不出自创和借用,浑然天成,功夫非浅。我印象里的阿莹的创作,以小说散文为杰,这部歌舞剧的成功创作,真是让我刮目相看,也切实体会到阿莹创作的多样性活力。

贾平凹:想说的一段话

  二十多年前,陕西有一大批年轻人,都野心勃勃地务弄文学,白阿莹就是其中之一。他人长得俊朗,文章也透着灵气,充满了青春的朝气和敏锐的思索,大家非常看好他。后来,他接连出版了自己的作品选,那时出版一本书是很难的事,能出版发行可见他的实力。这是一本现在看来仍有价值的书,读起来还是那么鲜活,让人感动。因为喜爱和推崇,我为其写了序。

  但人的命运不可把握,人的能力常常难以估量,当年务弄文学的年轻人后来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有的成了专业作家,有的从此搁笔不写,而白阿莹,虽仍还继续着写作,却在仕途上多有作为。我只说少了一个作家,多了一个领导,或者这个文人出身的人难以搞好行政工作,但我不断得到消息,他在每一个岗位上做领导,都没有得志的轻狂,也没有文人惯有的偏执和随意,做得很有政绩,口碑十分好。而我又能不断地读到他的新作,我就感慨,他真有非凡的精力和才智!近几年读到他的小说不多,可能是没有充裕的时间,但散文的数量不少,还结集了两三本书。我欣喜地看到,他的写作并没有因冗杂的行政事务消磨了艺术的感觉,原因从事领导工作而眼界开阔,思维扩大,笔底下更有了力度。最让我感动的是文字中所涌动的激情和蕴藏的情思,比如那篇被收进中学生课外美文的《重访大寨》,比如《俄罗斯日记》中系列篇章,思想深沉,见解独特,叙述温暖,回旋缠绵,使你读开来就欲罢不能,掩卷了又回味无尽。

  我给许多人说过,读白阿莹的近作,看不出一点干涩和气衰,这就预示着他生命的旺盛和写作前景还不可测,像他这样能量大的人,以后能弄出什么气候还真说不定的。

  事情常常是这样,伟大的作品并不是在写作时作者就觉得他要写出的是伟大的作品,否则就是妄人或蠢人。务弄文学的人其实最大的兴趣在于他的爱好。如今这么多的爱好者,试想想,能最后大成功的有几个呢,当我们自诩是作家,甚至是专业作者,著名作家,但如果作品将同作者的肉体消逝而消逝,我们的生命价值和街头摆摊修鞋的、踏三轮车卖菜的难道不一样吗?那么,文学不再是我们自视清高的资本,热爱文学就变得踏踏实实,它滋润着我们,丰富着我们,我们也就活得从容而自在。白阿莹在这一点上十分清醒明白,他有他文学的雄心宏志,或许将来有大气候,但他却并不虚妄和刻意,他只是满足他的爱好和发展自己的才华,他或许不能成为作品传之久远的大家,可文学在亲近他,提升着他的品位,使他的人生更加精彩。

  我就是这样看待着白阿莹的写作,我更是这样看待着我自己的写作。

周明:抒情在俄罗斯大地

阿莹同志曾经担任过陕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他参与主编和撰写的报告文学集《中国9910 行动》,展示了中国国防科技战线上那些勇于奉献的科学家们的风采和感人的故事,从中让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陕西军工企业实际就是中国国防工业事业的缩影——这是一部中国国防工业走向现代化的创业史。此书出版发行后,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并受到各方面的高度评价,这是阿莹作为国防工业战线上的一员,奉献给社会和读者的一份厚礼。

如今摆在我案头的这部随笔集的文稿,则是阿莹因公出访俄罗斯的日记集成。

提起俄罗斯,必然让我们想起前苏联。在上个世纪的中叶,“中国发生的许许多多事件都与‘苏联’这个已成为历史的名字纠缠在一起,时而阳光灿烂,时而暴风骤雨,时而大江浩荡,时而曙光微露”。前苏联的文学,那些伟大的作家和杰出的作品,曾影响和激励过我们共和国的几代人;那些动人的歌曲,稍有乐感的中年人都能哼唱几句。更重要的是,曾高高飘扬在克里姆林宫上空的镶嵌镰刀斧头的旗帜和耀眼的五星,在我们心灵深处,留下了无法抹去的红色记忆。现在,在这部《俄罗斯日记》里,阿莹带着我们迎着早晨的太阳,走过红场的角角落落,跨进充满神秘的克里姆林宫,走近圣彼得堡,漫步涅瓦河,徜徉在充满异域特色的阿尔巴特步行街;带着我们阅读冬宫,拜祭新处女墓,感受优越的情节,欣赏美丽的夏园……无论是胜利广场的遐想,还是火炮的思考,抑或是被誉为凝固的历史之全俄展览中心,所有这一切,在笔墨触及之处,无不浸润着作者的感情色彩。面对俄罗斯的历史和现状,作者的情绪时高时低,有激情和厚爱,也有失落和郁闷。他的失落和郁闷使读者开始对俄罗斯的昨天进行反思,他的情和爱引发读者对俄罗斯的明天进行憧憬。游记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最忌说明式的流水账写法。而阿莹的《俄罗斯日记》,却避免了这种可能发生的缺憾,在字里行间融会了作家的诗情和哲理。可以这样讲,《俄罗斯日记》虽只是十几万字的一本随笔集,但几乎每一篇作品都能为读者留下深刻的思索和启迪,这是难能可贵的。另外让我欣喜的是阿莹还在俄罗斯拍摄了许多有价值的照片,读文读图,都给人一种深沉而又惬意的享受,令读者回味和思索。作为省委一个工作部门的领导干部,可以想见阿莹同志的工作是非常繁忙的,但他却始终能坚持文学创作,其精神可佩。阿莹从事的是宣传文化方面的工作,我以为,搞创作既能使他很好地和艺术工作者进行心灵上的沟通,有利于工作开展,也使他在创作上取得了意外的收获。看得出,目前阿莹的创作己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他有着相当的实力和潜力,我相信并期望阿莹能更上层楼,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多地奉献才智,在文学创作上更好地释放异彩!

