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屌丝烘焙的微博,真是欢乐多啊,就是要秉着这种阿Q精神,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毕竟你不是为了给他投稿才爱上烘焙的,哈哈
我真正开始经常做蛋糕还是从一年前,一年过去了,我虽然不能成为烘焙高手,把那些导师们的作品一一模仿,但是我觉得自己至少还是有一样成就的,就是能够随时成功做出一个6寸戚风蛋糕来。我很想分享我的一些经验,但是有些别人失败的情况,我并没有遇到过,所以如果这里没有能解决你碰到的问题,请上网向真正的高手们请教,有很多热心的人会在君之,文怡等大咖们的微博下回复你。
君之的8寸圆模戚风配方:
材料:鸡蛋5个(约50g /个),低筋面粉85g,无味油40g,牛奶40g,糖60g(加入蛋白),糖30g(加入蛋黄)
我觉得8寸圆模(直径大约20cm)对于一两个人的食量太大了,所以我只买了6寸(直径大约15cm)和7寸(直径大约18cm)的圆模。我觉得做烘焙不同于做饭菜,不是一顿吃到撑,差不多够吃就行了,这样下次还想吃。
按照6寸=8寸*0.56的比例换算出6寸戚风的配方分量如下,我把它当作一个最基本的配方牢记在脑子里:材料:鸡蛋3个(盒装的土鸡 蛋较小,需要4个),低筋面粉48g,无味油22g,牛奶22g,糖30g(加入蛋白),糖15g(加入蛋黄)
烘焙:中层,170°C,约30-35分钟
容器和工具:蛋白盆1个,蛋黄盆1个,小碗2个,电动打蛋器,手动打蛋器,量勺,面粉勺子,橡皮刮刀,秤
做法:我把我做蛋糕的详细过程描述出来,虽然这算是个人习惯,不过我觉得效率还蛮高的,花的时间越少,失败率越低,味道不错,清洗的东西最少,越让你觉得戚风是性价比最高的蛋糕。
1、准备好所有材料,不需要先称量。蛋白蛋黄分离,蛋白盆至少是一个7寸面碗,蛋黄盆最好有9寸以上,蛋白盆只用来打蛋白,蛋黄盆先打蛋黄,然后混合两种,所以它的容量要更大,要盛得下全部的蛋糕糊。
2、往秤上放一个小碗,看清楚读数,用勺子往碗里加糖,秤出15g糖,放一边备用。再往秤上放一个小碗,看清楚读数,用勺子往碗里加面粉,秤出48g面粉,放一边备用。虽然也有比较精确的电子秤,但是台式称更方便。即使它一个刻度就有10g,我发现±5g都影响不大。
3、往蛋黄里加入刚才称出来的15g糖,用手动打蛋器轻轻打散。不需要把蛋黄打发,只要感觉到盆底部中央没有明显的白糖颗粒就行了。
4、把蛋黄盆放到秤上,看清楚读数,缓缓加入22g无味油,再缓缓加入22g牛奶,把盆从秤上拿下来,用手动打蛋器搅拌均匀。虽然蛋糕达人可能说把容器放秤上加材料太粗鲁,不过我觉得这样省时间,而且你可以少洗好几个量杯,目的同样达到了。当年做化学实验不也是这样看着颜色变化往里加试剂么?哈哈
5、我有朋友做戚风直接往碗里加糖,加油,加水或者奶,加面粉搅拌好以后再加入蛋黄搅拌均匀,然后跟蛋白糊搅拌,很成功,我觉得很神奇,有谁有兴趣可以试试,也有可能蛋黄糊无论什么顺序都能搅拌出同一样的效果。
6、加入前面称好的面粉,用手动打蛋器像拿着毛笔写8字(网上也说划十字)一样把面粉和蛋黄糊搅拌均匀。看不到白色面粉颗粒就可以了,不要过度搅拌,以免面粉起筋(面粉如果起筋,可能会使蛋糕的口感过韧,影响蛋糕口感的松软),也免得浪费时间。
