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试论议论文三要素之弊害

试论议论文三要素之弊害

潘新和

《语文建设》2012年第1期

●对成见有所超越或发展,提出有较高逼真度的假说,这才是议论体式写作教学的终极目的。●“材料”意识,可谓议论体式写作的首要意识。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之说,可以追溯到1922年出版的陈望道的《作文法讲义》,他当时称之为论题、证据、证明法式,虽没有明确的“三要素”的提法,但“三要素”雏形已具。大半个世纪以来,在中学的议论文教学中仍沿袭这一套老掉牙的知识。现行教材中,不论议论文阅读还是写作,编者的指导思想依然是“三要素”。

其实“三要素”说并不符合议论体式阅读、写作的实际,在认知方法、思想方法、说理方法上存在着诸多问题。“三要素”并不能构成对议论文的规范:“三要素”俱全未必就是好的议论文,有的很可能是最差的“议论文”;“三要素”不全未必不是好的议论文,有的可能是很好的议论文。然而,迄今对“三要素”之说的弊害,教材既无变革,教师也无觉悟。议论文的教学是语文教育的最重要的部分,承载了世界观与方法论教育的重任,如果在理论上未能对其作深刻反思,肃清其流弊,必将贻害无穷。因此,议论文教学改革,必先由对“三要素”的批判人手。

“三要素”最大弊病在于它是“形式”要素,而非“实质”要素,因而无法产生实质性:的规范作用,因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一、要素提炼不当:特征的失范

“议论文三要素”的认识是错误的。把“三要素”当成议论文本的构成要素已不准确,以此作为议论体式阅读要素便难免捉襟见肘,作为写作要素那就完全失范了。

先说“三要素”作为议论文本构成要素的问题。

“论点”作为要素就不尽妥当。议论文本不是有“论点”就成,它需要的不是任意的“论点”,而是“具有较高逼真度的论点”或“新论点”。作为要素,它要有明确的“实质”界定。是否有论点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什么样的论点。

“论据”就更不能称为要素了。“论点”与“论据”“论证”不是一个层面上的概念。“论据”比“论证”方法低两个层次,它是“论证”方法中“例证法”“引用法”之下的概念,所以,顶多只能称为“论证”方法中“例证法…‘引证法”的要素,而不是议论文的要素,“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好比“太爷”与“曾孙”的关系(“论证”是“儿子”,“例证法”是“孙子”),“三要素”不能并列。

“论证”方法作为“议论文”的要素也同样是有问题的。首先,“论证”是“说理方法”之一,如果“论点”与“说理方法”是同一层次的话,“论证”就比“论点”低一个层次,比“论据”高一个层次,因此,它与“论点”“论据”不能并列。其次,“论证”这个概念也不适当,“论证”是动词,若与“论点”“论据”这两个名词对应,应称为“论证过程”或“论证方法”。第三,由于“论证方法”还只是若干说理方法之一,说理方法还有很多(下文会谈到),如果“论证方法”是要素,那其他说理方法是不是要素,将“论证方法”作为要素是以偏概全。

 再说“三要素"作为议论文阅读“要素”的缺陷。文本要素是静态的,阅读(行为)要素是动态的。当然更重要的是,由于它并没有准确体现议论文本的特点,因而也是不适用于大多数议论文本的阅读的。“驳论文”、随笔、议论散文等议论体式一般不用“论证方法”,阅读这类议论文本自然就找不到“三要素”。议论文本的说理方法那么丰富,阅读时其他说理方法一概视而不见,单去寻找“论据”“论证方法”,行吗?

