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淹《别赋》 黯然销魂者 唯别而已矣

《别赋》是一篇抒情小赋。齐梁之际,赋摆脱传统板滞凝重的形式向抒情言志的小赋发展过渡,并用以描写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感受。这篇赋便以浓郁的抒情笔调,以环境烘托、情绪渲染、心理刻画等艺术方法,通过对戍人、富豪、侠客、游宦、道士、情人别离的描写,生动具体地反映出齐梁时代社会动乱的侧影。

作品概况  

作品名称:别赋   创作年代:南朝梁   作者:江淹   作品体裁:赋

作品原文

  黯然销魂者(1),唯别而已矣。况秦吴兮绝国(2),复燕宋兮千里(3)。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蹔起(4)。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恻。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5),櫂容与而讵前(6),马寒鸣而不息。掩金觞而谁御(7),横玉柱而沾轼(8)。居人愁卧,怳若有亡(9)。日下壁而沉彩(10),月上轩而飞光。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离霜(11)。巡曾楹而空揜,抚锦幕而虚凉(12)。知离梦之踯躅(13),意别魂之飞扬(14)。故别虽一绪,事乃万族(15):

  至若龙马银鞍(16),朱轩绣轴(17),帐饮东都(18),送客金谷(19)。琴羽张兮箫鼓陈(20),燕赵歌兮伤美人(21);珠与玉兮艳暮秋,罗与绮兮娇上春(22)。惊驷马之仰秣(23),耸渊鱼之赤鳞(24)。造分手而衔涕(25),感寂漠而伤神(26)。

  乃有剑客惭恩(27),少年报士(28),韩国赵厕(29),吴宫燕市(30),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沥泣共诀(31),抆血相视(32)。驱征马而不顾,见行尘之时起。方衔感于一剑(33),非买价于泉里(34)。金石震而色变(35),骨肉悲而心死(36)。

  或乃边郡未和,负羽从军(37)。辽水无极(38),雁山参云(39)。闺中风暖,陌上草薰。日出天而耀景(40),露下地而腾文(41),镜朱尘之照烂(42),袭青气之烟煴(43)。攀桃李兮不忍别,送爱子兮沾罗裙(44)。

  至如一赴绝国,讵相见期(45)。视乔木兮故里(46),决北梁兮永辞(47)。左右兮魂动,亲宾兮泪滋。可班荆兮赠恨(48),惟尊酒兮叙悲(49)。值秋雁兮飞日,当白露兮下时。怨复怨兮远山曲,去复去兮长河湄(50)。

  又若君居淄右(51),妾家河阳(52)。同琼佩之晨照(53),共金炉之夕香(54),君结绶兮千里(55),惜瑶草之徒芳(56)。惭幽闺之琴瑟,晦高台之流黄(57)。春宫閟此青苔色(58),秋帐含兹明月光,夏簟清兮昼不暮(59),冬釭凝兮夜何长(60)!织锦曲兮泣已尽,回文诗兮影独伤(61)。

  傥有华阴上士(62),服食还山(63)。术既妙而犹学,道已寂而未传(64)。守丹灶而不顾(65),炼金鼎而方坚(66),驾鹤上汉,骖鸾腾天(67)。暂游万里,少别千年(68)。惟世间兮重别,谢主人兮依然(69)。

  下有芍药之诗(70),佳人之歌(71)。桑中卫女,上宫陈娥(72)。春草碧色,春水渌波(73),送君南浦(74),伤如之何!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珪(75),明月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

  是以别方不定(76),别理千名(77),有别必怨,有怨必盈(78),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79)。虽渊云之墨妙(80),严乐之笔精(81),金闺之诸彦(82),兰台之群英(83),赋有凌云之称(84),辩有雕龙之声(85),谁能摹暂离之状,写永诀之情者乎!