7、做好以后,提起打蛋器能看到蛋黄糊纹路缓慢消失,或者稍微稠一点都可以。假如奶倒多了,或者鸡蛋比较大个,造成蛋黄糊比较稀,端起盆转一下,蛋黄糊很容易流淌,这样是不行的,烤出来的蛋糕太湿润,中心不容易熟得均匀。这时候可以适当地加一茶匙面粉,搅拌均匀,直至粘稠度适合为止,基本上不会超过两茶匙。同样如果面粉多了,蛋黄糊太干,打蛋器很难搅拌,就可以加一茶匙牛奶,直至粘稠度适合为止。
8、蛋白打发的最佳温度在16-20度,这个是成功打发蛋白至干性发泡的一大关键。如果你的鸡蛋是刚从冰箱拿出来的,我建议先打蛋黄糊再来处理蛋白,因为打完蛋黄糊以后,蛋白基本上也达到回温的状态了。如果是大热天里,刚买回来的鸡蛋,先把分好的蛋白冷藏到冰箱里,然后准备好蛋黄糊以后,再拿出来打发。统筹运用时间也是个提高效率的办法。
9、把刚才称白糖的小碗再放到秤上,看清楚读数,用勺子往碗里加糖,秤出35g糖,放一边备用。
10、用电动打蛋器把蛋白打到呈鱼眼泡状的时候,加入1/3的糖,继续搅打到蛋白开始变浓稠,呈较粗泡沫时,再加入1/3的糖。再继续搅打,到蛋白比较浓稠,表面出现纹路的时候,加入剩下的1/3的糖。(据说一次性加入全部的糖会降低蛋白的表面张力,使蛋白不易打发。)我用的就是最普通的白糖,不是糖粉,也不是咖啡里加的那种粗糖,就是普通的白糖。
11、再继续打一会儿,当提起打蛋器,蛋白能拉出弯曲的尖角的时候,表示已经到了湿性发泡的程度。如果是做轻芝士蛋糕卷,蛋白打发到这个程度就可以了。但如果制作常规的戚风蛋糕,就还需要继续搅打。
当提起打蛋器的时候,蛋白能拉出一个短小直立的尖角,就表明达到了干性发泡的状态,可以停止搅打了。通常我不会一遍遍停下来拉尖角,而是看纹路,当打蛋器经过的波状纹路很明显不会消失的时候,就是干性发泡了。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端起碗,倒不出来也证明达到干性发泡。
看一看干性发泡的大图。
蛋白打发的程度非常关键,右上角是打蛋器上残留的蛋白,注意观察它的形状。
打到干性发泡以后,就不要继续搅打了,如果搅打过头,蛋白开始呈块状,会造成戚风制作的失败。
12、分三次用橡皮刮刀拨1/3的蛋白糊到蛋黄糊中。轻轻翻拌均匀(从底部往上翻拌,不要划圈搅拌,以免蛋白消泡)。直到蛋白和蛋黄糊充分混合,不用像君之说的倒回蛋白盆什么的,就分三次往蛋黄盆里加蛋白就可以了。基本上黄色和白色融合到一起后,用刮刀从盆底往上翻,看不到明显的色差,就是拌好了。
混合好后的状态应该是比较轻盈而且均匀的浅黄色。
13、将混合好的蛋糕糊倒入模具,用橡皮刮刀把盆里附着的蛋糕糊尽量刮干净,抹平,用手端住模具在桌上震三五下,把内部的大气泡震出来,也让蛋糕糊的表面更平整,尤其是用方盘做蛋糕卷时,要保证做出来的蛋糕厚度均匀。
14、放进预热好的烤箱,170度,约25-35分钟。烘焙技术里,时间这个东西是最不能死脑筋的,一定要因地制宜,察颜观色,随机应变。
大约5分钟左右,蛋糕糊表面开始变干,就是不再是倒进去的时候的湿漉漉的状态。十分钟左右,靠近发热管的表面开始变色,我不知道别人的烤箱是不是非常的智能,我的比较普通,里面的温度因离发热管远近而有所不同,主要的结果就是会造成变色不均匀。所以从十分钟开始,每两三分钟我就得观察一下,假如某一侧颜色加深比较明显,就要打开门用隔热手套拉出来转一个方向继续烤。