最后再看“三要素”作为议论文写作“要素”的错误。写作时,首先要考虑的不是有没有“论点”和“论点”是什么,而是“论点”得以产生的“材料”和如何“选题”。进一步,也不是考虑如何论证论点,而是如何有针对性地说理。人教版教材为了迎合、迁就“三要素”,竟然无视、篡改了写作行为,导致了对写作行为特征描述的全面失真。写作行为绝不是单一的“论证”行为所能涵盖的。如果是“驳论文”写作,它倚重的不是“论证”“论点”,而是如何“证伪”“敌论”。可见,“三要素”与议论文写作的认知要素、认知过程是极不吻合的。

总之,“三要素¨与议论文要素、议论文阅读和写作要素是不相吻合的,因而是不科学的。“三要素”思维定式,导致了议论文“伪阅读”“伪写作”的发生。

二、目的意识丧失:重心的偏离

“议论文三要素”关注的是对“论点”的“证明”,却忽视了“论点”本身的真理性、逼真度。

“三要素”属于“形式逻辑”范畴,它不论观点正确与否,只考虑推理方式是否恰当,将它作为认知方法,属于线性思维或平面思维,是不合适的。与议论文本写作的认知方法相匹配的应是辩证逻辑,属于二元对立思维,或多维立体思维——系统思维。它不但关注论点正确与否,而且更为注重论点的发现性、新颖性、逼真性。就是说,“议论文三要素”,是误将“推理形式”当成“认知方法”,造成了写作上的舍本逐末:重点不是“论点”,而是“论证”。这可谓思维的“灯下黑"。便是“求真”,“求真”是议论的动力与生命,也是其价值与魅力所在。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王充在其巨著<论衡》中对议论的目的在于“求真”就已有深切的体认:起于“疾虚妄”(伪),终于“归实诚”(真)。遗憾的是,两千年过去了,后学们竟然把议论写作当文字游戏,不知为何“议论”,“论点”缘何而发。

议论体式写作的目的是追求真理,然而,由于认知是没有尽头的,所以真理往往又是遥不可及的,认知追求的是“逼真性”。“逼真度”如何,是衡量“假说”(论点)的指标。对成见有所超越或发展,提出有较高“逼真度”的假说,才是议论体式写作教学的终极目的。这个目的不论对于学者还是小学生都是一样的。

三、材料意识缺乏:基础的浅陋

“三要素”思维是“论点”先行的,是以“论点”为原点的思维,而议论体式写作的原点不是“论点”,而应是“材料”,“论点”是来源于“材料”的。如此重要的’‘‘材料”工作在“三要素”思维中却被忽视,因而在写作教学实践中也是付之阙如。是先有论点还是先有材料,这涉及“唯心”与“唯物”之辨,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议论文三要素”的逻辑起点是“论点”,以“论点”作为第一要素,加之应试写作按题目“立意”,恰巧印证了“议论”始于“论点”的“正确性”。“三要素”与应试写作都越过了“材料”工作这个“前写作”环节,公然将极其重要的“材料”遗忘了。这就造成了“材料”意识的严重缺失和写作观念的偏颇。

“论点”借以产生的“材料”可称为“原始材料”或“原始资料”,与“供料作文”题目中使用的“材料”和用于论证“论点”的“论据”有着根本的不同。“原始材料”是“议论”发生、完成的物质前提,是论题、论点等得以产生的基础。“原始材料”包括的内容很广,涉及某一范围内的事物、对象、现象、成见、知识等。

对于议论写作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材料”。“材料”是决定议论质量的客观条件,“材料”工作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论点”的新颖性与逼真度。片面的材料产生片面的“论点”,残缺的材料产生残缺的“论点”,丰富的材料才可能产生全面的‘‘论点”;错误的材料产生错误的“论点”,真实的材料才可能产生正确的“论点”。因此,古往今来的作者都极为注重“材料”的完整、全面、真实,注重“材料”的搜集、甄别、思考。“材料”意识,可谓议论体式写作的首要意识。

缺乏“材料”意识,从长远来看,是根本性的缺失,因为没有良好的“材料”意识,便没有搜集、研究“材料”的自觉与对“材料”的敏感,便不可能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没有细致、严谨、艰苦的“材料”工作,便不可能有深入的认知与探究,不可能获得理性、科学的判断,就不可能写出高水平的议论文本,也不可能在未来的思想、学术领域登堂入室。

古人说积学以储宝,厚积而薄发。在议论体式写作教学之初,就要打破“三要素”与应试写作的思维定式,从实际写作的要求出发,让学生围绕着一定的领域、专题、论题搜集、学习、思考相关资料,积累相关学养,养成定向搜集资料的习惯与良好的“材料。(资料)工作意识。这才是治本之举。