  (——出自《文选》)[2]
作品注释

  (1)黯然:心神沮丧,形容惨戚之状。销魂,即丧魂落魄。

  (2)秦吴:古国名。秦国在今陕西一带,吴国在今江苏、浙江一带。

  绝国:相隔极远的邦国。

  (3)燕宋:古国名。燕国在今河北一带,宋国在今河南一带。

  (4)蹔:同“暂”。

  (5)逶迟:徘徊不行的样子。

  (6)櫂(zhào):船桨,这里指代船。

  容与:缓慢荡漾不前的样子。

  讵前:滞留不前。此处化用屈原《九章·涉江》中“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的句意。

  (7)掩:覆盖。

  觞(shāng):酒杯。

  御:进用。

  (8)横:横持;阁置。

  玉柱:琴瑟上的系弦之木,这里指琴。

  沾:同“沾”。

  轼:成前的横木。

  (9)怳(huǎng):丧神失意的样子。

  (10)沈彩:日光西沉。沈,同“沉”。

  (11)楸(qiū):落叶乔木。枝干端直,高达三十米,古人多植于道旁。

  离:即“罹”,遭受。

  (12)曾楹(yíng):高高的楼房。曾,同“层”。楹,屋前的柱子,此指房屋。

  揜(yǎn):同“掩”。

  锦幕:锦织的帐幕。二句写行子一去,居人徘徊旧屋的感受。

  (13)踯躅(zhízhú):徘徊不前的样子。

  (14)意:同“臆”,料想。

  飞扬:飞散而无着落。

  (15)万族:不同的种类。

  (16)龙马:据《周礼·夏官·廋人》载,马八尺以上称“龙马”。

  (17)朱轩:贵者所乘之车。

  绣轴:绘有彩饰的车轴。此指车驾之华贵。

  (18)帐饮:古人设帷帐于郊外以饯行。

  东都:指东都门,长安城门名。《汉书·疏广传》记载疏广告老还乡时,“公卿大夫故人邑子设祖道供帐东都门,送者车数百辆,辞决而去。”

  (19)金谷:晋代石崇在洛阳西北金谷所造金谷园。史载石崇拜太仆,出为征虏将军,送者倾都,曾帐饮于金谷园。

  (20)羽:五音之一,声最细切,宜于表现悲戚之情。琴羽,指琴中弹奏出羽声。

  张:调弦。

  (21)燕赵:《古诗》有“燕赵多佳人,美者额如玉”句。后因以美人多出燕赵。

  (22)上春:即初春。

  (23)驷马:古时四匹马拉的车驾称驷,马称驷马。

  仰秣(mò):抬起头吃草。语出《淮南子·说山训》:“伯牙鼓琴,驷马仰秣。”原形容琴声美妙动听,此处反其意。

  (24)耸:因惊动而跃起。

  鳞:指渊中之鱼。语出《韩诗外传》:“昔者瓠巴鼓瑟而潜鱼出听。”

  (25)造:等到。

  衔涕:含泪。

  (26)寂漠:即“寂寞”。

  (27)惭恩:自惭于未报主人知遇之恩。

  (28)报士:心怀报恩之念的侠士。

  (29)韩国:指战国时侠士聂政为韩国严仲子报仇,刺杀韩相侠累一事。

  赵厕:指战国初期,豫让因自己的主人智氏为赵襄子所灭,乃变姓名为刑人,入宫涂厕,挟匕首欲刺死赵襄子一事。

  (30)吴宫:指春秋时专诸置匕首于鱼腹,在宴席间为吴国公子光刺杀吴王一事。

  燕市:指荆轲与朋友高渐离等饮于燕国街市,因感燕太子恩遇,藏匕首于地图中,至秦献图刺秦王未成,被杀。高渐离为了替荆轲报仇,又一次入秦谋杀秦王事。

  (31)沥泣:洒泪哭泣。

  (32)抆(wěn):擦拭。抆血,指眼泪流尽后又继续流血。

  (33)衔感:怀恩感遇。衔,怀。

  (34)买价:指以生命换取金钱。

  泉里:黄泉。

  (35)金石震:钟、磬等乐器齐鸣。原本出自《燕丹太子》:“荆轲与武阳入秦,秦王陛戟而见燕使,鼓钟并发,群臣皆呼万岁,武阳大恐,面如死灰色。”