15、我不推荐用手去摸蛋糕表面听什么沙沙声来判断是否熟透,太不客观了,而且会烫到手,也不卫生。我就会一种方法——牙签扎。拔出牙签后,牙签上没有粘稠的蛋糕糊带出来。尽量扎到牙签还可以拔出来的深度,不然扎一两厘米深,也判断不了内部的情况。随着蛋糕逐渐烤熟,牙签上附着的东西逐渐由粘稠的蛋糕糊,到小颗粒,到牙签尖有小颗粒,直到很干净什么也没有。而且靠近模具侧面比中心熟得早,所以需要扎靠近中心的部位来判断。有机会拍个照片可能比较直观。
最好的状态是牙签尖端有一点点颗粒的附着物,假如烤到拔出的牙签非常干净,有可能已经稍稍有点烤过头了,虽然没有糊,但是口感偏干,少了一些戚风的绵润风味。如果烤了35分钟,中心部分仍然湿润,则需继续烘烤,重复扎牙签的动作。
16、烤好后的蛋糕从烤箱里取出来,立即倒扣冷却。君之这个图片脱模后看到的是蛋糕底部,因为顶部已经被冷却架粘破了。哈哈,被他忽悠过的人。有一个好办法能不弄破蛋糕表面,就是铺一层保鲜膜,用厨房纸蘸上一点无味油,薄薄地抹一层在保鲜膜上,蛋糕接触到的面积就可以。然后把蛋糕倒扣在上面,冷却后翻过来,用餐刀或者其他不尖锐的东西沿着模具内侧把蛋糕与模具分开,再把蛋糕倒出来装盘,揭掉薄膜,这样蛋糕表皮就不会破。最好不要用太尖锐的刀子划伤模具。谁有其他不弄破表皮的好方法请告诉我。
17、戚风蛋糕应该立刻被瓜分掉,或者用来裱花蛋糕,慕斯蛋糕也很好。海绵蛋糕比戚风结实,所以很多小的蛋糕店都是用海绵蛋糕做生日蛋糕的胚,口感较粗。戚风太松软,不能长时间(两三天)承受厚重的奶油。现在蛋糕店基本都用植脂奶油,比较轻盈,所以也有许多高级蛋糕店用戚风做生日蛋糕。不过自己做蛋糕,其中一大好处不就是安全无添加,健康么?植脂奶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不太健康。
做蛋糕到一定时间后,总结经验是很重要的,千万不能完全地照本宣科,因为配方给的是反复试验以后的最佳比例,然而实际操作中是不可能像做化学试验一样精确的,就像鸡蛋不可能都一样大。适当地在可接受范围改变一点成分或者动作都是可以的,我们的目的就是成功做出蛋糕,并且自己觉得好吃。
我想随便说说我总结的一些戚风的优势以及做戚风的经验。
1.蛋糕按口感来说大致分三类吧,马芬蛋糕,法式海绵蛋糕,戚风蛋糕。这三种软硬程度依次递减,马芬比较结实,含油较多,戚风最松软,含油和面粉少不易发胖,花的时间也最少。
2.从结构来看,当然也是结实的马芬蛋糕最不蓬松了。所谓的打发就是往材料里打入空气,使蛋糕松软有小孔。
马芬打发的是黄油,黄油打发以后体积只能稍微变大一点点,不到一倍的变化。而且完全不用打发鸡蛋,所以有些马芬蛋糕需要加泡打粉增加蓬松度。超市卖的哈雷纸杯蛋糕就是马芬蛋糕。
海绵蛋糕是全蛋打发至出现纹路,体积会变大两倍左右,但是海绵蛋糕是打发以后再添加面粉,搅拌的过程多多少少会造成一些消泡,体积会缩小一点。
戚风蛋糕是把蛋白蛋黄分开,没有看过做戚风蛋糕的孩子永远不知道那一小口蛋清用电动打蛋器打发以后会膨胀到十倍的体积,由蛋清状变成一大把沐浴露搓出来的泡泡一样可以很立体不流淌的,把碗翻转过来都不会倒出来的蛋白糊。所以戚风蛋糕才会那么蓬松,多气孔,密度小,体积大。
