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偏偏是虚竹
我觉得《天龙八部》是一部哲学之书。
作者借笔下人物所要表达的,是有无之辩和生命之累。
萧峰如此、段誉如此、虚竹也如此。
珍珑棋局是至妙之局。虚竹是至拙之人。然而以虚竹之至拙当珍珑之至妙,这个无数聪明俊秀之人解不开的世间难题竟然豁然开朗!
为什么那么多高手不能破?因为没有高手会自杀一片棋子。为什么没有高手会自杀一片棋子?因为在棋局之中,高手并不能“忘我”。而虚竹闭目乱下一子,乃是无意为之,看似简单,但细细想来,生命里那些精妙的棋着其实可以靠人的智慧达成,难得的反而是“无意”之“无”。
古人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段誉因爱生不忍,不忍弃子,这是执于有情;慕容复不甘心放弃对己有利的局势,是执于成败;范百龄光只顾着一小片棋局的生死,是执于小道;段延庆是徘徊于歧路,走了一条路又后悔,是执于进退;
大抵聪明俊秀之人,过于专注眼前事物,专注于“实有”,专注于“有我”,却不能领悟需忘记这些具体的“象”才能达于至境。
虚竹以无我之心为心,不以得失为意,所以所向皆破。
聪且辩,是借由聋和哑达成。道家说“得鱼忘筌”,佛家说“舍筏登岸”都是此类。
珍珑棋局和虚竹,不过是金庸借以说明自己哲学的“筌”和“筏”。
很多人羡慕虚竹的奇遇,认为他无意破解--珍珑棋局而得到无崖子七十年的功力,又无意得到天山童姥和李秋水两大高手的毕生功力,还无意间成为灵鹫宫主、娶了西夏公主,手握生杀大权、荣华富贵。却不知对于一个一生只想做一个好和尚的虚竹来说,这些无意加诸于自身的东西,恐怕是他逃而不得的、他生命的累。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是姑苏慕容的绝招,可是他们却忘了,如若对方并没有招,又怎么能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呢。
所以这世间最难以打败的,就是“有无”之“无”。因为虚无,所以实有;因为无所有,所以无不有。
《庄子》上说,北溟有鱼,其名曰鲲。化而为鹏,一飞九万里;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列子御风,泠然善者。然则,无论大小、美丑、贤愚,都有所待。这些所待,既是生命可以倚恃的,却也是生命的拖累。
何为逍遥?逍遥就是无所待,无所待所以无所累。
所以在这个故事最后的最后,是一个老态龙钟、不以武功为意的扫地僧人,打败了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