  (36)“骨肉”句:语出《史记·刺客列传》,聂政刺杀韩相侠累后,剖腹毁容自杀,以免牵连他人。韩国当政者将他暴尸于市,悬赏千金。他的姐姐聂嫈说:“妄其奈何畏殁身之诛,终灭贤弟之名!”于是宣扬弟弟的义举,伏尸而哭,最后在尸身旁边自杀。骨肉,指死者亲人。

  (37)负羽:挟带弓箭。

  (38)辽水:辽河。在今辽宁省西部,流经营口入海。

  (39)雁山:雁门山。在今山西原平县西北。

江淹《别赋》 黯然销魂者 唯别而已矣
  (40)耀景:闪射光芒。

  (41)腾文:指露水在阳光下反射出绚烂的色彩。

  (42)镜:照。

  朱尘:红色的尘霭。

  照烂:鲜明绚烂之色。

  (43)袭:扑入。

  青气:春天草木上腾起的烟霭。

  烟煴(yīnyūn):同“氤氲”。云气笼罩弥漫的样子。

  (44)爱子:爱人,指征夫。

  (45)讵:岂有。

  (46)乔木:高大的树木。王充《论衡·佚文》:“睹乔木,知旧都。”

  (47)“决北”句:语出《楚辞·九怀》。

  (48)班:铺设。

  荆:树枝条。据《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载,楚国伍举与声子相善。伍举将奔晋国,在郑国郊外遇到声子,“班荆相与食,而言复故。”后来人们就以“班荆道故”来比喻亲旧惜别的悲痛。

  (49)尊:同“樽”,酒器。

  (50)湄:水边。

  (51)淄右:淄水西面。在今山东境内。

  (52)河阳:黄河北岸。

  (53)琼佩:琼玉之类的佩饰。

  (54)二句回忆昔日朝夕共处的爱情生活。

  (55)绶:系官印的丝带。结绶,指出仕做官。

  (56)瑶草:仙山中的芳草。这里比喻闺中少妇。

  徒芳:比喻虚度青春。

  (57)晦:昏暗不明。

  流黄:黄色丝绢,这里指黄绢做成的帷幕。这一句指为免伤情,不敢卷起帷幕远望。

  (58)春宫:指闺房。

  閟(bì):关闭。

  (59)簟(diàn):竹席。

  (60)釭(gāng):灯。以上四句写居人春、夏、秋、冬四季相思之苦。

  (61)“织锦”二句:据武则天《璇玑图序》载:“前秦苻坚时,窦滔镇襄阳,携宠姬赵阳台之任,断妻苏惠音问。蕙因织锦为回文,五彩相宣,纵横八寸,题诗二百余首,计八百余言,纵横反复,皆成章句,名曰《璇玑图》以寄滔。”一说窦韬身处沙漠,妻子苏惠就织锦为回文诗寄赠给他(《晋书·列女传》)。以上写游宦别离和闺中思妇的恋念。

  (62)傥(tǎng):同“倘”。

  华阴:即华山,在今陕西渭南县南。

  上士:道士;求仙的人。

  (63)服食:道家以为服食丹药可以长生不老。

  还山:即成仙。一作“还仙”。

  (64)寂:进入微妙之境。

  传:至,最高境界。

  (65)丹灶:炼丹炉。

  不顾:指不顾问尘俗之事。

  (66)炼金鼎:在金鼎里炼丹。

  (67)骖(cān):三匹马驾车称“骖”。

  鸾:古代神话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

  (68)少别:小别。

  (69)谢:告辞,告别。以上写学道炼丹者的离别。

  (70)下:下土。与“上士”相对。

  芍药之诗:语出《诗经·郑风·溱洧》:“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以芍药。”

  (71)佳人之歌:指李延年的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72)桑中:卫国地名。

  上宫:陈国地名。

  卫女、陈娥:均指恋爱中的少女。《诗经·鄘风·桑中》:“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

  (73)渌(lù)波:清澈的水波。

  (74)南浦:《楚辞·九歌·河伯》:“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后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75)珪(guī):一种洁白晶莹的圆形美玉。