3.我觉得戚风蛋糕并不可怕,反而是我最喜欢,所需时间最少的蛋糕。戚风失败的原因基本上有两点:蛋白打发以及混合蛋白糊和蛋黄糊的手法。
3-1、蛋白打发有几点需要注意:
第一就是选用盆壁到盆底是弧线的打蛋盆,最好不要用圆筒形的盆,底部直角处打蛋器碰不到的死角的蛋液,有可能不能被充分打发。像韩式的大碗比较没有弧线就不适合作为打发东西的器皿。如果是弧线,贴着盆壁的没有打发的鸡蛋白会滑落到盆底,更加有利于充分打发。打发蛋白的手法需要注意一点,手持电动打蛋器的旋转头不要固定地悬浮状放在盆中央,这样有可能盆底或者盆壁上的蛋白不能充分被打蛋旋转头接触到,最好是稍微转动一下打蛋盆,不要担心碰撞到盆底和盆壁,我虽然没有用过带打蛋盆的坐式打蛋器,但是如果蛋白的份量比较少的时候,最好还是端起来转动一下,充分接触旋转头。
第二不能有杂质,碗里不能有水有油,蛋白里不能有蛋黄,有时候超过三五粒绿豆那么大的掉落的蛋黄就会造成蛋白打发只能打到湿性发泡。分离蛋黄蛋白的技术只能自己好好练习,我不用分蛋器,因为蛋黄从缝里溜下去的情况发生太多次了,我就是左右手半个蛋壳里倒过来倒过去两三次,把蛋白倒出来,蛋黄留在壳里,再倒进另一个容器里。不过技术不好容易沾到蛋壳外侧,不干净。希望有人推荐更好的分蛋方法。最近看到网上有人捏着空的饮料瓶对准打在碗里的蛋黄,把蛋黄从瓶嘴吸进去快速移到旁边的容器里,高手啊。一定要买新鲜的蛋才容易分,不新鲜的蛋黄容易破,一旦破了,就只能尽量用汤勺把蛋黄舀出来,有可能蛋白不纯净或者把蛋白舀走太多导致蛋白份量不够。
第三就是温度,蛋白在16°C左右很容易打发,冷藏的需要回温才好,要是室温超过30度也不可能打至干性发泡。通常我用电动打蛋器开到5档打发蛋白至干性发泡不会超过三分钟,我觉得并没有比其他类型的蛋糕多花时间,相反海绵蛋糕需要烧热水打发全蛋才更花时间。至于马芬,相比同样分量的戚风实在是太多油了。
第四是至少要分三次加入砂糖,不能一下子倒进去。
第五就是碰到不能打发至干性发泡也不要太紧张,我也有好几回打不成功,原因就是有残留的蛋黄,还有就是温度太高了。通常发现打不成功的时候其实已经打了较长时间了,这时候蛋白糊还有流动性,而且也打到湿性发泡了,本来可以膨胀到满满一碗只有三分之二碗甚至只有半碗,再继续打一两分钟没有变化就不要再打了。不要担心,同样按照分三四次跟蛋黄糊搅拌到一起的方法翻拌,这样做出来的蛋糕介于海绵与戚风之间,同样也要倒扣冷却,也不至于太过于失败到完全做不出蛋糕。但是有一点,这样的情况比完全打发蛋白的蛋糕需要多烤一会儿,因为湿性发泡比干性发泡湿润,烤的时间不够的话,蛋糕不够熟。
3-2、混合蛋白糊和蛋黄糊时不要一下子将所有的蛋白糊和蛋黄糊倒在一起搅拌,打至干性发泡的蛋白糊没有流动性,像棉花团一样,而蛋黄糊密度大,比较粘稠,所以有的时候,当你从底部翻起蛋黄糊,蛋白糊却像个球一样在碗里转,不肯融合,可以稍微用刮刀将大块的蛋白糊抹平一些,抹得薄一些,再开始从底部翻拌。每加一次蛋白糊,就会发现搅拌好以后蛋黄糊变得更轻盈一点,体积变大,而且越来越容易搅拌均匀。
