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军神—陈庆之 身骑白马陈庆之

编者按:陈庆之是什么人?随便上网一搜,就能得出令人惊讶的结果。此人一生百战,从未在优势兵力下打过仗,以一对十都算是占了便宜,更多情况是以一敌数十、上百,但结果皆无二致:大胜。



难怪毛泽东读到《南史.陈庆之传》中圈点满幅,更批注道:“再读此传,为之神往”。
而此人又非勇猛盖世,吕布或者冉闵之类天神下凡般的家伙,史书记载他“射不穿札,马非所便”,大将的两门基本功都是零蛋,关于他的史料又扑朔迷离,只有战果,未有过程,7000人对数万也好,数十万也罢,初初接战,敌便溃不成军,令人难免会联想莫非老陈这7000勇士皆斯巴达300战士附体,或者大黄蜂擎天柱再生?
为一探个中究竟,特邀约历史学者宋石男为广大读者侃一侃这名虽不显,但事迹惊天动地的一代名将。
文章甚长,暂分两期,敬请期待。

以7000人累计破敌30万,十数次大小战役未尝败绩,《梁书》与《南史》中的陈庆之,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条神!
神话中的陈庆之
毛泽东对萧梁时期的战将陈庆之相当崇拜,他在所读《南史.陈庆之传》中圈点满幅,更批注道:“再读此传,为之神往”。
其实,《南史.陈庆之传》基本是拷贝《梁书.陈庆之传》,要论陈庆之,先要读后者。
在《梁书.陈庆之传》中,姚思廉用3000多字记载了一个匪夷所思的不败名将的传奇。梁武帝萧衍派飙勇将军陈庆之护送魏奸元颢北归,陈庆之遂身披白袍,率7000人,横扫河洛,14月内连下魏32城,攻无不克。大小凡47战,以7000兵力,先后破魏军丘大可7万、杨昱7万、元天穆数万,降费穆2万,直陷魏都洛阳。故北方有民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这不是一个人在指挥战斗,而是一条神!
这个传奇在接下来的1500年里却没有被史家、小说家大书特书,直到日本作家田中芳树以陈庆之为模特,创作了一部影响不小的历史小说《奔流》。经过田中的渲染,白袍大将犹如天降战神,插翅能飞,凛凛生威。
最近1、2年,网络中也兴起了陈庆之热,大部分文章是在《梁书》的基础上将其造成百代战神,也有小部分是对其人其战绩的质疑与讨论。但陈庆之神话已然深入人心,只需要在任一个搜索引擎里打出这三个字,战神传说就会幕天席地占据你的眼睛。
但是,在《魏书》、《北齐书》等史书中,陈庆之却并非战无不胜,亦曾败得狼狈。那么,究竟陈庆之真实战绩如何?其北伐的意义又是怎样?
而几乎所有陈庆之指挥战役的史料,也犹如裸体记载,只说跟谁打,在哪里打,然后就打得敌人鼻血长流了。因此,我们很想知道,作为战神或准战神的陈庆之,究竟何以如此牛逼?
最后,寒士出身的战将陈庆之,在整个萧梁时代,处以何种地位?他以一人的军事天才,又是否改变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下面我将综合相关史料,参考近现代学人研究意见,但主要是个人推理演绎,试着将以上问题一一道出。
爬梳各种立场的史籍记载,挤干神话中的水分后,陈庆之依然不失为一代杰出战将,有他的白袍飘飘,起码我们不会再将亚历山大数万人破波斯百万大军的战绩视为不可复制的传奇。
二、陈庆之主要战事考
梁大通三年(529年 )四月,破魏丘大可7万人
四月二十日,破魏元晖业羽林军2万人
五月二十三日,破魏杨昱7万人
……
陈庆之(484-539年),字子云,江苏宜兴人。因出身寒门,长年不得重用,41岁始独立领兵,战斗生涯只有15年,其指挥最重要战役,又集中在以7000兵力北伐攻陷洛阳的一年内。下面,先将陈庆之北伐的战绩大致表出。
梁大通二年(528年)四月,魏北海王元颢来降,梁武欲利用其向北拓地,至不济也能在魏梁间建立个防卫缓冲地带,遂封元颢为魏王,以陈庆之护送北归。具体目的地史书并未明说,是否要一直送到洛阳,也是未知之数。同年十月,陈庆之袭取魏铚城,旋破荥城。
梁大通三年(529年)四月,魏元天穆率大兵东讨邢杲,陈庆之乘虚北上,围攻梁国(治睢阳),破魏丘大可7万人。元颢于此称魏帝,改元孝基,以陈庆之为前军大都督。四月二十日,陈庆之进军考城,破魏元晖业羽林军2万人。五月一日,魏大梁守军望白袍而降。陈庆之遂引师西进,鞭指魏都洛阳。五月二十三日,在魏援军赶到之前,破魏杨昱7万人,攻陷荥阳。俄而率3000兵背城力战,破敌援军元天穆、尔东兆骑兵万余。随后魏尔朱世隆弃虎牢,洛阳全裸于梁军之前。五月二十五日,元颢入洛阳,改元建武。