  (76)别方:别离的双方。

  (77)名:种类。

  (78)盈:充盈。

  (79)折、惊:均言创痛之深。

  (80)渊:即王褒,字子渊。

  云:即扬雄,字子云。二人都是汉代著名的辞赋家。

  (81)严:严安。

  乐:徐乐。二人为汉代著名文学家。

  (82)金闺:原指汉代长安金马门。后来为汉代官署名。是聚集才识之士以备汉武帝诏询的地方。

  彦:有学识才干的人。

  (83)兰台:汉代朝廷中藏书和讨论学术的地方。

  (84)凌云: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司马相如作《大人赋》,汉武帝赞誉为“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

  (85)雕龙: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载,驺奭写文章,善于闳辩。所以齐人称颂为“雕龙奭”。[2]
作品译文

  最使人心神沮丧、失魂落魄的,莫过于别离啊。何况秦国吴国啊是相去极远的国家,更有燕国宋国啊相隔千里。有时春天的苔痕啊刚刚滋生,蓦然间秋风啊萧瑟初起。因此游子离肠寸断,各种感触凄凉悱恻。风萧萧发出与往常不同的声音,云漫漫而呈现出奇异的颜色。船在水边滞留着不动,车在山道旁徘徊而不前,船桨迟缓怎能向前划动,马儿凄凉地嘶鸣不息。盖住金杯吧谁有心思喝酒,搁置琴瑟啊泪水沾湿车前轼木。居留家中的人怀着愁思而卧,恍然若有所失。映在墙上的阳光渐渐地消失,月亮升起清辉洒满了长廊。看到红兰缀含着秋露,又见青楸蒙上了飞霜。巡行旧屋空掩起房门,抚弄锦帐枉生清冷悲凉。想必游子别离后梦中也徘徊不前,猜想别后的魂魄正飞荡飘扬。

  所以离别虽给人同一种意绪,但具体情况却不相同:

  至于像高头骏马配着镶银的雕鞍,漆成朱红的车驾饰有采绘的轮轴,在东都门外搭起蓬帐饯行,送别故旧于金谷名园。琴弦发出羽声啊箫鼓杂陈,燕赵的悲歌啊令美人哀伤;明珠和美玉啊艳丽于晚秋,绫罗和纨绮啊娇媚于初春。歌声使驷马惊呆地仰头咀嚼,深渊的鱼也跃出水面聆听。等到分手之时噙着泪水,深感孤单寂寞而黯然伤神。

  又有自惭未报主人恩遇的剑客,和志在报恩的少年侠士,如聂政击杀韩相侠累、豫让欲刺赵襄子于宫厕,专诸杀吴王、荆轲行刺秦王,他们舍弃慈母娇妻的温情,离开自己的邦国乡里,哭泣流泪地与家人诀别,甚至擦拭泪血互相凝视。骑上征马就不再回头,只见路上的尘土不断扬起。这正是怀着感恩之情以一剑相报,并非为换取声价于黄泉地底。钟磬震响吓得儒夫脸色陡变,亲人悲恸得尽哀而死。

  有时候边境发生了战争,挟带弓箭毅然去从军。辽河水一望无际,雁门山高耸入云。闺房里风晴日暖,野外道路上绿草芬芳。旭日升临天际灿烂光明,露珠在地上闪耀绚丽的色彩,照得红色的雾霭分外绚烂,映入春天草木的雾气烟霞弥漫。手攀着桃李枝条啊不忍诀别,为心爱的丈夫送行啊泪水沾湿了衣裙。

  至于一旦到达绝远的国度,哪里还有相见的日期。望着高大的树木啊记下这故乡旧里,在北面的桥梁上啊诀别告辞。送行的左右仆从啊魂魄牵动,亲戚宾客啊落泪伤心。可以铺设树枝而坐啊把怨情倾诉,只有凭借杯酒啊叙述心中的伤悲。正当秋天的大雁啊南飞之日,正是白色的霜露啊欲下之时,哀怨又惆怅啊在那远山的弯曲处,越走越远啊在那长长的河流边。