4、这里为什么不用筛面粉,有三个原因,首先你如果不经常做蛋糕,建议每次都买那种1千克一袋子的低筋面粉,用完扎紧袋口,这样基本上用完之前不会使面粉受潮到形成大颗粒。低筋面粉除了做蛋糕,其他用到的机会不多,包饺子做馒头都是高筋粉。其次,戚风用的是蛋白糊来膨胀,完全不像海绵蛋糕一样担心蛋黄糊会起筋消泡。第三,用手动打蛋器而不是橡皮刮刀翻拌很容易搅拌均匀至无面粉颗粒。不用花很多时间和耐心,小心翼翼地翻拌面粉也是戚风的一大优势。
5、烤箱指针显示的温度也有可能有误差,如果我用180度烤,蛋糕中心很快就会膨胀裂开,所以当你观察到蛋糕中心明显膨胀裂开而且顶端变黄了,就应该降低10度左右,而且下一次烘焙的时间就不要设置过高的温度。如果温度过低,150-160度的话,蛋糕糊基本不膨胀,而且烤20分钟以后还会逐渐萎缩塌陷。
我所说的温度是基于我自己的烤箱指针所示,更关键的是要结合你自己用的烤箱烘焙时蛋糕表现的情况,假如你的烤箱190度的时候,蛋糕才过度膨胀开裂,那就记录下来你的烤箱比较适合用180度烘焙戚风蛋糕。比如说君之的烤箱烤5个蛋的戚风需要烤一个小时,以此类推,触类旁通,千万不要照本宣科。
6、戚风蛋糕烘焙过程中顶部轻微开裂是正常的,蛋糕店的蛋糕也会有裂缝,但是温度过高,开裂后的内侧都烤黄了就不好了。如果烤箱偏小,为了防止顶部变色过度,可以用锡纸搭一个冖字架在模子上,不要直接盖在蛋糕上,那样会粘在一起,而且起不到防止烤糊的效果。比起完美的形状,把一个蛋糕烤熟烤好吃更重要一点。
显而易见的是,平铺的方盘接触面大,比较薄,蛋糕容易熟,深的圆模相对烤的时间要长一些,而一些需要水浴加热的蛋糕通过介质来加热,花的时间就更久了。所以做什么样的蛋糕,要计算好所需的时间,反过来说,如果你时间比较少,应该做一些效率较高的蛋糕,比如戚风卷,中间抹上果酱一卷,绝对是最省事又高效的选择。如果你时间充裕,花将近两个小时烤个轻芝士蛋糕也是打发时间享受美味的好方法。
7、以上是做戚风最基本的方法,当你吃腻了原味的戚风蛋糕,就可以考虑换一些口味了。
7-1.果脯。葡萄干,蔓越莓,核桃仁,甚至无核杏肉,洛神花等等零食店可以买到的果脯。为了让果脯变软,你可以用朗姆酒浸泡,不喜欢有酒精的可以用牛奶浸泡。用秤上放碗往里加牛奶的方法称好所需的牛奶,然后把切碎的果脯放进去浸泡,在准备蛋黄糊的过程中,在加牛奶那一步把牛奶和果脯一起倒进去。
7-2.水分含量较多的水果泥。芒果泥,香蕉泥,南瓜泥等等。这些就不能直接在原配方的基础上加了,因为水分含量较多,所以需要相应增加低筋面粉的含量,而且香蕉比较甜,也得减少糖的份量。这些需要在牛奶以后加入到蛋黄糊里搅拌均匀。具体的可以看我香蕉戚风蛋糕的日志。
7-3.粉状的。可可粉,抹茶粉,或者粉质的有机色素。一般6寸戚风里添加不超过10g,而且相应减少低筋面粉的重量,保证总的粉状质量相同。这些可以改变蛋糕的颜色和口味,需要预先称量好以后与低筋面粉混合均匀。我有一个十二厘米大小的迷你手动打蛋器,用这个在碗里搅拌一小会就能将两种不同的粉混合均匀。抹茶粉特别吸水,所以最好控制在5-6g,但是如果你想看到颜色绿得更明显,10g也可以,这样蛋黄糊会非常粘稠,适当添加一点点牛奶稀释一下。
7-4.研磨的坚果颗粒或者坚果粉。这个是我最近自己摸索出来的,当然不是说网上原来没有人做过,但是作为基础配方是戚风蛋糕的,应该是不常见的。