四、思想方法片面:矛盾的掩盖

“议论文三要素”的着眼点是论点与论据的统一,而不是矛盾。

由于“三要素”认知将思维的逻辑起点放在“论点”(立意)上,缺乏“材料”意识,未能看到“材料”的多面与复杂,未能着眼于材料的丰富性、矛盾性,因而,所形成的“论点”。不但陈旧,而且往往是封闭、片面、绝对化的,例如“失败是成功之母”“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坚持就是胜利”“熟能生巧”“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开卷有益”。这些学生耳熟能详、老师百读不厌的“论点”,都不是建立在对“材料”(现象)的全面分析之上的,而是从前人那儿继承来的。“信手拈来,皆为论点”。究竟这些“论点”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材料”的性质,这是师生们从不考虑的。

其实这些陈陈相因的“保留论点”,不论是“全称肯定”还是“全称否定”的判断,都是以偏概全,说的都是片面之理,都没有揭示出事物的矛盾,因而都是经不起推敲的。如“失败是成功之母”,就未必尽然:有些“失败”是“成功”之母,有些“失败”则是“失败”之母,也许后者比前者还要多。经过一辈子努力,称得上“成功人士”的人还只是少数。“少壮不努力”未必就“老大徒伤悲“:“亡羊补牢,犹未为晚”,“老大”发奋努力,也还是有可能大有作为的。——缺乏“材料”意识,便不考虑“论点”是否涵盖了“材料”,不注意“材料”中包含的多种多样的规定性,就不会去检验“论点”是否全面、严密、妥帖,以至于拜倒在那些所谓的颠扑不破的“真理”面前,置经验与常识于不顾,丧失了基本的思考机能。

封闭式论点、论据、论证思维,势必导致学生在认知上主观臆断、以偏概全。学生从“论证”“论点”的需要出发去寻找“论据”,眼里只看到那些符合“论点”的“有用”的“论据”,对“材料”作随意择取,对不符合“论点”的“无用”的“材料”视而不见,一概加以排斥。写出来的文章似乎“论据”很充分、典型,“论证”也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其实说的只是一面之词。如此,论点的偏颇便不可避免,议论便沦为儿戏,实用主义思维由此发生。

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都是对立统一体、多元统一体。议论体式写作,重要的是能够发人之所未见,“论点”全面、辩证、深刻,较为准确地揭示事物的内在矛盾性、复杂性。

五、具体分析欠缺:说理的贫乏{

“议论文三要素”说,让人们觉得似乎靠“三要素”就可以完成议论说理的任务,其实“论据”“论证”“论点”的说理作用是很有限的。单一的“论证”说理,忽视多种说理方式的互补,忽视“具体分析”方法的运用,这显然又是一大缺失。

“论证”虽然也是一种说理(推理)方式,但它只是诸多说理方式之一。界定、阐释、阐述、分类(说明)、比较、论述、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等,都是说理方式,每一种说理方式都有必要,其作用一点不亚于“论证”,而“三要素”说则囿于“论证”一隅,将其作为唯一的说理方式,这就有了极大的局限,甚至是偏颇。这就跟一张桌面需要几条腿的合力支撑一样,如果只有一条腿,不论多么牢固,也很容易倾覆。

其实“论证”这个概念就有问题:“论点”是没法“证明”的。“论证”最重要的两种方法——归纳法与演绎法,在具体运用中,近似于中学教材中的“例证法”与“引用法”,前者是用事实论据“证明”论点,后者是用理论论据“证明”论点。实际上,与其说是“证明”,不如说是“说明”。在议论体式写作中,不论是用“归纳法”还是“演绎法”,都只能在极其有限的程度上“说明”“论点”。

大家知道,要用归纳法“证明”论点(归纳出结论),必须是穷尽一切对象的“完全归纳”,由于在议论写作中没法作到“完全归纳”,因而没法真正运用“归纳法”,只好退而求其次,采用“例证法”。“例证法”属于“简单枚举”性质,靠这种随意性的“举例”——“片面归纳”,自然是没法“证明”“论点”的。比如,要证明“凡人都是要死的”这个“论点”,你必须列举出古今中外所有人的死亡作为“论据”进行“论证”才是有效的,才能算是“证明”,而这是任何人也做不到的。即便假设有人能列举出以往一切人的死亡,也还是不能“证明”未来的人也都会死亡,还是不能得出“凡人都是要死的”结论。因为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过去的人要死,不等于将来的人也一定会死。不是有人已经预言在若干年后人将不死吗?