范咏戈:文而有问的散文

从广义上来说,人生是一次旅行。人们匆匆走过的一生就是各自不同的形形色色的旅行,所谓“人生如寄、人生如旅”。而狭义上的旅行,因为能够让人脱离日常生活的环境,从而获得从平时习惯的关系中解放出来的感觉,能够以一种新奇的目光观察事物,产生旅行喜悦。一般旅人都能够有这样的旅行经验。一个作家,则还要经由文字把这种喜悦传达给读者。这种文字,不应只是如数家珍般向读者介绍山川形胜,风土人情,或一般的历史知识,那种文字只有仓促而缺了浪漫。阿莹的散文的高致正在于此:善于在优美生动的记叙文字中熔铸人生经验。而且达到了广义旅行的形上经验和狭义旅行的形下感喟的融合。

《俄罗斯日记》让人读来兴味盎然。红场、克里姆林宫、圣彼德堡等等。阿莹去过的、写到的那些旅行地也是所有去过俄罗斯的人都熟知的。但阿莹的《俄罗斯日记》却不是那种导游式的景点说明。文字中充满着旅行前的期待想像和现实对接以后产生的困惑、思考。“我”到俄罗斯,便以为那里一切应该是窗明几净、气派非凡、风情万种,但一进海关看到的却是日光灯罩上厚厚的灰尘,海关大厅没有空调,每个关员面前仅有一台尘埃落定的小风扇,乃至作者“真想在那灰尘上画一个硕大的问号!”“阿芙乐尔”号英雄巡洋舰上的遭遇更叫尴尬:舰上执勤的俄罗斯海军战士挺拔潇洒,但想和他们合个影,则对不起先要“好猫”香烟再塞上一两张美元。作者感叹:“这种尴尬事发生在哪里似乎都可以理解,而发生在有着光荣传统的水兵身上,发生在依然展示着红旗的阿芙乐尔号上实在不可理喻”。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何以一个强大的苏联一夜之间又回到了俄罗斯!中国革命的昨天和尽享革命成功之富足的今天与这个庞大帝国和主义有太多的关联,崇敬、困惑和悲哀相交织,使《俄罗斯日记》和瞿秋白的《饿乡纪程》完全是两种情思了。但并不是说作者只抱了一团困惑回来,在冬宫,几乎所有的展厅都可以付费拍照,惟独中国馆例外。这引发了作者的猜想:是不是里边的陈列品是八国联军侵华时掠夺来的,担心今天中国人抓住历史执意追索?当他看到张大千、徐悲鸿、齐白石的作品,尤其是看到圆明园烧毁前富丽堂皇的照片,义愤而又酸楚。这是一个中国人值得尊重的情感。所有的尴尬、反思构成了阿莹散文的独有空间。就是说,他的散文除却有一个地理的空间,还有一个人文的空间。空间引发想像,空间承载厚重,空间产生“文眼”。作者的“文而有问”的散文也见诸另一本散文集《重返绿地》。特别是《重返大寨》一篇。农业学大寨,世界看大寨,大寨红遍天。历史掀过那一页后,一个村子还有一个纪念馆却仍然透着神秘。作者注意到最能使人守望精神的,是郭沫若的大寨诵诗及临终遗言“我最最诧异的是,我们伟大的文学家居然会临终遗言把他的骨灰散在这所似乎缺少文学色彩的虎头山上,相伴着那位戴着羊白肚头巾让全国农民为之倾倒的大寨书记墓旁”。作者的景仰之情流溢于笔下:“他来了,是驾着云鹤飞来的,他要远离京城喧喧嚣嚣的纷争,来拥抱在文人笔下被赋予了各种意义的虎头山,来与他认识和不认识的农民为伍,以摆脱曾经在官场的烦恼而悠闲度日,这对他的内心给予一个舒适的补充。”且不说作者的这种触景生情是否就是逝者生前所想,但他确为读者提供了在旅行中思考历史、咀嚼历史、品味人生的艺术享受。这些,使阿莹的散文有一种“文而有问”的充盈之美。特别是,这些充盈的东西是在移步换景中抵达,在不露痕迹的描述中向读者开启的。

何西来:满目绿意

阿莹不是一个专业作家,他的主业是作党政领导工作,曾领导过一家国有大型军工企业,后来还做过陕西省委宣传部主管文艺的副部长,现在则是陕西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主任,责任之重大,公务之繁忙,可想而知。

然而他酷爱文学,酷爱写作,从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迄今将近30年了,可以说是一位与新时期文学一起成长起来的作家。他出过小说集,散文集,报告文学集,写过电视连续剧;新近还写了大型歌舞剧《米脂婆姨绥德汉》,很得陈忠实和业界的好评,已由名导演陈薪伊执导,将于近期推出。引起轰动,是不难预期的。即使专业作家,能够像他这样,在多个文学艺术门类施展才华的人,也不很多。我读过李若冰、周明、陈忠实、贾平凹、李国平等陕籍著名作家、评论家对他作品的评论,他们都很肯定他的禀赋、才力和审美价值取向,看好他的创作潜力及发展趋势。

从西安回到北京,我从头到尾读了他的散文集《重访绿地》。《绿地》是他多年前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重访绿地》是其增订本,作者说,对原版有去取,又补充了近年的新作,加上单独成书的《俄罗斯日记》,大体可以反映他散文创作所取得的实绩,所呈现的风格面貌。

散文是最见作者情性的文学体裁。阿莹虽有官身,却是性情中人,拿起笔来,进入文学创作状态,便以真诚示人,不打官腔,不说官话,不做官样文章。所以,读他的文字,不给人隔的感觉。李若冰对他散文的评价是“叙事文字简约得当,人物描写质朴传神,内心情感的阐述也很生动,使作品增添了与读者之间的亲合力”。忠实说“他的文字简约,简约到很难找出一句不含体验的空泛的废话。这样的文字是一种硬功夫,是一种文字艺术的高境界,读来使人心旷神怡,是一种陶醉,也是一种心灵的陶冶”。平凹则说“他人长得俊朗,文章也透着灵气,充满了青春的朝气和敏锐的思索,大家非常看好他”。三位文字高手的评说,都很到位,前两位看到的是真诚情思的简约表达,而平凹则更看重这表达中的灵气。

阿莹以“绿地”的意象命名他的散文集;增订再版,也只在前面加了“重访”。集中,直接以此意象名篇的散文是《绿地的回忆》,是写他家楼后那条“剪子路”边曾有的绿地的变迁的。那一派幽静的青纱帐,那二三百棵枫树的小林子,曾是人们晨练和闲步的去处,作者也曾在这里的小雨中尽情享受这绿色的赠予。然而在文明的挤压下,在四周逼近的楼宇中,路修得精致了,作者感到的却是悲凉,心的、情感的荒凉。少了宁静,少了诗,也少了憧憬。这是一篇写得极发深情而又富于诗意的凭吊绿色的文字。读后能给人以丰富的联想。陈忠实说:“在花拳绣腿扭捏作态的文字浮泛报刊的当今,我觉得阿莹在艺术世界里独立独行,当是难能可贵地保持着自己的一方绿地。”这也是一种对绿地意象独具只眼的诠释。

绿是生命的颜色,一切出自真诚的生命的体验,都是绿色的,包括好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在我看来,阿莹是用浓淡相宜而又变换不居色度不同的绿意,晕染了他全部的作品,平凹能够从中感受到青春和朝气,根据也在这里。

在阿莹的笔下,对儿时的故乡和往事的追忆,那核桃树,那柿子树,那家乡的小院,那果园的逸事,甚至那城墙,那池塘蜻蜓和毛豆,都是绿色的;至于写亲情,写母爱、写父爱、写祖孙之爱、写亲子之爱,写夫妻之爱,都是生命的依偎和眷顾,都于朴实无华中见真纯,因而俱显绿意。我很欣赏《重访大寨》里透出的沧桑之感和历史的沉思,以一种宽容的、理解的眼光与心怀,看待郭沫若这样的文化巨匠;也很为《中国9910行动》里作者和军工人的豪情与壮心而感奋。它们都是绿色的,满目绿意。