到现在为止用过核桃,榛子,杏仁片这三种,都是把坚果与一半坚果份量的糖一起放到料理机里研磨成细腻的粉,再加到蛋黄糊里。我就是那种恨不得一下子把所有经验都摆在这里的人,下面从磨成粗颗粒,磨成细腻的粉,以及需不需要事先烤熟三方面大致说一下这三种坚果的情况。
核桃:本身质软,事先烤不烤都没关系,可以研磨成粗颗粒,也可以磨成细腻的粉,甚至切碎成稍大的块都可以,口感都很好,这种蛋糕大超市里其实常常有售,我买过很好吃的香蕉核桃蛋糕,枣泥核桃蛋糕。
榛子:比核桃硬,磨成粗颗粒时,口感稍粗,有很好的咀嚼感受,磨成细腻的粉时出油明显,所以最好加糖一起研磨,如果事先烤熟,搓掉红皮,坚果香味更加浓郁,更纯正。
杏仁:这里用的都是大杏仁,不是南杏北杏那些煲汤的材料。生的杏仁是清甜的,烤熟的就有明显的坚果香气。杏仁比核桃和榛子都硬很多,我第一次研磨时,只磨成了粗颗粒,而且事先没有烤,结果口感非常粗糙,像嚼沙子,而且没有明显的坚果香气,并不是很喜欢。第二次把杏仁片先烤熟,然后再研磨成细腻的粉,由于杏仁也是研磨的时候出油明显,就是说会形成泥状堆积在研磨杯壁上,需要不停地把料理机停下来摇动研磨杯,很费事,而且一次只能放大约30g,多了就转不开,做一个6-7寸的,用100g杏仁和50g糖,需要分三次研磨,比较花时间。磨成细腻的粉以后,做出来的蛋糕非常香,而核桃蛋糕是没有这种烤熟的坚果香气的,至少这样的蛋糕,我从来没有在蛋糕店里看到过,随便算一下成本,就知道坚果粉蛋糕价值不菲,并不是太适合推广。
我做坚果粉蛋糕6寸和7寸一般都用100g坚果,50g糖一起研磨,然后蛋黄糊和蛋白糊不加糖,油和奶的份量是需要加倍甚至更多的,具体的量还需要我多次试验再得出比较合适的结果。
切记一点就是,所有改变口味的东西都只能加到蛋黄糊里,除了改变甜度的白糖,不要往蛋白糊里加任何东西。而且,蛋糕总的含糖量最好不要有太大变化,意思是说,如果研磨时加的糖已经有原来配方里那么多,就不要再往蛋黄糊和蛋白糊里加入糖了,蛋白即使没有糖也一样能打发,无需担心。如果研磨时没有往坚果里加糖,那么蛋黄糊和蛋白糊依然按照原来的配方加糖。
以下是君之总结的关于戚风烘焙过程的一些常识:
1、戚风的配方非常多,不同的配方拥有各自的口感和特点。只要将各配料控制在合理的范围,都能做出成功的戚风。但对于新手来说,最好还是根据固定的配方来制作戚风。当你有足够的经验与专业知识后,可以尝试调整戚风的配方。对于戚风的配方,不要想当然——比如,不要以为在配方中多加一个鸡蛋会让蛋糕更加松软,这样反而会让蛋糕口感更硬。
2、烤的时候放在哪一层?家用烤箱一般比较小,建议放在中下层,以防止蛋糕膨胀后顶部距离加热管太近被烤糊了。
3、注意,戚风烤的时候不能使用防粘的蛋糕模,也不能在模具周围涂油,因为戚风需要依靠模壁的附着力而长高,否则戚风会长不高(当然,在蛋糕模周围铺油纸也是同样禁止的)。
4、关于蛋黄糊和蛋白混合时候的搅拌:我想这是制作戚风一个很大的问题。有很多同学对与搅拌有“恐惧心理”,非常害怕蛋白消泡,以致搅拌的时候太过于小心翼翼。这样不但会大大延长搅拌时间,也很不容易搅拌均匀。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放心大胆的大幅度来搅拌吧!只要采用翻拌的手法,不要划圈搅拌,只要蛋白打发到位,它没有你想想的那么脆弱!