  又如郎君住在淄水西面,妾家住在黄河北岸。曾佩带琼玉一起浴沐着晨光,晚上一起坐在香烟袅袅的金炉旁。郎君结绶做官啊一去千里,可惜妾如仙山琼草徒然芬芳。惭对深闺中的琴瑟无心弹奏,重帷深掩遮暗了高阁上的流黄。春天楼宇外关闭了青翠的苔色,秋天帷帐里笼罩着洁白的月光;夏天的竹席清凉啊白日迟迟未暮,冬天的灯光昏暗啊黑夜那么漫长!为织锦中曲啊已流尽了泪水,组成迥文诗啊独自顾影悲伤。

  或有华山石室中修行的道士,服用丹药以求成仙。术已很高妙而仍在修炼,道已至“寂”但尚未得到真情。一心守炼丹灶不问世事,炼丹于金鼎而意志正坚。想骑着黄鹤直上霄汉,欲乘上鸾鸟飞升青天。一刹那可游行可万,天上小别人间已是千年。唯有世间啊看重别离,虽已成仙与世人告别啊仍依依不舍。

  下界有男女咏“芍药”情诗,唱“佳人”恋歌。卫国桑中多情的少女,陈国上宫美貌的春娥。春草染成青翠的颜色,春水泛起碧绿的微波,送郎君送到南浦,令人如此哀愁情多!至于深秋的霜露像珍珠,秋夜的明月似玉珪,皎洁的月光珍珠般的霜露,时光逝去又复来,与您分别,使我相思徘徊。

  所以尽管别离的双方并无一定,别离也有种种不同的原因,但有别离必有哀怨,有哀怨必然充塞于心,使人意志丧失神魂滞沮,心理、精神上受到巨大的创痛和震惊。虽有王褒、扬雄绝妙的辞赋,严安、徐乐精深的撰述,金马门前大批俊彦之士,兰台上许多文才杰出的人,辞赋如司马相如有“凌云之气”的美称,文章像驺奭有“雕镂龙文”的名声,然而有谁能描摹出分离时瞬间的情状,抒写出永诀时难舍难分之情呢![2]
作品赏析

  离别是人生总要遭遇的内容,伤离伤别也是人们的普遍情感。江淹的《别赋》择取离别的七种类型摹写离愁别绪,有代表性,并曲折地映射出南北朝时战乱频繁、聚散不定的社会状况。其题材和主旨在六朝抒情小赋中堪称新颖别致。

  文章眉目清晰,次序井然。首段总起,泛写人生离别之悲,”黯然销魂“四字为全文抒情定下基调。中间七段分别描摹富贵之别、侠客之别、从军之别、绝国之别、夫妻之别、方外之别、情侣之别的不同情状。末端则以”别方不定,别理千名,有别必怨,有怨必盈“进行概括总结。其结构类似乐曲中的ABA形式,首尾呼应,以突出主旨。

  《别赋》最突出的成就,在于借环境描写和气氛渲染以刻画人的心理感受。作者善于对生活进行观察、概括,提炼,择取不同的场所、时序、景物来烘托、刻画人的情感活动,铺张而不厌其详,夸饰而不失其真,酣畅淋漓,信然能引发共鸣,而领悟”悲“之所以为美。

  《别赋》的文饰骈俪整饬,但却未流入宫体赋之靡丽,亦不同于汉大赋的堆砌,清新流丽,充满诗情画意。尤其是”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等名句,如溪流山中,着落预判,千古传诵。(《江文通集汇注》,南朝梁江淹撰,明胡之骥汇注,北京:中华书局,1984)

  这是一篇著名的抒情小赋。齐梁之际,赋摆脱传统板滞凝重的形式向抒情言志的小赋发展过渡,并用以描写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感受。这篇赋便以浓郁的抒情笔调,以环境烘托、情绪渲染、心理刻画等艺术方法,通过对戍人、富豪、侠客、游宦、道士、情人别离的描写,生动具体地反映出齐梁时代社会动乱的侧影。结构上,开篇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定一篇之基调;中间以“故别虽一绪,事乃万族”铺陈各种别离的情状写特定人物同中有异的别离之情;末尾以“别方不定,别理千名”的打破时空的方法归结,在以悲为美的艺术境界中,概括出人类别离的共有感情。[2]
作者简介