李浩:喜忧交织的红色心情

听到阿莹《俄罗斯日记》获冰心文学大奖,为他感到高兴,向他表示祝贺。本书的特色李若冰、周明、陈忠实、贾平凹、萧云儒、李国平诸位都发表过精彩的评论,轮到我说话时,发现诸公已将我心头舌尖欲言之语都表达出来了,几乎是题无剩义了。时下每开座谈会,聪明人总是抢先发言,因为开始讲可以从容不迫,每个意思先说就是首创,后说就是重复雷同。犹如运动会上,前辈为每个项目立下了标杆,后辈只有超越高度,才算打破纪录,才有意义,否则只有参与健身的价值,而绝无游戏竞技的意义。

  但当我静心将本书反复细读后,萌生了另外的一些想法,这些心得或许前列诸位高明没有言及,至少是没有充分论说的。

  我认为本书除了洗炼畅达的文字,精致巧妙的构思,图文并茂的设计外,还在于作者举重若轻,寓繁于简,将丰富复杂的感受通过旅行日记的方式传达出来,故它不是仅仅描摹旅途的湖光山色,也不是泛泛的发思古之幽情。当年欧洲上空的共产主义幽灵,是先在俄罗斯大地上游荡,然后才来到中国的。前苏联、俄罗斯的历史与我们的现实纠葛颇多,剪不断理还乱。对中国大陆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这种感受是爱恨参半,喜忧交织,欲说还休。与蓝英年先生的《寻墓者说》对前苏联文艺界学理性、思辨性的剖析不同,阿莹的《俄罗斯日记》更具象更感性更当下。他把一种同样复杂的感受通过旅行日记形式传达出来,故既区别于单纯的游记,又不同于复杂的学理性文章。

  所谓的爱与喜是因为阿莹本人出生在由苏联人援建的兵工厂中,他和六亿神州尽舜尧的全国人民一样,对苏联老大哥有一种天然的感情。中国革命早先是从俄罗斯输入的,革命的理念、方法、程序、仪式也多是学苏联的。战争时期如此,和平建设时期也是如此。优点学到了,缺点也往往照搬进来了。其实两个超级大国中,苏联对中国人民的伤害并不比美国少,沙俄时期就不说了,仅前苏联时期的鼓动外蒙古独立、撕毁合同撤走专家、熊瞎子岛事件等,但直到现在,网民们说起前苏联与俄罗斯仍一往情深。这可能与长期的政治信仰相同有关,毕竟曾经是同志加兄弟,打断骨头连着筋嘛。所以他漫步红场,走过克里姆林宫,走进彼得堡,登上阿芙乐尔巡洋舰,就有一种近乎宗教般的朝圣心情。因为在中国人心中这些字眼长期是伴随着雄壮的歌曲、激越的诗篇演唱的,听到或看到这些神圣的字眼,人们会条件反射般血脉贲张,热烈亢奋起来。有幸对这些革命教科书中的圣迹亲自访问,亲历亲验,现场感受自然与众不同。

  但如众所周知,俄罗斯近二十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当然中国近三十年也发生了许多变化,所以这一对欢喜冤家的关系迢迢不断如春水,渐行渐远。

  作者写自己刚踏上俄罗斯的土地,在海关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想像中的苏联是一块圣地,但现实中的莫斯科机场海关却阴暗灰冷,柜台陈旧零乱,验关人员毫无表情。作者在访问结束时再次写到验关人员的公开索贿,一进一出,首尾呼应,虽然是闲闲一笔,但朝圣者的失落失望之情溢于言表。这也给这次红色旅游镶嵌上了一个清醒理性的框架。发展中的中国虽然仍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我们可以很自信地说,在这些公开的方面、大节的方面已超越了俄罗斯。作品中还提到许多令人不愉快的事件。如写市场经济的腐味放肆地弥漫在阿芙乐尔舰上,涅瓦河上的霸道与血腥,直升飞机被车臣武装击落,军队的政委被神父取代,等等。

有趣的是,每看到、听到或谈到俄罗斯的艺术品时,作者总是肃然起敬,崇拜仰慕之情油然而生。而触目所见俄罗斯的现状,则忧思忡忡,不满之情也毫不掩饰。这俯仰之间所包含的爱恨之情,其实可能还有另一层微意。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走到了俄罗斯之前,面对我们也曾走过的弯路,作者有超越感,故看到俄罗斯的现状,可以居高临下地俯视。但面对俄罗斯的历史,特别是它精美的艺术,作者则心存敬畏,像孩子般发出惊讶赞叹,又像教徒般虔诚地礼拜。(作者为西北大学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著名评论家)

旅途并不“慌忙”

《旅途慌忙》,初看到这个名字,让我随着想到好莱坞的一部电影,男主人公在一次特殊的旅途中,历经千辛万苦和惊心动魄的情节,最终收获了一份刻骨铭心的爱情。当然,那只是虚构的电影作品,而这本《旅途慌忙》是阿莹新近出版的赴欧散文随笔。熟悉和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在政府部门担任职务,可谓公务繁忙,但他一直利用业余时间从事文学创作,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先后出版过短篇小说集《惶惑》,散文集《俄罗斯日记》《绿动》《重访绿发》等,报告文学集《中国9910行动》等作品,其中《俄罗斯日记》曾获第三届冰心散文奖,《中国9910行动》荣获第三届徐迟报告文学优秀奖,由他编剧的大型音乐剧《米脂婆姨绥德汉》在京上演期间好评如潮,并获国家“文华奖”优秀编剧奖等六项大奖。

  “911事件”众所周知,当天的恐怖袭击对美国及全球产生巨大的影响。这次事件是继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珍珠港事件后,历史上第二次对美国造成重大伤亡的袭击。作者阿莹却在这次事件的第二天启程飞往欧洲,给原本期待已久的浪漫之旅加上沉郁的色彩。也许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环境氛围,作者怀着别样的心情,才会有不同寻常的感悟吧。了解了创作背景后,我怀着极大的兴趣读完了它。“慌忙”也好,“慌乱”也罢,但文学依然质朴而从容,朴实无华的叙述风格,彰显了作者的文字功力及学养和智慧。

  阿莹的笔触带领着我们游历了许多历史名城及名胜古迹,感受了不一样的异国风情。走近艾文河畔的莎士比亚故居,品读一个个凄美缠绵的爱情故事;登上巴黎的埃菲尔铁塔,遥想凯旋门前激情澎湃的胜利欢歌;踏进神秘的巴黎圣母院,展开浪漫主义的艺术画卷;漫步香榭丽舍大街,领略法兰西帝国昔日的辉煌……所有这一切,在笔墨触及之处,无不浸注着作者的感情色彩,读文看图,给人一种深沉而又惬意的享受,令人回味和思索。阿莹所写游览大英博物馆这篇文章,取了个很有意思的名字――《收藏的嗜好》,相信看过了解大英博物馆概况的人们都会心照不宣地意会文中内涵。