然梁军陷洛阳后,魏元天穆等又反扑,先后攻克大梁、睢阳,并由费穆率2万兵攻虎牢,洛阳告急。陈庆之遂回师进击魏军,元天穆畏之而率4万众北渡黄河,费穆则率2万众降于虎牢。随后,陈庆之收复大梁、睢阳,洛阳之危尽解。
陈庆之此次北送元颢,自铚县至洛阳,行程3000余里,47战克魏32城,一往无前,可谓神勇。但有三个因素不得不表:
第一,其时魏内外交困,于下则流民四起,于上则宫廷频变,洛阳方圆数百里内兵力空虚、士气低落,故陈庆之所向披靡,亦有一定机缘巧合。
第二,陈庆之此次北伐,始终未与魏最精锐之师接战,其时魏朝第一名将尔朱荣初破葛荣,正囤兵上党至邺城一线,而元天穆实际上也未全力与陈庆之正面接战,其主要精力耗在进攻济南邢杲方面。(《魏书》中有“朝廷以颢孤弱,不以为虑”之言,足以佐证。)
第三,《梁书》记陈庆之自述,“我辈众才七千,虏众三十余万”。(《南史》则为“贼众四十余万”),常人多误解为是以7000破30万,其实“虏众”不只指敌军,亦指敌军胁带做后勤等工作的百姓。且古代打仗,多爱浮夸,如曹操之号百万,实际不过数十万。进一步看,据今人朱大渭考证,当时北魏总兵力不过20万左右。因此,《梁书》中“魏将丘大千有众七万”、“抚军将军元显恭率御仗羽林宗子庶子众凡七万”,以及“虏众三十余万”等说法,显然有点大跃进。
综上,陈庆之北伐以少破多的战绩,有事实基础,但也有一定水分。近人吕思勉对庆之北伐的评价就比较中肯:“(陈庆之)其锋可谓锐矣,然魏之兵力,未大损也”。
《梁书》中的陈庆之,一生未尝败绩,即使被尔东荣攻陷其参与守卫的洛阳,也要先鼓吹其11战伤敌甚众,再将后面的全军覆灭归结于天灾(嵩高颍水泛洪)而非人力。那么,事实是否如此?
关于洛阳保卫战,《梁书.陈庆之传》这么写道:
“魏天柱将军尔朱荣、右仆射尔朱世隆、大都督元天穆、骠骑将军尔朱吐没儿、荣长史高欢、鲜卑、芮芮,勒众号百万,挟魏主元子攸来攻颢。颢据洛阳六十五日,凡所得城,一时反叛。庆之渡河守北中郎城,三日中十有一战,伤杀甚众。荣将退,时有刘灵助者,善天文,乃谓荣曰:‘不出十日,河南大定’。荣乃缚木为筏,济自硖石,与颢战于河桥,颢大败,走至临颍,遇贼被擒,洛阳陷。庆之马步数千,结阵东反,荣亲自来追,值蒿高山水洪溢,军人死散。庆之乃落须发为沙门,间行至豫州,豫州人程道雍等潜送出汝阴。至都,仍以功除右卫将军,封永兴县侯,邑一千五百户”。
看上去真是“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陈庆之渡到黄河以北,把守北中郎城,三日11战,杀得尔朱荣正要退兵,却为善观天相者说服,绑了木排渡河,攻取洛阳。陈庆之仍未慌乱,结好阵型东返,遭遇嵩高县颍水泛洪,全军死散,于是落发剃须假扮僧人,独身逃回梁都。
但还有另一个洛阳保卫战的版本,《魏书.尔朱荣传》写道:
“(尔朱)荣与(元)颢相持于河上,颢令都督安丰王延明缘河据守。荣既未有舟船,不得即渡,议欲还北,更图后举。黄门郎杨侃、高道穆等并谓大军若还,失天下之望,固执以为不可。属马渚诸杨云有小船数艘,求为乡导,荣乃令都督尔朱兆等率精骑夜济,登岸奋击。颢子领军将军冠受率马步五千拒战,兆大破之,临阵擒冠受。延明闻冠受见擒,遂自逃散,颢便率麾下南奔”。
而《魏书.岛夷萧衍传》中则有一句:“永安二年夏,遂入洛阳,车驾还讨,破走之。唯庆之一身走免,自余部众皆见俘执。”
根据《魏书》的两条记载,陈庆之在保卫战中几乎变成透明人:尔朱荣结重兵与元颢相持于黄河两岸,欲渡无舟楫,打算北还,为下属劝止。恰好找到几艘小船和向导,尔朱荣就命尔朱兆率精骑夜渡,破颢陷洛,陈庆之则单身逃免。
从整个萧梁政局来看,陈庆之北伐是事先没有张扬,甚至没有心理预期的一次北伐,其获得的胜利成果,有机缘巧合的成分,也注定是局部的,暂时的,不能影响整个南北对峙的局面。
三、陈庆之北伐的真实意义
陈庆之的北伐,严格意义上不算一次有完整布置、精心策划的军事行动,但其效果,却比萧梁苦心经营的第一次北伐好得多。
白马军神—陈庆之 身骑白马陈庆之
天监四年(505年)十月,梁武诏令临川王萧宏为都督,首次大举北伐。萧宏乃梁武六弟,为人怯懦无能,本非北伐主帅人选,但梁武却当弃当时名将韦叡不用,遂埋下祸根。
不过,此次北伐最初还是声势夺人,萧宏所领部队“器械精新,军容甚盛”,开始也打了几次胜仗。然而第二年,打到洛口时,萧宏在连胜下却突然抽筋,裹足不前(据说是听到魏军来援的消息),不顾部将请战之愿,发布军令:“人马有前行者斩”。自此军政不和,人怀愤怒。九月,暴风雨起,萧宏以为敌人来袭,弃营逃回建康,梁军也大溃,兵民折损5万多人。随后魏军大举进攻梁淮南,幸有梁将昌义之在钟离(今安徽凤阳县)死守,随后韦叡率军来援,才避免大败局面。