  江淹(444—505),字文通,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县)人。少年时孤苦贫穷,后来任中书侍郎,502年(天监元年)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封临沮县伯,迁金紫光禄大夫,封醴陵侯。做官经历宋、齐、梁三代。少年时以文章著名,晚年才思减退,传说是因为他在梦中归还给郭璞五色笔,此后作诗,就没有佳句了,世称“江郎才尽”。他的诗善于刻画模拟,小赋遣词精工,尤以《别赋》、《恨赋》脍炙人口。今有《江文通集》传世。[2]

  与作者有关的成语 : 梦笔生花、江郎才尽、文通残锦。

重点提示

1,互文。

互文,即同一词语内部互相解释的一种倒装构词形式。古人为增强文句的新奇效果而常常故作互文。史称“江文通好作奇文”,因此江淹的作品中就有不少互文的用例。比如《恨赋》中就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一说,“危”和“坠”此处当互换位置来解释。又如,《别赋》中的“心折骨惊”一语,实当作“心惊骨折”。虽然这种出奇的构思,从情理常识上令人难以理解,但从实际阅读效果来看,却也给人留下了新鲜的印象。类似的倒装,在后代的文学创作中也不乏其例。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枕流漱石”,也算一例。

2,销魂。

“销魂”,可说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文艺心理学语汇之一了。它所蕴含的情感意义恰恰是相反相成的两种:一是“最美好的享受”,一是“最痛苦的感受”。两厢里既可分训,又可互训。然而从古人对于该词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它的内涵要比这种简单的两分还要远远丰富、复杂得多。比如,秦观的“山抹微云,……销魂当此际”中,“销魂”指的便是一种“莫名的伤感”。又如,苏轼的“水连芳草月连云,几时归去不销魂”,“销魂”指的又是诗人对于无边春色的一种满溢状态的幸福感。如此种种,不一而足。类似于“销魂”这样情感因素丰富的心理学语词,中国古代的文学创作中还有不少,“悲”、“乱”、“冤家”(小说戏曲用语),皆归门下。值得进一步指出的是,“销魂”一词,与中国古代其他最早的那些文艺心理学、审美心理学词汇一样,最初都是源于古代的巫术观念。古巫以为,人的魂和魄是可以与人体分离的,故其可“销”、可“离”、可“游”、可“散”、可“飞”、甚至可“附”。而唐传奇里极负盛名的那出《倩女离魂》便是这种古老魂魄观念在后世的一种衍生。

3,南浦

“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楚辞》:“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南浦,后世遂成为中国文学的第一伤心地。譬如:“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窗雨。”(王勃《滕王阁诗》)“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白居易《南浦别》)“远风南浦万重波,未似生离别恨多。”(杜牧《见刘秀才与池州妓别》)“自古销魂处,指红尘北道,碧波南浦,黄叶秋风。”(贺铸《国门东好女儿》)“江淹又吟恨赋,记当时,送君南浦,万里乾坤,百年身世,唯有此情苦。”(姜夔《玲珑四犯》)以及更简截的“有多少相思,都在一声南浦!”(张炎《长亭怨》)

问题分析

1,《别赋》与《恨赋》被称为姐妹篇,创作特点上有何异同?

《别赋》与《恨赋》一样,都是江淹的名作。然,《别赋》却可看作是在《恨赋》“昭君离别”一节的基础上敷演扩展而成的另一单篇。或者按照钱锺书先生的说法,《别赋》乃《恨赋》的“附庸而蔚为大国”,而《恨赋》才是“江赋之核”。

恨、别两赋的共同点乃是都抓住了一个社会或人生的普遍现象(如离别和遗憾),然后用分类描写的方法,抒写或突出一种人类所共有的情感体验。且又都偏重于细腻的描写和刻画,都有着栩栩如生的个性。但不同之处在于:《恨赋》主要是择取了一个个历史人物的故事,而《别赋》则主要是选择了某一种类型,而不专写哪一个人物——因而较之前者更具有概括性和浓缩感。这显然是需要作者对各类人物更为细腻的观察和对人生更为深刻的洞见的。