  本书所收作品,大多篇幅短小精悍,意蕴丰富,耐人回味。同时,阿莹精于文字锤炼,散文中常有流畅的排比、工整的偶句和诗的韵味,给人以语言的美感和阅读的愉悦。很感慨阿莹能把写作作为人生的精神追求,发乎心而形于言。用他自己的话说:“活着的人应该珍惜这个小小的蓝色星球,珍惜安详的生活,用心去爱人爱家爱国爱人类。”他以自己的情怀去捕捉生命的光芒,拓展着自己的心襟,升华着自己的灵魂。期望阿莹在今后漫漫岁月里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奉献给读者。 (2011年4月27日西安日报)

艾克拜尔·米吉提:珍惜和平,构建和谐

——《阿莹随笔集》序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古人的一种人生境界追求。我们从阿莹新随笔集《旅途慌慌》中可以领略一二。我和阿莹2005年秋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成为同班同学。那时他在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任上。应当说,是一个工作繁忙的岗位。但是,平常我们之间的沟通大多是以文学为主。此前,他就出版过短篇小说集《惶惑》,散文集《绿地》、《重访绿地》,报告文学集《中国9910行动》等作品。他还为我送上新近出版的散文集《俄罗斯日记》。他读过很多的书。于是,我们之间有了许多共同的话语,成为文友。这也是党校学习生活的一段插曲和另一种收获。后来,他创作的陕北大型秧歌《米脂婆姨绥德汉》进京演出时,我前往观摩,并为他的创作收获称道。

今年,阿莹又来中央党校学习(他已调任陕西省国资委主任),同时带来他的新随笔集稿《旅途慌慌》,希望由我作序。我欣然应允。我为他对文学的这种孜孜以求的执著精神所感动。

这是一部特殊的随笔集。开卷品读,十年前的历史瞬间在你眼前蓦然闪现,那一幕幕历史画面历历在目。这是一次特殊的旅程,在遥远的美国纽约,凝聚了二十世纪骄傲的世贸大厦双子座就在一天前被两架喷气式客机穿透,那座直指蓝天的象征性建筑,在世人眼前轰然坍塌,弥漫的烟尘吞噬了无数生命——9·11——成为一道历史的分水岭——更是一道难以磨灭的历史记忆和伤痛。但对翌日登上旅程的阿莹来说,他当时还来不及细细咀嚼和厘清这一恐怖的历史事件真相,只觉得这是一次郁闷的启程,久久期待的西欧之旅居然会在一种恐怖的氛围中开始。也许,这就是恐怖主义所要达到的意欲。

显然,他们这次欧洲之行,本来是一件期盼已久令人神往的愉快旅程,他们不仅将会欣赏到文艺复兴时期大师们留给人类的美仑美奂的艺术珍品,充分享受艺术魅力;一睹那些演绎过无数历史故事的遗迹与建筑,领悟悠悠历史的真谛;还可以走进那满目皆是奶牛与风车的牧场,尽享和平宁静的田园风光。当然,他们还将参观两个规模宏大的防务展览,那是当今世界顶尖武器的集中亮相,其中的奥妙与新奇更会给他们此行带来别样的诱惑与期许。

随着作者的笔触,我们的视线投向艾文河畔静谧的斯特拉福德小镇深处的莎士比亚故居。伟大作家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让一代一代人为之着迷。不过,这座静谧小镇眼下显得冷寂,以至于冷寂得让人生出些许的“恐怖”来,不由得让作者想起昨天纽约世贸大厦上纵身跃下的点点飞影,那个揪心场面令人断肠。夜幕降临,伦敦也近了,不断地听到远远近近的警笛声,显然纽约腾起的浓烟已经刮到了这片土地上,凄美的传说又在与今天的爱情嫁接,但恐怖的阴霾依然挥之不去。

当然,凡尔赛宫的雍容华贵与国人昔日蒙受屈辱的不平等条约已成为一道难以忘却的历史记忆。不过,雨果笔下的浪漫主义经典之作,香榭丽舍大道的历史文化,与埃菲尔铁塔和皇宫交织在一起展示着巴黎的辉煌。恐怖的阴影似乎亦欲覆盖巴黎的繁华,但巴黎人好象并没有过度恐慌,大街与景点没有显露出任何异样,不由得令作者想起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时的坚毅和从容。作者感慨埃菲尔铁塔下的巴黎确实美丽典雅,这里和平宁静的生活是一种享受。的确,作者在本集中的每一篇随笔,都像一幅幅精致的油画,勾勒出欧洲各地旖旎风光和历史文化;又像一曲曲动人的旋律,流淌着莫扎特的《交响曲》,舒伯特的《小夜曲》,斯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字里行间无不褒扬真善美,谴责掠夺、战争、恐怖,浸透着充满正义的爱,描绘出一片弥足珍贵的和平景象。令读者在获得阅读喜悦的同时,倍感应当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宁。

是的,当今世界需要珍惜和平,需要共同构建和谐世界。我想,这也是阿莹随笔集《旅途慌慌》蕴含的价值所在。感谢作者在特殊的慌慌旅途中依然孜孜不倦地记录着所见所闻所思,为我们留下这样一部催人思奋的优美文字。与此同时,我们期待着作者为读者奉献充满艺术心智的更多新作。

白描:乡土资源与经典意识

——评音乐歌舞剧《米脂婆姨绥德汉》

(一)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民歌宝库中,陕北民歌具有独特地位。悠久的历史,多元文化交融构成的鲜明地域特色,口语入歌与古代诗歌比兴手法的应用,信天游式的自由发挥与旋律歌词的规范性、严整性,民间创造与文人整理、加工、创作相结合,使陕北民歌成为中华土地上历久不衰、影响巨大、传唱广泛、深为人们喜爱的民歌种类,成为中国民间艺术百花园中一支奇葩。据专家统计,仅现存民间的陕北民歌,数目即高达8000多首,而这中间,许多曲目为人们耳熟能详,经久歌唱,成为黄土地特定生活情态、特定情感样类、特定心绪表征、特定时代标志的音乐化符号,创造了中国音乐史话中一道奇丽的景观。

陕北音乐歌舞剧,是在陕北民歌基础上发展创造的一个新品种。其雏形诞生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延安解放区的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响应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的号召,投身到工农兵群众之中去,认真研究民间艺术,热情向群众学习流行于陕北农村的一种歌舞形式——秧歌,在群众性秧歌的基础上,熔歌、舞、剧于一炉,创作出“秧歌剧”这一艺术形式。其情节单纯,人物少,道具简单,化妆简便,载歌载舞,随时随地均可表演。著名作品有《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动员起来》《宝山参军》等。秧歌剧角色仅有两三个,属于“小场子戏”。因为秧歌剧是实践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的文艺新成果,与革命斗争实际紧密相连,与根据地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既有传承又有创新,故而产生了很大影响,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建国以后很长时间。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为清除“三突出”文艺遗毒,陕西省歌舞剧院应邀携“陕北民歌五首”和《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在首都连续演出,产生很大轰动,许多观众第一次欣赏秧歌剧,深深被那极具生活气息,极富鲜活情调、极有泥土色彩的表演所打动,令人耳目一新,喜爱有加。