梁武此人,好用亲戚,凡重要州郡刺史,多是其兄弟、子侄担任。第一次北伐,也是用自己兄弟做主帅,但偏偏他的兄弟子侄,好一点的不过是庸才,坏一点的则是暴徒,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第一次北伐失败,萧梁可谓元气大伤,但又心怀侥幸,希望恢复,于是有了陈庆之第二次北伐。可陈庆之不是其亲戚(虽勉强也算亲信,毕竟没有血缘),又是寒士,所以只派了7000人马,与其说是北伐,不如说是一次试探北魏实力的游击战,用乐山话说,则是“逗猫儿搭爪爪”。从梁武的原始动机来看,不过是骚扰北魏一下而已,本没抱太大指望。
没料想陈庆之7000人竟然建得奇功,夺下魏都洛阳,梁武却又开始彷徨:是借机大举压上,还是保守一点,偏安南方?显然,他选择了后者。前面提过,攻下洛阳后,陈庆之曾建议梁朝增兵,但元颢不乐意,而梁武帝的回复是:“诏众军皆停界首。”也就是说,各路梁军止于边界,不入魏境。
陈庆之终究因为元颢的猜忌挟制,梁朝的不予增援接应,而在北魏大军的进逼下单身逃返。洛阳失陷后,陈庆之北伐所克占之地,尽为北魏收复,白袍将军的一切努力也付诸东流。
从整个萧梁政局来看,陈庆之北伐是事先没有张扬,甚至没有心理预期的一次北伐,其获得的胜利,有机缘巧合的成分,也注定是局部的,暂时的,不能影响整个南北对峙的局面。
而近20年后,太清元年(547年),历史貌似重演,这次是侯景叛魏。梁武也许想起此时已死的陈庆之当年的战绩,遂派羊鸦仁等率10万大军往援,可算三次北伐,最终亦无功而返。史家对梁朝此举评曰:“贪利冒进,有如儿戏;妄言恢复,终成画饼”。
陈庆之北伐初期麾下仅7000人,洛阳之后扩充到约1万人,但以少抗多,百战难殆,不能说只是运气。事实上,寒士出身且不善骑射的陈庆之,其取胜关键,在于够“仁”,够“狠”,够“胡”,故能大大增强其部曲之凝聚力、战斗力,一扫南朝传统军队之颓气。
四、陈庆之常胜的三个关键因素
《梁书.陈庆之传》说,“庆之性祗慎,衣不纨绮,不好丝竹,射不穿札,马非所便”。看上去,陈庆之是一个艰苦朴素的人物,不穿CK内裤也不唱KTV,他甚至没有好武艺,射箭不能穿信纸,骑马也非所长。那么,他何以成为一代名将?只是运气好么?
陈庆之北伐初期麾下仅7000人,洛阳之后扩充到约1万人,却以少抗多,百战难殆,不能说只是运气。事实上,寒士出身且不善骑射的陈庆之,自有其取胜关键。
文初已经说了,关于陈庆之打仗的记载基本是裸体,没有过程细节,很难从中看出其取胜因素。不过没关系,我们还有“侧面考据法”。
头一个因素是“仁”,也即收服人心。《梁书.陈庆之传》说他“善抚军士,能得其死力”,这简单八个字,却大有挖掘的空间。
先扯扯南朝兵士的身份。事实上,南北朝时代北强南弱的局势,和魏晋以来南朝兵士身份的日益低落分不开。南朝兵士家,又称“兵户”,世代佃耕政府的土地,身份也世袭相承,其户籍与民户的户籍分开,不属于郡县,而属于营部,称作“兵籍”。由于世代承担沉重的兵役,其生活非常困苦,身份也日益低落。在梁武诏书中,甚至以兵士与奴婢并列(《梁书.武帝纪》天监十七年)。这种情况下,兵户流亡的人自然不在少数。因此,到了梁武末年,甚至出现了“发召兵士,皆须锁械;不尔,便即逃散”(《魏书.岛夷萧衍传》)的恶况。可想而知,这种要靠手铐才能拉到战场来的兵士,其士气与战斗力将有多糟糕!
回头看,陈庆之却相当“善抚军士”,也许是用温言好语,也许是用物质刺激,总之能“得其死力”。在南北朝203年乱世里,民如草芥,兵若木屑,很容易就一哄而散。而陈庆之独能“得其死力”,那么他以7000死士击溃数万散沙样的敌人,也就不足为奇。
第二个因素是“狠”,也即血腥铁腕。光靠“仁”是不够的,人都贱格,要有萝卜哄,还要有大棒抽。
陈庆之北伐在荥阳遭遇杨昱抵抗,死了几百个弟兄。杨昱被擒后,向元颢下耙蛋,说:“但恨八十老父,无人供养,负病黄泉,求乞小弟一命”。于是元颢没杀他。但陈庆之不干了,与胡光等300余人伏在元颢帐前,说:“陛下渡江三千里,无遗镞之费。昨日一朝杀伤五百余人,求乞杨昱以快意。”元颢依旧不肯杀杨昱,但“自此之外,任卿等所请”。于是陈庆之斩杨昱手下将领37人,且“皆令蜀兵刳腹取心食之”。(《魏书.杨昱传》)
这个史实可以说明两点,一是庆之确为狠角色(“令蜀兵刳腹取心食之”);二是庆之很有组织能力(发动300多人去给一把手请愿)。可以想像,自己的兵士若违反军令,陈庆之将是何等铁面,又会施加何等铁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58026.html