“演绎法”则是以某一公认的“真理性”的论断作为“大前提”,以涵盖在该“大前提”之内的某一具体研究对象——“小前提”,由于“小前提”属于“大前提”的一部分,所以可以从“大前提”的性质中推导出“小前提”的性质,即得出“结论”。“演绎法”的运用,前提条件是“大前提”的论断必须是公认的,这就很困难。由于作为“大前提”的论断是未加验证也无法验证的,因此,作者所“引用”的“理论论据”“逼真度”如何就不得而知。有的“大前提”,在作者看来也许是“真理”,在读者看来却是“谬误”,或是“逼真度”不太高的道理。而且,即使是“公认”的“真理”,也是不断地被批判、被超越的。如果“大前提”的“真理性”不足,或读者对“大前提”(理论论据)不认同,那么,该推理对读者也就没有任何说服力。

可见,所谓的“论证”论点,是一相情愿的,其说服力是远远不够的。议论文本必须靠各种说理方法的互补,形成一种合力,来提升其说服力的强度。

那么最基本的说理方法是什么呢,我以为是“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是“议论”的生命。“议论”真正的功力不在“论证”,而在“分析”(“论证”也可以视为一种“分析”),就是运用各种说理方式,围绕“论题”与“论点”所展开的“说理”。“论题”“论点”(包括分论点)是“分析”的对象,也是“分析”的产物。“论题”“论点”中所包含的矛盾、条件、因果、过程、本质、实质等是“具体分析”的内容。界定、阐释、阐述、分类(说明)、比较、论述、论证、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等说理方式都可以归为“具体分析”的手段。

当然,不是每一篇议论体式写作都要涉及上述所有的说理方式,而是要根据具体’隋况灵活运用。要让学生明白,说理方式绝不只有“论证”一种,说理方法是非常丰富的,说理的空间是非常开阔的,说理方法的运用是非常自由灵活的。

总之,简单化的“论点、论据、论证”思维是一种自残,阉割了议论文本生机勃发的雄辩力,使之沦为散发着腐败气息的“论据”陈尸场。

六、证伪方法缺席:驳论的遗忘

“三要素”思维导向是用“论据”来“论证”“论点”的正确,其方法是“证明”。这一认知背景是培根的“实证主义”“经验主义”,与其相匹配的是演绎式的“教条主义”思维。在科学研究的进程中,在说理方法的运用中,“反驳”“证伪”的作用,往往大于“证明”,“反驳”“证伪”是科学进步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驳论文”“论辩文”的重要性要大于纯粹的“立论文”。然而,“三要素”思维严重忽略“反驳”“证伪”的方法,“驳论文”与“论辩文”基本上是在“三要素”视界之外的。这就存在着极大的疏失。

关于“反驳”“证伪”的重要性,可以从卡尔·波普尔的理论中得到启示。他否定证明主义,肯定证伪主义:“教条态度显然关系到这样的倾向:通过试图应用和确证我们的规律和图式来证实它们,甚至达到漠视反驳的程度,而批判态度则是准备改变它们——检验它们,反驳它们,证伪它们(如果可能的话)。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把批判态度看做是科学态度,把教条态度看做是我们所说的伪科学态度。他把是注重“证明”还是注重“证伪”,视为“伪科学态度”与“科学态度”的分界。“三要素”认知可归入“证明主义”范畴,即“伪科学态度”范畴。