但《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秧歌剧的重新上演,只是历史的一种回声,不得不承认,自此以后,陕北秧歌剧和音乐歌舞剧,再无大的突破、大的发展。在此期间,陕北民歌的辉煌一直在持续,除在大江南北广泛传唱,在各种音乐会、大型演出场合频频登台外,也唱红了许多专业和民间歌手,2010年新年过后还进入维也纳金色大厅,首次在海外举办陕北民歌专场演唱会,陕北民歌在真正意义上走进了西方音乐殿堂。而作为陕北民歌的华彩版本、升华形式,陕北秧歌剧或音乐歌舞剧,却沉寂下来,少有好的创作,鲜见好的剧目,实在令人惋惜。

在人们的审美记忆开始淡化、欣赏心理准备很不充分的情况下,《米脂婆姨绥德汉》犹如一道电光划过长空,照亮了陕北的舞台、西安的舞台、首都的舞台,照亮了新世纪现代观众既复杂多样又挑剔苛刻的眼光。自2008年10月在陕西榆林首演以来,截止2010年底,在两年多一点期间内,《米脂婆姨绥德汉》先后在西安、北京连续演出,晋京演出即达四次,在国家大剧院、中国剧院、全国政协礼堂、保利剧院场场观众爆满,掌声热烈,好评如潮。中国剧协、《剧本》杂志、中国艺术研究院和陕西省委宣传部,分别三次就《米》剧召开专家研讨会,《文艺报》《中国艺术报》等报刊发表整版评论文章,《剧本》杂志在“重点关注”栏目推出《米》剧剧本和研讨会摘录。《米》剧也先后荣获陕西省第五届艺术节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等7项大奖、陕西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等殊荣。这部历时四年创作完成的大型原创剧目,以其荡气回肠的西部气度和风姿卓绝的艺术品貌,实现了陕北音乐歌舞剧在新世纪的一次耀眼爆发。

(二)

《米脂婆姨绥德汉》以陕北民歌为素材元素,以男女爱情为剧情主线,以乡土风情为背景色调,以文化人类学视角和当代意识为统领,用推陈出新的编创风格,演绎了米脂女子青青和绥德后生虎子、石娃、牛娃三人之间动人的爱情故事。幼年的虎子和青青不谙世故,童言无忌,私订了“长大以后我要娶你”的婚约。当她(他)们长大以后,虎子被迫离家成了“山寨王”,石娃成了远近有名的好石匠,牛娃成了青青家的好帮手,三个后生都深深地爱着青青,但成熟起来的青青情有独钟,只爱着穷石匠石娃。爱情的冲突就这样在三个男人和一个女子之间产生了。

男女情爱,向来是陕北民歌表现的主题之一,而且是一个大主题,产生了许多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带有经典意味的曲目,如《兰花花》《走西口》《赶牲灵》《羊肚肚手巾三道道蓝》《叫声哥哥你快回来》等。陕北民歌对于爱情的歌唱,融进了陕北独特的历史、地理、人文特色,其感情形态、表达方式、词句调式,有直白,有委婉,有热辣,有凄凉,有深沉,有活泼,有庄重,有谐谑,可谓五彩斑斓,丰富多样。这是一方热土,按学者张小兵的说法,是“中原与边疆的过渡地带;汉族与胡人的过渡地带;农业与牧业的过渡地带;山西与蒙地的过渡地带;战争与和平的过渡地带;定居与游牧的过渡地带;安静与躁动的过渡地带;现实与浪漫的过渡地带;谦和恭顺与不安现状的过渡地带;儒家循规蹈矩与多神崇拜随遇而安的过渡地带。”这里的男人刚烈质朴,直率坦荡,这里的女子美丽善良,热烈多情,“清涧的石头瓦窑堡的碳,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这米脂婆姨绥德汉即是这种男人和女人的代表。他(她)们是现实中的男女,又是一种文化符号,要用一台音乐歌舞剧写他(她)们的爱情,而且是三名男子与一名女子之间的情感纠葛,既值得人们期待,又有很大难度。

值得期待的是它一定不一般。导演陈薪伊、作曲赵季平、编剧白阿莹“三驾马车”组成豪华的主创阵容,让人振奋,重要的还在于,陕北民歌是一座富矿,可资创作者利用的素材很多,独特的地域文化和丰富的民歌资源本身已经具备撩拨人心的魅力,在此基础上建构音乐歌舞剧作品,根基雄厚,底气十足,具有难得的先天性优势;难度在于,很难找到一条清新而明朗的故事线索,把那些珍珠般散落在黄土高原的素材串成一体,成为脉络清晰、筋肉丰满、意蕴丰沛的艺术佳构,而且要有人物,要有性格,要有诗情,要有画意,要有感动人心的力量;难在写出魂,写出性灵,写出神韵;难在不需要太过复杂的情节,却要完成故事的讲述,张示情感的激荡,立起人物的造像,实现意蕴的表达,托举出闪闪发亮的戏剧内核——人情人性的内核,一方土地一方人特有的精神内核、气质内核、文化基因的内核;难还难在没有同类题材、同类形式可资借鉴的成功范例。从昔日的秧歌小剧到面对的音乐歌舞大戏,不只是场景变得宏阔,人物变得众多,而是一次全新的创造,从形式到内容,都必须有一个全面提升。

首先考验的是编剧。编剧白阿莹正是面对这样的期待,这样的难题,走进了《米》剧的创作。在白阿莹之前,表现米脂婆姨绥德汉这一题材,已先后拿出几个本子,抓此项选题并组织创作、负责实施的正是时任陕西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的白阿莹。几个本子与人们的期望还有距离。著名舞台剧导演陈薪伊以激将法鼓动白阿莹:如果你写本子,我就导。白阿莹一咬牙:我来。一夜之间,他就拿出《米》剧提纲,陈薪伊一看:就是它了!