更多阅读

军神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定稿) 军神的教学设计

军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榆次区花园路小学石玲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抓住描写刘伯承语言,神态,动作的词,感悟他坚忍不拔的意志。学习他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教学过程:

我本神探系列之法锤沦落 普法栏目剧我本神探下

我本神探系列之法锤沦落 民二庭人头窜动,原告、被告、代理律师、双方亲属、旁听人员、人大代表、新闻媒体等人员悉数到场。庭内庭外,公安保安,甚至武警都出动了,防范严密,戒备森严、以防骚动!审判台上,国徽高悬,审判长、审判员、陪审员、

《边城汉子》电视剧全集王斑/温峥嵘/申军谊/陈创 申军谊资料

电视剧:边城汉子 共30集全年份:2010年类型:年代剧/军事战争剧/刑侦剧导演:马鲁剑主演:王斑/温峥嵘/申军谊/陈创播放:11786298次蒲家二儿子蒲地流英俊而正气,母亲传给他一身好功夫。能文善武的蒲地流也因此备受十里八寨女人的喜欢。尤其是

《兔儿神弄姻缘之生子同人》番外:东华神帝

番外:东华神帝  篱峥记得,自己自诞生之时起,就不是一个人。遥远的宇宙彼岸,还有两个与他一般随着宇宙成长的灵识。  那时虽然枯燥,虽然孤独,却并不寂寞。因为有伴相陪的感觉,让心中生出的那一点点惶恐,随着彼此的心跳而逐渐消失。

声明:《白马军神—陈庆之 身骑白马陈庆之》为网友空心城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