他比较了“科学增长”的两种方式:“我们可用于解释科学增长的两种主要方式,一种不甚重要,而另一种十分重要。第一种用知识的积累来解释科学:科学像扩充着的图书馆(或博物馆)。像书籍越积累越多一样,知识也同样与日俱增。另一种用批判来解释:科学借助于一种比积累更加革命的方法增长,这种方法破坏、改变和改造一切,包括它最重要的工具即我们的神话和理论所由表达的语言。颇有意思的是,我们发现第一种方法即积累的方法远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重要。科学中,知识的积累远不及科学理论的革命变化。(2]“立论”属于第一种方式,“驳论”属于第二种方式。在“科学增长”中“证伪主义”方法比“证明主义”方法更为重要。“三要素”所注重的是不甚重要的,所忽略的恰恰是更为重要的。

那么为什么“证伪主义”方法比“证明主义”方法更重要呢?波普尔说:“我们致力于认识真理和发现真理的尝试不是终极的,而是尚待改进的:我们的知识和学说是猜测,它由猜想、假说构成,而不是由终极的确定的真理构成:批判和批判的讨论是我们接近真理的唯一手段。这样,它便导致了大胆猜测和自由批判的传统,这个传统创造了理性的或者说科学的态度,并创造了我们西方的文明——唯一建基于科学的文明。”[。]由于现有的知识与学说,不论如何“证明”也只是猜测与假说,不是终极真理,而批判(证伪)则推翻了先前的猜测与假说,孕育了新的猜测与假说,推进了认知的进步,因而使我们更加接近真理。

批判与证伪的主要方法便是寻找反例。好比我们知道“一切天鹅都是白的”这一知识,无论再用多少“白天鹅”来“证明”这一知识的正确,都无助于推进认知的发展,而~旦我们发现了反例——一只黑天鹅,我们就不再停留在原先的认知上了,便推翻了原来的结论,产生了新论断——天鹅有白天鹅与黑天鹅,知识便因此得到增长。这就告诉我们,对于逼近真理来说,“证伪”比“证明”来得重要,我们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寻找各种颜色的天鹅:蓝天鹅、绿天鹅、红天鹅……可称之为“寻找永远的黑天鹅”。

从这个意义上说,“驳论文”“论辩文”比“立论文”重要,而“三要素”恰恰与“驳论文”“论辩文”相错位,无视“证伪”的意义与价值,这不能不说是思想方法上的极大缺陷。

由于“议论文三要素”影响深远,已经成为语文界的集体无意识,因此,进入到议论文本教学领域,势必要对此先作一番梳理与澄清,对其缺失进行反思与检讨,使之走出认知误区。

注释:

转载:试论议论文三要素之弊害

[1](英)卡尔·波普尔著、傅季重等译《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71页。

[2]同上,第182一183页。

[3]同上,第214页。

本文为2009年度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98183)研究成果。

(编后语:潘新和教授的言论几乎是对传统议论文教学的巅覆。但是,要想推进议论文工团阅读和写作教学,我们需要这样的振聋发聩之声。真理越辩越明,认识越辩越深,不

论你是赞成还是反对,欢迎你发出你的“议论”。投稿信箱:ywj。sxJn@163.corn。)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56442.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试论顾城的《一代人》 改变地球的一代人

原文地址:试论顾城的《一代人》作者:梦回唐朝朦胧诗无疑是中国当代汉语诗歌史上最值得关注也绕不过去的重要课题,其重要性在于,它曾以独树一帜的美学原则回应着那个特定时代的思想解放大潮,以它迥异于政治写作的诗歌话语和令人耳目一新的

陈少明:心安,还是理得?——对《论语•阳货》“问三年之丧

陈少明:心安,还是理得?——对《论语·阳货》“问三年之丧章”的解读标签: 论语思想史上有些意义深远的观点,不一定是以长篇大论的形式,或者是在庄严圣洁的殿堂发表的。有时候,一些日常性问题或者偶发性事件所引起的反应甚至感慨,也可能导

刘立潇:试论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试论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刘立潇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100875[摘要]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面对当前多方面、深层次、高强度的世界竞争发展趋势,如何继续保持经济良好发展势头,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是值得深思的难题。本文从影

声明:《转载:试论议论文三要素之弊害》为网友夏风不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