不是白阿莹有过人的天分,也不是他具备深厚的舞台剧造诣,他写小说,写散文,写报告文学,写电视剧,他的另外一个身份是陕西作协副主席,著述颇丰,但音乐歌舞剧从未涉猎,写舞台剧本于他尚属第一次。他的优势是:站得高,看得远,钻得深,吃得透。站得高,既是指他的社会身份,又是指他的文学势场,具有高起点、高学养、高境界、高追求;看得远是因为他视野宏阔,通览全局,独有自己的眼光和发现;钻得深是说他对陕北文化有着深入的研究;吃得透指他熟悉黄土地上的生活,懂得那里的男人和女人,了解那里的风土与人情。具备了这些条件,《米》剧出自他之手,既有偶然的成分,也有必然性蕴含其中。

音乐歌舞剧的形式决定了《米脂婆姨绥德汉》剧情应该相对单纯和集中,但剧情展开,便是三个男人和一个女子的冲突,剑拔弩张的人物关系并峙对立,充满悬念,也让人为如何收场生出担心。虎子、石娃和牛娃都想娶青青为妻。最终牛娃做了青青的“亲哥哥”,虎子和石娃约定七月七日太阳落山前为娶青青的婚限。七月七日,“山寨王”下山娶亲,而“走西口”的石娃也赶回家迎娶青青,二人为此展开抢亲争斗,“山寨王”虎子劫持了青青和石娃,矛盾冲突达到最高潮时,峰回路转,石破天惊,虎子出于对青青的真情至爱,以暴烈的方式完成了一件最温情的义举,绑架着青青石娃,为他们操持婚礼,让他们拜天地,送他们入洞房,使有情人终成眷属。这番举动惊世骇俗,既成全了别人,也完成了自身思想和精神的蜕变,把一腔火烈私情升华为一种超拔大爱。虎子的转变可谓神来之笔,出人意料,又入情理,把最质朴也最高尚的爱情诠释到极致。

《米》剧歌词,编剧创作占了很大比重,但却不着痕迹,与原生态民歌浑然一体,以至于让人误以为编剧仅是做了些民歌串联工作。这里显示的正是编剧的才华和功力。当大幕开启,黄河神曲幽远而热烈传来的时候,一群光屁股男娃身上只裹着肚兜,从黄土黄河中一耸一耸摇摇摆摆地钻出,口里念唱:天上有个神神/地上有个人人/神神照着人人/人人想着亲亲/氛围的渲染,意境的营造,被点题的歌谣一下子晕染了,这歌谣的句式、风格、味道,很容易让人以为源自民谣,其实完全出自编剧白阿莹的手笔,是他全新的创作。再看概括主题的尾声合唱:大雨洗蓝了陕北的天/大风染黄了陕北的山/天上飘下个米脂妹/地上走来个绥德汉/妹是那黄土坡上红山丹/哥是那黄河浪里摆渡船/高坡上爱来黄河里喊/米脂的婆姨哟绥德的汉/借用和创作,编织与改造巧妙结合,针脚绵密,天衣无缝,令人不由击节称绝。类似的唱词还有:上河的鸭子下河的鹅/一对对毛眼眼照哥哥/哥哥你笑来妹子照/照着哟照着哟贴个近近了/上两句从民歌中拿来,下两句根据剧情需要新创;白格生生脸蛋苗个条条腰/走过了崖畔畔山也摇/红个茵茵小口歌声飘/树林林的山雀雀也跟着笑/这样的歌声似乎耳熟,但查遍陕北民歌却不得,由此得知这又是白阿莹的编创。这种创作,不是对原民歌素材简单组合,不是生硬捏弄,而是对其选择撷取消化,通过再发酵、再创造,从而有机地酿制成一坛甘冽清纯的新酒。新酒却窖香醇厚,劲道十足,回味绵长。

青青妈与老羊倌的情感故事,是剧中顺带扯出的一条旁枝,但丰润了浪漫温馨的情爱底色,垫厚了全剧爱情主线的文化土壤和发育根基,凸显了人物的至情真性。

通观全剧,编创者以大文化的眼光,着力突显黄土地上男女赤诚质朴的天性,赞美他们高尚博大的情怀,讴歌了真善美的生活与人生,润物无声地发挥了教化作用,而单纯与丰盈,明快与激荡,浪漫与厚重,绵柔与峻峭,清婉与沉雄,谐谑与庄严,土风与诗意,舒曼与疾促,记事与象征,再现与表现,写实与写意,构成供人玩味耐人咀嚼启人遐想的美学意蕴和艺术风格。

(三)

《米脂婆姨绥德汉》与经典还有距离,但可以看出创作者走向经典的自觉意识和做出的努力。谁都知道黄土地文化和陕北民歌是当代音乐创作的一个资源宝库,前些年中国乐坛也曾刮起过一阵“西北风”,有人尝试赋予陕北民歌以通俗流行音乐形式,这种尝试是有益的,但现在看来那只是一阵风而已,为什么?因为创作者根底不深,缺乏对陕北,对陕北人,对陕北文化深刻的体悟,缺乏对其精魄神韵的领会、发掘和捕捉,题材写“黄土高坡”,结果却貌合神离,虽然也曾一度传唱,但生搬硬套的痕迹太过明显,最终流于不伦不类。对此,陕北民歌研究专家朱继德批评说:歌词完全摆脱了信天游的格式,唱什么“白云悠悠”,给世人一个错觉:陕北民歌原来是这样的形式。作者大概想推陈出新,但脱离了陕北民歌的原汁原味,让听惯了陕北民歌的人们,很不是滋味,同时也误导了不少青年人。

陕北文化没有中原文化所特有的排他性,陕北民歌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汉族的主色调中融合了匈奴、鲜卑、羌、蒙等少数民族文化色彩,同时吸收关中、山西戏曲和民歌元素,加入甘肃花儿和内蒙民歌的旋律,成为这些优秀民间艺术杂交繁育的产儿。对陕北民歌的继承、发展、创新,自然是时代的需要,也有着广阔的前景,但必须考虑其自身艺术特征,遵循其艺术规律,既要顺应人民群众在新时代、新文化背景下新的审美需求,又要尊重传统,保护地域文化的特色。只有这样,才能使陕北音乐文化应和着时代主旋律,与先进文化的方向保持一致,同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创造新时代的经典。