5、制作戚风,一定要使用无味的植物油,不可以使用花生油、橄榄油这类味道重的油,否则油脂的特殊味道会破坏戚风清淡的口感。制作戚风也不能使用黄油,因为只有植物油才能创造出戚风柔润的质地。
从去年十月开始做戚风,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啊,贴上来回顾一下,虽然有些不够美观,但是技术上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得心应手。
1.第一次做戚风就上抹茶粉了,鸡蛋比较小,所以6寸的偏薄,按照君之的配方做的,第一次打蛋白,还是有些没有完全打发至干性发泡,膨胀的程度也稍欠一点,吃起来还好,就是君之的糖太多了,好甜,从此以后都减少很多糖
2.叫我大胆,哈哈,第二次做戚风类的就敢上轻乳酪蛋糕了,我也很惊讶,非常成功,因为这次蛋白打发非常到位,所以绵润感明显
3.因为上次的轻乳酪好吃,紧接着又做了一次,结果表面受热变色不均匀,内部又太湿润,反而没有第一次的成功
4.同样的戚风蛋糕糊里,往蛋黄糊加了一些切碎的洛神花果脯,酸酸甜甜,非常好吃,这时候没有经验,小杯蛋糕用同样6寸的温度烤,火太大了,所以开裂过度
仍然是倒扣放凉,没有回缩,就是有点皱吧了
5.标准的6寸戚风蛋糕胚,抹上打发的奶油,摆上草莓,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做生日蛋糕的喜悦
6.新买的心形7寸硅胶模具,因为比较浅,还是火稍微大了点,开裂严重
回缩以后刚好表面水平,所以,轻微的膨胀开裂后,回缩刚好平衡回去,并不至于塌陷
继续装裱成夸张的水果生日蛋糕
7.开始尝试用平盘烤,做瑞士卷。用了四个蛋,就是说一又三分之一的6寸比例,20*25的方盘,量太多了,烤出来的比较厚,不是很容易卷
切碎的蔓越莓用朗姆酒浸泡以后加到蛋黄糊里
中间抹上打发的淡奶油,卷起来就可以
8.回到6寸圆模的比例做了一个平盘戚风蛋糕,这次的厚度刚刚好,卷起来也轻松多了
抹了一些蓝莓果酱和打发的淡奶油,戚风蛋糕卷是一款非常容易做的,带有夹心的戚风蛋糕,由于平盘接触空气的面积比较大,比圆模更快烤熟
9.继续平盘带来的短时间高效率的惊喜,加了切碎的洛神花果脯
不想卷起来,可以用饼干模具压出任何好看的形状
10.由于做了一两次君之版的轻乳酪,奶酪糊不容易变稠,所以尝试了“美妈”的玉米淀粉版的轻乳酪蛋糕,相对君之的芝士份量减少很多,所以吃起来比较像芝士口味的戚风蛋糕,不是那种细腻绵润的类型
11.这次心形的戚风烤得比较完美,切成两片以后,铺上打发的淡奶油和芒果果粒装饰
做了两个,一个心形的横剖两片,一个方盘的中间划开,口味一样,形状不同,一个给honey的生日礼物,一个送给朋友做新年礼物
12.会说话的戚风,用黄油糊和打发的蛋白混合后,在油纸上反向写下,I LOVEMOM,初次做,写得很不流畅,后面只好画成一颗心
13.当做戚风蛋糕的技术已经很娴熟了,就会偶尔像穿睡衣出门买菜的女人一样,不顾形象地随便垫一张懒得剪裁的油纸,随手做一个当晚饭吃的6寸戚风蛋糕,低调的外表下,口味一如既往
14.有时候碰到鸡蛋买得特别大,也有这种6寸的直径,七八寸的体积的时候,加了抹茶粉和切碎的洛神花果脯
烤出来不但不绿,反而像土黄色
