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的多层住宅公寓,注意:虽处大街边、没安防盗网。
在新加坡期间,导游非常自豪地给我们介绍了新加坡的“组屋政策”。
↑新加坡的高层住宅
新加坡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为了解决居民住房问题,新加坡政府从一独立就确立了“居者有其屋”的价值追求,明确住房问题必须由政府统筹解决,并制定了一系列主要由政府提供居民住房的土地和房产政策。
↑ 住宅区的居民。
新加坡的“组屋政策”就是:国家免费提供居民住房土地,统一规划、建设居民住房(新加坡称组屋)。
组屋政策规定:对每一位有工作的居民收取工资收入的34.6%作为个人中央公积金,用于住房、医疗和养老。其中个人缴交20%,企业缴交14.6%;其中的20%用于租赁、购买住房。
↑以下三幅是在车内拍摄的新加坡私家独门往宅
组屋政策规定:目前月均户收入少于8000新元的,可购买4房或5房式组屋,月均户收入少于3000元的,可购买3房式组屋,少于2000元的可购买2房式组屋。
↑ 新加坡私家独门往宅
组屋房价以公积金中的住房部分能“买得起”为标准设定政府定价,目标是一个人参加工作5年后,结婚时能首次使用中央公积金购买政府组屋。最终90%的人能买3房式,80%的人能买4房式。
↑新加坡私家独门往宅,富家的住宅也都没安防盗网。
组屋政策规定:一人一生可以享受政府补贴购买两次组屋(一次换购大房)。组屋可以进入二手市场交易,年老时也可以大房换小房,增值部分可以补充个人公积金(用于养老、医疗)。
↑独门老式住宅
经过40多年的持续努力,目前,新加坡已有80%的人口居住在组屋,其中95%拥有自己的组屋。新加坡政府成功解决居民住房问题的经验,向我们揭示了政府在房地产市场方面的重要作用。
我认为新加坡的组屋政策是值得借鉴的。
↑路边自行车存放处。以下图片拍摄的是新加坡的华人情结
↑ 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据说:当年孙中山先生曾在此居住过。在车上拍摄不太清。
↑新加坡的侨商俱乐部
↑ 新加坡德教会紫玄阁
↑ 关帝宫,在国内一般叫“关帝庙”,新加坡升格为“关帝宫”。
↑新加坡带有明显华南风格的骑楼。
↑昌氏公会及周边的骑楼都有近百年的历史。
↑ 建于1928年的房子仍在居住,而保持的很好。
↑ 东安会所,临街的骑楼,下面是店铺,上层是住所。
↑ 春节前,新加坡的干道上浓浓的中国年味!
在新加坡看到这样的场景,恍惚就在国内,注意:广告牌上写得是简化字 。
2010年1月20-21日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