2,试问此赋在篇章结构上的精彩之处。

本赋的结构,融议论文、戏剧与诗歌为一炉。开宗明义,点题设论:“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指出了离别的距离之远,时间之久,因而更添悲伤。然后笔锋顺势而下,绾合一般离别的双方——“行子”和“居人”的处境和心境,描写一种种超越在家与外出、男与女之区别,成为一种永恒的伤心事。接下来便列举了公卿(庙堂)与侠士(江湖)相对、从军之春日与去国之秋天相对、男女夫妇相对,以及成仙之人天之别与乎情恋之世俗之别相对,展开一系列人间情境,表达富于人生普遍情感张力的离别悲伤,最后归结到无法形容与表达离别悲伤之重。中间有照应、复沓,结尾有回抱。显然,这是典型的以对偶成篇。不仅结构简明,层次明晰,而且使短短篇章,极富于戏剧性,也极富于人生哲理。

3,《别赋》的用典颇多,有何特点?

用词设语能否熔铸典故,是评判文学语言修养的重要标准。《别赋》的用典可谓是对于江淹之才的极佳表现。本篇用典虽多,但方式却各各不同,且很少用僻典,不用生典,也不追求旧典翻新——作者唯求精炼适当。有的用的是熟典,熔炼精当,且一望便知。如“惊驷马之仰秣,耸渊鱼之赤鳞”,用的乃是“俞伯牙鼓琴而渊鱼出听,瓠巴鼓瑟而六马仰秣”的故事,见于《韩诗外传》,《荀子》及《淮南子》等典籍。“惊”、“耸”二字突出动听之意,避免了直接使用描写音乐悦耳的语汇,使文章辞采丰富而气韵生动。而有的熟典典出即止。如“韩国赵厕,吴宫燕市”,分别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刺客聂政、豫让、专诸、荆苛,其人其事久传习知,故只是点出事件发生的场所,不予铺陈,读者自能领会。再如“织锦曲兮泣已尽,回文诗兮影独伤”,以及“芍药之诗,佳人之歌,桑中卫女,上宫陈娥。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等等,都是点出典故,化于文章,用意明显,形象鲜明。

4,《别赋》被视为南朝齐梁间抒情赋的代表作,足以代表那个时代赋体创作的特点和成就,如何理解?

《别赋》与《恨赋》一样,同被视为南朝齐、梁间抒情赋的代表作。其特点,并不是作者抒发自己的离愁别绪,而是描写人间种种离别的情景。实际上,其写法属于铺陈离别其事其情的咏物赋,不仅描写,而且议论。作者的情感,与其说是伤感的同情,不如说是无奈的感慨,而且相当清醒,可谓刻意抒情、刻意悲歌。所以在创作思想上,作者把人间的离别悲伤当作一种普遍人性存在,因此只是着眼于叙述不同的离别现象,铺写不同的悲伤情绪,渲染不同的气氛及情景;而并不对离别的原因、背景或结果作出任何政治的或者社会的褒贬。在这方面,它具有齐梁同时期作品的一般特质,即感慨多于不平,议论止于人情,气格较为委婉软弱。而在艺术方面,则又力求精湛,讲究骈丽、融典、声韵和辞藻。正是在这方面,它足以代表齐梁时代赋体创作体物与缘情的特点和成就。

文化史扩展

人伦之别

《别赋》第七节,描写“华阴上士”求道入山,与世间作人天之别,这真实反映了古代社会因宗教信仰而导致人间离别,给家人带来苦痛。韩愈《谁氏子》云:“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以及《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随疯道士“飘飘而去”,其妻子封氏哭个死去活来。钱锺书称全赋唯此节偏枯不称,其实此一内容甚有普遍性重要性。

集评

李白前后三拟《文选》,不如意,悉焚之。惟留《恨别赋》。(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十二《语资》)

每怜《别赋》空多感,晚信《离骚》并是忧。(宋 刘一止《苕溪集》巻五《将如会稽用允廸韵留别子我诸公一首》)

赋至齐梁,淫靡已极。其曲家小石调,画家没骨图,与观此篇可见。然遣辞犹未脱颜谢之精工,用事亦未如徐庾之堆垜;但月露之形、风云之状,江左末年,日甚一日,宜为昔人所厌弃。陈后山曰:凡作文,宁拙无巧,宁朴无华,宁粗无弱。如此等赋,岂复有拙朴粗之患邪?殊不知已流于巧、巧而华、华而弱矣。(元祝尧《古赋辩体》巻六)