音乐界向来有重作曲而轻写词的风气,一部音乐剧作品成功与否,常常将砝码押在作曲上,作词的重要性往往被置于次要地位,作品获得成功,聚光灯下出现的也常常是作曲家。其实无数获得巨大成功的音乐作品都是词曲双耀,相互辉映,两厢结合,才构成金声玉振的艺术魅力。而且,词是作曲家灵感的母菌,是走向创造所倚持的基石,特别是歌剧、音乐剧等台本剧目,剧本的重要性更为突出。世界上许多成功范例,都在证明这一点,即以具有世界影响的音乐歌舞剧为例:或取材于文学名著,或改编于巨匠剧作,或脱胎于大家诗文,或诞生于作词名家,剧本和歌词无不彰显着先决性作用。著名音乐歌舞剧《窈窕淑女》,是根据英国剧作家萧伯纳的剧作《皮革马利翁》改编的,一经在百老汇演出,即大获成功,被乐评界称之为“20世纪最优秀之音乐歌舞剧”,荣获托尼奖还有红遍全球的《猫》,是根据T.S.艾略特的诗集谱曲的音乐歌舞剧。艾略特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用英语写作的最有影响的诗人,对英美现代派文学及新批评派评论起了开拓作用,1948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猫》曾获得七项托尼奖,上个世纪初开始风靡世界,总共使用10几种语言在数十个国家无数次演出,仅仅在伦敦的演出即达9000多场次。可以说,没有诗人艾略特,就没有音乐歌舞剧《猫》。最有意思,最引人遐想的是《西区故事》。《西区故事》是美国音乐歌舞剧的经典之作,词作者是斯蒂芬·桑德海姆。桑德海姆本来一心要成为一名作曲家,当他四处闯荡寻求发展机会的时候,遇到了著名指挥家伦纳德·伯恩斯坦。伯恩斯坦十分欣赏这个年轻人的天赋,安排他协助自己写《西区故事》的歌词,说是协助,实际上《西区故事》作词基本是由桑德海姆一个人独立完成的,重作曲而轻写词的风气那时就存在,伯恩斯坦把作词看做是件“杂活”,让年轻人先锻炼锻炼。桑德海姆一开始本想推辞,但在词作名家哈默斯坦的劝说下终于改变了主意,踏踏实实地在剧组中做起这份不起眼的工作。1957年,《西区故事》正式上演,好评如潮,27岁的桑德海姆一夜成名,他的名字与伯恩斯坦(作曲)、哈罗德·普林斯(制作)、杰罗姆·罗宾斯(导演、编舞)这些业界巨擘放在了一起。此后又为《玫瑰舞后》写词,上演后大受欢迎,凭借这两部佳作,桑德海姆一举成为人们眼中的“著名词作家”,直到后来美国剧作家协会主席的重担也落在了他的肩上。

《米脂婆姨绥德汉》最初归类为秧歌剧,但看来归入音乐歌舞剧更准确、更符合作品实际面貌。音乐歌舞剧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曲(剧本与表演)、文学(歌词台词)、舞蹈、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米》剧完全具备了这些因素,呈现出多门类艺术交融的复合大套形式,表现手段多样,规模容量大,这些都不是秧歌剧所能包容涵盖的。应该说,《米》剧是新时期第一部取得巨大成功的陕北音乐歌舞剧。

音乐歌舞剧创作是我国当代艺术的一个薄弱环节,近年来,不少有志于发展音乐歌舞剧的艺术家们,多方向、多途径努力,力图为中国观众展现音乐歌舞剧精品佳作,这种尝试也催生出不少新作问世,但我们看到,在这些努力中,有些倾向值得商榷,这就是在形式上的雕琢远大于在实质内容上下的工夫。有些是把西洋东西拿来,热热闹闹地进行“中国化”、“民族化”改造;有些寄期望于高科技,竖起“多媒体”歌舞剧的大旗,对声光电的兴趣比对剧作艺术本身的兴趣更为浓厚;有些不惜投入巨额成本,以“大手笔”推行“大制作”,依靠恢宏舞美场景和绚烂舞台装点,把观众吆喝到体育场看音乐剧。作为尝试或者说实验,这些努力亦无不可,但不应该把最本质的东西丢在一边,这就是剧本创作。回顾我国舞台剧发展历程,包括话剧、歌剧、音乐歌舞剧,大凡获得成功,产生影响、深入人心的作品,无一例外都是先有一个好剧本。《白毛女》《洪湖赤卫队》《小二黑结婚》《刘三姐》《江姐》《红珊瑚》《红霞》……当我们怀念早先那些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感慨当下难得一见昔日辉煌情景的时候,就会发现,问题出在剧本上,没有优秀剧本,发展舞台剧,无论话剧、歌剧、音乐歌舞剧,便是无米之炊,更遑论经典的诞生。

由此看来,《米脂婆姨绥德汉》带给我们诸多启迪。它让我们思考什么是乡土资源,什么是本土文化,什么是中国风格,什么是大众情怀,什么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它还提供了一种富有借鉴意义的实践经验,即从剧本入手,发掘中华传统文化宝库,立足人民大众鲜活生活,开掘丰富乡土资源,据此进行艺术创新,从而使艺术家的劳动具备了这样一种可能性——走向经典,逼近经典,创造经典。

【采访消息】

白阿莹《旅途慌忙》出版

近日,陕西作家白阿莹的散文集《旅途慌忙》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

全书约8万字,收录了20余篇作者在欧洲游历考察时的心情感悟及散文游记,其中不乏精美而生动的图片。在作者的笔下,巴黎圣母院、翡冷翠古城、埃菲尔铁塔、古罗马斗兽场、欧洲的山谷小镇的质感均被描绘得格外细腻鲜活。该书不同于以往欧洲游记的恬静抒情之风,作者在文中夹叙夹议,还表达着自己对战争、和平及人类命运的思考。

《人民文学》主编李敬泽,《中国作家》主编艾克拜尔·米吉提分别为该书作序,称该书是一部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文艺作品集。著名作家周明认为,白阿莹的笔触能带着读者游遍欧洲历史名城及名胜古迹,感受异国风情,给人一种深沉而又惬意的享受。其朴实无华的叙述风格,彰显了作者的文字功力、学养以及智慧。

据介绍,白阿莹系中国作协会员,多年来笔耕不辍,已出版有小说集《惶惑》、报告文学集《中国9910行动》、散文集《绿地》《俄罗斯日记》《重访绿地》等。其中,《俄罗斯日记》获得第三届冰心散文奖;创作的大型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在陕西省第五届艺术节上获优秀编剧奖。

编剧白阿莹笑谈《米脂婆姨绥德汉》创作缘由

人们都说绥德汉子好、米脂婆姨俏,米脂婆姨绥德汉到底有多好?如果你看了来自黄土高原上的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就能最直观地了解到米脂婆姨的善良美丽,绥德汉子的率真和倔犟。这出戏是怎么创作出来的?记者昨天专访了编剧白阿莹。他笑着向记者透露,剧中最上口的四句唱词:“天上有个神神,地上有个人人,神神照着人人,人人想着亲亲。”已经在观众中传唱开了。

  五艺节上最亮丽的风景

  每当抑扬顿挫的陕北信天游和特有的民俗乡音,在舞台上那苍莽莽的土坎坎上缭绕起来时,这部蕴含着信天游、秧歌、剪纸、高跷等民俗文化的秧歌剧,一下子就博得西安观众充满激情的喝彩。连日来,《米脂婆姨绥德汉》在古城上演时场场爆满,成为陕西省第五届艺术节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那美丽曲折的爱情故事,60多首新改编创作的陕北民歌,深深打动和感染了观众。剧场内不仅座无虚席,连过道都站满了观众。

  一部秧歌剧能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编剧白阿莹认为这多半出于人们对陕北民歌的至诚热爱。他说:“比如信天游里有句‘面对面站着我还想你,’诗人贺敬之曾说自己怎么也写不出这样生动的句子。的确,陕北民歌中那大胆直白、精妙传神的比喻,极具穿透力和感染力的曲调,都是其他民歌无法比拟的。4年前我开始创作,一下子就选定了陕北秧歌剧这种形式。”

