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散记之三:曾侯乙墓
雨下得很大,上午去湖北博物馆参观。因为免费开放,所以游客很多,我们时间有限,重点是看了曾侯乙墓的出土文物。对曾侯乙墓,我是早就知道,这是我国出土青铜礼器数量最多、种类最齐全的墓葬,算得上是我国考古史上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但当我亲眼看到这么多精美无比的青铜器时,我还是很惊讶。
曾侯乙墓出土的最为人熟知的文物当然要算那套著名的编钟了。被称为“曾侯乙编钟”的这套编钟,一套65件,是迄今发现的最完整最大的一套青铜编钟。
编钟分八组,共分三层悬挂在架子上,下面一层的编钟最大,上面的最小。每一层架子之间,还有佩剑的青铜武士撑着,足见制作之讲究。三层编钟放在那儿,看上去是很有气势的。
除编钟外,曾侯乙墓还有很多堪称国宝的文物:
尊盘:是湖北省博物馆的另一件镇馆之宝。看到它,我的第一反应是:“2000多年前的古人,怎能造成如此繁缛细密而又精美无比的器物来?”听了介绍知道,这尊盘本是两件青铜器,尊盛酒器,盘是盛水器,尊置于盘中,是用来冰酒或温酒的。一尊、一盘,合二为一,浑然一体。在尊和盘的四周都是镂空雕铸、玲珑剔透的华丽纹饰,共饰龙84条、蟠魑80条,真的是繁缛之极。说它是目前为止出土的先秦青铜器中最为复杂、最为精美的礼器,确实不为过。解说员说,其他出土的青铜器现代人都可 以仿制,惟独这尊盘,至今仍无法仿制。
铜鉴缶:与尊盘一样,这也是由鉴和缶“合二为一”而成的酒器,外者为“鉴”,内为“缶”,中间置冰块或注入温水,用以冰镇或温酒。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击缶而歌”的“缶”就是来源于此,外型也差不多。当时,在随州曾侯乙墓出土一模一样的两件铜鉴缶,其中一件被国家博物馆收藏,另外一件就是我们在这里看到的。而国博收藏那件铜鉴缶,目前正在上海世博中国馆内展出。
彩绘漆棺:内外棺均体型庞大,内棺虽大,但尚且像是棺木,外棺则有点像现今的集装箱,内外棺都绘满了各种图案。尤其外棺竟然是铜框架嵌厚木板,重达七吨半。这是我国迄今所出土最大的先秦漆器,并且其“金工结合”的结构,更是独一无二。
回来后,我上网查了一下,发现曾侯乙墓外棺被列为我国首批禁止出国展示的64件文物之一。更令我惊奇的是,在首批被列入禁止出国的64件国宝中,曾侯乙墓出土的就有三件:编钟、尊盘、外棺。从这也可见曾侯乙墓的考古价值之大。
彩绘鸳鸯漆盒:除了青铜礼器外,曾侯乙墓还出土了大量漆器,其中就包括这件彩绘乐舞图鸳鸯漆盒。其主要价值就在于在鸳鸯腹部两侧分别绘有撞钟击磬与击鼓跳舞的图案,为研究曾侯乙墓出土的乐器的演奏方法提供了形象的资料。
金盏和金勺:在先秦墓葬中,很少发现金器,但在曾侯乙墓却出土了好几件金器。最有价值的就是这件金盏和金漏匕。金盏还带着盖,有着很细密的纹饰,重达2156克,是我国出土的最重的先秦金器。
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太多,精品太多,可时间又太短,只能是跟着解说员看了几件“国宝”,然后就去一个剧场去听编钟演奏。用来演奏的是一套仿制的编钟,除了演奏了几曲传统的民族器乐外,还演奏了一曲《欢乐颂》。我对民族乐器向来是有偏见的,所以也听不出什么好来。演奏完了,主人还特意安排我们上台敲了敲编钟,每个人都拍了几张照片做纪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