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还是有点“自哀”的,而冯村也并非孤村,所以算“孤卧冯村独自哀”。 就这一点,便还没达到陆游的境界。 9月4日,风雨大作,深度看了各种阅兵式的报道,就睡了。5日早起,觉得不太对劲,但因与老同学有约,还是去了。途中觉得好像好了些。回来,很想看《斯大林格勒》,却觉得眼花缭乱。照镜子一看,妈呀,嘴又歪了;拍拍左脸,好像有点肿;右脚也觉得麻木。赶紧吃药,赶紧躺下! 结果躺也不是,卧也不行,坐也坐不住,站也站不稳——呀? 晃晃脑袋,还自如;动动手指,也还灵巧。赶快开通QQ,给我弟弟发了一条信息。因为眼花,也不知说清楚没有。 “僵卧”之时,朦胧中来了许多电话;似醒非醒之中,做了不知几回梦,其中居然还有春梦!“老病孤舟”之际,还有这贼心?忽地,大喊一声:“敢把自己良心放在天平上吗?”恍然醒来,一身虚汗。
无力去医院,只好电话咨询了一位大夫。大夫问了几个问题,最后说:“你是受凉了,造成血管收缩。可能还有内火,内热外寒,健康人都要注意,你们心脑血管患者更要留心。” 这么简单? “不简单的。忽冷忽热时,一定要注意。年龄大了,也不要春捂秋冻了,凉了就加衣。对了,你身边就没有 一个人吗?” 我能说什么。
但我弟弟,许永忠等,却急坏了。今天我赶紧告诉他们状况及原因,永忠兄完全认可大夫的话,并以他亲历的往事告诫我,对气候变化一定要高度重视。 时常关注我的洪烛,也发来一纸条:“朱兄,天生你才别浪费,好钢用在写作上”。 这位著名诗人极少留言的,这次看来也着急了。 每天我都在写,写字(篆书好像大有进步),写笔记,写博客,等等,以此与小脑萎缩抗争。 写书呢,也在写。但进展迟缓。 还是写点时文吧,发表出来,至少可以高兴几分钟。 这,也是一大问题:非时文,发表难。书写出来,出版难。就算出版了,还有几人看? 说到底,还是功名心在作怪。若有真知灼见,何愁几人看! 好,听洪烛老弟的,好好写,怎么也还是比较高水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