  剧中唱词成为流行短信

  “大雨洗蓝了陕北的天,大风染红了陕北的山,天上飘下个米脂妹,地上走来个绥德汉,妹是那黄土坡上红山丹,哥是那黄河里皮筏船,高坡上爱来黄河上喊,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这段由白阿莹创作的结尾处的唱词,眼下已在很多陕北朋友的手机短信里流传开来,这令白阿莹始料未及:“好多陕北老乡都拿着手机到处发,他们都说这段唱词一下子写透了米脂婆姨绥德汉的魂,我没想到会引来这么多人的共鸣。”

  《米脂婆姨绥德汉》演绎着一段黄土地上的爱恨情仇,而陕北民歌那种大胆外露的韵味,最能表达人们强烈的感情。“荞面皮皮架个墙飞,想哥哥想成黄脸鬼,三十里明沙二十里水,八百里路上寻妹妹。”这些浪漫的比兴手法,在编剧白阿莹的笔下随处可见,听之令人精神为之一振。白阿莹觉得,是陕北民歌形式和音调的美,才为这部剧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被陈薪伊“激将”当编剧

  说到《米脂婆姨绥德汉》的创作,白阿莹说这其实得益于导演陈薪伊的“激将”。“近年来,我们周边省份陆续推出了《风中少林》《大梦敦煌》《一把酸枣》等精品剧目,这对陕西压力很大。当时我们挑了20多个剧本,请来许多知名导演来开会研讨,可是他们对剧本都不是很满意。导演陈薪伊开玩笑说,如果白阿莹能写个剧本出来,我就来担任导演。结果那天凌晨三点,我突然有了灵感,写到4点钟就写出了一个剧本大纲,第二天陈薪伊导演看了当场拍板,说这就是她想要的故事轮廓,并提出要和赵季平合作一把。”

  创作剧情相对容易,可在很短时间内创作出几十首陕北民歌歌词,这对从没搞过歌词创作的白阿莹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他不是陕北人,也没有在陕北生活的经历,怎样才能活灵活现地运用陕北方言,写出信天游式的民歌来?白阿莹在动笔前,翻遍了5本“大砖头”厚的陕北民歌集,又找来榆林等地的方言书悉心研究,还拜托当地朋友找了大量陕北酸曲,深入了解陕北民歌的表达方式。为了创作,他从西安到榆林往返很多次,了解陕北的风俗人情。“语言不能媚俗,但也要保持民间最生动的味道。光三个主人公的名字,我到处打听先后取了几十个,最后才挑出来这三个最朴实的。” (转自2008年10月24日17:28 新浪娱乐)

王淑铃: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白阿莹谈《米脂婆姨绥德汉》的剧本创作

  榆林市参加第五届陕西省艺术节剧目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演出成功,编剧白阿莹功不可没。白阿莹是陕西省作协副主席,出版有小说集《惶惑》,报告文学集《中国9910行动》,散文集《绿地》、《俄罗斯日记》、《重访绿地》等,创作的30集电视剧《中国脊梁》即将播出。四年前创作的大型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大获成功。谈起戏剧创作,白阿莹说,这还是第一次写戏剧。

  陕西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何开发好这些资源,实现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一直是我省文艺界努力的目标。四年前,时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主管全省文艺工作的白阿莹,按照省委抓大戏,出精品的要求,组织邀请全国著名导演陈薪伊、张继刚以及张艺谋等来陕挑选剧本。对于推荐的20多个本子,几位导演看后都不太满意。陈薪伊导演对白阿莹说,你就是作家,如果你写,我们可以合作。就这样,白阿莹第一次接受了创作戏剧的使命。

  白阿莹介绍说,剧本创作初衷,就是要打造一部精品,要有所创新,故事情节不能有过去陕北秧歌剧的影子。这就对本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四年间,他不断地深入陕北采风、学习,本子不断地被推倒,重来,重来,推倒。四年间,十易其稿,其艰难可想而知。白阿莹说,当时,真有放弃的念头。但很幸运的在创作过程中得到了大艺术家的鼎力支持和帮助。陈薪伊的执著和追求,赵季平对歌词创新的严格,对我鼓舞很大,才使我坚持4年初衷不改。

  为啥要选陕北民歌作载体?白阿莹介绍说,有一年,他的一个北京朋友要去陕北,他向朋友推荐了陕北民歌。朋友到了陕北后被博大精深的陕北民歌深深打动,说陕北民歌是他在中国听到的最精彩、最鼓舞人心的民歌,让他打开了眼界。受朋友的影响,本身就喜爱陕北民歌的白阿莹,开始深入研究陕北民歌。他说,陕北民歌表达人物的情绪和思想非常准确、传神和生动,有独到之处。

  “作为一部艺术作品,《米》不完全是风土人情的展现,它是把陕北民俗作为基本元素再创作的。”白阿莹说,他在创作中的每一个细小的方面都在陕北民俗中吸收养分,包括主人公石娃、虎子、牛娃的名字等。剧中,歌词有60余首,其中百分之九十是新创作的,原有的也是按情节需要进行了二度创作的。

  从一个民间俗语,到决定写一部大戏;从第一稿被推翻,到第十稿的投排,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就是这样艰难起步的。十易其稿,可谓“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听了白阿莹创作《米脂婆姨绥德汉》的经历,深感“坚持”二字之可贵。很多好戏,在它诞生之初往往并不被看好,但编剧、导演“咬定青山,永不言败”的精神最终使其成为艺术精品,坚守方可出精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55875.html

更多阅读

陈遇白和安小离 陈遇白和安小离的肉肉

1.陈遇白是腹黑大boss 安小离是纯情小白羊 一辈子只被一个人算计确然是种幸福吧 所以安小离可以尽情地小傻子下去让遇白去收拾一切烂摊子2.“为什么人生气时说话是用吼的? 因为生气时两个人的心隔远了 要吼才能听见 你瞧恋爱中的人儿

优秀演员——薛白 薛白亮

从小能歌善舞的薛白六岁时就在南京“小红花”艺术团担任报幕员,并与参朗诵、舞蹈等演出。1975年,西安电影制片厂到南京为故事片《阿勇》选演员,导演钱江一眼就看中了薛白,第一次上银幕的她在影片中身兼二职,扮演童年的阿勇妈妈和阿勇妹妹

白い恋人的幸福 太克御 幸福的恋人们

噢噢!竟然又吃到了~幸福阿~~~:) 很早之前 其实就有吃过一次单位同事带回来的这个饼干 那时虽然觉得超级好吃但也没有特意多想什么 今天又有同事带了亏得小鱼替我们各留了一块~不然就错过拉!! 先在这里拜谢小鱼拉。。!! 一小口一小口地

中国记忆力训练网 海马记忆力训练网

http://www.jiyili.net/viewthread.php?tid=26072&fromuid=148900    我自考本科一下过9门的秘诀!成功一定有方法!  http://www.jiyili.net/viewthread.php?tid=6691&fromuid=148900    阿峰讲座--集成学习记忆系统(最

声明:《作家评说白阿莹 白阿莹讲座》为网友爷们霸气十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