(《惜馀春赋》)。太白诸短赋,雕脂镂冰,只是江文通《别赋》等篇步骤。晦翁尝谓《离骚》兴少而比赋多。愚谓后代之赋,但咏景物而不咏情性,并此废之,而况他义乎?欲复古者当何如哉。(元祝尧《古赋辩体》巻七)

江文通作《别赋》,首句云:“黯然而销魂者,别而已矣!”词髙洁而意悠远,卓冠篇首,屹然如山,后有作者不能及也。惜其通篇,止是齐梁光景,殊欠古气。此习流传至唐李太白诸赋,不能变其体。宋朝国初犹然,直至李泰伯《长江赋》黄山谷《江西道院赋》出,而后以髙古之文,变艳丽之格,六朝赋体,风斯下矣。然文通此赋首句,虽千载之下,不害其为老。(元刘埙《隠居通议》卷五《别赋》)

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緑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取诗目前,不雕琢而自工,可谓天然之句。(明杨慎《丹铅总録》卷十八《诗话·四言诗自然句》)

草熏。佛经云:“竒草芳花,能逆风闻薫。”江淹《别赋》“闺中风暖,陌上草熏。”正用佛经语。六一词云:“草熏风暖揺征辔”,又用江淹语。今《草堂词》改“熏”作“芳”,盖未见《文选》者也。(明杨慎《升庵集》巻五十二《论文》

盖文通之学,华少于宋,壮盛于齐,及梁则为老成人矣。身历三朝,辞该众体,《恨》《别》二赋,音制一变,长短篇章,能写胸臆。卽为文字,亦《诗》《骚》之意居多。余每私论江、任二子,纵衡骈偶,不受羁靮,若是生逢汉代,奋其才,果上可为枚叔谷云,次亦不失冯敬通孔北海。而晩际江左,驰逐华采,卓尔不羣,诚有未尽。世犹传文通暮年才退,张载问锦、郭璞索笔,则几姤口矣(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巻八十五《江淹集题词》)

鲍照《升天行》云:“暂游越万里,近别数千龄。”江淹《别赋》“暂游万里,少别千年。”袭其语也。(明徐勃(有火字旁)《徐氏笔精》卷三《诗谈·别赋》)

陆鲁望诗云:“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仗剑对尊酒,耻为㳺子颜。”盖反文通此赋,如子云反《骚》。惜江令少此一转耳。义阳吴光禄丞彻如,寄褚登善千文示余,披赏数日,风雨如晦,泓颕久废,朝来始见霁色,偶然欲书。为竟此卷观者,必讶谓余本家笔安在也。(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一《书别赋题后》)

《别赋》“可班荆兮赠恨,唯罇酒兮叙悲。”赠恨叙悲,亦互文。(清 何焯《义门读书记》卷四十五)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56619.html

更多阅读

陈独秀的《乳赋》 陈独秀书法

一篇署名为陈独秀的《乳赋》可称得上是这方面的巅峰之作。赋云:“乳者,奶也。妇人胸前之物,其数为二,左右称之。发与豆蔻,成于二八。白昼伏蜇,夜展光华。曰咪咪,曰波波,曰双峰,曰花房。从来美人必争地,自古英雄温柔乡。其色若何?深冬冰雪。其质

苏轼《赤壁赋》赏析 在赤壁赋中 苏轼用

苏轼《赤壁赋》赏析《赤壁赋》原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上。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颂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杨朔散文《茶花赋》 杨朔散文诗集读后感

《茶花赋》 杨朔久在异国他乡,有时难免要怀念祖国的。怀念极了,我也曾想:要能画一幅画儿,画出祖国的面貌特色,时刻挂在眼前,有多好。我把这心思去跟一位擅长丹青的同志商量,求她画,她说:“这可是个难题,画什么呢?画点零山碎水,一人一物,都不行,再

声明:《江淹《别赋》 黯然销魂者 唯别而已矣》为网友有保险就任性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