15.由于觉得前一个不够绿,所以增加了抹茶粉的份量,果然比较绿了,加了朗姆酒浸泡的蔓越莓干,懒得卷,而且卷起来体积大不好放
要是时间不够,嘴又馋,最快的蛋糕就是平盘戚风蛋糕
16.另外的博文说过,轻乳酪(轻芝士)蛋糕是我最花心思研究的,玉米淀粉版的蛋糕不够细腻,所以又根据网上一个台湾大妈的视频,做了这个第三版的热水浴法打奶酪糊的轻乳酪蛋糕,比君之的简单易做,口感更加偏向戚风
表皮回缩以后有点皱吧,不太好看,但是有点点焦糖的口感,也不失为一个特点
17.根据君之的樱桃慕斯的比例做的榴莲慕斯,感觉还是量偏少,6寸的戚风蛋糕胚,慕斯的体积不足以包裹住蛋糕胚,更不用说君之好像用的是7寸还是8寸的模子装慕斯蛋糕,难道是奶油打发得不够?体积没有达到所需的量
榴莲本身很香甜,所以还是那个问题,我已经减少非常多君之的打发奶油里糖的份量了,仍然很甜
18.还是第三版热水浴方式的轻乳酪蛋糕,趁热吃,跟蛋糕店里冷藏的口感可是非常不同
自己吃就随便用餐刀切了,不平整也一样落入肚中
19.加了蔓越莓干的可可戚风蛋糕,也就是加了可可粉
20.香蕉戚风蛋糕,中间夹了紫薯泥,趁热吃,冷了紫薯泥就硬了
香蕉戚风蛋糕非常好吃,因为香蕉的香甜味能够完全保留到蛋糕里
21.再一次做第三版的轻乳酪蛋糕,用的是固底模,所以直接倒扣到碟子里了
22.朋友聚会,做了一些抹茶蜂蜜戚风纸杯蛋糕,纸杯太软了,没经验,应该把纸杯放进硅胶或者金属模具里再倒蛋糕糊进去
23.偶然在微博上看到别人卷这个卷那个,我也做了一个平盘戚风卷一根香蕉,本来以为香蕉太粗,蛋糕如果太厚容易圈的时候开裂,所以只做了三分之二6寸圆模的份量,结果太薄了,看起来不太协调
吃一口蛋糕,喝一口茶
24.常规戚风蛋糕,加了蔓越莓干,平时很少把果脯拿出来吃,所以大家看到我很多蛋糕都放果脯不要太奇怪,而且酸酸甜甜挺好吃的
25.继续一个月一次的轻乳酪蛋糕,这种不甜不好吃的蛋糕,吃多了容易腻,所以最好等你想得睡不着时再做。一下子不注意,表面又一次上色过深,焦糖口感重现,但是及时调整,并没有糊
本来想偷懒用巧克力酱在蛋糕糊上写字,结果密度太大,直接沉底了,所以看到蛋糕中间有一点深色的,后来等到烤了几分钟以后,表面凝固了,才再次用巧克力酱写了个字,不建议大家这样偷懒,还是要老老实实像大理石花纹那样准备材料
26.上次加了蔓越莓干的直接切了,这次抹一点果酱卷起来
27.又一次尝试慕斯蛋糕,这次用的是芒果泥,我做了一个6寸的戚风,然后用7寸的模具做慕斯,用了两倍于君之的慕斯糊,就是说打发奶油和芒果泥都是两倍的份量,才刚好裹住蛋糕胚,从切面可以看到里面的层次
我只用了四分之一君之比例的糖,还是甜到腻
所有以上提及君之的地方,目的均是以君之配方的比例作为一个参考量,告诉博友们我的感受,并非故意批评他,也希望有意尝试烘焙的朋友向君之学习烘焙技术,多多练习,多多总结经验,根据实际情况和自己的口味调整配方比例和烘焙手法。比如说你给老婆炒个菜,按照某某著名人士的菜谱做的,但是你老婆根本不吃辣的或者特别爱吃咸味的,你非要按照食谱放半斤指天椒然后只放一克盐,即使这道菜在当地多么地正宗,却失去了为真正享用者量身定做的意义了。
亲自动手做美食,不仅仅是模仿别人的成功,更重要的是愉悦自己,愉悦跟你分享美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